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杠精论短长|《非文学翻译》第14次网课研究生们都反思了啥(VI)

毛浩然教授 科研琅玡榜 2022-12-05
思维体操训练,逻辑批判创新。

而不则罔,思而不则殆。


《非文学翻译》第14次网课

研究生课后学习心得反思

2020年5月20日(附视频)


尤志聪  19014052034

 

一、全神贯注,马虎不得

今日课堂中添加了视译环节,在翻译奥巴马汉化演讲稿“我在这里告诉你们,……更有能力成为伸张正义、重塑世界的斗士”时,我发现自身存在如下不足:一是译文不够灵活。自己的译文原文讲稿相比起来,过于死板,既不符合口语化表达,也称不上书面形式的写法。例如:该省略that的地方没省略,不该省略的地方却省略了;运用了不必要的独立主格结构“realizing it or not, you …”等。二是忽略了中英语言的差异。中文表达多以动词为主,而英文表达多以名词为主,而我在视译的过程中也自顾自地把原有的动词在译文当中也动词化了,没有反应过来英语和汉语在动词使用频率上的差异,例如将“伸张正义”译为“justice has been done”而非“for justice”。

 

二、表达严谨,自圆其说

课堂上有关于“应对杠精的方法”的讨论中,我不假思考地将“要让杠精心平气和地和我们讲道理”脱口而出,但当老师进一步追问如何做到这一点时,我便一时语塞,哑口无言,难以论证。这反映出我在表述观点上缺乏对论点可行性和严谨性的思考和探索,没有考虑到自己说提出的观点是否是一种根本站不住脚的论点,提出观点后是否难以“自圆其说”。因此,之后表述观点更应当注意观点是否合理,方法是否可操作,以及是否有能力捍卫自己的观点。

 

三、学术思维,旁征博引

观看关于“如何应对杠精”的视频所得出另一个心得的便是:表达学术观点要学会旁征博引,引用他人表述,运用学术表达方法。在课上陈述自己的观点时,我所用的语言较为粗糙随意,难登大雅之堂,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难以说服他人信服自己的观点,更会降低他人理解我方观点的兴趣,使得整个表述的说服力大打折扣。因此,就如同在论文写作一样,陈述观点也应当学会引用和借鉴,以提升话语的学术性和规范性。

 

 

胡悦  19014052009

 

1. 词条记忆,分类汇总

今天课堂第一部分依旧是分组训练词条翻译,与以往相比,今天最大的进步便是敢于尝试一些较为复杂的表达。例如刚看到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便想起来之前记忆过的“slacken”以及“vigilant”。看到解封这个词就想到了“lift”,也联想到了BBC中经常出现的“ease lockdown”。由此可见,课堂上的词条输入以及课后的归纳总结十分有必要。但不足的地方便是对于道不远人,人无异国这类句子的处理上还需要多练习。首先是由于自己对这类句子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其次是因为自己在翻译句子中不知道如何再现原文的句子结构,导致原文意境也会有损。

 

2. 迅速梳理,口脑同行

今天第二个训练便是视译。与以往的限时发送文字不同,视译要求在大脑中迅速组织原文架构,捋清脉络,确保自己的译文输出符合逻辑关系。这段练习中,自己将有权有势之人处理成了“people with power”,但原文中的表述用了“folk”这个词,这也表明自己忽略了原文的口语化特征。在发展自己的盟友这一句的处理中,自己也犯了一个错误,那便是在瞬时将发展处理成了“develop”,这也说明自己的大脑加工还是不够迅速,导致一时间想不到好的表达,只能拘泥于字面意思。

 

3. 有理有据,表达有力

今天这次课的最后,老师提出关于“杠精”特征(举例说明)和如何应对杠精的问题。结果自己审题不够明确,给出的答案中没有具体举例,并且自己给出的答案缺乏说服力。视频中的讲者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先引出文章话题,随后举例说明生活中两个很典型的杠精案例,接着给杠精下了一个很典型的定义。在第二部分应对措施中,讲者也引用了网络上传播较为广泛的话语,来表明自己的态度。整个视频观点明确,例证有力。原文的表述,例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春江水暖鸭先知”也十分符合讲者温婉睿智、落落大方的气质,这些都给了大家很好的观感体验。

 

 

王志文  19024052008

 

一、快速翻译——速度与质量的激烈碰撞

毛老师这次课一上来就带我们进入紧张的与疫情相关的短语和句子的翻译,节奏较快。而经过不断动手翻译和限时翻译的训练,在速度上能够较好地跟上毛老师的节奏。主要体现在:一是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老师要求的任务量;二是敢于挑战较长的句子;三是敢于克服怕译错的思想放手去译。对比译文存在的不足:一是译文信息不够完整。比如网格管理我以为“grid management”,参考译文为“digital management for a matrix ofurban communities”;二是译文不够简洁。比如尽力阻止疫情跨境传播我译为“try best to stop the cross-border spread of epidemic”,参考译文为“to minimize cross-border spread”;三是典故成语翻译理解原文意思后尽量保留格式。比如团结定能胜利。(援助法国,源自雨果),我译为“unity leads to victory”,参考译文为“United we shall overcome.”,明显我的译文缺乏了那种必胜的信念。当然还存在一些其它问题,在下一步的复习中总结并改正。

 

二、视译分析——实践与经验的深度融合

毛老师给我们观看美国版后浪,也就是奥巴马近日在美国传统黑人大学虚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并要求我们视译一段,并写出视译过程中的体会。视译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不能较快的对原文结构进行解剖,并得出较好的译文;二是个别词语需要根据上下文得出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针对我们在视译中的体会,毛老师建议我们下次应该附带具体的例证,并强调其实实践报告的写法基础就是这样的,要具体化,要提炼出要点(论点),辅以过程比较,全面深度分析过程中再旁征博引,学位论文大致就出来了。”我作为跨考一族,亟需如何写MTI论文这方面的指导,因此,对于这方面的知识,我将在实践中进行体会。

 

三、学术思维——思维与批判的化学反

毛老师给我们看两个视频,一个是黑格尔对于中国哲学的评判,一个是什么是杠精,如何应对之。两个视频都引用了具体的示例,分析自己的判断。也就是说,当一个观点与自己相左的时候,学术性的思维应该不是急着去反驳,而应该是带着对其如何得出如此结论的研究材料,研究方法进行考证。学术的东西不是感性的东西,应该是理性的带着思想光辉的东西。也跟“what+how+result”这个公式是相吻合的,研究过程很重要。

 

 

卢晨曦  19014052020

 

1. 良苦用心的领悟

本节课毛院长再一次带我们做了词条限时翻译,词条涉及面多为新冠肺炎相关,这样的练习做了不止一次。之后,毛院长建议我们要多加注意疫情相关词汇,因为疫情会影响未来至少三五年,这些准备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一定用得到,这时才了解院长的良苦用心。须知,读书不能闭门造车,要多关注外在世界,而且还要善于从当下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中,敏锐地捕捉到未来的细微方向,做好准备,如此才能在人生的战役中,百战不殆。

 

2. 实践报告的写法

通过让我们写出视译过程的感想与心得,毛院长引导我们学习翻译实践报告的写法,具体要点有:1.要精练出论点及分论点,每一个分论点都要用比较充分的翻译案例(5-10个)予以支撑;2.案例不能杂乱,要有逻辑有层次地进行分类;3. 要对案例进行深度分析。

 

3. 杠精应对的分析

重新思考之后,我把杠精分为两类。第一种为自我意识过剩的杠精,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开杠”,所说话语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毫无逻辑,缺乏证据。比如我们在网络上常见的“难道就我一个人认为…”句式,再加上粗俗话语,就成了杠精的常见武器。第二种为令人疑惑的找骂式杠精,他们评价时喜欢说一些突破道德下线的话语,只为激怒对方,仿佛自己能从他人的怒火中获得快乐。比如在微博上咒骂为了社会安全而牺牲的警察的“杠精”,拘留才是他们最终的归宿。而面对杠精,需牢记“夏虫不可语冰”,放杠精一马,也是放自己一马。

 

 

朱媛  19014052040

 

1.词条翻译见真功

翻译所需要的综合领域知识以及快速学习能力在这几次课中的词条限时翻译练习中体现出来。翻译的词条或句子涉及理念举措、社会民生、医学词汇、专有词汇、合作抗疫等方暴露出自己在跨学科领域上的不足。比如:产教融合的官方译文”to integrate theresources of enterprises with vocational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中,对于“教”的解释包含了职业学校和大学,这是我们平时在做翻译时容易忽略的知识,需要我们敏锐的洞察力和“搜商”。老师分享的600条新冠疫情相关词汇中英表达丰富了我们的双语语料库。

 

2.视译练习见水平

视译是练习口译能力的重要途径。顺句驱动是视译第一大原则,通过快速阅读全文,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中英转换。视译时断句也很重要,必要时得灵活调整语序,因为英文的时间地点方式状语经常出现在句末。比如因为虽然我们传统黑人大学主要以学术严谨、奉献社区、目标高远的教育理念而闻名这一句,就需要我们先看到句子整体结构是……闻名,从而把闻名放到前面先翻。

 

3. 应对杠精见智慧

“杠精”就是在网上精于抬杠的人。更确切地说,是对抬杠这门技艺纯熟到成精的人。无论你说的话多么有理有据,做的事怎样有条不紊,总会有不知从哪冒出来的路人甲乙丙,断章取义、无中生有、极端夸大、以偏概全、非此即彼地杠上一杠,弄得满目狼藉。很典型的一种杠精现象就是在一些英语非母语者的讲话视频下有很多不懂装懂的人抓着别人英语口语挑刺,这种行为背后体现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氛围不利于国人大胆开口说英语。所以在应对“杠精”时需要强大的内心修养和我自岿然不动的智慧。

 

 

陈雅君  19014052004

 

1.旁征博引效果佳

课堂上,老师让我们看了关于如何定义杠精的视频,视频中up主引用《困惑的逻辑》中的原文,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佐证,更加具有说服力。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碰到问题时,常常急于反驳别人的观点,只知道用自己的观点去辩驳别人。事实上,适当引用他人观点,从客观角度来探讨问题更有说服力。

 

2.时时扩充新词库

课堂中,老师让同学们限时翻译新词。平时积累不够,像 “无症状感染者asymptomatic cases/infections; asymptomatic carriers of COVID-19”磨玻璃影 ground-glass opacities”可利霉素 carrimycin” 这类词汇因为不清楚具体内涵,无法保质保量完成翻译,常常不是捡了速度,就是丢了质量。所以平时应该多多阅读,时时更新词库,进一步提升翻译速度和质量。

 

3.视译遵循顺句驱动

课堂中,老师让我们跟着奥巴马演讲的视频进行视译。因为会刻意想要把后边的句子提前翻译,所以在视译时容易跟不上节奏或者漏译。所以,在视译的时候还是要遵循顺句驱动原则,听到啥就先翻啥,不要因为想要呈现看似完美的句子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黄燕妮   19014052011

 

1. 视译要点

在处理词汇方面,视译的准确度没有笔译那么高,尤其是面对一些较难翻译的动词,可以结合上下语境选用自己认为合适的动词,或是在不影响句意之下省略不译。例如:“You navigated challenging classes...Many of you had to stretch to afford tuition.”,这里“navigate”“stretch”是熟词僻义,我们很难精准地译出其正确意思,所以可以通过后面的短语“ challenging classes”“afford tuition”匹配合适动词(前者处理为完成),或是做词义引申,还可以直接省略(后者处理为不得不自己赚取学费)。

 

2. 学术思维

看到黑格尔对《论语》的批判,作为研究者,不能用感性思维去理解这段话,认为黑格尔冒犯中国,丝毫不了解中国哲学。我们需要做到用客观理性的学术思维去理解对方,分析成因及其思维模式,找出证据,而不是用自己的感性认识极力证明别人的观点是错误的。所以,不断自我怀疑,去理解与自己过去坚信的认知不同的意见,是培养学术思维的最佳方法。

 

3. 陈述观点

 我对杠精的特征理解仅仅是基于我个人的认识,而在视频“不与杠精论短长”中,演讲者引用了《困惑你的逻辑谬误》一书内容,将杠精定义为“玩弄诡辩的人”,并对此进行充分解释,使论点论据清晰明了,更具说服力。所以,在陈述自己的观点之时,不但需要自己的深入分析,更要加上旁征博引,充实自己的论据,令人信服。

 

 

万思  19014052025

 

一、培养学术思维模式

“当听到与自己坚信事物完全相反的想法时,我们不应该去情绪化的攻击他人,而应该是去思考为什么它能得出和我完全相反的结论呢?他是如何思维的呢?”我认为,学术研究是有天赋的,但是学术思维也是可培养的,有意识的去锻炼自己的学术研究思维模式,一步一步开放自己的大脑,培养开放型思维模式,在寻找证据支撑自己或反驳他人之间不断开发研究思维能力和模式,想要成为研究型人才有意识的磨炼大脑思维是很重要的。

 

二、学术实践生活化

关于视译心得体会,毛老师提醒我们:我们提炼的心得最好是辅以具体事例,提炼的要点表述时要进一步增强学术性。“实践报告的写作就是如此,实例+自己论点+旁征博引”。学术说难其实也不是很难,就是需要自己在生活中就去注意、去总结、去思考。将生活和学术结合,学术实践生活化,我的导师做研究的时候,经常会把他看过的电视剧、听过的对话放到研究中加以分析。他说,那是因为在生活中,即使看电视剧他都会记录一些东西并加以思考。做个有心人,多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三、选择性忽视为上策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杠精论长短。”,生活中总是会出现一些阴影会阻挡阳光的进入。古语云:越描越黑。有些东西,例如杠精,他们以反驳你为乐,假如你回应了她,那么“恭喜你”彻底入了他们的游戏圈套之中,一步一步深陷抬杠泥沼之中。“杠精就是没有燃烧完的碳,碰一碰就会燃烧,晾着自然就熄灭了”。生活中遇到很多问题,有些必须据理力争,但是有些则需要沉默以对,选择性忽视一些让生活不美好的东西,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就像毛老师曾说过:方向错了,止步就是进步。 

 

 

王秋苹  19014052017

 

1. 视译笔译,大不相同

笔译可以适当调整语序翻译,但是视译则是一句一句翻译。遇到一些相同含义的词语时也可能做不到省略一个这种翻译。视译考验准确率同时,关注更多的是速度。比如,中文无论如何放在句首时,视译会按照先出先翻译原则进行翻译,笔译则将其移到句尾。比如成功完成妥善应对两个动词含义相同,视译时,我每次都翻译了,而译文用“navigate”一词翻译了这两个含义相同的词。

 

2. 进击弱项,方有所长

今天的词块翻译,多数我都感觉时间比较充足,只有一次我没来得及翻译完,老师就已经把译文发出来了。那一次的词块都是一些文学性强,赋有诗意的语言,比如“道不远人,人无异国”和“尼莲正东流,西树几春秋”,我本身语文也没学好,一遇到这种句子就懵,连翻译成白话文我都做不好,所以迟迟不敢下笔讲其翻译为英文。这一次让我深刻意识到“手慢则无”,以及不攻克弱点就无法更上一层楼。

 

3. 学会忍耐,拒绝开杠

在老师问到,如何应对杠精的时候我的回答是杠回去,因为性格使然,在别人怼我时,我也会怼回去。但是随后发的视频里面说到“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杠精论短长”,这句话点醒了我。何必去花费时间力气与这种很low的人争辩呢?这只会拉低你自身的水准,还会破坏你的好心情。再遇到此类人时,“晾着”是最好的做法,还表明了自己不屑于和他多费口舌的决心。

 

 

徐璐瑶  19014052031

 

1.  实践报告的写作精髓

毛老师从简单的课堂视译练习中提出了实践报告的写作精髓,即提出观点或体会后,应附上具体案例证据。在实践报告的写作中,应当注意举例、分析、援引和分类。举例应当丰富、贴切,分析时应当有逻辑,且能恰当地援引前人的观点或其他类似的案例,分类能力也应当得到重视,这在上学期的课程中毛老师也重点提过。

 

2. 科研思维与性格改善

看了关于科研型人才的短视频后,深有体会。视频中发言者的观点我其实听朋友讲过类似的,听完之后感触挺深的一点,就是评判任何事情,都要先尝试着去理解对方,stand in others’ shoes。我也注意过甚至观察过我的一些同学的性格和他们的思辨能力,我有个疑问:人的性格是怎么去影响科研能力的?科研能力是否可以通过改善性格来获得提高?

 

3.  注重话语的逻辑性

今日课堂的另一个视频中,我注意到了讲者话语顺序明显的逻辑性:提出主题杠精举例(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杠精特点应当杠精的建议建议分析与论证。我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逻辑也还行,但是没法做到这么严密,要不是毛老师的提醒,我想我甚至想不到去分析和证明自己建议的实用性和用举例子的方法去表述抬杠的事例。因此,我觉得可以记住这种逻辑顺序,从而完善自身话语和写作的逻辑性。

 

 

朱宇蜓  19024052014

 

1.视译要养成转换表达方式的习惯

视译时要考虑到英汉两者语言在语序上的不同,用适合中文阅读的语序调整译文。在看到原文时,为了记住更多的信息,往往会过多关注部分词语,忽略句子结构,这样会使得译文生硬且不口语化。另一方面,在记忆信息有多余精力的条件下,需要灵活地选词,避免用词重复。

 

2.要用理性和智慧应对杠精

老师在上课时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杠精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应对杠精?杠精,顾名思义就是爱抬杠的人,所以这种人为了获得口舌之争的胜利,不会使用正常人的思维逻辑去讨论事物。所以针对第二个问题,第一个方法就是置之不理,让其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胜利,第二种方法就是利用对方的逻辑进行反击,用魔法打败魔法,让杠精闭上嘴巴。

 

3.研究思维要有理有据

分析问题时不仅要理性,还要有宏观的意识,表达想法时最好要使用优美的语言,同时要使得观点通俗易懂,再加上具体案例证据比喻生动形象地阐述和分析观点,比如在解释杠精的视频里的女士引用了网络上的一句话,把杠精比作没烧透的炭,把唱反调的特点比作这种炭一点就着的特性,让听众一下子就想到了杠精怼人的样子。除了通俗易懂的生活化例子,还可以用学术化的理论来支撑观点。

 

 

汪若洋  19014052026

 

1.开放的头脑是进步的可能

在听到他人和自己所坚信的东西所完全相反的观点时,不要立马感到愤怒,或是立即准备反驳对方的观点,我们要做的是先进行自我怀疑和审视,为什么别人和自己一直坚信的东西会如此千差万别,这其中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认识差距。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想法发生碰撞不是一件坏事,要感到欣喜的是自己能从这碰撞中理解到不一样的思维看法,学习了解到来自不同视角的观点。

 

2.考虑自身的同时考虑彼此

在奥巴马的演讲中他提到在这个病毒肆掠、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社会的各种不公平也显现出来,我们年轻一代能够意识到这些现状,也要努力去改变这一现状。我们不能做自私的人,不能只着眼于自己的利益,整个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我们在考虑到自身的同时能考虑到他人时,我们的社会体系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人人受惠。

 

3.灵活视译需多练

此线上毕业演讲稿,在内容上不能说难,如果只是单单当成阅读材料来看,是简单易懂的,但正是朴实的演讲话语也是很难翻译到位的,比如对稿子里的大学名称不了解(H.B.C.U. Historically Black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传统黑人大学)、做不到灵活的语序调整(First, make sure you ground yourself in actual communities with real people — working whenever you can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在视译时直接按照原文语序进行翻译,然后发现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是作为条件的,理应放在最前面翻译)。这是在自己视译过程中最大的毛病也是最容易犯的错误,还需多多练习,没看完一句完整的话之前不能急着翻出来。

 

 

郑晓鑫  19014052038

 

1. 视译训练

今天课上视译了一段奥巴马2020线上毕业演讲内容,对比译文后发现许多问题。(1)在诗译过程中,疏忽了语序,主要是按顺序译。如段落伊始便是无论如何,我便直接翻译了,而译文是将其放在句末,用动名词开头。(2)译文较死板,主要译出其字面意思,未根据语义进一步整合翻译。如原文中妥善应对成功完成译文用“navigated”将二者涵盖,只译一次,让文章不拖沓。重要成就译文译成“milestone”让人眼前一亮,不拘泥于字面意思,灵活使用词汇。以后要多关注这些翻译问题,多练习方能减少错误。

 

2. 问题导向

课上毛老师问杠精的特征、有何例证以及如何应对?参考视频先用两个大家熟知的诗句(例如,-春江水暖鸭先知。-为什么是鸭先知不是鹅先知?)引入话题,解释何为杠精。接着旁征博引说明他们为什么杠,最后给出了解决的方法,既有学术性又有通俗意义。而自己在分析时只是说明了杠精的特征,既没有定义也没有解释原因,问题导向的概念比较弱,这方面意识还有待提高。

 

3. 开放思维

在他人观点与自己的先前经验、认知相差巨大时,不要急于反驳,要思考为什么对方这么想,有什么证据吗,如何证明这一观点?试着站在对方立场思考与理解。每个人的眼界视野是有限的,试着开放自己的思维,也许会产生不一样的学术看法和观点。

 

 

廖梦蝶  19013052008

 

1.学习学术话语不能停

这节课毛老师让我们讨论一个比较有趣的话题——杠精。毛老师让我们举例回答杠精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以及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杠精。我认为杠精最大的特质就是自以为是,以偏概全;实例:1)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这个人丑吗?2)杠精觉得你没有跟风骂别人,就是在洗地;没有夸别人,就是在黑。而我们对待杠精的方式应该是置之不理,忽视他们的存在,让他们无杠可抬。然后,毛老师又给我们看了一则关于杠精解读的视频,视频中的例子更加鲜明具体;她引用了书籍内容,更具信服力;使用诗句和排比句,让语言更加优美。这样的话语表达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2.时事单词积累不能停

这一周学习状态不算太好,没有多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积累单词,也没有进行翻译练习,所以这次的限时词汇翻译练习做得不是很好,和参考译文相差较大。吸取了这次的经验,我一定要多抽出时间积累时事单词,多做翻译练习。

 

3.口语口译练习不能停

毛老师让我们根据奥巴马在HBCUs的毕业典礼演讲中的几段话进行视译练习,我发现我的译文非常死板,语序与中文表达相距过大,几乎无法完整翻译出一段话的内容,介词误用现象严重,专有名词无法快速转化为中文。

 

 

黄郑  19014052012

 

1、过分改译不可取

限时训练中毛老师给我们加了几组诗词的翻译,不难理解。我自己的翻译采用了改译。如"青山一道,共担风雨",我将其翻译为"experience wax and wane together ",这是基于我对于句子的理解。但自己也知道丢了很多元素如"青山""风雨"等。对于这种类型翻译自己也知道最好要保留意象,但是如果保留的话,自己恐怕就翻译不出其中的意思了。总得来说,文学翻译的水平高低与自己的翻译能力和文学素养高低都有关系。自己的翻译其实不好,但出于时间限制,自己也无法深入思考。改译是可以的,但过分改译不可取。

 

2、做好研究不容易

课间,老师给我们放了一个视频,具体就是我们对于视频里话语的反映。内容大致是对于《论语》的解读,但多有贬义,讨论学术思维应该如何才是合乎规范的。首先值得肯定的一点是,我没有因为视频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批评而丧失理智,反而想知道批评者为什么不认同?这符合研究的品质。但我深知自己做不了学术研究,因为学者是耐得住寂寞且热爱学术的,对此我仅能保持一个敬畏之心。

 

3、无为也时有所用

临下课时毛老师以"杠精"的例子给我们上了一课,而我的关注焦点却集中在解决办法,就是晾着他们。的确,我们的时间是宝贵的,生活中总有人喜欢做损人也不利己的事来获得愉悦感。其实对于这种人,不必与其逞口舌之争,忽视就好。自己的时间一定要拿来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同时也不必对于这种人的想法有所顾虑,拿时间来让自己进步,就是对于他们最好的反击方式之一。

 

 

王冉  19014052028

 

1. 词条记忆要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时至今日,其影响力早已遍布全球。作为翻译学习者,更应与时俱进,随时更新自己的语料库,且通过多次练习,以达到研习效果。如致病机理--pothogenesis;闻令即动,勇挑重担--to respond promptly when called upon and assume great responsibilities; 推广分时段就餐-- to allow consumers to dine at staggered times等等,热词的记忆与翻译应在一点一大中慢慢积累,以小见大,养成自己的翻译习惯与模板。

 

2. 要点分析有依据

随后的视译环节,对比原文发现自己的视译与给定译文相差甚远,在总结差距时仅指出两要点:1. 句子结构框架无法快速找出;2. 译文不够流畅。随之,毛老师指出:提出观点或提炼体会时,要附加具体案例证据,做到要点分析,有理有据,全面深度分析加上旁征博引,才可有好的要点和分析过程产出。

 

3. 逻辑语言,双管齐下

关于“杠精”话题的讨论,充分体现了逻辑关系与语言魅力所在。毛老师给出的视频中,讲话者逻辑性很强:引出“杠精”→举例→分析特点→作出建议,在表达自己观点时,往往容易感性化,忽视理性化即逻辑性的存在,使自己的论述混乱,中心不突出,分析与中心背离等问题,而视频中的人则阐释出逻辑的重要性;另外,视频中讲话者语言通俗易懂,却又不乏学术气息,在简单的语言中将自己的观点清晰阐述,且为人所懂,例如:《困惑你的逻辑谬误》一书内容的引用;“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运用,这些例子的运用既生活化,也可很好的印证讲话者的观点。逻辑性与语言魅力,理性与感性并存,方可恰当印证观点,通俗易懂且不乏学术气息。

 

 

王文文  19014052029

 

1. 说话讲求“度”

今天课间浏览了毛老师发给我们的一个短视频,获益颇多。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人沟通方面的问题,此视频从文化层面、民族心理层面去分析如何在讲话中把握好“度”,使我们深受启发。

 

2. 视译中的难点

通过今天的视译练习,自己总结出来几点问题。一是视译时很难兼顾到思维逻辑的整理和视线的同步移动,甚至会出现冲突。比如出现“You chose to follow in the fearless footsteps of people who shook the system to its core — civil rights icons like Thurgood Marshall and Dr. King, storytellers like ToniMorrison and Spike Lee.”这种长句时,就很难在瞬间整理出句子结构,所以翻译时语句组织、语义表述都不是很理想。二是视译时出现陌生专有名称会直接卡住。比如这句中的“Thurgood Marshall, Toni Morrison, Spike LeeNCA & T”,遇到这些名称确实不知该如何处理,就会停顿思考。所以视译不仅仅要多练习,文化知识面的积累拓展也十分重要。

 

3. 旁征博引,举例论证

今天课上观看了视频中对“杠精”的分析之后,本人得出三点总结。一是做总结性的表述时要言简意赅。二是在论证自己的论点时,既要逻辑清楚,也要旁征博引。比如视频中首先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杠精”的心态,通过《困惑的逻辑》一书中“玩弄诡辩的人,总是道理很多。”这样一句话引出自己的分析。接着从经验、思维、语言三个层面进一步解释,最后以“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杠精论短长”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这样的表述过程逻辑性强,且做到了学术表述和通俗表述的完美结合,十分值得我们学习。此外,我们应该广泛阅读,这样才能有旁征博引的素材。

 

 

李心睿  19014052014

 

1.熟能生巧显差异

经历了数次限时翻译新冠疫情相关的词条训练后,感觉到这次的翻译速度有显著的提升。这印证了一句话:熟能生巧。当习惯了限时翻译,那即使是日常不要求速度的练习中,也会不自觉地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加快速度。只要练得多,就会总结出对应的套路,翻译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2.笔译口译两手抓

常会因为自己是笔译专业学生,便忽略口译训练,因此这次视译练习就暴露了缺点。在做笔译的时候,因为能反复查看句子的结构和语序,所以能不断地调整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但视译要求瞬时反应,因此译文没有多加思考就要出来,以至于显得生硬、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这给我的教训是,除了学会理论上的技巧,更重要的还是实战应用、尝试。

 

3.杠精讨论有收获

在我看来,杠精最明显的特征是无论对错都能唱反调,不分是非黑白,在提及相关例子时,up主用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来作为解读杠精的例子,既通俗易懂又带有文学性质,而我仅想到口语表达来解释杠精行为,不注重学术表达。此外,遇见生活中的各种杠精,我的做法是不理会,果断地拉黑屏蔽。对于有心要杠的人,他们是不会相信解释的,与其给自己找不痛快,做无用的辩论,不如视而不见。

 

 

南鑫萍  19014052021

 

1.实际行动

课堂上,大家视译了奥巴马的演讲,过程中,我体会到,如果对现实有任何不满,不要纸上谈兵,只在网络上做键盘侠,而应该在现实世界付诸实际行动,这样才能使现状得到真正的改观。其次,当你希望社会变得更美好时,不能对他人的苦难视而不见,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进行帮助,精致的利己主义是无法实现真正的自由的。

 

2.视译训练

在视译过程中,大家都习惯顺句驱动,但对比参考译文后,很显然有些句子在调整语序后更顺畅,也证明了翻译时适时调整语序的重要性;视译时会对于某些词语的意思判断失误,这说明对于单词的意思,思维受限。在翻译时,译者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拓展思维。无论什么形式的翻译,都是以为基本要求。在今后的视译练习中,我们要时时总结,逐渐提升自己的视译水平。

 

3.杠精应对

杠精都比较喜欢玩弄诡辩,道理很多。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杠精,往往不具备逻辑性的思维分析,他们反驳一切,只为了证明自己才是对的。例如,在微博中,总有杠精看了文本标题就开始反驳,实际上阅读了原文的人会发现,这些人所反驳的内容并不符合此篇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容。其次,杠精们的表现欲普遍较强:在微博话题下,总会有杠精评论难道只有我……么?以这样的句式,来刷存在感,引起观者的不适。钢筋就像没烧透的碳,碰一碰就会燃烧,晾着自然就熄灭了。

 

 

李泽霖  19014052015

 

1.做有理有据的研究者

在今天的思维训练环节,毛教授带领大家讨论社会热词,点评环节要求大家评述之中要辅以实例,为的是让同学们实现学习中的感性向理性的提升,同时让同学们逐渐养成严谨的翻译态度。因此,我们在平时的翻译实践中,要时刻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尤其对于专有名词的反映切不可凭空造词,一定要让自己的翻译有据可循,对自己的翻译负责。

 

2. 做注重学习积累的有心人

毛教授给大家设置的时政词条抢答环节是课堂上的“常客”。经过多节课的限时操练,我逐渐开始明白,其意义绝不仅仅是带领大家学习新词条,更重要的是,让大家在操练中学会如何进行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学以致用,这才是本环节的真正意义所在。知识常用常新,对于所学知识我们不可在学完之后就束之大脑高阁,而是要将这些知识在平时多加运用,让知识活起来,产生新的价值。

 

3.做耐心听取见的虚心人

今天的一则小视频中谈到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学术研究的潜质,答案并不是如我们所想的一定要学识渊博等专业素质方面的能力。相反,比这些能力更为重要的且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则是一个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体而言就要看一个人在面对周遭不同的声音时能否保持冷静,客观接纳、分析他人的观点,并有效地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这一点既关乎个人修养,对于学术研究更是有重要意义,是我们在今后学习生活要注重培养的。

 

 

刘海萍  19014052018

 

1. 视译的技巧

视译速度要与发言速度同步,所以视译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顺句驱动,尽量按照原文语序去翻译。英文多长句,多介词结构,多从句,很难在短时间内一眼看懂句意并准确译出,因此,需要把原文划分为多个一目可及的独立意义单位。最后,要学会衔接,把散落的意群串起来。当翻译到最后,发现译文出错,可以回译补救,自圆其说。

 

2. 学者的修养

我们的社会知觉和行为会受到既有观念或期望的影响,因此在评估某个观点时,需要提防证实偏差的出现。比如我们现阶段的学习,老师经常布置小组作业,组员之间难免会有分歧。我们要避免情绪化,学会以质疑的眼光和开放的头脑,强迫自己仔细检查证据,尤其是与自己的观点相矛盾的证据,不断去理解和自己坚信的认识相反的观点,寻求进步的可能性。

 

3. 观点的支撑

今天毛老师分享的如何写简历中的工作经历和不与杠精论长短两个视频,让我再次学习了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what + how + result”的工作经历书写模式,有事实有方法有结果,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也非常实用。同时,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给我们的启示通俗易懂,却也是有力的论据,能引起共鸣。最后,多读九阴真经,引经据典证明我们的观点。既雅又俗,照顾不同的受众,一举两得。

 

 

柴伟婷  19014052001

 

1. 思辨保持清醒

思辨能力的培养可以使我们在是非曲直面前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不因别人的话而困惑,不因别人的质疑而退缩。就像视频里说的那样,当别人的观点和自己不一样的时候,不是急于反驳别人,而是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他的思维模式是什么。最后证据是什么就相信什么,不能因为自己的情绪化而去认为别人一定是错的。要勇于接受和自己过去认知相反的观点。

 

2.笔记辅助视译

视译时间非常短,看一句翻一句,所以译文一般都是按照从左到右顺势驱动翻译,因此译文比较生硬。表达不流畅。有的句子比较长,一下子记不了太多东西,因此可以记住笔记帮助记忆。如parents, grandparents, professors, mentors, aunties, uncles, brothers, sisters, cousins, second cousins, cousins who you aren’t even sureare cousins. 这句话里有许多例举的单词且有一个定语从句,需要借助笔记记忆,然后在翻译的时候适当改变句子的语序。

 

3.例证丰富论点

关于杠精一词的解读,我的回答主要从理论方面入手,而没有用具体的例子来进行进一步说明。而视频里用实例来说明杠精的特点,使人们更加了解杠精的特征。如春江水暖鸭先知,为什么是鸭先知?鹅就不可以先知了吗?而我的回答里缺少例证,不那么有说服力。另外视频里引用《困惑的逻辑》中的原文,来对观点进行佐证,更加具有说服力。

 

 

冯莎莎  19014052007

 

一、灵活视译,顺句驱动

课中的一段奥巴马2020线上毕业演讲,选取其中的一段进行汉英视译后暴露出一些问题:第一,用词过于正式,不符合演讲用语。第二,句子切割不到位。例如以学术严谨、奉献社区、目标高远的教育理念而闻名,在回译为英语的时候,对于排比部分会表达混乱。这些问题,说明视译的能力很不足。因而,平时练习视译的时候,要注意中英文之间的差异,尤其是词性之间的转换。

 

二、学术思维,非此即彼

黑格尔对《论语》的批判在感性的人眼中可能是一种冒犯,甚是侮辱中国哲学。但作为学术研究者,我们应该要具备批判的意识,客观理性的看待对方的言论,分析其背后原因。因此,我们在未来的学术写作中,要养成自我质疑的行为模式,多问几个为什么,培养自己的学术思维。

 

三、旁征博引,有理有据

观看如何应对杠精视频后,只觉得自身见世面太窄。话题一抛出,我脑海中浮现的是强词夺理,唱反调的人物形象。那如何反击这样的人,是一门智慧。视频中引用古诗春江水暖鸭先知,而杠精会说为什么鸭先知,鹅不能先知吗?,而理智的人处理方式就是,不给眼神。针对此视频,有两点感悟:首先,陈述一个观点,一定要辅之案例,做到有理有据。其次,案例一定要鲜明,直击要害,逻辑清晰。最后,语言艺术必不可少,要学会用学术话语而不是口语化的表达。

 

 

金云卿  19013052004

 

1.视译要挑战

视译对认知负荷的要求高于笔译,要求译者将有限的精力合理分配于阅读、记忆、产出等多个任务中。通过实践,我发现自己缺少句子,甚至语篇的整体观念,且阅读和短时记忆的跨度较小,读一小句翻译小句,紧随原文的顺序和结构,忽略了英汉语法结构、语言习惯和逻辑结构上的诸多不同,导致译文较为僵硬,还会存在需要返回上句修改之前译文的情况。这使得视译的效果不理想,应该加以改进。比如“You’re being asked to find your way in a world in the middle of a devastating pandemic and a terrible recession. The timing is not ideal”一句,按照汉语语言习惯应该把状语置于句首,如果盲目顺句驱动很容易卡在“find your way”,然后反过去重新组织语句。如果加深对英汉语言特点的熟悉程度,并加强短时记忆能力,加大阅读和语言加工的范围,就能得到更好的视译效果。

 

2.研究型思维

在接触到与自己的认知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时,应当尝试着理解与自己不同或对立的思维模式,理性判断其中的好坏对错,而非只凭肤浅的个人情感和主观想法,抨击与自己不同的见解。只有时刻客观理智的求证,才能指向正确的认知。这也是学者必备的重要自我素养之一。

 

 

黄飞  19014052010

一、整理归类

通过这段时间对疫情相关表达的翻译练习,不仅增加了知识储备,也养成了对知识点总结归类的习惯,比如老师将本周的词条分为“疫情防控”、“合作抗疫”、“对外援助”等类别,条理清晰;经常总结、反思,将知识点归类整理有助于消化学习内容。

 

二、视译练习

在奥巴马演讲的视译练习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比如:1)我没有译出status quo(现状)的正确意思;2)翻译并列句时没有添加合适的衔接词,导致内容混乱;3)没有对原文的语序进行适当的调整。理解原文内容是一回事,将它正确表达出来却需要更深的功力,我遣词造句能力还有待提升。

 

三、表达能力

在发表对“杠精”这个问题的看法是,我的回答比较口语化,看了老师提供的视频后,发现自己的不足在于没有给出具体的实例,比如对于“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话,杠精会说:“为什么是鸭先知,鹅就不可以先知吗?”也没有引用学术化的内容来佐证自己的论点,今后需多阅读,多涉猎其他领域,发表意见时才能旁征博引,做到逻辑清晰。

 

 

余菲菲  19014052035

 

1.热词积累

课初,老师一如既往让大家进行热词的汉英翻译训练,经过这十多周的训练和积累,我的翻译速度和质量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升,但往后仍然要不断坚持积累记忆新词热词,尤其是带有中国特色的热词,比如健康丝绸之路Silk Road of Health”这类词条,随时留意实事动态关注国内外新闻同时更新充实自己的词汇库,这是我们作为新时代译者的基本素养。

 

2.跨学科翻译

在学习翻译的过程中,一直在不断强调要重视跨学科的积累和融合,翻译和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碰撞是必然的,今天在词块汉译英翻译这一板块中涉及到了医学词汇的翻译,这点让我手足无措,比如涉及到致病机理突刺蛋白可利霉素这些医学专用词汇时,第一眼的汉语都有些让人晦涩难懂,更不用谈翻译这一过程,由此可见,翻译的跨学科性正越发显现出来,我们如果将翻译作为一门单学科进行闭门造车而不借助多学科的交汇,就很难实现任何突破和成长,因而,我们在学习翻译的过程中要结合其他学科使其发挥真正的优势。

 

3.论杠精

课堂上老师让我们解读“杠精”这一网络热语,无论是身边还是在网络上,总有一种神奇的新奇物种,他们怼天怼地,挑针挑刺,有的人说话让人如沐春风,而杠精们却会让人避之不及,他们生来只是挑衅别人,不关心事实,为了“反对而反对”,这一物种借助互联网时代的浪潮将其蓬勃的精力投身于为人民抬杠中去,杠精也从侧面给人们以启迪,良言暖心,恶语伤人,我们在生活中要说话有度,谦卑温良,我们可以持有自己的观点,但同时也允许其他观点的存在。

 

 

张园园  19014052036

 

1. 视译训练的警醒

今天课堂上进行了视译的练习,这种类型的练习做的比较少,体会是自己的脑、眼、口不能快速地协调起来,往往还没来得及看完一整句就开始翻译,这导致了翻译出的句子不完整,不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另外在说的时候语气词很多,表现出自己不自信和表达能力欠缺,口语词汇较多,不太符合正式的演讲规范。比如“You're being asked to find your way in a world in the middle of adevastating pandemic and a terrible recession”这句话较长,在翻译时最好先翻译后半部分的状语,但自己在翻译时没有来得及看完全句,从前面开始翻译,使译文的句子不完整。今后还要多进行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反应能力。

 

2. 学者的自我修养

今天学到了做学术性工作的人所应该具有的第一素质,即面对和自己过去坚信的东西完全相反的信息,学者的态度不应该是去攻击或者反驳这个信息,而应该是去理解对方,思考对方为什么有和自己完全不同的结论,对方的思维模式、理由是什么,证据指向哪里,自己的认知就应该指向哪里,而不要情绪化地去极力证明别人是错的。这样可以检验一个人的头脑是否开放是否能够进步。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还有欠缺,要不断提高这方面的修养。

 

3. 如何应对杠精

视频中的人在表达观点时先是举出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杠精,而且例子很有文学性,很生动,让人一下明白什么是杠精,接着引用《困惑你的逻辑谬误》中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很有说服力,最后一句话提出应对杠精的方法,清晰明了,简短有力。我们要学习的是这种论证方法,要学会引用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且表达学术观点要使用学术术语,使自己的陈述更有说服力。

 

 

叶小舟  19014052033

 

1. 点滴积累,量变促成质变

凡事贵在平时的积累,枯燥的事情坚持一天容易,但要每天坚持,就不那么容易。越是锻炼能力、增长知识的事,越需要长期坚持。课堂上我们的词块翻译练习和视译练习正好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道理,词块翻译经过每周限时的训练,我在速度上都有较大的提高,而视译练习中,反应迟钝,说出来磕巴,这正是长期不训练的结果。因此,要注意点滴长期的积累,集腋成裘,水滴石穿。

 

2. 借助前人的肩膀,担起未来的责任

在奥巴马给毕业学生进行的演讲中,他希望年轻人能够成为社会的表率,勇敢向前,有梦想有担当。如今,我们拥有更多的指导、榜样和资源,众多条件都比以往优越,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有何理由胆怯?生活总有难处和压力,但我们仍要担起社会的责任,不断学习,拓宽视野,为社会做贡献。

 

3. 论述观点要有理有据

当我们表达观点时,要学会运用一定的技巧与方法。例如杠精这个词,我们都有所了解,但如何结合实例阐述其特征和应对方法,我们的论述往往缺乏学术性和高度性。看了视频后,我认为可以旁征博引,引用书籍中的语句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巧用修辞手法,比喻、双关等,让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贴切具体。论述有理有据,才让人心服口服。

 

 

梁香莹  19014052016

 

1、加强介词用法的学习

今天课上毛老师让我们自己选择视译了奥巴马在HBUs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稿中的一段,对比自己的译文跟参考译文我发现1、自己的译文风格太过正式,不符合演讲稿的风格。2、自己还不能熟练掌握介词的用法。比如"最重要的是,这场新冠疫情终于完全扯开了那块遮着的幕布——幕布扯开前,人们都以为那许多担负重责的人知道自己在干什么。"(More than anything, this pandemic has fully, finally torn back the curtain on the idea that so many of the folks in charge know what they’re doing. ) 看到“扯下”我的反应是“torn down”,而地道的译文应该是“torn back, 而且“幕布扯开前”我也没有想到可以用介词短语“on the idea”来代替。

 

2、提升条理清晰的论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对于"杠精的特点以及如何应对杠精“这个问题的回答,自己与视频中的小姐姐的差距在于:1、她的举例更贴切,很好的印证了她的"不管你说什么,他先反驳就对了”这一观点。2、在提出应对策略时她引用了书中的观点,以及网上的形象比喻,更有说服力。以此发现在表达观点时有理有据才更能让人信服,也有可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史红霞  19013052013

 

1.开放包容的头脑

课上的视频强调开放包容的头脑是做学术型工作的第一素质,当我们听到与之前所接收的观点完全相反的观点时,我们的第一反应不能是想方设法找到反驳对方观点的证据,而是以证据为导向,实事求是的看待新的观点,看证据指向哪里,从而得出相应的观点。

 

2.口译训练常态化

口译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课上进行口译时,明显觉得非常生疏,转换信息过程是破碎不连贯的。作为语言学习者,现在的学语言的大环境已经比以前好太多了,我们不应该再抱怨没有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我们要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好好充实自己。

 

3.何为杠精

课堂上,老师让我们指出杠精的特征,并举出例子。一时间我竟找不到最为准确合适的例子,看完老师给出的视频之后,惊讶于视频中的人简洁准确的概括,视频中的女士表述简洁优美,举出的例子灵活生动,让人印象深刻。

 

 

姚怡程  19014052032 

 

1.词条翻译类型尽可能地多去了解

在今日课堂的词条翻译训练中,出现了一组以医学内容为主的词块。如果不是借助机器翻译或词典,我基本上一个也不会翻译,甚至连中文的意思都不太清楚。所以,这提醒了我为了更好地掌握双语知识,一定要平时多积累不同类型的词条。不论是医学、教育、科技或是其他类型的词条,要尽可能地多看多了解。即使记不住,也要让自己稍微有个印象,这样就能减少自行翻译时的困难。

 

2.视译训练任重道远

相较于笔译可以静下心来,一点点耐心地查阅、总结和翻译。视译对译者的反应力要求更高,要求译者能在看完或听完的短时间内较为准确地翻译。今日课堂的视译训练让我认识到自己对英语听力的掌握还不够。对连读的情况不敏感,导致会听漏、听错许多单词和短语。以后要多听、多练,培养自己的反应能力和快速记忆能力。

 

 

胡倩  19014052008

 

1. 惯性认知需从属于事实

毛老师分享的一个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做研究型工作的短视频很有意思,并且具有一定的启示性。其主旨是当一个与我们的固有认知相冲突的观点出现时,我们得要考虑到其背后的潜在原因,而不是直接忽略并否定它。现实生活中,也会碰到,和前面的道理有些相似的所见不是所实的情况,这种情况未免令人困惑。因此,如果学习生活中新观点与已存认知相悖,莫急于为自己辩论,不妨多探寻其背后的原因或真相。或许有你意想不到的事实存在着。

 

2. 重视不同以明晰学习方向

对于杠精的解读,我与视频中有理有据的解读主要有三点不同:第一,视频中的例子具文学色彩且杠精的抬杠反语与原本的言语反差鲜明;而我没有想到合适的例子,更没有例子的对比。第二,视频里道出了杠精的杠乐所在,即建立在置他人于囧境基础上的快感;而我提及的是社会准则的内容,没有指出具体性的本质。第三,排比式的举例;这个我就更没有了。固我需注意的点为:审题得细致、总结得具体化、善用对比手段及尝试使用修辞手法来解读内容。

 

 

徐港香  19014052030

 

一、有理有据才是真

课堂上,毛老师让同学们以奥巴马2020年线上毕业演讲(美国版后浪)作为阅读材料进行视译,并提出具体的观点或体会。所有同学无一例外地讲了自己视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主观感受,却没有人附带具体案例进行说明。其实,不管在何时何种情况下,只要你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就要辅以证据来支撑,包括写实践报告和毕业论文也是同样的道理,以精简的文字陈述出具体化的观点(论点),接下来的全面深度分析过程中一定要旁征博引,这样的论证既有说服力,也会显得比较专业。

 

二、找差距,有提升

今日思维常态化训练之“杠精的存在”。生活中不乏这样一批人的存在,那就是杠精。首先在回答老师有关杠精的两个问题时,有同学审题不仔细,回答不全面,以后我们要多加注意。接着老师分享了一个不错的视频,让我们对比分析自己的答案与别人的回答,找出差距并做反思总结。不难发现,视频中的回答非常有条理,逻辑性也很强。时时刻刻有具体的例子做支撑,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善于引用书中观点,提高整个评论的学术性。在以后的论述中,要学会深入浅出,如果能把很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把很深奥的观点用很简单的三言两句就能解释清楚,那就很厉害了。

 

———————————————————
“科研琅玡榜”原创文章分类列表
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答疑|致辞
盘点科研琅玡榜原创文章

本科生《英语视听说》课后学习心得:
大一如何训练思维与表达|《英语视听说II》学生网课心得集锦(I)
眼见未必为实|《英语视听说II》大一学生网课心得集锦(II)
Less is more|《英语视听说II》大一学生网课心得集锦(III)
书到用时方恨少|《英语视听说II》大一学生网课心得集锦(IV)
有理有据有利有节有担当|《英语视听说II》大一学生网课心得集锦(V)
将批判性思维进行到底|《英语视听说II》大一学生网课心得集锦(VI)
有话好好说,有活好好干|《英语视听说II》大一学生网课心得集锦(VII)
连续第21天:品人间冷暖真伪|《英语视听说II》大一学生网课心得集锦(VIII)
(持续更新中,将推出课堂教学设计系列)

研究生《国际学术前沿动态》课后学习心得:
《国际学术前沿动态》研究生网课心得集锦(I)
选题论证|《国际学术前沿动态》研究生网课心得集锦(II)
思而不写则殆|《国际学术前沿动态》研究生网课心得集锦(III)
因为专业所以信赖|《国际学术前沿动态》研究生网课心得集锦(IV)
生活之中处处是科研|《国际学术前沿动态》研究生网课心得集锦(V)
(持续更新中,将推出课堂教学设计系列)

研究生《非文学翻译》课后学习心得:
研究生们上完网课后都反思些啥(1)
译者担当岂等闲|《非文学翻译》第8次网课研究生们都反思了啥(II)
匠心独运戏神译,火眼金睛跨界奇|《非文学翻译》第9次网课研究生们都反思了啥(III)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非文学翻译》第10次网课研究生们都反思了啥(IV)
种树不为乘凉 |《非文学翻译》第11次网课研究生们都反思了啥(V)
(持续更新中,将推出课堂教学设计系列)

毛浩然教授历年院长新生致辞:
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年院长新生致辞:高大上、小清新
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年院长新生致辞Muscle, Money, Mind
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年院长新生致辞:不忘初心,DELETE前行
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2019年院长新生致辞:虚心使人进步,心虚使人更进步
(总访问量1000多万,被300多家公众号和《读者》转载)

毛浩然教授其他场合的致辞:
学霸婚礼的证婚词证实与证伪
福建省哲学社科骨干研修班结业式学员代表致辞
新生家长见面会院长致辞三回归、三减法、三加法
SSCI研修班开幕式致辞、闭幕式学员代表发言和闭幕式致辞
族谱编修茶话会院长致辞求同存异,精彩叙事,抢占先机
(持续更新中)

毛浩然教授的生活与教育答疑解惑:
答疑解惑:给17位困惑学生的回复
评职称就像谈恋爱,让你崩溃让你醉
盘点网络交流中最让人不舒服的那些事儿
自寻烦恼、自暴其丑和自毁长城的“36计”
一件接一件地高效做事?开心就好?谜底揭晓!
教师有多用心就能有多开心:识变、应变与求变
不是所有的陪伴都是正能量!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答疑解惑千万里,总有一款适合你:院长线上见面会问答实录
高考志愿填报:尊重考生选择+研判历年数据+兼顾梯度级差
(持续更新中)

毛浩然教授的科研答疑解惑:
快速入门一个新学科领域的六部曲
科研论文写作的三种境界与六个意识
一件接一件地高效做事?开心就好?谜底揭晓!
如何应对拿下博士学位之后的瞎忙、混乱与茫然
科研前瞻性具体指什么?如何才能具备这种前瞻性?
博士=博览群书和博采众长之博+拼搏和脉搏之搏
The top 8 reasons your article gets published
论文写作与课题申报六问——基于外国语言文学案例
融合·团队·实证·创新——中国外语青年学者科研方法反思
答疑:做科研感觉累的时候怎么办?值得吗?遇上小人了怎么办?
(持续更新中)

毛浩然教授的部分原创学术论文:
商榷性评课话语的互文应用研究
快速入门一个新学科领域的六部曲
科研论文写作的三种境界与六个意识
van Dijk话语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警钟|改革深水区谨防“假摸石头不过河”
专著《两岸对话研究:系统、通道与修辞》
西方人眼中的鬼谷子与古希腊三贤的修辞对比
论文写作与课题申报六问——基于外国语言文学案例
融合·团队·实证·创新——中国外语青年学者科研方法反思
中国元素与世界关注——助推中国当代学术走出去的要素
不是所有的陪伴都是正能量!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弱势群体话语反操控策略研究——以《自然》致歉叶诗文事件为例
《论辩话语中的策略操控:语用论辩学拓展(中文导读注释版)》导读
分类标注·临摹复述·话题铺路——基于自主学习的英语听说三维突破模型
(共90多篇,持续更新中)

“科研琅玡榜”二维码
———————————————————
请帮忙点击右下角“在看”,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