语宝

其他

有没有一句乡音,让你念念不忘?

如果说来自收成的“年”和跨越的“岁”都体现了中国人的乐观通达,“节”则体现了中国人审慎缜密的一面。在很多语言中,表示节日的词多由快乐或者欢庆之类的词派来,中国话却独树一帜地把节日以“节”标识为节点。
2023年2月6日
其他

诉说五千年文明的韵味与传承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2月6日第07版诉说五千年文明的韵味与传承语言有其独特的时间性与空间性,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和地域特征,造就了中国人繁复的语言生态。中国是当今世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话是我们世代相承的文化根脉,也承载着每一个人的情感记忆。
2023年2月6日
其他

央视剧评:多元一体中独具魅力的中国话

兔年春节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CCTV-9)连续7天播出7集中国语言类人文纪录片《中国话》。该片以别具一格的方式,为2023年新春创造了一种特别的仪式感。纪录片《中国话》以丰富多彩的中国语言为主题,运用平实的拍摄手法,以中国话的特点、功能、演化和保护为主线,挖掘语言承载的情感意义和社会功能。全片按不同的主题分为《言之有味》《步履声声》《同心共语》《言传身教》《言为心声》《能言善道》《千言万语》等7个单元。通过普通人对各地特色方言的生动展现,语言学专家的专业、精彩点评,以及语言流变中的各种典型案例,让观众感受到了一种“以耳入心”的别样审美体验。01横向
2023年1月30日
其他

重视《中国话》背后的语言价值

《光明日报》2023年1月30日第02版兔年新春,央视纪录片频道在春节长假的黄金时段开播了其最新纪录片《中国话》。该片以记录和保护中国的语言文化为出发点,通过对语言学者及普通中国人的采访与讲述,系统性地挖掘、梳理和探究“中国话”的起源发展和独特魅力,填补了语言文化类纪录片的空白,带来了根植于血脉的“语言”新风潮,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语言一直是传媒的工具,偶被提及也只是作为文艺作品中的配角。《中国话》是我国第一部以语言为对象的纪录片,让众多默默无闻的语言学家首次“触电”。有自媒体评论:“多亏这部纪录片,语言学工作者和研究生们,过年回家再也不害怕回答亲戚朋友‘语言学干啥用’的问题了。”的确,这部纪录片正是在提醒我们:语言学既是基础科学,也是应用学科,语言需要我们给予关注、需要我们积极发展。在横向空间的尺度上,除却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语言同样是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支持与载体。就我国而言,中国的语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该片定名《中国话》而非“汉语”“中文”,一方面因为使用口语化的称呼更加亲切,另一方面则是彰显中国的语言涵盖范围十分广泛。虽然方言众多、民族语众多,但在历史上,它们和使用它们的社群在迁徙、融合的过程中深度接触,彼此交融,成就了今日极为独特的语言国情。中国的语言共同体(并非某种语言的使用群体)与中国的民族共同体紧紧相连、密切相依。在纵向时间的尺度上,语言是维系我们与祖先、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纽带之一。价值、情感、公共记忆无不以此为媒介,更深受语言本身的影响。所以民间才有“宁卖祖先田,不忘祖先言”的说法。可以说,继承中华语言是对中华文化最关键的继承,而传播中华语言也是对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传播。因此,推动语言的发展和繁荣至关重要。语言系统有其人文的、社会的一面,更有认知的、生理的和复杂科学的一面。如同保护动植物在于保护其栖息环境,所谓“推动语言的发展”也不在于干预语言符号本身,而需要推动语言使用者、使用社群及其工具、服务的发展。于使用者,是提升个人的语言能力。于群体而言,则是提升国家语言能力。对语言生活的观察研究、对语言工具尤其是语言智能技术的开发、对多言多语和谐生活的维护、落实语言无障碍工程等,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应对当今内外挑战的必要措施。在《中国话》中出镜的语言学家李宇明教授曾精准地将这一系列举措概括为“珍爱中华语言资源,促进和谐语言生活”。诚然,以上这些远远超出了一部纪录片可以承载的内容,但纪录片却可以带来更具普遍性的关注。我们希望每个个体都能有意识地过好自己的语言生活,教育者重视语言的关键性地位,政府部门努力推动语言和相关技术、服务的发展,共同光大我们的语言文化。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23年1月30日第02版题图来源:百度图片投稿邮箱:yuyanbaohu@163.com重点推荐△中国年诉说中国话,步履声声中寻脉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国年来看《中国话》,聊聊咱的语言文化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2023年1月30日
其他

中国年诉说中国话,步履声声中寻脉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语言是比文字更早的文明载体。从《诗经》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浪漫与韵味,到“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方言特色以及纷繁多彩的少数民族语言,中国话始终是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文化基因。1月21日至1月27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与北京商舟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纪录片《中国话》迎来播出。作品以当下中国人为主要拍摄对象,呈现了一部“中国人用中国话讲述中国故事”的纪录片,值新春之际倾情献映,带领观众探索中国语言的魅力,问道中华文化的精神,激发当代观众民族自豪感。播出期间,纪录片相关内容得到超过420家包括头部机构、地方政务、共青团及学校、官方媒体等其他大号多次倾力发布,覆盖人次超过5.35亿,其中主话题#纪录片中国话#阅读量1.4亿。此外,#见识到古人说话的复杂程度了#、#90岁播音员奶奶一开口就是教科书#、#新华字典收录新词的标准有多高#、#东北话里整字有多能整#、#你家乡话里的万能词是什么#等10个话题共斩获微博热搜主榜、要闻榜、同城榜、视频榜、综艺榜、实时上升榜等20余个热搜热榜。其中,话题#世界上唯一女性文字#登上微博主榜热搜第1位,单个话题阅读量超2亿;话题#方言里一听就懂的万能词#登上微博热搜主榜第13位,要闻榜第2位,视频榜第6位,实时上升榜第1位,新浪热榜第10位,话题阅读量超7900万。网友纷纷带话题#纪录片中国话观后感#发布自己和“中国话”有关的小故事、小脑洞,认为《中国话》呈现出了亲切的语言魅力和动人的文化传承。纪录片详尽拆解了中国话的方方面面。七集主题《言之有味》《步履声声》《同心共语》《言传身教》《言为心声》《能言善道》《千言万语》,荟萃了粤方言、客家方言、北方方言等多种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探索了普通话的前世今生,还呈现了云南哈尼族山歌、南京白局、河南喷空等独特的语言形式。通过对中国语言文化深入浅出的梳理,《中国话》深入到历史的进程中,深耕中华语言文明的脉络,以广阔的视角和具象化的表达,勾勒出跨越时空的语言图景,展示中国话的波澜壮阔与意义深远,观众也跟着纪录片进行了一次难能可贵的语言知识科普。有网友评论道,“当我们学会使用语言,它的定义就不仅仅是交际工具那么简单,它连接着我们的喜怒哀乐、文化、乡愁等等。《中国话》这部纪录片的出现,希望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愿有更多人对这个领域感兴趣并进而探索。”创作团队辗转四川、北京、河南、江苏、海南、广东、湖南、陕西、湖北、云南等地探访,采访了两百多位普通的中国人。透过一个个普通中国人和他们鲜活的人生故事,作品娓娓讲述着中国话如何链接古今文化、拥抱青春表达、焕发时代活力。从语言学者到央视主播,再到辞书编辑、民间艺人、美食记者、年轻乐队、脱口秀演员......不同的中国话里,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断创造新的语言现象。可以说,中国话是在一代代普通中国人的口中创造发展出来的语言,这些不同的语言、方言又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纽带。围绕“中华语言文化”这一命题,纪录片《中国话》给出了它的答案:普通话让你走得更远,而不管你走多远,方言都能帮你找到回家的路——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和地域特征,造就了中国人与生俱来又花样繁复的语言生态;中国话是我们世代相承的文化根脉,也承载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情感记忆。网友表示,“岁首年终的日子,看到这里,让人不禁红了眼眶。”如今,中国话依然会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生生不息的力量,传递中华文明的“大美”与“至善”,筑牢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
2023年1月29日
其他

中国年来看《中国话》,聊聊咱的语言文化

致语保人兔年春节即将来临,大家是否已经踏上了回家的旅程?我们总说到家了就有年味儿了。这年味儿是什么呢?是父老乡亲的笑脸相迎,是从年夜饭里一口就吃出了的童年记忆,是回到家后必打卡的一个个“故地重游”,是那些古老却又富有生机的仪式感……当然,年味儿也是我们的家乡话。千言万语,生生不息。2015年,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启动实施;2017年1月,两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纪录片《中国话》应运而生。这是我国第一部以中国语言资源为主题的大型语言类人文纪录片,也是大众传媒介入语言资源保护、语言文化知识传播传承的尝试。因为共同的目标,《中国话》由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多位语言学者、语保人与媒体人紧密合作,群策群议,共同参与到这部纪录片的制作当中。六年来,来自五湖四海、不同领域的人们共同努力、持续探索,尽管是从零开始、困难重重,但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中国话》的期待。就在现在,她终于要揭晓神秘的面纱:从2023年1月21日、农历大年三十晚8点开始,《中国话》正式上线央视9套纪录片频道,连续7天播出,每集50分钟。在《中国话》里,你会听到之前没有听过的声音,看到之前不曾了解的语言现象,也可能与片子里的人物互动,熟悉的乡音脱口而出。通过老、中、青多位语言学者的精彩解析,了解到中国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语言文明,通过发生在老百姓身上真实的语言故事和他们的质朴讲述,体会到:中国话就是中国人的魂。亲爱的语保人,无论您是来自学术界、来自民间或是其他领域,都会从片子里看到我们共同奋斗足迹,由此再次深刻地受到:中国的语保事业是多么地了不起!(剧透:一定要坚持看到第7集!第7集!!第7集!!!)留下乡音,记住乡愁。守护乡音,就是守护我们回家的路。2023年1月21日至27日,每晚8点,让我们相约央视9套,共同走进《中国话》。为记录并保护中国的语言文化,深入挖掘并展现中国话的独特魅力,1月21日至27日每晚20点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与北京商舟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纪录片《中国话》将在CCTV-9重磅首播。作为中国语言文明的生动缩影,纪录片《中国话》通过对语言学者及普通中国人的采访与讲述,系统性地挖掘、梳理和探究“中国话”的起源发展和独特魅力,填补了语言文化类纪录片的空白,将带来根植于血脉的“语言”新风潮。《中国话》宣传片壹一场别开“声”面的语言盛宴从千人千面的中国话看步履不停的文化传承语言有其独特的时间性与空间性,而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和地域特征,造就了中国人与生俱来又花样繁复的语言生态。我国是当今世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话是我们世代相承的文化根脉,也承载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情感记忆。上下五千年,中华语言文明拥有长久的传承及演进历史,中国话从何而来?经历过哪些发展?缘何成为如今的模样?这些问题,关乎每一位中国人的精神与气韵。作为一部以语言为主题的文化纪录片,《中国话》通过对中国语言文化的梳理,深入到历史的进程中,深耕中华语言文明的脉络,以广阔的视角和具象化的表达,勾勒出跨越时空的语言图景,展示中国话的波澜壮阔与意义深远,弘扬语言之美。语言离不开人的讲述,纪录片《中国话》也不止将视角局限于历史及其演变的进程,更是采用普通人的视角,以质朴人声传递中国话、讲述中国话,展示出中国话的多样魅力。贰一部活色“声”香的语言大赏从千人千面的话语声找到生生不息的文化魅力千千万普通的中国人,连接着中国话的无限可能性。纪录片《中国话》每期主题各不相同,以语言的韵味、语言和方言的形成、普通话的演进、语言的传承、语言背后的情感、各异的沟通方式及对语言的保护为主题,宏观又不失细节地梳理出中国话传承的脉络,让每一句中国话都有迹可循,也让不同主题都能在片中得到深入浅出的拆解和阐释。第一集《言之有味》着重讲述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中国话的腔调和韵味,从《诗经》中寻找古代汉语的发音方式,辗转不同地域寻找方言声调的秘密,还有彩虹合唱团构拟宋代人的发音方式,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谱写曲子,探寻中国人的文化基因。第二集《步履声声》则展现了我们最熟悉的中国话的演变历程,人口的迁徙影响了语言、方言的形成,丰富的地形地貌也创造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独特语言现象。第三集《同心共语》将普通话的前世今生生动地传递至观众眼前,希望让观众看到普通话随时代发展迎来的新变化,看到中国人与普通话更紧密的链接,让普通话与中国人一起充满活力地前行。第四集以《言传身教》为主题阐述了中国话的传承力量,呈现了云南哈尼族山歌、南京白局等独特语言形式。语言的细微差异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感情。第五集《言为心声》用语言打开了观众记忆深处的情感,母亲的歌谣、苗语中“心”的状态、神奇的语气助词……一字一句之间,是中国人情感的纽带。第六集《能言善道》通过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不同身份群体与人交流的表达方式,讲述了中国话在演变过程中的开创出新。第七集《千言万语》聚焦语言保护,除了呈现阿昌族仙岛语、独龙语等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以及处在危机边缘的老北京话,还为观众介绍了国家为保护濒危语言所做的努力。数字化时代更加碎片化的阅读习惯,让语言的完整性留存和记录变得愈发迫在眉睫。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打造的纪录片《中国话》,以影像的形式为语言赋予更多“可视化”与“可看性”,让语言的文化属性可以被听到、被看到,并生动隽永地留存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千人千面的讲述、天南地北的呈现、五花八门的记录,丰富观众思考维度的同时,也将生动地呈现出中国话在不断探索中的海纳百川、生生不息。该片选择以人为叙事主体,采访了几百位普通的中国人,他们朴实的讲述,让“中国话”有了画面、有了感情、有了性格,观众在观看节目时,能自然而然寻觅到一种亲切的归属感和熟悉感。纵观从古至今的中华文明史,正是千千万万普通的中国人,创造了中国话、使用着中国话,也传承着中国话,这是中国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期待着《中国话》的播出,唤起声音的记忆,建立情感的纽带,增强文化的认同,传递出中国语言的文化魅力。1月21日至1月27日每晚20点CCTV-9《中国话》与您不见不散!文章来源:“CCTV纪录”公众号图片来源:“CCTV纪录”公众号我知道你在看哟
2023年1月18日
其他

方言“出圈”获Z世代青睐

“称自己为‘饿’、夸赞美味用‘嘹咋咧’……”即使已经离开西安,东北女孩刘颖仍对当地方言记忆犹新。“我发现方言朗朗上口,极具‘传染力’。朋友们也常为夹杂着不同口音的聊天方式‘上头’。”不同于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近来各地方言凭其“乡土味”的发音和别具特色的用词,意外博得了年轻人的青睐。随着越来越多的“方言梗”在网络流行,带有方言特色的表达已成为当今“Z世代”日常社交中必不可少的“声音”。“一句‘listen
2022年3月30日
其他

李荣先生专题纪念片

2021年10月16-17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21年·语言学)——汉语方言学暨纪念李荣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成功举办。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分享两则来自会议主办方提供的纪念视频。
2021年10月20日
其他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 (2021年•语言学) ——汉语方言学暨纪念李荣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会议回顾2021年10月16-17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21年·语言学)——汉语方言学暨纪念李荣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美国、日本、法国、荷兰、新加坡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境外代表采取线上视频的方式参会。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浙江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方言》编辑部和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方言研究院承办。会议共分为两部分:一是纪念李荣先生百年诞辰,二是汉语方言学术研讨会。01纪念李荣先生百年诞辰16日上午举行了会议开幕式。浙江师范大学校长郑孟状教授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浙师大的办学情况及中国方言研究院的建设成就,对各级领导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浙师大的语言学科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语文》主编、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张伯江研究员在线上致开幕辞。他指出,李荣先生以卓绝的学识与远见、巨大的决心与毅力领导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建设和研究工作,为汉语方言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我们今天之所以如此深切地缅怀李荣先生的原因。本届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以汉语方言学为主题,目的正是为了彰显方言研究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大力弘扬丁声树先生、李荣先生勇于担当、务实求真的治学风范,进一步推进汉语方言的调查描写和理论研究。开幕式由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名誉院长、浙江省语言学会会长张涌泉主持。开幕式之后,隆重举行了李荣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李荣先生是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人,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一代方言学大师。纪念会选择在他的故乡浙江举行,具有特殊的意义。纪念会上,首先播放了李荣先生专题纪念片和先生生前友好、同事同业及学生熊正辉、贺巍、侯精一、张振兴、詹伯慧、古屋昭弘、平田昌司、汪平等人的发言视频。随后,傅国通、许宝华、刘丹青、谢留文、阮咏梅五位先生作了现场发言。学者们深情缅怀了李荣先生在汉语方言学领域筚路蓝缕、开拓创业之功,表示要继承他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精神,发扬光大汉语方言研究事业,把汉语方言学推向新的高度。纪念会由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方言研究院院长曹志耘主持。向左滑动查看更多02汉语方言学术研讨会大会报告包括境外线上专场(16日下午)和纪念李荣先生专场(17日下午后半段),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刘祥柏和谢留文主持。平田昌司、太田斋、岩田礼、秋谷裕幸、罗福腾、Redouane
2021年10月19日
其他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 (2021年•语言学) ——汉语方言学暨纪念李荣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即将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21年•语言学)——汉语方言学暨纪念李荣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10月16-17日在浙江金华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浙江师范大学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方言》编辑部,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方言研究院承办。会议以线上、线下方式举行,参会中外专家约100人。向左滑动查看相关图片会议议程10月16日(周六)上午8:30-8:50
2021年10月13日
其他

庄初升:当前我国的语言生态与中国语言学的使命

关于语言生态与语言濒危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重要的载体,语言生态是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生态”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的艾纳•豪根(Einar
2021年10月5日
其他

第四届东北方言学术研讨会新1号通知

第四届东北方言学术研讨会暨分省语言资源集编写讨论会通知原定于2019年11月份召开的第四届东北方言学术研讨会暨分省语言资源集编写讨论会,因疫情影响顺延到2021年6月25-27日在呼和浩特召开。会议由北京语言大学、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和内蒙古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我们诚挚邀请您参加本次学术会议。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时间2021年6月25-27日(25日报到,27日离会)二地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宾悦大酒店(赛罕区昭乌达路52号)三议程26日上午:第四届东北方言学术研讨会开幕式26日下午:第四届东北方言学术研讨会分组研讨27日上午:分省语言资源集编写讨论会、闭幕式四研讨会主题东北汉语方言资源的调查、研究、保护、成果转化和利用议题一:东北汉语方言调查与保护研究议题二:东北汉语方言深化与拓展研究议题三:语保工程分省语言资源集的编写议题四:与主题相关的其他议题五费用和代表人数正式代表免收会务费;住宿费、往返交通费自理。由于接待能力有限,本次会议正式代表限额为60名,根据论文提要择优收录。旁听人员自行安排食宿。六会议论文800字以内论文提要,截稿日期:2021年5月15日七联系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毛润民老师(15124755212)、麻彩霞老师(18947108771)投稿邮箱:mcx6396387@sina.com第四届东北方言学术研讨会暨分省语言资源集编写讨论会筹备组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2021年4月8日
2021年4月8日
其他

语宝有约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称语保工程)自2015年启动以来,众多专家学者积极投身于语言资源的保护工作。在语保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专家学者开展顶层设计,制定规范标准,研发技术工具,开展田野调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语言资源的调查、保存、研究和开发应用。近日,语宝正式推出“语宝有约”系列专栏,邀您一起和我们倾听语保人的故事。语保人风采语宝有约|钱曾怡:汉语方言研究是一生的事业语宝有约|鲍厚星:《岳麓宣言》诞生地的语保人语宝有约|胡松柏:语保“赣”将守护赣鄱方言文化语宝有约|邓玉荣:给方言“安家”的语保人语宝有约|林亦:精耕细作,守护八桂大地的语言宝藏语宝有约|吴继章:燕赵大地上的语保人语宝有约|乔全生:“晋”善“晋”美,打造精品工程语宝有约|林伦伦:茶话潮汕语保甘与苦语宝有约|汪国胜:湖北人的湖北方言情缘语宝有约|甘于恩:同甘共苦,守护岭南方言文化语宝有约|邢向东:在西北大地上谱写语保之歌(之一)语宝有约|邢向东:在西北大地上谱写语保之歌(之二)语宝有约|莫超:行走逶迤丛山,心系陇原乡音语宝有约|邹德文:勠力同心,保护传承吉林方言文化语宝有约|辛永芬:精益求精,推进河南语言资源保护研究语宝有约|庄初升:初心不改,保护传承闽粤客方言文化(之一)语宝有约|庄初升:初心不改,保护传承闽粤客方言文化(之二)语宝有约|严修鸿:语保人的“七十二变”语宝有约|段亚广:脚踏实地,保护河南语言资源语宝有约|湖南语保多人谈(之一)语宝有约|湖南语保多人谈(之二)语宝有约|浙江语保多人谈语宝有约|王红娟:与“山东语保”共同成长的语保人语宝有约|贝先明:用实验语音学为语保提供支撑语宝有约|阮桂君:“玩转”新媒体的青年语保人语宝有约|高峰:步履不停,保护传承陕西方言文化语宝有约|张勇生:“勇”往直前,保护传承方言文化语宝有约|杨慧君:语保志愿者,且听“君”道来语宝有约|冯法强:琼岛拾珠,守护海南语言资源宝库语宝有约|孙宏开先生谈语保(之一)语宝有约|孙宏开先生谈语保(之二)语宝有约|丁石庆:语保“达斡尔”(开拓者),哪惧山高路远语宝有约|李大勤:走进藏东南的语保人(之一)语宝有约|李大勤:走进藏东南的语保人(之二)语宝有约|朱德康:乘风而起的青年语保人语宝有约|吴伟军:青年语保人的“黔”进之路田野中的“语保人”语保人的“技术咖”——访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张鹏老师硬核技术小哥的语保故事语保路上的萤火青年语宝有约|白洋淀的安新宝“臧”持续更新中……
2021年3月12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语宝有约|高峰:步履不停,保护传承陕西方言文化

“她”对工作勤劳奋进,以专业和实力赢得尊重;“她”对世界倾尽温柔,以善良和大爱诠释女性的品质;“她”勇敢定义自我,自信书写人生的无限可能。勤劳奋进、善良温柔、自立自强的“她”不仅活跃在广大社会主义建设者、奋斗者的队伍中,也在语保人的队伍里发光发热,她们是优秀的语保专家,是年轻的语保学子,也是每位语保人的家人。今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语宝”向每一位了不起的“她”致敬!祝愿节日快乐、幸福美满,青春永驻!Women's
2021年3月8日
其他

近八成Z世代愿为家乡方言代言

“师傅,泡馍汤宽(意为汤多——记者注)。”“师傅,这个腰子烤得不要太老。”对于土生土长的陕西人刘雯来说,陕西话是她与生俱来的“印记”。说起拥有浓厚家乡特色的方言,刘雯总是觉得“美得很”。每次和新结识的朋友见面,来自延边大学的吴芳芳都会用“我想给你整个世界”“那你整吧”这段东北方言对话来调节聚会气氛。作为圈子里的开心果,她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说句“你倒是支棱(意为挺直——记者注)起来啊”,总能逗得朋友前仰后合。伴随着“猴赛雷(意为好厉害——记者注)”“给力”等方言的走红,“方言梗”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区别于普通话的板正标准,方言通过“乡土味”与发音、释义大相径庭的“反差感”,意外地博得了当下年轻人的青睐。无论是默契玩“梗”后的“相见恨晚”,还是“他乡遇故知”后的“一见如故”,方言已在时刻准备为家乡代言的Z世代心中打下深深烙印。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900名高校学生就方言话题展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2.11%被调查者会说方言,方言以其有趣、好玩的特性(47.05%),自带的归属感、亲切感(79.53%),浓厚的感染力(69.30%)和利于家乡文化传承(59.51%)等原因,“俘获”了81.11%Z世代的芳心。其中,东北话、四川话、广东话在“最受欢迎的方言”排行榜中位列前三。方言玩“梗”素材的“主力军”作为南方人,胡琪表示自己家乡方言最大的特色就是“合音”。“比如说将‘朋友’连读,就是大家常说的‘男票’‘女票’,我们听起来就会觉得很亲切。”据了解,“合音”是一种常见的语流音变,由于快读、连读或者其他原因,两个音节或者多个音节合读为一个音节。随着越来越多的“方言梗”在网络中流行,每每听见“我不造”“我宣你”等网络热词,胡琪都会习惯性地和朋友相视一笑。而一夜再度翻红的《巴啦啦小魔仙》中,“游乐王子”那句“与你无关”的方言发音——“雨你无瓜”更是引起了无数闽南地区网友的共鸣。交流方言如今已成为Z世代聚会项目不可或缺的有趣一环。模仿、学习对方家乡的常用语,成为年轻人缓和气氛、拉近距离时屡试不爽的新方式。“她扒拉我”“蓝瘦香菇”等带着浓烈地方色彩的流行语,配上影视剧中“鬼畜”的剪辑,更是以其魔性的发音再度翻红,成为热衷于玩“梗”的Z世代心头爱。中青校媒调查显示,84.77%被调查者会使用“方言梗”。上海师范大学吕建华在《网络环境中我国方言传播的特点与路径》一文中写道:“现实中,方言在一个地区可能是很平常的交流语言,但是在网络环境下,往往变成诙谐、搞笑、甚至宣泄的表达。”“方言的部分言语在网络上出现了超过现实规模的跨地域性的特点,甚至扩大到全国的性质。”《浅析网络热词的传播机制》显示,“雨女无瓜”相关台词一经播出,72小时内最高热度值便已达到40.75(2017年6月19日热搜第一,当天的热度值为29.33)。哔哩哔哩网站相关视频的播放量已超过900万。现今,“雨女无瓜”仍是Z世代表达态度的常用词之一。在王梓彤眼里,家乡话是一种“能直抒胸臆”的语言,“特别贴切、生动,是我习惯的一种表达方式。”虽然家乡话有时让身边的朋友“一脸懵”,但这种独特的表达依旧给王梓彤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有一次课后,同学喊王梓彤一起去图书馆学习,已经很疲惫的王梓彤下意识地回答了一句“不带老”,换来同学的一脸疑惑。“老是谁?”同学的反应逗得王梓彤哈哈大笑。原来,在山西话中,“不带老”可以理解为懒得做某件事或者不乐意做什么。王梓彤表示,自己经常在不经意中“蹦”出几句方言:“我觉得这些表达很舒适,很直接。”生活中的刘雯不仅自己爱说陕西话,还喜欢“普及”陕西话,外地来的同学就是她的重点普及对象。推荐经典影视作品、一对一教学,都是她的拿手好戏。在刘雯看来,陕西方言和陕西美食分不开,“我在给身边同学介绍这些美食的时候,就会有意无意地用陕西话来介绍,他们也会主动学。”刘雯拿自己的江西室友举例:“这个江西姑娘吃饭时的一大乐趣就是学习每道菜用陕西话怎么说。”乡音打破藩篱的“破冰船”在浙江财经大学的赵书璇眼中,方言是家乡身份的象征。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温州人,她感谢家乡良好的方言环境,也因方言多了一份对家乡的归属感,出行在外每每听到乡音她都备感亲切。她笑称方言是家乡赐予自己的天然“Buff”,“保护隐私又避免争议,有时候碰到老乡,还能多交一个朋友。”她回忆起一次和爸爸以及他的朋友旅游时,因为讲家乡话和一位老乡结交的故事,“听到熟悉的温州话时,大家都觉得亲切,一见如故,后来还发现我们都来自一个镇,加上聊得很开心,就一起约着吃了顿饭。最后我爸爸的朋友和新认识的朋友还谈成了一笔生意。”赵书璇当时就觉得方言像一双有着天然亲近感的手,即使是身在他乡、素昧平生的同乡人,也能被这双手温柔地拥在一起。王梓彤介绍,太原话习惯用助词收尾,加上语气抑扬顿挫的变化来表达说话人内心丰富的情感。渐渐地,在王梓彤的熏陶下,从没接触过这种有趣表达的同学有些好奇,说话时纷纷尝试这种“特别的调调”。王梓彤来自甘肃的舍友,在她和另一位太原舍友的带动下,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太普”,“舍友以后想来太原好好看一看、玩一玩,了解这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市。”中青校媒调查显示,56.89%被访者会在不经意间说起方言,51.11%会在老乡多的地方主动说家乡话,76.33%会在与家人谈话时用方言沟通,50.89%会主动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家乡话。方言也是赵书璇拉近同学间距离的一大“法宝”,她和同学在相处过程中会讨论普通话里同一个词语对应的不同的方言发音会有什么区别。“比如说温州话里面开水的发音是‘tu’,因为古汉语里的开水读作‘汤’,我们的方言就按这个发音。而用义乌话讲‘水’就是‘xu’,和普通话发音更接近一些。”每次谈到这个大家都有聊不完的内容,同学间的关系也更亲密了。刘雯同样认为交流方言是朋友“破冰”的一种有效方式。“在陕西有个万能动词‘弄’,在江西有个万能动词叫‘搞’。”和江西舍友在一起的时候,刘雯会下意识地说些带有“江西特色”的语言,“搞卫生、搞饭。”每当刘雯这样说的时候,江西舍友便会觉得刘雯“很懂她”。在刘雯看来,方言为她带来了许多生活上的“小确幸”。她常去的食堂窗口,有位打饭的阿姨也是陕西人。日子久了,两个人便熟络了起来。如果刘雯几天不去,阿姨再见到她时,还总会念叨“怎么好几天不来”。每次窗口出了新菜,阿姨都会邀请刘雯“试吃”,请她顺便给菜品提提意见。擀面皮窗口的叔叔面对这个满嘴陕西话的小老乡,也觉得特别亲切。“秘制擀面皮的价格要比普通的贵一些,但叔叔总是给我打个折。”刘雯表示,这些“小确幸”并非偶然,而是在乡音的牵绕下,同乡人之间无来由的亲切感。家乡文化值得传承的“人间宝藏”刘裕峥来自方言氛围浓厚的上海,她表示,很多上海方言的背后都有一段由来。上海话里面经常说的“洋泾浜”原本是上海租借地名,中国人和外国人混居,相互沟通的语言不是很地道,后来“洋泾浜”就用于形容语言说得不标准。在她看来,方言既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又是可以和现代流行语相结合发展的“潜力股”。网络上流行的“昏古七”这一感叹用语其实来自吴语方言,大家对于这类方言流行语的接受程度之高让她看到了方言文化传承的可能性。《网络环境中我国方言传播的特点与路径》提到:“方言作为中华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根基相对深厚,只要给予一定的网络传播渠道和表现形式,方言就会生根于网络的沃土之上,让方言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在新一代人的身上得到传承。”调查结果显示,76.20%受访大学生愿意主动传播家乡方言。日常生活中,赵书璇对方言很感兴趣,各地方言在她眼中都有独特的魅力,她经常观看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方言名场面和方言翻唱歌曲这类视频。她觉得不同的方言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是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活化石。“这些视频会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厚植方言文化的土壤。视频播放到温州话的部分,弹幕都在刷‘听不懂’,我心里就在想:这么难的方言我居然会讲,亲切之余又感到一丝丝自豪,我想很多观众都会为自己会家乡方言而感到一种归属感和骄傲。”毛书歆认为,随着现代网络、交通的发展,人口流动速度越来越快,方言的使用的局限也愈加明显。“地域的壁垒被打破后,普通话的交流场景越来越多,方言的传承也会遇到阻碍。但我相信方言不会消失,而是以地方特色文化的形式被保留下来。我们家乡现在有专门的方言类录音资料和教学书籍,方言作为地域文化是值得保留的。”在王梓彤心里,家乡方言还承载着一份归属感。“它证明着我从哪里来,给我带来一种身份上的归属感。”王梓彤乐于把家乡话分享给更多朋友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条在她看来最为重要。“很多人提到山西、提到太原,大多会想到醋、煤炭、面食。山西是一个地广物博的地方,希望透过语言中点滴的趣味,让更多人感受到山西的风土人情,让更多人想来这片土地走走、看看,了解真正的山西。”家乡话成为流淌在血液里的分子,变成陕西人刘雯身上抹不掉的印记。在普通话的世界里穿行久了,时不时地带出几句家乡话,那种能够准确表达心中所想的畅快,总让她觉得“舒服、自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豪感,觉得这就是自己身上的一种烙记,不管走到哪里,都希望带着它。”(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吴芳芳、刘雯、胡琪、王梓彤为化名。)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题图来源:维基百科延伸阅读九种家乡话介绍家乡,你听懂了几个?听见故乡的声音不会说方言的人,你的故乡在哪里?
2021年3月3日
其他

语宝有约|浙江语保多人谈

本期,我们诚邀徐越、王文胜和肖萍三位专家学者为我们介绍浙江省的语保经验,和我们分享他们的语保故事。专家介绍徐越,浙江省嘉善县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浙江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著有《杭州方言与宋室南迁》《浙北杭嘉湖方言语音研究》《浙江吴音研究》《浙江通志·语言志》等。徐越教授Q徐老师,您好!浙江省语言资源极其丰富,请您和我们介绍一下浙江省内方言的分布情况和语保工程的布点情况。徐越:浙江是方言大省,除吴方言外,还有徽、闽、畲话等方言分布。吴方言的分布虽遍及浙沪苏皖赣闽五省一市,但分布面积最大、使用人口最多的是浙江省,所以吴方言是浙江省最主要的汉语方言。浙江吴方言纷繁复杂,内部差异大,其复杂性和差异性在很多方面超过闽、粤等方言,为汉语中最丰富复杂、歧异纷呈的方言资源。在已调查八十多个地点方言中,还没有发现有哪两处方言是相同的,可以说每一个县都至少有一种方言土语,邻县之间不能直接通话的现象也很常见。语保工程在浙江选点的密集度是前所未有的,5年来共设93个调查点,其中濒危调查点5个,直接参与人数达千人以上。93个方言调查点的确定,首先以明清时的旧县设点。因为直到今天浙江全省地点方言的归属,均仍与旧时的州府尤其是明清时的州府建制相吻合。比如现在的杭州市临安区,原是临安、於潜、昌化三个县合并的,那里至今仍分临安话、於潜话和昌化话。有近500年历史的汤溪县在1958年并入金华,今天金华方言和汤溪方言依然殊异。其次,在方言复杂地区一县设两点。如杭州吴语、杭州闽语;慈溪吴语、慈溪燕话;景宁吴语、景宁畲话;建德徽语、建德九姓渔民方言;泰顺吴语、泰顺闽语等。杭州闽语、慈溪燕话、景宁畲话、建德九姓渔民方言等均属濒危方言点,发音人的寻找非常困难,调查摄录工作有时不得不因找不到较为合适的发音人而被迫暂停。由此,也让我们能有机会真实感受到语言接触中深度接触、浅度接触所引起的语言替换、语言联盟和词语借用等种种活生生的现象。同时给社会语言学语言接触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案例,极大地丰富语言接触的理论。这种在方言复杂地区一县设两点考虑周全无比,是方言调查设点上的一种创新。Q您一直很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方言研究中的运用。请您谈谈“数据化”对于语言资源保护有何作用?徐越:现代信息技术在语言资源保护和研究中的运用是一种发展趋势,这从本次语保工程的信息采集等方面中可见一斑。为更有效地记录和保护语言资源,专门开发了“北语录音”(byly)、“语保摄录机”(ybsl)、“语保标注(ybbz)”和“语保工程验收用校验工具(汉语方言)”等多个专业软件,为“语保工程”提供了全面先进的技术支撑。这些专业软件在调查和后期处理中的有效应用,使得我们的最终成果除传统纸笔记录的形式外,还拥有高质量的音频和视频的形式。我们既可阅读文字和国际音标等书面记录,又可听辨高度清晰的真人发音,还可仔细观察发音人发音时的口形变化。在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学术性的基础上,更增添了鲜活的直观性和生动性,这在以往是不可思议的。同时,调查技术上的这种提升,有效地解决了以往个体听感记录上的差异性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困惑,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最真实的21世纪中国有声语言资源。专家介绍王文胜,浙江省新昌县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浙江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语言学会方言研究会理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著有《中国语言文化典藏·遂昌》《吴语处州方言的地理比较》《吴语处州方言的历史比较》《处州方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等。王文胜研究员Q王老师,您好!语保工程高度重视项目的质量与规范。浙江省调查点众多,各团队在调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为了提升工作质量,更好地完成语保调查工作,各专家团队之间是如何相互帮助、积极配合的呢?王文胜:2015年开展首批语保项目时,大家都没有经验,一开始就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蓝背景布的选购,我们做第一个语保项目调查杭州话时,就接连换了三块布,结果大家仍然不满意。于是,各个团队就在群里互相交流自己选购布的情况。第二年,雷艳萍老师买到了一款布,既厚实又平整,颜色也好,总算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在做完杭州话纸笔调查后,请雷艳萍北上(从丽水到杭州)主持摄录工作,而我马不停蹄地奔赴舟山进行第二个项目的纸笔调查,这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016年语保中心开始推荐用语保摄录软件,需要用特定的电脑,一般的电脑带不动,也是雷艳萍老师率先选对了电脑,她和她先生专门开车从丽水送到庆元让我们团队先用。真的很感谢她的帮助。当然,当听说她在景宁大坑有几个音听得不太明确时,我也毫不犹豫地从杭州赶到景宁大坑乡,一起通过反复听音,最终确定了那几个听起来“怪异”的音;她人手不够时,我“慷慨”地让出了我的研究生到丽水去协助她进行摄录。关于团队间能力合作与协助的事情真的很多,恐怕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又比如,听说我们用了语保摄录软件取得良好效果之后,宁波大学肖萍教授专门派了他的硕士研究生汪阳杰赶到我们进行摄录的建德新安江中学摄录场地取经,通过细致的实地观摩和动手操作,汪阳杰同学再带着我们的摄录经验回去。团队之间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极大地提高了各团队的工作效率。Q您负责调查的“杭州留下闽南话”是一个在吴语包围之中的闽语方言岛,趋于濒危。您能否介绍一下浙江还有哪些濒危方言?为了更好地对这些方言进行保护和研究,下一步拟采取哪些措施呢?王文胜:浙江境内的濒危方言大都是以方言岛的形式存在,比如浙北及舟山群岛的闽南话、浙西的赣语、九姓渔民方言、宁波慈溪的燕话、温州苍南的蒲城话和金乡话、浙西南山区的客家话,以及畲话,等等。杭州留下闽南话只是其中的一个。2015年开始启动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专门在浙江省设了5个点作为濒危方言来进行调查和研究,它们分别是:宁波慈溪燕话、江山廿八都正字、景宁畲话、杭州留下闽南话、建德九姓渔民方言。这些课题均已结项,其中,北京语言大学研究员黄晓东的《浙江江山廿八都话》已经作为首批30本《中国濒危语言志》之一于2019年出版;《宁波慈溪燕话》《景宁畲话》等也将被列入出版计划之中。国际上,有关濒危语言研究的起始大致可以定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近十几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语言学界对濒危语言问题越来越重视,并将濒危语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发布《岳麓宣言》,这是首个以“保护语言多样性”为主题的重要永久性文件。该宣言向全世界发出倡议,号召国际社会、各国、各地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就保护和促进世界语言多样性达成共识。《岳麓宣言》明确提出要“保护并传承濒危语言、少数民族语言、非官方语言及方言”,“应当促进国家和地方上的语言调查、保护、传承、发展”。可见,刻不容缓地记录和保存濒危语言及方言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专家介绍肖萍,江西省永修县人,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浙江省语言学会理事,浙江省语言学会方言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著有《江西吴城方言语音研究》《余姚方言志》《鄞州方言研究》《江西吴城方言词典》《浙江方言资源典藏·宁波》等。肖萍教授Q肖老师,您好!在浙江省语保工程的调查项目中,您主要负责了哪些方言点?能和我们介绍一下大致的情况吗?肖萍:语保五年,我主要承担宁波地区的方言调研任务,先后调查了余姚、海曙、宁海、慈溪、奉化、镇海、象山7个方言点,还负责调查了上虞和濒危方言燕话2个方言点,协助调查了天台方言点。语保调研有两大难题:一是合适的方言发音人难寻,二是理想的摄录场地难找。这两大难题的解决得到了地方语委的大力支持。地方语委包括省语委、地市级语委和区县级语委,他们的支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省语委扮演着排兵布阵的角色,地市级语委扮演着协调员的角色,区县级语委扮演着配合专家落实具体任务的角色。宁波地区的方言发音人主要是通过各区县语委发布招募启事、专家面试遴选形式来落实的。总体而言,城区方言发音人报名是踊跃的,宁波方言爱好者的热情比较高。这说明宁波地区民众对家乡方言有着特殊的情感,宁波语保工作是深入人心的善举。语保发音人至少需要四人,其中方言老男工作任务最重,因此寻找合适的方言老男是语保工作的重点。摄录场地,我们一般选择的是某个学校的微格教室或录播室。Q您自2015年起就参加了语保工程的调查工作,在这过程中,一定有令您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请您说说,与我们分享一下。肖萍:印象深刻的事太多了!每一个调查点,都有让我难忘的人和事。余姚的翁小谦阿姨,是地道的余姚城关人,她退休在家,颐养天年,一听说要招募余姚方言发音人,就瞒着子女报了名。翁阿姨认为,作为余姚土生土长的老市民,参加余姚语保工作是一项义务,也是一份责任,一种荣耀,是很幸运的。听着她动情地讲述,我很受感动。海曙的徐伦奎老人,八十多岁,对语保工作很关心。在招募宁波城区方言发音人时,徐老给我打电话,表达了自己保护传承宁波方言文化的强烈愿望,还三次给我写信,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宁波老话资料。宁海分管语委工作的刘局,基教科方科,语委干部黄老师对宁海语保工作高度重视,专家团队在宁海调研时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在此种氛围中从事语保工作,我们虽然辛苦,但心情是愉悦的。宁海调研结项时获得了优秀等级。在象山调研时,为了配合我们的摄录工作,象山语委干部鲍瑞燕老师一直在摄录地点蹲守,配合、协助我们的摄录工作。象山教育局王增良委员、象山大目湾学校张金桥校长对象山语保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俞夫根是上虞方言老男,他曾是高中英语教师,现任村长。他给我留下两点很深的印象:一是发音稳定,是理想的方言发音人;二是对家乡方言有情怀,有担当,他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无怨无悔,让人非常感动。上虞调研结项时也评为了优秀等级。题图来源:百度图片延伸阅读2021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语宝有约”专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2021年3月1日
其他

语宝有约|冯法强:琼岛拾珠,守护海南语言资源宝库

专家介绍冯法强,海南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海南省首席专家,海南省拔尖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方言学、汉语历史音韵学、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比较,著有《近代江淮官话音韵研究及其明代音系构拟》《论海南军话的来源和归属》《江淮官话知二庄按内外转分化考察》等。冯法强副教授Q冯老师,您好!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正式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称语保工程),您是语保工程海南省首席专家,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海南省的语言资源分布情况及语言资源保护现状?冯法强:海南省地处我国最南端,以琼州海峡为屏障与主体大陆相阻隔,长期以来远离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其语言资源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关注和研究,但是毫不夸张地说海南省是语言资源的宝库。关于海南省的语言资源分布情况,从上世纪开始学者进行过总结,90年代陈波在《海南省志·方言志》中总结海南有11种语言和方言。本世纪初刘新中(2004:36-42)认为海南岛居民所使用的语言和方言有14种,它们是:黎语、村话、那月话、海南苗语、临高话、回辉话、海南闽语、儋州话、军话、客家话、迈话、蛋家话、付马话、普通话,前6种为非汉语,它们的具体分布和使用情况大家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从数量看,刘新中的总结比陈波多3种,这说明学界对海南语言资源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我们也希望以此次语保工程为契机对海南语言资源进行全面发掘和描写。海南省的语言资源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一般认为,除了黎语是在本岛形成以外,其他语言和方言都是不同时期从岛外迁移到海南岛而逐渐形成的。一方面,外来人口登岛以后,由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不同语言和方言在此落地生根,发展壮大,走上独立的发展道路,理论上必然保留了很多早期语言的信息。另一方面,不同民族和人群在岛上生活交流,其语言也在岛上接触、影响和竞争,因此产生了一些奇特现象,很多语言“似汉非汉”,很多方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归属成疑。这其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哪些是早期遗留?哪些是接触产生?遗留和接触的具体过程如何?有哪些机制?这些问题是当前语言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海南省的语言资源是不可多得的研究材料。海南省语言资源的保护也刻不容缓。改革开放以后海南省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大。随着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广播电视的普及,学校教学语言的规范,海南省本土语言和文化面临剧烈冲击,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使用人口锐减。国家语保工程是场“及时雨”,海南省语保工作于2016年启动,当时规划了10个海南闽语点,到2018年全部完成验收。鉴于海南省语言资源的丰富性,2019年又通过语保中心增设儋州话、儋州客家话、东方军话、崖城迈话、澄迈闽语、大昌闽语6个调查点,力求涵盖海南省的主要汉语方言,2020年初完成验收。总的来说海南省语保工作在4年时间里取得了一定成绩。海南省闽语设点覆盖面广,调查全面,其他主要汉语方言也做到了以点带面进行收录,超额完成规划任务。为了使海南省的语言资源得到更好的研究和保护,2018年海南师范大学联合全国汉语方言学会,《方言》编辑部举办“海南语言方言调查研究国际学术论坛”,2019年召开“一带一路视角下的语言文字研究海口高峰论坛”,众多知名学者参会。海南师范大学也于2018年成立“海南语言研究中心”,相信未来能在海南省语言资源的调查研究和保护方面取得更大进步。Q我们知道,著名语言学家张振兴先生、张惠英先生非常关心和支持海南语言资源保护研究。在您与二位前辈开展语保工程期间,都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冯法强:确如你所言,张振兴先生和张惠英先生对海南省语保工程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在调查团队建设、工作任务推动上做出了重要贡献。海南省语保工程开展之初,由于调查团队建设不足,工作进展缓慢。2017年两位张先生作为核心专家组成员带队验收海南语保课题,及时发现问题的关键,向省语委办建议加强调查团队建设,依靠海南省本土人才开展调查工作。后来在语委办的协调下,依托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语言学专业教师,经过慎重挑选组建了5支调查团队,我也是在这时开始承担海南省语保工作的。2018年新课题立项之后,张惠英老师借鉴其他省的成功经验,建议省语委办举办省级培训。随后语委办借助项目启动之机,在定安召开调查团队培训,新课题团队的所有成员均需参加培训,并以定安闽语为试点,进行现场调查培训。两位张先生亲自主讲,张振兴先生讲解海南闽语的训读和用字,张惠英先生讲解方言调查记音,前期做过语保工程课题的冯冬梅老师讲解摄录实操。试点记音时,各课题负责人先各自记音,然后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在操作上,每位学员均动手操作摄录设备,熟记规范要求。事实证明这样的培训很有效,虽然多数是新课题负责人,但是最后验收时专家一致认为完成质量较往年有大幅提升,成绩的取得跟两位先生的指导和引领是分不开的。张惠英先生还亲自承担语保工程调查工作。由于她曾经在海南师范大学工作并退休,对海南省语言研究有极大热情。2018年和2019年,张老师在两年时间里承担了3个调查课题,都以很高的质量完成。张老师体谅年轻人,2019年立项6个课题,但是我们只有5个调查团队,由于每个团队负责人都还承担有日常教学工作,我正发愁工作任务不好安排时,张老师主动提出可以承担两个课题。她说她已经退休,时间充足,我们年轻人兼顾语保工程课题和教学工作实在不易,她可以多做一些,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调查过程中,张老师每个环节都走在我们的前面,亲自走街串巷寻找发音人,炎热的暑假坚守位于郊区的海南师大新校区录音室指导团队摄录。她这种积极认真、事必躬亲的工作态度保证了课题完成的质量。张惠英先生在进行语保调查时,张振兴先生往往陪同,这是两位神仙眷侣的默契。摄录工作中张振兴先生还贴心地为摄录团队的小伙伴们买来水果盘、冰激凌等食品降温,学生们十分感动,事后仍念念不忘。张振兴先生在海南语保的验收环节也做了大量工作,闽语是他的母语,他有多年研究经验,同时又是福建省语保首席专家,海南闽语与福建闽语存在历史渊源,二者相通,验收环节由张先生进行把关,保证了海南语保的质量。Q在方言文化保护传承方面,您曾经提到“语言资源保护与大学生息息相关”,请问您在教学中是如何培养高校学子的方言文化保护意识,并引导他们关注和投入到方言文化保护中去?冯法强:我认为大众对于语言资源保护不够重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人们只认识到语言的工具性,忽视了语言的文化价值;二是人口流动加快,社会交际频率提升,交际跨越空间限制,交际便利化,使用方言的机会越来越少。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可以做如下工作改变现状。首先应该改变人们的观念。对于交际工具而言,当然越简单、越通用越好,但是对于文化而言,越则是越多姿多彩越好。我们有机会听到各种不同的语言,领略各种不同的文化,才能感受到人文世界的魅力。每一种语言和方言都支撑着各自的文化,亦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各自的文化,例如经典琼剧曲目《海瑞》《张文秀》《搜书院》《下南洋》等必须用海南闽语演唱,而这些琼剧的内容也反映了具有海南特色的风土人情和人物故事。我开设有两门汉语方言方面的选修课,课上注重展示各地的方言曲艺,让同学们欣赏这些曲艺,感受其中的文化韵味,对于母语者则鼓励他们学唱方言母语曲艺,传承地方文化,同时也通过讲解古诗词押韵、入声字的演变、方言与古音的对应关系、不同方言音位别义的手段等语言学知识使同学们认识到方言的语言学价值。我每年均指导几篇以方言研究为选题的论文,并期望他们将来能够投入到方言文化的保护和研究中来。为了加深学生们对海南省语言资源的了解,近三年我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了两场关于海南省语言资源的多样性、价值、研究和保护的讲座,希望引起同学们对海南语言资源保护的重视和兴趣。做这些工作都是希望教会学生,再由他们影响更多的人,来改变人们的观念。其次我们应该尽量创造多方言的环境。建议大中小学校行动起来,大学生们可以利用网络,以短视频的方式记录、宣传自己的母语方言以及家乡的特色事物和特色文化活动。中小学校可以尝试开设方言教学课程、地方文化探究课程。我也有意指导我的海南籍研究生开发地方语言文化校本课程。去年我听说三亚有些中学已经开始开设海南话教学课程,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希望可以在全省推广。当然我也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广大主流媒体能够积极倡导这些事情。Q近年来,您对海南军话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海南省有哪些濒危汉语方言,其现存活力和保护情况是怎样的?冯法强:我2014年从南开毕业来到海南省,由于博士论文做的是江淮官话,海南岛上唯一的官话方言就军话,又跟江淮官话存在联系,我自然首先把目光放到了海南军话身上。海南军话分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在岛内以方言岛的形式存在,是“岛中之岛”,散布在少数民族语言和南方系方言的包围之中,难以形成合力。因此军话的未来发展并不乐观,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受过较多教育的人,离开家乡外出工作后逐渐弃用军话,甚至连生活在军话区的年轻人在家庭中与自己的子女对话也多使用普通话。可以想见未来军话的使用人口将大大减少,但是它毕竟有十万之众,在短期内并不会消失。同样的情况在海南省的其他方言中也正在发生,由于海南省优质的空气和迷人的景观,加上近年高度开放的政策,对外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环岛高铁配合高速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外来人口无处不在,对海南省本土语言和文化的冲击非常大,特别是那些使用人口较少的语言和方言未来的发展很不乐观。前述14种语言和方言中的那月话、回辉话、付马话使用人口均不足万人,有的只有一两千人,已经濒危,急需进行保护。对方言文化的保护,学者往往是先锋队。据我所知,陆陆续续已经有几位学者对上述三种濒危语言和方言进行研究和保护。语保工程启动后,回辉话已经立项为语保工程课题完成调查;2019年暑假我在东方进行军话调查时,偶遇暨南大学刘新中教授入住同一酒店,那时他正在调查付马话,早年他也调查过那月话(本文“那月”一词即是采用他的说法)。可能还有其他学者正在对海南省的其他语言和方言进行研究,我们非常欢迎全国学者加入到海南省语言资源的保护和研究中来,并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但是学者的影响力是有限的,学者的调查研究只能记录和保存语料,而语言保护的最高境界是使用传承,我希望政府、民众、媒体也能够加入到语言保护工作中来。政府可以加强引导,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上加播方言语音提示,适当引导当地学校开设方言课程。民众要正视自己的方言,有意识地在家庭中使用母语方言,让下一代有学习方言的机会。大众媒体也有责任引导社会,使人们意识到母语方言的重要性,广泛传播以方言为载体的曲艺和文艺作品,在潜移默化中使大众耳熟能详。我们认为这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海南省语保工程团队会积极推动。Q语保工程一期顺利收官,二期工程开展在即,您认为未来海南省的语言资源保护工作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冯法强:海南省语保工程一期共完成17个方言点的调查描写、音像摄录和语料整理工作,小有成就。但是我认为这还不够,仍有一些汉语方言没有被描写,尤其是海南省的少数民族语言还没有全面描写。已经完成的调查点,语料还可以进一步丰富。语保工程一期的调查成果有待面向民众推广使用。因此,接下来海南省语保工程可以在广度、深度、应用上做工作。一是全面描写海南省的各个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做到每种语言和方言全覆盖。二是对重点方言进行全面深入调查,选择几个重点方言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描写,充分利用现有调查团队力量,每个方言点的调查材料整理成一本书,集结出版,形成规模。三是注重应用,创建平台把成果电子化,供人们学习使用,对于民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文化音视频实现网络实时点播,使方言文化深入人心,成为流行。延伸阅读2021建设海南方言博物馆和国际方言研究中心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语宝有约”专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2021年2月8日
其他

建设海南方言博物馆和国际方言研究中心

尊重方言,就是尊重地方文化。文化是自贸港的灵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自贸港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贸港,千万不能失去海南文化特色,否则海南这样一个特殊地区的无限魅力就会渐渐失去迷人的光芒。《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要“深入挖掘文物资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推动海洋文化、黎苗文化、红色文化和华侨文化等优秀本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言使地域文化各具特色,是中国多元化地域文化的重要特征。海南除了大部分地区民众使用海南话外,还有一些地区的民众使用黎语、苗话、儋州话、临高话、客家话、村话、军话、附马话、回辉话、白话、迈话、疍家话等方言,是名副其实的方言宝库,也是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移民上岛,普通话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海南话已经成为弱势话语。随着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的推进,海南将越来越国际化。如不加以保护,海南方言这朵中华语言百花园里的奇葩将会枯萎直至消失。海南海口骑楼老街笔者认为,建设一座或多座海南方言博物馆是永久保存、保护海南方言记忆的现实举措,也是可以形成产业的重要文化项目。首先,方言和非遗不同,非遗与当代生活的黏性不是很强,而方言就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交谈之中,更容易在博物馆运用互联网与公众互动。抖音上用方言配音的短视频被网民狂热刷屏就很能说明问题。第二,通过建立海南方言博物馆,让海南民众的乡愁情结与记忆有安顿之所,后人可以通过方言与前辈对话,使这样的语言基因不至于断裂。第三,把海南主要的方言集中到博物馆,通过研究、展示、教学,部分场馆可以拓展为旅游观光项目,通过开放式展示,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保护。第四,方言博物馆对资金的需求并不高,属于花小钱办大事。基础性的方言博物馆主要以语音和视频为主,无论是占地还是空间对财政的压力都不是很大。在建好方言博物馆的基础上,可以与海南高校联合,成立国际方言研究中心。由于历史原因,海南岛这座3.4万平方公里的岛屿上,有如此多自成体系的方言,这不仅在中国罕见,在全球也是不寻常的。借此天然条件,海南完全有可能成为全球研究方言的中心。届时,海南将汇聚全球方言专家在这里研究全世界的方言,将形成人类民间语言文化一道独特的迷人风景。当然,如果土地条件允许,亦可以通过在全球招商开辟各国方言园区,将海南打造成世界各国方言博物馆的一个中心。如此,方言将具备吸引全球游客的魅力。海南也完全有可能成为以海南方言和各国方言为载体的文化产业中心。由方言形成的文化产业链将包括影视、出版、游戏、动漫、文创、民宿、餐饮等产业,各产业间形成良好融合,可以产生倍增效果。就海南方言博物馆建设方面,笔者认为应包括三个板块,可以分步推进:第一板块:方言的收集与展示。一是方言概况。利用文字、音标、方言地图等介绍海南方言的历史发展、地理分布、各地使用及研究情况,利用多媒体查询、展示各区域方言的概况和主要特点。二是方言数据库。建设海南方言数据库自助采录系统,由参观者按规定在电脑上自助录制方言音像语料和发音人基本信息。自助采录的方言语料经专家审定通过后汇入博物馆语料库。三是方言文艺。通过视频或真人秀,利用黎族山歌、临高渔歌、琼剧、儋州调声等艺术形式展示海南方言。四是方言民俗。通过视频或真人秀,以方言形式展示婚嫁、节庆、祭祀等民间活动。五是方言物体。利用实物、视频和图片,用方言命名海南各地的传统建筑、器具、食品、服饰等物象。六是方言活动。利用节假日,在方言博物馆举办方言诗歌朗诵、方言演讲、方言趣味问答等活动。第二板块:方言研究。该板块主要包括调查报告、方言词典、方言志、专著、方言教材、方言韵书、方言圣经、乡土文献等。第三板块:方言APP。通过APP开设方言翻译、音标查询、方言对话、方言阅读、方言论坛、方言游戏等栏目,让市民和游客在宽松、愉快的阅览中获得方言知识,感受海南方言和文化的独特魅力。文章来源:梅国云,顺应国际趋势
2021年1月27日
其他

语宝有约|莫超:行走逶迤丛山,心系陇原乡音

专家介绍莫超,兰州城市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方言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甘肃省首席专家,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学、汉语方言学、古典文献学。著有《白龙江流域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兰州方言词典》《西北方言文献研究》《近代西北方言文献集成》《现代汉语教学指导书》等。田野调查中的莫超教授(前排左四)(滑动查看更多图片)Q莫老师,您好!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称语保工程),您作为核心专家组专家和甘肃省首席专家之一,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语保工程在甘肃省的设点情况和建设成效?莫超:甘肃语保项目自2016年才开始实施,与其他省份比较算是起步迟的。但是,甘肃语保项目进展快,且质量较高,得到业内同行的一致认可。原因之一是得到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以下称语保中心)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甘肃省语保项目是2016年3月26日正式启动的,但在2016年1月中旬,项目专家组主要成员已在北京语言大学接受了培训,为项目的实施打好了基础。特别需要提及的是,甘肃省调查点起初只拟定了15个,后经我们申请,将调查点增加了12个,这是对甘肃省语言资源保护研究工作的极大鼓励和鞭策。二是甘肃省教育厅领导高度重视,将实施甘肃语保项目当作全省教育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全过程、全方位支持配合专家组的工作,为项目连续扎实有效地推进提供了保障。三是甘肃项目组谋划有方,组织得力,保证了实施进度和工作质量。例如推选西北民大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的专家组建摄录团队,充分发挥他们的设备及技术优势,采用全省最先进的摄录器材,独立、统一进行27个点的摄录工作。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我们甘肃项目顺利实施的一个亮点和经验。甘肃省所调查的27个点都属于官话方言,分兰银官话区和中原官话区两个方言区。兰银官话区,再分为金城片和河西片;中原官话区,再分为秦陇片、陇中片和河州片。属于兰银官话金城片的调查点有:兰州市、榆中县、永登县、红古区;属于兰银官话河西片的调查点有:凉州区、甘州区、肃州区、永昌县。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的调查点有:崆峒区、庆城县、宁县、武都区、文县、康县、礼县、靖远县、陇西县;属于中原官话陇中片的调查点有:秦州区、安定区、会宁县、临洮县、清水县、永靖县;属于中原官话河州片的调查点有:临夏市、合作市。临潭县方言既有中原官话陇中片特征(平声阴阳不分,前后鼻韵母不分),又带有兰银官话特征(部分清入、次浊入归去声),应当是中原官话与兰银官话的过渡性方言点。敦煌市既是中原官话和兰银官话都兼备的方言小片,又是享誉世界的文化重地,应当入选。这27个调查点基本涵盖了甘肃方言的全貌。经过四年的努力,到2020年8月,已顺利完成《中国语言资源集·甘肃》的编撰和中检,向语保中心提交了初稿,得到了语保中心专家的充分肯定。可以说,语保工程甘肃项目达到了预期效果,取得了佳绩。Q您是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方言研究中心”主任,近些年中心为支持、配合语保工程建设做了哪些工作?语保工程的开展对西北方言研究有什么积极作用?莫超:近些年中心为支持、配合语保工程建设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利用“西北方言研究中心”的学术条件和影响力,联系甘肃学界同仁加盟语保项目,选拔了甘肃乃至西北各高校从事方言研究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20余人,组建了6个调查团队;二是利用中心平台开展业务培训,例如早在2016年1月28日至2月6日,由我和雒鹏副教授在“西北方言研究中心”进行示范性培训,历时近10天,培养了一批实施语保项目的骨干;三是利用本中心的便利条件,提供开会、交流,以及专家预验收和验收的场地,联系接送专家的车辆,提供相关的录音设备,及时打印所需的纸质材料等。除此之外,我还受国家语保中心的委派,参加了青海省、山西省、云南省和辽宁省的中检,参加了陕西省的中检和预验收,向业内同行学习了很多。西北地域辽阔,是一个多民族区域,语言和方言资源都很丰富。但因经济欠发达,语言和方言研究人才也相对短缺。近二十年来除陕西省方言研究团队茁壮成长、成果丰硕外,其他省(区)实力不足、研究成果也比较逊色。语保工程的开展,可谓是西北方言研究的“及时雨”,国家提供了比较充足的经费支持,还照顾性地增补了一些点,基本覆盖了西北各省(区)的所有市(州),这的确是我们梦寐难求的机遇。这一项目既拓展了西北方言研究的领域,挖掘了许多鲜活的语保资源,也在实践中培养了一支方言研究的生力军,提升了西北方言研究的水平,可谓功莫大焉!Q语保工程吸引了大批年轻学者投身于语言研究工作中,您认为语保工程对甘肃方言人才队伍的锻炼和培养起到了什么作用?莫超:我们这个团队来自不同高校,甚至不同省份,调查点也比较分散。四年来,各点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为顺利圆满完成语保工作,长期奔波于县区和兰州,达成了高度默契,不分彼此。有10多位年轻学者分别参与了全省27个点的调查,他们赴每个点反复听音辨音,确保音系记录、归纳、说明的准确性。在词汇、语法例句的记录中,反复斟酌用字用词。这些年轻学者还参与了摄录、转写、审校、中检和验收工作,经过方言调查的演练和实战,丰富了学术研究的阅历,为他们今后的学术研究做好了铺垫。Q参与语保工程期间,还有哪些令您难忘的经历,可以同我们分享吗?莫超:我们的体会,一是要让发音合作人懂得语保工作的价值。有些发音合作人原本觉得说土话太土气,尽量往普通话靠;有些发音人说起来还自如,但一对镜头就局促不安,影响摄录效果。我们努力申说方言土语的价值所在,比如在河西走廊的几个调查点调查期间,我们给发音合作人引述武威著名学者李鼎超(字韫班)在《凉州方言叙》(民国十八年发表于《中大月刊》一卷一期)中对方言的评价:“设数千载后,蔼然如闻圣哲謦欬之音,其不欣然自喜?”因为他们对这位当地先贤怀有崇敬之心,知道李鼎超如此推崇方言土语,才知道事关重大,拿出最地道的土音,提振精神投入摄录工作。二是要得到发音合作人的信赖,和他们成为朋友。一个地方能找到两三位合适的发音合作人并非易事,能够跟他们合作一场也属机缘,我们以朋友的诚意、同事的情怀相待,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这一期的语保项目,我们跟很多发音人都成了好朋友,在修订、核实材料的时候呼唤对方,随时都能得到热忱回应,通过视频交谈,真可谓事半功倍。三是要设法得到每地“本地通”文化人的帮助,将方言调查和当地文化传承结合起来,就会引来当地人的青睐和笑声,从而将枯燥的调查变得快乐。例如在礼县调查期间,县上的新闻工作者知道了,电视台便恳切邀请我们团队给电视台做一期节目,专门谈礼县方言的文化价值,可惜因为我们调查时间太紧而未能让对方如愿,欠了他们一个“心债”。Q语保工程二期开展在即,您对甘肃语言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哪些设想和建议?莫超:甘肃有80多个县(区),一期语保工程只覆盖了省域的三分之一,所以我们设想二期语保工程项目中能够扩大调查范围,诸如陇东、河西的大多数县区还需要跟进,因此还要争取立项机会,多方争取资金支持。二是需要保护濒危方言,进行濒危方言的抢救性“抓拍”,例如兰州市红古区的二声调方言,处在兰州市永登县、定西市安定区、渭源县等地的“河州方言岛”等等,应提到“语保”的高度进行深入调研。三是要动态观测“河州话”(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和青海东部汉语方言)受普通话影响产生的变异情况。河州话是语言接触的产物,蕴含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但河州话语法的特征——“宾动式”和格助词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应当在临夏市、永靖县设专门的调查项目进行动态观测。四是着眼于较大区域,建立河西走廊语言文化生态保护区、陇东语言文化生态保护区、陇南语言文化生态保护区等,录制这些“区”内的方言文化节目,建成方言数据库,并进行专门的研究,研究当地方言和民俗事项、民间艺术的水乳关系,诸如民歌、小戏、古今、贤孝等等,使语保工作发挥出更大更好的社会效益。延伸阅读2021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语宝有约”专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2021年1月25日
其他

语宝有约|阮桂君:“玩转”新媒体的青年语保人

专家介绍阮桂君,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方言与文化”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方言与中国文化》主讲人。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方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著有《宁波方言语法研究》《五峰方言研究》。田野调查中的阮桂君老师(滑动查看更多图片)Q阮老师,您好!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正式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称语保工程)。这几年来您都参加了语保工程哪些课题、承担了哪些工作?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语保工程带给您的难忘经历或感受吗?阮桂君: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正式启动语保工程以来,我主要参加湖北省的语保工程建设工作,参与湖北省的语保培训并承担湖北咸丰、来凤两个点的方言调查和摄录工作,同时受聘语保中心,作为核心专家参与浙江省和湖南省的语保工程中期检查、验收等工作。在语保之外,还开展了湖北五峰、崇阳、恩施、神农架以及陕南山阳县长沟镇赣语方言岛的调查工作。我在参与语保工作的过程中,有很多难忘的经历。这里举几个例子。(1)语保工程是考验一个省方言领队和队员业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试金石。从全省的工作来看,首席专家非常重要,既要有威信,也要有无私之心。湖北的语保工作是在首席专家汪国胜教授的组织领导下开展的,从最初的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到后来正式的语保工程立项,汪先生付出了极大的精力。虽然语保中心有现有的调查手册,但是每个省都有自己特殊的方言状况。湖北有江淮官话、西南官话,还有赣语。赣语和官话差别很大,在调查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要把全省的方言研究者组织起来,从培训到田野实践,要完成的其实不仅仅是项目本身,还有方言研究者的培养。湖北的调查,除了语保中心的点外,还有自选的点,目的是要跟赵元任先生《湖北方言调查报告》的点相对应,而自选的点,调查的条目是超过语保中心的要求的,基本音系字有2936个,词汇条目2360个,语法调查例句180个。这些字、词和句子,都是考虑湖北方言的特点制定的。2019年在来凤调查的时候,经常凌晨过后还收到汪先生的邮件,讨论哪些词要收,哪些词去掉,湖北科技学院的王宏佳教授更是从计算机自动处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样的工作瞬间还有很多,有带病坚持的,也有怀孕还在整理材料的,还有对录制工作改了一遍又一遍的……(2)每一个方言合作人都是一座语言文化的宝藏。我要说一说我在恩施咸丰县调查的合作人冯正佩先生。冯先生是方言文化的自觉搜集整理和传承者,在他三十多年不辍的积累下,著有《咸丰方言》一书,可以称他为“咸丰方言活字典”都不为过。冯先生的书里搜集有关于“忌谩子”(特殊行业的隐语)的内容,每次谈到他以前去小煤窑找那些下矿洞的工人了解“忌谩子”的经历,他都充满感慨。这种感慨既有他的自豪,因为他的工作,那些已经消失的隐语在他的书里保存了下来;也有深深的遗憾,因为这些材料他还没有搜集完全,还有更多的类似“忌谩子”的方言没有被记录保存下来。田野调查,让我们跟大量的方言合作人接触,也让我明白,在任何一个地区,具有丰富生活经验的老人,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宝藏,他们是方言文化的权威,他们的讲述,他们的经历,都有待于我们去挖掘、整理、传承。Q除了承担语保工程项目任务以外,您还通过运营“方言与文化”微信公众号、开展《方言与中国文化》慕课、发布喜马拉雅电台音频、参加TEDx演讲等多种传媒手段与大众分享方言文化知识。在此过程中,您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您又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阮桂君:我觉得方言文化的传承,最大的问题在于人们对方言的态度,如果我们依然对方言抱有偏见,那我们的方言文化保护传承就看不到希望。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方言文化的重要性、不可或缺性,需要各种渠道,既要有官方的新闻、专题评论等方式,也要有各种自媒体个人去参与。对于个人来说,要做这些工作并不难,最大的困难其实是坚持。我的公众号“方言与文化”是从2015年运营的,到今年已经有6年了,中间有过很多波折,也差点中断。对我们高校教师来说,这些东西都不能被纳入考核的指标,对很多人来说,是“无用”的工作。但是我也有一种执念,一个人总是要去做一些别人认为是“无用”的事情的,或许这些“无用”才是更有价值的事情。当然我要感谢武汉大学的本科生和我的研究生,还有很多选修《方言与中国文化》慕课的学员们,正是他们的青春热情,鼓励着我做了很多尝试,比如把慕课的音频资料全部放到喜马拉雅上,我也把学生们制作的方言标本分享到上面,去年因为疫情的原因,还尝试着在哔哩哔哩上做了一些方言文化相关的直播。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文字、音频、视频等方式,在自媒体平台上去发布自己的方言素材。当然,最好是能选修一些跟方言相关的通识课、慕课之类的,这样自己做起相关的方言材料来,也会更加规范、有价值。Q您积极开展方言文化科普等民间语保工作,致力于提升青年人的母语文化自信,在此过程中,您所接触到的青年人对方言文化的态度是怎样的呢?在引导青年人传承方言文化方面,您有哪些行之有效的经验?阮桂君:青年人对方言文化的态度大多是积极的,尤其是大学生,通过了解方言与文化相关的知识,他们对母语天然的感情很容易被唤起。我在武汉大学《方言与中国文化》课程的期末考试中会出一道题目,要学生说说上完课之后的一些感想,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表示,在了解方言文化相关的知识后,对自己的方言有了更深的认识,了解到方言其实承载了特定空间和时间中的文化基因,在说方言的时候,也有了基本的自信,不再觉得自己的方言“丑”“难听”了。我感到很欣慰,这不就是开设《方言与中国文化》课程想要达到的初衷吗?在引导青年人传承文化方面,有一些工作是可以尝试的。(1)我在课程中,有一个实践作业,我们戏称为“方言大侦探”,就是通过一段录音,让学生判断是什么方言。有的时候我更多的是放一段带方言口音的普通话,让学生判断说话的主人是哪里人。这是一项带有趣味性和探索性的作业,大家都很感兴趣。通过这样的工作,学生们养成一个习惯,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关注这个人是“哪里人”。(2)引导学生在自媒体上创建自己的方言展示平台。比如通过文字的方式,定期给公众号投稿,介绍自己家乡的方言;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发布方言图典;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自己的方言创作作品,等等。Q近年来,您坚持带学生参加汉语方言田野调查实践,并鼓励学生撰写调查笔记,记录调查经历。这种训练对于语言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有哪些独特的帮助?阮桂君:方言调查对语言学的学生来说,至少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帮助:(1)提高学术能力。学会如何使用方言调查字表。字表中头三页声韵调调查例字排列有什么讲究,为什么要这样排?记音的时候声调部分记什么,声母部分记什么?韵母部分记什么?学会如何使用方言调查词汇表。词汇调查要注意什么?如果合作人一直顺着你说该怎么办?有些内容怎么问才能更好地引出你要问的内容?如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整词汇条目?如何对某些词汇条目进行扩展?学会如何使用方言语法调查大纲。语法调查的困难在什么地方?学会如何使用541简表。541表排列有什么讲究?(2)提高沟通能力。怎么联系当地人?怎么找到合适的方言合作人?短期的合作人与长期的合作人要如何区别对待?拿着541表到街上去撒网式找人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如何搭讪?如何从搭讪进入到自己需要调查的主题?如果遇到对方拒绝被调查我们该怎么办?通过熟人来联系合作人有什么利弊?哪些内容调查的时候不能漏掉?(3)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通过每天的调查日记,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勤奋,包括上床与睡觉的时间,是否做别的事情,看电视否等能够体现勤奋的因素;调查回来整理材料的努力程度,完成作业的及时性等;是否经常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等。创造性,包括是否只停留在老师布置的那些任务?哪一天老师没有具体布置任务,自己会不会自觉主动地根据调查进程去做点事情?有无全局观念,经常思考关于调查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形成自己对方言调查各种方法的看法,且积极改进。比如:主动修改541表,主动增补词汇条目,在网上下图片或者自己拍摄图片来给合作人看图说话,等等。善于总结,包括从调查过程中总结自己的缺点,总结自己的优点(这个优缺点包括知识上的,生活经验上的,勤奋程度,某些观念、态度);在调查过程中看到团队中其他成员的优点和缺点;从老师身上学到些什么;是否有调查日记,记录每天的调查进程以及自己的不足与进步(这个调查日记需要检查)。Q对于方言文化保护传承,您还有什么设想?阮桂君:对于方言文化传承,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关注,也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身体力行。比如:(1)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人更需要社会的关怀。把方言文化的搜集与关怀老人结合起来,多频次地与老人交流,不仅能够搜集大量的语料,也能缓减老年人的孤独,还可以增进祖孙之间的亲情。(2)自媒体方言频道的开设,是方言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通过仿真虚拟实验室,将方言文化搬入虚拟空间。(3)挖掘方言经济的潜力,在方言大数据、人工智能识别等方面,方言文化都有极大的空间可以发展。只有经济力量介入,方言文化的传承才能持久,才能落到实处。延伸阅读2021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语宝有约”专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2021年1月18日
其他

语宝有约|王红娟:与“山东语保”共同成长的语保人

专家介绍王红娟,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山东库建设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山东新泰、莱芜等调查点以及山西壶关语言文化调查点负责人。王红娟副教授Q王老师,您好!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称语保工程),您作为核心专家组专家,多次参与了各省的中检、预验收和验收工作,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您参与上述工作的体会?王红娟:作为一名语言研究者,能够参加这样重大的一项国家语言工程,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我不仅有幸参加了山东、山西等几个方言点的调查,还有幸多次参与了一些省份的中检、预验收和验收工作,从中收获良多,非常感谢语保中心给我提供的这个机会。在参与上述工作的过程中,最深刻的体会是语保工程是在紧迫形势下诞生的工程。我国是当今世界上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很多语言和方言趋于濒危或面临消亡,语言和方言所承载的文化也快速流失。在此背景下,语保工程应时而生。语保工程有多紧迫,我不多论,此处只举一个例子,以前我们到各地调查时要找一个符合条件的发音人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可是最近几年要找到一个符合条件的发音人越来越困难:一些五六十岁的发音人常常受到强势方言的影响而导致发音不太地道,方言词和方言语法也面临相同的问题。语保工程的实施,使我们能够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尽可能地把各地最地道的口头的动态语料保存下来,为以后的语言工作和文化建设服务。Q山东省语保工程和语言数据库建设的成绩突出,您身为山东多个语保调查点的负责人,可否请您谈谈山东省组织语保工程调查项目的经验?王红娟:作为一名“老”语保人,我承担了山东省有声数据库建设工程9个方言点和语保工程山东项目5个方言点的调查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山东省这几年在语保工程和有声数据库建设工程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其成绩得到了国家语委和语保中心的高度认可。这些成果的取得与山东省语委的卓越领导、山东省语保工程首席专家钱曾怡先生高屋建瓴的指导以及所有参与这项工作的人员的认真付出是分不开的。在这几年的语保工作中,山东省相关部门和人员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不过我没有资格和能力进行全面的回答。作为其中一名普通的参与者,我仅从个人的角度来谈谈我的感受。我认为,山东省语保工作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多年来山东省语委的远见卓识和大力支持。早在2012年,山东省语委就对山东省有声数据库建设工程展开了前期调查。2013年7月,山东省语委就下发了《关于启动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山东库》建设工程的通知,紧接着,2013年底,山东省语委就布置了2014年的调查计划,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还召开了几期面向全省专家和地方语办的培训班等。这些工作都为此后语保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5年,语保工程正式启动之后,山东省语委更是对语保工程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确保语保工作每年都能顺利完成。山东省语保工作的顺利完成还离不开我的恩师——山东省语保工程首席专家钱曾怡先生高屋建瓴的指导。早在山东省有声数据库建设工程初期,钱先生就梳理了全省专家资源,经过考核、培训组建了10个调查团队和1个督查验收团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协助山东省语委就工作规范和技术规范对调查团队和地方语委进行培训,为两大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两大工程初期,钱先生还提出以济南为试点,各调查团队共同参与、集体调查的方式。通过试点,各团队既熟悉了规范和要求,找出了不足,同时也进一步锻炼了队伍,保证了课题的有序、规范进行。此外,钱先生还根据山东方言特点,划定了120个数据库调查点和44个语保调查点,并依据各调查团队专家的业务条件、所在地区,结合各地方言特点制定了分配方案,同时以地图方式将数据库点、语保点及其实施年份直观地标示出来,布点科学,可操作性强。在语保工作中,钱先生不顾自己八十多岁的高龄,全程参加了培训、中检、预验收、验收等所有的语保会议,亲自到泰安、淄博、济南、济阳等调查点进行调查,更先后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工作流程和专业规范。比如,钱先生整理了“关于纸本记录和模板填写规范有关问题的说明”“关于统一音标符号和用字的几项规定”“山东省连读、轻声调查表”“山东省儿化韵调查表”“山东省语保调查点分布图”等。这些都成为我们在语保调查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调查依据。其中有的成为其他省份争先学习的对象,有的成为国家语保中心的参照内容并在全国推广。此外,我们的专家组还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制定了“工作指南”“工作流程图”“文件录制及归档的说明”等一系列工作细则、建立集体学习交流的机制等。在音视频技术方面,山东省还率先提出并使用蓝色作为视频中的统一背景,并提出注意视频中人物的比例、坐姿等摄录细则。当然山东省的成功经验不止这些,只是我个人能力有限,暂时想到这些,难免挂一漏万,请多包涵。Q您多次承担语保工程的调查任务,这其中是否有令您难忘的经历和故事?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王红娟:方言调查是一项“苦并快乐着”的工作。快乐的源泉是因为去每个地方调查都能碰到很多没经历过的事情,现在想起来都是难忘的回忆。有一次,我一大早开车去山东莱芜调查,路过莱芜口子镇的时候,我们停下来吃早饭。下车后,抬头一看,这里的早餐居然是吃豆腐!而且是刚做出锅的热豆腐!烧饼也不是圆的,而是方的。这是我人生中吃过的最难忘的早餐:方火烧,热豆腐。如果不是这顿饭,我是不会感受到“火烧”和“豆腐”在当地方言文化里这种别样的认知的。方火烧,热豆腐我们调查到的很多发音人都对自己的家乡方言有强烈的自豪感,对语保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东西都告诉我们。比如莱芜的老年女性发音人吕桂兰阿姨,按照语保工程的要求,她只需要选择当地的一种风俗讲20分钟就可以,很多发音人都对这个环节的准备工作感到怵头。可是老人家做了充分的准备,摄像机一打开,阿姨娓娓道来,把当地丧葬礼仪的每一个环节都讲得清晰而生动,讲到20分钟的时候阿姨正讲到中间环节,我们没有打断她,等阿姨全讲完的时候我们一看时间,好家伙,阿姨竟然讲了40多分钟,而且还是一次过!手动给阿姨点一个大大的赞!还有一次,我去湖南调查,调查到“大门”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当然地说“这个词你们没有吧”。在我这个北方人的生活经验里,“大门”一般是指院子围墙上的门,不过我调查的这个地方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没有院子,当然也就没有院墙和大门了。但是发音人的回答让我现场打脸,他说:“有啊,我们这里的‘大门’就是指房屋客厅的门。”这件事告诉我,方言调查千万不能想当然,一定要老老实实听发音人的发音和解释。当然,方言调查有时也会伴有危险。有一次,我在山西壶关的太行大峡谷调查,当时是朋友在县里找了一辆越野车送我去的,到了下午回县城的时候却换成了一辆小面包车,我很纳闷,不过也没说什么。回到县城后朋友才说,送我的那辆越野车在山里的时候因为下雨路滑掉到悬崖里了,幸好悬崖上的树架住了车,才保得人和车都没大事。Q语保工程培养了一支优秀的语言研究青年专家队伍,您也是其中的一员。从您的切身经历来说,语保工程在培养青年学者方面有什么独特的作用吗?王红娟:这几年的语保工作确实让我对语言学有了很多新的认识,我想很多人也会有相似的感受。首先,语保工作增强了青年学者语言学研究的使命感。语保工作让我认识到,语言学不是关起门来研究的学问,它与国家、社会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青年学者在关注专业的同时,也要深入社会,面向需求,找到专业研究与国家发展、人民生活的新的结合点,发挥语言学研究的社会作用。其次,语保工作增强了青年学者的田野调查能力。语言学不只是纸本上的学问,而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研究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理论基础,更需要对各地方言有深入的了解和感性的认识。语保工程让更多的青年学者有机会进行田野调查,锤炼专业基本功,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次,语保工作提高了青年学者语言调查的技术能力。语保工程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一系列新的语言调查规范,不仅在调查内容上,更在调查技术方面,如录音、录像、文档分类等都提出了以往没有过的新要求,同时国家语保中心还多次召开相关的培训会议。这些工作使一大批青年学者迅速成长起来,大家可以用统一的材料进行各种比较分析,取得更多新的成果。Q语保工程二期建设即将启动,您认为该如何更好地对山东语言资源进行研究和开发应用呢?王红娟:经过语保工程一期的调查,我深深感到:山东的语言资源是一座巨大的宝藏。一方面,山东方言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在一期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的很多语言现象还值得继续跟进调查研究;另一方面,对于已经调查到的材料,还有许多内容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开发。我觉得,在语保工程二期建设中,这两方面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方向。延伸阅读2021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语宝有约”专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2021年1月11日
其他

语宝有约|庄初升:初心不改,保护传承闽粤客方言文化(之二)

上期(点击回顾)我们一起了解了庄初升教授参与语保工程的点滴乐趣,本期我们将继续跟随庄初升教授,看如何用“初心”保护传承闽粤客方言文化。专家介绍庄初升,福建平和人,文学博士,现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执行主任。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历史语言学分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方言学,对客、闽、粤方言及粤北土话音韵有较深入的研究。著有《粤北土话音韵研究》《19世纪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广州方言民俗图典》《广东连南石蛤塘土话》等,主编《濒危汉语方言研究》《客家方言调查研究:第十二届客家方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庄初升教授(右一)在广东陆河县调查Q庄老师,在语保工程实施期间,您作为核心专家组专家,多次参与了工程中检、预验收、验收工作,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参加上述工作的体会?您认为这一工作机制是否能对语保工程的质量起到较好的把关作用?庄初升:我最大的体会是我所经手的中检、预验收、验收的课题,不管是哪个省的项目,质量良莠不齐。特别是中检质量不太高的课题,大多数是课题负责人不够专业或者不够用心造成的,
2021年1月4日
其他

语宝有约|庄初升:初心不改,保护传承闽粤客方言文化(之一)

专家介绍庄初升,福建平和人,文学博士,现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执行主任,兼任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历史语言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方言学,对客、闽、粤方言及粤北土话音韵有较深入的研究。著有《粤北土话音韵研究》《19世纪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广州方言民俗图典》《广东连南石蛤塘土话》等,主编《濒危汉语方言研究》《客家方言调查研究:第十二届客家方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庄初升教授Q庄老师,您好!您的著作《广东连南石蛤塘土话》入选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濒危语言志第一辑,书中收录了连南石蛤塘土话的大量语料及其音像材料。您对这个点的调查持续了20年的时间,其中都有哪些令人难忘的经历?庄初升:我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师从李如龙先生读研究生,开始从事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迄今调查过的方言点可以用“数不胜数”这四个字来形容。有的方言点调查的时间长,也发表了相关的成果,自然印象比较深刻;有的方言点浅尝辄止,其语言特点大部分已经想不起来了。在2005年招收研究生之前,我调查的方言基本上限于客、闽、粤和粤北土话。特别是2008年开始招收博士生之后,为了指导学生进行论文选题和写作,我调查的范围扩展到江西、湖南甚至北方多个使用官话的省区。在我调查过的众多方言点中,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石蛤塘土话是调查时间最长、调查体量最大的一个方言点。我1999年第一次去这个方言点调查,距今已经二十来年了,可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印象最深的当然是我的主要发音人廖盛情老先生。第一次见廖先生,他住在村口路边的一个杂货铺——一间只有十来平米的泥瓦房。那时候廖先生七十出头,已经有点驼背,现在九十几岁,变得更加驼背了,不过依然是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谈吐自如。2008年7月中旬正值盛夏,我带领中山大学中文系的硕士生岳嫣嫣、张凌、谭汉玲、孙希艳、冯雅玲从广州出发,到石蛤塘进行第三次调查。这次调查为期超过一周,每天清早我和学生分乘两部“三脚鸡”(电动三轮车)到村里找廖盛情先生记音,房子还是那间房子,桌子还是那张桌子,一切好像都那么熟悉。期间几位硕士生还顶着烈日,就石蛤塘语言生活问题对村民进行直接访谈、跟踪记录和隐匿观察,搜集到了20多户家庭用语选择的个案材料。这几天我们中午吃自带的干粮,傍晚再一起走路回到县城的宾馆。傍晚的乡村小路上凉风习习、炊烟袅袅、稻香飘飘,看到夕阳西下的山野景色和美丽、宁静的田园风光,连续工作一个白天的劳累仿佛一下子都不见了。应该说,这是我第一次带研究生到石蛤塘调查,而且每天都要走好多路,所以印象特别深刻。2015年石蛤塘土话列入语保濒危方言调查项目以后,廖盛情先生因为“超龄”,就退居成为我们调查的顾问,我们另外聘请廖观所先生和廖盛情先生的女儿廖秀莲老师分别作为我们的“老男”和“老女”发音人。廖观所先生是个地道的农民,认识的植物特别多,多次带我们到石蛤塘村周围的树林、田间、地头和水边去察看各种植物,并逐一介绍其食用或药用功效以及当地的名称。当地超过一半的植物是我所不熟悉的,我就用“花伴侣”的手机APP来帮助识别其学名。“花伴侣”有时也会识别错误,我就通过查找网上的一些植物图志来确定其学名。这种调查真是名副其实的田野工作。石蛤塘村的村民大部分姓廖,语言能力都特别强,这也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就说廖盛情先生吧,他除了熟练掌握石蛤塘土话,还说一口流利的连南客家话和广州话,只是他的广州话略带有“四会声”的腔调。石蛤塘村离瑶族村寨不远,经常有瑶胞到廖先生的杂货铺买东西,所以廖先生还能听懂和简单使用瑶语。Q您曾提出将濒危汉语方言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请问可从哪些方面推动这项工作?庄初升:通常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尽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都明确地把语言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近几十年国际社会也一直在强调语言多样性与文化多元化的关系,但是在一般的情况下,更多人还是倾向于把语言看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而不是看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身,这与语言既是交际工具,又是思维工具和文化载体的复杂社会属性有关。语言在时空上无时不在、无所不在,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毋庸置疑,这在国际国内都已经达成一致的意见。我们认为,语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要列入代表作(代表性项目)名录,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说一般的语言因为数量众多、生态健康而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一一列入名录,那么濒危语言则应该另当别论,特别是那些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濒危语言,例如满语、土家语、畲语等。对于方言区的人民来说濒危汉语方言其实就是濒危语言,有关濒危语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认识,完全适用于濒危汉语方言,即当前各种各样的濒危汉语方言亟待列入各级非遗名录,使保护工作有章可循,真正落到实处。以濒危汉语方言作为媒介的口头文化传统丰富多彩,有不少已经列入了各级非遗名录,如广东省东莞市列入国家级或省级非遗名录的口头文化传统就有木鱼歌、凤岗客家山歌和沙田咸水歌等,社会各界应该明确认识到没有东莞话、凤岗客家话以及沙田疍家话,这些非遗就会黯然失色甚至徒有其名。实际上,在广州话及普通话的双重影响下,东莞各类本土方言都处于濒危状态。当前应该明确地把东莞话、凤岗客家话以及沙田疍家话这些濒危方言同时列入非遗名录,使得地方政府和公众增强濒危方言的保护意识,也使得这些非遗项目的传承不至于釜底抽薪而落空。全国各地已经建立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应该特别重视濒危语言/方言的保护。例如“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简称“湘西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2012年经国家文化部批准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旨在对湘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统节日及其文化空间
2020年12月28日
其他

语宝有约|贝先明:用实验语音学为语保提供支撑

专家介绍贝先明,湖南浏阳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广东省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实验语言学、汉语方言学、语言习得与语言接触,合著有《实验语音学的基本原理与praat软件操作》。贝先明副教授Q贝老师,您好!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称语保工程),在语保工程实施期间,您作为广东省首席专家之一,多次参与了工程中检、预验收、验收工作,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您参加上述工作的体会?贝先明:语保工程意义重大,来得及时。众所周知,广东既是语言资源大省,又是经济发展强省和外来人员流动大省,加上日益发展的科技、文化、教育、交通等的影响,广东的语言生活可谓丰富而多变。如果把广东的语言生活比作一个一个的场景,我们今天要是不及时拍摄,那么明天的镜头拍下的将是异于今天的场景了。我们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即使是老年发音人,基本也都能用普通话跟我们顺利交流,当地不少人会两门甚至三四门方言。语言在快速发展变化中,一些原有的特征会磨损和消失,一些新的特征会出现。那么,及时记录和保存就显得非常重要。语保工作和推普工作都很重要,可以并行不悖。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我国法定的通用语言文字,其推广普及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毋庸置疑,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在语保实地调查中,我们也发现老百姓对自己的方言有着朴素而深厚的感情。他们非常热情,积极配合我们调查,饱含感情地进行话语讲述或者多人对话,看得出他们对自己从小就会的方言有一种令人感动的热爱。同时,他们所说的普通话也很标准,有的六十多岁的老年发音人,跟我们进行普通话的沟通,完全没有问题。我们很痛心地看到,生活中有少数人将方言跟普通话对立起来,认为二者只能取其一,这是非常错误的。人掌握语言的能力其实是很强的,我们在实地调查中接触到很多地方的人,多会普通话和方言,有的甚至会好几种方言。他们多掌握了一门方言,这个方言并没有给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麻烦,相反,很多时候他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一种更方便沟通的话来跟别人交流。语言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技能,多掌握些技能总是好的。语言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需要借助现代先进技术手段。实际上,语保工程采用了录音和摄像的手段,并且对摄录参数有严格的要求,这已经运用了音视频技术,跟以往只有纸笔记录的田野调查有所不同了。音视频给人直观的印象,任何时候都可以当作第一手材料,便于后人研究和利用,也便于储存和传播。语保工程的摄录工作对调查团队是一种新的要求,当时人们可能会觉得有些麻烦或者有难度,过后就会发现这种做法的好处实在多多。语保工程第二期如果能够利用更多的技术手段来开发和利用第一期的语料,那么成果肯定是非常可观的。Q您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实验语音学,请问您是如何将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传统方言学相结合,并以此服务于语保工程的,可以请您分享一下您的心得体会吗?贝先明:方言学应该和现代先进的技术与方法相结合,事实上也正在相结合。老一辈的研究者依靠传统的听音、辨音、记音,甚至包括做卡片的方法,取得了丰富而重要的成果,实属不易,让我们由衷地敬佩。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硬件的不断完善,我们研究方言学就多了一些技术层面上的方法和手段。例如实验语音学,它就是随着语图仪、录音设备、语音数字分析软件等的出现而产生的一个应用语言学的分支学科。有了实验语音学,不是说就不需要听音辨音和手工记录,而是说在很多时候它可以让我们的工作更快速、更准确、更客观、更科学。在平时的教学和科研中,我很多时候都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在做语保的时候,我自然也第一时间想到如何让实验语音学在音视频摄录、语料整理和检验方面做一些事情。在这几年的语保工作中,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运用了实验语音学的方法。一是在纸笔记录阶段,一些难以把握或者平时不多见的语音现象,我会用praat软件观察语图或者做一些相关的数据测算。例如某个调值是24还是25,某个辅音是m还是mb,某个元音是记单元音好还是记复元音好,有没有塞音尾等等。这些问题通过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二是在语料整理阶段,我会用praat软件做一些检查或校验工作。例如可以把excel文件中1000个单字的记音快速整理成同音字表并归纳出声韵调系统,这样就可以观察记音是否准确一致。又如,某些词语的用字在单字中都出现了,就可以让软件把相关的单字音合成这些词语理论上的读音,用来检验词语的实际读音是否记录准确或者词语中是否产生了音变现象。三是利用实验语音学的知识写了一些批处理的脚本,供自己和大家一起使用。语料整理和检查最开始的时候没有校验工具,后来的校验工具也没有能够一步到位能够提取音系例字的音频、视频文件。前期我们就写了批处理的脚本,自动提取音系例字的音频、视频到指定的文件夹下。我把脚本提供给我省各调查团队使用,为大家的语料整理工作提供了方便。脚本提取音系例字的音频、视频文件,准确而快速。后来我们发现,音频文件的首尾留白、噪音和语音的音量大小不能自动校验,需要人工逐个文件察看。于是又编写了praat软件脚本,自动对音频文件的首尾留白、语音和噪音的大小、文件时长等进行自动校验,供我省各调查团队使用。我们编写的脚本还传到外省,为更多的团队提供服务,我感到非常高兴。我个人非常赞成在方言研究中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手段,现在很多年轻学子勤奋好学,不少人掌握了实验的方法,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Q您和向柠老师是一对“语保夫妻”,在您和向老师开展语保调查工作期间都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可以同我们分享一些吗?贝先明:语保工作中,我跟我爱人向柠一起进行纸笔调查、语料整理工作,我们共同承担过4个点的调查任务。全国可能也还有类似的“语保夫妻”或者“语保夫妻兵”,夫妻都能为语保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工作中也有一些难忘的经历。2016年,我们承担了广东佛冈点的调查任务,我是课题负责人,向柠是主要成员之一。当时儿子太小,不满两岁,母亲身体也不太好,如果把孩子放在家里由我母亲一个人带着,一老一小两个人在家,我们也不放心。经过再三思考,我们决定把儿子和我母亲一起带到佛冈去。为了不干扰我们的工作,当我们开始调查时,我母亲就带着儿子出去玩,直到休息或者饭点时他们才回来。2019年,我们又承担了广东高明的调查任务,向柠是课题负责人,我是主要成员之一。当时向柠怀上二胎还不到3个月。孕初期,开车从广州到高明,往返高明县城和明城镇寻找合适的发音人,到文化局、文化站、档案馆等地与当地工作人员接洽,查询资料,选择合适的宾馆等,当时我挺担心她和肚里的孩子。中期检查和预验收时,随着月份的增加,肚子越来越大,向柠开始行动不方便。但是我们克服困难,仍然坚持参加了中期检查和预验收。正式验收时,就我一个人去参加了,向柠在家休息。经过我们的努力,2019年高明点的语保也顺利通过验收。第二个孩子在2020年元月初顺利出生。语保工作没有耽误,孩子出生一切顺利,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夫妻一起做语保也有一些好处,一些工作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分工,我平时用电脑多,技术活儿我可以多做一些,向柠性格开朗,寻找发音人、跟发音人沟通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她去做。遇到一个不好把握的音,则可以两个人共同听辨和讨论。有时候一个音该如何记,也会有一些争论,不过事后回想起来,又觉得这种争论特别有意思。Q语保工程一期顺利收官,二期工程开展在即,从您的专业角度出发,您对广东省下一阶段开展语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什么规划和建议?贝先明:广东省是语言资源丰富的大省,省内广泛分布着粤语、客家话和闽语三大汉语方言,也有不少濒危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语保工作者在语言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有很多工作,这也意味着接下来的任务繁重,可以做出的成绩也较大。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尽快完成语言资源集的编撰工作,让语保走进千家万户。我们验收交上去的音频、视频、照片和其他电子资源,一般的老百姓是很难接触到的。资源集的整理出书,则可以让语保第一期的成果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工作,看到我们的成果,从而自发地为我国的语言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贡献力量。二是尽可能多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第一期的语言资源进行研究、开发和利用。除了资源集,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跟语保有关的网站和网络资源,供大家访问和使用。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人们喜爱的传播方式,普及语言资源的理论、知识。在研究层面,可以通过实验语音学、地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方法,从丰富的材料中发现新的理论。可以预计,语言资源集出版之后,几十个点的材料放在一起呈现,研究者肯定能从中发现新的理论。延伸阅读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语宝有约”专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2020年12月14日
其他

语宝有约|邹德文:勠力同心,保护传承吉林方言文化

专家介绍邹德文,文学博士,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吉林省首席专家。研究方向为古代汉语、汉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古代文学等,著有《古代汉语》《清代东北方言语音研究》《尔雅注解》等。邹德文教授Q邹老师,您好!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正式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称语保工程),您是语保工程吉林省的首席专家,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语保工程在吉林省的布点、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绩?邹德文:按照《关于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通知》(教语信〔2015〕2号)文件精神,根据国家语委的统一规划,吉林省2015年起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共完成14个汉语方言调查点的调查工作,分别为:1.长春市南关区;2.吉林市龙潭区;3.四平市梨树县;4.白城市洮南区;5.白山市浑江区;6.松原市宁江区;7.辽源市龙山区;8.延边州敦化市;9.通化市通化县;10.长春市榆树市;11.延边州珲春市;12.白山市临江市;13.通化市集安市;14.白城市大安市。说起这14个调查点的布点,还真费了不少思量。从分区研究来看,现有方言分区研究成果表明,长春市南关区的汉语方言是北京官话(林焘1987;钱曾怡2010),还是东北官话(孙维张1986;贺巍1986)存在分歧;属于黑吉方言片的长辽小片还是独立成片,也没有定论。吉林市龙潭区的汉语方言属于东北官话蛟河片(孙维张1986),一说属于东北官话吉沈片之蛟宁小片(贺巍1986),在清代,吉林市是吉林省的最大城市,即吉林将军府,龙潭区为该市中心地区,其地汉语方言极具代表性。四平市梨树县的汉语方言属于东北官话长春片(孙维张1986),一说属于哈阜片长锦小片(贺巍1986),一说属于北京官话黑吉片长辽小片(钱曾怡2010),历史上该地满汉杂居,依据语言接触理论,该地汉语方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长春市榆树市的汉语方言属于东北官话长春片(孙维张1986),一说属于北京官话黑吉片长辽小片(钱曾怡2010),理论上该地汉语方言是最接近北京官话的,这是因为清乾隆二十五年、二十六年,从北京迁移操北京话的5000户满族人口到达拉林河、阿拉楚喀一带定居,榆树市在地理位置上十分接近这次人口迁移的定居地,为此,设置一处方言调查点以探讨东北官话与北京官话的区别与联系。面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歧,本次调查以详实的调查结果比较完美地解决了既往研究的分歧。从移民角度看,位于吉林省西部的白城市洮南区是清代移民由陆路向东北迁移的聚居地,设置方言点是必要的。松原市宁江区的汉语方言属于东北官话扶余片,古代有扶余国,文化历史悠久,清代为流人聚居地,就是著名的伯都讷城。白城市大安市是清代安置云南三番降卒所设驿站的驻地,理论上应有“站话”遗存。目前关于“站话”的调查研究仅仅涉及到黑龙江省的肇源、杜尔伯特等几个点,因此,设大安点和松原市宁江区点,十分有助于“站话”研究,这些地方方言受蒙古语影响较多,这也是我们调查工作的一个关注点。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通化市通化县的汉语方言属于胶辽官话通化片,亦即胶辽官话营通片的通白小片(钱曾怡2010),白山市浑江区的汉语方言也属于通白小片,考虑到移民来源的差别,本次调查意在考察该小片内部是否具有高度一致性。白山市的临江市远离已有的方言调查点,是山东移民由海路进入东北继续沿江北上的聚居地,也是历史上朝鲜移民的聚居地,语言文化多样。通化市集安市历史悠久,高句丽王城坐落于此,高句丽文化遗存对汉语方言有很大影响,在此开展方言文化调查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辽源市龙山区的汉语方言属于东北官话长春片,辽源市是吉林省中南部的地级市,地处长白山余脉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带,曾是煤矿丰富的城市,外来人口多且来源复杂,其方言具有胶辽官话向东北官话过渡的特征,该地区方言是胶辽官话在吉林省的典型分支方言。从语言接触来看,延边州敦化市的汉语方言属于东北官话延吉片,延边州汉族人超过该州人口总数的一半,汉族与朝鲜族杂居,依据语言接触理论,其方言具有明显的汉语方言特征,但语音、词汇、语法都受到朝鲜语的影响。延边州珲春市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处,外国人、外地人往来频繁,又是长吉图经济开发先导区的重要城市,该地汉语方言受人口流动、中外交流的影响较大,汉俄朝语言接触频繁,具有独特的方言特征。按照语保工程的总体要求,吉林省组建了10余支方言调查团队,分3批进行工作。总体来看,吉林省汉语方言各调查团队的工作认真严谨、实事求是;各调查团队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遴选了合适的发音人,完成了所有规定项目的录音录像工作;所提交的音像资料完整清晰,文字和音标记录符合语保工程规范要求;所提交的与音像资料相配套的各调查点方言音系、单字音表、词汇表、语法语料、话语语料、地方普通话语料、口头文化语料等符合语言事实。各课题组成员团结协作,克服种种困难,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踏踏实实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14个方言点的调查任务,其中3个点的调查结果被评为优秀,为吉林汉语方言文化的保护做出了贡献。Q请您谈谈吉林方言的生存现状和使用传承情况如何?除了语保工程以外,吉林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还开展了哪些语言资源保护工作?邹德文:吉林方言是一支形成较晚的方言,因为吉林省居住的民族较多,移民来源复杂,移民以及原住少数民族因各种原因流动频繁,凡此种种,促使吉林方言形成了纷繁复杂的面貌和色彩斑斓的特征。随着社会发展迅速、人口流动频繁,社会成员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有些地区的方言处境确实不乐观。有鉴于此,吉林省从事语言资源保护工作的同仁们积极主动投入到语言资源保护工作当中,举其要者:(1)建立研究机构。长春师范大学成立了“东北方言研究所”并且正在努力建设“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
2020年11月30日
其他

语宝有约|甘于恩:同甘共苦,守护岭南方言文化

专家介绍甘于恩,福建福州人,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主任兼语言资源保护暨协同研创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语保工程核心专家组成员、广东省首席专家,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学术杂志《南方语言学》主编。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学、词汇学,著有《汉语南方方言探论》《广府方言》《广东四邑方言语法研究》《广东粤方言概要》《粤北十县市粤方言调查报告》《粤西十县市粤方言调查报告》《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报告》等,合著《汉语方言地图集》《汉语方言学大词典》等。甘于恩教授Q甘老师,您好!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称语保工程),您作为核心专家组专家和广东省首席专家之一,可否请您介绍一下广东省的语言资源分布情况及语言资源保护现状?甘于恩:我认为,做语言研究,有三个“情”需要掌握,一是语情,语情不熟,语保项目或大型科研项目的布局和定点就会出问题。语情不仅指语言(方言)的基本数据,如语言种类、语言分布情况、使用人口等,还指在科学分类、分析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一些符合客观情况的认知;二是研情,就是专业领域的研究情况,如果对前人的研究情况茫然无知,前人的成果如何,优点是什么,不足是什么,都不清楚,那么你的研究要做好,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三是政(策)情,就是要在宏观层面了解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处理好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处理好方言与方言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中华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三方面的功课(三情)都做好了,广东省的语言事业才能顺利发展。广东省的语言资源分布情况及语言资源保护现状是,广东有粤、闽、客三大方言,以及数量可观的少数民族语言和其他汉语方言。广东省的语言资源是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值得珍惜,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些资源现在正在流失,而且有些语言资源的流失情况还较严重。我大致总结出以下四方面广东语情,以供参考:(1)三大方言影响面广,扩张力强,国际影响大;(2)瑶、壮、畲等少数民族语言极度濒危;(3)乡村方言开始向城镇方言靠拢,亟需开展调研;(4)语言生活研究处于薄弱状态,影响语言政策的制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个需要全社会共同思考、共同努力,企图只依靠专家学者改变困境,是不现实的。Q在语保工程实施期间,您多次参与指导工程的中检、预验收、验收工作,期间您都有哪些难忘的经历,能否请您分享一下您参加上述工作的体会?甘于恩:作为教育部语保工程专家组的成员,从2016年起,我先后到福建、广西、海南、贵州等地参与中检、预验收、验收工作,在评审过程中,与当地学者互相交流切磋,也给我提供了极好的学习机会。在语保工程实施期间,甘苦兼有。有两件事印象特别深刻,也可以说是我的“糗事”。第一件是2016年9月下旬,第三届中国语言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我25号下午从长沙黄花机场飞福州长乐机场,参加福建省的语保项目预验收,但回程遇到台风“鲇鱼”。福建省教育厅、语委对于这次预验收非常重视,接待工作有条不紊,福州也是我的故乡,回到家乡倍感亲切。来自各高校的验收专家加班加点,顺利完成任务,验收会开完之后,大家都陆续回去各自的单位。我订了当天下午的机票,准备赶回广州。我下午提前到达机场,预计可以准时回到广州,但没想到显示屏告知因天气状况,飞往广州的班机延误。既然是延误,那说不定还有希望,我也不敢离开候机厅。多次折腾之后,机场最后下达了“航班取消”的通知。我失望的心情无法言说,无可奈何,只好取了行李,垂头丧气地搭巴士返回市区。刚上了巴士,雨就哗啦啦地下来了,还好巴士照常开出。可是,雨这么大,根本雇不到出租车。我见到一辆载客的三轮摩托,像见了救星一样,跟搭客的师傅说开去屏东(酒店所在地)。路上接到大学舍友的电话,说听说我滞留福州了,让我去家里坐坐。在此窘境之下,听到这种温暖的话语,感动得不得了。我后来改签了第二天的机票,才顺利返回广州。第二件也跟乘机有关。当时我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给本科生上通识课“广东方言与岭南文化”,课程安排在周二晚上,我打算第二天从南科大出发飞海口参加语保预验收。南科大多是理科生,且外省同学居多,我和方言中心的侯兴泉老师合上这门课,我负责粤语部分,讲粤语分布、粤语特点和粤语文化,一帮理科生竟然听得津津有味,课后解答完同学们的问题,回到专家公寓已颇晚,等到睡下已是凌晨。心想明天一早七点多有专车司机来接,应该不会有事。周三早晨吃好早餐退了酒店,车子已在门口等候,司机还特地问了几点的航班,我回说是九点多的
2020年11月9日
其他

语宝有约|段亚广:脚踏实地,保护河南语言资源

专家介绍段亚广,河南上蔡人,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现为河南省语言学会理事、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汉语方言和音韵研究,著有《中原官话音韵研究》《汴洛方言音系十三种》《河南话与中原文化》。段亚广副教授Q段老师,您好!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正式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称语保工程),您是语保工程河南省的中坚力量,能否请您谈一谈您参与语保工程以来的体验和收获?段亚广:体验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辛苦并快乐着。辛苦的原因有二:一是方言研究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方言调查本属田野工作,要在正确的地方找到正确的人——就是要走到田间地头听到原生态的声音,与最底层的百姓交谈,了解方言的原貌。奔波之中风吹日晒,难免受皮肉之苦,古人就是“把三寸弱翰,齎油素四尺,以问其异语”。二是语保的严苛要求使这项工作充满了挑战。这次语保工作最大的特色是增加了音视频录制内容。音视频对场地、灯光、噪声、发音人形象等等有特殊要求,对调查者来说也是新课题,困难可想而知。但最终大家还是想尽办法克服了各种挑战,顺利完成了任务。先前学者梦寐以求而又无法完成的事情,有幸在我们手中实现,虽然辛苦却也快乐。至于收获,第一点就是获取了大量一手方言材料。河南省的语保设置了33个点,我们团队成员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多数方言点的调查,对河南方言面貌有了清楚的了解,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方言材料,若凭个人力量很难达到这一目的。第二点收获就是在与专家、同行的交流切磋中提升了自己。这里我给语保工程的制度设计点个赞。语保工作的中期检查、预验收、验收三个环节的设计对保证语保工程质量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也给我们提供了交流切磋的机会。这五年中,参与河南方言检查和验收的专家有赵日新、黑维强、乔全生、庄初升、严修鸿、陶寰、桑宇红、黄晓东、张薇等,他们都是国内知名的方言调查专家。大家聚在一起,“佳音共欣赏,疑字相与析”,每一个音素的记音都反复斟酌,每一个词的用字都再三推敲。有时甚至会因一个字、一个音争得面红耳赤而不肯让步,但大家心向方言、意在学问,在交流中增长了知识与智慧,在碰撞中激发了灵感与共鸣,这对我们每个人都是难得的经历。Q您主要从事汉语方言和音韵研究,具备扎实的汉语方言学知识和丰富的田野调查经验,请问您是在何种机缘下参与到语保工程中来的?段亚广:作为方言研究工作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攻方向和领域。2004年入职河南大学后,我开始调查研究河南汴洛地区一带的方言。2012年,我以河南省汴洛地区方言语音为研究研究对象申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并获得立项;2016年又以汴洛地区的方言语音和音韵文献为研究对象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也获得立项。在日常调查研究中,我常常一人背着行囊在河南的县城和乡村间穿行,深感这种单打独斗式的调查势单力薄、效率不高。在和同样从事方言研究的学长、同事辛永芬教授交流后,她也深有同感,我们时常遗憾方言研究中人力与财力的不足。后来适逢教育部、国家语委正式启动语保工程,我们立即决定成立调查研究团队,乘势而为,把河南方言的调查研究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局面。2016年5月,我们俩申报的开封和兰考的河南汉语方言调查研究课题立项,由此开始了五年的语保征程。河南省的方言调查与研究工作在老一辈学者如张启焕、贺巍等先生的努力下,有一定的基础和影响,但总体水平有待提高,如研究队伍零散、成果数量较少等。河南方言在官话研究中地位非常重要,学界也一直期待着更多的河南方言材料的问世。因此,这次语保调查,我们既视为一个方言学者应尽的义务,也作为传承河南方言学统、回应学界期待的责任担当。Q在近五年的调查研究中,您作为语保工程河南省的主要专家全程参与和指导了河南省语言资源的调查保护工作,其中有五个调查点的工作被评定为优秀等级,这期间您都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可以同我们分享吗?段亚广:语保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位发音人就是老年男子,一位理想的老年男子发音人不仅可以保证调查、记音、录制顺利进行,同时还能兼任地普、口头文化等任务。因此每调查一个方言点,寻找“最美老男发音人”就成了我们的重中之重。在开封调查时,面试了好几位,始终没有找到理想的发音人,最后我们不得不暂停了调查,到开封市的大街小巷去寻觅。一天,我和辛永芬老师停在一条小巷中约见一位发音人,这时突然从旁边飞驰而过一位骑电动车的老人。辛老师眼尖,说这人形象不错。我们马上打听,才知道老人就在附近住。于是我们取消了原来的约见,就在原地等候。一小时后老人回来,我们尾随到家,经交谈知道老人叫苏雨洪,年龄、经历各方面都符合条件。苏先生精神饱满,气质不俗,是开封陈氏太极拳的第十一世传人,日后的调查工作也证明他确实是一位难得的优秀发音人,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他在灯火阑珊处”!在鹤壁调查时,也遇到了寻找老年发音人的麻烦。或是发音不标准,或是年龄不合适,或是籍贯有问题,费了几天时间最后找到了姚贵群先生。他符合各种条件,人多才多艺,又热心,我们都非常高兴。但在音系调查时发现,他的一组前鼻音韵鼻化已不明显,与鹤壁老派发音有异。经询问才知道他干过村干部,外出做过生意,语音接近新派了。不得已,我们只好教他重学鹤壁话里的鼻化韵,好在他人聪明,不几日就唤起了他的母语记忆,他也戏称六十多了重新学会了鹤壁话。后来的工作就势如破竹、一路顺畅了。当然也有不太如意的。在灵宝调查时,我们的老男发音人在被我们录制时的多种禁忌折磨了几天后,有一天终于爆发了,他气愤地说,“我天天看新闻联播,你们这工作比当新闻联播节目主持人都难,我又不是专业搞这个的,这活干不了,我不干了!”做了几年语保,首次遇到了中间罢工的。我们只好给他解释这项工作的伟大意义,告诉他重录也是有效工作,薪酬照付,不要着急。我们又搬出他爱人程老师(程老师是我们的老女发音人,非常喜爱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对他进行“批评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从保护方言文化的战略高度认识问题,戒急用忍。内外夹击下,他叹息一声表示愿意再接受几天“折磨”。后来他还是很积极地配合我们完成了全部工作。最后我要提一下我们的调查团队。2016年初,开始开封语保工作时,除了专家组辛永芬、申少帅、庄会斌和我外,课题组的核心成员是三个研究生李聪聪、娄珂珂、李甜甜,后来加入的有朱莉娜、王嘉宝、范振洁、吕珏琪等。几年来他们在河南各方言点间奔波,承担了抄写、录入、摄录等大部分具体工作,语保事业他们也功不可没。特别是在语保刚开始的时候,条件简陋,暑假住在学生宿舍,湿热难耐,蚊叮虫咬,向他们道一声辛苦和感谢。Q您的汉语方言研究主要以中原官话为主,此外,您还一直关注中原文化,并著有《河南话与中原文化》一书。能否请您以河南方言为例,谈谈如何做能够更好地保护语言资源、传承方言文化?段亚广:人们现在已经认识到语言也是一种资源,这是社会的进步,但对于保护语言资源、传承方言文化大多数人还没有危机意识。河南地处平原,交通便利,人口流动性强,这方面就更典型。承载方言文化的传统艺术形式在影视等新媒体的冲击下举步维艰,像河南传统的戏曲: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四平调、宛梆、怀梆、道情、花鼓戏、大弦戏、二夹弦等,现在几乎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评书、大鼓书、坠子书等也销声匿迹了,歌谣童谣也被幼儿园的新儿歌代替了。方言与地方文化是唇齿相依、唇亡齿寒,方言文化的生存空间没有了,方言的使用传承何以延续?更严重的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开放,普通话的交际功能在经济社会的作用越发重要,歧视方言的意识在很多农村的人头脑中也形成了。现在农村的孩子也是从幼儿园开始就讲普通话,爷爷奶奶也跟着讲,爸妈在外地打工也要讲,这样的话,两三代人之后还有方言吗?方言传承从源头上枯竭了。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即使会说一点方言,也只是略懂皮毛而已,实际是用方音读普通话的词语、句子,这事实上已是一种变异了的方言,不是我们所说的“母语”的样子。语言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普通话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影响方言,方言式微已不可逆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积极行动,努力做好抢救性保护语言资源工作。如一些歌谣童谣,五十岁左右的人听过但几乎没有人会完整哼唱,二十年后,一旦现在六十岁以上的这一代人不在,那么歌谣童谣就成了永远无法找回的记忆。这次语保工程所做的很多就是抢救性保护工作,我们为语保工程点赞,积极参与也是尽一点绵薄之力。但是语保工程作为一项语言资源保护行动,毕竟受各方面的限制,语言文化的保护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语言资源保护任重而道远,热切期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Q最后能否请您分享一下学习方言、调查方言的经历和心得?段亚广:我方言学识浅薄,尚在不断学习中,不敢妄谈。就个人而言有两点体会比较深:一是戒除浮躁心理,扎实掌握语言学基本功。方言学,听起来像是一门学科,其实它的背后是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和语法学,没有这些学问作基础,方言研究就是空中楼阁。有些同学认为方言是一门时髦的学问,企望靠发现个新语言现象而一鸣惊人,这是对方言学的误解。希望大家从基础入手,扎实做学问,这样学术才行稳致远。具体学习时,国际音标的使用(就是听记音能力)和音韵学是方言学的左右手,缺一则不可,学习方言的人要注重这两门入门功课,可以说下多少功夫都不为过。二是要走出象牙塔,把论文写在田野里。今年有句流行语叫“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其实是方言研究一直遵循的原则。“纸上得来终觉浅”,方言研究就是要到乡村的田间地头,获取第一手材料,听到并记录下地道的方音。民间有高人,田野有宝藏!田野调查是方言研究不尽的源泉,也是方言学最大特色。调查就会有收获和新的发现,这也是方言学最大的优势所在。延伸阅读2020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语宝有约”专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2020年10月26日
其他

语宝有约|杨慧君:语保志愿者,且听“君”道来

专家介绍杨慧君,湖南衡山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学术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汉语方言学、语言资源保护。著有《中国语言文化典藏·衡山》,参与编写《中国方言文化典藏调查手册》《汉语方言地图集》。杨慧君副教授Q杨老师,您好!2017年3月25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语保志愿者工作站(以下简称语保志愿者工作站)于广州成立,您是语保志愿者工作站的指导老师,可否请您介绍一下语保志愿者工作站的主要工作内容?杨慧君:语保志愿者工作站于2017年3月25日在广州成立,由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共建,服务于“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设。语保志愿者工作站的主要工作是面向全国高校和其他社会各界开展各种志愿者活动和比赛,唤起社会大众的方言文化自信,发动社会大众用不同手段记录、保存、展示当前方言文化实态。Q语保志愿者工作站自成立以来,都举办过哪些活动、取得过哪些成果?您在组织和管理的过程中都遇到过什么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杨慧君:我们的主要工作有:1.创建、运营“语保志愿者”公众号,一到两周更新一次;2.承办语保微电影大赛、语保志愿者推文创作等全国性比赛;3.组织在地语言文化宣传活动,如承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第九届“五湖四海,乡音不改”中国文化节的嘉宾摊位,每个学期实践周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邀请知名教授举行方言文化讲座,并举行方言文化调研活动;4.面向语保志愿者开展推文、拍摄、采访等方面的培训、实践;5.联合全国语保志愿者,包括招募20支全国高校的语保志愿者“代言人”团队,不定期与各地志愿者联系,交流语言保护经验,设置相关奖励,如2017年10月资助语保志愿者高校代言人团队中的广外团队、北语团队、苏白学堂、贺州学院团队骨干参加足荣村方言电影节。语言资源保护的大众推广,是近年来曹志耘教授等人倡导的理念。具体在高校怎么推广?并无先例可循。作为专业教师,一开始对运营学生团队和举办活动也不太了解。这些未知,是难题、挑战,也是乐趣所在。解决方案是和志愿者们一起摸着石头过河,边做边学。当然,有时力量也有限,得寻求同仁的支持。比如实践周的讲座,获得林伦伦教授、严修鸿教授等前辈的鼎力相助;团队工作规划、日常活动得到王莉宁老师、袁胤婷老师很多具体的建议;跟粤语有关的工作,只要有需要,同事赖婉琴老师总是不遗余力;包括跟其他高校志愿者团队管理老师交流,也可以获得很多灵感。Q2020年3月20日,语保志愿者工作站的骨干成员邵美影获得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个人的表彰,在您看来,她身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精神和品质?此次表彰对语保志愿者工作站的建设、以及站内的其他志愿者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杨慧君:从美影身上,可以看到年轻语保志愿者的热忱,还有将热忱贯穿到日常琐碎工作的踏实劲儿。他们充满创意,勇于尝试,不害怕失败,是语保事业的新生力量,能有效地促进语保理念的大众推广,让语言文化在使用中传承下去。我觉得,此次表彰能激发更多年轻人关注、投入到语保工作中来。Q您曾指导学生开展“针对外国人的广府方言文化明信片设计项目”创新创业项目,在方言文化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方面,可以同我们分享一些您的经验和体会吗?杨慧君:指导语保志愿者申报语言文化项目是我们探索出来的一种语言资源保护方式,近几年我先后指导工作站成员获得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手机汉语学习APP的评估与优化——以“全球说”APP为例》、“针对外国人的广府方言文化创意明信片设计”,也先后两次以“针对留学生的广州本土文化游项目”“湖南江永女书传承现状分析及建议”项目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生“挑战杯·创青春”创业大赛中获得铜奖。学生创业团队设计的广府方言文化创意明信片,已经投入市场。将语言资源保护、学生培养工作,与校内外已有影响力的比赛、活动结合,也能够让语保志愿者得到更多的锻炼和肯定。Q从您的语保工作经验和语保志愿者工作站的管理经验来看,您认为应该如何培养高校学子对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意识,让更多的高校学子参与到语言资源保护的工作中来?杨慧君:曹志耘老师曾经说过,“语言的使用者是社会大众,语言保护的主体也应当是社会大众,而其中的青少年是关键人群。”高校学子将近四千万,他们接受一定的专业训练,基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创新能力也较强,是“关键人群”之核心。他们与语保科研团队结合最紧密,是连接方言学者与其他大众的最佳桥梁。培养语保志愿者团队,教师可以做的有:1.规划团队的人才建设,保证语保志愿者力量的延续;2.把握学生活动的大方向,提高活动的专业度、有效度和影响力;3.尽可能寻求资源、平台,为团队赢得更好的发展机会;4.给学生发挥自由和才智的空间,探索保存、传播语言文化的新渠道、新形式。Q《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是语保工程的标志性成果,您是《中国语言文化典藏·衡山》的作者,请问您在调查期间都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可以同我们分享一些吗?杨慧君:调查让我增加不少人生经历。被狗追、撞车、等了多天都拍不到的龙舟赛、还有战战兢兢拍摄葬礼……最感慨的是亲眼看到小时候熟悉的事物慢慢归到“落伍的行列”,曾经一度热闹的民俗活动,慢慢消亡。小时候我要是土话发音不地道,会被取笑“土狗子打洋屁”,而现在小孩会说方言成了稀奇事儿。调查过程中,除了调查能力的提高,自己还锻炼出很多新技能,包括爬阁楼、拍照、摄影等。脸皮也变厚了,七大姑八大姨全被我“牵连”进项目,有搜集信息的、负责联络的,还有进行解说和表演的。衡山典藏项目结束,他们“庆幸”终于不用时时刻刻被我追着刨根问底了。因为这个项目,我跟家乡、家人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密。在大家的鼎力相助下,我们记录了承载着记忆和温度的材料,觉得很荣幸,也很自豪。但愿这些影像文字,能让家乡的语言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存在的时间更长一点,更立体生动一些。延伸阅读2020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语宝有约”专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2020年10月19日
其他

语宝有约|湖南语保多人谈(之二)

湖南省的语保工作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我们从上期(点此回顾)罗昕如和陈晖两位专家绘就的“语保风景”中收获颇丰,本期我们将为大家带来的是瞿建慧和胡萍这两位专家学者的语保故事。人物介绍瞿建慧,湖南省泸溪县人,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湖南省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湘西乡话接触与演变研究》和《语言接触与湘西苗语土家语汉借词研究》,著有《湘语辰溆片语音研究》等。瞿建慧教授Q瞿老师,您好!乡话作为一种正处于萎缩状态的濒危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湖南省乡话的分布和传承情况?瞿建慧:湖南省乡话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部沅陵县以及与沅陵县交界的泸溪、古丈、辰溪、溆浦等地。除了湘西之外,湖南省其他地区也有乡话的零星分布,一般由从沅陵搬迁的移民带过去的。比如:城步苗族自治县五团镇的巡头村、木瓜村,南山镇的蕨枝坪村和常德石门县。由于交通的逐渐便利,与外界交往逐渐频繁,出于生存和交际的需要,讲乡话的人很多都学会了周边的湘语或者官话,对外说湘语或官话,对内说乡话,成为双语人。有些村寨发生了语言转用,只说湘语了。比如:泸溪八什坪乡完全讲乡话的只有大村潭村、李什坪村、梯溪坪村。泸溪八什坪杜家寨村原来大部分讲乡话,后来在公路沿线有几个寨子被客化,现只有高村、大地坪两寨讲乡话。欧溪村侯家寨瓦乡人,尽管是聚族而居,但已迁离瓦乡人聚居区,不会说乡话,只说湘语。我的硕士生邓婕在2013年春节期间去李家田朱食洞条家坪小组调查发现3至5岁的小孩在玩游戏的时候竟然用泸溪湘语交流。共100人的符家寨只有5个70岁以上的老人会讲一点乡话,其余的人全部讲泸溪湘语。乡话越来越濒危了,使用人口在逐步减少,使用领域开始萎缩,语言传承已经出现断代情况,这些已经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期待社会各界行动起来,积极保护传承乡话。Q您曾提到语言的濒危会使该语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或绝迹,您认为除了调查保存,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濒危语言保护?瞿建慧:语言保护的关键就是要将现有的语言传承下去,而代际传承是影响濒危语言活力的最大因素之一。中小学除了以各年级阶段目标为依据编制非遗教育教材,实施循序渐进的一体化非遗知识教育之外,同时我们还要在濒危语言社区实行双语教育,编制与非遗教育教材配套的母语学习教材,学习母语,学习歌谣、民间故事、俗语、谚语和歇后语等,提高儿童母语能力,也为他们学习非遗打下基础。高校除了开设非遗课程,还可以开设濒危语言文化选修课,培养濒危语言志愿者,增强大学生保护意识,让学校教育成为濒危语言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阵地。我们曾经做过不同文化程度瓦乡人群语言态度的调查,我们发现文化程度与支持乡话的语言态度基本成正比,文化程度越高,对乡话支持态度的比例越高,对乡话的情感态度、忠诚度越好,保护传承意识越强。文化程度的高低是乡话语言情感的“温度计”,直接反映了乡话的保护传承意识,影响到人们对乡话的认识,因此提高濒危语言人群的文化程度对保护濒危语言资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保护经历了从活态博物馆,到生态博物馆,到建立民族文化生态村,再到建立国家级文化生态区的过程。濒危语言同样需要生态保护,可以建立濒危语言文化生态保护区,共同生态保护濒危语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贫困是语言活力降低的重要因素。濒危语言社区多是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地区。为争取更多的经济收入、改善贫困的生活,许多中青年人背井离乡、出门打工,而母语因为没有使用机会也就自然放弃了。留守人群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不能保证,
2020年10月12日
其他

九种家乡话介绍家乡,你听懂了几个?

家乡,不仅仅是一片土地,更是我们魂牵梦萦的港湾。说起家乡,最难忘的永远是乡音;介绍家乡,最悠扬的莫过于乡音,今天我们就来听一听乡音中的家乡印象。广东:舌尖上的密语提起广东话,可能大多数人会想到粤语,实际上广东省分布有三大方言:粤语、闽语和客家话。《中华遗产》2017年07期正统的粤语一般指广府人所讲的广府话,通行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粤中、粤西及粤北部分地区。人们喜欢、欣赏粤语,是因它在婉转抑扬之间流露出古色古香,令人着迷。和只有4个声调的普通话相比,粤语的声调更为丰富,甚至有些地方的粤语可达11个声调,这就是为什么用粤语朗诵诗词更符合韵律美,用粤语说话宛如唱歌的重要原因。挑战一下,成为粤语小达人挑战一下,成为粤语小达人奄尖点开看答案挑选;挑剔唔对路
2020年10月9日
其他

听见故乡的声音

在河北,有一种挂念,叫结记;有一种害怕,叫草鸡;有一种爽快,叫沾;有一种不情愿,叫嫑(biao);有一种舒服,叫得劲儿;有一种收藏,叫抬起来……一说起方言,就想到回家方言是一份思念,有着家一般温暖的感觉。方言是一座桥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听到方言,就听见了故乡!但是在我们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城市化的今天,有些地方,特别是山区里的年轻人、孩子纷纷进城,已经不会说方言,很多方言特点正在逐渐消失,不少方言本身也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其实早在2013年1月,国家就颁布了《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明确提出“保护传承方言文化”的要求,并且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于河北方言来说,还有很多工作迫切要做。万里长城的著名关隘、张家口的城市地标——大境门为此,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持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在河北省设置了30个左右的方言点,采集了音、视频,记录了语音、词汇、语法、故事、歌谣等内容。但其他关于方言的项目,一是没有使用数字信息手段,二是只面向方言学界的专业人士。为了更好的传承文化,记录河北方言,《采写编》杂志社《听见故乡》项目组应运而生。它是河北省唯一一项有日常生活场景的、面向普通民众的项目。《采写编》杂志社《听见故乡》项目组走访河北多地,拍摄了记录河北各地方言的情景剧,且撰写了《河北汉语方言调查报告》,对我们了解河北方言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让我们用两个视频来看一看河北不同方言的特点吧。视频一视频二上面两个视频记录了咱们河北人日常生活中最普通、最平凡的两个片段。视频一是一对结婚已有60多年的老夫妻,在吃早饭时,一起畅想未来幸福安逸的晚年生活。视频二是一对农村夫妇,因孩子即将回家,商量着准备一顿丰富的晚餐,并由妻子到超市采购食物,最后圆满采购归来。不难听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和沟通方式无一不流露出浓浓的河北气息。你听出来他们是河北哪里人了吗?没错,他们说的分别是张家口宣化区江家屯乡新胜村和沧州沧县姚官屯乡姚官屯村的方言。关键时刻,他们站出来守护河北方言《采写编》杂志社《听见故乡》项目组工作人员介绍,方言消逝其实是地域文化面临的一种威胁。方言承载着多元的地方文化,方言的可持续发展,关乎文化是否能够得到完整的传承。对于保存乡音,并不仅仅是从事专业工作的人的诉求。河北语言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近百项,保定老调、涿州横歧调、邯郸东填池赛戏、武安落子、傩戏、定州秧歌戏、张家口二人台、邢台四股弦等等,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珍宝,都是要依托于方言存在的。比如保定唐县方言,拿温水泡柿子,使其去除涩味,叫做“漤(lǎn)柿子”,记录的是盛产柿子的地方对柿子的处理程序;把物品质量次或人品差叫“玍(gǎ)古”,生动体现了说话人对人或事不满意、鄙视的心态;管太阳叫“老爷儿”,记录的是当地百姓对太阳的敬畏、尊崇;惦记叫“牵么着”,形象地表现出牵扯心思的样子。石家庄平山话把“种地”叫“养种”,表达了农民对种地这件事的情感和精心呵护的态度;把“认为”叫“意着”,体现了思量的过程。这是多么鲜活生动的生活语言啊!试想一下,如果将它们全部用普通话词汇替代,可能就完全变了味儿,没有了方言的润色,语言也缺少了生气。河北方言“昨天”深思熟虑,选择五地作为采集点为使河北方言得以更好的发展和存续,选择哪些地点去调查,意义重大!《采写编》杂志社《听见故乡》项目组在河北方言采集点的选择上有其内在的深意,本次选择了石家庄井陉县天长镇城内村、保定唐县白合镇吉祥庄村、张家口宣化区江家屯乡新胜村、沧州沧县姚官屯乡姚官屯村、邢台任县永福庄乡永福庄村这5个地点,是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是代表性,二是历史文化或时代特色。专业代表性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二版)》,河北方言包括冀鲁官话、北京官话、中原官话和晋语。因为北京官话区和中原官话区面积较小,所以《采写编》杂志社《听见故乡》项目组初步考虑把方言点设在冀鲁官话区和晋语区。中国汉语方言区域分布冀鲁官话又为分保唐片、石济片、沧惠片,《采写编》杂志社《听见故乡》项目组在各片分别选一个点,分别是保定唐县、邢台和沧州;晋语分邯新片和张呼片,选了石家庄平山和张家口宣化作为代表。选取井陉这个点的原因,是考虑这里是冀鲁官话和晋语的分界处,晋语的特点正在逐渐消失,但目前还是大量存在,体现了晋语向冀鲁官话过渡的特点。文化历史性除此之外,这几个地方从文化背景出发,更容易引发河北人的共鸣。不信你看!石家庄井陉县天长镇石家庄平山保定唐县沧州据《采写编》杂志社《听见故乡》项目组介绍,未来他们还将探索更多的方言特点,走访河北各地,在记录乡音乡情,传承河北文化方面。做更多有益的尝试。《听见故乡》系列视频系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杂志社承接制作的,河北省委宣传部方言记录文化项目。拍摄制作团队为省内一流视频拍摄团队,学术支持团队由执行国家语委方言调查项目团队担任。视频完整版被河北省档案馆、河北省图书馆永久收存。文章来源:《河北青年报》(2020-06-01)延伸阅读2020福州方言节目《讲有味》成新晋网红奔走半个甲子,只为保留质朴乡音媒体关注!方言使用传承的现状
2020年10月7日
其他

语宝有约|湖南语保多人谈(之一)

湖南省的语保工作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为此,我们诚邀罗昕如、陈晖、瞿建慧和胡萍等四位专家学者来分享她们的语保故事,看看语保人如何绘就“语保风景”。本期我们为大家带来的是罗昕如和陈晖这两位专家学者的语保故事。人物介绍罗昕如,湖南省新化县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著有《湘南土话词汇研究》《湘方言词汇研究》《湘语与赣语比较研究》《湘语在广西境内的接触与演变研究》等。罗昕如教授Q罗老师,您好!语保工程一期建设圆满收官,您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在语保工程的引领下,湖南省民间语保的情况和取得的主要成绩?罗昕如:在国家语保工程的引领下,湖南省民间语保也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由湖南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汪涵个人发起并资助的“湖南方言调查‘響應’计划”项目,项目具体实施的总负责人为湘潭大学陈山青教授和南京大学陈立中教授。项目于2015年7月5日正式启动,第一个五年计划汪涵捐资465万,在湖南境内计划调查57个方言点,目前已完成了53个方言点的调查摄录。“響應”计划的最终成果是建立“湖南方言调查‘響應’计划有声数据库”(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及出版“響應”计划调查报告丛书。所有研究成果将无偿捐献给湖南省博物馆。该团队还拍摄了方言微电影5部,其中4部获奖,如方言纪录片《寻》2017年获全国“语保志愿者工作站微电影大赛”二等奖。此外还有一些长期致力于方言文化保护工作的社会人士,他们以各种方式参与此工作。如中国电信湖南省双峰县分公司职工龚向阳自2003年起,拍摄了多部方言纪录片,摄录的双峰方言影像素材上千小时,为双峰方言的记录与保护留下了珍贵的影音资料。2007年,龚向阳所摄双峰方言纪录片《印马渡》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2007国际纪录片选片会”年度优秀纪录片奖,获第九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人文类评委特别提名奖(国家广电总局主办)。2015年龚向阳创办个人方言文化微信公众号平台“中里微周刊”,长期推送乡土和方言文化文章及方言故事视频,至今已发表原创文章1200余篇,视频百余个,累计浏览量超过百万人次,不少原创文章和视频影响很大。邵阳县方言老男发音人唐湘鹏是邵阳县文化局退休干部,长期致力于地方方言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走遍了邵阳县25个乡镇场,600多个行政村(居委会),6000多个自然村落,拍摄本县历史文化遗存和改革开放成就照片8万余张,主编了《邵阳县文化志》等地方文史资料,编辑了《夫夷古韵》《夫夷文物宝典》(大型画册)《邵阳县方言谚语选》等各种邵阳县乡土资料共计约300万字(有的因资金所限未能公开出版)。双峰县民营企业家陈斌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注意收藏农耕工具、日常用具、传统工艺品等老物件,达5万多件(套),藏品的时间跨度从清朝到现代约300余年,目前陈列在一个1500多平米的大展厅。其中不少藏品在语保文化典藏课题调查时,在民间见不到的老物件,在这里都能见到。陈先生希望建成一个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用藏品实物来体现湘中的传统农耕民俗文化特色。这些藏品待命上方言名词,以“一方言词一实物一说明文字”的方式进行展示,每一个方言词、每一个实物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这种方式在保存传统老物件的同时,保存了大量已经退出或即将退出交际领域的方言词语,也保存了传统农耕民俗文化,意义重大。Q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在加入语保工程,您也一直在带领后辈参与语保工程的建设。您认为语保工程如何才能更好地吸引和培养年轻学者?在培养后辈参与语保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有哪些令您难忘的经历呢?罗昕如:湖南的方言研究人才很多,一般是方言博士出身的教授、副教授,他们从事语保工作的积极性很高,愿意多承担语保课题。为了锻炼培养从事方言保护和研究的年轻学者,我们内部约定,原则上一位专家主持课题最多不超过3项,把一些机会留给年轻学者,让一些具有方言博士学位的讲师、在读的方言学博士生有机会主持语保课题,从中得到锻炼。这样,湖南一共增加到53位课题负责人,共完成100个语保方言点的调查任务,每人主持1到3项课题不等。调查点(课题)责任到人后,采取核心专家负责制,每个核心专家负责指导几个方言点的调查工作,在核心专家所在的团队,又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让已经承担过语保课题的有经验的老师参与到新承担课题的课题组,全程指导该课题组的新手,使新手迅速上手,获得独立调查的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核心专家负责制与以老带新相结合的方式对于保证课题质量、培养年轻学者行之有效。而让年轻学者有机会独立主持课题,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吸引和培养年轻学者。这是值得在今后语保工程实施中继续推广的经验。通过语保一期工程的实践,一大批年轻学者得到了锻炼,专业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湖南方言研究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我作为湖南语保工作的核心专家,在湖南语保工作实施过程中,一直注重年轻学者的培养,积极推荐年轻学者主持语保课题。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全程指导并参与年轻学者所负责课题的工作,指导他们选择发音人、确定音系、调查文白异读、选择口头文化调查材料。必要时,我会陪同他们去实地调查、摄录,解决调查摄录中碰到的困难。整个调查、摄录过程中,专业上的问题都比较容易解决,最难解决的是摄录场地的问题。摄录场地是否达标决定音视频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因此摄录场地非常关键,我们一般会选择噪音较小的宾馆再加以改造——主要是在门窗上蒙上棉被、浴巾一类来隔音,用作摄录场地。但摄录中往往会被房间外面的说话声、隔壁房间放电视的声音、街道上的汽车鸣笛声等打断,需要不断地重录。只有在晚上十一二点以后周边的环境才安静下来,因此我常常陪课题组工作到凌晨一二点。湘潭县方言点的课题负责人是一位在读的博士生,我全程陪同该课题组调查、摄录。摄录场地找了一间私人的录音棚,刚摄录半天,该录音棚左边的甜品店开始搞装修,电钻声严重影响摄录,我只好出面请县语委办同志与店老板协商,答应给该店一定的经济补偿,该店才同意推迟一周装修。没料到这边刚谈好,录音棚右边茶馆的麻将房开始营业,麻将声及空调压缩机的噪音响了起来,我买了一条烟,几包槟榔(湘潭人爱嚼槟榔)去与茶馆老板商量,幸好这位女老板还好打商量,马上让打麻将的人去另外一个房间。于是我们加班加点干,希望在一周内录完这个点。但是又碰上了另外的麻烦,摄录话语讲述与口头文化时,除了青女的话语讲述一次性成功,其他几位发音人都讲述得不流畅,课题组成员反复指导发音人讲述、反复重录,多花了两天时间才摄录完。课题组的年轻人与我一起经历了这些挫折,他们在这些挫折中经受磨砺,得到锻炼,不断成长。人物介绍陈晖,湖南省涟源市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湖南省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著有《湖南泸溪乡话》《涟源方言研究》《湘方言语音研究》等。陈晖教授Q陈老师,您好!湖南省的语言资源极其丰富,请您介绍一下湖南省境内方言的分布情况和语保工程的布点情况。陈晖:湖南省有着丰富的语言资源,汉语方言资源尤其丰富。湖南境内有湘语、西南官话、赣语、客家话等多种大区方言,还有湘南土话、乡话等系属暂未确定的方言。其中使用人数最多、分布县市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是湘语,湘语主要分布在湘江、资江流域和沅江中游少数地区。西南官话在湖南属第二大方言,主要分布在湘北、湘西和湘南。湖南境内的赣语主要分布在湘东及湘西南部分地区,客家话主要分布在湖南省东部与江西省相邻的地区,以及湖南省南部与广东省相邻的一些地方。湘南土话主要分布在湖南南部永州市与郴州市,这一带是双方言区,说土话的人90%都会说官话。乡话主要分布在湖南西部的沅陵以及溆浦、辰溪、泸溪、古丈等地,其中沅陵使用人数占一半以上。说乡话的人与外界交流时一般使用当地主要汉语方言,如湘语、西南官话,俗称“客话”。湖南语保工程2015年12月正式启动,至2019年底共计53位课题负责人承担并顺利完成了100个点的调查摄录任务。100个调查点中,79个为国家语委规划点,21个为湖南省自筹经费点。根据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调查规范中“一县一点、一县二点、多区一点”的基本原则,结合湖南方言的实际情况,语保工程100个点是这样分布的:①每个使用汉语的县都设置了一个调查点。湖南省共辖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35个市辖区、16个县级市、64个县、7个自治县,共计122个县级行政单位,布点时市辖区作为一个县级行政单位对待,每个使用汉语的县都设置了一个调查点。②湘南地区的永州市、郴州市下属各县为官话、土话双方言区,根据具体情况蓝山、冷水滩等县市设置了两个方言点。③根据湖南汉语方言的分布及使用情况,湘语设点40个,西南官话31个,赣语13个,客家话4个,土话及乡话12个。设点分布能够较全面地反映湖南方言概貌。Q语保工程二期开展在即,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湖南省语保工程二期的规划?陈晖:语保工程二期开展在即,湖南语保人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勇于担当,努力工作。二期规划中,湖南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①完成《中国语言资源集•湖南》100个点的编纂及出版任务。目前书稿即将交付湖南教育出版社,2021年上半年正式出版。同时,还将出版《湖南语言资源图鉴》。②与各方力量一起,积极筹划建设中国语言博物馆,并围绕语言博物馆的建设先行做一些专业上的尝试和探讨。例如,以口头文化为样本,以专项形式探讨面向语言资源博物馆建设的湖南口头文化调查整理与展示。③在充分利用语保工程一期成果、汪涵发起并资助的“響應”计划成果,以及其他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建设湖南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做一些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未完待续!让我们相约下一期“语宝有约”,跟随瞿建慧和胡萍两位专家学者一起领略湖南语保的别样风景!延伸阅读2020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语宝有约”专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2020年10月5日
其他

声音的100个家乡

好吧o(╥﹏╥)o别点了我们技术小姐姐回家相亲去了这一通来自姥爷的电话↓↓↓
2020年10月2日
其他

敬请关注!中国语言资源采录展示平台上线试运行

中国语言资源采录展示平台首页
2020年9月30日
其他

语宝有约|张勇生:“勇”往直前,保护传承方言文化

专家介绍张勇生,1979年生,江西永丰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江西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江西省项目永丰、吉安、永修、庐山调查点负责人。现任江西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和学位点负责人,“江西语言资源开发运用研究”特色科研团队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地理语言学、语言资源开发与运用。著有《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永丰》等。张勇生教授Q张老师好!您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称语保工程)中先后承担了永丰、吉安、永修、庐山等四个地方的调查任务,这其中是否有令您难忘的经历和故事?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张勇生:2016年至2019年四年间,我分别承担了永丰、吉安、永修、庐山四个点的调查任务,其中,永丰点申请了三个不同类型的课题:汉语方言调查项目、方言文化调查项目、濒危方言调查项目(永丰河嘚佬话)。所以四年间,我实际上承担了六个课题的调查工作。六个课题各有各的故事。比如永丰点那群可爱的发音人就值得说一说。记得在进行话语讲述和口头文化摄录时,由于发音人面对镜头时普遍很紧张,有的竟一句话也讲不出来,有的讲到中途就断了。折腾了大半天,我们决定暂停工作,在宾馆开了几间房,让发音人集中起来练习。他们把各自负责的话语讲述和故事讲述的内容先写下来,然后在宾馆房间里大声背诵,当时的宾馆俨然成了书声琅琅的课堂。但对于这些大半辈子没摸过书本的农村人来说,要背下来谈何容易,所以那天晚上有的甚至苦读到深夜2、3点钟。有的虽然提前睡了,但据室友老袁爆料,老钟连说梦话都在背诵话语讲述的内容。第二天早上,发音人早早来到录播室,穿戴整齐,个个严阵以待。当我问他们准备得怎么样时,他们信誓旦旦地说没问题。我心想,今天终于可以完成话语讲述和口头文化部分的摄录工作了。哪知到正式摄录时,情况比前一天还糟糕,一面对镜头就忘词。这样反反复复好多次,加上天气极其炎热,又因为录播室封闭、狭小,有两个发音人竟然中暑了,其他人也折腾得精疲力尽。后来没办法,我只好让他们回去休息几天。三天后,重新开始摄录。这一次,摄录工作进行得异常顺利,每个发音人都像脱胎换骨了一样,基本上一次就过,摄录的质量也很高。在摄录工作结束后的聚餐会上,老钟终于跟我道出了实情:他们回去后,根本就没有休息,而是聚在一起演练了很多遍。老钟说,前几天没做好,很对不起这项工作,也很对不起大家。我想,语保工程之所以能够按时、保质完成,也正是因为有了成千上万的类似于钟老这样的发音人,他们简单、朴实却又充满责任感,面对语保的高要求、高标准,他们总是不厌其烦,与我们语保工作者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在这里,我要给所有的发音人点一个大大的赞,尤其要特别感谢永丰点老男发音人钟慧民、袁明湘,吉安点老男发音人何新民,永修点老男发音人杨业枢,庐山点老男发音人章东海,他们是我心目中最可爱的人。还有一件事情也很值得跟大家分享。去年7月份,我在庐山点调查,当时江西连降了几场大雨,很多地区都出现了水灾,赣中和赣南地区尤为严重。有一天中午吃饭时,我们看到电视里报道瑞金市停在路面上的很多都已经被水淹没,这时我立马想到我的同事曹东老师正在瑞金市做调查,他也是开着车去的。于是我打电话询问他那边的情况。打过去时,曹东老师竟然还在忙着摄录工作,我马上提醒他快去看看车。果然,等他赶到酒店地下停车场门口时,那里已经被淹没了。那辆车是曹老师刚买的,没想到还没开一年就报废了。但即使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曹东老师还是坚持以高质量的标准完成了瑞金点的调查工作。总之,对于语保调查来说,不同的调查点情况不一,遇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正是在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演绎着语保人的故事,也展现了语保人的精神风貌。Q
2020年9月28日
其他

福州方言节目《讲有味》成新晋网红

福州方言节目《讲有味》近期,福州方言节目《讲有味》播出百期的新闻在《今日头条》《北京头条》《人民日报海外网》等新媒体客户端上受到关注,仅《北京头条》短短几天的点击量就超过6.2万人次。这档聊天节目平时在聊些什么?为何观众和网民都觉得它很有魅力?“接地气”的形式和内容闽侯广播电视台常务副台长林金杰告诉记者,《讲有味》是闽侯广播电视台于2018年开办的一档方言叙事类节目。节目通常设置一位主持人和两位特邀嘉宾,三人同桌互动,向观众讲述闽侯风土人情、民间歌谣、方言谜语等。节目全程使用福州方言,还大量带入方言的谐音梗、传统笑话等,让老百姓不仅听得懂,也能“讲得来”。《讲有味》节目录制现场接地气的形式与内在让《讲有味》在闽侯县家喻户晓,深受喜爱。最后不仅节目火了,还带火了一众非科班出身的草根嘉宾,像方言顺口溜能信手捻来的“标哥”、学养深厚的“增良沙”等,他们随节目组到乡镇、街道时,常有民众和他们打招呼。传承方言文化,形成良好社会效应讲方言在一些人眼中是“土味”,但《讲有味》却做出了一定的学术价值。通过讲节俗、讲歌谣、猜谜语等,栏目在传承方言文化的同时,也促进了方言的研究和整理。《讲有味》的常任嘉宾张庆标(标哥)说,福州人口口相传的传统谜语,打铁垱、石礁等谜底物品已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失。《讲有味》对这些方言谜语的“打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普及乡土文化和传播地域人文知识的作用。《讲有味》内容有传统故事、节气风俗、民间歌谣新唱,也有轻松活泼、诙谐幽默的话题,以及紧扣时事紧跟潮流的内容。例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反腐倡廉、对付新冠疫情等等。《讲有味》的走红,一方面说明了只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把话筒交给老百姓,地域化的舞台也可以延展得很广阔;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只要合理开发应用,方言文化资源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社会效应。延伸阅读福州出了个“90后方言天团”陈星:
2020年9月23日
其他

语宝有约|严修鸿:语保人的“七十二变”

专家介绍严修鸿,福建闽西客家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广东省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方言学、汉语音韵学、词源考证、方言与民俗文化。记录过300多个方言,提出“汉语方言文化大辞典”的编撰构想,倡导乡村地理语言学。发表论文60余篇,论著5部,曾获得4次广东省社科优秀论文奖。著有《中国语言文化典藏·连城》,参与编写《汉语方言地图集》《客家话通用词典》《连州方言研究》等。严修鸿教授Q严老师,您好!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称语保工程),在语保工程实施期间,您作为核心专家组专家和广东省首席专家之一,多次参与了工程中检、预验收、验收工作,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您参加上述工作的体会?严修鸿:(1)资源宝贵,迫在眉睫。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社会也越来越走向集中。比起欧洲,中国是一个异质化相对较小的社会,走向统一的速度一旦发动便会趋于加速。以日本为例,在1940年代还能够调查到2000多个各有差异的方言点来绘制日本方言地图,可是到了1980年代就只剩下600多个方言点了。中国也面临相似的情况,尤其是现代教育的发展,90后、00后说方言的人越来越少,即使他们有方言背景,但是使用母语方言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再比如,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导致传统的说书、道情、讲古也逐渐消失,传统戏剧也门可罗雀。当没有人用乡土方言来进行文化创造时,传统文化的精髓就会随着方言的消失而永远地消失。(2)精诚合作,收获良多。作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的专家之一,我参加了语保工程的检查验收工作,觉得这次各个团队,各个学者之间走向了精诚的合作,并有许多收获。期间我不仅参与南方各个省份的验收工作,还参与了北方省份的验收工作,如河南省,这也让我对当地的方言及方言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到各个地方做语言资源的检查验收工作,让我开拓了眼界,也让我在审读其他省份的方言材料时有了更加真切的体验。例如在中期检查过程中,我记得在四川看到把“把脉”一词叫做“清脉”。四川话[in][iŋ]不太区分,但是这个“清”是本字吗?记录写的是“清”,后来我检查材料的时候有一些顿悟,觉得这个可能是亲切的“亲”,“亲”有靠近的意思,那说“亲脉”不也可以吗?总体来讲,在不断检查材料过程中,我的调查技术有了提高,对中国汉语方言的博大精深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3)社会发动,跨越鸿沟。中国的语言资源丰富多彩,但不少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也面临消失的困境。能不能延缓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消亡的脚步呢?或者说要如何把这些多样性的语言资源保存起来,更好地传承发扬,这是整个社会都要思考的问题。身为语言工作者,我们要去抢救、去记录,同时也要激发社会大众,让大家珍惜自己的母语方言,保持乡土文化的自信。但这只靠语言工作者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共识,珍惜语言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中国语言资源的保护工作,不是一小部分人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甚至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思考的事情。Q《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是语保工程的标志性成果,您是《中国语言文化典藏·连城》的作者,请问在您调查期间都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可以同我们分享吗?严修鸿:(1)带着发现的眼光进入乡村。《中国语言文化典藏》“保护乡土文化”的观念跟我的观点不谋而合。我在2000年前后参加了客家人社区网站的管理和经营,并发动网友去收集各种谚语、俗语和谜语。我本身就来自闽西的乡村,因此,在做典藏的调查条目时,往往会带着发现的眼光去看事物。当你带着使命去探索时,就会有内在的驱动力。记得在福建连城一个偏僻的村子里,我曾看到一个喂鸡的器具,虽然县城里面也有,但是比较简陋,乡下发现的反而更加精美,设计得更加合理,所以我就拍照记录了下来。所以当你带着发现的眼光去记录时,便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2)方言文化大词典的构想。2011年后,我参加了《梅州方言民俗图典》的采编。2014年之后开始编连城语言文化典藏。这两个事情完成之后我提出了一个构想,叫“汉语方言文化大辞典”。以往的方言词典的注释很多只是概念性的,或写出跟普通话对应性的词条,并没有对这个词条进行更多的文化阐释。我倡议的“汉语方言文化大辞典”,希望能够包括不同地域性的理解,能够以图片条目的方式呈现,并记录词条背后的历史故事,传统民俗等。(3)珍贵的乡村环境。每次我到乡村去调查,觉得很亲切,没有什么隔阂。生活环境优美,生活节奏也比较慢。每次我们回到乡村,都有种回归的感觉。此外,村民之间的人际关系更简单真诚,我在乡间调查的时候也认识到了一些很重情义的朋友,这种彼此关切的人情关系,今天看来依然珍贵。Q近年来,您通过参与“谁语争锋”“十三亿分贝”等节目,与大众探索方言研究的快乐,向大众传递语言资源保护的理念。在您看来,专家学者应如何引导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年人积极参与到语言资源保护的工作中来?严修鸿:2014年至2017年,我参加了广东南方电视台策划的“谁语争锋”的节目。这是个方言综艺节目,节目中有很多高人气的年轻男、女主播来为方言代言。节目里的每一个人都能言善辩、机敏过人。“谁语争锋”节目用比较生动活泼的综艺形式,再现方言的美好,不管是去猎奇,去感受,还是去发现也好,都是有价值的。我自己在这个节目里面也做了一些创造,比如将客家话的一些词语重新组织一下,再带上一些腔调,变成韩国的客家话和日本的客家话。有一个叫做,“昨晡日暗晡夜,差点分渠吓死哟”,这是韩国版的;还有日语版的,“阿四伯话,你系乜学过哩迓个把戏过多”。我们都在提倡文化自信,这就应该从乡土文化抓起,只有热爱乡土的人,才会热爱家乡,热爱家乡话。严修鸿教授(左一)参与“谁语争锋”节目这些由文艺工作者组织起来的方言节目有组织性,目标清晰,形式明朗;创造出来的产品鼓励民众,也给人启发,让我们看到每个地方都有它的精彩之处。年轻人比较喜欢灵动的东西,如果把方言,经过这种灵动的改编,使节目生动有趣,这对方言文化的传承是有好处的。以往的文学及舞台使用最多的是我们的共同语——普通话。而“谁语争锋”这样现代媒体舞台则让大家重拾对方言的信心。很多海外侨胞,他们看到自己的乡土语言得到这么好的展现,很是感激和兴奋。严修鸿教授的“日”“韩”版客家话Q您不仅探求深奥的学理,还写过许多妙趣横生的文博短文,例如介绍客家的擂茶、豆腐、红心豆腐菌,松源的麦芽糖等,请问您是如何看待方言文化的,您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严修鸿:这些短文类似文化随笔,也是跟“汉语方言文化大辞典”这个提议相结合的。通过这些词条,来展现传统的生活,说出其中的机关巧妙,道出其内在的因果联系、器物跟个人世界观的关联。这些文化短文,是一种发现,也是一种感悟,甚至有时候也是一种文学上的升华。里面乐趣良多,你自己发现了,如果能跟通过文字跟大众分享,那是非常有益的,也会和读者产生共鸣。李子柒拍摄的视频火遍网络,就是因为她把传统生活的质朴风趣,甚至是生活的艰辛用视频的方式展现了出来。我想通过文字、图片,也是这样的道理,让我们知道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次我到闽粤乡间调查,听到好听的歌谣,也会去学习,哼唱,自娱自乐,感受民间曲艺的韵律与节奏。Q语保工程一期顺利收官,二期工程开展在即,您对广东省下一阶段语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什么规划和建议?严修鸿:(1)常态化,一生的使命。语保工程,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使命!第一期工程大概是示范性的,在全国做了1700多个方言点的记录,转写及拍摄工作。下一步要把这些成果,用更好的方式呈现出来,与社会共享,例如图文音像或艺术加工等方式,把方言文学、方言文化的的魅力展现出来。这是长期任务,不是一时兴起,这也是方言工作者的一项光荣的使命,我们除了语言理论的建设,也要关注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2)传承应引起整个社会的共同关注。这样的工作需要很多的社会资源,因此希望政府各个部门,学术界的各个层面,以及社会人士都一起来关注,让方言文化成为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动力,成为大家发明创造时所依据的基础,成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自生喜乐的源泉!延伸阅读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语宝有约”专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2020年9月21日
其他

语宝有约|吴伟军:青年语保人的“黔”进之路

专家介绍吴伟军,贵州安顺人,博士,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获2015年第11届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著有《贵州晴隆长流喇叭苗人话》等。吴伟军副教授Q吴伟军老师,您好!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正式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称语保工程)。在贵州省语保工程的调查项目中,您主要负责了哪些方言点?各调查点的具体情况能和我们谈谈吗?吴伟军:贵州省的语保调查项目一共23个方言点,覆盖全省所有州府、市府所在地,分属于西南官话川黔片、西蜀片、云南片、湖广片和桂柳片。其中我负责了金沙点和平塘点。2017年,我负责的语保点原为黔西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望谟县,这是全国布依族人口最多的县。全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均为少数民族。由于寻找发音人较为困难,后经语保中心审批,改选金沙县作为调查点。金沙方言属于川黔片成渝小片,城乡语音差异较大。我们将发音人尤其是方言发音人圈定在鼓楼街道,通过街道办事处和社区来招募发音人。我的研究生张蓝心是金沙鼓楼街道人,在她和家人的大力协助之下,我们很快遴选出合适的发音人,完成了纸笔调查及随后的摄录工作。金沙点最大的困难是在摄录视频中有电流音而导致部分音视频需要重录。由于青男、老女后期没有时间配合补录,我们在11月时重新换发音人,重新调查并补录。补录是在金沙一中电视台完成的,很感谢熊江涛副校长,他与我素未谋面,看了我的工作证就慷慨地将电视台摄录室借给我一周,并坚持不收取租借费用。由于白天操场有人上体育课,我们一般都是中午和下午放学以后摄录,每天都会加班至深夜。有一天,一中的保安忘了我们还在摄录,将校门紧锁之后就休息了。凌晨四点,我们完成当天的摄录任务准备回去休息,发现大门紧闭,不忍心叫醒保安,只能翻墙而出……平塘方言属于桂柳片黔南小片,贵州境内的西南官话中,都匀、平塘一带的方言语音面貌较为古老,例如山摄合口一等和二等主要元音不同,“官”和“关”不同音。但是由于方言演变速度较快,很多老派的语音现象不能由某一具体的发音人完整体现出来。为了全面了解老派语音面貌,我带着学生完整地调查了两位老年男性发音人,并选择其中发音较地道且清晰的黄金祥先生作为摄录发音人。另外,我还主要参与了语保工程贵阳点(川黔片黔中小片)、瓮安点(川黔片成渝小片)的纸笔调查工作,尤其是贵阳点,我还全程参与了遴选发音人和后期摄录的工作。同时我协助摄录点负责人吴蓓副教授顺利完成了摄录团队的组建。在纸笔调查和摄录的过程中,我们不但完成了语保课题,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很多硕士甚至本科生在摄录和调查中找到了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Q您在多次参加语保工程调查的过程中,哪一次经历令您印象最为深刻?吴伟军:这些年的语保工程调查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导师邢向东先生指导我调查和写作濒危方言喇叭苗人话的过程。2015年4月,在邢老师的推荐下,我有幸承担首批濒危汉语方言调查的语保课题,调查点定为贵州晴隆长流乡喇叭苗人话。喇叭苗人是明代调北征南战争时期陆续进入北盘江流域的湖广、中原兵士的后裔,分布在贵州省北盘江流域晴隆、普安、六枝、盘州、水城等县境内,总人口约20万。喇叭苗人话是喇叭苗人所使用的一种汉语方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喇叭苗人话被当地人称为“土话”,是贵州省境内的湘方言岛,语音面貌接近湘语娄邵片。广义的喇叭苗人话还包括当地人所谓的“客话”,是杂有湘语成分的西南官话。喇叭苗人话我虽然之前接触过,但由于与我的母语相差很大,无法沟通,加之濒危方言项目标准高、要求严、任务重,项目组的老师多是方言学界赫赫有名的专家,不少专家的课题已经有了很好的前期成果。我一开始对完成调查任务缺乏信心。邢老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从我一开始接手这个任务,他就不断鼓励,步步指导。2015年5月6日我从贵阳赶到晴隆,开始摸底调查。用10天时间,初步完成《方言调查字表》的记录,调查了少量词汇,大致了解了长流乡喇叭苗人话的分布状况。端午节期间,我再次到长流乡遴选发音人。我以乡政府和教辅站为中心,请求李书记和刘站长帮忙招募发音人,一天之内前来面试的志愿者有20多位。通过这样的方式,顺利找到了青女刘雨珊。但其他发音人的遴选却不尽如人意。在邢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决定采取“地毯式”的遴选方式。长流乡一共有7个行政村,其中“土话”最为集中的是溪流村、杨寨村、双龙村和虎场村。由于当时长流乡正在修路,又逢雨季,时有塌方,汽车很难进入村寨。我只能乘坐摩托或步行前往各个村寨,每到一个村,我都联系村支书和村主任,宣传语言资源保护的价值和意义,并向他们说明发音人需要具备的条件,恳请帮助和支持。就这样,几乎两天跑一个村寨,用10天的时间完成了发音人的遴选。在这期间,我几乎每天都将考察到的发音备选人的情况向邢老师详细汇报,请老师帮我分析和定夺。尤其方言老女王克花女士虽不识字,但能说会道,发音地道,我将情况给老师说明之后,邢老师认为可以选用。实践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吴伟军(右)与喇叭苗人话发音人王克花(左)最令我感动的是邢老师亲自赴长流乡指导喇叭苗人话的纸笔调查。农村调查和住宿条件较为艰苦,我们本可以将发音人请到贵阳来,但老师觉得在当地的调查效果一定会好于在省会调查,摄录可以在贵阳,纸笔调查则一定要在当地进行。2015年7月17日,邢老师、我及师妹李仙娟一起赶赴长流,在乡政府办公室进行纸笔调查工作。一周多的调查,老师指导我确定了音系,完成了连调的记录,并示范调查了少量词汇和语法例句。这次调查不仅解决了摸底调查中发现的许多难题,还帮我树立起完成调查任务的信心。可以说,没有邢老师的指导和鼓励,我很难最终完成书稿的调查和撰写。长流乡纸笔调查后合影(从左到右依次为:吴伟军、发音人、邢向东老师、李仙娟)摄录过程中,发音人刘远敖、李国元、曾勇三位先生和王克花、刘雨珊两位女士不顾山高路远多次从长流赶赴贵阳补录。尤其是王克花女士,她晕车厉害,每次往返几乎都是从长流吐到花溪,又从花溪吐到长流,令我十分抱歉和感动。由于第一次摄录没有经验,加之摄录场地条件所限,音视频效果差强人意。在后期的调查和摄录中,逐渐摸索出较好的工作模式,将摄录场地换到贵州师范大学花溪校区电视台,摄录质量得到大幅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将所有的音视频全部重新摄录。这给发音合作人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但他们都爽快答应并积极配合,最终完成了摄录任务,使上交的书稿和音视频减少了很多遗憾。Q长流乡的语言环境比较复杂,喇叭苗人话与您的母语西南官话几乎无法沟通,方言调查难度可想而知。但在语保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个个难题最终都得以解决!这之中您有哪些收获,尤其是专业方面的提升,可以给我们讲讲吗?吴伟军:说起调查喇叭苗人话及撰写书稿的收获,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经历了一次次严格而又高规格的学术训练。从调查到摄录,再到书稿撰写修改,从北京培训到贵阳试点,再到长沙统稿,最后到北京交付出版程序,其中项目组多次开会,多次把关,我每一步都得到很多专家的帮助和指点。书稿承蒙张振兴先生多次审阅、匡谬和点拨,先生还给书稿最终确定了名称,把“喇叭话”改成了“喇叭苗人话”,显示了其与湖南、广西一带苗族所操的汉语方言之间的源流关系。初稿完成后,得到执行编委沈明先生的审阅把关,沈老师不仅提出很多富有启发性的修改意见,匡正错谬,甚至亲自帮我梳理语言,使我认识到方言研究所必须遵循的规范。初稿长达50万字,按出版社的要求,丛书的每一本均要在体例、体量上严格一致。于是我需要在不减损珍贵语料的情况下给书稿“瘦身”,将书稿压缩至35万字。这一过程令我煞费心思,寝食难安。所幸邢老师给书稿提出了详尽的二审修改意见,主编曹志耘先生也提出细致的审查意见,为书稿的浓缩指明了方向。进入出版程序之后,责编刘建梅老师又提出进一步的修改和压缩的建议,使书稿质量得以提升。EP同步的音频和最后重录的视频质量相较试点时有较大提升,这要感谢陕西师范大学韩夏老师的无私帮助。三年多来,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书稿的调查和撰写,尤其2015年至2017年初,我几乎每个月都要到长流乡一次,住在发音人家。每天密集地接触,高强度地调查。那里的一草一木,民俗事象和语言生活逐渐由陌生变得熟悉。我想非母语调查者只有将自己融入到方言点,在生活中学习方言,在生活中调查,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上手”,使自己的记录和分析切合语言事实而不至于出现较大的偏差。感谢我的发音合作人积极配合与鼎力支持,不厌其烦地教我学说喇叭苗人话,给了我充分调查和思考的机会。书稿能最终完成并出版,也是给他们辛苦劳动的一个交待。可以说,《贵州晴隆长流喇叭苗人话》虽然作者是我,但它却是集体劳动的结晶,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和汗水。Q喇叭苗人话是一个在西南官话包围之中的湘语方言岛,趋于濒危。贵州还有哪些濒危方言?目前语言活力和保护传承的情况如何?吴伟军:除了喇叭苗人话以外,贵州的濒危方言主要有:贵州安顺屯堡话、湘黔边界“酸汤话”和铜仁“漾头话”。贵州安顺屯堡话从形成过程来看,跟喇叭苗人话非常相似,它们都是明代军事移民带来的,不同的是喇叭苗“土话”来源地方言是湖南城步、新化、隆回、武冈一带,而屯堡人的祖先来源地非常驳杂,主要来自于安徽、江苏、河南、江西等地。屯堡人对自己的方言文化认同感较高,近年来屯堡文化研究也比较热,用屯堡方言传唱的地方儸戏有稳定的传承人,因此屯堡方言的保护和传承相对较好。从系属上说,屯堡话属于西南官话,但跟江淮官话、中原官话都有密切的联系。“酸汤话”是生活在黔东南天柱清水江沿岸各乡镇与湖南会同蒲稳、炮团等地的苗族所说的汉语方言。从语言系属上说,属于湘语,但由于其形成跟历史上江西迁入湘黔交界地有密切的联系,“酸汤话”又带有很多赣语的色彩,同时其与西南官话和苗语、侗语长期接触,语言层次较为复杂,新老差异和内部差异都比较明显。近年来,酸汤苗地区的封闭态势逐渐打破,方言趋于濒危。“漾头话”分布在铜仁境内瓦屋乡、漾头镇、云场坪镇和滑石乡的少数地区。“漾头话”的使用者多为少数民族,以苗族居多。从方言系属上看属于西南官话,但其语音白读层保留很多湘赣语特点。由于分布较为集中,语言濒危不明显。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受铜仁话的影响,所操的“漾头话”有些“变味儿”了,一些文白异读现象也消失了。另外,毕节赫章、威宁和水城一带还有人使用“蔡家话”,它是一种以SVO为主要语序类型的类汉语分析型语言,归属不详。据薄文泽老师(2004)的调查,蔡家人除了使用蔡家话之外,还使用当地汉语方言或苗语、彝语。蔡家话使用人口非常少,2004年时只有1000人左右,极度濒危。Q通过参加近些年的语保工作,可以说您已经是贵州方言研究主力军中的一员了。作为致力于语言保护的青年学者,请您就贵州语言资源保护和开发应用谈谈您的想法或建议。吴伟军:第一,加强乡镇汉语方言调查和记录。贵州境内的汉语方言,除了几个濒危的方言岛之外,均属于西南官话。西南官话整体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贵州省的汉语方言研究相对滞后。在语保调查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城区方言一致性相对较高,而乡镇方言则体现出更多的差异。例如,我的母语安顺话,西秀区(市府所在地)的方言跟贵阳话从音系上讲几乎没有差别,只体现在音值上。但出了城关,农村的方言却差异较大,保留较多的较为古老的语音现象。加强乡镇汉语方言的调查和记录,能将语言保护事业推向深入。第二,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和记录。贵州是多民族、多语种的内陆山区省份,全省共有民族成分56个,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9%。民族语言资源特别丰富。其中,苗语、布依语、侗语、水语、仡佬语、毛南语、彝语等语言保存尚好,而羌族、满族、仫佬族、白族等民族语言已经失传。即使是保存尚好的民族语言,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濒危,甚至在贵州分布很广的苗语、布依语也未能幸免。一方面是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异常丰富,另一方面是语言保护和传承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这就呼吁我们应该加强调查和研究。
2020年9月14日
其他

语宝有约|邓玉荣:给方言“安家”的语保人

专家介绍邓玉荣,贺州学院教授,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广西汉语方言研究,特别是广西东部汉语方言研究。创建了国内首个实体语言博物馆——贺州学院语言博物馆。著有《富川秀水九都话研究》《中国语言文化典藏·藤县》《广西钟山董家垌土话》等。邓玉荣教授Q邓老师您好!作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称语保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您带领团队承担了广西多个点的语言文化调查和濒危汉语方言调查任务,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桂东南的语言资源特点及其保护情况吗?邓玉荣:2012年教育部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广西库的建设工作,我们学校团队完成了岑溪粤语、藤县粤语、苍梧粤语、梧州万秀区粤语、蒙山粤语、贺州客家话、贺州铺门话等多个点的建库工作。2015年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开始后,我们承担了昭平粤语、富川官话、富川七都话、八步本地话、鹿寨官话、钟山两安土话等多个点的语保一般项目调查工作,另外还承担了藤县语言文化典藏调查及钟山董家垌、灵川、资源三个点的濒危汉语方言调查工作。桂东南的梧州、贺州是语言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贺州市内有近30种各种名称的汉语方言次方言,它们分属官话、粤语、客家话、湘语、闽语、平话土话六大方言。不同村子讲不同的方言,隔一条水沟的两个村子语言不相通,一个村子内有几种不同的方言,一个家庭内夫妻婆媳讲不同的几种方言,一个人能讲几种方言,这些情况非常普遍。语言方言品种多,语言文化丰富多彩,是这一地区的特点。贺州学院研究语言方言的老师,足不出贺州,在学校周边几十公里内就可以调查到全国的六大汉语方言和三种少数民族语言,可以调查到语言接触融合的生动样本,可以说桂东地区特别是贺州就是天然的语言博物馆。近年来,我们建立了语言博物馆,有计划地将学校周边各种有特色的方言土语录制音像,放到语言博物馆中加以保存保护。但这是不够的,我们制订了一个语言文化资源保护计划,计划以语言文化为切入点,有意识地与当地政府部门及中小学结合,参与他们的语言文化传承工作,共建语言文化传习基地,一起编撰语言文化的校本教材,共同推进优秀方言文化进课堂活动。目前当地一些客家话方言区有客家文化传习室,有以客家话儿歌为韵律的课间操,富川的中小学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蝴蝶歌的传承课堂。Q参与语保工程以来,您多次带领团队开展“中国语言文化典藏”项目的调查工作,在您看来,该项目的调查和传统的方言调查有哪些区别,又有哪些难点?邓玉荣:“中国语言文化典藏”项目与传统的方言调查相比更注重语言文化的调查,条目要求音像同步,这是传统方言调查中没有的。这就要求调查者在做好传统的语音、词汇、语法调查的基础上花更多的精力去做语言文化调查,关键是要留下与条目相关的高质量的音像材料。传统的调查一般找到一两个,多则几个合适的发音人,就可以对一个调查点的语音、词汇、语法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而语言文化现象贯串在调查点的整个语言生活场景之中,特定的语言文化现象只有在特定的场景中才会重现,调查人只有在特定的场景中才可能调查到相关的条目并留下相关的音像。比如要记录到调查点的节庆文化、丧葬文化、婚俗文化、耕作文化等语言文化现象,就要求调查者亲临语言文化发生的现场,观察调查点一年四季的节庆、一年四季的耕作等活动,观察甚至参与调查点的葬礼、婚礼、寿礼等等,这就要求研究者更贴近生活,更深入现场。难点在于调查点的节庆、耕作等活动一年只有一次,如果错过了没有留下音像就要等到下一年了。葬礼、婚礼等最能反映习俗的环节稍纵即逝,如葬礼的“撒谷米”,婚礼的“跨火盆”,如果拍摄技术跟不上就很容易错过。不可能摆拍,更不可以叫调查对象再做一次,这就要求团队成员熟练掌握相关技术并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调查任务。甚至要请当地的文化人参与才能更好的完成调查任务。Q您带领团队在进行方言文化的调查采集时,有什么难忘的经历吗?邓玉荣:我在农村长大,以前村子里养有很多牛,我见惯了一年四季以牛为畜力耕作的全过程,也较熟悉相关的文化现象。做藤县点的语言文化典藏调查时,我决定要把以牛为畜力的耕作文化条目典藏下来,不然这些文化现象以后就消失了。但调查时整个行政村已经没有人养牛了,没有了用牛耕作的场景。怎么办?我在县内到处找还用牛耕作的村子,根据不同季节用牛的情况去调查。一年下来,拍摄了多个村子用牛耕作的场景,才凑齐了以牛犁地、耙地、犁田、耙田、踩踏水田、平整水田等全过程。典藏中,用牛拉“木□[mok¹tɐp¹]”“□田[tɐp¹tin²³¹]”(用滚耙平整水田)的场景,是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小村子专门约请一位老农做的。老农搬出尘封多年的“木□[mok¹tɐp¹]”(滚耙),借来一头没有拉过耙的牛套上滚耙,没料到滚耙一响,牛受到惊吓在水田泥浆上狂奔起来,站在滚耙上的老农一个趔趄差点被掀下耙来。好在老农身手不凡,瞬间站稳把握了局面,可这一幕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老农滚下耙底可不得了!为了调查到葬礼的相关条目,我们项目组参加了两次葬礼,在葬礼前都征得了丧主的同意,并按相关礼俗做好了准备,但都是在调查的关键环节,丧主的个别亲友出来制止,要我们终止调查。多亏另有深明事理的人出来解围,调查才得以顺利进行。Q数十年来,您潜心研究广西的汉语方言,汇集多年成果创建了国内首个实体语言博物馆,您创建语言博物馆的初衷是什么呢,又有哪些先进经验可分享?邓玉荣:贺州是语言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广西更是语言资源大省区,但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影视文化的冲击等多种原因,以方言土话为载体的乡土文化日益衰落,乡间的各种土话在人们交际活动中已经边沿化,甚至濒危或消失。一些使用人口较少的语言或方言的濒危或消失,这是历史的必然。可是作为某种文化的符号,鸡公车、谷磨(砻)等日常用具退出使用场合后,都可以把它们搬进博物馆,而人们曾经使用过的语言方言更具文化内涵,为什么不可以搬进博物馆呢?2002年在湖南长沙举行土话平话学术研讨会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张振兴教授有感于湘粤桂三省区土话平话不断消蚀萎缩的事实,希望有条件的学校建设土话平话博物馆,保存这些有特色的方言。2009年北京语言大学曹志耘教授曾撰文从理论的高度提出要建设语言博物馆。在全国两会上,也有代表委员提出要建立语言博物馆,传承优秀的中华语言文化。这些使我产生了强烈的愿望,为什么不可以在语言资源极为丰富,人们称为语言博物馆的贺州真的建一座实体的语言博物馆呢?说干就干,2013年,我向学校建议建设语言博物馆,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2014年开始筹建,2015年得到了广西区财政的专项经费资助,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语工处更是多年连续提供经费支持。2016年4月贺州学院语言博物馆正式建成开馆,成为了我国最早成立的实体语言博物馆。建设语言博物馆我们没有什么经验,可以说只有教训,只有苦恼。想得最多的是语言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如何展示。以音像为主要藏品的语言博物馆在吸引参观者方面没有她的长处,以实物为展品的博物馆,一件特色物件就足使参观者流连忘返,这是以声音为展品的语言博物馆难以做到的。因而如何布展,吸引观众,服务观众是语言博物馆的难题。我们正在尝试以语言地图,语言数字化手段来增加互动;结合与语言相关的实物展示,举行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来提高语言博物馆的吸引力,提高观众的语言资源保护意识。语言博物馆建设刚刚起步,任重道远。Q贺州学院语言博物馆有哪些“镇馆之宝”?自开馆以来,博物馆为大众普及语言资源保护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呢?邓玉荣:我们语言博物馆中的藏品主要是近年来我们团队田野调查的音像,国内同行捐赠的语言方言音像,在田野调查中收集到的与语言相关的手抄文献等,有些手抄文献收藏者不愿意捐赠或卖给我们,我们就征得他们同意复印馆藏,特别有价值的一些文献,我们找民间文化人手抄,作为博物馆的展品,增加手抄文献的真实性和直观性。与传统的博物馆对比,我们这些东西太普通了,算不上什么宝物。如果说有哪一件藏品最有意义的话,我觉得我们收藏的一批上世纪五十年代全国语言普查广西成果油印件非常有意义,这批油印件是我校校友广西师范大学刘村汉教授捐赠的。这批油印件充分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视,可以从中看到广西老一辈语言学工作者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精神。虽然当时还没有提语言资源保护,但他们做的就是语言资源保护工作,为广西大部分县的汉语方言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音系记录。六十多年过去了,这些材料与当今语保工程一县一点的记录材料对比,非常有价值。2018年,在长沙举行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期间,大会临时借展了这批油印件,使与会的各国专家及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官员看到这些展品,体现了我们国家对语言资源保护工作的一贯重视。语言博物馆建立四年多来,参观人数达到三万多人次,受到专业人士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曾经有观众跟着电脑播放的童谣一首一首的读,说不少已经忘记了的童谣,没有想到这里还保留了这么多。除观众个别参观外,我们组织过多次博物馆日活动,附近中小学组织过学生参观。小观众们从中了解到身边还有这么丰富的语言方言和语言文化,使他们认识到在学好民族共同语的同时,传承地方语言文化也非常有意义。Q贺州学院语言博物馆里,有一件特别的展品,是一封来自广州市公安局的感谢信,信中感谢您在警方侦破案件时提供了专业的帮助,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这段经历吗?方言研究用到了实处,对此您有哪些感想?邓玉荣:2011年的一天,我接到中山大学庄初升教授转来的一个视频片断,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在审问一个犯罪嫌疑人时,无论用普通话还是粤语去审问,嫌疑人都是用急促的语调讲一种古怪的方言,无法对话,审问无法进行。警方又没有身份证等信息识别嫌疑人来自何方,只好从她说的话里去判断她是什么地方人,去寻找突破口。这个犯罪嫌疑人涉及一桩命案,上级要求命案必破,警方请求中山大学庄教授帮助破案,庄教授从嫌疑人的发音特点判断,这个嫌疑人讲的可能是湘桂等西南省区的某种方言土话,但具体是哪个县市的土话,一时也难以判断,叫我帮忙一起判断协助破案。我看了视频,断定嫌疑人讲的就是我调查过的贺州某地土话。事关重大,慎重起见,我找来了在我校工作的贺州某地老师一起来听辩识别。因为这个嫌疑人情绪偏激,嘟囔着说得实在是太快了,说的又都是日常口语词汇,我和当地人一起听辩,也很难听懂每一个词语。但我们确认嫌疑人说就是贺州某地的土话。在半个钟头内就把信息反馈给了庄教授,建议广州警方找贺州某县公安部门懂这种土话的人员帮助解决。结案后,广州公安局刑警支队一大队给了我们一封感谢信,感谢我们帮助侦破案件。这确实是我从事方言研究以来感到很高兴的一件事,我觉得不是我个人的事,是语言调查研究人员合作的成果,如果没有庄教授根据语音特点指出是西南地区的某种土话,而是全国去找,不知要多花多少时间。而现在有了全国的语保调查音视频材料,要解决类似问题,应该容易得多!另外我们语言调查研究人员,并不是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只是在象牙塔里写写受众很少的研究文章,学问远离社会现实,其实语言调查研究还是可以直接用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延伸阅读走!带你去看国内规模最大的实体语言博物馆!贺州学院语言博物馆开馆两年成果丰硕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语宝有约”专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2020年9月7日
其他

袅袅乡音,悠悠乡情

2017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明确指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方言文化”。近年来,江西在全省开展语保工程项目,寻找方言发音人,以纸笔记录和音视频摄录方式收集资料。方言是珍贵的语言文化资源,包含大量历史文化和民俗知识。保护传承好方言文化,也是留住人们的悠悠乡情。2020年9月4日
2020年9月4日
其他

经典重版:《切韵音系》

《切韵音系》《切韵音系》李
2020年9月1日
其他

语宝有约|朱德康:乘风而起的青年语保人

专家介绍朱德康,江苏徐州人,现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少数民族语言、应用语言学、语言资源保护等。承担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称语保工程)一期民语调研专项任务布依语3个一般点和1个濒危点等4个调研类课题。朱德康老师(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Q朱老师,您好!目前语保工程一期已圆满收官,这几年来您都参加了语保工程哪些项目、承担了哪些工作?朱德康:语保工程自2015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少数民族语言调查项目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于同年全面铺开。5年来,民语调查专项任务共计立项430个调研类课题,截至目前已全部通过验收,圆满完成一期建设任务。作为一名“语保人”,我先后参与了布依语2个土语、达斡尔语3个方言、西部裕固语2个方言、蒙古语2个方言、傈僳语2个方言以及唐汪话等10余个课题的调查、摄录工作;主持了布依语3个一般点和1个濒危点共计4个课题。同时,作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以下称民语中心)的一员,除了维护民语中心的日常运转外,自2016年起还全面承担了全国范围内民语课题的申报、立项、培训、中期检查、预验收、验收、结项和材料入库等系列管理工作。Q作为民语中心的一员,您可以向我们介绍民语中心在一期建设过程中的工作吗?朱德康:考虑到中国境内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的复杂性、特殊性和多样性,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于2016年5月决定委托民语中心,一期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包括:(1)因语制宜,建立具有民族语言特色的语保课题管理机制。鉴于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的珍贵性和民语保护工作的复杂性,民语中心在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课题管理机制的建立工作。为了突出和重视差异,中心根据不同语族的语言特点,将民族语言调查项目分解为7个分语族项目组,每个项目组配备负责人一名,联系人一名,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民语中心—分语族项目组—课题组”三级管理机制。(2)牢记使命,保障民族语言调查保护工作按时、有序、保质推进。自民语中心成立以来,一直以语保工程管理制度为依据,四年来,中心共举办技术规范培训8次(京内5次,京外3次),语料整理专项培训4次(均为京外),组织民语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共百余人开展中期检查、预验收和验收工作。此外,为保证民族语言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民语中心专门组织力量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四年来共计召开专委12次,有力保障了中心在布点、课题实施、课题验收等重要工作环节上的决定。(3)不忘初心,重视民族语言资源保护的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民语中心在保证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的同时,还十分重视语言资源保护的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始终把语言资源保护当做一种事业来对待。在课题研究上,中心充分信任一批优秀的民族语言研究青年学者,给予他们单独主持课题的机会,同时配以经验丰富的民语专家进行指导和把关。Q您积极参与语保工程,致力于语言文化保护事业,那您认为语保工程对青年学者的锻炼与提升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朱德康:作为国家层面开展的语言资源保护工作,语保工程自启动以来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学者。以民语调查项目为例,5年来参与课题调查和科研管理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超过百人,独立承担调研类课题的青年教师(35岁以下)近40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青年学者更是连续多年奋战在语保一线,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1)科学研究方式方法的选择。语保工程遵循统一的技术规范,要求采用音视频同步摄录的方式开展语言资源数据采集工作,既赋予了语料以新的视听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又拓宽了青年学者对于科学研究方式方法选择的视野。(2)专业能力的锤炼和检验。对于民族语言调查来说,纸笔记录起奠基和领路作用,更起护航作用,只有将纸笔调查和信息化手段相结合,才能保证语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这就要求调查者要具备扎实的听音、记音基本功。此外,语保课题调查过程中大量的田野实践,无疑是对青年学者专业能力最好的锤炼和检验。(3)团队协作素养的浸润和科研攻关能力的培养。语言资源调查是一项多学科融合的工作,涉及语言学、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信息处理等多个领域,尤为依赖团队分工协作和科研攻关。青年学者在参与语保工程的过程中有所为有所不为,适时而为,是语保人团队协作素养浸润的结果;在关键时刻敢想敢言敢担当,勇于奉献,是科研攻关能力提升的具体表现。Q作为年轻一辈的学者,您觉得青年语保人可以为语言资源保护工作带来哪些新的活力?朱德康:人才是语言资源保护工作长青的关键。从语保工程(民语)建设成效的角度来看,青年语保人的加入不仅有力地保证了采集数据的质量,更是让“语保”成为“语宝”的主要践行者:(1)作为科研助管,一批在读硕士生和博士生为语保人“排忧解难”,让语保看到了青春的活力。(2)作为课题的承担者,绝大部分青年学者科研态度认真严谨,勇于担当,让语保看到了青春的能力。(3)作为音像摄录的主力军和课题的参与者,青年语保人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团结协作,甘于奉献,让语保看到了青春的动力。总体来说,青年语保人为语言资源保护工作带来的不只是活力,更是未来。延伸阅读2020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语宝有约”专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2020年8月31日
其他

语宝有约|林亦:精耕细作,守护八桂大地的语言宝藏

专家介绍林亦,壮族,广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兴安高尚软土话研究》《百年来的东南方音史研究》《广西的粤方言》《武鸣罗波壮语的被动句》《壮语给与义动词及其语法化》《谈利用古壮字研究广西粤语方音》等。♬..♩~
2020年8月10日
其他

语宝有约|林伦伦:茶话潮汕语保甘与苦

专家介绍林伦伦,广东汕头市澄海区人,当代著名方言学家,中国语言文学二级教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广东省首席专家之一、广东省语言文字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与地方文化等,著有《普通话对照·新编潮州音字典》《潮汕方言熟语辞典》《广东闽方言语音研究》《澄海方言研究》《潮汕方言历时研究》等著作30多种,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曾获中国社科院青年语言学家奖、中国文联民间文学作品——山花奖,三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获广东省高校教育教学成果奖。林伦伦教授Q林老师,您好!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称语保工程)。在语保工程实施期间,您作为核心专家组专家和广东省首席专家之一,多次参与了工程的中检、预验收、验收工作,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您参加上述工作的体会?林伦伦:语保工程的启动是百年难逢的好事!我从1981年写作大学本科论文时开始调查和研究汉语方言,40年来第一次遇到有国家政策指导和财政支持、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语言资源保护工作,这真是天大的喜事。虽然2015年我还在大学校长的岗位上,难以亲自上阵、负责调查点的调研工作,但我积极参加了若干个项目的中检、预验收和验收的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我的体会是:一是调查点的负责人都非常辛苦,但都很严谨、认真。项目的第一次调查基本上都是在酷暑里完成的,发音人和录音录像的师生都很辛苦。汕头市澄海区调查点的调查人林晴是有7个月身孕的准妈妈,但她克服了各种困难、在丈夫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下,坚持连续录音录像三周;老男发音人每天骑车来参与调查,十来天后最终因身体吃不消而改为其他发音人。潮州市饶平县调查点的负责人徐馥琼博士在调查中途也突然病倒了,但仍坚持不撤退,病情稍微好转,便又继续调查。其次是验收工作的严谨、严格,不论是中检还是最终验收,语保工程的专家组无论从所调查方言的用字、记音的内容到音频视频的技术要求,都比我们平常个人的调研项目高,除了较高的技术参数之外,有些要求可以被视为严苛,例如背景布要平整,一点褶皱都不能有;发音人眼睛要平视,不能老眨眼等等,但调查点负责人都坚持做到了,该修改的修改,该重录的重录。因为大家同心协力、严谨认真的工作,广东的语保项目全部顺利完成,广东省语委也被评上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集体。Q您所编纂的《新编潮州音字典》,不仅收录了7000多个常见字,还把收集了100多个潮汕方言俗字和已考释出来的100多个本字悉数收入,这本字典凝聚了您多年的心血,能否请您同我们分享一些编纂字典时令您印象深刻的事情?林伦伦:潮汕方言区是个方言工具书编辑出版较早、具有良好的学习母语方言习惯的地区。19世纪中期,西方传教士就编写过英语和潮州话对照的字典、词典和学习潮州话的教材;本地学者也于1913年就出版了同音字表式字典《潮声十五音》,后来又出版了偏旁部首字典《潮汕字典》,这两部字典的发行量在近百万之多。新中国建立以后,广东人民出版社又编辑出版了《潮汕新字典》。1960年,广东教育行政部门发布了广东省的广州话、客家话、潮州话、海南话四种方言的拼音方案,我的老师李新魁先生用潮州方言拼音方案注音,编著了《普通话潮州话对照常用字典》。1985年我从中山大学硕士毕业以后到汕头大学工作,便利用任教之余做调查,继续完成《潮汕方言考释》一书,发现了不少此前的字典未收录的字音、义项、俗字和本字,便在《常用字典》的基础上,参考了《潮声十五音》系列韵书式字典和《潮汕字典》等偏旁部首字典的成果,在众多的中学教师和硕士研究生、大学生的帮助下,编著了这部《普通话对照新编潮州音字典》,并于1995年出版发行。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吧。发行后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每年都发行1万册左右,持续了十多年。现在由于胶版已经坏了,书店已经断货。我计划根据25年来的调研成果,再编写一本全新的有声字典。《潮州音字典》的各种版本编著字典过程中,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苦”字。工具书行当里有个笑话,说要整谁,就让他去编字典、词典,这个活儿真的不是大家都愿意去干的活儿,因为必须细致、严谨、持之以恒,耐得住寂寞、甘坐冷板凳。记得我编写字典索引时,卡片摆满了床上,没做好就不敢收起来,只能跑到办公室去睡办公桌,真的苦不堪言。另外就是校对时下的功夫太深了。小六号字的正文,74万字的书,前前后后校对了5遍,我眼睛本来很好,没有近视,但是校对字典把眼睛看坏了。40岁未到,眼睛就老花了。还有,字典交稿了,颈椎病也发作了,前胸后背都剧痛,开始以为是心脏病,后来拍了CT片才知道是颈椎增生和错位,造成了肌肉的放射性神经痛。SUMMER2020《潮汕方言词考释》《潮汕方言熟语辞典》Q您不仅注重探求深奥的方言学理,也注重探索方言与文化的关系。您在开设的“林伦伦方言茶话”公众号中,时常会和读者分享一些潮汕方言文化知识,例如介绍潮语的古语词、方言俗语等,请问您如何看待方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保护传承方言文化?林伦伦:我一开始研究方言学,是按传统的描写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理论来做的。我的硕士导师是来自西南联大的高华年教授,他接受过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的严格的田野调查训练,他也是按照那一套来训练我的。但罗常培先生也很注意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研究,中国最早的文化语言学的著作就是他的《语言与文化》,里面运用了他在西南联大时期调研云南少数民族语言的材料。这本书是高华年先生指定的必读书之一,对我以后研究方言与文化的关系有比较大的影响。我们做方言史,研究方言形成的历史过程,不知道地方的历史文化、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移民史知识,那就无从入手。反过来,方言是乡土文化的载体,地方戏剧、民间文艺(曲艺、相声、小品等)、民间文学(歌谣、方言小说等)等等,没有了方言,这些东西都会随之消亡。更严重的是,方言的词语,尤其是熟语,是各地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更是思维方式和思想表达的工具。没有了方言,不同地域群体文化性格的独特性就将不复存在。母语方言还是连结亲情乡谊的桥梁,具有在海内外进行文化交流和经济交往的媒介作用。所以,我觉得母语方言值得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个百花园,各地的方言与文化就是这个花园里姿态、颜色各异的朵朵鲜花。我们要努力保护、浇灌好它们,使它们能够开得更加鲜艳和灿烂。Q您曾谈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应该从大学讲起,而要从娃娃抓起,要从幼儿园、小学抓起。在您看来,如何做才能吸引儿童以及青少年,激发他们对方言和方言文化的学习兴趣?林伦伦:是的,母语方言的保护和传承,要从娃娃抓起。因为是母语方言,最好让孩子们从小就习得,而不是长大了才学习。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现在的中小学、幼儿园老师普通话水平都不错,但方言应用能力却很有限,这是我们原来没有想到的。我和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韩山师范学院黄挺教授、林朝虹教授带领一帮中小学老师编著了《潮汕文化读本》之后,以为接下来就是让老师们去教孩子们了。但实验课开设下来,不少校长就叫苦,80、90后的老师们,不少都不能用方言诵读古诗文,甚至连方言歌谣都诵读不了,更不要说教学了。于是,我们只好从老师抓起,办起了乡土文化教育教学研修班,到现在已经是第四期了。《潮汕文化》读本要从娃娃抓起,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并不容易,首先是编写教材,要把方言和乡土文化知识与孩子们的兴趣、当代的信息技术和出版形式结合起来,要图文并茂、音像俱全,好读好玩好互动。教授们把关乡土文化知识的框架和知识点,一线老师做课程设计,美术老师做漫画绘本,音乐老师谱曲编歌、录音频视频,几乎是全校总动员,才能做出符合少年儿童感兴趣的、兼具文学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教材。我们编著的《潮汕文化读本》2016年出版试验教学版,2017年经过广东省教育厅的教材审批委员会审查批准正式进入教材采购目录,发行近10万册,受到了师生们的好评。现在,林朝虹教授又带领老师们,编写出版了秋季版和春季版的《潮汕童谣绘本》一套6册,也受到了幼儿园老师们和家长们的喜爱。Q语保工程二期工作开展在即,您对广东省下一阶段语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什么规划和建议?林伦伦:广东省是汉语方言大省,而且粤方言、客家方言和潮汕方言在港澳台还有众多的使用者,除了上面所述的母语方言的作用之外,在外国的不少地方,它们几乎就成了特殊的媒介语言,具有重要的价值。所以,应该做好这几种方言的保护和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我认为,可以继续编辑出版第一阶段语言资源的调研成果,建议编写与三大方言相关的幼儿园和小学的图文音像教材,并进一步与香港、澳门教育部门和国外的广府、潮州、客家会馆、商会合作,将语言资源保护理念推向世界各地。延伸阅读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语宝有约”专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2020年8月3日
其他

语宝有约|白洋淀的安新宝“臧”

人物介绍臧国安,“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个人奖获得者,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河北省雄安新区安新县安新方言发音人。2018年7月25日—8月3日,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赴雄安新区安新县安新镇进行方言调查,听臧国安老师谈起他的语保故事,深为感动。今采访成文,与各位语保人共同分享!语保工程河北安新方言发音人臧国安Q臧老师,您好!恭喜您获得“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个人奖!2017年,您报名参加了语保工程安新点发音人的海选,当时的情景还有印象吗?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去报名的呢?臧国安:当时刚公布雄安新区成立,我在我们安新县城的东关码头工作。有一天我上班的时候,我们村有一个村干部过来找我,他告诉我说语保工程安新方言项目要海选发音人。他当时还给了我一些材料,上面是一些词儿,让我说出这些词儿用安新话是怎么叫的,比如说:“麻雀”在我们安新叫什么,“蝴蝶”在我们安新叫什么,等等。再过了几天,他跟我要照片,又让我填了一个单子,上面包括年龄、住址、文化程度等等。再过了几天就让我去面试了,面试现场当时大概有十多个候选人。不一会儿,有一个女同志就说:“谁叫臧国安啊?”,我说:“我”,她说下一个就是你面试。说实话我其实也有点应付的意思,毕竟当时对咱们这个语保工程还没有多大的认识。进去以后,一看那个场面,我也有点紧张了。当时屋里面有好多个人,有河北大学的傅林老师,有我们当地教委的几个老师,和一些大学生。然后他们有人就问我,说您知道咱们这个工作具体是做什么的吗?我看了看屋里,发现上面有个条幅,是关于国家语保工程的。我就说:“上面不是写着吗,是关于咱们这个语保工程的,应该就是录的地方方言吧。”然后大家就都乐了。接着傅林老师给了我几个词,又给了一个“牛郎与织女”的故事,让我按安新方言来念。又问了几个问题后,面试就结束了。后来等到安新方言差不多录制结束以后,傅林老师又跟我念叨当时面试的事,他说其实他当时一眼就看中我了,觉得我形象、镜头效果各方面都还挺不错。Q我们知道,在参与语保调查的过程中,您所担任的“老男”的角色是最重要的,工作量也是最大的。整个调查中,有哪些令人难忘的经历和故事,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吗?臧国安:方言调查这个事情也是挺有意思的。我们刚开始是纸笔调查,傅林老师和几个学生用普通话问我,我用安新话回答。比方说“今天”“明天”“后天”,俺们是“今儿个”“明儿个”“过了明儿个”。但是呢,有的时候我反应不过来,就容易说成普通话,这个时候大家就乐了,“哈哈,臧老师的口音又给带走喽!”。我跟他们有缘分,能乐到一块,乐的次数多了,调查的气氛就轻松了不少,就没那么紧张了。纸笔调查结束后要进行录音和录像,这个过程特别严格,一点儿都不是当初想得那么简单。这个东西你既得细,也得精,得特别标准。在录音当中,一点儿噪音都不能有,比方说你的脚就不能蹭地面儿,要是蹭着了,“呲喽”一声,这个词就白录。再比如说这个咽唾沫的声音、吧嗒一下嘴的声音,有的话也要重录。录音的同时还要录像,傅老师的学生负责打手势,我负责读,他的手势一到我就开始读。这个时候对眼睛要求特别高,眼睛要一直盯着镜头,不能眨眼,也不能看别的地方。你要是眨巴眼了,这算失败,就要重录,很累很累。所以一天下来,是嗓子也受不了,眼睛也受不了。不过呢,虽然每天都很累,但是当了解到我现在做的这项工作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语言,这个工作是一项能给后世留下珍贵财富的有意义的工作,我就深感责任重大。我觉得我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好!Q在您看来,您所说的安新话与您的父辈相比,有哪些变化吗?现在安新年轻一代还会说安新话吗?臧国安:我跟我父亲他们那一辈比,说话没多大的差别,说白了就是显不出来。但是要跟我爷爷那辈儿相比,就差得多了,他们那一辈有好多话跟现在的话不一样。比如说“脏”这个词,他们那一辈叫“脑土”。小时候我在地上玩和泥,我爷爷就说:“别玩了,你看你身上都脑土了”,这是我记得我爷爷说过的一句话。但是从我父亲这一辈开始,这个话就没有了。再往下到我儿子这一辈,他们说话虽然也还行,但是没有很浓的安新味儿。等到我孙子这一辈的时候,他们平常说话,安新话最多能占到一半。用我们这儿的话来讲,我孙子他们这一辈是开始说“字儿话”了。咱们这个语保工程在这一方面就特别有意义,开展得特别是时候。像我们老一辈人说的这些话,如果再不调查保存的话,我们的后代就不知道老一辈的安新话是怎么说的了。感谢咱们语保工程!Q2017年4月,国家设立雄安新区。您觉得雄县、容城和安新这三个县的方言口音有什么差异?臧国安:这个特别明显,安新人说话比较直,雄县和容城的说话就比较柔,这能听出来。比方说问路的时候,要是安新人的话,他会说“劳驾,我给你打听个道儿”,或者说“大伯,我给你打听个道儿”;但要是雄县的或容城的,他们会说“大伯,我给你问个道~儿~”,他们说话会拐弯。现在国家成立了“雄安新区”,包括原来的雄县、容城、安新三个县。现在如果能够有人像咱们语保工程一样,深入地研究一下这三个地方的方言,让大家了解到雄安新区的方言究竟是怎么样说的,这肯定会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Q您认为安新县的一些传统文化习俗,包括评剧、河北梆子、音乐会、狮子会等,它们目前现状怎么样?有哪些新的变化?臧国安:先说评剧和河北梆子,这两个是我们这儿比较常见的两种剧种,过去和现在都特别受欢迎。有的老年人在早晨遛弯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听这个。等到了晚上,我们县有一个文化广场,很多人就经常去那里练一练、唱一唱。再比如说谁家要是有人去世了,就会请这么一班人来唱一唱。新的变化倒是没有,唱的内容都还是以前的老段子。再说音乐会,据老人们讲,这个东西现在在县城已经没有了,但是在村里还有,像圈头村、端村、郭里口村,圈头村音乐会还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狮子会呢,原来我们邻村有一个,我们村委会里也还保留着一些相关的道具。俺们村还有一个“十金会”,就是耍这个盘子、碗、坛子什么的,全县就我们村有这个。但是这个现在也有点断代了,没有年轻人学习这个。其实不管是地方方言、评剧、河北梆子、音乐会、狮子会,还是我们这的捕鱼技艺、造船技艺,都是咱们国家的传统文化,这些东西要是最后都丢了,确实挺可惜的。希望咱们国家政府和专家能够在语保工程的基础上再多做一些工作,更进一步地重视咱们这个方言文化保护传承的工作。延伸阅读2020行走中的风|安新宝“臧”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语宝有约”专栏
2020年7月27日
其他

乡音无改:方言保护与传承

这是7月6日《中国新闻周刊》第954期的封面,她讲述了一个唯美动听的故事:《乡音无改——方言保护与传承》。通过3篇文章、24页文字,将方言学者、民间语保人、文艺工作者、社会大众对“方言”的观念、感受和情感娓娓道来;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主要成就和重要意义,对工程二期的深化发展提出了殷殷期待。在疫情与洪讯的夹缝之间,让我们翻开这和乐动人的封面,走进《乡音无改》的故事,以“方言”为媒,回溯对故土的眷恋温情。“
2020年7月22日
其他

语宝有约|辛永芬:精益求精,推进河南语言资源保护研究

专家介绍辛永芬,河南浚县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河南省首席专家,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河南省语言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著有《汉日篇章对比研究》《浚县方言语法研究》。辛永芬教授Q辛老师,您好!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正式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语保工程),您是语保工程河南省首席专家,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语保工程在河南省的布点、进展和成果?辛永芬:河南省是2016年启动语保工程的。启动之初,我们根据河南省内的方言情况,为语保中心提供了布点参考,最后获批了25个国家点。河南省教育厅对河南语保工作非常支持,在启动的第一年就提出增拨经费,扩大省内布点,截止到2019年,我们共完成了33个点(其中一个点是濒危方言点)的调查摄录工作,其中省拨款的调查点8个。根据省教育厅的部署,我们共组建了四个调查团队,分别是河南大学调查团队、河南科技学院调查团队、洛阳理工学院调查团队和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调查团队。在整个工作中我们实行教育厅领导组统筹规划、管理团队具体负责、首席专家专业指导、专业强的帮带专业弱的工作模式,大家互相协助、取长补短,形成了“团结一致、和谐向上”的工作共识,为顺利完成河南省语保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编写河南省语言资源集,编写工作进展顺利。Q您前期多从事对外汉语的教学研究工作,是怎样的契机促使您投入语保工程建设中的?辛永芬:我从毕业留校一直从事的是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多年的对外国学生的汉语教学锻炼了我对汉语本体的特殊认知视角和自觉的分析能力,也奠定了较好的语言学研究基础。跟方言的机缘还是在我2002年考取中山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之后,我有幸跟随施其生老师研读学习。施老师是方言学界的前辈,在方言语法研究方面有卓越的成就。在老师的感染和带动下,我选择了方言语法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四年的磨练和努力,最后完成了《浚县方言语法研究》,论文答辩得到了以李如龙老师为主席的答辩委员会的充分肯定,论文于毕业当年12月(2006年)在中华书局顺利出版。也是2006年,我的论文《河南浚县方言的动词变韵》《河南浚县方言的子变韵》分别在《中国语文》和《方言》发表,这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和从事方言研究的动力。方言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也对我的汉语教学工作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比如读博期间的听音记音训练提高了我对留学生语音偏误的深入分析能力和理论指导能力,对方言语法的深入探讨大大提高了我对汉语语法的认知水平。对外汉语教学和方言看起来是两个不相干的专业方向,但对我来说,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和学习真的是非常好的教学相长和教研相长的宝贵经历。总之,对外汉语教学锻炼了我的语言分析能力,方言为我开起了深广的研究空间,语保工作给了我极为难得的施展机会,所以,感谢机缘!感谢语保工程!Q在近五年的调查研究中,您除了帮助省内外兄弟院校调查外,还带领团队完成了十七个河南方言点的调查,其中五个调查点的工作被评定为优秀等级,期间您都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可以同我们分享吗?辛永芬:语保工程河南项目于2016年启动,河南大学作为省语保工程的依托单位之一,非常重视该工作。我作为语保工程河南省首席专家、段亚广老师作为主要专家全程参与和指导了河南省语言资源的调查保护。调查伊始,我们组建了一支由河南大学文学院、外语学院、汉学院语言学专家、研究生、本科生共同组成的语保团队,专家包括我、段亚广副教授、庄会彬副教授、申少帅副教授、王昕副教授、鲁冰副教授、张俊讲师,中间参与的还有商丘师范学院的张辉、庞可慧老师和河南农业大学的吴亮老师;在调查的过程中,一批研究生和本科生积极参与其中,大多数同学在学术实践中学到了知识、练就了方言调查、记音和摄录的本领,成为语保的中坚力量,达到了教学和科研、学校和社会的多赢。我和段亚广老师还荣获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点击蓝字查看)先进个人。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为了找到合适的发音人我们每个调查点几乎都要发动所有的力量,比如地方教育局语委办、街道办事处、学校、亲戚、朋友、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等各种关系,差不多每个点都遇到了初期找不到合适发音人的阶段,常常要在三、四十人的备选人员中一个一个进行面试。有时候,我们必须走街串巷去寻找发音人,也经常碰壁,也被人误解过,比如我们在永城就被误认为是搞传销的,一直到调查和摄录工作完成,老男发音人都怕我们把他带入传销,不肯跟我们吃一次饭。长葛的老男发音人一直到领到了劳务费才确认我们不是骗人的。有的调查点,纸笔调查结束了才发现发音人牙齿、声音或怯场等原因不适合摄录工作。比如兰考老男发音人各方面条件都非常好,因为嗓音问题,语图有些不理想,我们不得不重新寻找发音人。再比如林州点是河南科技学院调查团队第一年的一个试点,因为对发音人条件理解不够透彻,前期工作都比较顺利,发音人配合得也非常好,所有的工作都完成了,但到了临近春节的验收环节才发现老男等发音人不符合遴选要求。我跟段亚广老师带领研究生在正月初七就跟随河南科技学院调查团队一起去林州,重新进行翻工,在假期里加班加点,最后完成了调查和摄录任务。当然,除了困难以外,语保工作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乐趣。我们的集中调查和摄录工作都是在每年的暑假进行。也就是说自承担语保工作以来,我们每个暑假都在工作的第一线。因为摄录工作的环境要求非常严格,开启空调都是在摄录的间隙,这对摄录人员和发音人都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研。有的发音人非常配合,比如浚县的老男发音人,怕衣服湿了贴在身上影响形象,在衣服里垫敷了大量纸巾,这让我们非常感动。有时候摄录中为了让电脑散热快一些,团队成员还热情地为电脑扇扇子、把电脑举在空调前面去降温。研究生们的语保专用词“语保装”“语保黑”“语保肥”“语保傻”等等可以形象地反映团队的乐观精神。Q除了参加河南省的语保工程建设以外,您还作为核心专家参加了其他省(区、市)的中检、预验收、验收等工作,这对您推动河南语言资源保护研究是否有所启发?在此过程中,您有哪些收获和体验?辛永芬:除了河南省的语保工作以外,我还参加过安徽、山西、黑龙江、辽宁、四川、浙江、福建等省的中检、预验收和验收工作。这些工作使我对语保工作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无论是工作模式、工作规范还是专业要求、技术追求以及专家们对纸笔记录的精益求精等都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不仅拓宽了我个人的认识视野,提高了的专业水平,对河南省的语保工作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比如山西省语保的运行机制、浙江省统筹规划方面的精准周密、福建省调查团队的认真负责等等都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专业方面使我对方言差异、连读调、轻声、文白异读、清浊音、语音音变等等都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这些经验和积累将对我们下一步推动河南语言资源保护研究工作带来很大的借鉴意义。Q语保工程一期顺利收官,二期工程开展在即,您对下一阶段河南语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什么规划和建议?辛永芬:目前我们正在推进的工作如下:1.河南省语言资源集编辑出版工作,书稿将在2020年年底提交。2.“河南方言资源调查研究与数据库建设”已被列为河南大学重大项目培育计划,河南大学调查团队拟以此为契机,扩大调查规模和调查内容,积极创建河南省方言数据库。3.拟在三年内对河南20个方言点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形成《河南方言丛书》,并筹划出版。4.根据自己所学,争取在国家社科基金和重大课题申报方面有所突破。5.与河南电视台对接,为《文化财富》栏目出谋划策。地处中原地区的河南话自上古至鸦片战争时期一直是汉语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不仅对北方官话系统产生过深远影响,对南方诸方言的影响也无处不在。河南语言资源是一块富矿,有许多有待挖掘和值得挖掘的地方,虽然第一期语保工程收官了,但我们对河南语言资源的探寻之路不会停止。延伸阅读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语宝有约”专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2020年7月13日
其他

语宝有约|吴继章:燕赵大地上的语保人

专家介绍吴继章,河北魏县人,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河北省首席专家。上世纪90年代与陈淑静、唐健雄两位老师一起主编了《河北省志·方言志》。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语法,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共完成以河北方言语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论文40多篇;以“河北方言语法比较研究”为题申报并结项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目前已完成《河北方言语法比较研究》一书的撰写。Q吴老师您好!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正式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语保工程),您作为语保工程河北省首席专家,能否向大家介绍一下语保工程在河北省的设点原则以及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吴继章:我把此处的原则理解为设点时考虑到的相关方面或影响因素。由于从上个世纪末那次调查之后,河北方言一直没有再进行过较大规模的调查;所以我一直觉得河北语保人要比其他省市同行更加看重语保工程。我们对设立每一个调查点都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讨论,现在回想起来,涉及的方面或相关的影响因素有:首先是方言点的方言区属。河北方言分属晋语和官话,官话中又有冀鲁官话、北京官话和中原官话。按照《中国语言地图集》(汉语方言卷)和《河北省志·方言志》对150来个河北方言点的调查,河北方言中,晋语有三十多个方言点;冀鲁官话有一百零几个方言点,北京官话有十四五个方言点,中原官话有两个方言点。晋语是河北方言中与共同语差别较大,同时也是内部差别较为明显的方言;我们在调查设点上是向晋语区做了较大倾斜的,冀鲁官话和北京官话调查点占总点数都是近五分之一,而晋语区则是接近三分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以往河北方言调查研究的成果。按照我们刚开始考虑设点问题时的设想,晋语调查点占总点数的比例是要高于三分之一的;后来考虑到在原有的河北方言调查研究成果中,调查描写比较全面深入的方言点晋语是最多的,才调整为现在的比例。考虑了兼区或处在过渡地区的方言点。邯郸魏县这个点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魏县兼属晋语和中原官话两个区;石家庄赞皇点是我们后来申请增加的调查点,之所以增加这个调查点,也与赞皇处在晋语与冀鲁官话的过渡区有关。考虑了政区,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我们35个调查点中的安新、容城两个点就是为适应因雄安新区的设立而出现的政区变化后加的;邢台沙河、张家口万全两个晋语点具体调查地点的设定也都考虑了它们治所沿革的具体情况。此外,我们还考虑了调查点在各个行政区内的分布以及个别的特殊情况等。至于收获,除了较好地完成了35个调查点的调查描写任务外,我们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使一部分从事河北方言调查研究的同志得到了锻炼,方言调查研究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调查中遇到的一些特殊的方言现象,发现的同一个县市内部的各种差异,都加深了我们对河北方言并不简单、并不是和普通话没有什么差别的感觉,这种无形的收获可以说是无形胜有形的。我们在确定调查点发音人的过程中,在词汇、语法尤其是口头文化调查的过程中,认识了相当数量的民间方言或方言文化爱好者,这对我们将来进一步深入进行词汇、语法和方言文化的调查是会有一定助益的,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收获。Q上世纪50年代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方言普查工作,1958年底,丁声树先生一行前往河北昌黎进行调查,并于1960年将调查结果汇编为《昌黎方言志》一书出版,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方言调查范本。如今,语保工程再一次在河北省内开展大规模调查并取得颇多收获。您认为,语保工程与当年丁声树先生等专家的调查相比,有哪些特点呢?吴继章:语保工程与当年丁声树先生等专家的调查相比,不同之处太多了: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动员的人力物力不同,使用的调查工具不同,呈现出的调查结果不同等等,但最大的不同是调查目的的不同。不仅是与丁声树等先生等当年的调查相比,与语保工程设立之前的所有方言调查研究相比,语保工程有一个极其显著的特点:以语言资源保护为目的。它的其他特点,比如发音人选择条件的严苛,调查项目的选定,要求必须具有高质量的录音录像等,都是从这个基本特点派生出来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方言调查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推普,与推普这一目的相适应的方言调查自然会较多地用力于对与普通话相同新成分的发现或是推介;而语保工程的语言资源保护则自然会把较多的注意力放在面临消失的方言现象或成分上。丁声树先生等专家当年的调查,根本的目的或使命是要克服重重困难,尤其是所受的那个时代的诸多限制,守住汉语方言调查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传统;全面、准确、深入地揭示昌黎方言的全貌。《昌黎方言志》中对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特点的阐释,同音字表,方言内部不同点之间的比较等内容,都是语保工程一般课题中所没有的。但这并不是语保工程的疏忽,而是语保工程在精心地选定了需要保护的内容后,把与保护成分无关而又不是特别影响“体系”完整的内容略去了。Q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河北方言与北京话很接近,因此忽略了对河北方言的研究。在开展语保工程河北方言调查以及主持《河北省志·方言志》的调查编写工作中,您对河北方言进行了深入研究,能否请您跟我们分享一下河北方言的显著特点?吴继章:下面所谈的特点,只是在某些特定的方面或范围内,着眼于某些特定角度而言的,绝对不敢说这就是河北方言的显著特点,更不敢说是对整个河北方言全面准确的反映。从方言本体和其在整个汉语方言甚至是整个汉语研究中的作用看,河北方言是一种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其他方言无法替代其研究价值的方言。首先,由于河北环绕京津,河北方言受普通话的影响较之其他方言更大、更直接,这种影响使得河北方言,起码是其中的一部分方言处在较其他方言更快的变化之中。其次是河北方言有着较为普遍且多样化的内部差别。河北方言的内部差别有的可以通过方言区属的不同反映出来,这是因为方言分区依据的就是其某些方面不同的特点,如晋语区保留入声,官话区入声已经消失;中原官话次浊入归阴平,冀鲁官话次浊入归去声等。有的内部差别,确切地说是多数内部差别是无法通过方言的区属直接反映出来的,如张家口市区、万全、怀安、张北、康保、沽源、尚义、阳原、宣化、崇礼、怀来、涿鹿、赤城、灵寿、平山、鹿泉、赞皇、元氏同属晋语张呼片,但万全、怀安、赞皇三县是分阴阳入的,而其他各县市则只有一个入声;张家口市区、赤城、涿鹿、怀来、鹿泉平声是分阴阳的,其他县市则平声不分阴阳。魏县城关以东(包括城关)和大名同属中原官话郑曹片,但魏县中原官话区的大部分只有翘舌音,没有平舌音;大名分尖团,魏县则不分尖团。这类语音或词汇区别经常在一县之内就可以看到,下面的几组词中,前一个用于魏县东部,后一个用于魏县城关及其周边(魏县东部和城关周边同属中原官话):站—立、挎篓—粪箕子(一种用于收集家畜粪便的背篓)、糊涂—糊面子(粥)、栽—跌(摔倒)。三是保留的古代汉语成分对应的多是近代汉语的层面。比如,“累、雷、擂、垒、磊、蕾、儡、泪、类”等字在《中原音韵》中属于“齐微”韵,韵母是[uei],今天河北南部一些方言这类字仍读[uei]韵母,与《中原音韵》相同;“棵、科、禾、颗、课”等字在《中原音韵》中属于“歌戈”韵,韵母是[uo],今天河北南部一些方言中这类字仍读[uo]韵母,与《中原音韵》相同。河北方言的“古语词”和“特殊语法现象”也大都可以在近代汉语文献中找到出处,例如:不是头:形势、处境对自己不利。《水浒》第4回:“那汉子见不是头,挑了担桶便走。”谝:夸耀,显摆。《聊斋俚曲集·增补幸运集》:“这贱人夸他的汗巾子,我也有条汗巾,拿出来谝谝吧。”檯:一种青少年游戏所用的木片或木棍儿,游戏中,双方轮换进攻,进攻的一方用自己所持木棍儿击打对方放在地上的木棍儿,按照设定的规则赌输赢。《五方元音
2020年7月6日
其他

且给方言留下一席之地

《繁花》开头写道:“……陶陶说,长远不见,进来吃杯茶。沪生说,我有事体。陶陶说,进来看风景……”对话一来一去,对于说着上海话的人来说,一股熟悉的力量,忽然而来。《繁花》通篇用上海话写作,这种大胆尝试在其文学价值之外,也唤醒了人们人对上海话与生活的回忆,让上海文化在书香中留存。各式各样的方言,组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汉语存在官话、粤语、吴语、闽语、湘语、赣语、晋语、徽语、客家话、平话十大方言区。每个方言区分成若干个方言片,其下又细分为若干小片和方言点,所谓“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可惜的是,能像上海话这样,既在繁华都市的写字楼、街巷里弄萦绕回响,又有作家让其独特韵味跃然纸上的寥寥可数。绝大多数方言及其背后地方文化的传承不可避免地呈现式微之态。当下,方言使用范围渐窄,人群渐少,年轻一代,尤其是00后,缺乏接触和使用方言的机会,普遍不大会说方言。6月2日,在谈到推广普通话和使用传承方言的问题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推广普通话和使用传承方言并不矛盾。的确如此,我们在坚持推广使用普通话的基础上,也要给方言留下一席之地,保护好寄托乡愁的乡音。语言学家刘半农曾说,方言是一种“地域的神味”。方言不仅承载着个体情感,还与地方文化有着紧密联系,不少地方的风俗、文化、曲艺等,都是建立在方言的基础上。像《楚辞》,就是运用了楚地的文学样式和方言,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方言为载体的地域特色文化,体现着独特鲜明的民土风情,是一个地方生生不息的灵魂。如果方言不再被使用,与其联结的地方文化也会随之式微乃至消逝,地域特色也会趋同。推广普通话和使用传承方言,二者不可偏废。近些年来,我国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绘制中国的“语言地图”,自上而下地保护语言资源。一些地方也开始注重方言文化的熏陶和实践养成,有学校采用兴趣课程、人文课程的方式让孩子亲近方言。也有地方开设了讲方言的电视广播频道、视频网站,让热爱方言的本地人倍感亲切。比如,在山东有一档存在十余年的的收视率极高的节目《拉呱》,聚在电视前听主持人用山东方言讲百姓生活的苦辣酸甜,成为不少家庭的保留节目。这个节目曾有一段趣事,有一年改成普通话,结果观众不买账,认为少了家乡味,经过投票,又重拾方言老味道。从这个小小的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出,要让方言焕发生机,亲切生动的方式极其重要。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使用,对于方言来说,如果使用范围逐渐窄化,与人们的距离渐远,其生命不可避免地会走向枯萎。保护传承方言文化,要吸引人们乐于开口,惯于应用,让方言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添彩。听觉中的故乡,似乎比视觉中的故乡更为深远、广博。重新发现、使用传承方言,不仅是想在一腔一韵中寄托乡愁,也是在保育摇曳多姿的地方文化,让人们不会遗忘从何而来,保存好祖先留给自己最生动的记忆。延伸阅读媒体关注!方言使用传承的现状我们遗失的仅仅是方言吗?方言,是文化的传承普通话还是乡音,不是单选题文章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2020-06-07)原文标题:《且给方言留下一席之地》题图来源:百度图片
2020年7月1日
其他

语宝有约|李大勤:走进藏东南的语保人(之二)

让我们继续跟随李大勤教授,看几代语保人如何绘就“语保风景”。专家介绍李大勤,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常务理事,汉藏语言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成员,藏羌语项目组负责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濒危语言志丛书”民族语言系列主编之一。李大勤教授Q李老师,您好!语保工程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保护现阶段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对于藏羌语的保护,语保工程接下来还应该在哪些方面着力呢?李大勤:第一,继续补充一期工程中因各种原因仍未调查的语言点,同时对一期工程中一些新发现语言(如西藏察隅素苦话等)做进一步的核实与确认。第二,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调研材料,尤其是口头传说等方面的文化材料。藏羌语记载了大量民族地区的故事、神话、传说等口头形式文学作品,加之藏羌语大部分属无文字语言,因此该族群的文化传承几乎完全依靠口耳相传得以保存与延续。迄今为止,藏羌地区大量口头文学作品还未得到系统性的整理,而随着熟练母语者日渐离世,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随时有灭绝消失之虞。因此,为维护语言和文化的多元性,接下来我们还需要加大力度,广泛搜集并转写有价值的口头文化材料,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对其进行音像记录和数字化留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存这些珍贵的语言文化材料,维护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景观。第三,扩展调查语言词汇,丰富现有的词汇语料,编纂各语言点的语言词典,尤其是各地区特有的词汇。比如,我们所调查的藏东南地区有丰富的稀有动植物,相应的词汇也非常丰富。对当地特有词汇的调查与记录也是深入了解并传承族群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Q据我们了解,您最初并不是专门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的,在您跟随著名民族语言学家孙宏开先生开始研究民语后,孙宏开先生是怎样指引您的呢?如今您和孙宏开先生都在为语保工程贡献力量,师生同心齐力,师道传承令人动容!在此过程中您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李大勤:我的硕士和博士阶段都是以汉语语法为主攻方向的,博士后才跟着孙老师做民族语言调查方面的研究工作。孙先生是一位有着浓厚的社会情怀的语言学家。尽管他的主要兴趣在汉藏语系的历史类型学研究方面,但自始至终以保护我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化资源为己任,几十年来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踏遍千山万水,为我国民族语言资源保护做出常人难以企及的贡献。能师从这样的学者从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实在是我一生最值得庆幸的事情。最初我也是作为普通成员参与语保工作的,后来通过协助孙老师和黄行老师做一些零碎的工作,逐渐地也对语保工程的组织、管理有了一定的了解。2017年后才在孙老师、黄行老师的推荐下走上藏羌语语保工作的前台。自此之后,我与黄成龙研究员一起负责藏羌语支语言项目的语言选点、人员培训、结项检查及后来的濒危语言志编写的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这期间,相当大的一部分具体工作其实都是团队成员刘宾、宋成、林鑫、朱苗苗、谢颖莹等同学做的,我和成龙研究员则是不停地督促大家及时落实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及孙老师、黄行老师的指示而已。当然,有孙老师作为精神后盾,我们团队的成员与藏羌语支语言各课题的负责人们配合得还算不错。到目前为止,通过大家的同心协力,凡是语保中心分配过来的任务,我们都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
2020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