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环外的打工姐妹 寻找在北京的新身份

中国青年报 守候微光 2022-04-18

2019年12月3日,北京市昌平区一家跆拳道馆里,话剧《生育纪事》排练现场,浙江姑娘美飞扮演的农村妇女正在经历生产之痛。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中国青年报 李峥苨 摄影报道

“有时不知道留在北京到底值不值得,孩子正是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却把他们变成了留守儿童。老家的工资又太低,连房贷都还不起,更别提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了......只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地赚些钱,早一些回家陪伴家人。”


5月18日,33岁的双双在下班路上拍下了戴着口罩排队等车的人,并写下了这些文字。疫情逐渐缓解,在丈夫老家湖北荆门度过了一个“超长假期”后,她回到了北京,重新过上早6点到晚10点“两点一线”的生活。这段文字被发布在木兰花开社工服务中心的公众号上,疫情期间,这里成为包括双双在内的几十名外地女工分享生活的平台。


她们在北京的“娘家”——木兰花开社区活动中心,已经创立了10年。如今,活动中心安家在北京五环六环之间的昌平区东沙各庄村。


2019年12月3日,北京市昌平区东沙各庄村街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2019年12月22日,北京市昌平区东沙各庄村,当天是冬至,村里的许多居民带着孩子到木兰花开社区活动中心一起包饺子聚餐,春分(右一)弹吉他,带领大家唱起了社区女工们的原创歌曲《木兰花开》。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12月22日,北京市昌平区东沙各庄村,女工们的孩子在木兰花开社区活动中心玩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在东沙各庄村,每月1000多元就能租下城里月租几千元的一室一厅,上万名“北漂”聚居于此。去年11月开始,村里路边停着的“冀”字头车牌小汽车,每年能进入六环内的日子最多只有84天。


穿过村里热闹的商业街和餐馆,木兰社区活动中心就安置在几间普通平房里。村里的外地女人们在这里学写歌、弹琴、排演戏剧,中心的墙上挂着一面受赠的锦旗,写着“木兰社区,打工姐妹的家,流动孩子的乐园”。


疫情防控期间,东沙各庄村只保留了一个出口,凭出入证通过。住在其他村的70后张姐还是在照顾家庭之余想办法参加活动中心举行的读书会,通过村子铁栅栏的缺口接过每次要读的新书。这次读的书是《正面管教》,讲如何科学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左:4月20日,河北省无极县,受疫情影响,上学前班的孩子在家参加学校组织的线上升旗仪式。杨辉从/摄

中:4月22日,山西省运城市,疫情期间我们无法返京,孩子爸爸寄回一些生活用品,姐妹俩高兴地期待着里面的美食。慧芳/摄

右:2月19日,湖北省荆门市,在"超长假期"里陪伴孩子。双双/摄


2月21日,四川省南部县,离家的路上风雨交加, 我带着孩子暂别父母,奔向新生活。陈春芬/摄


4月22日,从河北回北京的高速公路检查站,工作人员在做相关检查。京津冀一体化,河北回京不用隔离了。宋涛/摄


   

5月28日,北京市昌平区东沙各庄村,呦呦在公交站送别要去深圳工作的爸爸。在这么长的假期里,父子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公交车已经开走了,呦呦还一直看着路边,不忍离去。春分/摄


*(以上组图为在京务工的外地女工们在疫情期间所拍摄)


平时做小时工的张姐,工作不稳定不是新鲜事,疫情期间活儿更难找了。她等到两个孩子都上了中学,才有时间打零工,同时兼顾着木兰社区的活动,获得属于自己的社交和精神生活。


在东沙各庄村,她的同辈中很多人碍于年龄和学历,无法就近找到全职工作,只能从事家政之类的短期工。更年轻的女人们忙于抚养年幼的孩子,如果还要兼顾一份工作,大多就不得不淡出集体活动,回到家庭的“壳”里。


木兰社区由来自河南农村的齐丽霞等一批外来女工创立,10年间搬了6次家,其间社区里的熟面孔也来来去去。今年47岁的齐丽霞大学毕业后去深圳做过生产线工人,常来参加活动的女性有待过工厂的、干过家政的,还有做过建筑工的。她们在歌词和剧本里说出那些本没有机会说出口的故事,在生计之外找到了寄托,生活也由此改变。


2019年12月3日下午,北京市昌平区东沙各庄村街头,结束话剧排练后,几名演员回到村里,准备各自回家、接孩子放学。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12月10日晚上11点,结束了当天的两场话剧演出后,演员之一春分(右一)带着参与演出的孩子回到东沙各庄村的家里,准备给儿子做点吃的。她的丈夫也是这场话剧的演员之一,还在运送道具回村的路上。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2019年12月22日,北京市昌平区东沙各庄村,陈春芬(左)和美飞在木兰社区办公室门前商量着制作和包装手工点心,要在春节前完成接到的订单。做点自力更生的活计,是她们在木兰社区生活的一部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1985年出生的美飞是目前木兰社区的年轻面孔之一。美飞经常带着5岁半的女儿去木兰社区的活动室,女儿已经在这里读了很多国内外的绘本。即使在城中村,北京的教育资源与家乡相比也称得上“碾轧”。河南姑娘凌云一家在东沙各庄村已经住了9年,在她丈夫的农村老家,有的小学老师仅仅是初中毕业生,有些地方一个乡才能凑出一个高年级班。


由于各种因素,一些在北京生活的外地孩子到了学龄只能回老家。木兰社区的很多女性有过因外界阻力无法继续学业的经历,她们似乎在这里达成了某种共识,美飞说,如果孩子回乡,夫妻俩就一起回去,“绝不让孩子当留守儿童。”凌云的孩子正在村里上幼儿园大班,夫妻俩准备让孩子留在北京读民办小学,尽量自己带。但孩子学籍还在老家,家长的社保在朝阳区缴纳,将来如何安排谁也说不好。


2019年12月3日下午,北京市昌平区东沙各庄村,美飞(左二)和凌云在幼儿园接到放学的女儿后,等她们在门口的空地上玩儿一会再回家。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2019年12月3日下午,北京市昌平区东沙各庄村木兰社区活动中心,村里幼儿园放学后,美飞辅导上学前班的女儿写作业。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活动室里,一个孩子在写作业时对妈妈说,老师让你给我生个妹妹,另一个孩子立刻大喊:“不能再生孩子!”


“不能再生孩子”,这是木兰文艺队策划、演出的话剧《生育纪事》中一个章节的主题。在这部话剧中,有关“生还是不生”的讨论贯穿始终。


《生育纪事》的剧本基于木兰社区20名女性的真实经历写成,主要演员也都是住在北京五环外的打工女性。20191210日,这部剧第三次公演,免费门票被预定一空。开演前一周,《生育纪事》编剧、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教师赵志勇带着学生来到东沙各庄村,和女工们一起彩排。活动中心空间不够,她们只能租用村里的跆拳道馆两个半小时。


集齐首演时的阵容是首要难题:剧中唯一一名青年男演员几个月前去了深圳工作,正式开演前才能赶来;另一位演员景云在附近当保姆,要等结束工作后才能骑电动车到排练场待一会儿。排练期间,跆拳道馆关不严实的门总被大风吹开,演员们要经常“串场”顶替缺席角色,南腔北调又不太流畅的台词夹杂着笑场和闲谈......种种细节让排练显得不够“严肃”。但每当剧情进行到主人公“小玉”经历引产,几名演员蜷缩在地上发出真实的呻吟时,整个空间便自发陷入静默。


2019年12月3日,北京市昌平区一家跆拳道馆里,木兰社区的女工们和中央戏剧学院的学生一起排演话剧《生育纪事》,两位女大学生扮演妇产科医生,为剧中人物“小玉”做引产手术。扮演小玉的演员、女工张姐因为工作迟到了,出演旁白的齐丽霞代替她上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2019年12月10日,《生育纪事》演出当天,演员们早晨7点多就在东沙各庄村集合,包车前往20多公里外的剧场,一位演员的女儿在车上打起了瞌睡。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2019年12月10日,北京东城区蓬蒿剧场,话剧《生育纪事》开演前,演员们在后台给自己化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2019年12月10日,北京市东城区蓬蒿剧场,话剧《生育纪事》开演前,演员们在中央戏剧学院教师、本剧编剧的带领下做放松练习。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演出的剧场在二环内的著名景点南锣鼓巷附近,演员们大多在北京待了10年以上,但不少人是在演出间隙才第一次认真逛这条胡同。在剧场后台,演员们需要自行解决化妆问题。年轻的美飞还能跟大学生志愿者聊聊知名品牌的口红,其他多数演员则要互相借用化妆品,还有人只能从上舞蹈班的小女儿那里借来儿童化妆品。


剧本中,生育和家庭贯穿了女人从乡村到城市、从青年到老年的人生。话剧的最后一句台词是,“让儿子赶紧找媳妇吧,早点生孩子,不然你年纪大了,怎么带得动呢?”


而当灯光再次亮起时,来自城中村的女人们手拉着手,和着吉他唱起原创歌曲《不完美的妈妈》,氛围转向明亮。“妈妈只是生活中的一个身份,不是一生的标签......寻找你生活中的快乐,不要只为了儿女牺牲自己的年华......”一名年轻观众在孩子顺利出生后色彩明亮的片段热泪盈眶,一名中年女观众则在听到结尾歌曲唱到妈妈“不要牺牲也不要伟大”时含泪露出笑容。


2019年12月10日,北京市东城区蓬蒿剧场,话剧《生育纪事》的演员们进行开演前最后一次彩排。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12月10日,话剧《生育纪事》中,农村女孩“小玉”在剧痛中生下了孩子后,充当临时演员的孩子们走上舞台玩气球,营造出欢乐的气氛。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12月10日,话剧《生育纪事》接近尾声,演员们走上舞台弹唱集体创作的歌曲《不完美的妈妈》,一位女观众含着眼泪露出笑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第一场表演结束后,演员之一苗苗急忙坐上出租车,赶往一所中学教授面塑课。她会捏面人、画糖画,现在成了中学的传统工艺社团教师。冬去春来,演出结束好几个月后依然有回响,女工们的剧照被刊登在专业文化杂志上。疫情逐渐缓解,苗苗接到了非遗文化宣传活动的工作,其他姐妹们则拿起手机,将镜头对准身边的环卫工、创业者等女性劳动者,学着倾听、记录她们的故事。


正如在剧中唱的那样,在母亲和打工者之外,她们在北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身份。


编辑 | 曲俊燕


 —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点击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


摄影专题 长征路上 | 屏幕后的18岁 | 可可托海 | 在新疆支教 | 养蜂人 | 2019两会 | 代表朋友圈 | 家庭相册 | 乡愁 | 2019春运 | 农村生活 | 百年铁路 | 重庆森林 | 大货司机 | 进博会 | 江河人家 | 网吧的日本人 | 草根排球 | 北京国庆 | 人工智能 | 快递小哥 | 妈妈 | 海外工厂 | 家在东北 | 雄安春节 资源城市 | 动批谢幕 | 高原藏校

影像思考 摄影愚人 | 剧场摄影 木村伊兵卫奖 | 大学生看两会 | 2019荷赛 | 荷赛调底 | 女性摄影记者 | POY视觉编辑 | emoji | 旅游自拍 | 捏脸大战 | 透纳奖 | 重复照片 | 特朗普的摄影师 | 新闻中的视觉 | 时尚报纸 | 马格南 | 春光照相馆 | 中国筷子 | 大卫·霍克尼 | 东欧摄影 | 经典电影摄影师 | 最大摄影收藏地 | 宝丽来工厂

中青摄影 历史向东 摄影向西 | 西沙群岛 | 九江决口 | 耀邦百年 | 告别铁矛 | 暗房师退休了 | 2018年度照片

微光活动 微光体验营 | 放映会微光和朋友们 | 年度影展 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