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法布施断穷根:福田、悲田、敬田

原作者:释行愿 法界行愿 2022-12-24
   
             人生难得今已得,
          佛法难闻今以闻;
          如法布施断穷根,
          积善修福种菩提。
                    ——题记
     善信问:“法师,什么样的布施才如法?佛陀教导的布施是什么?”她列举了一些尴尬不如法布施情况,让我给她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不如法的布施
     生活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走在路上,有人向你要钱。
1、穿得很干净,善良无辜的样子:“我是XX人,因被偷了,没钱回家。”
2、穿得破旧,残废可怜无助的样子:“我是残疾人,请给我点钱吃。”
3、穿着不僧不俗的衣服,冒充出家人:“施主,你家中有灾,送你一尊佛像,保佑你家平安。”
4、冒充出家人,女尼带着帽子:“我们是五台山寺院的,要建庙,请出钱登记功德名字。”
5、穿得比较体面,手中拿着佛珠:“我们是xx慈善团体的,请慈悲出钱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6、有微信群,实行“一日一施一善”。必须执行,不执行者踢出群。
7、各微信群中的轻松筹,比比皆是,真假难辨。
8、微信中的供僧群,有很多,不知真假,天天要钱。
9、在微信群,打着佛寺或僧尼名义,变化不同的头像,以种种理由在各群向人要钱。其实,他们几乎都是社会上的网络“专业乞丐”。
     面对上述这些“逼人布施”者,不给钱,人走不了;不给钱,好像自己理亏似的。讨钱的人说:“你太不慈悲,太小气,不给钱。”
     有时,一群乞丐围住,你安全成问题,脱不了身,还会被人攻击。要钱的人,在地球上不分国家地区,在澳洲也这样。我在火车站乘车,几次遇到吸毒的男女,突然伸手要钱,真的太吓人了!
     我遇到过不少向我伸手讨钱的人,其中一些是剃头穿僧服的人,包括南传、汉传、藏传三大佛教语系:“请法师慈悲,布施供养我”。看着他们伸出的手,我愣住了!他们是真出家人,还说伪冒者?!这需要调查。
     凡佛教出家众都应遵守佛陀教诫,不如法的供养,不应接受。真出家修行者,深知佛陀戒律,若无福报,无人供养,宁可饿死,也不会做这样不如法的事。

       面对这种种非法非律向要钱者,令我很震惊!作为出家僧众之一,除了佛陀法义,三衣一钵,还真没钱。1991年在闽南佛学院读本科时,每位学僧零用钱是15元一月。那时,班上同学经常发起资助贫困、救济病人,我们都自动把15元钱捐出去。偶尔周六与同学一起上街买个人必需品,自带水喝完了,想买一元钱一瓶的矿泉水,大家分了喝。有同学对我说:“算了,别浪费钱,我们坚持回到万石莲寺去喝水吧!”

     在厦门住过的人都知道,厦门的夏天,那个热啊,就像在热锅上烤一样,身体缺水,没水喝,让人难受得走不动路!
     可是,现实生活中,人家栏着路要钱。怎么办?其实,这不是要钱,这属于抢劫。请立刻电话报警,保护好自己。
          

         二、如法如律的布施

       人生难得,生命无常,我们要珍惜,好好依止如法如律的法师去学习。为了确保人身不失,我们要勤修“布施供养”、“受持净戒”、“修习禅定”的三福业,这三福业是人生必须要做的。佛陀说“布施”断穷根,依于过去世的布施善业,我们今生才有生活必需品,物质生活富足了,利益我们学佛修行。布施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为教化娑婆世界的凡夫俗子而说的端正法

     布施,梵巴语Dāna,音译“檀那”,又称布施度、布施波罗蜜。以福利施与人,布施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一切有情众生,将自己所拥有的财物、法义布施给予众生,让众生身心安乐。一个人要修习布施,培值自己的福报,必须要懂得布施的原理,因为只有如法如律的布施才能使布施者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那么,什么样的布施才是佛陀所教导的布施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第三五乘共法章说:

      “施以舍以利,由悲由敬别;

        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

 


       三、布施的两大条件

     1、有捨心

    有施捨之心。比如:被人借去不还,或遗失了,或勉强给予而心痛不已,这些都不算是布施,因为无捨心。

     2、使人得到利益

    布施的定义是:甘心乐意的,牺牲自己的福乐来成就别人的福乐。比如:用毒品布施于人,意图毒害对方等,这不能说是布施。 


       四、布施的动机与对象

     1、由悲悯心而布施

     对人类中的鳏寡孤独者,残废、疾病,或者水灾、火灾、风灾、战争或牲畜的生命等等,心生悲悯救济,这些是属于慈善救济事业之一。

     2、由恭敬供养心来布施

     对父母的孝养,师长的供奉,佛、法、僧三宝的恭敬供养,以恭敬心来布施,含有报德的意味。

       3、布施功德的胜劣,有三:
    (1)布施心态不同
     第一、或悲悯心与尊敬心深重;
     第二、悲悯心与尊敬心淡薄;
     第三、没有悲悯心与恭敬心,勉强布施。
     以上三种布施虽同,功德却大有不同。
    (2)福田不同
    第一、贫穷疾病是悲田:布施少壮的人不及布施残废老弱的人功德大。
    第二、父母三宝是敬田:供养父母胜于供养尊长;供养初果不如二果,三果,四果圣者;供养菩萨不如供养佛的功德大。
    (3)所施的财物不同(事)相
     如布施的心态相同、福田相同,就要依布施财物的多寡而“功德分胜劣”。在这三项布施功德的胜劣当中,佛法是以心为重,贫人的一钱一果的布施,不一定不如富人十万百万的功德。佛陀时代,有贫女施钱点灯,彻夜明亮的感人故事,而我也亲身经历过贫人布施供养的事,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五、最虔诚的布施

       那次,我在一个破旧古寺讲经。有一天早上,来了几位老婆婆,七、八十岁的老人,拄着拐杖来找我。其中,有一个是沙弥尼,她进门后立刻要跪下来给我顶礼。我扶住她说:师父,年纪大不用顶礼,可她仍然坚持。她一跪下来就哭泣,那种悲痛与冤屈。原来,她的小庙被抄了,经书被烧了,法器没收了。她没有文化来请我替她主持公道,我答应了她。当时,我给她们安慰,并作简短的开示,带他们念佛,她们非常欢喜。

     临走时,她们跪下来要供养我。其中,有一个婆婆是卖凉茶为生的孤寡老人,她的腿跌伤了。但是,她坚持要跪下来。她从怀里摸出一个小塑料袋,里面装了一分、二分的纸币,破烂不堪,我知道她生活很困难。然而,今天她跪下来要供养我。她说:“这一点钱是今天卖凉茶得的,是清净的,我全部拿来供养法师。”  
     你们知道吗?她卖凉茶,大杯凉茶是二分钱,小杯凉茶是一分钱,这四毛九分钱要二三十杯才有这点钱。我不肯接受她的供养,我说:“婆婆,你的心意我心领了,钱你自己留着用。”
     她说:“如果法师不肯接受,我就跪着不起来。法师,你是嫌钱太少吗?我太穷了!”她开始落泪说:这辈子没有人看得起她。
     我听了她的话,立刻跪下来,双手去接住她的钱。一时,我内心百感交集,泪水忍不住掉下来。
     她见我流泪,赶快爬下去给我顶礼说:“法师!我让你伤心,真罪过。”
     我扶起她说:“婆婆!你供养佛法僧三宝,功德无量,福增无量。法师很惭愧,没有德行接受你最虔诚的供养。我会将你的供养转给最有修行的高僧大德,因为您虔诚的供养布施心,将得到十方诸佛菩萨的加被,福增无量。”这是我一生最难忘,最清净的供养之一。
     最后,我深深地祈愿:愿一切布施供养佛法僧三宝者,福增无量,永断穷根!愿一切施者、受者,欢喜吉祥,一切如愿!
        行愿  2020、5.9 旧文修改   

点击查看 :★ 专 栏 文 集 推 荐 ★

恭迎十方佛菩萨诞

《佛门礼仪》

《佛经导读》

【看见佛陀在人间】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专辑

《人间佛教护教集》

《云水天涯行脚僧》

《佛学论文集》

《印度佛教思想史》专辑1

闽院人的标志·菩萨道的精神《首届闽院校友会巡礼》专辑

                     回 向 偈    

       愿以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以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愿以此功德,回向诸有情。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安乐国。
说明:因原创资格,被一群邪教神棍信徒恶意投诉而关闭,给大家造成不便,请多理解。若需转载此原创文,请标明作者。谢谢,行愿
——————————————————

   

版权所有,请尊重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未经作者同意,不得更改,违者必究!     

点击阅读文章:

【五四快乐】青年的佛教,菩萨的大行

【五一快乐】佛陀耕田与农夫耕田的劳动成果差异

【恭迎四月初八浴佛节】庆祝佛诞,沐浴佛恩

【澳洲封城日记】为啥西人不戴口罩?

【恭迎文殊菩萨圣诞】忆念感恩文殊菩萨救度

《法华经·普门品》导读:色身三昧化閻浮,普門示現度群迷

【澳洲封城日记】卫生纸没了

远离邪师破恶杀贼,放下屠刀立地修行

美丽险恶的歧途:误入魔窟的幻听与天耳通之别

【见他人死,知无常苦】意外死亡生何处?

杀人者被人杀,恼人者被人恼

守护诸吉祥,以智者为友

清明,请用鲜花祭祖

清明为祖先诵经增福的方法

清明祭祖亡者获益,请用鲜花素食诵经

行愿法师:现代南传佛教四大内观禅系的比较研究

《须深经》: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

自依法依,远离邪教,远离病毒

闭门禁足是深山,读书阅藏即净土

【恭迎普贤菩萨圣诞】虚空法界无尽,菩萨悲愿大行

【恭迎观音菩萨圣诞】南無观世音菩萨,过去正法明如来

佛陀涅槃,佛弟子永恒怀念

出家入世近人间: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南無消灾延寿药师佛】东方医王大愿妙难量,护佑众生消灾降吉祥

元宵佳节,吉祥平安

【病危隔离】:庚子立春日,禅房花开时

行愿法师:为新型肺炎疫情向诸佛菩萨祈愿文

大年初一:礼拜“南無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般舟三昧:念佛见佛的原理

修习念佛法门的心态

念佛三昧:念佛观心修习法

大乘四种念佛法:念佛是自力or他力?

忆念弥陀:汉传念佛法门的源流及其修习方法


禅修日记:轻轻的,走过你身旁

【除了食,还吃啥?】众生依食住,段触思识食

【2020元旦快乐】: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

【2020新年寄语】身苦心不苦,净土白云乡

财物五家有,不施悔恨迟

离苦得乐: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如法布施断穷根,积善修福种菩提

布施波罗蜜,利济诸有情

你妈被打,谁之过?

“暴打幼女”被剥夺抚养权,怪谁?


妙老慈悲育僧才,救苦飞扬观音掌

怀念妙老:眼界大千皆泪痕

怀念妙老:妙湛法师与中国佛教

缅怀梦参老和尚:佛菩萨欢喜你就好

慧海法师:唯识学上转依义

【忆师父】慧灯高悬普照众生,海纳百川兴教功深


佛门礼仪 : 礼佛的感悟

佛门礼仪:礼佛的深意

佛门礼仪:汉传佛教僧俗称谓

佛门礼仪:礼敬僧宝

佛门礼仪:礼敬法宝

佛门礼仪:礼敬佛宝

佛门礼仪:南传上座部僧众托钵乞食

【佛门礼仪】佛寺上香修持礼仪

【佛门礼仪】善信入南传佛寺的基本礼仪

【佛门礼仪】进入三大语系佛寺的常识礼仪

【佛门礼仪】 敬僧之礼,培福增慧

【佛门礼仪】居家供香诵经修持礼仪

佛法,从恭敬中求

【佛门礼仪】汉传佛教僧俗称谓

【佛门饭训】善信到汉传佛寺斋堂用餐礼仪

【佛门礼仪】供养三宝的心态、方法与功德


【恭迎阿弥陀佛诞】十方佛净土,阿弥陀第一

恭迎药师佛圣诞:东方医王大愿妙难量,护佑众生消灾降吉祥

【纪念六祖惠能大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佛说善生经》导读:身口意离四恶礼六方,构建真善美福乐人生

《沙门果经》导读:出家修行截断生死轮回,入于圣流直证沙门道果

世尊十大德号之含义

《法华经》导读:佛子菩萨行,成佛妙莲華

《人间佛教禅法及其当代实践》读议

三宝在人间,唯人能成佛

人生皈依处,三宝最吉祥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导读:五蕴皆空苦止息,心无挂碍观自在

《慈经》: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

《慈经》与修慈心的功德利益

《金刚经》导读四:金刚般若

《金刚经》导读三:般若与方便,不一不异

《金刚经》导读二:“般若道与方便道”五菩提

《金刚经》导读:不无空非说缘起,照天耀地菩提心

【地藏经】讲座:心地含佛种,百善孝为先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导读


报国土恩:佛陀教我们爱国报恩

谁替你生死?剪断牛鼻线,还生命自由

为何生在父母家?

福人培福居福地,禅者安禅住禅林

致最爱的人:谁是你轮回中的情人

当和尚的信仰自由,谁说了算


【课程】说一切有部的阿毗昙与论师

【清明】请用鲜花祭祖

【佛史课程】大众部与有部的教义

【课程】生死轮回之“业力转移说”

【课程】生死轮回之“三世实有与现在有”

“一念见谛(顿悟)与次第见谛(渐修)”的实修实证问题

【课程】生死轮回之“业报相续“说


【莫被名利淹没心】:粪甲虫之死

【解套】:给心松绑,你会吗?

【供天】念天修天不升天,愿生佛陀正法前

人日说人顶天立地,忆念勇猛梵行三胜

谁绑住你了?!

谁才是真的爱惜自己与他人?

【红尘梦醒】谁是最后葬你的人?——老朋友,怎能忘记?

【莫与世间诤】文斗武斗明暗斗,欲诤见诤与无诤

【识破宗教谎言十大准则】:谁在说真话?谁在欺骗?

【依法摄僧】佛在僧中,谁是僧团的领导者?

【参·悟】谁,在拖死尸?

【佛教十大要闻】之一:2016 年“批印事件”评议

 师友们,一起托钵去——朝礼澳洲南传 Bodhinyana Forest Monastery 觉智寺

【特稿】弥勒佛下生人间成净土,娑婆界龙华三会愿相逢

【特稿】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僧伽教育

太虚大师: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