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念 | 朱生豪译莎侧记

朱文振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23-12-16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朱生豪译莎侧记

朱文振






编者按:今年是莎士比亚第一对开本出版四百周年。莎翁第一对开本(First Folio,1623)是最重要的莎士比亚作品集,它奠定了莎士比亚的经典地位,历来受到学者的重视。当代学者、牛津大学Emma Smith教授称之为“an iconic book”。“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公众号不定期推出系列文章以志纪念。邹汉明《朱生豪:未尽其才的新诗人》是第四篇,第五篇和第六篇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集刊的两篇学术论文,分别是邱锦荣《与莎士比亚的际遇:十四行诗的教学志》和琼·霍华德《地狱里的鬼看门人:在监狱里教授<麦克白>》。现推出第七篇,朱文振的《朱生豪译莎侧记》,原载《外语教学》1981年第2期,第78-79页,有校改。本推文经朱小琳教授授权。






朱文振先生(1914-1993)




生豪长我二足岁。在读书阶段,由于当时小学、中学学制变化过不止一次,他在进高中时又插高了一班。我在初、高中交接年代又病了一场和暂时就业,总共耽误了两年,所以到他大学毕业(1933夏)时,我还只是高中毕业。他开始在世界书局以业余力量从事译莎(1935春)时,我还在大二。那些年月里,日本帝国主义欺侮中国人民气焰嚣张,而恰好讥笑中国文化落后到连莎氏全集都没有译本的又正是日本人,因而我认为他决心译莎,除了个人兴趣等其它原因之外,在日本帝国主义肆意欺凌中国的压力之下为中华民族争一口气,大概也是主要的动力。


可能在1936年夏天我暑假回家,他也请假几天回嘉兴,那一次他当面同我谈到译莎工作。那时我刚刚在大三修习了“莎士比亚”课程,只是初步精读了六部重要的莎剧(外加指定自学两部),对译莎问题并未作过具体思考,所以那一次我也只是模糊地提到了译文如何体现原作的“非现代”特点的问题,也没有作过多少深入的讨论。那年冬天大概也见过面,但不记得就此问题作过什么谈论。待到次年夏天暑假期间,我正在毕业后一下子找不到工作,憋在家里等机会(抗日战争已爆发,江浙一带距本乡近中的地区根本不可能去工作了),他回老家几天,也就未谈及译莎工作。


那年(1937)秋天我总算得到一个机会远“戍”贵阳。在途经长沙时,8.13炮响;到达贵阳不久后嘉兴也沦陷了,一时就断绝了华东与内地的通信。到我1939年春季转移到重庆母校(前“中央大学”)之后,什么时候总算恢复了邮件往来,我才知道他8.13之役中只身逃离上海住所,四年来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莎剧版本和有关书籍几乎完全失去,而在上海局势暂较平静之后他又由嘉兴回沪到书局勉强维持工作;到1939年冬又转去当时《中美日报》任编辑,通过写短评等环节在“孤岛”上尽力伸张民族正义,讨伐汪伪,鼓舞抗日斗志。同时,他仍抓紧业余机会,重新收集有关莎剧的书籍资料,坚持翻译莎剧,随时交稿以取得当时还能得到的那一点稿费,藉以度日糊口。


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同时,进占上海“租界”构成的“孤岛”,荷枪实弹的日本兵冲进报馆,他第二次积累起来的稍具规模的莎剧资料、连同他多年心血结晶的一些写作和译稿、以及全部生活用品,又都在报馆被毁时成为殉葬品,不得已暂时在上海住处失业家居。第二年(1942)春,在几位大学时期师友的资助下,他同大学时期的同学宋清如女士结了婚。当时有一家本乡亲戚随同一起,生活需要维持;为了节约开支,到1943年初就全家回到了敌伪控制下的嘉兴老家,他闭户不出,摒绝一切杂务,埋头译书。


那阶段中,重庆与华东先是断绝邮件往来的,后来又恢复了不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到了大约1944年下半年,日军迅速从华中进入中南,其后又很快直指桂黔两省,于是“后方”同华东的邮电又断绝了。就在这年夏天,我在重庆郊区中大分校吐血躺倒;躺倒前或后不久我接到他从嘉兴来的信,后来知道是他生前给我的最后一封信,那封信里有几句话是这样的:

……这两天好容易把《亨利四世》译完,精神疲惫不堪,暂停工作,稍事休养。……这一年来,尤其是去年九月以后到现在,身体大非昔比……。因为终日伏案,已经形成消化永远不良的现象。走一趟北门简直有如爬山。幸喜莎剧现在已大部分译好,仅剩最后六本史剧。……不管几时可以出书,总之已替近百年来翻译界完成了一件最艰巨的工程。……

到1945年秋日本投降后约一、两个月或两、三个月,邮电往来恢复了,我才收到嫂嫂在他逝世不久后1945年春季寄来的信,从而得知他的噩耗——而且得知,在他死后不久,小我一岁半的弟弟也在贫病交困中死了。回顾自己,也恰在同一年吐了血!震动啊,外国侵略战争的灾难!


朱生豪的莎剧译本的水平、质量,文艺界、广大读者自有公论。解放后两次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而得到一再整理出版,这是很可告慰的。就我个人来说,成为憾事的是我没有能像他临终时所指望的那样续完他未能译出的几部史剧。我活了比他多了一倍有余的年数,而且解放后的岁月几乎等于他一生的年数,但是生活的道路是曲折的,八年最好的时光使用在业务改行上,十年浑浑噩噩的日子消耗在“史无前例”的大灾大难中,长期内大量精力贡献给了行攻事务,还有历年来这种那种病患的缠绕……


怎样结束这一点回忆或纪念呢?祝愿吧!祝愿我们翻译外国古典文学名著的园地里更多地开出更美好的鲜花来吧!


往期回顾

新闻

新闻|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新年献词

新闻|文本·方法·方向:新时代的诗歌研究国际研讨会成功举行

新闻|浙江大学成功举办“跨越•比较•汇通: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高端论坛”

新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弥尔顿作品集整理、翻译与研究” 中期成果研讨会顺利举行新闻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弥尔顿作品集整理、翻译与研究” 开题研讨会顺利举行新闻 |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Jon Whitman教授讲座成功举行
新闻|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讲座在线上顺利举行
新闻|弥尔顿专家Brooke Conti教授与郝田虎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
新闻|国际知名学者Piero Boitani教授讲座在线上顺利举行
|著名弥尔顿专家Steve Fallon教授讲座在线上顺利举行
新闻|张隆溪教授:“亚里士多德《诗学》与比较文学研究”讲座
新闻|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走进浙大课堂:玄学派诗歌与弥尔顿史诗《失乐园》
新闻|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走进浙大课堂:《李尔王》
新闻|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走进浙大课堂:十四行诗
新闻|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走进浙大课堂: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文学
新闻|黄必康教授:“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文本交汇:《牡丹亭》英译新探”讲座
新闻|莎学专家William Baker教授与郝田虎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
新闻 | 杨乃乔教授:“从‘Vernehmen’到‘觉知’的多重语际翻译” 讲座
新闻 | 陆建德教授:“弥尔顿声誉沉浮的背后”讲座
新闻 | 欧洲中世纪文学研究著名学者李耀宗先生讲座顺利举行新闻 | John Rumrich教授与沈弘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新闻 | 王宁教授:“全球化时代人文学科的作用与功能”讲座新闻 | 牛津大学教授、英国学术院院士Lorna Hutson讲座顺利举行
新闻 | 弥尔顿专家Stephen B. Dobranski教授与郝田虎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新闻 | 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与浙江大学郝田虎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会议回顾 | 2020年 “莎士比亚、弥尔顿与欧洲文学传统国际云研讨会”成功召开
会议回顾 | 2019年“欧洲中世纪与早期现代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
会议回顾 | 2018年“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欧洲文学研究青年学者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
会议回顾 | 2017年“转折中的早期英国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成功召开活动回顾 | 著名莎学家David Scott Kastan教授竺可桢杰出学者讲座暨首次访华圆满成功
活动回顾 | 浙江大学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学术

讲座概览 | 浙江大学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历次讲座回顾(上)

讲座概览 | 浙江大学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历次讲座回顾(下)学术|沈弘:郝田虎《弥尔顿在中国》序
学术|戴维·斯科特·卡斯顿:弥尔顿“伟大的主题”:《失乐园》简介
学术 | 荣格:《路西弗与普罗米修斯:弥尔顿的撒旦形象研究》序
学术 | 郝岚:语文学的历史时刻 ——《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的争议及价值人物学术|张剑:“英语诗歌与中国读者”:评王佐良先生的英美诗歌研究
学术|张隆溪:《杨周翰作品集》序
学术|陈怀宇:动物研究与文学研究的新贡献——评张亚婷《中世纪英国动物叙事文学研究》
学术|马丁·贝尔纳著,郝田虎译:《黑色雅典娜》中译本序
学术 | 与莎士比亚的际遇:十四行诗的教学志
学术 | 地狱里的鬼看门人:在监狱里教授《麦克白》
纪念 | 朱生豪:未尽其才的新诗人纪念 | 中英合拍电影《暴风雨与仲夏夜》
纪念 | 朱文振:仿戏曲体译莎片段·词三首
纪念 | 莎翁生殖桑籁组诗古风体中译
纪念 | 王明月:追忆白雅述老师
纪念|罗益民:孙法理教授琐记
纪念 | 章燕: 缅怀著名诗人、翻译家屠岸先生纪念|杨林贵:莎学情结 幕后台前——纪念中国莎学活动家孙福良先生纪念|沈弘:追忆硕士论文导师赵诏熊先生纪念|王宁:杨周翰先生为我指明了治学的方向――深切怀念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者杨周翰教授
纪念|杨周翰:饮水思源——我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学的经历纪念|张隆溪:生命的转折点——回忆1977年首次恢复高考纪念|李伟民:飘雪春红印玄石——论中国莎学领导者、研究者孙福良教授

书讯

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七)》

新书快讯 | 《理论之后的莎士比亚》

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六)》

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五)》

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四)》

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三)》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二)》新书快讯 | 沈弘译《农夫皮尔斯》新书快讯 | 郝田虎:《弥尔顿在中国》《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创刊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