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招商宏观徐海锋 | 出口超预期,是新增还是4月积压?

张静静、徐海锋 招商宏观静思录 2022-12-04

文 | 招商宏观张静静团队


核心观点

5月出口超预期修复,到底是新增的外需还是4月的积压?我们倾向于认为是后者,不管是从PMI、库存,还是消费需求来看,目前外需环境并未发生巨大变化。主要关注以下几点:一是,年初至今欧美日制造业PMI指数均呈下行趋势,但仍维持景气区间,目前美国机械制品、电气设备、运输设备、家具及相关产品仍在补库存;同时,从韩国出口来看,5月外需仍不弱,说明当前外需下行斜率较缓,并非骤降。二是,我们在上一期点评中提到,全球需求边际趋弱是外因,疫情扰动生产供应是内因,而相比4月,5月长三角航空、港口、公路等堵塞有所缓解,有利于积压货物运输。三是,稳外贸稳供应链政策发挥作用,减少部分订单外流,吸引订单回流。5月越南出口304.8亿美元,同比增长17.2%,较4月回落近13个百分点。5月进口增速符合预期,增速平稳修复。主要关注以下几点:一是,国内疫情对进口的影响相对较小,5月制造业PMI修复明显。二是,大宗商品价格保持高位, 5月大宗进口仍然有较强的“价格效应”。三是,汽车、铁矿石等进口具有较高基数。

展望未来,随着疫情防控放松,长三角地区“供应链”效率快速提高,我国出口有望迎来明显修复,但下半年决定出口的外需基本面仍然不乐观,一是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呈逐级下行趋势,制造业景气度下滑对应需求边际走弱;二是,美国制造业已达到被动补库存和主动去库存的边界,难有持续的补库增量出现,同时财政刺激逐步退出,居民消费水平回归,地产链出口“熄火”和高新技术出口走弱可能是下半年出口的隐患;三是欧盟通胀高企,造纸、化工、汽车等制造业出现不同程度的停工减产,居民生活质量出现下降;四是新兴经济体供应能力恢复,部分行业面临订单回流甚至出口替代。进口方面,疫情短期扰动国内生产,随着稳经济政策落地,国内进口需求整体将保持平稳,大宗商品价格、基建政策、碳中和政策等会对进口增速带来影响。


正文

事件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202269日公布的数据,20225月,我国进出口5377.4亿美元,同比增长11.1%。其中,出口3082.4亿美元,同比增长16.9%;进口2294.9亿美元,同比增长4.1%;贸易顺差787.5亿美元。

核心观点

14月出口同比增速为16.9%,前值3.9%,环比下降12.7%

欧美日制造业PMI指数呈明显下行趋势,需求边际难逃“周期”宿命,走弱趋势不改。5月欧日制造业PMI指数回落,美国制造业PMI上行。美国PMI 录得56.1(4月55.4),欧元区PMI录得54.6(4月55.5),日本PMI 录得53.3(4月53.5)。5月对欧美日出口均走强,其中对欧盟出口同比20.3%(4月7.9%)、对日本出口同比3.7%(4月-9.4%),对美出口同比15.8%(4月9.4%)、  

美国制造业已达到被动补库存和主动去库存的边界,难有持续的补库增量出现,同时财政刺激逐步退出,居民消费水平回归。截止4月底,美国木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初级金属、加工金属、计算机及电子产品、杂项产品行业已处于去库存状态,仅有机械制品、电气设备、运输设备、家具及相关产品等仍在补库存,但预计难以持续。

从地区结构看,我国对重点经济体出口均快速上行。发达经济体层面,除美欧日外,我国对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出口增速录得19.4%、29.6%和14.3%;新兴经济体层面,我国对印度、巴西、印尼、南非出口分别收录42.6%、33.3%、35.5%和26.8%。

从产品结构看,5月农产品、箱包、玩具、箱包等出口维持景气,家具、灯具、医疗仪器、高新技术产品等出口明显乏力。其背后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粮食安全背景下,俄乌冲突扰动农产品供应链,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二是,海外疫情放开后,居民增加出行相关商品开支,使得箱包服装出口景气;三是,地产链出口“熄火”或因美国地产行情走弱叠加东南亚订单替代;四是,疫情扰动长三角地区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供应链受到一定冲击。五是,基数因素。

5月出口超预期修复。主要关注以下几点:一是,年初至今欧美日制造业PMI指数均呈下行趋势,但仍维持景气区间,目前美国机械制品、电气设备、运输设备、家具及相关产品仍在补库存;同时,从韩国出口来看,5月外需仍不弱,说明当前外需下行斜率较缓,并非骤降。二是,我们在上一期点评中提到,全球需求边际趋弱是外因,疫情扰动生产供应是内因,而相比4月,5月长三角航空、港口、公路等堵塞有所缓解,有利于积压货物运输。三是,稳外贸稳供应链政策发挥作用,减少部分订单外流,吸引订单回流。5月越南出口304.8亿美元,同比增长17.2%,较4月回落近13个百分点。

(2)5月进口同比增速录得4.1%,前值0.0%。

5月进口增速符合预期,增速平稳修复。主要关注以下几点:一是,国内疫情对进口的影响相对较小,5月制造业PMI修复明显。二是,大宗商品价格保持高位, 5月大宗进口仍然有较强的“价格效应”。三是,汽车、铁矿石等进口具有较高基数。

5月,原油进口维持高增,铁矿石进口呈现改善趋势,进口增速分别收录81.4%和-17.7%;钢材、铜材、汽车、大豆等商品进口呈不同程度下滑趋势。影响5月大宗商品进口表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一是,上游价格维持高位,价格效应仍然贡献较大。原油进口量增长11.9%,进口金额增长81.4%。大豆进口数量增长0.7%,进口金额增长27.1%。二是,国内疫情防控影响生产、物流等,对产业链供应链造成扰动。三是,基数效应。铁矿石、铜材、汽车去年同期增速分别为105.3%、78.3%和168.0%。

展望未来,随着疫情防控放松,长三角地区“供应链”效率快速提高,我国出口有望迎来明显修复,但下半年决定出口的外需基本面仍然不乐观,一是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呈逐级下行趋势,制造业景气度下滑对应需求边际走弱;二是,美国制造业已达到被动补库存和主动去库存的边界,难有持续的补库增量出现,同时财政刺激逐步退出,居民消费水平回归,地产链出口“熄火”和高新技术出口走弱可能是下半年出口的隐患;三是欧盟通胀高企,造纸、化工、汽车等制造业出现不同程度的停工减产,居民生活质量出现下降;四是新兴经济体供应能力恢复,部分行业面临订单回流甚至出口替代。进口方面,疫情短期扰动国内生产,随着稳经济政策落地,国内进口需求整体将保持平稳,大宗商品价格、基建政策、碳中和政策等会对进口增速带来影响。


风险提示:

俄乌冲突持续;国内疫情反复。

证券研究报告:《出口超预期,是新增还是4月积压?》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6月9日

报告作者:徐海锋

执业证号:S1090522020001



往期文章


‍20220609 如何看待原油供需博弈?


法律声明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网站(http://www.cmschina.com/yf.html)所载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