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随笔】为骗子买单的人

行愿法师 法界行愿 2022-12-24


编辑按:

一个人学佛修行,要时刻检查自己的心念,到底是贪,是瞋,是痴,还是慢?贪、瞋、痴三毒的具体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被观察到。有人养成了爱占小便宜的坏习惯,这就是贪心的表现之一。殊不知这种占便宜的贪心态,一旦养成后,在复杂的社会里,常常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有人因为贪心被骗后,总怪别人不道德。其实,为什么不反省是自己的贪心惹的祸呢?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自己不贪,就不会上当。今日又有人给我说:“师父,我今天差点被人骗了。”我听了他的叙述,把旧文《贪心惹的祸》赠送给以后会遇到这种情况的人,希望有缘阅读者,引以为鉴。   行愿


       有一个善友告诉我这样一件事:

       由于工作忙,他每天上班,差不多都去他家附近的一个饭店吃饭。

       因为那个饭店的饭菜既干净又便宜,家常小菜很具特色。

一天黄昏,他正坐在这个饭店的一个

角落吃饭。突然,一个老人走过来坐

在他的对面,他有些意外。因为饭店

的空位不少,为什么老人偏要坐在他

的对面呢?

这个老人不好意思的对他说:“我这

人最怕孤独,总想和人在一起。”

他听后,笑着说:“没关系,请坐。”

于是,老人点了菜,他们一边吃一

聊天。老人很健谈,性情很开朗,

他们很快成为熟悉的朋友。吃完饭,

结帐时老人很高兴地说:“今天我请

客。”但是这个朋友坚持不肯,要自

己付帐,因为他不想占老人的便宜。

所以他经过服务台,还是付了自己

的那份饭钱。

第二天他又去那家饭店吃饭,又坐

在那个角落,远远的他看见昨天的

那个老人,老人也看到了他。他想:

“老人怕孤独,一定会来跟他坐一块

吃饭聊天。”可是,老人没过来,而

是与另外一位男士坐在一起谈话、

吃饭,好像老朋友一样。

他觉得心中有些不快和疑惑,自问:

“难道我对老人不好?冷落他了?”

饭后,他清楚的看到是老人付的帐。

突然,这个朋友明白:“或许老人不

和他在一起是因为他没有让老人付帐。

老人家孤独、寂寞,有钱爱请人吃饭,

而他不愿意占老人的便宜。”但是,

这个理由让人觉得有些奇怪、蹊跷。

第三天,他又去吃饭,仍然看到老人

与那位男子坐一起开心的聊天吃饭。

最后,是老人付的帐。

过了几天,他去吃饭,只见那位男士,

而没有见到老人。可是,饭后男士结

帐的时候,账单一百多块。

男士说:“我怎么吃了这么多?”

服务员说:“你和你的朋友吃的饭钱,

你怎么不付?”

男士说:“我不能付,我又不认识

个老人。”

服务员说:“你不认识那个老人?

你们怎么天天在一起吃饭聊天?

每次都是老人付帐,怎么让你付一次,

就不乐意了?”

最后,男士只得把帐付了。


       这一幕戏剧化的情形,让善友看的清清楚楚,他心中暗自庆幸:“幸亏自己不爱占他人的便宜,否则,说不定为骗子付帐的是自己。后来,这个善友给我说起这个事。我说:“好在你不贪心,这也是对你心灵品质的一个检验。还好,及格过关了!”
这个事例教育人们:平时养成不贪,不占他人便宜的良好生活习惯,本身具有这种好的品德,即使骗子想找机会骗你,也无从下手。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自己不贪,就不会上当。

      在生活中,有些人养成贪欲心重,爱占别人便宜的习惯。其实,这是个很不好的恶习。社会上许多人被人骗都是因为自己爱占小便宜,结果,被骗子利用,吃了大亏。

       若一个人学佛,应依教陀教诫,在家佛弟子严格受持五戒,出家人则受持出家众的戒。在日常生活中,谨言慎行,常自反省,检查自己的心念,不被贪、瞋、痴、慢等烦恼所蒙蔽,心不随境转。不管外缘是什么,守住自己内心的清净,不随便占小便宜,增长自己的贪心。贪心过重是祸害自己,应当停下来,反省自己,否则,常为骗子卖单的是你!


            

——————————————

请在文章下面关注后,留言。相关阅读:

附佛神教邪论词典:

附佛神教惊世邪论:反科学反民主反人权反自由论

【附佛神教】“完整教”的惊世邪论之一


既不爱真理也不爱吾师的“学生”

昌来法师:《回应蒋劲松公众号 元闻法师:X人没有辱骂老法师》

佛学界笑谈:本世纪最荒唐的“反思”

反省这样“反思”的后果


本平台其它文章:

依佛法看“辱母血案”,知因识果,离苦解脱

【佛史】佛经结集和部派佛教

依佛法看“辱母血案”,知因识果,离苦解脱

替玉佛寺捏把汗——兼为大陆人间佛教把把脉

【生死之学】觉悟之路,死亡的艺术

捍卫中国禅宗与六祖尊严——恭迎六祖诞辰纪念日


回应校文〈校文〉

【无诤之辩的佛子格调】——批印风潮中理性与平和的回应〈校文〉汇编

是校准?还是跑调?——回应〈校文〉

《拿什么校准你?》读后

对校正者亦须校正

周贵华“居士”究竟是怎么评价印顺法师的?

评论有风险,发言需谨慎!

回应裴勇〈“校”文〉

谁在割裂佛教:为渊驱鱼,还是海纳百川?


印公门人及学术界回应周贵华“批印文章”

台湾《弘誓》145期专辑: 內斗內行,外斗外行的「批印」风潮

从“惠山众”现象看时下中国佛教知识人的一类“时代精神”

批印诸文学术失范和学风问题举隅

中国大陆2016年「批印事件」之反思

百年人间佛教之重要教训

印顺佛学与大乘是佛说——2016无锡「批印」研讨会之回应

佛法本义不容歪曲 ——评〈释印顺佛教研究和佛学思想略观——从反思的角度看〉

「人间佛教」动了谁的奶酪 ──「2016大陆批印斗争」正反意见汇编


本平台2016年佛教界回应周贵华“批印文章”

【评论荟萃】慈心三谏:停止煽动佛教内斗——关于周贵华教授《释印顺佛教研究与佛学思想略观》的批判印顺导师论文

【评论荟萃】礼敬佛法僧——对辱骂僧宝者的处理方法

【护教维权】致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纪委办公室的公开信

【维权护教】关于佛教义学会公开诋毁人间佛教事件的呼吁 一一致国宗局、中佛协、社科院的公开信

【警惕】坚决抵制原教旨主义思想在佛教中的兴起

 反印顺法师的背后——再读周贵华先生论文

【护教心得】海外居士回应:自称学生愚子的见解

【法义之辩】略议太虚大师批评印顺法师《印度之佛教》之真谛

  谁是“狮子虫”? ——评周贵华“释印顺佛教研究和佛学思想略观”一文

  “天神佛教”如何可能? ——兼谈周贵华先生的佛教观

【护教】太虚大师《七众律仪不得逾越》,白衣岂能辱骂僧?

一谏周贵华

“大乘是佛说”的一点思考

 是谁在“灭”法? 评周贵华的伪佛教观——以神学信仰颠覆中国佛教根基

 九问周贵华:“完整教”与这个“无所不包教”有何区别?

【护教】太虚大师《七众律仪不得逾越》,白衣岂能辱骂僧?

版权所有,请使用者尊重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未经作者同意,不得更改,违者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