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招商宏观 | “通胀削减法案”能否扭转中期选举乾坤?

招商宏观 招商宏观静思录 2022-12-04

文 | 招商宏观张静静团队


核心观点

《通胀削减法案》通过参议院投票,民主党试图通过推动内政的方式发力即将开始的中期选举。美东时间8月7日,美国参议院以51-50投票通过民主党提出的《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醉翁之意不在酒,我们认为无论在短期或长期,该法案并不能有效降低通胀、拉动产出,其实际目的在于中期选举。该法案实质在于绿色能源投资。二战以来的历届中期选举中执政党丢失国会席位的概率接近90%。目前民主党在参众两院的席位优势有限,同时拜登的支持率处于40%的关键阈值水平以下。因此,我们认为近期民主党推动内政以及打“外交牌”的一系列动作都意在试图挽回支持率,并在即将开始的中期选举中尽可能多地争取两院席位。目前来看,中期选举民主党丢失参众两院或为大概率,拜登政府后续的施政空间将受到较大掣肘。当然,若该法案通过,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亦有可能保住两院之一。

法案有哪些亮点?1)收入端:在未来十年通过对大公司(部分除外)征收15%最低企业税、开展处方药医保价格谈判、加强国税局(IRS)执法力度等筹措7390亿美元联邦收入,同时维持拜登不对年收入低于40万美元的家庭征税的承诺,体现“促公平”的执政理念;2)支出端:一是3690亿美元的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投资,投资用于可再生电力、清洁交通、节能建筑和供应链基础设施,二是640亿美元的延长平价医疗法案的连带支出,疫情医保补贴将延长发放3年至2025年。3)长远目标:旨在到2030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40%,并削减逾3000亿美元赤字。

绿色能源投资的要点:第一,降低消费者的能源成本,包括对消费者(尤其是低收入者)实施家庭能源退税计划和清洁能源税收抵免;第二,保障美国能源安全和国内制造业,如为美国清洁能源制造业提供税收抵免;第三,实现经济去碳化,为各州公用事业单位和企业提供税收抵免和拨款支持、加快清洁能源技术开发推广等;第四,维护社区和环境公平,更侧重于社区、家庭的能源清洁化;第五,支持农村建设,用于保护森林绿植。

经济不行看外交,外交不行推内政。近期美国打“外交牌”收效甚微的背景下,推内政并对“清洁能源、促进公平”理念一以贯之成为拜登押注中期选举的唯一手段。醉翁之意不在酒,正如拜登之意不在通胀、也多半不在长远的新能源发展,在于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

正文


美东时间8月7日,参议院以51-50投票通过《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该法案是在拜登提出的《BBB法案》(《重建美好未来法案》)遭到参议员曼钦反对后重新缩减、协商后的结果。由于民主党对众议院有绝对话语权,因此该法案在中期选举前大概率落地。

一、法案有哪些亮点?

根据参议院最新的法案文本,该法案提出将在未来十年内通过对大公司征收15%最低企业税、开展处方药医保价格谈判、加强国税局(IRS)执法力度等筹措7390亿美元联邦收入,用于支付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投资的3690亿美元和延长平价医疗法案的640亿美元联邦支出,并削减逾3000亿美元赤字。其中,气候投资用于可再生电力、清洁交通、节能建筑和供应链基础设施旨在到2030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40%。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用于气候变化投资的法案,也彰显了拜登鼓励清洁能源发展的一贯政策立场。相比《BBB法案》提出的5500亿美元的清洁能源投资,该法案已将规模压缩至3690亿美元。8月8日经两党“冗长辩论”后,以Sinema为首的部分民主党人将一些有私募股权支持的企业排除在了最低企业税之外,共和党人消除了胰岛素的费用设置上限。因此,最终版本的法案将有所调整,但不影响最重要的气候投资支出。


法案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加税和减少(药品)开支,共计7390亿美元。首先,该法案拟对利润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部分除外)征收15%最低企业税;其次,加强IRS对企业和高收入者的征税执法,同时减轻低收入者的纳税负担,据悉该法案将投入800亿美元用于支持IRS工作(这一条并未写入法案中);最后,消除“附带权益漏洞”,即不再允许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经理为其从基金投资中获得的收益份额支付较低的税率。此外,该法案依旧维持了拜登不对年收入低于40万美元的家庭征税的承诺。

法案的支出主要用于气候投资和延长平价医疗法案。气候投资约3690亿美元,包含五个方面:

第一,降低消费者的能源成本包括对消费者(尤其是低收入者)实施家庭能源退税计划和清洁能源税收抵免;

第二,保障美国能源安全和国内制造业,如为美国清洁能源制造业提供税收抵免;

第三,实现经济去碳化,为各州公用事业单位和企业提供税收抵免和拨款支持、加快清洁能源技术开发推广等;

第四,维护社区和环境公平,更侧重于社区、家庭的能源清洁化;

第五,支持农村建设,主要用于保护森林、城市绿植和沿海栖息地。除了气候支出外,法案还将拨款640亿美元,将即将到期的平价医疗法案补贴延长3年至2025年。

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中期选举

根据沃顿商学院的估计[1],法案潜在的影响有:1)在预算窗口内减少政府赤字2480亿美元;2)在2024年之前略微增加通胀,并在此后降低通胀,实质作用几乎为0;3)对2023年GDP增长影响为零,2040-2050年小幅正提振。而根据CBO的估计[2],法案将在10年内削减145亿美元的联邦支出并增加870亿美元的收入,从而将政府赤字减少近1020亿美元。

对于短期的影响,CBO认为,1)颁布该法案对2022年通胀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对2023年通胀可能较现行水平上下浮动0.1%。2)医保补贴加剧通胀压力、对企业征税缓解通胀压力,两者或相互抵消。此外,根据Tax Foundation的估计[3],法案将使美国长期经济产出减少约0.1%,并减少约30000个就业岗位,同时可能会通过限制生产能力恶化通胀。

结合多数权威机构判断,我们认为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看,该法案并不能有效降低通胀、拉动产出,其实质主要在于绿色能源投资、削减赤字,同时赤字削减规模可能比预算支出的3000多亿美元小得多。


5-6月美国CPI同比连创新高后拜登支持率跌破了关键阈值40%,表明核心矛盾仍在高通胀。尤其去年7-9月CPI基数仍偏低,因此近期油价回落或并不能导致未来1-2个月CPI同比显著回落。同时,考虑到经济数据对加息的反应有所滞后,3月以来美联储加息节奏过快,不排除随后美国经济数据出现失速下滑、失业率快速回升。一旦如此,且政府不作为,高通胀叠加经济快速下行风险或令拜登支持率持续在40%之下徘徊。

站在拜登的角度,经济不行看外交,外交不行推内政7月21日佩洛西开始为亚洲行渲染造势,此后拜登支持率由37.5%的历史低点持续回升至接近40%,而事件落定后又有所回落。此外,7月下旬起美国针对中概股的审计限制趋严也可视作向外转移矛盾的手段。不过,拜登支持率仍未突破40%阈值或表明近期美国打“外交牌”收效甚微。因此,推内政并对“清洁能源、促进公平”理念一以贯之成为拜登押注中期选举的唯一手段。醉翁之意不在酒,正如拜登之意不在通胀、也多半不在长远的新能源发展,而在于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

通胀削减法案不一定能扭转乾坤,只是为了挽回颓势。历史经验表明,二战以来的历届中期选举中执政党丢失国会席位的概率接近90%。目前民主党在参众两院的席位优势并不大,同时拜登支持率在40%关键阈值水平以下。因此,我们认为近期民主党推动内政以及打“外交牌”的一系列动作都意在试图挽回支持率,并在即将开始的中期选举中尽可能多地争取两院席位。目前来看,中期选举民主党丢失参众两院或为大概率,拜登政府后续的施政空间将受到较大掣肘。当然,若该法案通过,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亦有可能保住两院之一。


引文:

[1]https://budgetmodel.wharton.upenn.edu/issues/2022/7/29/inflation-reduction-act-preliminary-estimates[2]https://www.cbo.gov/publication/58366[3]https://taxfoundation.org/inflation-reduction-act/#economic


风险提示:

《通胀削减法案》在众议院推进速度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

以上内容来自于2022年8月8日的《“通胀削减法案”能否扭转中期选举乾坤?》报告,报告作者张静静、张一平,联系人陈宇、王泺宾,详细内容请参考研究报告。



往期文章


20220808 全球产业链的演进路径展望与重构风险评估

20220807 产业链优势或令出口继续超预期——2022年7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20220807 确定性下降——宏观周观点0807

20220806 就坡下驴还是横生波折?——大类资产配置的脉络(2022年8月)

20220806 海外市场或重现波动——2022年7月美国非农数据分析

20220805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手册2022

20220804 变局下的产业链——多个制造业大国陷入贸易逆差的警示

20220803 关注价格与出行数据的积极信号

20220802 多重冲击、多重约束下的复苏——7月宏观经济数据预测

20220802 2020年货币市场流动性是如何回归中性的?

20220801 制造业超预期回落后的潜在结构性亮点——7月PMI点评

20220801 复苏进入分歧期——宏观周观点0731

20220730  美国陷入衰退了吗?——2022年二季度美国GDP数据点评

20220729 用好既定政策,坚持就是胜利——政治局会议给出的五个关键答案

20220729 出口交货值视角下的中国出口形势

20220728 假若美联储重新“盖住”底牌——7月FOMC点评

20220727 双循环正升级——2022年上半年进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20220727 利润V型修复后,关注确定性——2022年6月工业企业利润分析

20220726 8月资金利率缺口会收敛吗?

20220725 美股的短期位置与长期风格

20220724 内需偏弱,但中美利差拐点初现——宏观周观点0724

20220723 高温下的“淡季”——经济观察系列(一)

20220722 海外还有哪些黑天鹅?

20220721 稳就业需要多少GDP增速?

20220720 平衡稳地产与防风险,7月LPR报价持稳

20220719 复苏交易将如何演绎——大类资产配置的脉络(2022年3季度)

20220717 四种宏观场景及政治周期驱动的大类资产轮动

20220716 减收增支快节奏,下半年路在何方?

20220715 未来的三种情景——2022年二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分析

20220714 7月FOMC前的两个关键数据:加息100BP?

20220714 钱究竟流向了哪里?

20220714 信贷分化与杠杆回升——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点评

20220713 居民主动断供停工项目房贷影响评估

20220713 出口高增后的隐忧

20220712 亢龙有悔——6月金融数据点评

20220711 基于利润预期,7月关注哪些板块?

20220710 猪周期开启——6月通胀数据点评

20220710 控通胀压力仍大,7月加息预期强化——美国6月非农点评

20220709 FDI加速流入中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20220708 欧元、美元接近平价的背后

20220708 疫后全球价值链重塑、汇率弹性与制造业竞争力

20220707 服务消费初现改善迹象

20220706 衰退预期从哪里来,向哪里去?

20220705 央行30亿投放的双重意味

20220705 关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简评

20220704 疫情退却,通胀升温——宏观经济预测报告(2022年6月)

20220702 出口放缓一致预期下的结构性亮点

20220701 三季度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20220701 内外需驱动正在交换方向

20220630 积极信号持续增加

20220629 假若美股再跌,A股能否继续脱敏

20220628 复苏基础不牢固,积极关注中下游

20220627 经济走势的三种情景假设

20220626 国内经济篇:复苏不惧冲击——2022年中期宏观经济展望

20220625 应出尽出,静候花开——2022年中期宏观经济展望财政篇

20220625 螺纹钢期货价格为何大幅下跌?

20220624 总量不弱,结构正佳——2022年中期宏观经济展望货币篇

20220623 海外会出现流动性危机吗?

20220622 出口向左;进口向右——2022年中期宏观经济展望外贸篇

20220621 通胀压力:外弱内强——2022年中期宏观经济展望通胀篇

20220620 冲击转向缓和——2022年中期宏观经济展望海外篇

20220619  美联储加息的影响已经显现

20220618  地方政府性基金收支压力巨大

20220617  供给侧修复速度快于需求侧

20220616  是时候考虑FED结束加息的条件了

20220615  坚持复苏交易

20220614  兼容动态清零的经济增长路径

20220613   出口、PMI、社融超预期下还需要关注什么?

20220612  油价的最后一冲:假如美国CPI不回落?

20220612  信贷预期差兑现

20220611  三四季度CPI在不同场景下会怎么走?

20220610  出口超预期,是新增还是4月积压?

20220609  如何看待原油供需博弈?



法律声明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网站(http://www.cmschina.com/yf.html)所载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