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学术前沿动态》研究生网课心得集锦(I)

毛浩然教授 科研琅玡榜 2022-12-05

按 语:本学期我承担研究生《国际学术前沿动态》《非文学翻译》和本科生《英语视听说II》三门课程教学任务。我所教的学生均已养成课后撰写学习心得反思的习惯,网课亦如此。现陆续公益分享学生们素描写实的学习心得反思系列。从学生心得中也可脑补网课创意设计与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成效。抛砖引玉,就正方家,欢迎留言批评指正!


(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 毛浩然教授

 

《国际学术前沿动态》

第一次网课研究生学习心得


2020220

 

贾倩雨 19013052003

 

每次上毛院长的课都能收获满满的干货,不仅能学到很多知识,更能领悟到不少人生哲理。这次的课也不例外。

 

1、如何进行文件分类

首先毛院长给我们看了下载好的文件,告诉我们在把文件批量下载后要先把编号删去,再提取关键字,第二步再根据国内外,发表年份和期号,本学科跨学科进行分类因为好的期刊一般是双月刊和季刊。因此我们还需熟悉各家期刊的来头。

 

2、如何快速找出文章亮点与不足

毛老师为我们选取了18篇论文,让我们选出一篇论文在一定时间里快速浏览论文并找出论文的最大亮点与不足。对于一向只会借鉴参考论文的我来说,找出论文的不足实在是有点难度。有挑战才有成长,经过这一训练,我们学会了如何突破原来的浅层话思考瓶颈,学会了用辩证的眼光层层深入的批判事物。正如毛院长所说:批判是科研的生命。批判时,要精准指出前人不足,不要泛泛而谈,不能盲目批判,不能当学术泼妇,要有理有据有利有节。

 

3、如何让自己具备科研的前瞻性

我们这门课叫《国际学术前沿动态》,既然是国际前沿热点那我们就必须具备前瞻性和预见性。前瞻性指的是对当前时事热点、科研话题的敏感度,对所在区域未来走向的判断力。要具备前瞻性就要时时关注国内外时政财经经济科技教育的重大新闻,发展方向。关注各界领军人物的发展方向。还要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理论与发展,掌握一些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更要有一份科研的社会责任感和问题意识。

 

4、批判性思考

毛老师给我们发送了这样的信息:“2019年夏季中国中医科学院会议上,王永炎院士提出了2020年春季要有瘟疫发生的预测警示……”,并给我们看了聊天记录让我们指出大家所发表观点的不足之处以此来训练我们批评性思考的能力。做为一名研究生我们对任何事都要有自己的思考,看到网上的消息,切不可随意主观臆断,要学会辩证信息真伪,找证据去查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要随时保持客观冷静,切不可人云亦云,随意被他们的言论所影响。

 

5、如何看待中医的发展

中医是传统医学,有着千年的历史,有着自己的智慧和远见。中医并不是简单的医学,它与易经哲学相辅相成,经络、穴位、阴阳、五行等现有的科学都无法解释。这神秘与高超之处也让它保受质疑。中医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我们应该好好传承它发扬它。要中西结合,更要理论与实践结合。


金云卿 19013052004

 

1. 国际学术热点文献的整理
可在相关网站检索国际学术热点文献并打包下载;下载后应按照年份和期刊号对本地文献进行编号,应注意观察期刊的期数,这是大致判断该期刊与文献质量的标准之一,一般双月刊与季刊的质量较高。
 
2. 国际学术热点文献的批判性阅读
阅读文献时,不但要找它的亮点,同时应时刻具备批判性思维,比如研究学科前沿问题与发展趋势一类的论文,尤其应当注意它选取的数据库的时间节点,结合它的研究目的,判断其时效性。总之,不论阅读何种文献,都要具备批判思维,精准定位前人的不足,批判是科研的生命。
 
3. 科研前瞻性的内涵与条件
前瞻性=SSCI+国内外要闻+社会责任感+资源有效整合+研究问题具体化+选题价值货币化。
老师总结的前瞻性的具备条件十分全面,对我最大的启发是:要具备科研前瞻性不仅要关注学科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广泛阅读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还要关注时事、具备社会责任感,就是要耳听窗外事,且使自己的研究顺应历史潮流,符合经济活动、社会发展的需要,然后做到研究问题具体化,找到具体问题,做具体研究。
 
4. 科研中的质疑精神
由中医学者预测疫情一例获得关于质疑精神的启发。应当学会适当地质疑、并且勤于查证,尤其是要形成证据链,进行交叉验证。
同时,也不应该胡乱怀疑,仅凭自己的第一感觉,盲目拒绝接受某些自己不能理解的事物的存在性。中医就是一例,也应当考虑是否是因为现存技术无法对其真实性进行有效考证。

 

吴晓涵 19013052015

 

今天毛老师以简单的论文检索后的命名和分类为切入点,通过引导我们批判性看待论文,让我们明白学术批判性的真正内涵,懂得何为批判、如何批判。更让我抛除对传统中医的偏见,重新认识中医这一门古老而底蕴深厚的传统医学。具体心得体会可总结为以下7点:

 

1、检索与利用密不可分

通过老师对我们进行的文献检索利用与文件名修改归档等训练,我深刻感受到阅读文献不只是单纯地将文献找出并整合,而是以使用性为导向,应该将文件按照最适合我们利用的方式编排,首先删除繁文缛节,去除编号,随之引文是国际前沿热点,为突出“前沿”,应当按照时间排序。因此在检索后,最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利用目的为导向重新编排。

 

2、批判必须有理有据

通过课上选取一篇论文进行批判,我深感批判不能是自说自话,而是基于所批判论文本身和学术界普遍认可的论文标准相对比,找出亮点与不足。亮点是我们以后学术论文写作中需学习之处,而不足是我们应当避免的部分。作为拥有基本学术素养的人应当对自己说出的话负责,观点需分点并找出理据支撑自己的观点。

 

3、偏见是无知的表现

曾经的我对于中医一无所知,也许从小的教育使然,使得我对于传统文化理解不深入,认为古老的东西,比如说中医就是过时、不中用的东西。这种偏见一直保留至今天。直到看到毛老师给我们看的视频资料和所谓的“神”预言,我才明白中医是如此的博大精深,甚至可能能够解决当前最让中国医生和医学研究者无法解决的新型冠状病毒。易理五行、五运六气和时间医学理论这些来自中医的名词才第一次进入我的视野,我才了解到中医是多么神奇的一门科学,也让我明白偏见是源于无知。

 

4、高大上与接地气相辅相成

通过阅读学术论文和参加各种国际性学术会议,我们经常会认为学术是一个很高大上的事情,艰深晦涩而难懂。我曾一度对于阅读文献有些许抗拒,而通过这堂课我觉得自己特别迫切希望从事社会问题类的研究。正如毛老师经常跟我们说的研究价值,要是做的研究无用,为什么还要做呢。就比如今天回答老师提出的有关如何突破中医弱点、让中医疗法为大众所接受,这就是一个非常有社会价值的问题。如果可以将中医依据原理研究透彻,并用接地气的方式传达给大众,这将挽救多少人的生命啊!

 

5、具备科研前瞻性

毛老师将将科研前瞻性总结如下,前瞻性=SSCI+国内外要闻+社会责任感+资源有效整合+研究问题具体化+选题价值货币化。我们不能将前瞻性狭隘地理解为看最新的论文,而是以上6点的汇总,将所有因素都纳入考虑范围并付诸执行了,才是真正做到成为一名有前瞻性的学者。人真的不能狭隘,局限自己。

 

6、负责任与有担当

近期一直在关注武汉疫情,不由感慨天杀的蒋超良和马国强,还有害死人的红十字会。这些都是当权者,有着实实在在办事的能力,本可以避免悲剧发生,为什么就是不作为,导致我们武汉那么多同胞的逝去。我认为不管是学者还是政府官员有能力或有权利都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有社会责任感,因为一个没有责任和担当的人,不管取得多大的成就,都无法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只为一己私利,这正是因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他们。

 

7、目光如炬分辨谣言

要判断与论证事件的真实性,不为谣言所误导。近期的“造谣者”李文亮事件引起了公愤,我刚开始在微博也被煽动了一丝愤怒情绪,但后来通过了解到事实是:他并没有按正规程序上报;也没有向广大群众拉响警报,只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传播;当时是否是SARS类病毒他也没有得到科学证实。正如今天毛老师提及王永炎院士神预言一样,未经证实的消息我们必须广泛查找相应信息求证后方可下结论。

 

李怡涵 19013052007

 

通过本堂课,我有如下收获,可分为四点:
1. 批判性
在课堂初始,毛老师对我们进行的限时总结论文优缺点无疑是很好的批判性思维训练。当我们听到一个消息时,一般会有三种反应:1)由官方或权威方公布,第一反应是相信;2)由平级的朋友或同学处得知,第一反应是质疑;3)由对手或敌对方得知,第一反应是反对。这种极其带有主观性的思维方式会阻止我们看到真理,唯有以客观理性的心态去看待事物,才能最大概率接近真理。批判性不仅仅包含对好的事物的质疑,也包含对于坏事物的肯定。学会客观冷静地批判,对事不对人,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学习者。
 
2. 深入性
很多人在总结文章时,当初步得出结论之后,便不再进行后续深入的探讨了,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弊端。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若总虎头蛇尾,懒得深入,那么即使创意很好,也很难进入到一个高阶段。唯有持之以恒的耐力,不断深入研究,沉得下心去钻研,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
 
3. 前瞻性
作为研究生来讲,具有良好的前瞻性不仅事关我们的论文写作,更关乎我们的就业和生活。无论是论文写作方面的前瞻性还是工作生活方面的前瞻性,我们都要坚持以下几点:1)不可固守自封,跨学科、跨领域研究,结合多领域的知识;2)不可一心只读圣贤书,除了是一个学生,我们还是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知家事,国事,天下事方能在全球化社会中寻求一方位置。
 
4. 包容性
在王永炎院士和顾植山先生对NCP疫情的预测中,我看到了中医的崛起。虽然时代改变,中医的有些内容已经过时,但并不意味着它的灭绝。在治疗重大疾病方面,中西医的联合治疗已经小有成效。在许多西医药房中也会专门设有中医柜台,当病人有需求时,可同时使用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这无疑是中西医双方的共赢。在全球化的现代,单打独斗是很难成功的,世界变化太快,唯有互相包容借鉴,才能共生共存。无论是对于跨学科之间的联合,还是企业或个人之间的合作,包容性是成功的关键之一。

 

廖梦蝶 19013052008

 

1. 文件名编号需有条理
购买文献的文件名如有商家编号是基于商家编号的需要,对我们不实用。第一步要把编号删去,尽量使标题简洁明了;第二步按发表年份和期号排序。除此之外,我们需要了解:1)双月刊和季刊质量较高 2)年份期刊间接反应文章发表的期刊的质量 3)各家期刊的权威度高低 4)通过文章编号可以知道该篇论文如何知道是哪一年哪一期发表。
 
2. 具有批判性思维
阅读文献时,我们要学习作者的优点,比如用图表形式呈现数据,直观,形象,生动且具体。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具备批判性思维,找到文献中的不足之处。毛老师说:批判是科研的生命。批判时,要精准指出前人不足,不要泛泛而谈,不能盲目批判,不能当学术泼妇,要有理有据有利有节。因此我们要突破自己原来思考的浅层化瓶颈,不能避重就轻地探讨不足之处。
 
3. 具备科研前瞻性
毛老师用了两个生动的例子向我们阐述了何为科研前瞻性,具体指什么?如何才能具备这种前瞻性?前瞻性=SSCI+国内外要闻+社会责任感+资源有效整合+研究问题具体化+选题价值货币化。我们要关注国内外时事热点且善于利用网络工具查询信息。
 
4. 不可盲信
当我们听到一些传言或者看到一些不可思议的图片或视频时,我们不能完全听信,文字可以假,照片可以PS。不要只相信这些,要形成证据链,交叉验证。毛老师说:不要只喝茶,更要勤于查!现在网络信息比较充足,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查询,验其真伪。

 

史红霞 19013052013

 

1.  学会文献下载整理
第一堂课,毛老师循循善诱,一步一步地教我们如何打包下载文献,如何进行文章重命名,收获很多。毛老师提出文件名可以按照年份期号来进行重命名,因为一般来说,期号可以判断期刊质量。期数多的一般质量差,一般来说双月刊和季刊质量较高。
 
2.  快速发现论文亮点与不足
毛老师要求我们在短时间里选取一篇论文,快速发现其中的最大亮点于最大不足,这个训练很不容易,毛老师给出了一些建议,除了需要我们加大输入和进行有效的内化加工之外,还需要我们培养批判性思维,但是不能盲目批判,要有理有据有利有节。
 
3.  培养科研前瞻性
我们的课程是《国际学术前沿动态》,既然是国际学术前沿动态,那么我们必要还要具备科研前瞻性。科学前瞻性的培养首先需要我们经常阅读权威期刊,加大输入并内化,并要关注国内外要闻。这是毛老师提出如何培养科学前瞻性时,我想到的两个答案,毛老师给出的方法更加全面完善,但是不得不感慨做到这些的确是太不容易了。前瞻性=SSCI+国内外要闻+社会责任感+资源有效整合+研究问题具体化+选题价值货币化。
 
4.  王永炎院士对此次疫情的预测
在看到这个疫情预测的时候,我感到震惊,第一反应也是不相信。毛老师建议首先查证是否真实,形成证据链,进行交叉验证。
 
5.  关于中医发展
提到中国,想到中医,反之亦然。中医名家王永炎院士说过:中医是基于生命的医学,西医是基于疾病的医学。从古到今,中医是从整体观出发,有一套自己的医学哲学体系,因此,中医和西医看待疾病的角度不一样。中医在现代化的世界中逐步发展,世界也开始承认中医,利用中医。中医是祖国的宝藏,我们应该用客观的思维去看待它。中医本身也不必与西医争长短,但应该有自己的独特语系。

 

刘静静 19013052010

 

紧张而又刺激的第一堂课,延续了一贯以来的毛氏风格,有趣有效有干货。一堂课下来,日渐僵硬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六点主要感悟如下:

1. 分门别类,查找方便
文件下载后要根据需要进行分类,以便今后查找,同时也能锻炼自身提取信息、鉴别信息、定位关键的能力,从而提高进行分类的效率。
 
2. 选取文献,质量过关
选择文献时,除关注文章本身外,还应关注其他细节,如文章编号、期刊类型、期刊质量等,一般好刊物为双月刊和季刊。
 
3. 有利有节,客观批判
批判是科研的生命。批判时,不盲目不谩骂,做到有理有据有利有节。科研路和人生路上都要常怀批判精神,不盲听不盲从,让大脑掌舵而非靠舆论导向。
 
4. 理据链成,交叉检验
进行有理有据的批判离不开理据的搜集,不要只相信单一或小数据,要勤查多查资料,形成理据链后一一匹配,进行交叉验证,这样批判才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
 
5. 把握趋势,前瞻前沿
欲成前沿,必要前瞻,发现趋势,才能预见未来。具备前瞻性并非易事,毛老师给出几大要素:SSCI+国内外要闻+社会责任感+资源有效整合+研究问题具体化+选题价值货币化。
 
6.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王永炎院士短短几句预测并非狂言,也并非妄语,而是大量文献和无数汗水造就的厚积薄发。学习过程中,取精华去糟粕,博观而约取,不断积累,厚积薄发。

 

李春然 19013052005

 

1. 如何进行文献检索
课程一开始,毛老师就和我们分享了如何在爱学术网站上批量下载文献。但是在网站上直接下载的文献,文件名过于冗长,为方便阅读,需要去掉编号。然后,因为要研究国际前沿热点,重点是要,所以要再根据发表年份和期号来更改。与此同时,毛老师提出,在众多期刊中,要学会辨别其质量,也要能够找到文章中隐藏的年份和期号的信息,一般来说是双月刊和季刊的质量比较高,这一点对于我们在阅读期刊和研究相关问题来说很重要。
 
2. 如何思考亮点与不足
在毛老师给予的18篇文献中,同学们可以任选一篇分别说出两个最大亮点和最大不足。这个环节十分有趣且极好的锻炼了我们的临场发挥和思维能力。对于文章的最大亮点,我可以比较容易找出,但是不足之处,因为不太了解所看论文的领域,一直难以找出。最后提交的答案的不足之处也显得比较浅显。这时候,毛老师指出我们要重新思考论文的重大失误,要剥大蒜,层层深入,不要浅尝辄止,打蛇打七寸。这让我重新思考我刚才的思维模式,我发现我一直很浅显的停留在思考文章内容上面,太过于片面,而内容是我比较生疏且不擅长的方面。于是,我开始重新思考,发现文章中对于研究背景未进行详细论述,只是简单带过,而且摘要只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未对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做深入阐述等问题。经过这样快速限时的训练,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同时也了解了自身的不足之处。
 
3. 如何具备科研前瞻性
经过了文献检索,快速限时的批判性思维训练等,国际前沿热点研究的就是国际上前沿且热点的问题,此时就需要我们具有科研的前瞻性。在大家的讨论和老师的指导下,我的收获有:
1)阅读最新最权威的期刊,加大有效输入,与时俱进地快速捕捉国际前沿可能的热点。
2)关注国内外时政要闻,还关注国内外科技最新发展动态,关注国际商界和教育界翘楚们都在关注什么样的难题和提供什么样的方案。
3)关注国内外时政财经科技教育等重大要闻,关注有智慧的各界领军人物的主攻动向。
4)最最重要的,则是要有一份科研的社会责任感和问题意识:解决现实重大问题!
最后毛老师通过两个生动的例子告诉我们:前瞻性=SSCI+国内外要闻+社会责任感+资源有效整合+研究问题具体化+选题价值货币化。简洁精辟地回答了我们心中的疑问。

 

4. 如何拓展研究视野

在毛老师举的食品生物研究的例子上,我受到启发。虽然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不一样,但是我也同样存在一些在自己研究领域上自我设限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指点,让我更加认真具体地思考如何拓展自己的研究视角的广度和高度。首先,食品研究可以上升到食品安全层面,研究的层面可以同国家与民众有重大联系;同样,文学研究也可以同语言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人类学等等不同领域学科联系,不能只局限于某一个学科。其次,可以通过相关领域的权威人士(比如说关注转基因的崔永元先生)来顺藤摸瓜找到海量信息,这些人物或事件的动态,对于我们的研究有很多的思考和引领作用,除了查询数据库之外,也要学会运用身边常见的社交媒体,比如说微信或微博等等。

 
5. 如何判别信息真伪
毛老师给我们发送了这样的信息:“2019年夏季中国中医科学院会议上,王永炎院士提出了2020年春季要有瘟疫发生的预测警示……”,大家觉得很疑惑,不知道信息真伪。这很重要,因为遇到这样过于神奇的信息,我们首先就是要质疑,质疑之后更重要的是,学会辨别信息真伪,也就是如何查询,验证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质疑但不要胡乱质疑的素养,辨别真伪过程中的重要的是形成证据链,进行交叉验证。对比网上多个权威网站或者官方媒体对于同一事件的报告,对比重要信息和证据的真伪,由此批判地进行思考,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在网络信息真假难辨的互联网信息爆炸时代,学会辨别信息真伪很重要,这不仅是日常生活中良好的习惯,也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必备的素养。
 
6. 如何看待中医发展
中医还是很有价值的,在于中医的很有疗效,往往还可以治疗治疗一些西医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中医的一个缺点在于中医的疗程见效时间较长,同时治疗的原理和效果,很难像西医那样用科学的理论和用语解释出来。的描述一直保留着古代的中国的语言体系,这成为中医难以被普通民众接受的原因。中医的发展,可以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我们以现代医学的视角去看传统医学,虽然有一些问题,但是不能完全证实其是错误的,例如经脉的作用,对于内脏的调养以达到治病的目的等。那么中医可以利用现代医学的知识,以更加基础,更加科学的方式向民众普及中医知识。同时,中医的语言体系也需要更加平民化,更加易懂,这样让中医知识为民众健康保驾护航,在切身体会到中医的疗效之后,有了民众基础,为民众服务,才是中医发展的最终目的。


陶卫梦 19013052014

  

第一次课的心得体会如下:
一、批判性思维
看到文献或视频资料不能仅仅通过资料本身形成自己的主观判断。要有批判性思维,有有理有据的去看待一件事,不能自己觉得对就对自己觉得错就错,不要做杠精。提出自己的观点找出足够的证据来支撑,不要为了批判而批判。
 
二、资料整理
期刊可以根据不同的刊号来整理。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期刊的时效性,更重要的是可以根据不同的期刊出刊周期来大致推测期刊的重要性、权威性。一般好的期刊都是双月刊或者季刊。
 
三、前沿预测
要准确的预测前沿动态,学者除了对本领域的知识有深入了解,还要注意各种要其他因素。毛老师提出的公式,前瞻性=SSCI+国内外要闻+社会责任感+资源有效整合+研究问题具体化+选题价值货币化,可以说是一个十分有效可行的前瞻性预测公式了。
 
四、中医博大精深
王永炎教授对于疫情的预测,只是向我们揭示了这其中的冰山一角。我们可能不知道五运六气的运作方式,觉得很玄。但是对于真正研究深入的学者,来说这一切不过是根据理论以及经验得出来的一个推论而已。没有接触过中医的人,可能不懂运作的原理,但是不要跟风黑,专家讲一些别人听不懂的东西就觉得别人在搞封建迷信。

 

刘师婕 19013052011


第一堂《国际学术前沿动态》毛老师以国际热点的文献整合为切入点,接着用十几篇论文训练我们的限时批判性思维,进而讨论科研的前瞻性以及如何做到这种预见性,最后举出王永炎院士预测出疫情的新闻,告诫我们要时刻保持批判性精神,敢于质疑,从各种渠道找证据进行交叉验证。整节课妙趣横生,收获很多,遂整理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 文件检索

文件下载后把不实用的地方删去,比如文件名中的编号。国际前沿热点最关键的要素是时间,因此要根据时间来分类。其次,因为双月刊和季刊的质量相对较高,所以按照发表年份和期号来整理文献。我认为,应在平时的学术阅读中熟悉权威期刊,这样就能在一堆文献中一眼辨别出质量好的和一般的期刊。

 

2. 批判性思维

批判精神是研究者的一个基本素养,所以课堂上重点训练的是我们对于论文不足之处的思考,从中学到了批判要层层深入,不能停留在表面泛泛而谈,抓住主要问题才能达到一针见血的效果。

 

3. 前瞻性

对国际学术前沿热点的相关论文进行批判要具备预见性和前瞻性。前瞻性是指对某个领域未来走向的敏锐预测,要培养这种能力就应在平时多阅读权威期刊和国内外时政财经科技教育等要闻,并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与此同时还要具备科研的社会责任感,提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问题。

 

4. 敢于质疑

学术研究者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思维,敢于质疑但不能胡乱质疑,提出的批判要有理有据。所以有了疑问后,不能凭经验主观臆断,而应该从各种渠道搜集证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形成可以交叉验证的证据链。

 

李瑶 19013052006

 

1. 学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文献后,第一件事不是立马随机点开查看文献内容,而是对其进行分类,用文章编号进行标题分类,一方面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先后判断该文章内容的时效性,另一方面通过期刊编号,也能相对检测出文章的优劣,编号越小,其期刊质量相对较高。
 
2. 找亮点不足
一篇论文,我们不仅要看出其亮点所在,更要知道文章的不足,一方面学习该论文可取之处,另一方面在自己的论文写作中也要注意,避免出现与之相同的不足之处。
 
3. 看核心问题
论文最显眼的部分就是摘要,参考文献与数据,在查找文章的不足之处时,这些部分出现问题容易找出,也容易让我们转移关注焦点,忽视到文章真正的核心问题所在,即论文真正要研究的内容是什么。打蛇要打七寸,找问题要找最主要的。
 
4. 勤思考批判
对于任何社会言论与社会现象应该要有自己的见解,养成批判性思维,不能轻易被人带节奏。就如王永炎院士神预测事件一样,不能盲目跟风相信,要敢于质疑,有自己的思考,当然也不应该盲目抬杠。
 
5. 找事实依据
对某一现象言论发表见解,要建立在真实依据上,多方进行验证,多查找资料证据,再而表达自己看法。

 

刘朝阳 19013052009

 

1. 文献整理的能力
毛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验为例对大家进行了提问如何对文献进行整理,经过大家一系列讨论后,收获颇多,在以后进行文献整理时,可以将不必要的数字进行删除,文献可以按年来分类,同时获取了新的知识:一般情况下双月刊和季刊质量高,期刊通过看文章编号来判断发表年月。
 
2. 快速阅读文献的能力
经过了热身活动后,毛老师发了18篇论文供大家挑选阅读,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文章的最大亮点和最大不足。快速阅读文献的能力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因为我们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但是我们需要阅读的文献相对来说是较多的,在阅读文献时要快速找到文章的优点和不足,可以大大提高我们阅读的效率,节省大量的时间。
 
3. 批判思考的能力
在上一学期的学习中,毛老师讲的最多的就是批判性思考,在这一节课中,老师再次提到了批判思考,一篇文献之所以能发表肯定有他的可取之处,有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但是要想取得突破,我们就要善于从文献中找到文章的不足之处,但是找不足不是在鸡蛋里挑骨头,盲目的进行批判,而是要有说服力,在进行了深入思考之后,找到要害之处,用老师的话说就是打七寸。批判思考的能力不仅对于学术来说很重要,在平常的生活中也要有批判能力,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4. 高瞻远瞩的能力
毛老师用两个例子向大家介绍了什么是科研前瞻性,了解到科研前瞻性的重要性之后,还要能够有前瞻性,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加大输入并将其内化,关注国内要闻,了解不同领域的最新动态,具有社会责任感,将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具体化要研究的问题,研究的问题还要具有现实的意义,不仅在学术生活中具有前瞻性,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要具有前瞻性,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损失降到最小化。
 
5. 专业知识素养的能力
武汉发生的疫情问题要在2019年就有专家预言过,专家的预言不是胡猜的,而是有专业的依据,进一步了解之后才知道专家能够预言到疫情的发生离不开他深厚的专业知识,只有学好自己领域的专业知识才能为人类和社会发展进步作出贡献。
 
6. 胸怀天下的能力
视频中的老先生在提到中国治愈非典时的骄傲令我备受感动,我们的使命在于为人类的发展做贡献,每个人活在世上就有自己的责任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人类做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张元春 19013052016

 

1. 文件整理要清晰,一目了然
文献整理的目的是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发现研究热点和流派,找到重要流派的起源。一些文件名主要是基于商家编号的需要,对于研究者来说并不实用,可以按照发表年份和期号开头来改,并进行排序。质量较好的期刊一般都是双月刊或者季刊。
 
2. 具备批判性思维
毛老师让我们快速阅读文献,找出其中的亮点与不足,以锻炼我们的批判性思维。思考时,要剥大蒜,层层深入,不要浅尝辄止,避重就轻。我自己认为,批判性思维就是质疑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逻辑方法。批判性思维带给我们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墨守成规,是教我们先认识自己的思维,通过对多种可能性的视角进行逻辑分析、理论和评估,然后不断改善,提高思维质量。
 
3. 具备科研前瞻性
毛老师提出前瞻性=SSCI+国内外要闻+社会责任感+资源有效整合+研究问题具体化+选题价值货币化。而锻炼科研前瞻性要通过阅读优质最新的文献,实时关注国内外各个研究领域热点要闻以及各界研究领军人物的主攻动向。搜集到资源后,要有效利用、整合资源,提出有价值的研究结果。
 
4. 批判的看待中医发展
中医是一种传统医学,他跟世界上所有传统医学一样,与现代医学相比,欠缺的是严谨的论证方式。中医就像是我们的四大发明,伟大过,辉煌过,但终究已经是过去时,虽然其中人文科学的部分已经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文化血脉里无法抹去,但其自然科学的部分,大部分都已经过时了。中医想要重新振兴,就必须自我革命,接受现代工业、科学、哲学的再造,唯有如此才能走向新生,否则,抱着几百年前留下的经典,必然一步步走向死亡。   

 

曾晨 19013052001


 

1、批量文献如何下载整理
课堂一开始,毛老师就告诉我们可以在爱学术上批量下载论文,大量的论文下载后应该对其整理以及重命名以便后续查阅。首先,去除论文名称前过长的编号,其次,按照年份+期号+论文名称的模板重新命名下载后的论文,老师讲到之所以用年份”+“期号而不是年份”+“月份是因为通过期数,我们可以粗略的判断出该论文的质量,一般期数越大的论文属于旬刊或者月刊。但不排除少数论文是发表在这些质量较差的刊物的前几期。所以这只能作为一个判断论文质量的简单方式。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对每篇论文进行粗略浏览,质量高的论文在文件名称抬头加星号,星号数多的表示论文质量越高。
 
2、老师口中的正确答案
毛老师上传了18篇论文,让我们指出论文的最大优点与最大不足。之所以这样安排是为了培养我们识别论文质量的能力,训练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老师在很多课程中都强调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每次都让我们练思维体操。当我对论文做出了相应评价后,以为老师会对这18篇论文一一讲解。后来老师并没有讲解,后面幡然醒悟。原来自己还是习惯了中学时代的应试教育,总在等待老师口中的正确答案。到了研究生这个阶段,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依然很弱,意识到不足之后,更要加强训练,成为一个可以独立思考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研究生。

3、中医神预测此次疫情
老师引出这个事件是想告诉我们看待事情不能偏听偏信,要有质疑能力,但也不能胡乱质疑,质疑要有理有据。近期疫情严重,微博微信上漫步着相关谣言,比如在半夜3点吃12个鸡蛋就能有效预防新冠性肺炎。看到这类信息,感觉非常滑稽。微博上每天都有负责辟谣的账号,转发某些无聊人士杜撰的谣言。关键时期,疫情当前,某些人真的是闲出病来了,无中生有,编造谣言。我们对于这种人除了谴责,更要提高自己的质疑能力。善于分析,质疑时可以交叉验证该事件的真伪,同时也要多了解经济教育财政文化方面的知识,扩充知识面,不做书呆子。敢于质疑,正确核验,交叉验证。

 

洪张雨婷 19013052002

 

1. 走出舒适圈
毛老师带领我们体验了新式课堂——线上授课,幽默的毛氏风格熟悉的头脑风暴。超长待机的假期让我沉沦在舒适圈里,床与手机是我的左膀右臂,但是按照毛院长小贴士,早早起床来为上课做好准备工作似乎让自己开启了备战模式,开始高效的学习之旅。其实,走出舒适圈并不难,需要的是万事难的开头,不要总是给自己堕落的借口,而要有勇于走出舒适的内动力。
 
2. 文献检索利用
一入文献深似海,文献多的似繁星,重要的是有分门别类的整理方法:
1)按照时间分类(发表年份年份和期号),既清楚明了,又能间接反映期刊质量(双月刊和季刊质量相对较高)。
2)总结文章的亮点和不足,要抓重点,但是经过今天的训练发现自己的文献总结能力还很欠缺,总是拿着蛇尾当七寸,突破不了自己的浅层化瓶颈,在以后查找文献的过程中,还需要多加练习。
 
3. 批判性思维
常怀批判之心,遇事总要想一下想,它是真的吗?经历过这次疫情,漫天飞舞的转发中我们看到了对前线医护人员的诽谤,双黄连的脱销,白岩松访谈钟南山院士的虚假新闻,三人成虎的谣言太多,说的人多并不代表是真的,地心说到日心说的飞跃,天圆地方说到环球航行的突破,这些都告诉我们识善辨真伪,勇于开拓才是正道。但是,批判也需要讲究有因有果,有理有据,学会交叉验证,不能盲目批判。
 
4. 预见性和前瞻性思维
毛老师所总结的前瞻性=SSCI+国内外要闻+社会责任感+资源有效整合+研究问题具体化+选题价值货币化让我受益良多,这需要我们不断增加知识输入,并且内化加工形成自己的一种能力。无论是科研还是生活,常常要做到未雨绸缪,方可有备无患。
 
5. 多元发展
今天课堂上对中医的讨论,不禁让我想起那个亘古难题:西医好还是中医好?我想其实它们各有各的好,这像是和稀泥的回答却是我的心声。我领略过中医经络表里,阴阳虚实的魅力,也见识过西医手起刀落,疗效显著的魄力,为何不各取其美,美美与共呢?各种文化可以共存,我相信中西医亦可协同发展,多元并存。

 

饶志丹 19013052012

  

历经一个漫长且特殊的寒假,我们再次迎来了毛院长的思维体操课,让我感觉休眠的脑细胞一下子都被激活了,我的课堂感悟主要有以下三点:

 

1. 批判精神

从研一一开始到现在,毛院长就一直在侧重培养同学们的批判思维。亦如今日,一开始毛院长就让我们择其所发18篇期刊论文之一,并分析其中的优点与不足。虽然我的分析不一定都正确,但是这种训练促使我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并且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即使是权威期刊,权威文章也不一定方方面面都完美。

 

2. 质疑精神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真有假。在看到这些信息时,应采取质疑精神,并能够辨别真伪。就如毛院长今天所说的案例中,我很惭愧的是自己并没有对信息的来源有所质疑,下意识的便认为这消息是真的,尽管经过验证,此消息确实为真。经过这次课,下次再看新闻时,我一定提醒自己,学会辨别,不可偏听。

 

3. 钻研精神

看完对王永琰教授的报道,以及邓铁涛教授的视频后,我不仅由衷的感叹中医学的博大精深,而且敬佩教授们刻苦钻研精神。中医学复杂而且深奥,若不是数十年如一日的探索,怎么能做到精通医理,更别提非典“四个零”以及预测瘟疫了。

 

4. 跨学科受益

此次国际学术前沿动态课,不仅涉及学术前沿热点,还贴近现实,与这次的疫情息息相关。另外这次课加深了我对中医学的了解,在训练思维的同时,也能让我们习得其他学科的知识,扩宽视野,而且医学知识具有实用性,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都有益处,我希望在以后的课中也能了解到更多其他学科的知识。



别说“我这还不都是为了你好”,
初衷好不等于真的好。
不是所有的帮忙都是正能量,
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
能够相互滋养的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你,做到了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