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并购月报 | 大悦城84亿置换资产,世茂退出国寿、远洋合作项目 (2023年9月)

克而瑞研究中心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4-01-04
本月关注
  • 房地产税立法暂缓,多地加速放开限购限售

本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正式对外公布,备受关注的房地产税立法并未在此次立法规划中提及,释放积极信号、稳定市场预期。15日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年内二次降准落地,有利于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促进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地方政府层面,本月83个城市112次松绑房地产政策,核心城市限购限售政策正迎来加速放松,随着政策预期和市场信心的改善,楼市有望在“金九银十”迎来筑底回暖。
  • 苏宁获华融纾困资金15.49亿,AMC纾困进度较为缓慢

本月苏宁公告宣布,中国华融通过中信信托向在建物流项目纾困资金15.49亿元,盘活公司存量在建类仓储物流资产及日常经营。中国华融的这笔资金对于千亿负债的苏宁来说杯水车薪,但似乎是雪中送炭,或许可以帮助苏宁易购旗下物流公司躲过破产危机。此外,华融资产与财信地产签署1.08亿元融资借款展期协议。目前AMC纾困仅从项目端进行发力,且要求对债务进行“新老划断”,受惠范围较小,很难从根本上改善房企的流动性。
  • 大悦城84亿置换资产,世茂退出国寿远洋合作项目

本月重点监测房企共涉及34笔并购交易,披露的交易对价约304.8亿,同比大幅减少56.2%、环比减少17%,单月交易规模近半年来仅次于8月,单月披露的单笔平均交易规模12.7亿,收并购活动相对活跃。本月大悦城84亿成功出售上海、北京2大商业物业,并以12亿对价收购上海虹口北外滩宅地。此次置换资产的行为表明其当前经营重心在于调整资产结构,聚焦高能级城市优质宅地、加速处置存量资产,稳定集团资金安全。此外,世茂退出国寿、远洋珠海商业综合体项目,出售对价约39亿,用于抵销其结欠标的项目部分债务。




01
并购政策:房地产税立法暂缓
多地加速放开限购限售


本月中央密集推出房地产政策,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正式对外公布,备受关注的房地产税立法并未在此次立法规划中提及,意味着五年之内房地产税立法大概率不会提请审议,释放积极信号、稳定市场预期。但长期房地产税立法方向未改,待时机、条件成熟时,不排除未来推出房地产税改革试点。

此外,年内二次降准落地,15日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7.4%,有利于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呵护盈利空间,促进存量房贷利率下调。20日央行邹澜表示,“预计超过九成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可在第一时间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其他借款人的存量房贷利率也将在10月底前完成调整”。

地方政府层面,本月松绑政策频次为2022年以来单月次新高,力度则堪称本轮宽松周期以来最强,83个城市112次松绑房地产政策,包括合肥、济南、青岛、福州、郑州、大连、沈阳、兰州在内的11个核心城市全面取消限购,广州、成都、西安、长沙等限购大幅放宽,合肥、郑州等8城解除限售。核心城市限购限售政策正迎来加速放松,随着政策预期和市场信心的改善,楼市有望在“金九银十”迎来筑底回暖。


02
并购金融:苏宁获华融纾困资金15.49亿
AMC纾困进度较缓慢

集团层面,本月苏宁公告宣布,中国华融通过中信信托向在建物流项目纾困资金15.49亿元,盘活公司存量在建类仓储物流资产及日常经营。中国华融的这笔资金对于千亿负债的苏宁来说杯水车薪,但似乎是雪中送炭,或许可以帮助苏宁易购旗下物流公司躲过破产危机。此外,本月华融资产与财信地产签署1.08亿元融资借款展期协议,约定将融资借款剩余本金的到期日延长至2024年3月11日、2024年9月11日。

目前AMC纾困动力略显不足,通常采取“救项目不救集团”的原则,不仅要求对债务进行“新老划断”且对救助项目的要求较高,倾向于选择区域优质、有阶段性流动性问题的项目或资产进行纾困,因此整体进度相对缓慢。AMC仅从项目端进行纾困发力,受惠范围较小,很难从根本上改善房企的流动性,缓解其资金问题。



03
行业并购:大悦城84亿置换资产
世茂退出国寿远洋合作项目

根据CRIC监测,2023年9月重点监测房企共涉及34笔并购交易,披露交易金额的有24笔,总交易对价约304.8亿人民币,同比大幅减少56.2%、环比减少17%,单月交易规模近半年来仅次于8月,单月披露的单笔平均交易规模12.7亿,收并购活动相对活跃。

交易进展来看,本月11笔交易已经签署转让协议,10笔披露的交易对价约117.1亿,其中世茂退出国寿、远洋珠海商业综合体项目,出售对价约39亿,用于抵销其结欠标的项目约41.6亿元债务的一部分;中国太平折价20.85亿收购北京当代时光里养老社区,加速布局医康养生态圈;为偿还债务,新城13.67亿出售常州恒轩全部股权、涉及144家影院;万科8.8亿出售旗下天河万科广场商业物业予广百股份等。14笔交易处于挂牌状态,披露的交易对价约86.7亿,其中金茂底价28亿挂牌北京威斯汀大饭店100%股权,上海建工底价18亿挂牌天津津玥100%股权、江西建豪地产100%股权,加快资产处置。此外,完成、进行中的交易笔数分别为7笔和2笔,交易对价分别86.4亿、14.6亿。

本月市场关注度高的是,大悦城月底公告宣布,公开挂牌转让的上海中粮海景壹号、北京中粮置地广场均以底价成交,成交价合计83.98亿。算上今年1月大悦城底价6982万完成出售深圳宝安区5套商业房产,年内已经累计出售3次商业地产,成功套现。而与之对应的,大悦城本月11.96亿收购上海虹口北外滩宅地,项目占地面积2.4万平,规划建面约4.65万平,成为落地上海外滩板块的第2个项目。近期大悦城销售表现不佳,随之改变了投资策略、收缩布局力度,当前其经营重心在于调整资产结构,聚焦高能级城市优质宅地、加速处置存量资产,以此来稳定集团的资金安全。

交易标的物业类型看,本月并购交易中多元化交易规模仍然远超开发项目,17笔涉及商办、文旅、物管等不同领域的多元化投资,披露的交易金额204.8亿,占到全部规模的67.2%,环比提升1.4pct。其中,商办资产出售热度最高,7笔交易披露的交易对价156.7亿,占到全部规模的51.4%。商办资产回报周期长,当前加快相关资产处置以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已成为主流共识,但多数区域不佳的商办资产多处于挂牌或流拍状态。



排版 | 土木



更多克而瑞研究月报

市场

月报

政策效果在发酵,9月供应环增17%且成交企稳微升(2023年9月)

8月供应增而成交再筑底,预期9月企稳回升(2023年8月)

供需季节性回调后,8月成交复苏预期改善(2023年7月)

6月供应增34%而成交再降,地市缩量但溢价率新高(2023年6月)

5月楼市供求延续降势,地市提质缩量热度维持(2023年5月)

4月楼市供求双降三成,沪杭集中土拍升温(2023年4月)

3月楼市供应激增成交热度稳,地市提质缩量温度升(2023年3月)

2月成交同环比涨超4成,3月局部小阳春可期(2023年2月)

逢春节首月新房平淡二手略好,土地成交低位维持(2023年1月)



并购月报

碧桂园13亿出售广州亚运城股权,大悦城资产处置加速 (2023年8月)

大悦城41亿挂牌陆家嘴公寓物业,万达三次出售资产回血 (2023年7月)

金科引入长城国富作战投,长实欲抄底龙光、合景香港豪宅项目(2023年6月)

世茂深港国际中心130亿起价挂牌(2023年5月)

世茂27亿处置伦敦写字楼,深圳国资联手长城盘活佳兆业资产(2023年4月)

世茂拟出售香港两家酒店,金茂32.4亿收购综合体(2023年3月)

恒大、中南、旭辉纾困迎来救兵,保利打包挂牌12个碧桂园项目(2023年2月)

融创36亿出售冰雪城,山东国资入主奥园220亿旧改(2023年1月)



土地月报

溢价率延续低位、流拍率再度攀高,热点城市土拍降温(2023年9月)

成交建面同比降幅扩大,溢价率五连降、流拍延续高位(2023年8月)

成交建面同比降幅缩小,溢价率微降、流拍明显加剧(2023年7月)

成交建面同比降幅扩大,溢价率创新高但城市冷热分化(2023年6月)

成交建面同比降幅收窄,溢价率较上月小幅回落(2023年5月)

成交规模延续历史低位,沪、杭集中土拍高热“接棒”(2023年4月)

成交规模降至历史低位,溢价率维持在相对高位(2023年3月)

成交规模延续低位,京、苏、杭土拍回暖带动溢价率回升(2023年2月)

成交规模降至历史低位,溢价、流拍指标双双回升(2023年1月)



企业月报

百强8月业绩同环比双降,投资仍在底部 (2023年8月)

百强累计业绩由正转负,头部房企拿地放缓 (2023年7月)

融资规模仍处低位,百强单月业绩同比降28.1% (2023年6月)

销售环比降低14.3%,融资规模创2020年来单月新低 (2023年5月)

百强累计销售同比增9.7%,民企投资弱复苏 (2023年4月)

百强累计销售同比转正,核心城市城投托底减少 (2023年3月)

百强销售同环比增长,民企投资弱复苏 (2023年2月)

百强销售仍低迷,拿地投资“静止”(2023年1月)



资本月报

房企融资再获利好,雅居乐、华发、碧桂园进行配股 (2023年8月)

房地产利好政策频出刺激股价大涨,众安智慧生活完成上市(2023年7月)

房企发债规模创2020年以来单月新低,定增计划审批加速(2023年6月)

房企融资总量创2020年以来单月新低,万科150亿定增获受理 (2023年5月)

发改委支持民间项目发行公募REITs,格力地产拟配股70亿元 (2023年4月)

公募REITs适用领域拓展至商业地产,嘉创地产完成上市(2023年3月)

不动产私募基金重启,万科等房企积极配股 (2023年2月)

融资环境有所改善,房企配股较为积极 (2023年1月)

本文版权归克而瑞研究中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以上代表克而瑞研究中心团队观点,仅供参考

转载注明出处:克而瑞地产研究(cricyjzx)  多谢配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