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聊财经

其他

总和生育率 2015vs2023

每次提出刺激消费的人,是最该被刺激的彩票和失业人口、利率与债务欢迎加入星球(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让你快速了解全球经济和金融的背后逻辑)最终建立自己的魔镜体系每天不到1块2-扫下图二维码(星球1满4000人后,可以进星球2,每天更新内容一样)加入星球如有技术问题,参考下方——
4月27日 下午 4:36
其他

黄金猛到超过了A股?

一个聪明的赌场化债的B面-国企开发商也破产了?为什么要抄沈一石的家?
4月18日 上午 8:17
其他

一个聪明的赌场

4月12日 下午 1:42
其他

人口、利率与债务

4月9日 下午 2:36
其他

富人的投资首选不是房子,而是它

胡润这两天公布了2023年的财富报告,两点挺有意思,第一点是国内高净值人群变少了(实际指的是2022年)——报告如此描述变少的原因:截至2022年底,上证指数与恒生指数全年下跌15%,深证指数下跌26%。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降9.2%。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平均下降3.8%。(股房汇三杀)第二点是高净值人群的投资偏好——“可投资资产代表投资实力。中国高净值人群未来一年的投资首选是黄金,海外资产占可投资资产的六分之一。”这里的“未来一年”,应该指的是2023年。而2023年,国际金价确实上涨了13.67%。另外,报告对于高净值人群的定义是“千万资产”,全国有110万户,保守估算至少有11万亿总资产,推算出海外资产近2万亿(约3000亿美元资产)。而2023年,海外资产也确实阳光灿烂。比如之前提到过的,日本房产中介被中国投资客现金抢房(楼)的举动惊呆了。对应的是2023年国内股房汇依旧三杀(上证全年下跌3.7%、深证下跌13.5%、兑美元汇率下降1.7%、二手房价同比下降4%左右。所以明年的2024胡润财富报告如果不出意外,国内高净值人群会继续变少。报告还提到,10年内中国将有21万亿的财富传给下一代,20年内将有49万亿的财富传给下一代,30年内将有84万亿的财富传给下一代。我们假设其中7成为房产,意味着住房的存量供给可能长期都会处于高位。7成这个比例,来自于2019年央妈的调查报告,当时它通过大量调研,得出全国城镇居民的平均资产已有317.9万元,发布后被大肆吐槽,然后好像又删掉了。人们猜测原因主要是平均值“透露出”国内的贫富差距很大,报告中还有几处也做了验证:1)“全国城镇居民家庭净资产平均值为289万,中位数仅141万”,中位数只有平均值的一半。2)净资产最低20%家庭的净资产仅占全部样本家庭净资产的2.3%,而最高20%家庭的净资产占64.5%。那么接下去头部人群的投资去向是哪些地方呢?中金近期做了一份对机构的调研——对于大类资产,机构认为首选依然是黄金,然后是国内利率债和美债。对于房地产,大家依然比较谨慎——这也和居民购房预期有关(中指2月调查显示计划购房占比继续下行)——而3月上旬的高频数据确实也验证了房产销售的再度同比腰斩,同步的是国债利率继续暗示货币政策要再降低才行——另一边日本再给打了个样——要么学我,汇率大幅贬值吧,资产价格才能走出通缩哦——要我说,这都只是假象。人口结构才是真美猴王。但能分清的人,太少了。老画重贴:我不是CFO最新数据显示近4年投资房产很不划算结婚数据更新了——结婚去库存?万科有啥好看的,看深铁啊又一虎,再扒旋转门...劳动时间还有“上涨的空间”?存款为了什么?欢迎加入星球(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让你快速了解全球经济和金融的背后逻辑)最终建立自己的魔镜体系每天不到1块2-扫下图二维码(星球1满4000人后,可以进星球2,每天更新内容一样)加入星球如有技术问题,参考下方——
3月20日 下午 1:14
其他

如果不救助地产?

3月2日 上午 5:56
其他

动物园的工资

动物园,是我之前小故事常用的隐喻。但今天刷推不小心看了昆明动物园的猴猫视频,相当恶心,我就去翻了下它的财政收支报告。以下数据引用自——
1月31日 下午 1:18
其他

随便聊聊2023经济数据

现在16-59岁的公布值少了500万人,60岁以上的公布值又多了800万人。一来一去,老龄化更深了。难道我之前估得太乐观?从2011-2023年,16-59岁人口一共净减少了约7600万人——
1月17日 下午 12:57
其他

日本在2012年后做对了吗?

首先看这张表(日本房价)——都说要摸日本的石头,我们知道日本1992-2012年,资产价格(房价、股价)断断续续跌了20年——
1月14日 上午 4:44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给经济现状画个图

结合昨天的文章,和PPI-CPI被删的那篇,画了个图——围绕在个人现金流的是三个去向——如果是3比较多,则会利好四个方向+1类人口——而产业出海+有效需求不振,是“相互呼应”的,从某种角度看,这是相互平行的两条叙事线,见昨天文章《M1下行,有意思的花边》。至少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还没有达到日元90年代的巅峰(储备占比8%+),还沿着历史的轨迹在走。图片中很多逻辑都是联动的,比如房价下行,土地收入就会下行,就会影响地方的现金流,地方要么选择举债补充,要么选择降支出,要么要求宏观抬升赤字输血。这个我们都已经看到了发生。发生了就发生了,关键是这个资金用在哪里,是不是提升了居民收入(不只是工资收入),这个不再赘述。4个核心点-人口、债务、外资、创新,都是影响经济的变量,它们彼此之间也都有关联,但最底层还是人口,或者说人口结构的边际变化。2023年星球分享了哪些书老彩,原来你曾经这么野年轻人的问题,比想象得严重对高善文最新文章的一点思考欢迎加入星球(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让你快速了解全球经济和金融的背后逻辑)最终建立自己的魔镜体系每天不到1块2-扫下图二维码加入星球如有技术问题,参考下方——
2023年12月15日
其他

13条大家经常说的“真理”,可能是“误区”

误区1:我国债务率很低真相:如果你做过企业信贷审批就知道,子公司的债务,是要合并到母公司一起核算的(为此我以前经常熬夜做简易合并报表)。国内特色的债务扩张模式,并非像欧、美、日那样由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负责,而是由地方GOV+地方平台+地方银行+影子银行来运作。根据荣鼎的合并计算,截至2022年末,我国的公共债务率已达GDP的142%,尽管在隐性债务这块,我认为估算还是偏保守——
2023年11月10日
其他

说真的,这个政策不能再拖了

最近有两个数据不太乐观。一个是经常账户上顺差正在缩减,另一个是资本投资账户上历史首次净流出(机构解读为外资撤离)——
2023年11月8日
其他

新房改,会让房价上涨还是下跌,看这一篇就够了

最近关于新房改的14号文很热,很多人都把它作为国内住房市场向“新加坡”模式转变的重要信号。所以这篇文章,我会引用大量中国和新加坡的相关数据,来推测下国内房价未来的走势,包括:1、国内房价背景2、国内房价基本面3、新加坡房价背景4、中房操作新加坡模式的可行性5、中房长期价格预估1、国内房价背景要了解目前全国房价的情况,先要看最贴近市场的二手房挂牌价变化——它的顶点,在2021年7月,当时的房价相比于2014年底,几乎翻倍。随后开始滑落,截至最近数据(10月中旬),已较最高点下跌10%,回到2018年前的水平。如果计算全国二手房价从2010年到2023年9月的年回报率——大概是4.6%/年。在这个期间,择时(2014年底买入,2021年7月卖出),则可以有10%+的回报率。即使拖到今年一季度卖出,也有年化8%的回报率。不过分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来看,一线仍保持相对坚挺,只是相对于最高点微跌(2%),痛苦的是二线及以下城市,它们的跌幅都超过了10%——然而居住在一线城市的人口占比,只有全国的5.8%——换句话说,全国有逾90%的人口都感受到了“房价下跌”的寒意。所以在最近2年,你能听到很多关于“房价分化”的文章,从截止目前的数据看,是支撑这个“叙事”的。还有一点有意思的是,新房房价和二手挂牌房价指数的背离最近越来越大——这其中显然有“土地财政”不愿意新房价格下跌的管控因素影响。如果我们把房价作为“城市的股票”来看,则意味着新股发行价格一直上涨(从市场抽血),而二级市场股民则一直“出血”接盘(面临股价下跌)。从投资者的心态来说:1)如果是买入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心态很平稳,甚至有点庆幸;2)如果是买入二线城市及以下,且在2017年前的,心态也并没有太大波澜;这两者,最多就是觉得“高利率”使自己亏了些“账面利润”,太阳照常升起。3)如果是买入二线城市及以下,且在2021年后的,心态显然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投资者,不仅指个人投资者,当然也包括房产商。比如最近舆论风波中的碧桂园,就是囤积了大量三线至五线的土地,理论上它的资产价值需要被重估,未来现金流也要被重估(股价)——从统计局的国房景气指数来看,已回落至2015年的水平——房价滞后于先行指标,如果通过租售比来看,仍处于严重的泡沫区间。(星球之前引用了机构的估算,和朱云来的表述大致相当)2、影响房价的基本面之前文章有详细的分析过影响房价基本面的因素,包括:人口、金融、收入,它们在不同层面上,影响了住房市场的供求预期,而供求趋势决定了房价中枢。其中最为核心的,一定是人口。而金融政策只是在人口基本面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冲。所以我们想要了解房价的长期中枢,就需要计算人口的长期中枢。我们知道2022年,是中国人口负增长的元年,但这并不是中国房价拐点的信号。这个信号,我认为是2016年。2016年有两个数据,是一直被主流市场忽略的:第一个是20-54岁的主力购房人群(太年轻、退休人群对购房的需求都可忽略不计)——第二个是“总人口曲线开始倒挂”(即10年后人口相对当年转为负数)——那么为什么2016年新房、二手房价仍在上涨呢?因为2015年实施了涨价去库存,通过第一章的图表我们知道2010-涨价去库存前,全国的二手挂牌价指数虽有波动,但总体结果是不动的。而涨价去库存的真实含义,是向楼市定向输入流动性(美国QE是消费+美股,中国当时是基建+房地产)。向楼市输入了多少流动性?有机构估算,至少是4万亿。正所谓“乡绅出钱,事成后……”如果没有这4万亿+的棚改QE,2016年会延续之前的房价下跌,但当时会不会发生日本90年代一幕,我们不得而知。(因为2013-2015有亚洲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余悸)而08年之后,宏观选择基建4万亿,也是因为人口(劳动人口刘易斯拐点)占比趋弱,外需增速下行,所以用基建这种“内需”来缓冲GDP的下行。2017-2018,宏观认为棚改QE的使命已经完成,标志是居民债务收入比,从低点拉升至警戒线120%——我们再来看,第二个影响房价的人口因素——城镇化。城镇化的高速阶段,是在90年代和2010年前,自2014年后,就不断放缓。尤其是最近5年,增速已降至0-1%区间。如果我们再更近的看一下城镇化的年龄结构,会发现16-35岁的低龄人口已达到70%以上的城镇化水平——换句话说,该来的,都已经来得差不多了。年纪较小的、较大的,都不具备进一步推升城镇化的“经济或劳动实力”。这倒逼宏观必须重视乡村劳动力和城镇的收入差距问题,这也在最近几年的政策中看到了这个“方向”。一计不行,再生一计,目前专家也看到了城镇化的疲软超出预期,所以积极提倡户籍城镇化这个概念。而户籍城镇化,有两个阻力,第一,是要动到很多存量利益(比如教育、医疗等),第二,大部分无户籍常住人口在短期内并不具备向城市“净贡献”的购买力。所以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好,说完了人口,我们聊聊金融。其实刚刚提到的定向QE,已经是属于最极端的金融政策。是在降息、降首付等常规手段效果不大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缓兵之计。这就像药物一样,虽然短期效力强,但也有强烈的副作用。这个副作用可能通过政策之后的几年,甚至十几年,会慢慢显现出来。(同08年的4万亿基建导致供给侧产能过剩一样)我们可以看到的一个指标是,当居民债务/现金流的比例上升,压制了对生育的投资,导致总和生育率快速下滑(即使2016年放开二胎),从1.8掉落至去年的1.07——可见,我们为缓兵之计的棚改4万亿(非常规),付出了惊人的成本。而此轮房价下跌,是在宏观不断尝试用“常规”金融政策对冲的节奏下——结果一通操作,市场预期并没有起来。这也很好理解,如果常规的手段有用,2015年就不会使用非常规手段,也就不会付出如此大的“人口基本面”成本。要知道,此轮和2015年的主力购房人群(20-54岁)减少了5000万之多,而到2030年,又要再减少5000万。那么既然常规手段不行,能不能使用非常规手段呢,比如大家在讨论的城中村改造,可不可以用定向QE再来一次涨价潮?大家还记得耶伦来华时问了什么问题?她问:中国的人口问题,会不会影响对房地产的政策。这句话,可谓戳中要害。因为目前宏观所遇到的麻烦,不是内外币价格差(汇率),而正是“意识到了”上一次的人口成本超预期。我在之前的视频里解释过什么是挖坑经济学,大家都喜欢扯凯恩斯来自洽一些决策的正当性。但事实证明,它就是不断在挖坑。且,越挖越大。上面这张中日生育率对比,用一句流行语来说,就是:嘲笑日本、理解日本、变成日本。最后一点,是收入。我们知道收入增速大致围绕在GDP中枢,除非,采用改革方案,能使得居民收入在整体利润分配中加大比例。和户籍城镇化一样,这也会碰到两个阻力:第一个,是居民收入提升了,谁的分配减少:第二个,是哪部分的居民收入提升。这两个在之前讨论财税重置的文章视频里,已经解释,不再赘述。3、新加坡房价背景我们来看看新加坡房价的情况——......(未完待续,扫码查看完整版)加入星球如有技术问题,参考下方——
2023年10月30日
其他

是托市,不是救市

广州、深圳跟进了“认房不认贷”的楼市政策,被很多人认为“救市”开始的标志。因为之前的各种“搞预期”的宏观操作,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8月楼市依然惨淡——不过我在星球po了25城二手房的月更追踪,显示挂牌量明显缓和(或许该挂的都已经挂出来了,剩下的卖家选择和买家们站在一起观望形势)。从国房景气指数来看(房价观测),已经下行了2年半的时间,相比2013-2015、2018-2020的两次,不算短了——(国房景气指数vs北京住房空置面积)居民部门的债务收入比指标在140%遭遇了瓶颈——这期间宏观开始频频下降首套房利率,以期能抵消这两年收入放缓的效果,这和地方债务一起对银行的利润数据(净息差)形成了巨大的压力——由于空间没有2015年来得大,降首付成为“必选”项——根据安居客的居民收入市场调研,年轻人收入遵循帕累托分布——换句话说,很多年轻人“没买”房子,除了看跌情绪之外,也确实没有“足够的钱(收入)”可以支撑他们的购买。背景就是房价太高。那么宏观是否真的想“救市”呢?这也看如何定义“救市”,如果是像2015年那波操作效果,那么显然目前不存在这样的环境和动机。所以眼下的各种政策,我认为仍是在“托市”,为了不让房价下滑的预期被市场集中表达。我想说,读者一定要区分“叙事”、“事实”和“数据”的区别。比如小明考试分数59分,不及格是一个事实,59分是数据,他回到家要父母签字时说自己这次是因为XX影响了发挥,下次会考好,这个是叙事。考好的时候,归功于自己努力学习和天赋异禀,没考好的时候,找各种借口推到外部事物上,这是叙事背后的动机(人性)。再举个例子。我以前去某家拟上市公司那里做尽调,底账告诉我,40亿的收入,其中30亿疑似是关联交易(外循环了),剔除掉之后债务/收入比不低,净现金流会影响持续经营。然后我去问董秘,董秘说1不是关联2收入在高增长3债务在降低利率4项目回报性高,一堆叙事。根据叙事和有感染力的展望(热情的招待),会让人觉得风险不“大”,但根据数据以及推演的事实,会让人觉得风险很大。然后做风险定价。回过来,理清了这三者的定义,我们看如下的宏观数据。数据基础,依然是七普和育娲模型,我整理了20-54岁(主力劳动人口)和60岁+(非劳动人口)之比vs
2023年8月31日
其他

扶我起来,是牛市吗?这是我觉得看多A股的正确打开方式

最近感觉政策在“定投”股市,契合之前宏观定调的“活跃资本市场”,有私信问怎么看最近的一套组合拳,会不会是长牛的开端?在我看来,和分析房地产一样,价格由供求两端(边际变化)共同决定。先拿美国举个例子,看看美股的供求,需求侧吸收全球经济金融化后的央行流动性——为什么能吸收全球的?因为供应侧呢,上市公司数量有进有退(优胜劣汰,长期大致保持1:1),看看黄老板在他的书里怎么说的——简单来说,就是资本市场有市场发现机制,然后给投资者分享发现后的红利。该淘汰的就淘汰。那么A股为什么常年被“嘲笑”为永远的3000点保卫战?我们看看A股的IPO数量——和退市的数量——天壤之别。这就产生了一个本质问题,供应侧股市一直在“融资”,除了IPO之外,上市公司也有很多募投专项资金,也就是大家所说的——A股就是为了企业融资服务的。可是IPO数量虽然多,全部都是好的企业吗?作为一个以前常跑上市公司调研的金融民工,无奈摇摇头。我给大家看一个新闻——80%撤,为什么撤?因为监管层说IPO造假要入刑。真要追溯起来,我可以说,这场面,不会比现在的医院反F规模低。我知道有不少靠着“民间借款”撑过IPO的。所以供应侧供应的太多,质量又不怎么地,关键出场(费)价格还贵。为什么贵?你懂的。发行价+了一些利润。这些吹气球般的上市公司到了二级市场,前期这么辛苦和隐忍,这个时候一定会怎么样?加倍把钱赚回来。成本扔给市场,打新后,慢慢消化。就是因为在发行端这些猫腻,导致了退市也磨磨蹭蹭,毕竟有些人在一条船上。黄老板如是说——所以最近真正的利好,不是印花税和交易费减低,而是监管层延缓了融资增量,同时又限制了套现减量(减持约束)。融资——套现的闭环,被盯上了。上有了政策,下有没有对策,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因为企业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套现方式,但总体来说,更难了。然后对于低分红,也下了大力气去“鼓励”,这是需求侧长期会回暖的一个重要前提。长期的供求问题平衡,交易去“灰色”成本,那么股市的向好信号是有的。短期呢,中美叙事(雷蒙多、芯片延期)利于缓和悲观预期,而美债这一压制因素基本也到了上限(尤其是刚刚JOLTS数据放鸽之后),汇率也很“成功”的在7.4前防守(甚至还有一段距离),尽管降息,但中债有了专项债的支撑和新预期,中美利差很难再度放大。企业盈利虽然近期一直难看,但PPI似乎预示底部已至。短期需求侧,又放宽了融资限制(可以加杠杆了),叠加窗口指导金融机构净买入,这是目前大家看到的牛市初象。可以看到,所有的动作,都不是特别大,但是在改变A股的“老毛病”,也不要总是“坏消息当作好消息”般的期待大动作来救市,比如极度放松货币和房地产。从昨天的小道消息来看,银行们降低存量房贷的主要目标,还是放在首套房借款人,并不是全部。意味着宏观仍非常克制。呼应过去几年,坚持没有“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这背后,我想是因为今年的目标——5%仍处于能达到的预期(而非外资机构普遍预期的降到4%开头)。不过,我依然认为,真的要把A股做起来(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另一个关键问题,仍是在居民收入分配——因为企业盈利与出生人口(自然增量)的长期关系是显著的。如果短期无法像美国那样同时拥有“净移民流入”+“净全球流动性流入”,那么抓紧时间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尤为重要。按照周天勇的计算,分别要把居民收入占比从43%提高至65%,居民保障支出从5%提升至15%,那么GDP就能提升4%+,有效的对冲劳动力减少的影响——所以并不是说要“孤注一掷”去搏科技产业,因为科技产业本来就是一个长期工程,居民部门有了消费能力,这个长期工程的成长才能缩短时间。也就是说,股市,可以以科技为中期题材,但居民收入/资产的再分配,也不应忽视。这环做好了,整个经济一通百通,股市才会真正长牛。这是我认为看待A股,正确的打开方式。只要路走对了,可以多一点耐心。
2023年8月30日
其他

马后炮vs很天真

继续贴我在知乎最近的回答吧,昨天那篇没让“发出来”。1问:大家都知道医院F败,为什么现在才开始查?答:前两年,一个医疗系统的朋友和我说,后面的老板都换人了。要开始了….(果然被知友喷马后炮)有图有真相——2问:有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理财经理称「可能接下来还会降」,未来存款利率还有下降空间吗?钱还能存吗?答:没办法,高债务的群体,缺钱啊。之前搞的很嗨很上头的房地产链条,从上至下都是如此。居民收入受损——买房减少——房产商暴雷——影子银行无法兑付理财——地方收入减少,城投债务风险高企——银行承压——高收入群体降薪——消费不振——居民收入受损……买房的、卖房的、卖地的,三种债务人都缺钱。(对应居民债务、房产商债务、地方广义债务)怎么办?不就看到债权人了吗。债务人要债务重组,要减少利率,那么自然就把这个成本转移给债权人承担。存款者损失利息收入,居民收入又受损。机构们凶啊,恨不得今天就直接干到零利率,看起来是赚货币政策的钱,实际上,赚的是大部分人的钱。3问:《经济日报》8月23日文章称“房住不炒”须长期坚持。房地产政策将会如何?接下来几年的房地产市场会如何?答:这个大方针在下面几个数据实现前,不会变。一个是居民债务收入比,这两年徘徊在140%左右,作为一个非净移民经济体,超出安全线太远了。我预估需要回落到90%,这就意味着要么居民部门持续“缩”表,要么收入快速增长。也可以观察房价收入比,高出10倍以上都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另一个是居民生育率。这几年超预期下滑至1附近,在需求和供给两端都会打击经济。所以宏观必须着眼于增加社会保障和福利,而房地产明显是一个很大反向因素。最后一个是人民币国际化下的资产泡沫出清。也就是同样的钱,买到的质量、空间如果与外面相差太大,那么这部分内部炒房资金到时候会成为汇率空头力量。4问:珠海新盘「打五折」,住建部门表态「是合理的市场行为」,哪些信息值得关注,如何看待此事?答:在出生人口腰X的预估下,房价也开始出现腰X了。预估今年出生人口在850万左右,相比2016-2017年的1700万+,少了50%;根据1-7月的已有数据预估今年的房地产销售面积约为10亿平不到,相比2021年的巅峰少了30%;而房地产销售面积一般领先于二手房价4-6个月时间——换句话说,如果未来所在的城市房价自高点下跌了30%-50%,不要太意外。有人或许奇怪,不是说出生人口影响经济要到20年之后吗?为什么还没到20年就开始跌了?因为出生人口既是20年后经济增长的原因,又是现在经济结构的结果。当一胎生育率跌落至0.5,说明目前的有效需求不足,直白一点,就是普通居民没钱了。(指钱购买力严重不足)外需、内需同时滑落。有人又会奇怪,KK大神不是说决定中国房价的是精英部门吗?这要分阶段。在人口红利期,确实如此,精英部门用他们的方式“聚拢”了普通部门大部分的钱,然后投向任一领域,都会形成涨价(就像ETF一样)。但当人口红利消失,进入人口债务期(即老龄化、少子化、负增长)阶段,精英部门也无法抵抗基本面的趋势。甚至,他们会成为“套现”的引路人。所以,KK的话也没错,很多精英部门的“空”和转移正在发生。5问:人太理想化是否会显得与世界格格不入?答:这要看理想是什么。如果理想是物质和攀比,是空虚的欲望,那么这个理想永远无法满足。你假装在工作,老板假装在发钱,大家都在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为了迎合一种低劣的情绪,浪费“来之不易”的生命和时间。如果理想,是把别人的理想,强行变成了自己的理想,也很奇怪。不认同,又不拒绝。人间失格。所以首先,得计划好到底什么才是自己的理想。计划,需要有足够的思辨能力。思辨能力有些与生俱来,更多需要不断的“学习”。有时候,要把自己的执念打破,才能看到更多。一旦意识到在计划理想,就会非常愉悦。一种长久的愉悦。它赋予了世界和时间,鲜艳的色彩。会发现原来的洞里,很扭曲。和世界格格不入?这才是在拥抱世界。6问:如何评价财新报道地方debt最严重的省份可能会缩-编-20%?答:看看这张图——可以看到,在支出中,社保比例太低了,可以在各方面嘲笑印度,但支出上,比印度还低,同时工资支出比例,嗯。工资和投资(以及形成的债务)共同挤出了社保支出。居民收入被重复抵押,经济双引擎的失速知乎继续答:过去20年经验不再有效欢迎加入星球(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让你快速了解全球经济和金融的背后)每天不到1块2-扫下图二维码加入星球如有技术问题,参考下方——
2023年8月25日
其他

保汇率还是保就业?

B站和YouTube今天都同步更新了视频——以下是部分文字版:这是今年的第16期视频,我想来聊一聊,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宏观会选择保汇率还是保就业。在今年第2期视频里面,我们先是聊了宏观会保房价还是保人口。现在过去了半年,路径正在按照预期的走。房地产呢,和刚需人口是强相关的,随着刚需人口的不断下移啊,偶尔的短期回光返照是有可能发生,但中长期的趋势是无法改变的。政策端呢,能做的就是尽量优化和缓冲下跌的幅度,给一些所谓的刺激,来使得市场上不要有一致性的预期。因为一致性的预期,会产生巨大的系统性风险。按照外资机构的测算,中房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金融市场,一旦发生踩踏,其杀伤力不会弱于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踩踏的时候,和个体本身强壮不强壮,平时有没有健身的关系已经不大。而是市场的恐惧情绪能到达什么级别。比如,如果一个多套房的房东,知道自己的房子,在10年后,会跌到目前市值的1/3,他还会留恋之前的超额资产增值吗?不会,他会加入这个反向套利的游戏。就像《让子弹飞》里的这一段。(略)而人口呢,......也就是说,02年加入全球化贸易体系之后,国内经济在人口数量红利模式下,先以美元为主的外币为锚来支撑,到2008年外需减弱之后,国内经济用人口债务红利的模式,以居民部门债务为锚,来膨胀其他主体的债务。包括地方隐债。这些被创造出来的债务,变成了经济中所流动的信用货币,堆积了——那为什么大家并没有觉得特别不合理呢?因为美元体系在这段期间,也在做同样的事情。所以“实际债务创造名义利润”这种危险的把戏,被“合理化”了,甚至很多大内高手们还觉得不够。但要知道,美债在美元体系的膨胀,和居民债务在中房体系中的膨胀,所导致的副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美债突破上限,挫伤的是美元信用;而中国居民债务到达临界点,引起的缩表和资产明斯基时刻焦虑,反过来会利好美元信用。这是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情。最近人民币汇率从半年最低点6.8跳贬至7.3,就有点超预期。那么到底什么因素决定了汇率的升贬呢?看一下这张图——
2023年8月21日
其他

汇率下压、医疗反F,联系起来或许还有另一种解读

消失的数据,关键的调整期千亿暴雷?消失的“他”(纯八卦)
2023年8月16日
其他

消失的数据,关键的调整期

上来先打个气吧。我知道到目前为止所有已公布的7月份数据,都不太好看,但现在如果形成了“更低落”的预期,会导致“负面循环”。所以我想说,宏观仍有改善的机会。现在是关键的调整期,医疗反F已经走了对的一步,需要更多的“鼓励”和“耐心”。
2023年8月15日
其他

随便聊聊医疗反腐和三座大山

最近刷了一篇研究日本社保体系的文章,原来在90年代,他们的“灵活就业”人群也大增——(作者:刘昌黎,《日本社保问题的现状、问题和改革》)从数据角度来说,灵活就业人群的扩张,主要原因是企业利润的下滑,导致其雇佣形式发生了变化,而人们愿意选择灵活,也是因为传统形式的性价比实在不行。该论文还提到了老龄化对日本财政(债务)形成了巨大压力——除了养老金给付之外,年龄越增长,医疗开支也就越多。这对于正在加速追赶日本老龄化的中国来说,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之前在养老金缺口计算上,我引用了社科院社保研究中心教授郑秉文的数据,很受益。其实他也计算了医保账户的情况——《2020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中,2020年全国医疗机构发生费用总计11281亿元,其中,在职职工医疗费用4598亿元,退休人员医疗费用6683亿元,相比之下,在职职工参保人数是2.542亿人,而退休职工仅为0.903亿人,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比是2.82:1,但发生费用比却是0.69:1。就是说,在职工医保制度的3.446亿参保人中,退休人员占比仅为26%,但发生的费用却达59%。然后郑教授进行了线性推算,得出结论是——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累计赤字将于2024年出现。也就是明年。是不是有点突然?但我们可以把这几条新闻组合在一起看:全国28省份推出了177款“惠民保”产品,砍药价(集采)医保局说,一些统筹地区基金运行压力较大,个别地区甚至出现当期赤字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医保反腐(力度超出了所有人预估)说明郑教授推算的医保赤字,所言或不虚。我翻了下星球,2020年我也通过数据“预言”过医疗反腐的“可能性”——至此,我们之前聊过居民部门背着的三座大山,现在医疗、住房、教育,已经轮番被“整顿”。宏观的目的很明确,挤出“中间商”,修复广义财政和居民部门两头的现金流。以使得劳动力缩水的这个大背景下,延缓居民和广义政府债务的扩张速度——为什么要延缓?因为要创造一些空间,稳住居民部门信心,以应对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因为美元体系肯定想保住自己的地位,也就意味着内需(劳动力退出加速)、外需(产业链重置)的格局将会持续几年。我提醒没有研究过宏观四本账的读者,不要相信市面上那些鼓噪黄四郎又要推出“搂钱的马车”的说法。(因为他们想出货)实际情况是,即使黄四郎想这么做,也做不到——更何况黄四郎们,现在自身难保。历史在押韵了。千亿暴雷?消失的“他”(纯八卦)“棚改”声又起,这次房价会翻倍吗?欢迎加入星球(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资讯/数据/研报/八卦/外部新闻)每天只要1块1
2023年8月9日
其他

千亿暴雷?消失的“他”(纯八卦)

最近金融群中流传Z植系彻底暴雷的消息,并附了投资经理充满感情的一封信。有读者私信希望“扒一扒”。(这...很难...掌握尺度)故事是老故事,商业模式其实没什么好扒的,“资金池”无非就是看嵌套多少马甲。业内人也知道集团内雇的八大高管简历(有些最近已开始离职)——王:曾任外管局政策法规司司长;牛:网信办;颜:最高法院研究室主任;武、刘:证监会法律部;罗:经贸委、安全生产监督局政法司司长;张:国税陈:G安部能邀请这么多大佬“下海”来任职,能量自不必说。可参考之前那篇《G大往事(哇哦)》,其中已经扒了一些。我是在想和…..离任央妈……是正、反哪个关系。但肯定是和这几年的“金融定点清理”有关。弟弟故事的结尾是悲凉的,“永远不说”,就可以“保”很多人。这条线一直往上扒点老资料,就可以理解为啥苏世民和Dalio这么“感恩”。聊个八卦,最近有媒体扒范爷的现任男朋友是Z植的副总裁——话说她和大明湖畔的许老板和王老板“八卦”还历历在目。而许老板和王老板还有一个共同的投资人——新世界郑家。许老板和大D会的故事之前说过了一些,王老板的万达商管也引入了新世界、腾讯的战投。这也是最近腾讯借儒意影视给万达输血的并行线。郑的资源之深厚,从他2016年离世时的排场就能看到。当年,梁宣布不连任。次年,肖老板“失联”。他们的“关联”,见《不“吉利”的董事名单(八卦)》。只能扒到这个层面,在往下都是禁片。知乎集锦:真的会为了人口压制房价吗欢迎加入星球(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资讯/数据/研报/八卦/外部新闻)每天只要1块1
2023年8月6日
其他

知乎集锦:真的会为了人口压制房价吗

周末愉快。po一些最近在知乎上的回答合集。1问:宏观真的会为了人口压制房价吗答:这不就是前一阵美财政部长耶伦访华时问的问题。我的想法是这样的:1、宏观接受不了像日本当年破裂后那样的缩表和衰退,内心很恐惧,反复强调守住底线和不爆发系统性风险;所以不会单纯为了人口去压制房价。2、压制房价的因素一共有三个:1)人口基本面反噬:主力购房人口的下滑——2)收入基本面,存在着“房地产是经济主要支柱”的悖论,就是去房地产,收入就下滑,两者短期内相关性很高。而房地产又压制了全要素生产率,没有全要素生产率,未来经济非常不乐观。所以,如果要发展全要素生产率(科技创新),就必须控制房价的向上波动。3)居民杠杆已到临界点(居民债务收入比)——3、其实关心人口,关心微观,宏观经济才能搞好。现在有些人已经主次颠倒了——2问:某大的钱到底去哪里了?答:这还用问?老许那么拼,难道就是为了全部去买地?他架设了高级的离岸公司体系,不会被轻易查到。之前写文章扒过他澳洲的操作,不也串联着一大帮“神仙”级人物了嚒。回顾一下先——也是无聊,就想着搜搜许老板在海外有没有什么老新闻,毕竟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再往前推,就是15年澳洲的豪宅出售,豪宅长这样:美景之余,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根据澳洲媒体披露的八卦,这则交易当时是未公开进行的,相当隐秘。而神秘买家名字叫——这个名字,带出了两条线:第一条线,挂钩的香港上市公司后来被上海国资下的上实收购了。(顺带的瓜最小)第二条线,是她的丈夫。能吃一些大瓜。吃完后意犹未尽,对交易本身更感兴趣了。然后我又重新聚焦到买家的信息,发现她还有一个双胞胎妹妹,叫Vicky。这是第三条线,去找她名下参股的公司(澳洲),会发现有一家公司的股东名字,竟然是……的孩子。顺藤接着产生了第四条线。这个才是最大的瓜。3问:央行、外汇局发文,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如何解读?答:1、房贷利率该降吗?应该,1)因为房贷利率比理财收益率高不少,居民还贷缩表的动力大——2)居民还债压力太大,侵占了他们增速放缓的收入——2、那房贷利率下降,这部分“钱”由谁出?1)商业银行出?因为文件说“指导商业银行”,可是商业银行能出吗?看看净息差——显然商业银行的空间按和动力都是不足的。2)转嫁给储户(存款人)?这个有可能——所以大家想着是让银行让利,但可能最终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3)宏观贴息?这就需要宏观加一点杠杆,这个是对居民部门最优的操作方式,但目前政策里还看不到。3问:巨额债务怎么化解,可不可以一次巨额印钞出清?未来20年会不会失去的20年?答:怎么扑灭一场大火,用居民的水。怎么扑灭第二场大火,也用居民的水但当火越扑灭,越多的时候,说明什么?说明放火的那个,有恃无恐。尽管居民的水并非源源不断,居民只能使用更少的水,但放火的快感让它停不下来。回到问题。应该怎么化债?如果是你欠了信用卡十几万,你该怎么化债?无非就是省吃俭用,尽量每个月多一点储蓄来慢慢还。而现在的债务人怎么想?想的是怎么把债权人干懵。如果有人能从放火-灭火中得益,那么债权人一定要小心他们会把这把火玩得更大,直到烧光。4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如何解读?答:见这篇文章——5问:为什么你觉得资本在剥削你?答:因为目前是间接税模式。个人一般很难穿透日常交易对手方进而想到更深的层面。居民部门,想到的是自己的利润被资本转移。所谓资本就是企业。企业的利润呢——所以如果换成直接税主导,就没有人愿意自己的钱从口袋里被掏出,也不会同意把门口马路再修一遍。6问:生一个宝宝补贴100个W,你们愿意生么?答:愿意。但生一个宝宝,补贴100万,钱从哪来?去年956万*100万=9+万亿,一年财政收入才20万亿。我出个主意,补贴100W房票。并且规定:1)只限本市的新房使用;2)每一套房只能使用10%;3)指定开发商;4)最终解释权归我方所有。一举N得。开个玩笑,你要问我真这么做会怎么样?那可能未来生一个宝宝要补贴1000W了。更多问答请关注
2023年8月5日
其他

地产和生育同时都掉进海里,先救谁?

欢迎加入星球(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资讯/数据/研报/八卦/外部新闻)每天只要1块1
2023年8月3日
其他

你想要它发钱,它想要你花钱

最近各方斗法啊。美国经济那边,各种“不衰退+软着陆”的分析频出,搞得美股有脱离地心引力(流动性)的味道,美房也有回暖的迹象——韩国那边呢,又号称搞出了室温超导,一批人说要进入最伟大的一次工业革命。日本在巴菲特的庇佑下,也想逐步抬高自己的收益率,让资本回流有点盼头。印度、越南显然受到了产业链重置的红利,资本纷纷进入——就连纽村这个小岛,中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都超过了6%。搞得本币资产压力很大,尤其上半年是股、房之前一长段时间跌跌不休——意味着,在名义利率上,虽然美联储及跟随央行不停在加息,但资产对应的实际利率上(利率-回报率),国内显然更高。我一个老客户(出口行业)表示现在要借款,只有两个用途,要么找点股息套利,要么去海外套利。根据日经的报道,今年高净值出境投资的人很多,香港保险又成香饽饽——所以最近一系列的政策出台,都可以看作是管理层想要做高一点“利润率”来防守的意图。(不论是拉汇率还是稳房价、稳外资、鼓励民营、振兴资本市场)只是这一口气可以持续多久,得看后续有多少资金被“感动”。以前大部分人呢,只是需要一个“被感动的理由”,就往里冲,政策的敏感度很足;现在有点疲乏了,主要还是因为债务率维持在高位——美联储是足足加了525bp,把下一次QE的空间给加出来了;至于为什么衰退还没有来,一个是因为过去美好的刺激,时滞在人们的心里;另一个是连续快速的加息产生的时滞又还么有完全挥发出来。所以在交错期内,两个时滞有了对冲。美股对应的美债利率(短期见FRR),有可预期的利润空间;中房对应的是居民债务收入比(长期见20-45岁人口),现在没有想象空间,因为经济的转型还是没有完成,居民收入连消费都托不了,怎么托房价?所以现在大家的目光集中在一线城市,希望一线城市的精英们,能够先把场子热起来,当然也是为了前面所说的防守(留住资产)。毕竟靠一手房打新,已经很难锁住资金。同时二手房挂牌量一直在增加,套现的力量不容小觑。这么(限定)操作还有一个好处是不会使得债务收入比像2015-2018年那样飙升,要知道现在已经在地雷区了——要不触及地雷,只有把加杠杆的任务,扔给金字塔中上方。只是这个规模,很难撑起“房价-人口”的逻辑。所以现在房地产股的驿动,更多都是“预期被夸大”导致,与之后的现实会有较大出入。对于宏观来说,主要是吹起一点利润率,哪怕是夸大的也行。斗法么,其他经济体给出的利润预期不也正被夸大。
2023年8月2日
其他

“棚改”声又起,这次房价会翻倍吗?

很多人都在讨论这两天的新闻——城中村改造,大部分人都表现出“隐隐的恐惧和担忧”——我觉得别担心。为什么别担心?如果宏观要复制棚改,就直接告诉市场“各就各位,我又要棚改了”,这种“拉动市场”的效果肯定更显著。说不定都还没真正棚改出台,预期拉满的各种需求就都已经激活。学美联储搞预期管理(托美债美股),无招胜有招,不是更好吗?我在2年前的文章中解释过“不可能三角”——用房地产拉动经济、房地产挤出实业(压制消费和居民可支配收入)、降低系统性风险(居民债务率抬高),无法都全。要都全,欧美早就打压我们的房价,而不是打压我们的科技了。而且我做了一张表,来让大家更清晰透彻的比较下现在VS
2023年7月23日
其他

不算不知道,比提前还房贷更“缩表”的是

之前的文章在讨论房地产市场的增量(匹配人口基本面弱化),以及居民部门鉴于疲软预期纷纷选择缩表(房贷提前还贷)等操作。但我又发现一个更有意思的数据。根据统计局之前公布的5月份房地产数据——可以看到1-5月的住宅销售面积为40663万平,比去年同比+2.3%。简单换算一下,得出去年的1-5月住宅销售面积应为39748万平。然而我再去翻去年统计局公布的1-5月住宅销售面积,却显示为42903万平——也就是说,今年的同比基数与去年的公布值相差了3000+万平,如果按去年公布数来作为基数,今年1-5月的住宅销售面积应该是同比-5%,而不是+2.3%。难道又是“那种”统计?为了“正”而强行“正”?我觉得可能这里面还是有点误解。有一种合理的解释是,有不少当时买房的人,后来退房了。且规模不小。那么3000+万平等于多少套房子呢?差不多30-40万套。让房地产商“消失”了近2000亿元销售额。这样就很“期待”接下去几个月的数据口径,因为我预估这个“退房”规模可能越来越大。既然买房的能退房,那么买地的当然也能退地。最近一则退地的新闻来自于长沙。为什么退地的账也很清楚,肯定是开发出来的房子卖了会亏本,且亏的金额还大于保证金650万。开发商看了看仍“守住”房住不炒的宏观环境,不赌了。毕竟究竟去年有多少人退房,他们是最清楚的了。
2023年6月21日
其他

降息:故事的另一面

从PMI到社融,5月份到目前为止的宏观经济数据,都不好看。微观也不会侥幸,我查了一些就业/失业数据(正在做新一期的视频),可以说结构化的失业规模是很“可观”的,参照网约车司机规模的高速增长——充分解释了为什么居民部门会出现“缩表”。我指的缩表,狭义(短期)是投资/消费的萎缩,参照房贷早偿指数——广义(长期)指的是婚育规模下滑——这“基本面”着实令人担忧。当然很多人更担忧的是房价(财富)。我们之前总是说,房子,是一座城市的股票。而现在,卖重点城市股票的挂牌量增速比M2/社融增速还快——最让我诧异的是,连上海的二手房挂牌量都破了20万套。所以,虽然现在很多经济学者都已经看出来“降息无用”(经济中枢的下行,是由人口结构恶化和产业升级缓慢导致,而不是因为利率太高),但宏观仍选择降息,就意味着两件事情:第一,
2023年6月14日
其他

“删删”来迟的结婚数据

🎵2022年的结婚数据,比往年来得晚了一个季度。预示着今年会官宣的出生人口增速可能会“稳定”在-10%左右——即将创下1949年以来的最低。(因为我没有1949年前的数据)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比如结婚基数(即女20-35岁规模的缩小)——显然基数减少,是结婚数骤降的原因之一。这个时候,专家说话了——他们认为“文化观念改变”才是年轻人不愿意婚育的主要原因。这是完全没有下限、赤裸裸的“栽赃”和“甩锅”。明明是模式的获利者,却“装”成是受害人;明明是模式的受害人,却“变”成是拖油瓶。看一下这张图,你就能明白,2015-2017年不仅发生了记入史书的涨价去库存,还同时是中坚力量人口规模的拐点,意味着人均债务扛鼎的能量在不断消耗——拿人均债务和结婚数做个对比——说明还有下跌的空间。逻辑是:债务/现金流抬高婚育门槛。另一个影响因素是青年失业率(2018年才开始统计)——目前该指数已经比OECD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平均值高出了2倍——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比想象中要严峻得多。时代的一粒尘,家庭的一座山。我不是否认年轻人会追求快乐,追去快乐本身也不是一件坏事情。而婚育和传承,本来也是“快乐”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只是说,当婚育和传承的成本,超出了年轻人期待快乐所能承受的临界点,那么TA就会选择“卷”或者“平”。“卷”很痛苦,“平”也不是快乐。专家应该仔细去研究,怎么样才能让年轻人的压力变小一些,低于临界点。这才是“正视问题”。我们可以问得再深一点。在目前这种间接税+逆周期投资主导的经济环境中,谁比较快乐?谁在享受生活?谁转嫁了成本?为什么会高房价?为什么地方会高债务?为什么企业老板都说没利润?为什么税前工资和税后工资差一大截?为什么退休金的差异这么厉害?而从2013年起基金就要靠财政补贴?股市又在向谁输血?降息放水是把谁的财富转移给谁?专家的工资又是谁付的?这些问题的答案,才是造成年轻人不想婚育的主要原因吧。
2023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