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招商宏观】从出口份额视角看2021年出口——一图一观点(2020年第49期)

轩言全球宏观 轩言全球宏观 2022-06-14

感谢各位对招商宏观谢亚轩团队的关注!


核心观点:

11月出口行业工业增加值保持快速增长,且近期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创历史新高、集装箱运力紧张带动集装箱生产大幅改善。出口需求对于9月以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持续强劲的贡献非常明显。


对于2021年出口,市场的普遍担心是随着海外疫情好转、供给恢复,我国出口会受到压制而出现下滑。但我们也强调以今年三季度为例,其实我国出口份额已经较高点有所下降,对应的是海外经济较为显著的恢复,但我国出口仍然非常强劲,这侧面反映出如果海外的供应是渐进恢复,我国仍然能够分享到全球复苏的果实。此外,疫情帮助我国企业打开了某些地区和领域的市场,因此疫情结束后,我国出口份额也有可能略高于疫情前水平。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大背景下,消费仍然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2000至2010年,中国的最终消费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制,无论从纵向对比还是横向对比,中国的最终消费占GDP比重都是偏低的。未来的中国,必然要经历消费的均值回归与进一步升级。在中央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促进消费的政策包括增强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两个方面。具体而言,改革降低民生必需品的价格可望成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而打破垄断利益、优化消费环境或是需求侧改革的一项亮点。随着高价民生必需品价格的下降,过剩资金必将选择新的标的。预计未来消费分化的现象或将愈发明显:高端消费品市场仍将高速发展,但居民必需消费品却存在降价空间。


在消费的均值回归和升级过程中,全球需求扩张将通过改善国内生产、企业盈利以及居民收入水平,为有效改善消费需求、促进新发展格局尽快成型创造有利条件。


高频数据方面,本周CRB指数持续走强,美元指数小幅下行,符合我们对“弱美元”带来“强商品”周期的判断;此外,BDI指数上升,房地产销售面积下降。

一图一观点:

一、出口需求是工业生产增速强劲的主要因素

我们在上周的周报中分析了4季度以来国内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出口需求的改善。从11月实体经济运行数据看,出口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张也映证了外需将是4季度GDP增速向上超预期的主要因素。


首先,出口行业工业增加值保持快速增长。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比10月加快0.1百分点,这是过去6个季度以来,工业增速首次达到7.0%,、分行业数据显示,11月出口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较快增长,例如金属制品业同比增长13.8%,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0.2%和10.5%,机械行业同比增长1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9.3%,比10月加快4.3个百分点,该行业下半年来增速首次回升。而与投资需求相关的钢铁、有色、水泥等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均低于10%,且比10月增速有不同程度的放缓。


其次,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创历史新高。目前全球集装箱船运力超过6100艘,这是2014年以来的高点,4季度以来集装箱船运力明显上涨。但即便如此,9月以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显著上涨,过去3个月涨幅达到51.1%,12月以来运价指数迭创历史新高。可见,当前中国出口需求的旺盛。



最后,集装箱运力紧张带动集装箱生产大幅改善。8-11月我国集装箱生产当月同比增速高达84.5%,前11月集装箱产量累计增速由负转正,这是2019年的最高水平。



总之,从近期外贸数据、实体经济数据来看,9月以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持续强劲,出口需求的贡献非常明显。全球需求扩张将改善国内生产、企业盈利以及居民收入水平,为有效改善消费需求,促进新发展格局尽快成型创造有利条件。

二、从出口份额视角看2021年出口

今年以来,我国出口超预期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逻辑是中国率先走出疫情、复工复产所带来的出口份额上升。从数据看,这种判断确实得到了数据的验证:2014年三季度至2019年四季度,我国出口在全球份额的均值为13.3%,2019年四季度的水平为14%。2020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出口份额分别为11.1%、16.7%、15.9%,其中第一季度因国内疫情而显著下滑,二三季度因海外疫情发酵而显著上升。


对于2021年出口,市场的普遍担心是随着海外疫情好转、供给恢复,我国出口会受到压制而出现下滑。但我们也强调以今年三季度为例,其实我国出口份额已经较高点有所下降,对应的是海外经济较为显著的恢复,但我国出口仍然非常强劲,这侧面反映出如果海外的供应是渐进恢复,我国仍然能够分享到全球复苏的果实。此外,疫情帮助我国企业打开了某些地区和领域的市场,因此疫情结束后,我国出口份额也有可能略高于疫情前水平。


三、影响居民消费的中长期因素与短期政策措施

2000至2010年,中国的最终消费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制,从而通过国民储蓄率的提升,为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贡献了资金。因此无论是从纵向对比还是横向对比,中国的最终消费占GDP比重都是偏低的。


未来的中国,必然要经历消费的均值回归与进一步升级。事实上,2010年以来中国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已经从49.3%升至55.4%,资本形成总额占GDP比重相应从47.0%降至43.1%。未来还会受到人均GDP提升、城镇化、老龄化等趋势的持续驱动。其中人均收入的提高将推动消费质量升级;城镇化将带动居民住房、汽车与家电等耐用消费品普及与升级;老龄化会压低投资率,推升消费率总体上升,但消费中住房、汽车等耐用品需求将趋于下降。



在中央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促进消费的政策包括增强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两个方面。其中增强消费能力主要是指高质量就业和收入分配改革,相对而言更为中长期,短期来看优化消费环境更有可能有具体措施出台,其影响也会更显著,尤其是反垄断与防治资本无序扩张、汽车向使用管理转变(即放松限购)、住房消费健康发展、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

四、需求侧改革可能带来消费分化现象的加剧

今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了“需求侧改革”的概念,一时之间,改革可能涉及的领域与可能产生的影响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不同于供给侧改革,需求侧改革将会在新发展格局的框架下展开,“扩内需、提消费”将成为改革的重点。扩内需方面,加大新基建、基础研发等具有“乘数效应”领域的投入可能是未来扩大投资需求的方向,而改革降低民生必需品的价格则可望成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提消费方面,除了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以外,打破垄断利益、优化消费环境是此次改革提出的一项亮点(如:在发展金融科技的同时,仍保留一定的现金支付,防止互联网垄断等)。随着高价民生必需品(如:心脏支架)价格的下降,过剩资金必将选择新的标的,高端奢饰品即是理想之选。据贝恩咨询的预测,2020年中国奢饰品市场将实现48%的高速增长。预计在需求侧改革的影响下,未来消费分化的现象或将愈发明显:高端消费品市场仍将高速发展,但居民必需消费品却存在降价空间。


五、高频周度观测:商品价格持续上涨

本周,CRB指数持续走强,12月17日CRB综合指数收盘437.6,较上周同期上升3.7,CRB工业收盘509.2,较上周同期上涨7.5,CRB食品收盘351.3,较上周下降0.2。南华综合指数12月18日收盘1668.0,较前一周同期上升70.3。12月18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收盘126.5,较上周小幅回升。生猪全国平均价12月18日收盘33.8元/公斤,较上周上升4.0%。本周,COMEX铜收盘均值3.6,较上周上涨1.4%;COMEX黄金本周收盘均值1863.2,较上周上涨0.8%;IPE布油收盘均值51.2,较上周上涨3.7%;螺纹钢期货收盘均值4333.8,较上周上升0.4%。水泥价格指数12月18日收盘155.3,较上周同期上升0.25。


本周美元指数小幅下行,12月19日收盘90.0,较上周下降0.8。12月18日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收盘6.5,较上周下降0.02。美债10年12月18日收盘0.95,中美利差降至234BP。12月10日美国国债余额27.5万亿美元,同比增速19.8%,美国国债持续今年以来的扩张趋势,但扩张速度有所下降。


本周30大中城市房地产销售面积均值58.9万平方米,较上周60.5万平方米下降2.6%,其中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房地产销售面积分别为26.8和16.3万平方米,分别下降9.0%和7.0%,一线城市销售面积15.8万平方米,较上周上升16.7%。汽车12月第二周的日均零售是5.3万辆,同比2019年12月增长15%,环比11月第二周下降10%。12月前两周零售为日均4.6万辆,同比增长19%,同比增速较强。但环比11月同期的增速是-4%。


12月18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收盘1325,较前一周同期上升114。

截至本周,国债余额20.4万亿,本周新发行国债2166.7亿元,净融资1557.1亿元,下周预计发行800亿元,预计偿还301.9亿元。地方政府债余额25.4万亿,本周新发行71.9亿元,净融资56.1亿元,下周预计发行210.3亿元,预计偿还19亿元。信用债存量37.1万亿,本周新发行信用债3971.8亿元,净融资652.0亿元,下周预计发行901.2亿元,预计偿还4109.0亿元。


本周,同业存单余额11.1万亿,较上周下降2370亿,3个月AAA同业存单收益率周均值收盘2.73,较上周下行19BP。银行间同业拆借7天均值2.36,较上周下行11BP。DR007周均值2.27,较上周下行1BP。R007周均值4.62,较上周上行3BP。



一图一观点系列:


2020年第48期:为什么铁矿石涨得猛?

2020年第47期:黄金和原油的下一步走势

2020年第46期:12月美联储加码宽松的预期上升

2020年第45期:金融脆弱性视角下的永煤事件

2020年第44期:货币正常化,信用利差走阔

2020年第43期:拜登胜选的市场影响及尾部风险

2020年第42期:海外疫情再度严峻 总闸门再次重提

2020年第41期:2021年美国通胀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展望

2020年第40期:美国反垄断调查或对美股产生较大影响

2020年第39期:“十月惊奇”开局四季度

2020年第38期:今年新旧经济哪家强?

2020年第37期:人民币进入升值周期

2020年第36期:自贸区是双循环的试验田

2020年第35期:美股调整、日本大选与国内市场走向

2020年第34期:美联储新双支柱框架的经济与市场意义

2020年第33期:关于外汇储备的一张图 

2020年第32期:从当前形势看外循环之重

2020年第31期:货币回归常态,精准滴灌为主

2020年第30期:中美资本市场表现的对比

2020年第29期:“选票导向”影响近期美国对华政策

2020年第28期:本轮牛市溯源

2020年第27期:市场中期逻辑未变,短期有三个关注点

2020年第26期:现在这复苏力度能支撑牛市吗?

2020年第25期:原油价格回升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2020年第24期:财政收支矛盾有所缓解

2020年第23期:国际铜价加速上涨的经济与市场信息

2020年第22期:货币政策面临杠杆率约束与通胀率约束

2020年第21期:内部经济形势改善 外部政治摩擦升温

2020年第20期:政治因素导致风险资产价格的波动

2020年第19期:拒绝负利率不改美联储宽松政策取向




招商宏观团队:谢亚轩、罗云峰、张一平、刘亚欣、高明、张秋雨

关注“轩言全球宏观”请长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