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随笔】云栖竹径叶飘飞,流泉静美待何人——访莲池大师舍利塔

行愿法师 法界行愿 2022-12-24

 

     

       2017年12月1—4日到杭州参加第十五届吴越佛教学术研讨会暨东方唯识学研究会成立大会。2日,我在第二组发表《印顺导师的唯识学思想》论文,由蔡伯郎教授、陈一标教授主持。

      3日下午,会议闭幕。4日早上,由黄国清教授介绍,我与其他法师、教授等一起搭乘他们的旅游车,去参访弘一大师出家的虎跑泉,到弘一大师舍利塔顶礼。



接着,我们去登六和塔。六和塔位于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当时杭州为吴越国国都,国王为镇住钱塘江潮水,派僧人智元禅师建造了六和塔,如今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六和,来源于佛教“六和敬”之义,取名“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然后,到云栖竹径,去顶礼莲池大师舍利塔。


一、云栖竹径叶飘飞

       初冬的杭州,带着些许冰冷的寒意。今日太阳突然露出了笑脸,虽然有阳光,但寒意深深,我穿了毛衣,戴了围巾。

一阵北风过后,满山的红枫叶、黄银杏及其松、竹等在寒风中,瑟瑟不停地摇曳,红枫叶、黄银杏随风飘舞纷飞。

轻轻地,走在云栖竹径,满地红、黄参杂的落叶,静静地飘落在小径上。我走在路中间,尽量不去踩踏静美的落叶。

每次来杭州都到云栖竹径去顶礼莲池大师,莲池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莲池祩宏(1535年— 1615年),明代杭州人,俗姓沈,出家法名“祩宏”,字“佛慧”,别号“莲池”,被尊为“莲池大师”。又因常住“云栖寺”居住而被称为“云栖和尚”,为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八祖,与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 并称为明末四大高僧,他提倡禅宗、净土宗两者兼修。

      莲池大师,其家是杭州世族,父名德鉴,号明斋先生,母亲姓周。十七岁时中秀才,成为庠生,学行俱优,但是他志不在此,常书“死生事大”在书桌之前。妻子张氏,生子时过世,后又娶汤氏为妻。二十七岁父丧,三十一岁母丧,自此决心出家,投性天理和尚门下落发,并开始行脚参学,曾至京师参见遍融法师、笑岩法师两位长老,在其门下修行过一段时间。经东昌时开悟,作偈云:

 “二十年前事可疑,

  三千里外遇何奇。

  焚香掷戟浑如梦,

  魔佛空争是与非。”
       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至云栖山,重建云栖寺,开始有许多弟子依止在他门下,成为一方丛林。莲池大师要求门下每半月诵《梵网经》与比丘戒,严格戒行。因其参学时特重念佛,故开弥陀净土法门,被尊为净宗八祖。其著作有《弥陀疏钞》、《竹窗随笔》等,又编辑禅宗语录,作《禅关策进》,以禅净双修教导门下,特别重视戒杀生与放生,文章流行于世。
      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莲池大师生病,留下遗言:“大众老实念佛,毋捏怪,毋坏我规矩。”之后,自己端坐,面向西方,念佛示寂。


二、流泉静美待何人

最早读到莲池大师的七笔勾是1989年,令我内心非常震撼。莲池大师《七笔勾》中阐述那一份执意要把世间情爱一笔勾销的菩提愿心,令我思考反省: 

“在苦难的有情世间,诸多的俗世情缘,只令我苦多乐少,苦痛不已。今生遇到佛法,若不发起出离心,出家修行,只会在无尽的六道轮回里,绵绵无绝期的苦痛下去。”

那时,我在贵阳弘福寺僧伽培训班,接受皈依恩师慧海老和尚的教导,又阅读了太虚大师关于僧伽教育的文章。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1990年我发心出家修行,希望未来积极推动僧伽教育,就这样踏上了菩提之路。

静静地绕着莲池大师舍利塔念佛,顶礼莲池大师,想起莲池大师的《七笔勾》:

  1、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贤孙,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笔勾。

  2、凤侣鸾俦,恩爱牵缠何日休?活鬼两相守,缘尽还分手,嗏,为你两绸缪,披枷带杻,觑破冤家,各自寻门走。因此,把鱼水夫妻一笔勾。

  3、身似疮疣,莫为儿孙作远忧。忆昔燕山窦,今日还在否? 嗏,毕竟有时休,总归无后,谁识当人,万古常如旧。因此,把贵子兰孙一笔勾。

  4、独占鳌头,谩说男儿得意秋,金印悬如斗,声势非常久。嗏,多少枉驰求,童颜皓首,梦觉黄粱,一笑无何有。因此,把富贵功名一笔勾。

  5、富比王侯,你道欢时我道愁,求者多生受,得者忧倾覆。嗏,淡饭胜珍馐,衲衣如绣,天地吾庐,大厦何须搆。因此,把家舍田园一笔勾。

  6、学海长流,文阵光芒射斗牛。百艺丛中走,斗酒诗千首,嗏,锦绣满胸头,何须夸口,生死跟前,半时难相救。因此,把盖世文章一笔勾。

7夏赏春游,歌舞场中乐事稠,烟雨迷花柳,棋酒娱亲友,嗏!眼底逞风流,苦归身后,可惜光阴,懡儸空回首。因此,把风月情怀一笔勾。

莲池大师的《七笔勾》,把世间情爱写的真透彻。一个有善根的人,看了《七笔勾》,应坦然面对现实人生,把世间情爱一笔勾销,发心修行。

从无始以来众生轮回六道来看,其实,都在重复上演着人生苦多乐少的悲剧,不停地浪费自己的生命与时间。当然,世间不是每一个人都要发心修行。一切众生随业流转,承受自己的善恶业报。

人生苦短,生命无常,看看世间,无论如何潇洒的人生与凡俗情爱,都抵不过自己的生死。病苦中,再相爱的人,都不能替你病痛;死亡到来往生时,纵有百般不舍,还是要一个人上路。因此,在今生应反省自己的生命,早日觉悟,发心修行,出离轮回之苦,才是当务之急。更应悲悯有情众生沉沦六道之苦,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云栖竹径的竹子,挺拔而立如诗如画。那一池清澈的泉水,在冬日的阳光下,宁静地映照着山,映照美丽的红枫叶,任红枫叶漂在水面,随水漂流而去……

匆忙之中,去顶礼莲池大师舍利塔,又匆忙赶路回程。

坐在车上,深深回望,满山挺拔的竹,满眼红色的枫,还有黄色的银杏,在寒冷的风中,随风飘舞、飘舞……

告假,别了,莲池大师,下次再来看您! 

      本文二图片由黄国清教授摄、一图片由法师摄,在此,特别致谢!

         行愿   合十   2017.12.5

————————————————


版权所有,请尊重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未经作者同意,不得更改,违者必究!                 

———————————————————

请在文章下点二维码关注后,留言。

相关其它阅读:

一切心识如幻,世间诸行如梦——悼念梦参老和尚

【特稿】弥勒佛下生人间成净土,娑婆界龙华三会愿相逢

【评论荟萃】花儿正在绽放,谁来为她站岗?——幼儿园虐童案的启示

重磅 | 《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护教】请宝鸡市统战部、民宗局慎重对待“第三届佛教义学研讨会”函

【重磅】12部门联合发文治理佛道教商业化问题

【护教】请宝鸡市统战部、民宗局慎重对待“第三届佛教义学研讨会”函

学诚会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新时代中国佛教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随笔】雷霆万钧,声震天外——观瀑与护教

恭迎药师佛圣诞——东方医王大愿妙难量,护佑众生消灾降吉祥

【旅澳随笔】旅澳留学见闻记之三——弘法初心与净空法师的移民

2017年贵州省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在安顺隆重举行

行愿法师:讲经交流会上的演讲《普门品导读》

【禅修日记】——轻轻的,走过你身旁

大悲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內寮庵隆重举行大殿落成暨佛像开光庆典

【梅花香雪 · 怀念太虚大师】—访玉佛寺与参加佛教论坛有感

【特稿】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僧伽教育

上海·浦东“都市佛教国际论坛”圆满闭幕

太虚大师: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

太虚大师传略

【评论】“阅藏”是佛弟子本份事,杨教授为何要“震惊”?

佛学论文: 

【唯识】—《摄大乘论》的种子思想

【深入经藏】《南传大藏经》阅后略议(一)

【问佛访道】看见佛陀在人间——《南传大藏经》阅后二

【问佛访道】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南传大藏经》阅后三

【问佛访道】人類於感官現量和意現量是怎樣來認知世界的,其認知的心路過程如何?(一)

【问佛访道】人类于现量和意现量是怎样来认知世界,其认知的心路过程如何?(二)

【问佛访道】人类于现量和意现量是怎样来认知世界,其认知的心路过程如何?(三)

【佛学论文】《维摩经》之哲学理论

【佛學論文】印順導師的彌勒淨土思想

【佛学论文】人间佛教思想的播种者——印顺法师

【深入经藏】《南传大藏经》阅后略议(一)

【问佛访道】看见佛陀在人间——《南传大藏经》阅后二

【问佛访道】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南传大藏经》阅后三

【评论】“阅藏”是佛弟子本份事,杨教授为何要“震惊”?

【中秋】—鸡足山月与菩提自性

佛菩萨诞

【盂兰法会】七月十五日,供僧增福还是超度鬼魂?

【地藏法会】—地藏法门及其修习方法

恭迎地藏菩萨诞辰——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恭迎龙树菩萨诞辰—释迦第二、千部论师、八宗共祖

十方佛净土,阿弥陀第一 ——恭迎阿弥陀佛圣诞!

忆佛念佛:

【念佛三昧】——念佛观心修习法

【自力念佛】——大乘四种念佛法

【念佛见佛】——“般舟三昧”见佛的原理与修习方法

【忆念弥陀】—汉传念佛法门的源流及其修习方法

大慈大悲,寻声救苦——恭迎观音菩萨成道

【佛门礼仪】——修习念佛法门的心态

【佛门礼仪】——念佛的规矩

佛经导读:

【佛经导读】——《地藏经》的宗旨

【佛经导读】-《地藏经》缘起与概说

【佛经导读】《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佛经导读】八支圣道导向苦止息,三转四谛证无上菩提——《转法轮经》导读

【佛经导读】——《佛说善生经》

佛经导读】——《沙门果经》

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 —《慈经Mettà Suttaṃ》导读

东方医王大愿妙难量,护佑众生消灾降吉祥——《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导读

信愿行具足往生弥陀净土,花开见佛菩萨众倒驾慈航——《阿弥陀经》导读

【佛教导读】心地含佛种,百善孝为先——《地藏经》讲座

【佛经导读】不无空非说缘起,照天耀地菩提心——《金刚经》导读之一

【佛经导读】正直捨方便,但说无上道—《法华经·方便品》导读之二

【佛经导读】化盲从信仰为智慧,从烦恼苦痛中解脱—《卡拉玛经》导读

【佛经导读】诸经中王—《妙法莲华经》

  空慧自在——《心经》导读

 吉祥人生,安祥生命——《吉祥经》导读

【修慈】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慈经》讲座之三慈的功德利益

【吉祥人生,安祥生命】系列讲座之—恭诵《吉祥经Maṅgala Suttaṃ》

云水随笔:

【随笔】莫道出家容易得,皆因累世种菩提——给禅修道友的一封信

行愿法师:为父母祈愿文

【朝山】拈花微笑付法藏,鸡足入定待弥勒——朝礼佛教第一门

 穿越时空的爱:

【佛在人间】释尊说法和佛经结集处——王舍城(Rāja-gha)

文殊菩萨妙吉祥——恭迎文殊菩萨圣诞

清明哀歌·忆

【清明】请为祖先诵经增福

【问佛访道】- 杀人者被人杀,骂人者被人骂

【生死之学】觉悟之路,死亡的艺术

【云水日记】——生命中的女性禅修者

【随笔】清净光明,道在那里

【随笔】为骗子买单的人

【旅澳日记】高僧来过——神通、业力、净土

【忆】梅花香雪

【正法眼藏】狮王独踞紫云霞,百兽潜踪畏爪牙

【问道】身归清净域, 心老白云乡

【看见佛陀在人间】—佛说四圣谛,导向苦止息

【法义】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

【云水随笔】 眼前时光

印顺导师《成佛之道》的中心思想和特色

十方佛净土,阿弥陀第一 —恭迎阿弥陀佛圣诞!

【怀念妙老】山门常衍,勿忘世上苦人多

【问佛访道】致最爱的人——别再轮回了,我那长头发的女孩

杂文荟萃:

【佛教四食】: 一切有情众生皆依食住

【如法布施】—最虔诚的供养

魏道儒教授:人间佛教的实践样板是释迦牟尼佛

【佛陀教导】战胜增怨敌,败苦卧不安

中国佛教协会声明

说谎的人,祖师也救不了你!

行愿法师: 建寺安僧风范千古,不舍众生乘愿再来——悼念常应法师

【伦理】佛教伦理的基本原理与护生精神

【佛寺建筑】—南传上座部佛寺布局

佛教历史:

【读史】佛说苦圣谛,就是悲观与消极吗?你如何理解?

【佛史】部派佛教之南传上座部纲要书《清净道论》——《印度佛教史》课程十

【佛史】部派佛教与南传佛教传承及大乘佛教萌芽——《印度佛教史》课程九

【佛史】佛教在印度的发展,佛经结集与僧团分化——《印度佛教史》课程八

【读史】夜睹明星,在菩提树下悟什么——《印度佛教史》课程七

【读史】悟了什么?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印度佛教史》课程六

【读史】人间佛教导师佛陀生日是初八还是十五?——《印度佛教史》课程五

【读史】沙门运动与佛教的兴起——《印度佛教史》课程之四

【读史】古印度本土民族、文化、信仰、修行与佛教——《印度佛教史》课程三

【读史】雅利安文明与印度佛教产生的背景——《印度佛教史》课程二

【读史】佛教在印度产生的背景——《印度佛教史》课程之一

清净声呗

【梵音】钟声超法界,众生悉皆闻

【声呗】富贵《华严经》,梵呗声悠扬——华严唱诵之一

慈母送女去出家, 云水菩提天之涯——母亲节感怀

庆祝佛诞,沐浴佛恩——恭迎四月初八浴佛节

《佛胜吉祥偈》— 以此威力,愿你得胜吉祥

【禅韵】Island of the Self心中岛屿——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异洲不异依

【声呗】礼敬佛、法、僧三宝

胜利护卫偈,安住常精进

梵音清流——恭迎观音菩萨圣诞

【法讯】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 ——《慈经》讲座

【问佛访道】赞佛功德殊胜行,自利利他皆吉祥—称赞佛陀十大名号

护教护法:

 太虚大师:建设现代中国佛教谈

【护教】静修庵开庭公告——护寺保卫战正式打响!

【佛法是救世之光】——佛为救护我们而来

【佛在人間】-出家更接近了人間

【佛法是救世之光】——降魔的方法

【佛法是救世之光】——佛学的两大特色

辱僧鞭尸谁之过?——由“万贤法师在闽南佛学院校友群骂人”引发的思考

是欺师灭祖还是佛门阿Q? ——读净旻法师《评议印顺法师‘大乘非佛说’》

佛印:学习能忍法师“‘印老大乘发展论’论理中的十点思考”感悟

宣方教授:当前南北传佛教交流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于陕西省佛协副会长明舒上师诬蔑本公众号的声明

【问答】看相算命与佛教啥关系?——百劫修相好,佛三十二相

远离附佛传销邪教,自净其意勿非法!

【护教】向钱看何惧千夫指,昧良心顽抗反投诉——宝应县佛协强拆静修6庵、害死大士庵尼师与宁国寺僧人实名举报信

【评论荟萃】僧赞正法僧,住持正法城

附佛邪教惊世邪论:佛教偏化俗化异化矮化虚化论

【附佛神教】“完整教”的惊世邪论

从“惠山众”现象看时下中国佛教知识人的一类“时代精神”

印顺佛学与大乘是佛说——2016无锡「批印」研讨会之回应

批印诸文学术失范和学风问题举隅

台湾《弘誓》145期专辑: 內斗內行,外斗外行的「批印」风潮

法华义辩:

【评论荟萃】宁可千年不开悟,不可一日被人误一一评索达吉堪布讲《六祖坛经释》误人误己误祖师

【评论荟萃】佛子皆为如来使,为护正法当尽责

【评论荟萃】佛陀正法本无诤,堪布何时下神台?

【评论荟萃】删改《法华》署名事,就事论事息诤法

删增《法华》需结集,莫由己见随意添

【无争之辨】删增《法华》需结集,莫由己见随意添

佛门 礼仪:

【佛门礼仪】—水陆法会洒净结界

【佛门礼仪】——水陆法会的由来

【佛门礼仪】——汉传佛教僧俗用语

【佛门礼仪】——供养的心态、方法与功德

【佛门礼仪】——千僧斋礼仪及其殊胜功德

【佛门礼仪】朝山的方式与功德

【佛门礼仪】——朝山的心态和注意事项

【佛门礼仪】——抄写佛经的心态与礼仪

【实用佛门礼仪】—入佛寺生活篇

【佛门礼仪】——佛教称谓误区

【佛门礼仪】—南传上座部僧众托钵乞食礼仪

【佛门礼仪·饭训】—善信到汉传佛寺斋堂用餐礼仪

【佛门礼仪】—居士入汉传佛寺住宿礼仪

【佛门礼仪】在家八关斋戒,受者注意事项

【佛门礼仪】—出世的八关斋戒

【佛门礼仪】--敬僧之礼

【佛门礼仪】听经闻法须知

【佛门礼仪】来自佛门的温馨提示

【佛门礼仪】- 藏传佛教入寺基本礼仪

【佛门礼仪】- 礼敬法宝,智慧如海

【佛门礼仪】- 皈依法会前的预备

【佛门礼仪】- 皈依证明师的资格

【佛门礼仪】礼敬佛宝的注意事项

【佛门礼仪】--顶礼的深义

【佛门礼仪】—皈依受戒的利益与功德

【佛门礼仪】 汉传佛教僧俗称谓礼仪

【佛门礼仪】- 礼敬佛、法、僧三宝文

【佛门礼仪】- 善男信女进入汉传佛寺的基本礼仪

【佛门礼仪】 汉传佛教僧俗称谓礼仪

【佛门礼仪】佛寺上香修持礼仪

【佛门礼仪】—佛法从恭敬中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