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宝有约|庄初升:初心不改,保护传承闽粤客方言文化(之二)

本宝班 语宝 2022-04-24

上期(点击回顾)我们一起了解了庄初升教授参与语保工程的点滴乐趣,本期我们将继续跟随庄初升教授,看如何用“初心”保护传承闽粤客方言文化。






庄初升,福建平和人,文学博士,现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执行主任。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历史语言学分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方言学,对客、闽、粤方言及粤北土话音韵有较深入的研究。著有《粤北土话音韵研究》《19世纪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广州方言民俗图典》《广东连南石蛤塘土话》等,主编《濒危汉语方言研究》《客家方言调查研究:第十二届客家方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


庄初升教授(右一)在广东陆河县调查

Q

庄老师,在语保工程实施期间,您作为核心专家组专家,多次参与了工程中检、预验收、验收工作,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参加上述工作的体会?您认为这一工作机制是否能对语保工程的质量起到较好的把关作用?

庄初升:我最大的体会是我所经手的中检、预验收、验收的课题,不管是哪个省的项目,质量良莠不齐。特别是中检质量不太高的课题,大多数是课题负责人不够专业或者不够用心造成的, 这就特别需要加强中检、预验收和验收等各个环节的把关作用2015年之后,我每年秋季之后都要频繁奔赴南方多个省区参加项目的中检、预验收和验收,除了广东省之外,福建、江西、湖南和广西都去过多次,浙江、安徽、四川、河南也分别去过一两次。2017年以来,我还多次应广西语委办的邀请,赴桂林、南宁为广西汉语方言调查项目的课题组进行调查示范和音系归纳,经手的方言点多达15个左右。2018年以来,我接受了江西语委办以及江西项目首席专家的邀请,连续两年暑假赴赣南指导客家话的记音和摄录工作,例如去年暑假到当地指导调查的方言点就有龙南、兴国、瑞金、石城和会昌,提高了有关方言点记音的准确性。

Q

您的学术研究涉及闽语、客家话、粤北土话、粤语等多种东南方言,田野足迹遍布东南各省区。对于东南方言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应用,您有哪些建议?

庄初升:闽、粤、客三大方言除了分布在我国南方,还广泛分布到全世界各大主要华人社区。具体而言,闽方言分布在我国的福建、台湾、广东、海南、浙江等省以及东南亚多个国家;粤方言分布在我国的两广、港澳以及东南亚、澳洲、美洲和非洲等多个国家;客方言分布在我国的广东、福建、江西三省的结合部和广西、四川、湖南、海南、香港、台湾等省区的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南亚、非洲和美洲等多个国家。整体而言,当前闽、粤、客方言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濒危方言,但是因为各大方言内部差异性较大,如闽方言就有闽南话、闽东话、莆仙话、闽中话、闽北话等次方言之分,而且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十分广泛,时至今天都出现了程度不等的濒危迹象。我10年前在闽北建阳调查,发现市区已经很难找到能够说一口地道建阳话的发音合作人。在福州、厦门,许多70后、80后的年轻人不太常说当地方言,而许多90后、00后的孩子甚至已经不会说当地方言了。广东潮汕地区和广州市,长期以来当地居民的方言意识十分强烈,方言文化相当发达,但是不少00后的孩子也出现了方言断层的现,他们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堂之外已经更习惯于说普通话,甚至于他们的爷爷、奶奶为了将就他们,也愿意说很不标准的普通话。这样的情形之下,孩子的方言母语丢失了,普通话也不见得说得特别好,实在是得不偿失。在闽西南和粤东,有一条几百公里长的闽、客方言分界线,随着闽南话的步步“进逼”,这条分界线正在逐渐向客家话的腹地推移,客家话的地盘将越来越小。如上所述,闽、粤、客方言尽管还有很强的生命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并没有整体消亡之虞,但是各种濒危的迹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就像一个很强壮的人已经出现了健康问题,尽管在短期内没有致命的危险,但是不能不引以为戒,因为必要的医疗可以使之更加健康长寿。以历史的眼光来看,许多方言都经历了产生、发展、式微和消亡的过程,似乎与自然界的所有生命体一样既有茁壮成长,也会生死病老,但是不能因为“人固有一死”的宿命论而漠视健康、糟蹋生命。言归正传,当前一般谈论濒危汉语方言的现象,很少人会特别关注闽、粤、客这类大方言的保护问题,尽管如前所述它们已经出现了濒危的迹象。我们认为深层次的方言保护,既要对高度濒危的弱小方言进行“临终关怀”,也要对各大方言的发展态势进行动态监测,防患于未然,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阻止其颓势进一步加剧闽、粤、客方言的“大本营”都在我国南方,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近几百年来随着华人华侨的足迹播迁到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台港澳及海外华人社区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台湾的汉人有“本省人”和“外省人”之分,“本省人”指明末清初以来一直到1945年台湾光复之前主要从福建、广东移居台湾的闽南人和客家人,基本上使用闽南话和客家话;“外省人”指1945年台湾光复之后移居台湾的大陆人民,尤其是1949年后因国共内战失利而随国民政府迁台的大陆军民,总数有几百万之多,早期使用各地方言和国语,目前许多人兼通闽南话。香港的华人主要是上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初从内地移居香港的人士及其后裔,也有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之前一直居住在现时新界地区的“原居民”,包括“围头人”“客家人”“疍家人”和“福佬人”等。早期香港华人使用的方言五花八门,但是由于来自珠江三角洲说粤方言的广府人占大部分,加上来香港定居的广府人中不乏商人和知识分子等上流社会人物,所以以广州话为标准的粤方言很快成为香港市区的通用语,其他方言目前仅限于在部分家庭内部使用。澳门在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登陆之前,主要有闽南籍的渔民居住;此后人口增长较快,主要来自邻近的广东省粤方言区,因此直至今天澳门华人的通用语言仍然是粤方言。海外有闽、粤、客方言的国家不少,如新加坡、菲律宾、文莱等以福建闽南话为主,泰国、老挝、柬埔寨等以潮汕闽南话为主,澳洲、美洲、越南等以粤方言为主,毛里求斯、苏里南等以客家话为主(客家话还是苏里南的法定语言)。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则闽、粤、客三大方言的使用人口都为数不少,马来西亚早期以闽南话较为强势,近几十年来逐渐让位于粤方言。总之,不论是在近代还是现代,台港澳及海外华人社区所使用的方言以闽、粤、客三大方言占绝大多数,闽、粤、客方言无疑成为台港澳同胞及海外华人华侨重要的族群标志最近几年,国家先后划定了若干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其中与闽、客方言区直接相关的就有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7)、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0)、赣南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3)、闽西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7),可见国家的重视程度。我们建议有关部门把汉语方言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管理和专门保护,这样才能为方言文化保护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使各项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

延伸阅读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语宝有约”专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