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并购月报 | 世茂27亿处置伦敦写字楼,深圳国资联手长城盘活佳兆业资产(2023年4月)

克而瑞研究中心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4-01-04
本月关注

•政治局会议强调稳需求、保交楼,最高法明确商品房消费者权利

本月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表述,沿用“房住不炒”、“保交楼”、“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以及“新发展模式”等角度。稳需求与保交楼成为今年政策调控的两大主线方向。本月市场销售复苏前景不明朗,各地“因城施策”支持力度再增加;而保交楼方面,最高人民法院重磅公布《关于商品房消费者权利保护问题的批复》,明确商品房消费的权利优先于受偿权、抵押权及其他债权,优先保护购房者和退房者的相关权益。

•深圳国资联手长城拟盘活佳兆业核心资产

本月底深圳国资(福田安城投公司)联手长城拟盘活佳兆业核心资产,新合作方由安居建业与福田投资各占50%股权联合成立,安居建业是万科与3家深圳国资联合设立的地方纾困平台,主要针对恒大与佳兆业于深圳的旧改项目进行盘活。近阶段,陆续有旧改项目或引入地方国资“带资辅助”,或由AMC牵头引入融资方盘活,但就零星案例看,多数由地方为“保交楼”指导纾困平台接手,因周期或资金量等因素多数市场化平台对旧改盘活持观望。

•世茂27亿成功出售伦敦写字楼

本月重点监测房企共涉及22笔并购交易,披露的交易对价约91.5亿,收并购热度有所回落。本月最引起市场热议的交易,世茂3.15亿英镑成功出售英国伦敦金融城写字楼Sancroft予三井不动产与Greycoat,回笼近30亿资金缓解流动性现状;叠加本月世茂债务重组迎来新的进展,将香港第二大酒店东涌酒店群加入质押资产包,并将重组方案草案发送给了美元债债权人小组及协调委员会的顾问,重组步伐有所加快。




01并购政策

政治局会议强调稳需求、保交楼

本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表述,仍沿用“房住不炒”、“保交楼”、“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以及“新发展模式”等角度。本次政治局会议重申“房住不炒”是政策核心基调,监管层对当前局部市场出现以学区房、豪宅等名义炒作房价的现象给予高度重视。

同时,稳需求与保交楼成为2023年政策调控的两大主线方向。本月市场销售复苏前景不明朗,多数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跌,各地政府“因城施策”支持力度再增加,杭州再降落户门槛,杭州临平区全域放宽限购,宁波、漳州、安阳、常州继续优化公积金贷款等,以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而保交楼方面,各地政府保交楼工作在攻坚有序推进中,本月最高人民法院重磅公布《关于商品房消费者权利保护问题的批复》,明确商品房消费的权利优先于受偿权、抵押权及其他债权,优先保护购房者和退房者的相关权益。


02并购金融

深圳国资联手长城拟盘活佳兆业核心资产

AMC纾困层面,本月中国信达将组建50人金融专家团、建立“1+14+N”综合服务机制、开展“一对一”精准对接在房地产纾困等领域与贵州开展合作,助力贵州市场纾困及化债。

具体项目纾困上,本月底深圳国资联手长城拟盘活佳兆业核心资产,深圳佳兆业佳园项目公告称,在政府的指导下引入国资福田安城投公司进行合作。该项目现推广名天宸是深圳福田中心区的重点旧改项目,地理位置优越,东是会展中心,东北面是平安金融中心大楼、南邻滨河大道,北临星河国际,曾是上世纪80年代深圳建安集团的职工住宅(福田东山小区)。因建安集团多次开发未果后,2012年引入佳兆业合作开发,因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其深圳的核心资产。近期佳兆业陷入流动性危机,项目也处于停摆,在深圳政府的主持下地方国资联手长城盘活项目,释放大量旧改的资产价值。根据企查查,福田安城投公司由深圳安居建业、深圳市福田投资各占50%股权联合成立,安居建业是万科与3家深圳国资联合设立的地方纾困平台,主要针对位于深圳的恒大与佳兆业旧改项目进行盘活,而深圳市福田投资由福田区财政局全资控股。近阶段,陆续有旧改项目或引入地方国资“带资辅助”,或由AMC牵头引入融资方来盘活资源价值,但就当前零星的案例来看,多数是地方政府为“保交楼”指导纾困平台接手的,因周期或资金量等因素多数市场化平台对旧改的盘活持观望。


03行业并购

世茂27亿成功出售伦敦写字楼

根据CRIC监测,2023年4月重点监测房企共涉及22笔并购交易,披露交易金额的有9笔,总交易对价约91.5亿人民币,环比大幅减少82.3%,披露的平均单笔并购交易规模10.2亿(2023年3月:32.3亿),收并购热度有所回落。

交易进展来看,本月5笔挂牌中的交易中有3笔披露交易对价,涉及对价31.86亿,其中陆家嘴集团底价27亿挂牌上海仁耀置业65%股权,仁耀置业旗下的晶耀名邸落于上海浦东前滩,由陆家嘴和美国铁狮门合作开发,总占地面积3.35万平,总建筑面积9.05万平,户型面积为81-155平,曾开创过前滩新盘千人摇号纪录,最新二手均价已飙升至16万元/平。此外,完成、进行中、签署转让协议、传言交涉的交易分别10笔、5笔、1笔和1笔。

交易标的物业类型看,与上月比较,本月多元化类并购额占比大幅提升,涉及多项商业地产与其他业务的收并购交易,13笔涉及多元化投资的交易中有4笔涉及商业地产,对应交易额30.21亿,占到全部规模的33%;5笔涉及其他业务收并购,对应交易额23.97亿。

本月最引起市场热议的交易,世茂3.15亿英镑(折合约27.3人民币)成功出售英国伦敦金融城写字楼Sancroft。该办公楼2015年由许荣茂斥资2.7亿英镑收购而来,2021年7月曾标价3.7亿英镑将其出售给老租户高盛和英国地产公司Greycoat,但因高盛单方面退出致交易难产。本月世茂以2021年85折的价格(3.15亿英镑)成功出售项目予三井不动产与Greycoat,回笼近30亿资金缓解流动性现状;叠加本月世茂债务重组迎来新的进展,将香港第二大酒店东涌酒店群加入质押资产包,并将重组方案草案发送给了美元债债权人小组及协调委员会的顾问,重组步伐有所加快。


附表

本月的重点收并购事件一览






排版 | 鸟姐



更多克而瑞月报

市场

月报

3月楼市供应激增成交热度稳,地市提质缩量温度升(2023年3月)

2月成交同环比涨超4成,3月局部小阳春可期(2023年2月)

逢春节首月新房平淡二手略好,土地成交低位维持(2023年1月)



并购月报

世茂拟出售香港两家酒店,金茂32.4亿收购综合体(2023年3月)

恒大、中南、旭辉纾困迎来救兵,保利打包挂牌12个碧桂园项目(2023年2月)

融创36亿出售冰雪城,山东国资入主奥园220亿旧改(2023年1月)



土地月报

成交规模降至历史低位,溢价率维持在相对高位(2023年3月)

成交规模延续历史低位,沪、杭集中土拍高热“接棒”(2023年4月)

成交规模延续低位,京、苏、杭土拍回暖带动溢价率回升(2023年2月)

成交规模降至历史低位,溢价、流拍指标双双回升(2023年1月)



企业月报

百强累计销售同比转正,核心城市城投托底减少 (2023年3月)

百强销售同环比增长,民企投资弱复苏 (2023年2月)

百强销售仍低迷,拿地投资“静止”(2023年1月)



资本月报

公募REITs适用领域拓展至商业地产,嘉创地产完成上市(2023年3月)

不动产私募基金重启,万科等房企积极配股 (2023年2月)

融资环境有所改善,房企配股较为积极 (2023年1月)

本文版权归克而瑞研究中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以上代表克而瑞研究中心团队观点,仅供参考

转载注明出处:克而瑞地产研究(cricyjzx)  多谢配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