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莫与世间诤】文斗武斗明暗斗,欲诤见诤与无诤

释行愿 法界行愿 2022-12-24

特别恭录,点击聆听

              ★ 专 栏 文 集 推 荐 ★

恭迎十方佛菩萨诞

《佛门礼仪》

《佛经导读》

【看见佛陀在人间】

《印度佛教思想史》专辑1

《人间佛教护教集》

《云水天涯行脚僧》

《佛学论文集》

请点击链接阅读


 

 莫与世间共诤,离欲无诤三昧

         ——与师友共勉

     翻开人类历史

     是斗争血泪史

     众生因欲缘欲

     以贪欲为根本

     父母子女共诤

     兄弟姐妹共诤

     国王大臣共诤

     梵志居士共诤

     商人政客共诤

     因斗争共相憎

     种种器仗加害

     拳杖石掷刀斫

     斗时死伤恐怖

     苦痛忧惧瞋恼

     人类血流成河

     白骨成山成海

     欲诤见诤过患

     佛陀教诫弟子

     我不与世间诤

     我得无诤三昧

     人中最为第一

     是离欲阿罗汉 

        释行愿 

       2018.8.21

      


      缘起

    今日读《中阿含经·因品苦阴经》卷第二十五,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众生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子、兄弟、姐妹、亲族展转共诤。……复次,众生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故,王王共诤,梵志梵志共诤,居士居士共诤,民民共诤,国国共诤。彼因斗诤共相憎故,以种种器仗,转相加害,或以拳扠石掷,或以杖打刀斫。彼当斗时,或死,或怖,受极重苦。……贪欲系着因缘故,王、王共诤,婆罗门居士、婆罗门居士共诤。……以见欲系着故,出家、出家而复共诤。”

    为什么我要读这部经与师友们分享?因为近来有可疑不良西方外媒体与自媒体等策划推动,专发佛门负面消息,造成微信、微薄、朋友圈等诸师友站队,互相攻击,互相伤害。从微信使用后,有人充分利用网络,阴谋策划进行种种斗争,以此吸引眼球,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自2015年少林寺永信事件开始,到2016年11月“批印事件”,2017年的辱佛事件,2018年学诚法师事件等,一场场网络“文斗、武斗、明斗、暗斗、内斗、外斗”不停地在群里蔓延。为此,我写了几篇文章,希望学佛修行的真佛弟子依佛教诫,熄诤自净其心,莫以世间诤。

点击链接,查看文章:

1、【依法摄僧】佛在僧中,谁是僧团的领导者?

2、【识破宗教谎言十大准则】:谁在说真话?谁在欺骗?

3、你诤对错了吗?【佛门熄诤病,七灭是良药】

    娑婆堪忍的世界,有情众生斗争性坚固。翻开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血泪斗争史,人类血流成河,白骨成山成海。

        


      一、众生因欲缘欲,欲诤互相残害

     为什么有情众生喜好斗争呢?佛陀在《因品苦阴经》中教导弟子:众生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子、兄弟、姐妹、亲族展转共诤。”这是说,天下的斗争,不论文斗、武斗、明争、暗斗,种种斗争,以佛眼所见,就是“欲诤”与“见诤”。因为“贪欲系着”,就会有利益之争,这就是欲诤;因“见欲系着”,就会有意识形态之争,这就是“见诤”。地球上人类历史的无数斗争与战乱,原因就是“欲诤与见诤”。

     那么,什么是欲诤呢?为权、为名、为利、为色而争,是名“欲诤”。用世俗人的话来说:“天下熙熙攘攘,为名为利而来。”就是每个人为满足自己的贪欲、希求而有的斗争。包括国和国之间、人和人之间、种族和种族之间的种种斗争,甚至因为“欲诤”,引发不同的战争伤及无辜。《杂阿含》546经中,有梵志问摩诃迦旃延言:“何因、何缘,王、王共诤?婆罗门、居士共诤?”摩诃迦旃延尊者答梵志言:“贪欲系着因缘故,王、王共诤,婆罗门、居士,婆罗门、居士共诤。”

     佛经将“五欲”归纳为色、声、香、味、触。“色欲”是眼睛希望看见美丽的颜色;“声欲”是耳朵希望听到悦耳动听的音声;“香欲”是鼻子希望闻到芬芳的气味;“味欲”是舌头希望品尝可口的美味;“触欲”是身体希望接触舒适可人的境。另外,在佛经中的“五欲”也指财、色、名、食、睡。“财欲”是对金钱财富的希求;“色欲”是对男女情感的希求;“名欲”是对名誉地位的希求;“食欲”是对饮食的希求;“睡欲”是对睡眠的希求。关于灭除五欲之法,请参考链接文章:【人间佛教出世观】—执着“五欲”之苦与“灭苦”之法

      


      二、佛门僧伽内斗,声闻大乘见诤

    由于见解的不同,世俗社会的各家各派彼此言论之诤。佛教与其它教派争;佛教声闻乘与大乘之诤;部派时代声闻与声闻相诤;南传、汉传、藏传之诤;大乘佛教各宗之诤;大乘佛弟子之间的“入世与出世之争”等等,这些都属于“见诤”。正如《杂阿含》546经中,梵志复问: “何因、何缘,出家、出家而复共诤?” 摩诃迦旃延答言: “以见欲系着故,出家、出家而复共诤。” 

    以笔者出家二十八年的亲身感受:佛门出家僧伽,从南传上座部禅修者,大乘汉传祖师禅法修习者,弥陀净土念佛人。不论是森林派的隐修者,还是人间城市的凡夫僧尼,每逢见诤,或以“护教名义”的见诤,不起烦恼则已,一旦烦恼生起,斗争之坚固,不但面目可憎,更令人恐怖!

    笔者思考:同为佛弟子,为何不以佛陀的“法与律”自省自律自清,以“七灭诤法”熄诤呢?为何不以慈心护念自己道业,护念彼此的道情?若互相包涵,互相成全,不是更符合佛陀“缘起中道”的智慧吗?大家又何必瞋恼不已而互相讥嘲、打击、追杀、残害、下毒、投诉?彼此结下瞋恨恼怒之恶缘!

点击查看:你诤对错了吗?【佛门熄诤病,七灭是良药】

    


     三、除我见离欲诤,修习无诤三昧

     佛陀教导佛弟子:放下“欲诤”之外,还须放下“见诤”有情众生的“欲诤”是为满足自己的贪欲,造作种种恶业,令自己与他人痛苦。如何放下“五欲”,请参考链接文章:【人间佛教出世观】——执着五蕴之苦与灭苦之法

    如果我们真的深刻了解生命痛苦的原因,愿意实践佛陀的教导,放下“见诤”的话。那么,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生命,了解生命的贪、瞋、痴、慢、疑、恶见,这俱生的六根本烦恼。而“见诤”,是以“我见”为核心的恶见,其根深蒂固。

    什么是恶见呢?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和戒禁取见。

1、身见,也叫“萨迦耶见”,执着于有个“我”存在。

2、边见,有两种:一种是断见,一种是常见。最根本的“常见”是身见,还认为有一个我存在,这个我永恒不灭。“断见”就是认为死了就没了。

3、邪见,就是不相信因、果、作用、事实。

4、见取见,这里的“取”是指一种坚定的执着,是一种邪见,是对一些错误的见解坚定地执着,认为它就是对的,就是“见取见”。

5、戒禁取见,执着于错误的戒律和规定。

    佛弟子应以佛陀为榜样,修习“无诤三昧”。《金刚经》中“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无诤是佛教徒修行中的重要事项之一,不只部派佛教于此有详细的阐述,到大乘佛教时有进一步的发挥。“无诤三昧”便是大乘佛典中所常见的修行方法之一。

A.无诤:音译阿兰那。“诤”即诤论,为烦恼之异名。诤有三种:(1)烦恼诤:烦恼为诤论之根本。(2)蕴诤:五蕴为诤论之根本。(3)斗诤:诸有情互相凌辱,言语相违。佛弟子通过修行,使三种诤论,止息不起,称“无诤”。又《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七说:“和合方便,共为一事,名为无诤。”无诤三昧,指随顺空理,无违无诤之三昧。佛弟子应离诸邪乱、摄心不散。因为“欲诤和见诤”都是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假合的产物。“欲诤”是物质、情感等切身利益的冲突;“见诤”是因为各自执着自己的观点而发生的冲突,这些都是人类最大的烦恼与痛苦。

     B.三昧:指禅定境界。修行者的心,定于一处而不散乱之状态。又称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定、等持、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等。三昧即心定于一处,就是说离诸邪乱、摄心不散,故称定;远离昏沈、掉举而保持平等的心,故称等持;正受所观之法,故称正受;调整散乱的心使正直,故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的依处,故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言息虑凝心。此将心集中于专一对象的精神作用,可分两种:一、与生俱来的精神集中能力(生得定);二、因后天的努力而使集中力增加(后得定)。前者乃前世业力的结果,后者由修行而得。心到达三昧的状态时,起正智慧,进而与所观境冥合,分明了知而悟得真理,甚至于直接感见圣境,此称三昧发得,或称发定。可知,“三昧”是证悟的必须阶段。

     四、总结

    在娑婆堪忍而无常、苦、无我的世间,佛弟子当舍弃“欲诤与见诤”,认真修习佛陀教导的无诤三昧,令自己清净自在,令佛教僧伽大众和合一味。正如佛陀在《杂阿含经》37 中告诸比丘:“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所以者何?比丘,若如法语者,不与世间诤。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云何为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比丘,色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谓色是常、恒、不变易、正住者。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受、想、行、识、常、恒、不变易、正住者。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是名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比丘,有世间世间法,我亦自知自觉,为人分别演说显示。世间盲无目者不知不见,非我咎也。”

     最后,谨以此文,供养诸佛菩萨,供养诸师友。祈愿佛陀正法久住,僧伽和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众生安乐,趋向解脱!

     释行愿 合十 2018.8.21

       

 ——————————-————

                      

    

版权所有,请尊重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未经作者同意,不得更改,违者必究!     

点击阅读:

 你诤对错了吗?【佛门熄诤病,七灭是良药】

【识破宗教谎言十大准则】:谁在说真话?谁在欺骗?

【依法摄僧】佛在僧中,谁是僧团的领导者?

【走进佛史,亲近佛陀,离相似法,除外道见】:《印度佛教思想史》专辑1

【恭迎观音菩萨成道日】:红布观音菩萨的泪

【参·悟】谁,在拖死尸?

空中梵呗声,清净解脱音——《佛教梵呗源流追寻》之三

【韦陀菩萨的降魔杵】:护持佛法誓愿深,宝杵镇魔功德胜

【被虏僧说法,令饿马垂泪】:马鸣菩萨与《佛所行赞》——《佛教梵呗源流追寻》二

【佛教梵呗源流追寻】:深山佛寺钟,远古的呼唤

【法眼看世界】尼师上台跳舞,俗了谁的眼?——佛门怪象

【《心经》导读】:五蕴皆空苦止息,心无挂碍观自在

【空慧自在】《心经》概说、宗旨与空义

中国佛教协会:关于自觉抵制佛教领域商业化不良影响的通知

坚持中国化方向 抵御商业化影响

端午节的雨

父亲,请原谅他们

【忆师父】慧灯高悬普照众生,海纳百川兴教功深

行愿法师:高考祈福顺心意,寒窗减压要自力

行愿法师:为考生祈愿文

【恭迎文殊菩萨诞】文殊师利德难量,久成龙种上法王

【慎重申明】别辜负妈妈的爱!——见妈妈爱我,没妈的恶意恶毒者“嫉妒恨”投诉原创,实可哀悯!

心线,连着母亲的爱

【现法乐住】学佛后,你快乐吗?

【离苦】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供香礼仪】香的作用·正香解脱香

【供香礼仪】香的特性·闻香悟道

【和平与战争】参观澳洲首都堪培拉国会大厦与战争博物馆

【恭贺】澳大利亚悉尼般若法师升座与澳中佛教总会揭牌

【佛教十大要闻】之一:2016 年“批印事件”评议

【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人间佛陀大慈悲,出家入世度众生

 师友们,一起托钵去——朝礼澳洲南传 Bodhinyana Forest Monastery 觉智寺

【特稿】弥勒佛下生人间成净土,娑婆界龙华三会愿相逢

【特稿】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僧伽教育

太虚大师: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

东方唯识学研究会正式成

【恭喜法财】:财神的话

澳洲珀斯中华新年文化节

大年初一,礼拜弥勒菩萨——恭迎弥勒菩萨诞

新年吉祥,福慧增长——给师友们拜年啦!

恭迎华严菩萨诞——法界以为身,华藏庄严海

【致最爱的人】轮回里,谁是你的情人?——多珍重,别再轮回了!

忆佛念佛:

1、【念佛三昧】——念佛观心修习法

2、【自力念佛】——大乘四种念佛法

3、【念佛见佛】——“般舟三昧”见佛的原理与修习方法

4、【忆念弥陀】—汉传念佛法门的源流及其修习方法

5、【佛门礼仪】——修习念佛法门的心态

6、【佛门礼仪】——念佛的规矩

清净声呗:

1、【梵音】钟声超法界,众生悉皆闻

2、【声呗】富贵《华严经》,梵呗声悠扬——华严唱诵之一

3、慈母送女去出家, 云水菩提天之涯——母亲节感怀

4、庆祝佛诞,沐浴佛恩——恭迎四月初八浴佛节

5、《佛胜吉祥偈》— 以此威力,愿你得胜吉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