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并购月报 | 大悦城41亿挂牌陆家嘴公寓物业,万达三次出售资产回血 (2023年7月)

克而瑞研究中心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4-01-04
本月关注
  • 中央定调行业新形势,核心城市宽松政策可期

本月中央对房地产表态正发生明显转向,政治局会议、央行、住建部重新定调行业新形势,明确表态“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随后北京、广州、深圳、杭州等地相继表态支持,核心城市政策松绑预期明显升温。除稳需求外,本月政策继续纾困供给端,“金融16条”部分政策延期、交易商协会持续支持民营房地产债券融资、中央鼓励民营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回收资金,对出险方注入流动性,助力保交楼。保交楼核心在于资金,销售未企稳、项目风险高,银行参与意愿不高,期待后续更多政策出台,优化纾困资金申请、使用和监管机制。

  • 绿城管理签约长城、华夏幸福携手浙商,掘金纾困类代建

本月绿城管理官宣再“拿”下一家全国性AMC——长城资产,华夏幸福也拉上浙商资产,掘金纾困类代建业务。作为业绩新增长点,代建商争相逐鹿纾困类代建,但开发难度大、风险高、无法加杠杆等方面无一不制约着各方发展,代建龙头也只是凭借信用、品牌和金融资源开展纾困模式的探索。具体纾困项目上,泰禾将“泰禾香山湾”项目公司100%股权以1000元转让给兴业信托。项目完工进度不足60%,后期兴业信托或联手中铁置业合作开发,待泰禾清偿完相关信托贷款(约13亿)后,可以回购股权。

  • 并购市场遇冷,万达三次出售资产回血

本月重点监测房企共涉及17笔并购交易,披露的交易对价约122.1亿,同比大幅减少78.2%、环比下跌17.4%,披露的单笔平均交易规模8.1亿,收并购热度降至低点。本月关注度最高的是万达,单月三次转让北京万达投资股权,回笼资金近68亿,如期完成7月23日到期的美元债兑付,长春项目10余亿财务纠纷也与万科达成和解。然而万达真正的考验是今年年底的对赌压力,倘若万达商管未能上市,需向Pre-IPO投资者支付约300亿股权回购款。




01
并购政策:中央定调行业新形势
核心城市宽松政策可期


本月中央对房地产表态正发生明显转向,14日央行邹澜表示“过去在市场长期过热阶段陆续出台的政策存在边际优化空间”;24日政治局会议首提楼市供需关系已发生重大转变,前期限制性政策的必要性有所下降,明确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二季度会议后,27日住建部表态“落实好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等政策措施”;此外,央行两次表态鼓励商业银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来减轻居民负担。中央积极释放调控优化的积极信号,月底北京、广州、深圳、杭州等地相继表态支持,其中广州明确提出要尽快退出有关政策措施,杭州市城区取消落户名额限制,核心城市政策松绑预期明显升温。

除稳需求外,当前房地产的主要任务在于保交楼、防风险。本月“金融16条”部分政策延期、交易商协会持续支持民营房地产债券融资、中央鼓励民营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回收资金等,继续纾困供给端,对出险房企注入流动性或进行债务展期,助力保交楼。保交楼的核心在于资金问题,“金融16条”延期鼓励商业银行发放配套融资,但作为商业机构,银行参与意愿度不高,销售未企稳、保交楼项目风险高,最终落地层面面临不少挑战。期待后续更多纾困政策出台,继续加大纾困资金投入,优化纾困资金申请、使用和监管机制。


02
并购金融:绿管签约长城、华夏携手浙商
掘金纾困代建


集团层面,本月华夏幸福与浙商资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AMC+代建”开展战略合作,掘金房地产不良资产。华夏幸福通过两年时间完成超8成的债务重组,解决债务风险后,曾于去年公开表示,2022年到2025年三年内,以住宅开发和资产管理为基础,转型成为产业新城服务商,定调其战略转向代建轻资产模式。与此同时,本月绿城管理官宣再“拿”下一家全国性AMC——长城资产。据新任CEO王俊峰业绩会上表示,当前绿管已与长城、华融、东方、信达、浙商等AMC,以及中信、中航、平安等信托公司有施工项目合作,约有1000万平体量。作为业绩新增长点,代建商争相逐鹿,但开发难度大、风险高、无法加杠杆等方面无一不制约各方发展,代建龙头也只是凭信用、品牌和金融资源开展纾困模式探索。

具体项目,本月泰禾将“泰禾香山湾”项目公司100%股权以1000元转让给兴业信托。项目公司拖欠兴业信托2笔合计12.66亿的信托贷款,因资金链断裂,无力继续开发,2022年末项目完工进度不足60%,后期兴业信托或联手中铁置业合作开发,待泰禾清偿完相关信托贷款后,可以回购项目股权。



03
行业并购:并购市场遇冷
万达三次出售资产回血

根据CRIC监测,2023年7月重点监测房企共涉及17笔并购交易,披露交易金额的有15笔,总交易对价约122.1亿人民币,同比大幅减少78.2%、环比下跌17.4%,披露的单笔平均交易规模8.1亿,收并购热度降至低点。本月世茂深港国际中心流拍,市场遇冷后,资方对超高层、周转慢的商办资产持观望态度,流拍为常态。

交易进展来看,本月3笔交易处于挂牌状态,其中大悦城拟41.42亿挂牌转让上海陆家嘴中粮海景壹号公寓物业,可售建面约4.9万平。公寓项目整体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回流资金较慢,倘若成功出售,大悦城可回笼资金继续拿地,近期大悦城投资力度也有明显下滑趋势。此外,签署转让协议、完成、订立框架协议、进行中、传言交涉中的交易笔数分别7、4、1、1、1个,其中融创4.22亿出售重庆文旅城,西南区域压力有所缓解,中海以3亿对价完成出售上海中海中心办公楼等。

本月市场关注度高的是万达,7月万达三次转让北京万达投资股权,10号控股股东21.73亿转让8.26%股份予东方财富实控人的妻子陆丽丽;17号万达投资以23.36亿拟向莘县融智转让万达电影8.14%股份;23号上海儒意22.62亿受让万达投资49%股权,回笼资金近68亿,如期完成7月23日到期的美元债兑付,长春项目10余亿财务纠纷也与万科达成和解。除债务困局外,万达真正的考验在今年年底万达商管IPO对赌回购股权压力,倘若还是未能成功上市,万达商管需向Pre-IPO投资者支付约300亿股权回购款。

交易标的物业类型看,本月多元化并购额占比较上月有所回升,9笔涉及商办、文旅、物管等不同领域的多元化投资,披露的交易金额58.82亿,占到全部规模的48.2%,但与去年同期418.67亿的大宗交易规模相比,当前多元化大宗交易市场整体遇冷,交易方持观望态度。此外,开发项目、集团收并购交易笔数分别7笔和1笔,开发项目交易笔数是上月的一半,热度明显回落。


排版 | Jenny



更多克而瑞研究月报

市场

月报

供需季节性回调后,8月成交复苏预期改善(2023年7月)

6月供应增34%而成交再降,地市缩量但溢价率新高(2023年6月)

5月楼市供求延续降势,地市提质缩量热度维持(2023年5月)

4月楼市供求双降三成,沪杭集中土拍升温(2023年4月)

3月楼市供应激增成交热度稳,地市提质缩量温度升(2023年3月)

2月成交同环比涨超4成,3月局部小阳春可期(2023年2月)

逢春节首月新房平淡二手略好,土地成交低位维持(2023年1月)



并购月报

金科引入长城国富作战投,长实欲抄底龙光、合景香港豪宅项目(2023年6月)

世茂深港国际中心130亿起价挂牌(2023年5月)

世茂27亿处置伦敦写字楼,深圳国资联手长城盘活佳兆业资产(2023年4月)

世茂拟出售香港两家酒店,金茂32.4亿收购综合体(2023年3月)

恒大、中南、旭辉纾困迎来救兵,保利打包挂牌12个碧桂园项目(2023年2月)

融创36亿出售冰雪城,山东国资入主奥园220亿旧改(2023年1月)



土地月报

成交建面同比降幅扩大,溢价率创新高但城市冷热分化(2023年6月)

成交建面同比降幅收窄,溢价率较上月小幅回落(2023年5月)

成交规模延续历史低位,沪、杭集中土拍高热“接棒”(2023年4月)

成交规模降至历史低位,溢价率维持在相对高位(2023年3月)

成交规模延续低位,京、苏、杭土拍回暖带动溢价率回升(2023年2月)

成交规模降至历史低位,溢价、流拍指标双双回升(2023年1月)



企业月报

融资规模仍处低位,百强单月业绩同比降28.1% (2023年6月)

销售环比降低14.3%,融资规模创2020年来单月新低 (2023年5月)

百强累计销售同比增9.7%,民企投资弱复苏 (2023年4月)

百强累计销售同比转正,核心城市城投托底减少 (2023年3月)

百强销售同环比增长,民企投资弱复苏 (2023年2月)

百强销售仍低迷,拿地投资“静止”(2023年1月)



资本月报

房企发债规模创2020年以来单月新低,定增计划审批加速(2023年6月)

房企融资总量创2020年以来单月新低,万科150亿定增获受理 (2023年5月)

发改委支持民间项目发行公募REITs,格力地产拟配股70亿元 (2023年4月)

公募REITs适用领域拓展至商业地产,嘉创地产完成上市(2023年3月)

不动产私募基金重启,万科等房企积极配股 (2023年2月)

融资环境有所改善,房企配股较为积极 (2023年1月)

本文版权归克而瑞研究中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以上代表克而瑞研究中心团队观点,仅供参考

转载注明出处:克而瑞地产研究(cricyjzx)  多谢配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