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禅修日记】——轻轻的,走过你身旁

行愿法师 法界行愿 2022-12-24

编者按:

那天,遇见十七年前的禅修同道,她说起我们一起禅修的事。我就把这篇禅修日记,与有缘阅读的师友们分享。

另外,道友说:“好久没有听你唱歌了”。于是,我就临时录了《送别》,满道友的愿。

 人生无常无我,缘聚缘散缘灭。

 愿我们精进不懈,向着菩提圣道,在道上再相逢。

 愿佛陀正法久住!

 愿我们福德因缘具足,得遇善知识!

 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趋向解脱,圆满菩提!

 行愿 合十  

轻轻的,走过你身旁

                      —给道友

            轻轻的,

走过你身旁。

不是为了与你相遇,

而是追寻佛陀古仙人道。

 

见到你,

是宿世之缘,

你又何必挂心?

来了,去了,

人生无常、苦、无我,

如梦、幻、泡、影。

 

我们为何要继续轮回?

我们为何要不停受苦?

而不止息

业的造作?

 

六道轮回中,

你是谁?

我又是谁?

他是谁?

她又是谁?

到底谁在轮回

 

今生轮回,

是为了不再轮回;

今生哭泣,

是为了不再哭泣。

今生苦痛,

是为了不再苦痛。

 

从清净梵行中,

践行佛陀言教;

体悟诸佛法义,

走向菩提圣道。

离苦得乐趋向解脱,

达证涅槃圣道——苦的止息。

          ——摘自行愿《云水日记》      

      


一、禅系不同,法门有别

去了禅修中心禅坐,遇见一个穿着臧传佛教喇嘛衣的澳洲“阿尼”与一个念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宗的禅修者。她们都很年轻,一脸的虔诚、青春与阳光。

禅坐课程是修习南传上座部《清净道论》中的四念处,禅修规定不戴念珠、不持咒、不念佛,不修习其它法门,全程止语,按照指导老师的教导,修习四念处。

阿尼遵守禅修中心的规定,把人骨念珠收起来。据说:那串人骨念珠是她的根本上师传给她修行用的法器宝物。

弥陀净土的禅修者,也收起她的星月菩提念珠,那是她师父给她的念珠。

开始禅修时,她们与我一样,安静地坐在禅堂,我修习三十二分身,她们修习数息。但藏传阿尼无法舍弃她的咒语,因为她已经习惯持咒,咒语流动在她的生命里,仿佛与血液一样。因此,在修习四念处的数息时,她还在不停地念咒。弥陀净土的禅者,则一直念阿弥陀佛名号,与四念处的禅修不相容。

禅修指导老师,特别约见了她们,劝阿尼停下咒语,好好地观察自己的心念。请弥陀净土的禅者,不要念佛号,安静地数息,观察自己的心念。她们一时无法适应,一脸的茫然。

我们一起坐在禅堂,她们就坐在我傍边。大家修习各自的业处,阿尼依然全身心地念咒,有时她念咒还会发出声音;弥陀净土者还是念弥陀圣号,慢慢地大家都习惯了她们的咒语与圣号的方式。

七天的禅修结束了,终于,阿尼又戴上她的人骨念珠,继续持咒;她戴上星月菩提念珠,继续念阿弥陀佛圣号。

临走时,她们问我:你禅修如何?What about your meditation?

我告诉她们:可以安静地修习三十二分身(身至念kāyagatāsati)

她们说:我无法集中精神,总是不自觉地念咒、念佛号,怎么办?

我答:很多人都修习过其它法门,但现在我们是来禅修,修习四念处。所以,我们需要放下已修习的其它法门,依禅修指导老师的教授,如法地进行。至于在禅修时,你习惯性地持咒、念佛号,尽量在觉知自己心念是持咒后,立刻回到现在的禅修业处,不要一直用持咒、念佛号的方式,代替自己正在修习的禅修业处。

早期,佛陀坐下的比丘、比丘尼有戒律,是不持咒的,你可以查阅佛教大藏经中有记载。后来,大乘佛教兴起,为适应方便度化有缘众生,特别是那些爱持咒的婆罗门、祭师等。于是,在大乘佛教中期,密教兴起,上师善用咒语接引众生。这样,很多与密教有缘的人,就开始接触咒语,习惯用持咒的方式。

关于念佛圣号的方法,我们知道最早佛陀教导的是:念佛、念佛、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的六念法门。可以查看下面的链接:

忆佛念佛:

【念佛三昧】——念佛观心修习法

【自力念佛】——大乘四种念佛法

【念佛见佛】——“般舟三昧”见佛的原理与修习方法

【忆念弥陀】—汉传念佛法门的源流及其修习方法

大慈大悲,寻声救苦——恭迎观音菩萨成道

【佛门礼仪】——修习念佛法门的心态

【佛门礼仪】——念佛的规矩

现在,我们是学习南传上座部的四念处禅修,禅修系统包括了禅定与观慧。须知:禅定是共世间一切外道,唯有佛陀教导的观慧不共外道,才能趋向生死的解脱。你们回去后,可以认真阅读《清净道论》,就知道四念处的修习方法,与藏传佛教上师相应法的持咒,以及汉传佛教弥陀净土法门的念佛圣号是有差异的。

    

 

二、与你相遇,菩提宿缘

禅修结束,到了分别时。

阿尼给我说:七天念咒,功力大增。觉得你是我们藏传阿尼,以前见过。

我笑着说:在无始终轮回里,都有可能。遇见是缘分,珍惜就好。

弥陀净土者说:这七天念佛,收获很大,心很静,还梦见了阿弥陀佛。以后往生比较有信心。要不,你也和我一起念阿弥陀佛圣号,好不好?未来往生弥陀净土。

我答:你继续努力,往生弥陀净土有望。很抱歉,我修习不净观,修习三十二分身,修习弥勒净土法门。

最后,告别时,大家有点不舍。

于是,我写了《轻轻的,走过你身旁》送给她们。

愿云水生涯中

随缘遇见的你,

安心于法上

安住于道中  

     行愿  合十

    

————————————————

     


版权所有,请尊重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未经作者同意,不得更改,违者必究!

                              支   持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

请在文章下点二维码关注后,留言。

相关其它阅读:

大悲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內寮庵隆重举行大殿落成暨佛像开光庆典

【梅花香雪 · 怀念太虚大师】—访玉佛寺与参加佛教论坛有感

【特稿】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僧伽教育

上海·浦东“都市佛教国际论坛”圆满闭幕

太虚大师: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

太虚大师传略

【评论】“阅藏”是佛弟子本份事,杨教授为何要“震惊”?

佛学论文: 

【唯识】—《摄大乘论》的种子思想

【深入经藏】《南传大藏经》阅后略议(一)

【问佛访道】看见佛陀在人间——《南传大藏经》阅后二

【问佛访道】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南传大藏经》阅后三

【问佛访道】人類於感官現量和意現量是怎樣來認知世界的,其認知的心路過程如何?(一)

【问佛访道】人类于现量和意现量是怎样来认知世界,其认知的心路过程如何?(二)

【问佛访道】人类于现量和意现量是怎样来认知世界,其认知的心路过程如何?(三)

【佛学论文】《维摩经》之哲学理论

【佛學論文】印順導師的彌勒淨土思想

【佛学论文】人间佛教思想的播种者——印顺法师

【深入经藏】《南传大藏经》阅后略议(一)

【问佛访道】看见佛陀在人间——《南传大藏经》阅后二

【问佛访道】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南传大藏经》阅后三

【评论】“阅藏”是佛弟子本份事,杨教授为何要“震惊”?

【中秋】—鸡足山月与菩提自性

佛菩萨诞

【盂兰法会】七月十五日,供僧增福还是超度鬼魂?

【地藏法会】—地藏法门及其修习方法

恭迎地藏菩萨诞辰——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恭迎龙树菩萨诞辰—释迦第二、千部论师、八宗共祖

忆佛念佛:

【念佛三昧】——念佛观心修习法

【自力念佛】——大乘四种念佛法

【念佛见佛】——“般舟三昧”见佛的原理与修习方法

【忆念弥陀】—汉传念佛法门的源流及其修习方法

大慈大悲,寻声救苦——恭迎观音菩萨成道

【佛门礼仪】——修习念佛法门的心态

【佛门礼仪】——念佛的规矩

佛经导读:

【佛经导读】——《地藏经》的宗旨

【佛经导读】-《地藏经》缘起与概说

【佛经导读】《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佛经导读】八支圣道导向苦止息,三转四谛证无上菩提——《转法轮经》导读

【佛经导读】——《佛说善生经》

佛经导读】——《沙门果经》

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 —《慈经Mettà Suttaṃ》导读

东方医王大愿妙难量,护佑众生消灾降吉祥——《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导读

信愿行具足往生弥陀净土,花开见佛菩萨众倒驾慈航——《阿弥陀经》导读

【佛教导读】心地含佛种,百善孝为先——《地藏经》讲座

【佛经导读】不无空非说缘起,照天耀地菩提心——《金刚经》导读之一

【佛经导读】正直捨方便,但说无上道—《法华经·方便品》导读之二

【佛经导读】化盲从信仰为智慧,从烦恼苦痛中解脱—《卡拉玛经》导读

【佛经导读】诸经中王—《妙法莲华经》

  空慧自在——《心经》导读

 吉祥人生,安祥生命——《吉祥经》导读

【修慈】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慈经》讲座之三慈的功德利益

【吉祥人生,安祥生命】系列讲座之—恭诵《吉祥经Maṅgala Suttaṃ》

云水随笔:

【随笔】莫道出家容易得,皆因累世种菩提——给禅修道友的一封信

行愿法师:为父母祈愿文

【朝山】拈花微笑付法藏,鸡足入定待弥勒——朝礼佛教第一门

 穿越时空的爱:

【佛在人间】释尊说法和佛经结集处——王舍城(Rāja-gha)

文殊菩萨妙吉祥——恭迎文殊菩萨圣诞

清明哀歌·忆

【清明】请为祖先诵经增福

【问佛访道】- 杀人者被人杀,骂人者被人骂

【生死之学】觉悟之路,死亡的艺术

【云水日记】——生命中的女性禅修者

【随笔】清净光明,道在那里

【随笔】为骗子买单的人

【旅澳日记】高僧来过——神通、业力、净土

【忆】梅花香雪

【正法眼藏】狮王独踞紫云霞,百兽潜踪畏爪牙

【问道】身归清净域, 心老白云乡

【看见佛陀在人间】—佛说四圣谛,导向苦止息

【法义】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

【云水随笔】 眼前时光

印顺导师《成佛之道》的中心思想和特色

十方佛净土,阿弥陀第一 —恭迎阿弥陀佛圣诞!

【怀念妙老】山门常衍,勿忘世上苦人多

【问佛访道】致最爱的人——别再轮回了,我那长头发的女孩

【旅澳随笔】旅澳留学见闻记之三——弘法初心与净空法师的移民

杂文荟萃:

【佛教四食】: 一切有情众生皆依食住

【如法布施】—最虔诚的供养

魏道儒教授:人间佛教的实践样板是释迦牟尼佛

【佛陀教导】战胜增怨敌,败苦卧不安

中国佛教协会声明

说谎的人,祖师也救不了你!

行愿法师: 建寺安僧风范千古,不舍众生乘愿再来——悼念常应法师

【伦理】佛教伦理的基本原理与护生精神

【佛寺建筑】—南传上座部佛寺布局

佛教历史:

【读史】佛说苦圣谛,就是悲观与消极吗?你如何理解?

【佛史】部派佛教之南传上座部纲要书《清净道论》——《印度佛教史》课程十

【佛史】部派佛教与南传佛教传承及大乘佛教萌芽——《印度佛教史》课程九

【佛史】佛教在印度的发展,佛经结集与僧团分化——《印度佛教史》课程八

【读史】夜睹明星,在菩提树下悟什么——《印度佛教史》课程七

【读史】悟了什么?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印度佛教史》课程六

【读史】人间佛教导师佛陀生日是初八还是十五?——《印度佛教史》课程五

【读史】沙门运动与佛教的兴起——《印度佛教史》课程之四

【读史】古印度本土民族、文化、信仰、修行与佛教——《印度佛教史》课程三

【读史】雅利安文明与印度佛教产生的背景——《印度佛教史》课程二

【读史】佛教在印度产生的背景——《印度佛教史》课程之一

清净声呗

【梵音】钟声超法界,众生悉皆闻

【声呗】富贵《华严经》,梵呗声悠扬——华严唱诵之一

慈母送女去出家, 云水菩提天之涯——母亲节感怀

庆祝佛诞,沐浴佛恩——恭迎四月初八浴佛节

《佛胜吉祥偈》— 以此威力,愿你得胜吉祥

【禅韵】Island of the Self心中岛屿——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异洲不异依

【声呗】礼敬佛、法、僧三宝

胜利护卫偈,安住常精进

梵音清流——恭迎观音菩萨圣诞

【法讯】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 ——《慈经》讲座

【问佛访道】赞佛功德殊胜行,自利利他皆吉祥—称赞佛陀十大名号

护教护法:

 太虚大师:建设现代中国佛教谈

【护教】静修庵开庭公告——护寺保卫战正式打响!

【佛法是救世之光】——佛为救护我们而来

【佛在人間】-出家更接近了人間

【佛法是救世之光】——降魔的方法

【佛法是救世之光】——佛学的两大特色

辱僧鞭尸谁之过?——由“万贤法师在闽南佛学院校友群骂人”引发的思考

是欺师灭祖还是佛门阿Q? ——读净旻法师《评议印顺法师‘大乘非佛说’》

佛印:学习能忍法师“‘印老大乘发展论’论理中的十点思考”感悟

宣方教授:当前南北传佛教交流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于陕西省佛协副会长明舒上师诬蔑本公众号的声明

【问答】看相算命与佛教啥关系?——百劫修相好,佛三十二相

远离附佛传销邪教,自净其意勿非法!

谁是凶手?——山东肥城暴打出家尼师强送精神病院的邪教黑幕,呼吁政府、部门严厉打击传销及附佛邪教

【护教】向钱看何惧千夫指,昧良心顽抗反投诉——宝应县佛协强拆静修6庵、害死大士庵尼师与宁国寺僧人实名举报信

【评论荟萃】僧赞正法僧,住持正法城

法华义辩:

【评论荟萃】宁可千年不开悟,不可一日被人误一一评索达吉堪布讲《六祖坛经释》误人误己误祖师

【评论荟萃】佛子皆为如来使,为护正法当尽责

【评论荟萃】佛陀正法本无诤,堪布何时下神台?

【评论荟萃】删改《法华》署名事,就事论事息诤法

删增《法华》需结集,莫由己见随意添

【无争之辨】删增《法华》需结集,莫由己见随意添

佛门 礼仪:

【佛门礼仪】—水陆法会洒净结界

【佛门礼仪】——水陆法会的由来

【佛门礼仪】——汉传佛教僧俗用语

【佛门礼仪】——供养的心态、方法与功德

【佛门礼仪】——千僧斋礼仪及其殊胜功德

【佛门礼仪】朝山的方式与功德

【佛门礼仪】——朝山的心态和注意事项

【佛门礼仪】——抄写佛经的心态与礼仪

【实用佛门礼仪】—入佛寺生活篇

【佛门礼仪】——佛教称谓误区

【佛门礼仪】—南传上座部僧众托钵乞食礼仪

【佛门礼仪·饭训】—善信到汉传佛寺斋堂用餐礼仪

【佛门礼仪】—居士入汉传佛寺住宿礼仪

【佛门礼仪】在家八关斋戒,受者注意事项

【佛门礼仪】—出世的八关斋戒

【佛门礼仪】--敬僧之礼

【佛门礼仪】听经闻法须知

【佛门礼仪】来自佛门的温馨提示

【佛门礼仪】- 藏传佛教入寺基本礼仪

【佛门礼仪】- 礼敬法宝,智慧如海

【佛门礼仪】- 皈依法会前的预备

【佛门礼仪】- 皈依证明师的资格

【佛门礼仪】礼敬佛宝的注意事项

【佛门礼仪】--顶礼的深义

【佛门礼仪】—皈依受戒的利益与功德

【佛门礼仪】 汉传佛教僧俗称谓礼仪

【佛门礼仪】- 礼敬佛、法、僧三宝文

【佛门礼仪】- 善男信女进入汉传佛寺的基本礼仪

【佛门礼仪】 汉传佛教僧俗称谓礼仪

【佛门礼仪】佛寺上香修持礼仪

【佛门礼仪】—佛法从恭敬中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