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欲刀上蜜,行者断心欲

释行愿 法界行愿 2022-12-24

编者按:

       善友一问:“法师,我们生存在这个世间为什么有这么多痛苦?我只追求快乐,并不想追求痛苦。结果,快乐没得到,却因执着五欲之乐,引发无数痛苦。我该怎么办?如何离苦解脱?”

       答:请了解生命真相,由五蕴构成,五欲刀上蜜,执取危生命。

     善友二问:“师父,我是信佛的在家佛教徒,常去寺院供养三宝,认识了佛寺的一些师父。有人说我是“如来”,让我做他的女朋友,他有钱……。这是流氓骗色的套路吧?我要怎样获得离苦的智慧,才不被混迹于佛门的流氓所欺骗?”

       答:如来,梵语Tathāgata多陀阿伽陀,译为如来,佛十号之一。佛陀乘真理而来,由真如而现身,故尊称佛陀为“如来”。至于有人说你是他的“如来(佛母)”,估计他搞的是印度性力派双修法或流氓法。关于离苦的智慧,请你阅读佛陀教典,也可参看下面文章,认识生命的真相,由五蕴构成,因五欲起颠倒想,轮回而受报。

     善友三:“师父,今天我犯错骂人,要忏悔。我去旅游区的佛寺拜佛上香,有一个出家模样的人竟然搭讪给我算命,说我是他前世的妻子,让我做他的女朋友。当时,我很生气怼他:前世之前,我是你妈,再前世之前,我是你奶奶,你想欺负谁啊?”

       答:此事发生在旅游景区,估计你遇到了冒牌货。因为佛陀座下如法如律的出家僧尼,不算命,不打卦,更不会以欺骗为职业,危害社会安全和伤害众生。作为成年人,应知社会法律和法规,你有权利拒绝他人的无理要求,甚至报警求助,但不必瞋恨骂人造恶业。

       善友四:“法师,我不是佛教徒,和朋友去登山到寺院上香,遇到一个照顾香火清纯年轻的尼师。我们互相加了微信,彼此有联系。后来,她说要还俗嫁给我,可我是有家的人。为这破事,我妻子生气闹离婚,我该怎么办?”

    答:自己造业,自己消,请与家人和气沟通。

       

       现列举有代表性的信众学佛疑问,并针对上述问题,个人建议居士善友: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佛陀教诫,清醒理智,保持正念,反省自己的身、口、意三业,勿与人争执,莫去纠缠,注意安全,远离瞋恨,远离邪恶。因为世间这类事很多,有人追求女孩失败,患上躁狂症。后来,恶念瞋恨心生起,残杀女孩,伤害无辜,走向犯罪。
      为此,我摘抄旧文《人间佛教出世观》——执着“五欲”之苦与“灭苦”之法,发到本平台上,供有缘者阅读参考。

       这里,特别提醒:那些混迹于佛门无事生非的盲流,专门卧底佛教界,从事“挑拨离间”,煽动不知真相的无知者作乱,祸害佛教者注意,别再继续搞阴谋,网络已全部记录你们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民众的言论。

      另外,请勿对号入座,疑心病患者,莫瞋也莫恼。娑婆世间没啥新鲜事,千篇一律地重复上演贪、瞋、痴,轮回六道的把戏。吃瓜看客,若不幸故事雷同,请自省三思。最好“放下屠刀”,忏悔修行,还为时不晚。须知:法界因果丝毫不昧,聪明过度害人终害己,何况以佛教的名义,骗财骗色?
     真学佛者,学佛的目的就是要“认识自己,认识世间,认识生命痛苦的原因,找到灭除痛苦的方法”。希望我们从佛陀的教法中,学习到生命解脱、离苦之法。祈愿佛陀正法久住,众生得遇如法如律善士,趋向正法,离苦得乐!

 行愿  2020.6.10

           











五欲刀上蜜,  行者断心欲

      

       在“人间佛教出世观"——执着五蕴之苦与离苦执法”的文章中,已说到“人间佛教出世观”主张:第一种要出离的世间是五蕴世间”;第二种要出离的世间是“五欲世间”为什么要出离五欲世间呢?人们执着“五欲”之乐,不知五欲的过患,如人的舌头,去添刀上之蜜。如何灭除执着“五欲”所带来的苦痛呢?请看佛陀的教导。
          

        一、五欲的含
     “五欲”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舌、身”这五官,所认知的世间和经验的世间,而不是我们现在所住的物质世间,即佛教所认为的器世间。在南传《增支部·顺世论者经》中说:有两个顺世婆罗门来见佛陀,他们对形而上学的问题很有兴趣。他们问佛陀:“什么是世间?”
      佛陀回答道:“婆罗门!在圣者的戒律中,五欲就叫做世间。是哪五项呢?由眼认知的、渴望的、诱人的、快乐的、可爱的、被激情所缚的形态;由耳认知的...声音;由鼻认知的...香;由舌认知的...味;由身认知的、渴望的、诱人的、快乐的、可爱的、被激情所缚的触;就是这五项。”(1)
      从上面文字知道,这段经文所讲的“五欲世间”是从人的内六根——眼、耳、鼻、舌、身来解说的。那么,什么是五欲呢?据《佛光佛学大词典》解释说:五欲,梵语pañca kāmāḥ,巴利语pañca kāmā,有二种解释:
     第一、又作五妙欲、妙五欲、五妙色。指染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情欲。简述如下:

      1、色欲(梵rūpa-kāma),谓男女之形貌端庄及世间宝物玄、黄、朱、紫等种种妙色,能使众生乐着无厌。

     2、声欲(梵śabda-kāma),谓丝竹与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音,能使众生乐着无厌。
     3、香欲(梵gandha-kāma),谓男女身体之香及世间一切诸香,能使众生乐着无厌。
     4、味欲(梵rasa-kāma),谓各种饮食肴膳等美味,能使众生乐着无厌。

      5、触欲(梵spraṣṭavya-kāma),谓男女之身有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衣服等种种好触,能使众生乐着无厌。又相对于欲界粗弊之五欲,称色界、无色界之五欲为“净洁五欲”。(2)

           
     第二、五欲,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简述如下:
     1、财欲:财,即世间一切之财宝。谓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着而不舍。   

       2、色欲:色,即世间之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谓人以色悦情适意,故贪求恋着,不能出离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3、饮食欲:饮食,即世间之肴膳众味。谓人必藉饮食以资身活命,故贪求恋着而无厌。
     4、名欲:名,即世间之声名。谓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故贪求乐着而不知止息。
     5、睡眠欲:适当的睡眠有利益身体的健康,但“人不知时节,怠惰放纵,乐着睡眠而无厌”。(3)

       以上是五欲所含的内容,从中可知“五欲”对一切众生的身与心,有多么大的吸引力。可以这么说,众生无始以来就在五欲中“醉生梦死”,沉沦生死苦海,轮回不已。

                  


        二、五欲世间的生与灭

     《杂阿含·起世经》不仅解释了“云何世间集”,就是世间生起的原因,而且还解释了“世间的消灭",也就是出世

       “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世间、世间集、世间灭、世间灭道迹。谛听,善思!云何为世间? 谓六内入处,云何六? 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云何世间集? 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集着。云何世间灭? 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集着,无余断,已舍、已吐、已尽、离欲、灭、止、没。云何世间灭道迹? 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4)
      这就是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所认识的世间,而这样的世间是一切苦的聚集,众生沉沦其中,痛苦不堪。因此,佛陀教导我们要出离这样的世间。 

       三、执着五欲之苦
     佛教对五欲的详细分析其目的就是为了消灭苦。佛教认为:众生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对五欲的执著。佛教认为:五欲世间的本身并不是“纯大苦聚集”,它只是苦的来源,而对五欲世间的“贪着才是苦”
    《杂阿含752经》中说,有一位比丘名叫迦摩问佛陀:    
     “世尊,所谓欲者,云何为欲?”
     佛陀答道:“欲,谓五欲功德。何等为五?谓眼识明色,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如是耳、鼻、舌、身、识触,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是名为欲。然彼非欲,于彼贪著者,是名为欲。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世间杂五色,彼非为爱欲,
     贪欲觉想者,是则士夫欲,
     众色常住世,行者断心欲。”(5)
     由这段经文可知,五欲世间的起源就是贪欲,要出离五欲世间,就要断贪欲,而断贪欲的方法,就是要对五欲世间有彻底而清楚的认识,认识五欲的过患,然后才能彻底的断除贪欲。
     其实,世间的五欲本身并不是贪欲,“贪欲”就在我们的内心。因此,“出世”并不是要离开我们所住的这个器世间,而是让我们住在这个世间修习,让自己的内心不再贪欲执着“五欲”,以此离苦得乐。 


         四、灭苦之道

      佛陀教法最终目的是要为众生解脱一切的苦痛,所以早期佛教经典中多处记载佛陀所宣讲的教法都只有“苦和苦灭”。在南传《相应部·阿耨罗度经》第3册第119页、《中部·阿梨咤经》第2册第140页中,佛陀说:“阿耨羅度,无论过去还是現在,我只宣讲苦和苦灭。6
     “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我们已得到珍贵的人生,必须要好好善用人生,勿浪费人生宝贵的光阴。须知:“是日已过,命已随减少,如少水鱼,斯有何乐?”。作为佛弟子,要努力实践佛陀所教导的正法,“如实知见”五蕴世间和五欲世间的过患。

        如何离苦得乐?

      五欲刀上蜜,

      贪着轮回因;

      众色常住世,

      行者断心欲。

     如实了知人生无常,无常故苦,苦故无我。由此,生起厌离世间之心,趋向正法,如法修行,离苦得乐,达正涅槃圣道。让我们就在今生,依佛陀正法而安住吧,解脱离苦!

———————————— 

注释

(1)南传《增支部·顺世论者经》第4册第427页。

(2)《佛遗教经》、《大智度论》卷十七、卷三十七、《摩诃止观》卷四下都有介绍相关内容。

(3)《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十七、《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四。

(4) CBETA,T02, no.99, p.56,c2-11.相对应的南传经典是《相应部》(第2册第73页)的Lokasamudayasutta.

(5)CBETA, T02, no. 99, p. 198, c27-p. 199, a12. 与此经相对应的南传《增支部》的《参透经》也有相同的思想。

(6)南传《相应部·阿耨罗度经》第3册第119页、《中部·阿梨咤经》第2册第140页说:有一位比丘名为阿梨咤,错误地认为:“我知世尊如是说法,行欲者无障碍。”当佛陀知到后批评他,并说:“比丘们,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所讲授的只是苦和苦灭。”


点击查看 :★ 专 栏 文 集 推 荐 ★

恭迎十方佛菩萨诞

《佛门礼仪》

《佛经导读》

【看见佛陀在人间】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专辑

《人间佛教护教集》

《云水天涯行脚僧》

《佛学论文集》

《印度佛教思想史》专辑1

闽院人的标志·菩萨道的精神《首届闽院校友会巡礼》专辑

                        回  向  偈

             愿以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以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愿以此功德,回向诸有情。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安乐国。 

————————————————

   

版权所有,请尊重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未经作者同意,不得更改,违者必究!     

点击阅读文章:

【珍重】一隔千万里,再隔万重山
净心第一,利他为上——纪念印顺导师童心菩提天真佛【润四月初八】庆祝佛诞,沐浴佛恩师父,您好吗?好久不见【恭迎文殊菩萨圣诞】文殊菩萨救度,接一千送八百
财物五家有,不施悔恨迟知恩报恩,菩萨大行——纪念朴老【澳洲封城日记】卫生纸,终于有了母亲,我生命中的观音菩萨
如法布施断穷根:福田、悲田、敬田【五四快乐】青年的佛教,菩萨的大行
【五一快乐】佛陀耕田与农夫耕田的劳动成果差异【恭迎四月初八浴佛节】庆祝佛诞,沐浴佛恩【澳洲封城日记】为啥西人不戴口罩?
《法华经·普门品》导读:色身三昧化閻浮,普門示現度群迷
【澳洲封城日记】卫生纸没了
远离邪师破恶杀贼,放下屠刀立地修行
美丽险恶的歧途:误入魔窟的幻听与天耳通之别
【见他人死,知无常苦】意外死亡生何处?
杀人者被人杀,恼人者被人恼
守护诸吉祥,以智者为友
清明,请用鲜花祭祖
清明为祖先诵经增福的方法
清明祭祖亡者获益,请用鲜花素食诵经
行愿法师:现代南传佛教四大内观禅系的比较研究
《须深经》: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
自依法依,远离邪教,远离病毒
闭门禁足是深山,读书阅藏即净土
【恭迎普贤菩萨圣诞】虚空法界无尽,菩萨悲愿大行
【恭迎观音菩萨圣诞】南無观世音菩萨,过去正法明如来
佛陀涅槃,佛弟子永恒怀念
出家入世近人间: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南無消灾延寿药师佛】东方医王大愿妙难量,护佑众生消灾降吉祥
元宵佳节,吉祥平安
【病危隔离】:庚子立春日,禅房花开时
行愿法师:为新型肺炎疫情向诸佛菩萨祈愿文
大年初一:礼拜“南無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般舟三昧:念佛见佛的原理
修习念佛法门的心态
念佛三昧:念佛观心修习法
大乘四种念佛法:念佛是自力or他力?
忆念弥陀:汉传念佛法门的源流及其修习方法
禅修日记:轻轻的,走过你身旁
【除了食,还吃啥?】众生依食住,段触思识食
【2020元旦快乐】: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
【2020新年寄语】身苦心不苦,净土白云乡
财物五家有,不施悔恨迟
离苦得乐: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如法布施断穷根,积善修福种菩提
布施波罗蜜,利济诸有情
你妈被打,谁之过?
“暴打幼女”被剥夺抚养权,怪谁?
妙老慈悲育僧才,救苦飞扬观音掌
怀念妙老:眼界大千皆泪痕
怀念妙老:妙湛法师与中国佛教
缅怀梦参老和尚:佛菩萨欢喜你就好
慧海法师:唯识学上转依义
【忆师父】慧灯高悬普照众生,海纳百川兴教功深

佛门礼仪 : 礼佛的感悟
佛门礼仪:礼佛的深意
佛门礼仪:汉传佛教僧俗称谓
佛门礼仪:礼敬僧宝
佛门礼仪:礼敬法宝
佛门礼仪:礼敬佛宝
佛门礼仪:南传上座部僧众托钵乞食
【佛门礼仪】佛寺上香修持礼仪
【佛门礼仪】善信入南传佛寺的基本礼仪
【佛门礼仪】进入三大语系佛寺的常识礼仪
【佛门礼仪】 敬僧之礼,培福增慧
【佛门礼仪】居家供香诵经修持礼仪
佛法,从恭敬中求
【佛门礼仪】汉传佛教僧俗称谓
【佛门饭训】善信到汉传佛寺斋堂用餐礼仪
【佛门礼仪】供养三宝的心态、方法与功德

【恭迎阿弥陀佛诞】十方佛净土,阿弥陀第一
恭迎药师佛圣诞:东方医王大愿妙难量,护佑众生消灾降吉祥
【纪念六祖惠能大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佛说善生经》导读:身口意离四恶礼六方,构建真善美福乐人生
《沙门果经》导读:出家修行截断生死轮回,入于圣流直证沙门道果
世尊十大德号之含义
《法华经》导读:佛子菩萨行,成佛妙莲華
《人间佛教禅法及其当代实践》读议
三宝在人间,唯人能成佛
人生皈依处,三宝最吉祥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导读:五蕴皆空苦止息,心无挂碍观自在
《慈经》: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
《慈经》与修慈心的功德利益
《金刚经》导读四:金刚般若
《金刚经》导读三:般若与方便,不一不异
《金刚经》导读二:“般若道与方便道”五菩提
《金刚经》导读:不无空非说缘起,照天耀地菩提心
【地藏经】讲座:心地含佛种,百善孝为先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导读

报国土恩:佛陀教我们爱国报恩
谁替你生死?剪断牛鼻线,还生命自由
为何生在父母家?
福人培福居福地,禅者安禅住禅林
致最爱的人:谁是你轮回中的情人
当和尚的信仰自由,谁说了算
【课程】说一切有部的阿毗昙与论师
【清明】请用鲜花祭祖
【佛史课程】大众部与有部的教义
【课程】生死轮回之“业力转移说”
【课程】生死轮回之“三世实有与现在有”
“一念见谛(顿悟)与次第见谛(渐修)”的实修实证问题
【课程】生死轮回之“业报相续“说

【莫被名利淹没心】:粪甲虫之死
【解套】:给心松绑,你会吗?
【供天】念天修天不升天,愿生佛陀正法前
人日说人顶天立地,忆念勇猛梵行三胜
谁绑住你了?!
谁才是真的爱惜自己与他人?
【红尘梦醒】谁是最后葬你的人?——老朋友,怎能忘记?
【莫与世间诤】文斗武斗明暗斗,欲诤见诤与无诤
【识破宗教谎言十大准则】:谁在说真话?谁在欺骗?
【依法摄僧】佛在僧中,谁是僧团的领导者?
【参·悟】谁,在拖死尸?
【佛教十大要闻】之一:2016 年“批印事件”评议
 师友们,一起托钵去——朝礼澳洲南传 Bodhinyana Forest Monastery 觉智寺
【特稿】弥勒佛下生人间成净土,娑婆界龙华三会愿相逢
【特稿】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僧伽教育
太虚大师: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