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市场月报|6月供应增34%而成交再降,地市缩量但溢价率新高(2023年6月)

克而瑞研究中心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4-01-04
导语

7月供需持续走弱,京沪杭蓉热度转降、二三线延续筑底。


  文 / 克而瑞研究中心

文末下载PDF完整版


6月楼市延续低迷走势,成交表现低于市场预期:重点30城供应环比增34%,最终上半年供应量基本同比持平。成交却延续降势,环比下挫9%,同比减少25%,上半年累计同比增幅收窄至17%。一线成交略好于二三线,上海环比微增,深圳同环比齐增,二三线则跌多涨少。二手房成交显著回调,环比锐减21%、同比也首次转负跌5%,刚需刚改对成交支撑快速减弱。6月全国土地市场成交规模仍在历史低位,由于京杭蓉穗等优质地块集中土拍,整体溢价率创下近两年的新高至8.3%。


01新增供应

环增34%但仍为5年同期最低
一线发力、二三线反弹有限

6月,30个重点城市新增供应1505万平方米,环比增长34%,受年中业绩冲刺压力,房企推货量有所增加,本月供应如期回升,但供应规模不及今年3月、4月,同比亦降25%,仍为近5年来同期最低。

一线城市供应发力,京广倍增式反弹,沪深双创年内新高。4城全月整体预计供应335万平方米,环比增长90%,同比微跌10%。北京走出供应低潮,本月供应规模跃升至66万平,环比几乎翻两番。上海第五批次新房取证入市,供应面积突破百万平,创今年单月新高。深圳深业云海湾花园等多个大盘集中供货,带动整体供应规模年内首次突破70万平。广州供应也有所改善,在上月低基数的承托下环比翻番。

二三线供应回弹幅度有限。26个重点二三线城市合计供应1170万平方米,环比增长23%,同比下降28%。环比来看,6成以上城市供应回升,长沙、惠州为备战端午和年中节点,供应节奏明显加快、规模增幅居前,例如长沙6月倒数第二周供应面积激增至41万平,天心、岳麓两区供货量都在10万平以上。不过多数城市供应回弹有限,并没有突破年内单月供应峰值,从同比来看,仅有5个城市供应正增长,8成以上城市供应仍处在低位运行,规模不及去年同期,天津、昆明、福州等跌幅更是超过了60%。

02新房成交同环比齐跌,累计同比收窄至17%
一线好于二三线

6月成交不容乐观,并未出现年中放量的“翘尾”行情,反而一降再降。据CRIC监测,30个重点城市成交面积为1509万平方米,创5年来同期新低,环比下降9%,同比下降25%。上半年累计同比上涨17%,增幅较上月收窄13个百分点。

分能级来看,一线韧性略好于二三线。一线城市6月预计整体成交245万平方米,环比微降3%,同比下降11%,跌幅显著低于二三线,上半年累计同比仍增20%。北京、广州市场热度转降,成交环比分别下降16%和11%,上海6月小幅放量,但成交规模尚不及去年同期,仅深圳一城同环比齐增。

26个二三城市整体成交1264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0%,同比下降27%,上半年累计同比上涨17%。逆势上涨的既有行情相对独立的西安,也有前期深度调整的宁波、嘉兴;还有长沙、郑州等内陆弱二线城市,不过多数城市尚属成交低点,需求略显疲软。值得关注的是,前期热点二线城市成都、杭州、合肥等成交均出现了环比转降趋势,随着适销对路楼盘集中入市,客户分流,整体刚改客群对楼市的支撑作用在减弱。

03项目去化

高端盘入市拉动去化率小幅增至46%
京沪杭等尚能“保温”

据CRIC调研数据,31个重点城市6月平均开盘去化率稳中有增至46%,较上月上涨3个百分点。微观项目去化显示市场热度回升,与成交转冷稍有背离,主要源于个别城市受单个高端盘入市影响,拉动去化率激增,实则市场层面尚未有实质性转暖。

聚焦到单个城市,6月各城市环比涨多跌少,上涨城市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厦门、宁波、泉州因单个高端盘入市拉动去化率激增,实则个别网红盘并不能完全代表市场真实热度,多数楼盘实则暂无明显起色;二是前期热点恒热城市北京、上海、成都、杭州、西安等市场延续“高热不退”,即便推盘量稳中有增,整体去化率环比仍能保持增势;三是前期深度调整型城市诸如南京、武汉等本月去化率也呈现小幅增长,但是仍不足2成,整体居民购房热情相对较低。

04库存环比微降0.4%
9成城市消化周期拉长、近半数破18个月

6月,多数城市供应回升仍难驱动成交好转,30个重点城市整体供求比由上月的0.68升至0.99,半数城市供求比升至1以上,供需紧张关系有所缓解。30城库存面积小幅微缩,环比下降0.4%,同比降12%,相比之下天津、青岛库存规模收缩较为明显。

9成城市消化周期继续拉长,一类是由于供应放量、库存扩容所致,譬如上海、深圳,更多的城市属于另一类,即尽管库存规模在收缩,但受限于成交持续低迷,消化周期还在拉长,典型如天津、南宁。从绝对值来看,长春、南宁等13城消化周期在18个月以上,而上个月仅有5个城市消化周期超预警线。

05二手住房成交显著回调锐减21%
同比首度转负降5%

6月,17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预计为630万平方米,环比再跌21%,跌幅进一步走阔,同比也转入负增长区间,下跌5%。上半年,二手房累计成交4525万平方米,累计同比增长55%,增幅相较上月收窄17个百分点。预判后市,需求不济加上暑期淡季将至,预计7月二手房交易活跃度将继续下降,成交规模大概率继续下挫。

环比来看,除宝鸡外其余城市成交规模均下滑,近半数城市跌幅在20%以上。杭州领跌,降幅达到26%,除了成交以外,其他前置性市场数据也不容乐观,比如挂牌量较快增长、折价套现房源比例增加、带看量减少、转化率降低、成交周期拉长,当然杭州只是全国二手房市场走弱的缩影,多数城市面临与之相似甚至更加严峻的市场形势。

同比来看,11个城市(上个月只有2城)成交表现不及去年同期。杭州、厦门下跌超30%,降幅居于重点城市前列,以厦门为例,4月以来二手房市场便迅速转冷,成交规模连续3个月回落,6月更是跌破20万平方米,受此拖累,上半年累计同比增幅逐步收窄至4%。


06土地市场成交建面降幅扩大
溢价率创新高但城市冷热分化

2023年6月,北京、广州、成都、杭州、苏州、长沙等多个城市进行了集中土拍,但受提质减量供地策略的影响,6月全国土地市场成交规模仍在历史低位。热度方面,由于成交主力北京、杭州、成都等城市供地质量较佳,房企参拍热情高涨,溢价率均超过8%,并且过半地块存在摇号成交的情况,极大地带动了土地市场热度,整体溢价率水平也创下近两年的新高,达8.29%。

CRIC监测数据显示,截止6月26日,受北京集中土拍的影响,一线城市本月共成交土地245万平方米,环比大增159%,但同比下降了55%。成交金额更是高达731亿元,占300城总成交金额的34%,环比上月大增468%。具体城市来看,北京在本月进行了首轮多批次供地,总成交建面达186万平方米,涉及17宗宅地、2宗商办地,总揽金额达622亿元。17宗商办地块有8宗封顶摇号成交,整体溢价率达8%,市场热度处于相对高位。广州成交9宗地,总成交建面46万平方米,其中3块地封顶成交,其余地块均底价或低溢价成交冷热分化十分明显。此外,沪、深均有1宗商办地块底价成交。

二线城市的成交规模环比上月腰斩。具体来看,至26日二线城市成交建面仅860万平方米,环比降幅高达50%;同比降幅更大,达77%。虽然本月有杭州、苏州、长沙等部分城市进行了集中土拍,但受上月高基数的影响,成交金额明显减少,环比下降61%至544亿元,同比降幅更是高达76%。受优质地块占比较高的影响,楼板价仍处于较高水平,达6322元/平方米,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受上月高价地集中成交的影响,环比降幅仍超两成。具体到城市来看,本月仅长沙一个城市成交建面超过了100万平方米,其成交建面为110万平方米,揽金55亿元,共涉及10宗地。居于第二、三位的为郑州和成都,成交建面分别为84和80万平方米,两城热度却明显分化,郑州基本以底价成交为主,而成都涉宅地则以摇号成交为主。当然除成都外,杭州土拍热度也处于高位,第五批5宗挂牌地块中4宗摇号成交,整体成交溢价率达11.25%,摇号比例和溢价率均刷新杭州最高,其余城市土拍以底价成交为主。

三四线城市则表现为量跌价涨。截止6月26日,总成交建面仅3879万平方米,环比下降了25,同比大降59%。在CRIC重点监测的三四线城市中,仅盐城一个城市成交规模超过100万平方米,成交建面188万平方米,其次是南金华,成交建面仅85万平方米,位于第三、四、五位的分别是衢州、绍兴和南通,成交建面分别为80、71和62万平方米。从区域来看,长三角三四线城市依旧是成交主力;热度来看,盐城、绍兴、佛山等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均有部分地块溢价成交,市场热度略有提升,其余区域城市土拍仍以底价成交。

07综观7月供需持续走弱
京沪杭蓉热度转降、二三线延续筑底

总体来看,二季度成交节节回落,6月也未迎来预期中的止跌行情,这也表明伴随着刚需刚改退潮,改善需求“接棒”,短期内对成交的支撑作用依旧有限。此外,步入6月,二手房市场下行压力进一步显现,成交同、环比齐跌,且环比跌幅较上月有扩大趋势,刚需购买力阶段性瓶颈初显。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若7月无强有力的救市政策出台,整体新房成交规模还将低位持稳,环比降幅和累计同比增幅将持续收窄,维持弱复苏主基调。

各城市分化行情预期延续,热点城市和热点项目个数减少,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伴随着改善项目集中入市,客户难免分流。市场基本面尚佳的广州、南京、苏州、武汉等,若改善盘能加强供应,刚需盘能维持低价策略,成交仍有小幅放量空间。内陆弱二三城市诸如郑州、天津、昆明、南宁等,刚需购买力严重受限,三季度还将延续筑底行情。


排版 | 土木








本文摘自《2023年6月全国市场简报8P》

识别二维码获取pdf完整版










更多克而瑞研究月报

市场

月报

5月楼市供求延续降势,地市提质缩量热度维持(2023年5月)

4月楼市供求双降三成,沪杭集中土拍升温(2023年4月)

3月楼市供应激增成交热度稳,地市提质缩量温度升(2023年3月)

2月成交同环比涨超4成,3月局部小阳春可期(2023年2月)

逢春节首月新房平淡二手略好,土地成交低位维持(2023年1月)



并购月报

世茂深港国际中心130亿起价挂牌(2023年5月)

世茂27亿处置伦敦写字楼,深圳国资联手长城盘活佳兆业资产(2023年4月)

世茂拟出售香港两家酒店,金茂32.4亿收购综合体(2023年3月)

恒大、中南、旭辉纾困迎来救兵,保利打包挂牌12个碧桂园项目(2023年2月)

融创36亿出售冰雪城,山东国资入主奥园220亿旧改(2023年1月)



土地月报

成交建面同比降幅扩大,溢价率创新高但城市冷热分化(2023年6月)

成交建面同比降幅收窄,溢价率较上月小幅回落(2023年5月)

成交规模延续历史低位,沪、杭集中土拍高热“接棒”(2023年4月)

成交规模降至历史低位,溢价率维持在相对高位(2023年3月)

成交规模延续低位,京、苏、杭土拍回暖带动溢价率回升(2023年2月)

成交规模降至历史低位,溢价、流拍指标双双回升(2023年1月)



企业月报

销售环比降低14.3%,融资规模创2020年来单月新低 (2023年5月)

百强累计销售同比增9.7%,民企投资弱复苏 (2023年4月)

百强累计销售同比转正,核心城市城投托底减少 (2023年3月)

百强销售同环比增长,民企投资弱复苏 (2023年2月)

百强销售仍低迷,拿地投资“静止”(2023年1月)



资本月报

房企融资总量创2020年以来单月新低,万科150亿定增获受理 (2023年5月)

发改委支持民间项目发行公募REITs,格力地产拟配股70亿元 (2023年4月)

公募REITs适用领域拓展至商业地产,嘉创地产完成上市(2023年3月)

不动产私募基金重启,万科等房企积极配股 (2023年2月)

融资环境有所改善,房企配股较为积极 (2023年1月)

本文版权归克而瑞研究中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以上代表克而瑞研究中心团队观点,仅供参考

转载注明出处:克而瑞地产研究(cricyjzx)  多谢配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