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为更好的“他”

中国青年报 守候微光 2023-03-31

224日,北京一家宾馆会议室内,“男德班”课堂上,课程“带领者”阿杰在学员们分享自己和父亲的故事时流泪。许多人分享了父亲的责骂、暴力等带来的伤害,也有人提及父亲的隐忍、关爱,以及多年后与父亲的和解。


对于为什么要上“男德班”,课程创办者方刚和“带领者”们试图让更多男性明白:不平等的性别结构和支配性男性气质,伤害着女性,也压迫着看似为“既得利益者”的男性。男性也可以从改变中受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  摄影报道

2月24日,北京一家宾馆会议室内,“男德班”上,课程发起者方刚(右一)指导学员们按照分配的角色模拟做家务。

2月24日,北京一家宾馆会议室内,“男德班”学员们与当天刚结识的“同学”进行三次从5秒到30秒的“充满感情的对视”。“带领者”介绍,这个环节试图让学员撕去性别标签,将彼此还原为“人”,体会“细腻”“感性”等所谓女性化的性格特征。

2月24日,北京一家宾馆会议室内,“男德班”在京线下开班第一天,学员们围成一圈玩游戏“破冰”,为了接下来分享个人故事做准备。这个环节的“带领者”谢谦解释,与陌生人的肢体接触、互动也是一种对支配性男性气质的挑战,这种气质通常不提倡男性用肢体接触表达情感。

2月26日,北京一家宾馆会议室内,“男德班”的“玩具与倾听”板块中,地上摆着供学员们选择的儿童玩具。在这个板块中,学员通过模拟陪伴孩子玩耍,学习如何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诉求。娃娃、飞机、恐龙等不同玩具所代表的性别刻板印象也被提出讨论。

2月24日,北京一家宾馆会议室内,“男德班”课堂上,牛先生在学员们分享自己和父亲的故事时眼含泪光。他在回忆起父亲时想到的关键词是“抱怨、指责”。父亲对外和善,在家对母亲和自己则异常苛刻。牛先生曾在大年三十夜里赶回老家为父亲送回礼物,却依然遭到责骂和嫌弃。他在自己的小家庭里无意间也传承了这种苛责和冷漠,被妻子指出后报名参加“男德班”。

226日,北京一家宾馆会议室内,“男德班”的“让孩子远离暴力”板块,在家庭中传承了父辈的言语暴力的牛先生(左)握住了扮演自己孩子的同学的手,学习安慰孩子的情绪、认可孩子的行为。

2月24日,北京一家宾馆会议室内,“男德班”课堂上,学员们将纸裁成两半,分别写下“父亲对我的积极/消极影响”。

2月24日,北京一家宾馆会议室内,“男德班”课堂上,汪先生在学员们分享自己和父亲的故事时流泪。学员们总结了好爸爸、坏爸爸各自的特点,好爸爸是“温暖、尊重、参与”,坏爸爸则是“缺失、武断、过于严厉、暴力”等。

2月25日,北京一家宾馆会议室内,“男德班”课堂上,学员们观看分娩相关的科普视频,学习如何更好地陪产,了解孕产妇心理和生理上需要的支持和帮助。

2月25日,北京一家宾馆会议室内,“男德班”课堂上,学员们被绑上几斤重的水袋,体验孕晚期孕妇的一天。这一天中,他们经历了腰痛、膀胱挤压带来的尿频,甚至难以完成简单的系鞋带、捡东西、躺平等动作。

2月25日,北京一家宾馆会议室内,“男德班”课堂上,牛先生抚摸着自己的“孕肚”。午休时间,他挺着肚子去附近的餐馆吃了午餐,但去公园遛弯时还是暂时脱下了“孕肚”。

2月25日,北京一家宾馆会议室内,“男德班”课堂上,90后的小李挺着“孕肚”试图躺下,体验孕妇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便。

2月25日,北京一家宾馆会议室内,“男德班”课堂上,00后的北大物理学专业研究生小郭(左二)和学员们一起绑上几斤重的水袋,体验孕晚期孕妇的一天。

2月25日,北京一家宾馆会议室内,“男德班”课堂上,老严因为腰部不适卸下了“孕肚”,趴在椅背上休息。他说,从小父母用鞭子管教,让他认为家庭内的暴力是“正常”的。婚后他曾因生活琐事打骂妻子,妻子两次报警。如今他已逐渐走出了暴力的循环。

2月25日,北京一家宾馆会议室内,“男德班”课堂上,59岁的赵大爷用玩偶体验安抚哭泣的婴儿。这个板块让学员们思考生一个孩子、成为一个父亲究竟意味着什么。他是本期学员中最年长的。

2月25日,北京一家宾馆会议室内,“男德班”课堂上,24岁的小曹在扮演助产士的同学和带领者的安抚和指导下,体验分娩的过程,“生”下了一个孩子,一旁的同学为他剪脐带。

3月20日晚,北京市朝阳区一处足球场内,一场青少年足球联赛正在进行,汪先生、汪女士的小儿子在场下候补,汪先生自己也是足球爱好者,不时和儿子交流场上情况。儿子所在的球队被命名为“怎么踢都队”,家长们也总是对场上的孩子报以鼓励的掌声,现场听不到责骂。

3月17日,北京市一所打工子弟小学,中午的一堂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课上,汪女士为孩子们上一堂分辨各种身体接触的好与坏的课。她是“男德班”学员汪先生的妻子,推荐自己的丈夫报名上课,自己也长期学习、实践性教育和心理学的课程。

3月17日,北京市一所打工子弟小学,中午的一堂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课上,一名二年级学生好奇地测量课件上两个人脸之间的距离。当天课程的内容是教孩子分辨各种身体接触的好与坏,以及如何识别和应对校园霸凌、家庭暴力。这堂课被安排在中午午休、教工开会时的40分钟空隙里。


时隔近8年,性别学者方刚开设的“好伴侣、好父亲:全参与男性成长工作坊”再次线下免费授课。这个旨在“倡导性别平等,反思支配性男性气质,反对性别暴力,挑战不平等的性别机制,培养男性做全参与型的伴侣、父亲”的课程,有一个更引人注目的别名:“男德班”。

这一次,主动报名的学员从2015年的2名增加到了9名。报名条件要求生理性别男性,已婚、已育优先。报名者中有曾经的家暴者、无意中将自己的童年创伤传递给孩子的父亲,也有试图更理解女友的00后男孩,和被妻子推荐报名的“98 分爸爸”。课程内容包括对重新认识“父亲”角色、如何远离家庭暴力等主题的探讨,也有体验孕妇坐卧姿势、学习给孩子讲故事等细节。

“男德班”三个字,直接对应传递封建思想却一度全国开花的“女德班”,也因此备受争议和误解。创办者方刚和参与者都曾解释,希望能借争议扩大性别教育的影响力。两次开班相隔7年多,性别平等的观念早已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也成为谈论社会事件时无法回避、又屡屡引爆争议的视角。

课程名称是否阻挡了一些男性的加入,它真能触及那些性别观念亟待改进的人群吗?这些疑问在“男德班”诞生之初就被反复提及。
29岁的谢谦是课程的带领者 (接受方刚教授的培训后,参与课程不同板块指导教学的志愿者——记者注)之一。从澳大利亚学习心理学归国后,他曾在小学开设性别平等相关课程,也参与了大量类似“男德班”的实践。在他的理解中,“男德班”三个字是一种对抗,也带有一种隐秘的幽默,只有对性别不平等现状有所了解的人才能识别其中的讽刺。他也坦诚地说,在现阶段,无论这堂课叫什么,参与的人都很有限。

2月24日,“男德班”开课,男人们从全国各地聚集到北京东北二环边一家宾馆的会议室里。第一堂课上,当提到是否被“不够男人”“像个女孩”等评价伤害过时,所有男人都举起了手。说话声音小、不愿走夜路、甚至秀丽的字迹,都可能招致“不够男人”的评价。而支配性男性气质的父亲形象,在他们的成长中则带来了伤害:“棍棒教育”造成对家庭暴力的漠视和传承,对家庭劳动和情感交流的无视导致对妻儿的苛责和冷漠,甚至成为妻子精神问题的症结……几名已为人父的男人,在谈及童年记忆时,依然难掩失望、愤怒,流下眼泪。
课上有一个环节是让大家充满感情地长时间对视。男人们从一开始的尴尬、不适,到逐渐从陌生人眼里读出了善意、关怀和感动。一位学员这才察觉到,自己似乎从未如此注视过一个人。他说,回家之后,要好好看看自己的家人。

方刚也分享了自己那些曾被“开除男籍”的时刻。他被女性亲属抚养长大,年轻时文弱自卑,个子不高,也因不符合传统男性气质遭到霸凌和歧视。他在接触到女性主义之后,考入性学家潘绥铭教授门下学习,逐渐走上了从男性出发参与女性主义进程的学术道路。2010年,他创办“白丝带终止性别暴力男性公益热线”,和志愿者一起用心理咨询、书籍、教育营等多种方式推广性别多元平等理念、开展性教育。

2015年,曾经的家暴施暴者顾伟通过“白丝带热线”走进第一届“男德班”,最终成为一名反家暴志愿者,在电视节目里出镜,站到全国观众面前现身说法。

今年的“男德班”里,再次有人鼓起勇气公开自己的家暴“前科”。老严曾因生活琐事多次对妻子施加暴力,妻子两次报警。从小被父母用鞭子管教,让老严认为家庭内的暴力是“正常”的。后来,妻子积极寻求心理咨询等帮助,他也接受了反家暴课程,挽救了婚姻和家庭。在课堂上关于“家庭暴力是不是个人隐私”的辩论中,他对所有人说,家庭暴力不是“家丑”,站出来才能真正面对问题。

学做“准爸爸”课程,要求学员们把一个装满水后几斤重的胶皮袋绑在腰间,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度过孕晚期孕妇的一天。长时间负重的腰痛、压迫膀胱带来的尿频、甚至无法弯腰系鞋带……有人在一两个小时后就因身体不适卸下了“孕肚”。

午休时间,汪先生挺着大肚子,与来探望的妻子和小儿子共进了午餐。汪先生是这堂课上的“优等生”。他参与育儿、在妻子生育时陪产,高度认可妻子作为全职妈妈的价值,支持妻子在两娃妈的身份之外发展兴趣、学习心理学并加入性教育志愿者的队伍。所以在妻子推荐他报名“男德班”时,他像很多男性一样疑惑:是我哪里做得还不够好吗?仅一个上午,汪先生已经能更直观地体会妻子怀胎十月的艰难,意识到自己作为丈夫和父亲,还有很多可以做。

第二天的课程,在模拟分娩、卸下“孕肚”中画上句号。学员们通过想象分娩过程的痛苦,伴随着周围扮演助产士的同学们“宫口开到八指了”“看到头了”的呼喊声,摆出双腿张开的体位,努力调动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场面热烈中带着一丝滑稽。

作为年轻女性,记者不禁疑虑:在这间男性比例极高、只有3名女性带领者的屋子里,女性的真实体验到底多大程度上被传达和理解了呢?课后学员们分享的心得给出了一些答案。00后小郭是北京大学物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在女友的推荐下来到这里。他把出现在“男德班”的自己称为“社会的观察者”。女友是方刚的学生,经历了年轻女性在社会中的种种困境,小郭却难以共情,他也对互联网上争论激烈的性别议题感到好奇。模拟分娩时,小郭描述自己作为产妇躺在众目睽睽之下,充满惊慌失措、失去尊严的无助和羞耻感,此时他理解了女性在产房内无人陪伴的感受。
结课时,方刚提到,他在这条路上走了几十年,并不期望3 天就塑造出一个性别平等的革命者或贯彻者。但他相信,这3天可能会打开一扇窗,“让我们知道,我们可以走出原来的自己,开始一个更美好的人生。”“男德班”今年还计划在北京之外的几个城市落地,方刚和带领者们仍在打磨这套课程,比如去除课堂上无意识间出现的性别刻板印象话语(如“拜金女”)、谈论女性三围的“擦边球”笑话等。

汪先生的妻子汪女士曾作为志愿者在面向家长的类似培训班授课,来参加的家长中,男性不到十分之一。如今她在打工子弟小学参与教授性教育课程,课时被安排在午休时间、教工开会的40分钟空隙里。在拒绝家暴的课上,看到被家长揍了要寻求帮助的内容,两名二年级男孩不假思索地说:“这点小事儿,还要报警。”这条需要男女共同前行的成长之路,看起来依然道阻且长。

周末,汪先生夫妇一起陪着小儿子来到足球场,参加一场五人制足球赛。儿子所在的球队队名“怎么踢都队”被印在每个小朋友的球衣上,分出胜负和强弱不是主要目的,而是“怎么踢都行”。赛后小儿子自然地扑进父母怀里撒娇,他们微笑着倾听。隔壁赛场上,一场女孩队对战男孩队的球赛正在进行。双方球员在场上的所有表现,都被报以鼓励的掌声。

(“男德班”学员均为化名)
编辑|曲俊燕

 —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

点击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

摄影专题 消博会 | 长租公寓 | 大湾区 | 时尚背后 | 燕郊骑手父亲 | 汉服梦 | 2021两会 |  外卖女骑手 | 就地过年 | 星火朝阳 | “云端”相会 | 鸭绿江畔 | 深圳40年 | 西藏生活 | 毕业生求职 | 洪水中的家园 | 高考在七月 | 羊城地摊 | 棒球女孩 | 五环打工姐妹 | 候鸟归国路 | 凉山春天 | 康复之路 金银潭ICU | 武汉重启 | 告别方舱 | 微博战疫 | 护肾小队 | 等待复苏

影像思考 2021荷赛 | 疫情中的摄影记者(上)(下) | 特朗普的35个封面 | 合影里的秘密 | 路见不平 | 如何“看”病毒 | 可视化调查 | 拍照时该笑吗 | 数字摄影半世纪 | 家暴照片 | 图像的秘密 | 肖像摄影 | 微光带你去看展 1 2 3 | 大学生看两会 | 荷赛调底 | 女性摄影记者 | POYi视觉编辑 | emoji | 旅游自拍 | 捏脸大战 | 透纳奖 | 新闻中的视觉 | 东欧摄影 |  最大摄影收藏地 | 宝丽来工厂 | 摄影愚人

中青摄影 历史向东 摄影向西 | 西沙群岛 | 九江决口 | 耀邦百年 | 告别铁矛 | 暗房师退休了 | 2020年度照片

漫画 小口罩大历史 | 合租生活 | 与2020一同离开的人 | 疫苗动物模型 | 十四五规划详解 70年图鉴 | 凌晨四点的北京

微光活动 微光体验营 | 放映会微光和朋友们 | 年度影展 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