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招商宏观 | 竣工复苏:容易被忽视的经济亮点

招商宏观 招商宏观静思录 2022-12-04

国内宏观经济小组

张静静    S1090522050003    首席
高   明    S1090518010002    组长
赵宏鹤   S1090522070005    分析师
报告发布时间:2022年9月20日

文 | 招商宏观张静静团队


核心观点

7月28日,政治局会议部署“保交楼”;最新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当月房屋竣工面积同比-2.5%,降幅较7月的-36%显著收窄。房地产业全面去杠杆始于18年,随之盛行的高周转策略拉长了施工周期、造就了18-20连续3年高开工,也预定了21-23年的竣工高峰。21年下半年,预售资金监管加强,高周转策略失效,适逢销售景气度下行,房企竣工压力高企。22年下半年,保交楼成为重要任务,过往的未如期竣工部分+今年的竣工缺口+明年较高的计划竣工面积,将构成竣工景气度上行的潜在动力。在政策助力下,可行的中性情景是:今年9-12月的竣工增速初步回正,23年进一步上升到20%以上,24年仍可保持正增长但大概率有所回落。当前形势下,“前端衰退+销售企稳+竣工上行”的格局初步形成。

正文


一、过去一年,行业去杠杆又逢竣工高峰期

地产项目的施工周期多在1.5-3年之间,理论上,开工对竣工应存在2-3年的领先性。实际上,单纯看官方统计的面积数据,二者相关性不明显,2008年后差距还日益扩大。历史经验显示,开工数据的统计准确度较高,竣工与开工数据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在于:1)各种原因导致的竣工漏报和延报增多;2)开工后未如期竣工的项目增多。

以2016-2021年为例,按照3年的施工周期,累计计划竣工面积(对应13-18年累计新开工面积)109亿平,统计竣工面积59亿平,仅达到54%。其中,2016-2018年计划53.5亿平,统计30亿平,比例56%;2019-2021年计划55.5亿平,统计29亿平,比例降至52%,指向近几年漏报延报和未如期竣工的情况稍有增多。

尽管如此,统计竣工数据仍然有一定参考意义。看面积增速,开工在2014年之前对竣工存在约2年的领先性,2014年之后领先3年的相关性更高,显示了统计竣工数据在同比维度的参考价值,也反映了房地产施工周期被逐渐拉长的客观现实。

无论是开工-竣工的面积缺口扩大还是施工周期拉长,这些变化都与2018年后的行业去杠杆和高周转策略密切相关。

房地产业的全面去杠杆始于2018年,随后高周转策略盛行,其核心是“超额开工”以尽快回笼预售资金,同时“拉长工期”以延缓施工支出,其代价是降低了项目销售率、提高了远期竣工压力。表现在统计数据,可以看到2018-2020年新开工面积大幅上升、期房销售面积/新开工面积(销售率)明显回落,同时期房在商品房销售中的占比(预售)快速提升。

2021年下半年,地方加强了预售资金监管,要求预售资金必须存放于专用账户、按施工进度支取,高周转策略失效。全面去杠杆使得房企资金链愈发紧张,适逢竣工高峰到来(对应2018年启动的开工高峰)、销售景气度回落,如期竣工比例顺势下降。今年1-8月,房屋竣工面积同比-21.1%,创历史同期最大降幅。

二、保交楼推升竣工景气度,持续多久、弹性多大?

7月28日,政治局会议部署“保交楼”。按新开工推算,2021-2023年都是竣工大年,对应2018-2020年连续3年高开工,每年计划竣工面积都在20亿平以上。随着保交楼成为重要任务,过往的未如期竣工部分+今年的竣工缺口+明年较高的计划竣工面积,将构成今年余下时间和明年竣工景气度上行的潜在动力。

1. 估算真实竣工面积由于统计竣工面积的误差较大,合理估算真实竣工面积是量化评估竣工前景的关键。真实竣工面积=计划竣工面积-未如期竣工面积。2021年的计划竣工面积,可以简单取2018年的新开工面积,即21.0亿平;未如期竣工面积,根据克尔瑞的统计,截至2021年底,24个重点监测城市未如期竣工的项目总建面占这些地区2021年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的10%,对于全国情况我们可以假设为15%。考虑到2021年预售资金监管加强后房企现金流压力明显上升,假设这部分未如期竣工面积有60%是在2021年当年形成的,则可以估算2021年的真实竣工面积约为19.3亿平,是计划竣工面积的92%(即真实竣工比例为92%)。类似的,假设未如期竣工面积有20%是在2020年形成的,则2020年的真实竣工面积为17.3亿平,是计划竣工面积的97%(真实竣工比例97%),高于2021年。做一验算,2021年的真实竣工面积较2020年增长11.6%,与统计竣工面积同比增长11.2%非常接近。对于今年,计划竣工面积按照2019年的新开工面积取22.7亿平;假设1-8月的统计竣工面积增速-21.1%是可参考的,如果这一增速持续到年底,则2022年的真实竣工面积为15.3亿平,仅为计划竣工面积的67%(真实竣工比例67%),明显低于2020年的97%和2021年的92%,可见房企今年面临更大的现金流压力和竣工压力。

2. 量化评估竣工前景

对于今年9-12月,分情形假设1)保守:保交楼纾困启动后,全年真实竣工比例提升至70%,截至2021年底停缓工面积的10%达成竣工,则对应全年竣工同比-16%,其中9-12月同比-12.3%;2)中性:全年真实竣工比例提升至75%,停缓工的20%达成竣工,全年竣工同比-9%,9-12月同比1.1%;3)积极:全年真实竣工比例提升至80%,停缓工的30%达成竣工,全年竣工同比-2%,9-12月同比14.6%

对于2023年,将2020年的新开工面积22.4亿平作为2023年的计划竣工面积,对2022年取中性情况,进一步假设:1)保守:实际竣工比例80%,截至2022年底停缓工面积的25%达成竣工,则2023年竣工同比13%;2)中性:实际竣工比例87.5%,停缓工的35%达成竣工,竣工同比27%;3)积极:实际竣工比例95%,停缓工的45%达成竣工,竣工同比41%

对于2024年,按照2021年新开工面积19.9亿平估算,计划竣工面积开始过峰回落。对2022-23年均取中性情况,且假设实际竣工比例95%、截至2023年底停缓工面积的60%/80%达成竣工,则2024年竣工同比3.0%/9.9%,仍可保持正增长,但增速大概率较2023年回落。

再考虑可行性。以上均取中性情况,则2022-23年实现的停缓工-再竣工面积共计3.3亿平方米。根据官方公布的2021年下半年全国住宅建安成本,高层/小高层/多层为2451/2164/1908元/平方米,对应所需资金7000亿左右。目前全国层面的专项借款“初期规模”为2000亿,后续筹措资金的潜在途径在于:1)专项借款规模进一步扩大,例如明年再增加2-3000亿规模;2)此前销售率较低的未如期竣工项目在接近竣工的过程中销售率提升,形成新的销售回款;3)部分未如期竣工项目有预售资金被锁定,但此前项目现金流断链导致停工,复工后预售资金得以重新支取。 由此可见,在相对积极的保交楼政策助力下,具有可行性的中性情景是:今年9-12月的竣工增速初步回正,全年录得-10%左右的负增长;2023年全年竣工增速进一步上升到20%以上,来到近年高位;2024年竣工增速仍可保持正增长,但大概率较2023年有所回落。

三、“前端衰退+销售企稳+竣工上行”的格局初步形成

当前形势下,前端衰退暂难改观,销售-开工联动的历史规律被打破。一方面,保交楼要求下,房企有限的资金要向已开工的未竣工项目倾斜;另一方面,在当前的人口结构和居民收入预期下,销售景气度大幅改善的难度较大,这意味着新开楼盘的销售率整体偏低,随施工进度支取的预售资金可能难以覆盖施工成本,新开工反而意味着现金流损失。与此同时,销售-竣工正在形成新的双向联动。竣工景气度提升为销售景气度改善提供良好基础。当前改善销售景气度的症结之一在于,如果竣工前景不改善,需求刺激政策的效果会打折扣。好的方面是,近期各项政策开始破局,供给纾困正在展开。销售景气度提升也可带动竣工景气度提升。出于对交楼不确定性风险的规避,当前存量项目对居民的吸引力总体上高于全新项目,因此销售景气度提升将有利于提升存量项目过低的销售率,从而有利于提升项目随施工进度支取预售资金覆盖施工成本的能力,进而有利于提高施工积极性、实现项目竣工。 好的方面是,经历了6-7月的大幅波动后,8月商品房销售重新回到了温和复苏的轨道上。8月当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均较7月收窄,以“销售金额增速-销售面积增速”衡量的房价涨幅也保持了温和回升势头。9月以来30城成交数据有所回落,一定程度上与中秋错位和成都静态有关。上半年疫情期间的经验显示,区域静态管控会对商品房交易造成阶段性限制,但短时间静态对销售的长期影响不明显,因此可以期待本轮疫情过后高频数据的重新改善。


风险提示:

疫情压力超预期;商品房销售压力超预期;政策力度低于预期


以上内容来自于2022年9月20日的《竣工复苏:容易被忽视的经济亮点》报告,报告作者赵宏鹤,执业证号S1090522070005,详细内容请参考研究报告。



往期文章


20220920 人民银行“以我为主”的空间有多大?——兼评2022年9月LPR报价

20220919 经济仍在做加法——宏观周观点(2022年9月17日)

20220918 招商宏观 | 增量政策的拉动作用有多少?

20220917 冷热不均 结构分化——显微镜下的中国经济(2022年第23期)

20220916 进一步稳定内需的紧迫性——8月经济数据点评

20220915 有多少消费值得等待——四季度消费形势展望

20220915 看懂“MLF+存款利率”的组合拳

20220914 通胀预期差或令6月海外波动重现——2022年8月美国CPI分析

20220913 9月或为mini版6月——宏观周观点0912

20220912 莫高估政策性工具、低估稳地产效果

20220911 9月社融增速会不会反弹?

20220909  通胀对政策的影响力将趋于减弱——8月通胀点评

20220908 成都、深圳疫情会不会影响9月经济成色

20220908 跨过高温和限电,哪些行业景气度可能延续?

20220907 四个新变化如何影响出口?——2022年8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20220906 缓和人民币汇率贬值斜率——央行下调外汇存准金率点评

20220906 决断9月——大类资产配置的脉络(2022年9月)

20220905 短期确定性上升——宏观周观点0903

20220904 3.5%是不是美联储的心理关口?

20220903 9月FOMC或为分水岭——2022年8月美国非农数据分析

20220902 生产修复 出行下滑

20220901 基建投资增速将超过10%——8月宏观经济数据预测

20220831 财政的空间在哪?

20220831 情况正在发生变化——8月PMI点评

20220830 人民币贬值压力大吗?

20220829 理解“不大水漫灌”的正确姿势

20220829 内部压力与外部风险——宏观周观点0827

20220828 欧洲能源危机的可能与影响

20220828 Q3或是全年工业利润增速底——2022年7月工业企业利润分析

20220827 再度转鹰的鲍威尔才是关键——全球央行Jackson Hole会议点评

20220826 海外能源、电价上涨或助力我国全年出口超预期

20220825 五问南方高温:影响真的要结束了吗?

20220824 高频数据中的四川限电影响

20220823 本轮政策效果复盘——从情绪修复、资金支持到基本面改善

20220822 如何理解LPR降幅?地产与汇率的平衡

20220822 政策着眼于力争最好结果——宏观周观点0820

20220821 大类资产的天平向哪儿倾斜

20220820 防疫算政治账不影响经济工作力争实现最好结果的诉求

20220819 专项债限额使用路径可能更快明确

20220819 “芯片四方联盟”下,产业升级重点在哪儿?

20220818 由美日韩经验看我国产业升级前景

20220817 精准把脉人民币汇率

20220816 重回复苏的可行性与年底地产的决定性

20220816 中期选举,民主党还有胜算吗?

20220815 开启降息周期——8月MLF降息点评20220814 假若油价再度反弹20220814 政策的短期目标与中长期诉求——宏观周观点081320220813 国内商品期货、现货价格相继回暖
20220812 寻找社融新支点20220811 踩对通胀的韵脚——2022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20220810 通胀重现19年格局,如何影响宏观政策?——7月通胀点评20220809 “通胀削减法案”能否扭转中期选举乾坤?20220809 从中观研究框架看弱复苏中的结构性亮点——中观景气度系列(一)

20220808 全球产业链的演进路径展望与重构风险评估

20220807 产业链优势或令出口继续超预期———2022年7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20220807 确定性下降——宏观周观点0807

20220806 就坡下驴还是横生波折?——大类资产配置的脉络(2022年8月)

20220806 海外市场或重现波动——2022年7月美国非农数据分析

20220805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手册2022

20220804 变局下的产业链——多个制造业大国陷入贸易逆差的警示

20220803 关注价格与出行数据的积极信号

20220802 多重冲击、多重约束下的复苏——7月宏观经济数据预测

20220802 2020年货币市场流动性是如何回归中性的?

20220801 制造业超预期回落后的潜在结构性亮点——7月PMI点评

20220801 复苏进入分歧期——宏观周观点0731

20220730  美国陷入衰退了吗?——2022年二季度美国GDP数据点评

20220729 用好既定政策,坚持就是胜利——政治局会议给出的五个关键答案

20220729 出口交货值视角下的中国出口形势

20220728 假若美联储重新“盖住”底牌——7月FOMC点评

20220727 双循环正升级——2022年上半年进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20220727 利润V型修复后,关注确定性——2022年6月工业企业利润分析

20220726 8月资金利率缺口会收敛吗?

20220725 美股的短期位置与长期风格

20220724 内需偏弱,但中美利差拐点初现——宏观周观点0724

20220723 高温下的“淡季”——经济观察系列(一)

20220722 海外还有哪些黑天鹅?

20220721 稳就业需要多少GDP增速?

20220720 平衡稳地产与防风险,7月LPR报价持稳

20220719 复苏交易将如何演绎——大类资产配置的脉络(2022年3季度)

20220717 四种宏观场景及政治周期驱动的大类资产轮动

20220716 减收增支快节奏,下半年路在何方?

20220715 未来的三种情景——2022年二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分析

20220714 7月FOMC前的两个关键数据:加息100BP?

20220714 钱究竟流向了哪里?

20220714 信贷分化与杠杆回升——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点评

20220713 居民主动断供停工项目房贷影响评估

20220713 出口高增后的隐忧

20220712 亢龙有悔——6月金融数据点评

20220711 基于利润预期,7月关注哪些板块?

20220710 猪周期开启——6月通胀数据点评

20220710 控通胀压力仍大,7月加息预期强化——美国6月非农点评

20220709 FDI加速流入中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20220708 欧元、美元接近平价的背后

20220708 疫后全球价值链重塑、汇率弹性与制造业竞争力

20220707 服务消费初现改善迹象

20220706 衰退预期从哪里来,向哪里去?

20220705 央行30亿投放的双重意味

20220705 关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简评

20220704 疫情退却,通胀升温——宏观经济预测报告(2022年6月)

20220702 出口放缓一致预期下的结构性亮点

20220701 三季度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20220701 内外需驱动正在交换方向

20220630 积极信号持续增加

20220629 假若美股再跌,A股能否继续脱敏

20220628 复苏基础不牢固,积极关注中下游

20220627 经济走势的三种情景假设

20220626 国内经济篇:复苏不惧冲击——2022年中期宏观经济展望

20220625 应出尽出,静候花开——2022年中期宏观经济展望财政篇

20220625 螺纹钢期货价格为何大幅下跌?

20220624 总量不弱,结构正佳——2022年中期宏观经济展望货币篇

20220623 海外会出现流动性危机吗?

20220622 出口向左;进口向右——2022年中期宏观经济展望外贸篇

20220621 通胀压力:外弱内强——2022年中期宏观经济展望通胀篇

20220620 冲击转向缓和——2022年中期宏观经济展望海外篇

20220619  美联储加息的影响已经显现

20220618  地方政府性基金收支压力巨大

20220617  供给侧修复速度快于需求侧

20220616  是时候考虑FED结束加息的条件了

20220615  坚持复苏交易

20220614  兼容动态清零的经济增长路径

20220613   出口、PMI、社融超预期下还需要关注什么?

20220612  油价的最后一冲:假如美国CPI不回落?

20220612  信贷预期差兑现

20220611  三四季度CPI在不同场景下会怎么走?

20220610  出口超预期,是新增还是4月积压?

20220609  如何看待原油供需博弈?



法律声明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网站(http://www.cmschina.com/yf.html)所载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