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佛经导读】不无空非说缘起,照天耀地菩提心——《金刚经》导读之一

行愿法师 法界行愿 2022-12-24

南無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無般若会上佛菩薩(三称)



   《金刚经》在汉传佛教僧俗大众中广为流传,不论是读诵、受持、书写、为人演说,非常盛行,乃至祈福念《金刚经》,一切如愿。特别是经中“不、无、空、非”的文字,更为著名。到底如何来学习《金刚经》?怎样才能把握其宗旨及其修行的核心?学习《金刚经》时,应如何发起菩提心?广众需求,笔者把20127月为《世界佛教》所写,已经发表的《金刚经》导读,供养十方诸佛菩萨、龙天护法及一切大众。愿大众一起分享法喜,趋向解脱,离苦得乐!——题记


 

  一、《金刚经》缘起

    二千五百多年前古印度憍萨罗国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佛陀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住在那里。清晨,世尊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世尊于其城中次第乞已,回到祇园精舍。饭食后,世尊随侍阿难尊者为佛陀收衣钵。世尊洗足后,展具敷座为诸比丘们说法。这时,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请示世尊修行上的关键问题:“请问世尊!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由此开启了世尊宣说《金刚经》的缘起。




    二、《金刚经》概说

   《金刚经》梵语Vajra-Prajñapāramitā-Sñtra在《大正藏》第八册第二三五卷般若部。《金刚经》在汉传佛教界流行普遍,汉译先后有六种译本:

   第一译姚秦鸠摩罗什三藏法师为中观家的译本,流通最广是最契合佛陀本怀的法本;

   第二译元魏菩提留支;

   第三译陈真谛法师;

   第四译隋达摩笈多为法相系的诵本;

   第五译唐玄奘法师;

   第六译唐义净法师。

   本经有三部分:

1、序分:为证信序与发起序,简介说法主、处、时、与会大众及佛说本经因缘。

2正宗分:阐述般若道次第和方便道次第二道五菩提——发心、伏心、明心、出道、究竟等菩提为本经的核心内容。

3流通分:为勉励大众受持、流通本经。

  


    三、《金刚经》宗要

本经用了大量否定字“不、无、空、非”是从诸法实性来说明缘起性空的宇宙真理。全经概说有二点:

1、金刚般若即无上遍正觉:本经以金刚般若为名,内容说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经中世尊为须菩提说:如此发心直至究竟菩提,彻始彻终地归宗于“离相无住”;又无上徧正觉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于是法中无实无虚”。般若无所住,“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取诸相即名诸佛。须知般若无住的现觉即离相菩提的分证。约修行趋果说名为般若无所住;约望果行因说,名为离相菩提心。



   2二道五菩提:本经初由须菩提问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云何住?云何降服其心?”经佛解说后,须菩提又照样的再问一遍,佛回答大致相同。二道为菩萨从初发心到成佛过程中所分的两个阶段:初问初答为般若道,后问后答为方便道。
      
修行者从初发心修空无我慧,到入见道证圣位的阶段重在通达性空离相名般若道。修行者彻悟法性无相后,进入修道一直到佛果的阶段为菩萨方便度生名方便道。般若即菩提,约菩提说这二道即五种菩提。



  后记

        近来五明佛学院索达吉堪布删改鸠摩罗什法师译本《妙法莲华经》一事,使汉传佛教僧俗大众不得不撰文“就事论事”,请索堪布收回其删改流通的“索本”,此事以索堪布的“道歉”暂息。

    没想到阅读索堪布的其它佛学讲座,发现《金刚经》、《六祖坛经》、《中论》也改了,网上有录音,请大家去听。

   作为汉僧尼中之一员,看到佛经被改,如三百茅刺心,万分难过。索堪布的讲经模式是:以藏文版本为标准,讲一部汉译佛经,就改一本。如此改下去,汉传佛教的经典如何是好?

   据藏传佛教的规定,凡改经者会被判“燃烧十指”的刑罚,而汉传佛教严格遵守佛制,没有处罚,这大概是索堪布随意改动汉译佛经,不忌讳的原因吧!

   在此,笔者希望一切学佛者慎重地遵循佛陀“依法不依人”、“以戒、以法为师”的教导,不要盲信“依人不依法”,置佛陀教诫而不顾,更不要随意改佛经,也不要不知因果积极去支持篡改佛经者。希望学佛者学习到佛陀纯正的教法,而不是学习被人篡改的“索法”。故此,以《金刚经》导读供养大众,愿佛陀正法久住,僧伽和合!

    最后,祈愿十方诸佛菩萨加被一切众生趋向正法,离苦得乐!

 

            释行愿

            2016.8.1




若有读后感,或意见与建议,请在文章最下面关注后,留言。




版权所有,请使用者尊重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未经作者同意,不得更改,违者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