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嘉诚马化腾联袂持股的这家公司,是全球音乐行业的先锋

Rubinstein 文娱春秋 2023-07-10

十年前,网易创始人丁磊到国外旅游时,发现国内没有比较方便使用的线上音乐播放应用。当时,全球最大的一款在线音乐APP在国内无法使用。回国后,他决定自己做一个,就是后来的网易云音乐。
十年后,那款当时全球最大(现在也是)的音乐APP,仍然无法在中国大陆使用。
它就是Spotify。
在内地,打开Spotify官网首页,只会显示一句话:
目前在您的国家不可用。
当然,更没有合法渠道下载到它的APP了。

尽管没有进入大陆市场,但它和国内流媒体音乐平台,早已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五年前,腾讯音乐就与Spotify达成合作,互相购入对方少数股权。交易完成后,Spotify持有腾讯音乐股份约为9.1%,腾讯音乐持有Spotify股份约2.5%。
比腾讯更早持股的,还有李嘉诚。当时80岁的李嘉诚对初创公司和串流技术兴趣十足,并决定无论Spotify成功与否,都会参与该公司A轮融资。

2009,李嘉诚通过了自己的基金会投资Spotify数千万美元

10月13日,奈飞上线了一部讲述Spotify创业故事的6集短剧《串流先锋》。何为“串流”?简单说,就是线上即时影音播放技术,其实就是流媒体。如果你用过任一款音乐App,就大致知道Spotify是个啥。
一直以来,讲创业公司的剧不少,《辍学生》《硅谷》《初创玩家》等,但讲音乐创业公司的影视剧,少得可怜。
而Spotify的发展,是众多音乐平台的参照物。
2008年秋,Spotify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正式上线。
而在Spotify上线前两年,一个小而美的音乐网站,虾米音乐诞生。
又过了一年,QQ音乐成立。
到了2013年,网易云音乐上线。
Spotify创立之初,因其个性化的氛围,吸引了一批文青。国内几个音乐平台,也曾很快以新的姿态取得了市场地位。
《串流先锋》讲述了一位瑞典科技创业者(Spotify创始人)及其合作伙伴决心通过合法合规的串流服务平台彻底改变音乐行业的故事。其核心,在“改变”,或“如何改变”。
何止Spotify,国内音乐平台,也如此。

《串流先锋》海报

时间回到2004年,尚未获得本科学历的Daniel Ek(丹尼尔·埃克),工作之余,最喜欢打开“海盗湾”,世界上最知名的盗版网站,下载音乐听。
这个盗版网站,影响力有多大?中国将海盗湾列为网络封锁对象,其网站服务器无法在中国正常访问。美国曾向瑞典政府威胁称,如果瑞典无法解决“海盗湾”问题,就会把其列入WTO黑名单。
而当时,越来越多的瑞典人使用“海盗湾”,免费下载音乐。丹尼尔每次下载,都要等待。哪怕只要几秒,他也不愿意等。
筹建Spotify前,22岁的丹尼尔就已经成功创业过一次,银行账户上有超过7位数的存款。他的公司被收购后,有一段时间,他曾无所事事。
他为自己买了红色法拉利,名表。但他的妈妈,并不开心,她关心自己的儿子,在事业上是否有更有意义的前景。而不是肆意挥霍。
到底要成为怎样的人?丹尼尔曾一度怀疑自己。
当时,“海盗湾”和唱片公司的纷争,被丹尼尔注意到。
唱片公司因其盗版下载,导致唱片销售下降。海盗湾,则说免费下载、分享是互联网精神。
有没有介于唱片公司和盗版网站之间的商业模式?丹尼尔眼前仿佛浮现了一片蓝海。
此时,有钱又有闲,还想做点更具人文关怀事业的丹尼尔,觉得自己发现了机会,一个可以改变世界的机会。
他想要办一个版权合法的音乐串流平台,且无需下载,轻点鼠标,音乐响起。
一个罕有人涉及的新兴文化产业,即将诞生。

Spotify创始人丹尼尔·埃克

丹尼尔选中了马丁·洛伦松当自己的合伙人。
比丹尼尔大14岁的洛伦松,是数字营销公司Tradedoubler的创始人之一。这家公司是欧洲第一个为广告商和出版商提供营销解决方案的网络平台。
一次,Tradedoubler公司找到丹尼尔,请他开发一款程序。完成任务后,公司支付给丹尼尔100万美元酬劳。接着,丹尼尔靠出售几项技术专利,又获得了100万美元收入。
洛伦松就是在这次合作中与丹尼尔相识。但不久,因从小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洛伦松不再允许参与公司的日常运作。
一次,丹尼尔到洛伦松家中拜访,发现这位富翁,竟然“家徒四壁”。
丹尼尔认定,有钱有闲、正值事业瓶颈期的洛伦松,急需更大价值的体现。
丹尼尔将自己的宏图伟略告诉了洛伦松。
志趣相投,一拍即合。
做音乐平台,首先要起个名字。
洛伦松随口说了一个,“Spotify”。 丹尼尔在Goole上输入,发现没有任何结果,“Spotify”是个生造词。于是,他们决定用这个名字注册。
公司有了,名字有了,就差版权了。
起初,丹尼尔带着洛伦松想当然地跑到版权协会,商讨购买版权事宜。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程序员出身的丹尼尔,完全不懂音乐版权,以为只要花钱购买,这事就成了。
传统唱片公司的历史,已逾百年。1897年成立的百代唱片;1912年成立的环球唱片;1930年成立的华纳唱片......
唱片公司的大佬们,曾执着地认为,做唱片,才是对艺术的尊重。
而Spotify最初的难关,正是来自这些大佬的执念。
那些唱功公司的老板,在家听音乐,用点唱机,每次播放,机器从中选择一张对应唱片进行播放。在车上,他必须将一张CD放入播放器,待音乐想起,他才露出微笑。
因为类似海盗湾这样的盗版网站风靡,严重影响了唱片公司的利益。但唱片公司老板们除了发脾气,只能裁员。
即使唱片公司在法律上告赢了“海盗湾”,普通人并不买账。他们觉得互联网的优良品质之一,就是分享,就是免费。
年轻人不会因为下载盗版而感到内疚。他们甚至认为,盗版网站的存在,提高了年轻人对文化的可获取渠道。
急剧变化的时代,唱片公司也需要应变。盗版导致唱片公司业绩下滑时,正是丹尼尔获得版权的机会。
但丹尼尔实在低估了拿到版权的难度。
他觉得自己用新的商业模式,在拯救旧的音乐产业。丹尼尔提出按需点播的方式,但被唱片公司拒绝了。
经历了无数次会晤商讨后,Spotify决定出让公司股权的方式作为回报。
《串流先锋》剧照
有了版权合作,Spotify接下来要改变的,是那些顶流歌手。
酷玩乐队、黑钥乐团和贾斯汀·比伯先后对Spotify提出了异议,拒绝Spotify获得他们的新专辑。
理由特别统一,Spotify支付给音乐家的报酬太过低廉。
有多低廉?Lady Gaga的《Poker Face》在Spotify上连续5个月名列最受欢迎的专辑,播放次数达到100万次,但她从中获得的收入仅为167美元。
英国数字内容与唱片发行管理公司曾将旗下代理的200多家唱片发行机构的全部音乐撤出Spotify。理由同样如此——他们在Spotify上,没有获得足够的回报。
在Spotify发展中,遇到最大的麻烦,就是版权问题。泰勒·斯威夫特,这位当时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歌手,就曾公开抵制了这家公司。在被泰勒抵制的那段时间,被形容为Spotify的“战时”状态。
Spotify担心其他音乐人效仿泰勒·斯威夫特。
实际上,无论哪位顶流歌手,他们一方面为Spotify带去了惊人的流量,却没给有得到成正比的回报。
接下来的故事,丹尼尔遇到的已不止是麻烦,简直是危机。
在剧集《串流先锋》中,丹尼尔与音乐人波比对峙法庭。波比的身份很特殊,她是丹尼尔的同学,她的音乐发展,和Spotify又几乎同步。
昔日的两位老同学,虽然都从事了音乐行业,但却在完全不同的方向上前进。丹尼尔号称要拯救音乐产业,公司影响力遍布世界。波比是歌手,被唱功公司签约,歌曲在Spotify上的播放量超过20万,但所得甚微。
现实中,波比代表的是顶流之外无数音乐人。他们的音乐在平台上引流,自己却连饭都快吃不上了。
最终,波比不顾老同学情面,成了抗议Spotify的代表之一,到Spotify公司楼下,高喊“取消唱片”。
面对10亿美元的亏损,丹尼尔愁容满面。但就在千钧一发之时,银行居然愿意贷款,理由是——他们认定Spotify控制了音乐市场。
回看国内音乐平台,同样经历了版权困境,业务多元化布局的混乱,以及持续亏损的现状。
如Spotify创建前,国内音乐产业也经历了多年被盗版侵害的过程。
上世纪90年代,国内音乐知识版权的保护机制不够完善。很多音乐人辛苦创作的专辑,很快被盗版,且申诉无门。
当年有个著名的故事,高晓松和刘欢曾到出版总署大院“讨说法”。结果没人管,脸大也没用。高晓松曾回忆:“电影有国家电影局,上面还有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管着,可音乐连个处、科、股都没有。”
当时国内唱片行业一片萧条。著名音乐操盘手宋柯曾说“唱片已死”。
何止国内音乐行业低靡,据IFPI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音乐产业总收入比1999年下跌了41%。
与此同时,正如Spotify看到唱片公司与盗版网站之间的无人地带,是新兴产业诞生的绝佳时机。国内诸多音乐平台也在孕育而生。
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甚至更早的虾米音乐,他们在发展之初,基于音乐内容发现、分享及消费。
直到2015年,国家版权局发布“最严版权令”,要求网络音乐服务商、唱片公司和版权公司加强自律、开展合作,推动音乐作品合法有序传播。与此同时,IP概念大热,版权产业迅速升温。
这对国内音乐平台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得版权者得天下。
腾讯音乐先下手为强。2014年,腾讯音乐就推出国内首张数字专辑——周杰伦的《哎呦,不错哦》。
实际上,腾讯音乐在“最严版权令”之前,就已为版权布局。他们和周杰伦最初的合作,可以追溯到腾讯音乐成立之前。
2014年后,腾讯音乐就拿下了华纳音乐和索尼音乐大部分版权。周杰伦音乐的独家版权也在他们手中。
一年后,当国家对盗版歌曲大规模打击,版权在手的腾讯音乐迅速脱颖而出。
没有版权,等于没米下锅。
没拿到周杰伦版权的网易云,只能从腾讯音乐手里购买版权。腾讯音乐将周杰伦音乐版权转授给网易云,第一次授权从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授权费用为870万。到了第三年,涨至1818万。
但让网易云彻底丢掉周杰伦版权的,是网易云给出了一个“周杰伦热门歌曲合辑”,下载周杰伦合集后可以在其他平台免费听,200多首歌价格为400元,这张合辑卖了10万多张。
结果,当今年周杰伦时隔六年发新专辑《最伟大的作品》时,“周董”的版权被各大平台轮番争抢,丝毫没有网易云的份。
失去版权后,网易云开始拉拢独立音乐人,并率先推出“音乐人”计划,其中走出了如五条人等民谣歌手。
初衷一般都是好的。走着走着,就迷了路。
知乎上,有一篇名为《网易音乐悄悄修改协议,仍然在吃人血馒头》的帖子。简言之,网易云对新驻音乐人实行“霸王条款”——网易云“有权”绕过原创作者授权(收费)给他人或其他平台演唱。
某音乐主理人,多年前做过一个讨论音乐版权的公众号,内容发出后,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常常收到音乐人的投诉私信,很多都与网易云不平等待遇有关,例如霸王条款。
该主理人分析网易云现状时认为,“网易云跟别的平台不一样,你是靠音乐人起家的,没有音乐人,网易云达不到现在的高度,需要去维护音乐人的权利,而不是更多压榨。”
《串流先锋》剧照
实际上,无论Spotify,还是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他们做的都是新时代的点唱机。
使用“点唱机”的核心用户,是这个平台的品牌能量。
音乐很美好,未必能赚钱。创始人有情怀,未必能找到对的盈利模式。
未来,挡在音乐平台前面的,已不止是版权费能否降下来,以及自己培养的独立音乐人或自制内容,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加入,是否会成为音乐平台更大的绊脚石?
如今,Spotify最棘手的改变——挽留更多音乐人和唱片公司之外,是发展新的商业模式扭亏为盈。
要知道,这家被无数人看好的公司,经历了多年发展后,目前还在亏损状态。
尽管欠了一屁股债,但“改变”仍在路上。


撰稿|Rubinstein

策划 | 文娱春秋



「文娱春秋」原创内容 转载敬请联系我们关注文娱产业线上线下的发展相关商业合作及建议请私信或发邮件至 wanghai@wanghai58.com

往期回顾


【文娱产业观察】

肖战又摊上事了?

绝对控制的数据与匮乏到死的创意

喜剧大赛2出圈到科学界了

《摇滚狂花》导演全面回应质疑

主旋律养成记

混乱的艺考培训

八年最低票房的国庆档

《东八区》的中年油腻男

乐华的隐秘真相

当脱口秀不再“冒犯”

顶流归来

娱记江湖史|一个旧时代的告别

IP帝国失魂记

“新五美”的假面,撕掉它


【人物专访】

为脱口秀摸爬滚打的女孩们

崔健心中唯一净土,要活不下去了

隐入尘烟导演李睿珺自述

“这是我生命中最后的创作!”

专访《杨戬》幕后:不做皮克斯的梦

前世界小姐中国区冠军爆选美圈内幕

《这街》艺术总监:王一博是天生舞者

郑晓龙:允许作品揭露批判,改变才有力

杜琪峯:人类永远摆脱不了贪婪和恐惧

窦唯:我相信有尺度的人应该不说话


【特写】

王菲,今天天气哈哈哈

他是明星经商失败的缩影

成龙这么写林凤娇和邓丽君

一个推销员抛情弃爱众叛亲离那十年

如果要了解英国女王,看这一部剧就够了

帅气多金的李易峰为啥会多次嫖娼

「地球最伟大演出」是如何诞生的

怎么看崔健,王朔这样说

贾乃亮,你撒谎了

他是凡人不是仙|对话窦唯后记

“香港地,真系够吸引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