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著网

其他

对话小猫:调侃掩护下,找到真实表达的可能

「面对表达困境,他们将其层层隐蔽加密,实际是人们依然想要言说的积极反抗。」>>>一只瞪大双眼,看似严肃又疑惑茫然的小猫,不停呐呐念叨。一只紧皱眉头,一脸委屈并手足无措的小猫,嘴里呜呜咽咽。这样两只憨态可掬的小猫跨越时空在赛博空间相遇,被网友们组成cp,结成有问有答的和谐拍档。它们被放入看似毫不相关的各种情境之中,替网友们完成对话日常的情景再现。这段对话可以发生在“我”向爸妈讨要生活费被嫌弃时、发生在“我”梦到爷爷或去世的猫猫来看“我”时、发生在情侣、同事、朋友的互损日常中……它们跳出原来的语境,穿梭在任意的对话空间之内。“你生活费呢?”“吃了”“真的一分都不剩吗”“是”(“当妈妈问我生活费时”对话小猫视频)“你长得有点像我大孙儿啊”“就是我”“你年纪轻轻咋来看我了呢”“跑了个一千”(“体测完见到了太奶”对话小猫视频)刷到这些内容后,网友直呼仿佛看到了自己,纷纷po出自己的相同经历。那么,为什么原来毫不相关的两只小猫会被成功配对?为什么它们重新组合后,说着与原来毫不相关的话却让大家触动?
2023年12月16日
其他

“虎扑高校评分”:笑声过后,窥见“真实”

「相比于顺理成章到来的幸福,理解、接受、应对落差与挫折才是更重要的。」>>>“你给你的大学打几分?”万物皆可评分的虎扑最近又火了——高校评分横空出世,大学生们蜂拥而至,乐不可支。(虎扑APP用户评论)这份“野榜”打分多来自学生个人的经历和感受,除了学术校风,大家还对食物、住宿、生活、就业、地理位置等方方面面精准吐槽,看完让人忍俊不禁。除了发表自己对母校的辣评,来自各大高校的虎扑用户也对其他高校津津乐道,不少“妙语连珠”的机智评论成为了火爆全网的“热梗”。当我们笑过、“怨”过、吐槽过,认真审视大学生辣评所聚焦的“点”时,其背后年轻人面对的现实问题与思想变化似乎更值得我们关注。1►进击的大学生:祛不尽的“怨念”,笑不完的“真实”在一片混乱且个人情绪极强的打分中,相较于分数,更抓人眼球的是一些直击人心、痛击队友的评价和吐槽。大学生们的“锐评”文采斐然,五花八门。例如,有关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评语吐槽“人文关怀毫无首都风韵,行政管理颇具慈禧遗风”,南京审计大学的评语抱怨恶劣宿舍条件,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抱怨就业难……除此以外,从地理位置、学业强度到校徽形状,大学生们的吐槽无孔不入,只有人们想不到,没有他们“吐槽”不到。(虎扑APP用户评论)有趣的是,即便是顶尖高校也未能在此次评分风波中幸免。几所顶尖高校的“爱恨情仇”再被提及,变成了喜闻乐见的经典节目。以上交和复旦为例,对于上交,不仅是“万物起原”米哈游的诞生地,更是四六级的缔造者;修不完的路让交大成功坐实了“脚痛”大学的名号;每年一度的石楠花“袭击”让评分带上了很大的私人恩怨。(虎扑APP用户评论)而针对复旦,学生的怨气比上交来说就“更胜一筹”,30%的A类成为高绩点难以跨越的坎,拼尽全力也只卷出一个3.3,吐槽“字字泣血”;原本就130/分的退课费又涨,除了心痛更是肉痛……当上交和复旦为了全国TOP
2023年11月25日
其他

脆皮大学生:披上“脆皮”,摘下面具

「“看吧,我就是这样,怎么了。”脆皮大学生的自我展示尽管稚嫩但充满着乐观、坦然和生命力,这是对传统规训的反叛,是面对焦虑和压力的另类应对,也是对自我的悦纳和尊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上不如老,下不如小。”“虽然我生病、受伤、脆弱,但我不容易死啊。”近日,“脆皮大学生”走红网络,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脆皮原本是游戏术语,用来指代一些血量极低不堪一击的角色。和“清澈愚蠢”的大学生相遇后,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俨然成为某些看起来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但实际上身体脆弱容易受伤生病的大学生的代名词。(脆皮大学生合集)各位大学生将自己送进医院的方式千奇百怪状况百出,但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虽然很脆弱但又很难杀”,由此还衍生出一个略显呆萌的称号——“脆脆鲨”。(网友评价大学生)在每一条相关视频的评论区里,不仅有人看乐子,更有人照镜子。无论是善意的调侃还是戏谑的自嘲,值得注意的是脆皮大学生为什么引发了广泛共鸣,其背后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又从何而来?01必然与偶然:“脆皮”背后的健康焦虑伸个懒腰结果重度骨折、上个厕所扭到膝盖、面太好吃心率飙升、玩会手机然后斜视,当代大学生主打一个“有命,但不多”,这些千奇百怪的经历,共同组成了真实鲜活的大学生活。(脆皮大学生事例分享)年轻人的身体素质“一代不如一代”似乎已经成为大家默认的事实,社会更新迭代加快、生活压力增加,生活方式和作息习惯不得不随之而变。身体健康对于正处大好年华的大学生而言可能是最不受重视的问题,所以常会在与其他事情的冲突较量中被不得已牺牲,“今天工作太忙没时间吃饭”“白天都没有自己的时间熬个夜吧”的情况屡见不鲜,正是这样的忽视最终导致了好笑又危险的后果。(年轻人为什么熬夜)与此同时,人们在围观这些脆皮大学生的时候,也纷纷留言求厄运远离自己,说到底,这还是一种变形的健康焦虑。(健康焦虑蔓延)身体素质下降后会引发各种问题,为以后成为脆皮人埋下隐患,但其实这种常规焦虑一直存在,“朋克养生”和“防猝死套餐”就是人们面对这种焦虑的两种应对方式。除了体质下降之外,脆皮大学生的出现其实具备更多的偶然性。网上各种又惨又搞笑的脆皮大学生入院大部分责任应归咎于意外伤害和疾病,而社交平台的推送机制则助长了人们看到更加匪夷所思的内容。有人吃饭结果餐盘没刷干净但由于太饿没有在意,结果感染亲吻病毒;有人趴沙发上看电视然后腿上扎了个粉刺针;甚至还有人坐得好好的结果房顶掉下来被砸伤……这些故事总在证明: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网友意外经历分享)在脆皮的必然和偶然里,其实是身体状况好与坏、突发事件多与少的拉扯交锋。其实什么年龄阶段都会面临脆皮风险,但其之所以能在大学生之间引发如此广泛的共鸣,与大学生们所处的特殊阶段和所面临的独特处境密不可分。02“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为什么是大学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人生前半段紧紧地与学习、考试、刷题联系在一起,加上高压环境带来的紧张焦虑情绪,“今年二十岁,膝盖四十岁,心脏五十岁,肩膀六十岁”的情况屡见不鲜。对这些大学生来说,活着已经很了不起了,还要什么自行车呢?(网友评论大学生体质为什么差)作为刚刚从高中步入大学、脱离父母老师照(管)顾(制)的萌新,大学生对新鲜的一切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渴望获得更有趣、更刺激的新生活,勇于尝试之前未曾体验过的各种行为,但又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这些冲突造成了大学生的AB面。上半年,大学生喊着“青春没有售价,卧铺直达拉萨、一天一夜玩完××”的口号,强势地让网友了解了特种兵式旅游这种经济实惠但有可能透支生命的“超值”旅行方式。化身特种兵的大学生,虽身不在军营,但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精神永在,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拥抱无限的景点,这对他们而言不仅是场性价比超高的旅行,更是勇敢地与社会建立连接的过程。这种盲目的勇敢也导致他们对一些被明令禁止的行为缺乏敬畏,将父母从小耳提面命过的不许用肚子收伞、不许走路看手机、不许暴饮暴食等生活经验置若罔闻。只追求当下的快乐,但不合时宜的反叛精神并不能带来打破常规的快乐,出现被救护车拉进医院的糟糕体验似乎也在情理之中。(脆皮大学生肚子收伞中招)有网友称,自己酿完啤酒酿米酒,酿完米酒酿葡萄酒,酿完葡萄酒酿白酒,结果收获了轻微食物中毒、肠胃感染、再次中毒、喝懵摔倒等一系列就医体验,不撞南墙不回头,“你怎么吃一堑,吃一堑吃一堑吃一堑的?”由于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撞和自信,这种在旁人看来可能一辈子遇不到一次的小概率的事件堆积发生在大学生身上,“虽然离谱,但又合理”。(给酿酒中毒的大学生提建议)除了身体脆皮之外,精神脆皮引发的就医经历更是让人又好笑又心疼,网友表示:“刷到上课迟到被罚写检讨结果气到心脏疼时还能面不改色,却还是在发现有人因等三个小时没吃到猪脚饭而气晕后惊掉下巴。”(脆皮大学生事例分享)这些精神脆皮事件看似荒诞不经,细细想来又有种微妙的共情,在深夜emo已经成为大学生基操的当下,大学生们在处理人际问题、情绪问题方面确实不够成熟,容易陷进怪圈钻进牛角尖。与上一辈相比,这一代年轻人面临着更为尴尬复杂的社会处境。父辈们所处的时代生活竞争压力更小,“努力就会有收获”是正确的可信的。但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发展,现实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年轻人的升学就业渠道愈发狭窄,为此他们不得不卷起来,在内卷带来的无尽焦虑和恐慌下,有人卷成麻花赢得了“胜利”,有人选择躺平,但更多人陷入了“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的内耗怪圈。当社会为其编造的童话破灭之下,他们用乐观和自嘲为自己造就了一个真实自我得以留存的乌托邦。(如何看内卷和内耗)03披上“脆皮”:展现真实鲜活的自我除了脆皮大学生之外,网络上还出现了与之相对的铁皮辅导员。作为深受其害的苦主纷纷现身说法,对自己工作中遇见的奇葩学生进行吐槽。在这些荒谬的故事里,似乎清澈愚蠢已经不足以形容大学生了。(辅导员视角下的脆皮大学生)铁皮辅导员虽然作为可以了解大学生真实面貌的第三方视角,但若因此而保持居高临下的态度也实属不必。脆皮大学生更多的是自嘲和玩梗的产物,身为当事人的大学生也并不反感这个称号,在每一条脆皮大学生的视频评论区,都能找到网友不辞辛苦整理的“大学生传奇合集”。这是一个撕标签与贴标签的过程吗?在转变人们对大学生的传统认知的同时,是否会把“脆弱”的刻板印象赋予大学生呢?事实是,一方面,个体的脆弱不会成为群体的偏见;另一方面,脆皮大学生话题的传播本质实际是年轻人对于真实自我的呈现。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过渡阶段,他们要逐渐褪去稚嫩,成为拥有生活技能、能处理社会关系的社会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往往会因为外部压力主动或者被动地抛弃部分真实自我,否则可能会被认为不够成熟、不够体面。在传统语境里,大学生或许是不能照顾好自己的社会弱者,但如今年轻人们却主动地披上这层脆皮。面对来自生活的种种压力,他们不再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笨拙地模仿着成年人应对,而是以更自信洒脱的精神做自己。(罗翔访谈)“看吧,我就是这样,怎么了”,尽管稚嫩但充满着乐观、坦然和生命力,这是对传统规训的反叛,是面对焦虑和压力的另类应对,也是对自我的悦纳和尊重。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或许多些同理心、多些包容和理解,同时默默祈祷祝健康平安,才是围观脆皮大学生的最好方式。(图片来源自网络)
2023年10月21日
其他

《奥本海默》:“普罗米修斯”的隐喻与现实的回响

「人类永不停歇的求知欲将迫使一个又一个“普罗米修斯”取下充满诱惑的“火种”,人们没有机会预知后果,唯有忠实地承担起职责。」>>>最近一周社交媒体上最火热的名字也许不是什么明星网红,而是历史上的一个人——奥本海默。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奥本海默》于2023年8月30日在大陆上映,这是一部传记电影,电影的焦点则是被称为“原子弹之父”的科学家奥本海默。从#奥本海默是谁#到#奥本海默是历史#,各媒体平台上对诺兰这部新电影热火朝天的讨论也让二十世纪的历史重获大众关注。截至目前,这部电影全球观众口碑上得到了相似的反馈,豆瓣评分为8.9分,IMDb评分为8.6分,Metacritic网站上影评人和观众的评分均为8.8分。(豆瓣介绍)三个小时的时长,充满大量历史回顾与科学细节,却在全球受众中收获了一致的正向评价。不同于冗长的纪录片式人物传记,诺兰以其特有的拍摄风格展现出了二战与冷战背景下奥本海默充满矛盾与挣扎的一生。当1945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人类历史正式进入了核时代。作为“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光芒足以穿越岁月,永恒地闪耀于人类史书,而硬币的另一面,奥本海默却永久背负着毁灭性的原罪,在道德的十字架上备受煎熬。这是一部致敬历史的传记电影,也是对现实的预言与反思,影片所呈现出的新技术的两面性以及对未来造成的不确定性与当下现实形成互文。人们看《奥本海默》,是在用奥本海默的眼睛观察二十世纪,而走出影院,或许更值得思考的是如何从《奥本海默》的隐喻中洞察当下的现实与人类的未来。01“普罗米修斯”的悲剧:“原子弹之父”的挣扎与矛盾《奥本海默》改编自曾获普利策奖的传记作品《奥本海默传》,这本书的原作标题是《American
2023年9月4日
其他

一生顺遂的“江浙沪独生女”:可以羡慕,但没必要

「“你是谁的女儿、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生活优渥,父母独宠,人生顺遂,这是最近互联网与媒体给“江浙沪独生女”贴上的新标签。在网友们的理解中,“江浙沪独生女们”从小在温暖舒适的家庭环境里成长,在父母的财力与情感支持下,即使不去大城市奋斗,也能在家乡过上优渥的生活。她们顺遂的成长环境与安逸有退路的人生,令无数打工人艳羡不已。(知乎答主@天天开心)从“不婚小姨”到“亲爱的宛瑜”,再到今天的“江浙沪独生女”,互联网上的理想女性形象变迁经历的不是线性发展,而更像是一种多重叠加。当我们摘下“江浙沪独生女”这个概念所附着的地域、性别等标签,其所反映的社会思潮似乎更值得我们关注。1面目模糊的“江浙沪独生女”“江浙沪独生女”到底有何特殊之处?在社交平台上搜索这个词,媒体为我们建构出这样一个形象:一个孩子出生在一个典型的江南家庭,父母可能做着一点生意,家里也可能有一两套拆迁房,孩子从小受到父母的宠爱,接受良好的教育,父母不图TA大富大贵,只希望TA一生安稳顺遂,最好能和一个本地人家结婚......(小红书@王十九是美女)从字面上理解,所谓“江浙沪独生女”其实是由三个标签组成的,分别是江浙沪地区、独生子女与女性。但即使剥除了这三个标签,人们对于“江浙沪独生女”的想象依然成立。因为当我们在羡慕江浙沪独生女的生活时,我们实际是在羡慕一种中产阶级的生活。这个孩子可以是男生,也可以生活在北京、广州或是什么别的城市,甚至家中可以有兄弟姐妹,但只要满足了中产阶级家庭这一条件,便可以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江浙沪独生女”的概念之所以会走红,是因为媒体明白这三个标签在互联网上有足够的传播力,能把人们的想象力具象到一类有话题度的群体上。(网友评论)与“江浙沪独生女”对标的概念,似乎是之前走红的“不婚小姨”和“亲爱的宛瑜”。但同样是理想女性形象,“江浙沪独生女”却走向了后两个形象的反面。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媒体所塑造的江浙沪独生女根本就不是一个女性成长与独立的故事。不婚小姨坚持不结婚,过年回家用红包堵上亲戚们八卦的嘴。宛瑜因为父母安排的婚姻离家出走,在公寓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后仍然决定要离开寻找更大的自由。而在江浙沪独生女的叙事中,女性最终以女儿的身份回归了家庭,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小红书用户)这不是江浙沪女性的真实状况,也算不上女性主义意识进步的体现。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媒体建构的江浙沪独生女叙事落点都不是现代女性主义所能接受的。这似乎足以说明,“江浙沪独生女”的叙事之所以能出圈,不是因为它宣扬了女性的成长和进步,而是从另外的角度戳中了人们。2人们为什么羡慕“江浙沪独生女”正如前文所说,所谓“江浙沪独生女”只是标签的堆砌,地域、性别、生育这三个话题哪一个单独拿出来都能引起巨大的争论。当它们被人有意地堆叠到一起后,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就会变成一场不同意识形态之间倾轧与对立。剥去地域、性别与生育的标签,我们才更能理解大众为何会不由自主地羡慕所谓的“江浙沪独生女”。显而易见,维持这个群体顺遂生活的其实是中产阶层的家庭条件,物质的丰裕可以熨平生活中的大部分褶皱。(知乎网友回答)这里的物质条件不是指钱越多越好,因为这种羡慕与羡慕王思聪、马云是不一样的情况。人们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永远也成不了王思聪与马云,但都觉得自己踮一踮脚可以成为中产阶层群体的一部分。所以人们对于中产的羡慕,是表里如一的,也是利益攸关的。中产阶层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了这类群体在意识形态上是相对保守的,例如反映在婚姻上,就是讲究门当户对、回归家庭。所以“江浙沪独生女”的叙事与现代女性主义存在相当多的不兼容之处。(微博用户@WowDaikon)正因为此,人们对于“江浙沪独生女”的普遍羡慕反映的其实是社会思潮的保守化,也就是有些媒体所说的“南方成功学”压倒“北方成功学”。在所谓的“南方成功学”中,读书考试、去大城市上大学找工作的主流成功路径对于有些家庭已经不再有吸引力。“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的规律对于他们则更具备现实意义,而这种保守思想正有扩散的趋势。(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实验室)很奇怪的一点是,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应当是社会中最不保守的一类群体,但为何在思想上也有向保守发展的趋势呢?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代一些年轻人的保守,并不是出于他们要守护什么,因为事实上他们暂时还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他们只是想要保护一种现实的可能性,在这种现实里,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像父辈那样完成阶层跨越。(微信公众号@周凯莉)在过去,年轻人梦想着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出任CEO、走上人生巅峰,而现在,年轻人们梦想着毕业回家和体制内上岸。在这样的环境里,不婚主义的小姨和追求自由的宛瑜都只是憧憬,回老家交公积金的“江浙沪独生女”才是现实。3娜拉走后怎么样尽管保守是一种安全、令人感到舒适的情绪,但在任何时候人们似乎都不应去歌颂这种情绪。虽然我们可能无法复制父母辈的人生路径,但并没有人规定我们一定要成为他们乃至超越他们。超不过是不要紧的,最重要的是不要在气象风物急速变化的当下还守着老一辈的路径依赖。正如一位微博博主所说,手心朝上的生活可能外人看起来岁月静好,但一定也有被自己困住的无助,所以她永远会选那个可能更难,但可以自己做决策的选择。(微博@卡老板Camille)媒体的渲染,让“江浙沪独生女”俨然一副笼中金丝雀的面貌,这是一种虚假的投射,只为满足一些读者饱含偏见的想象。经历过严酷教育内卷的长三角年轻人们,又哪会真如金丝雀一般?所谓的“江浙沪独生女”概念,只会更让人惊觉自由与独立的宝贵。鲁迅在《娜拉走后怎么样》说,娜拉最终要么回来,要么堕落,除非她有钱。这里的钱,便是经济权。无论男性女性,只要他想要在人格上取得独立的地位,就必须要有经济的基础。(鲁迅《娜拉走后怎么样》)娜拉们在城市化的浪潮里、在特定时代政策下父母的全力支持里,没有陷入到鲁迅所说“回来或堕落”的两种结局中。未来的前景虽然不甚明朗,但我们仍然有理由乐观,因为娜拉一旦走了,又有什么理由能再回去忍受不自由呢?寻求在家庭中躲避风浪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人们迟早要在精神上离开家庭。当独生子女固然幸运,但其义务也是与其所受的恩惠相匹配的。须知在若干年后,两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需要承担四位乃至更多老人的养老重任将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状况。若不在精神上做好觉悟,是断不能承担意义如此重大的责任的。(知乎提问)我们暗中羡慕的某种生活,也未尝不是在遮蔽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毕竟,这世上大多数美好的事物,都是要靠自己争取来的。即使真是命运之神的馈赠,也一定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许多年后得以瞥见,才会觉得恍然大悟。关于江浙沪独生女的争论,早就超越了女性主义的讨论范畴,几乎是当下舆论场的一块镜子。镜子里有岁月静好,也有戾气横流,个人的脑袋与屁股共同决定了他们从镜子里看到的世界。(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实验室)尽管知道“江浙沪独生女”只是一种幻梦般的代偿,但人们还是继续羡慕着,因为幻梦是支撑改变与进步的心理麻药。即使嘴上唾弃这种类似玛丽苏的情节,苦闷的生活仍然缺不了它们。但代偿终究还是代偿,如果知道自己做不成、也不甘心做那只虚构的金丝雀,不妨去试一试那些看起来更难的选择。毕竟,你是谁的女儿、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
2023年8月11日
其他

与媒体博弈的高考生,用“喊话”重绘自我

「在帮喊话的过程中,高考生们完成了从自利到他利的华丽转身,被冠以“为民请命”的英雄头衔。」>>>流水的考生,不变的新闻。2023年的高考季刚刚结束,熟悉的新闻已按部就班地在热搜就位。在往年的报道中,从考前“暖心送考”“丢准考证的学生”,考时永恒不变的“语文作文题”“穿旗袍的家长”,再到考后的“各地分数线”“第一封录取通知书”,一切都那么似曾相识,仿佛不走一遍流程,高考就不够完整。(高考报道“流程”)在这些熟悉的配方里,总少不了“第一个出考场的学生”。每年高考,各路记者都早早蹲守在考场外,将话筒递给第一个出考场的“勇士”。而考生们,在熟悉了媒体的套路后,也开始“有预谋地”接受采访。对着话筒“大放厥词”、后空翻出考场已经是他们玩腻的亮相。今年,他们开始利用高考进行“喊话”。(喊话的高考生)考生们蜂拥出考场,抢夺“被采访权”,争先恐后地对着话筒喊出“QQ空间太难用了”“能不能加强一下亚索”等需求。甚至还有考生“为民请命”,许愿“取消调休”,一时间更是被网友捧上“配享太庙”的地位。在单调的高考流程化叙事中,高考生为何能够实现从被动采访者到主动喊话者的转变?媒体对高考的密切关注,是将高考“捧上神坛”还是“拉下云端”?报道“失焦”,从喊话开始“高考”,是一个全年无休自带流量的话题,每年高考季则更甚。一直以来,中国人的身体中都流淌着科举选才的文化血脉,高考更是被视为公平竞争的绿洲、鱼跃龙门的天梯,被奉为人生至关重要的转折点。极高的社会关注度与参与度,让高考新闻成为各路媒体的必争之地,并从各个参与主体、各个话题切入口进行360度无死角的跟踪报道。而“第一个出考场的考生”,在第一时间带来第一视角,既满足了报道的时新性,又满足了接近性,顺理成章地成为最为理想的报道对象。(报道中“第一个出考场的考生”)并且,在人们的惯性思维中,第一个出考场的学生必然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因此除去高考自身的热度,“争第一”所附着的学霸隐喻也为相关话题带来关注度。“学霸”不仅仅意味着考生在高考节点的胜利,更在高校分层模式中赢得了教育资源与文化身份。在“985”“211”“双一流”的分级中,学历成为了精英群体相互辨识的身份标签。“第一学历”的游戏规则更是让高考分数成为标签上抹不去的钢印,是人生中系错的第一粒扣子,是考研考博也再难填补的过去。(“第一学历”)在这样的高压语境下,高考被逐渐捧上神坛,游戏、网络等娱乐产物更是被视为洪水猛兽。当走出考场的第一个考生不是云淡风轻地谈论试题“挺简单的”,而是对着话筒大喊“新版QQ空间太难用了”“请加强王者荣耀的花木兰”时,高考与游戏的反差感瞬间叠满,怎能不叫人耳目一新?另一方面,对升学的崇尚从考生一路弥漫至社会,使高考成为整个民族的群体性事件。(爱心送考的社会力量)家庭对考生的呵护、邻里暂停装修的妥协,乃至于陌生人开车减少鸣笛的迁就,所有人似乎都在为高考让路,却也在无形中用温情的故事架构,不断炼化“高考决定论”的内核。愈发高涨的呵护氛围与资源倾斜,为高考生“喊话”的实现提供了契机。资本也开始逢迎这一社会心理,乐于为考生实现小小心愿。因此在考生喊话“新版QQ空间太难用了”之后,腾讯立即回复“非常重视你的建议,祝你高考顺利!”(腾讯对喊话考生的回复)尝到甜头后,高考生们带着些属于青年人的狡黠,巧妙利用规则,主动跳进舆论场。双向奔赴,谁说胜者才能为王?这一届的高考生大多作为“网络原住民”,自出生起就生长在手机镜头下、社交媒体曝光中。而这种与生俱来的媒体素养,让他们不再甘于做镜头下被动的拍摄对象,反而利用媒体的传播力,借助舆论这一载体达成自己的心愿。在意识到自身的“国家级保护动物”属性后,高考生们成了“网络嘴替”,大方地替网友传达心声。最终在喊话“取消调休”后登上舆论顶峰,成为网友心中的英雄,得以“配享太庙”。(喊话考生)在帮喊话的过程中,考生们完成了从自利到他利的华丽转身,被冠以“为民请命”的英雄头衔。曾经胜者为王的高考考场,在这一场考生与网民的双向奔赴中,似乎将单一英雄主义打开了一个突破口,让我们得以看到宏大高考叙事下鲜活的个体,而非分数的附属品。在关于喊话的讨论中,学霸们不再是高考报道的绝对主角,考试结果也不再是舆论关注的唯一焦点,每一位开麦发言的考生都成了聚光灯下的“平凡英雄”。分数是考生们的绶带,个性却也能变成他们的勋章。曾经,体育竞技中的唯金牌论占据着中国舆论场的主流话语,急于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国人吝于给“错失金牌者”送上鲜花与掌声。但如今,不论是“表情包担当”傅园慧,还是“搞怪达人”张国伟,都用率真的个性表达被公众所喜爱。(傅园慧的表情包)从唯金牌论到享受体育的转变,印证了社会关注层面的“祛魅”,似乎可以为成功学的单一评价体系打开一道裂痕。而带有神性色彩的英雄主义,也可以被平凡人践行。当帮喊话的高考生频上热搜之时,人们对高考的关注焦点似乎从“分数”逐渐向“人性”迁移。我们也在期待着这一次的“舆论失焦”,能够成为打破教育唯分数论的开端。蚍蜉撼树,莫笑不自量事实上,尽管当下的高考改革正以多元评价体系为目标推进,盲目追捧“高考状元”的现象也不断被整治,但在实际生活中,为高考“祛魅”依然道阻且长。一方面,在当下的人才选拔机制中,高考分数由于其刚性、可比性等特征,仍旧被视为公正评价学生素质的标尺,并由此推动个人命运甚至家庭代际的流动。另一方面,历史文化环境与媒体塑造的社会氛围,周期性地还原高考时的窒息与紧张感,在一次次复刻中不断加深高考的刻板印象。(高考相关热搜)每年高考时,一波波如同群体表演般的故事情节便轮番登台,铺天盖地的热搜拼凑出一段循环往复的高考流程。由此,高考甚至被部分网友视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集体性创伤”。是在毕业多年后,仍然做起高考没答完题的噩梦;是在午夜梦回时,为一分之差错过理想大学的泪流满面。(网友评论)然而,差之毫厘,真的会谬以千里吗?高考为我们赢得的,更多是文化资本。然而进入职场后,社会资本与经济资本的作用范围同样不可忽视。对成绩的纠结,未尝不是一种对高考的误解。另外,高考失利不仅仅源于个体之误,也有其背后隐匿的不公。教育资源的倾斜是一方面,家庭能否承担考生复读或另择发展兴趣,也成为决定考生心态的重要因素。正如网友自我调侃所言:“除了高考还有很多机会搞砸人生”。因此,尽管在社会层面将高考祛魅如同蚍蜉撼树,我们却可以选择偏移视线,让自身与高考和解。在高考报道中,我们的目光可以不仅仅投射在高考状元与分数线上,真情流露的喊话考生、个性表达的专业憧憬,同样也值得我们抱以关注与期盼。(谈论自己理想的考生)在关注多样性媒体报道的过程中,高考的“神性”被逐渐淡化。面对第一个冲出考场的考生,“考得怎么样”“题难不难”似乎不再是舆论场中的核心关切,而代之以“你有什么愿望”“考完想做什么”的个体关照。我们乐于见到,更加开阔的报道视野在媒体中涌现,多元的网络声浪能够真正抚慰“集体创伤”。
2023年6月10日
其他

存不下钱的这代人:从存钱矛盾中,窥见东亚人焦虑的一生

「如今年轻人不存钱的选择,正是试图对原本缺失的主体性进行解放,相较于成为世俗眼光中的优秀,我们更想触碰快乐。」>>>不久前,“我们这代人为什么存不下钱?”的话题讨论登上小红书和知乎的双热榜。财神殿前人山人海,社会资源尚不足的年轻人总会对一夜暴富充满期待,面对囊中羞涩的现实,人们只能咬咬牙奔赴下一场打工。在父母那一代的眼中,存钱可能是习以为常的生活日常。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成为了那个时代留存下的印记,如同当今年轻人的存钱矛盾现状,说到底都是一个时代下的鲜活缩影。上一代的生活,“三转一响”便拿到了进入富裕家庭的门票;如今人们的生活,消费社会使得万物皆可成为商品,社会扭变下究竟怎样才算一个还不错的人生?(父辈存下的钱)存不下钱的这代人,面临的不仅是及时行乐的诱惑,更是难以安身立命的现实困境。在众人关于这个话题的无数回答中,人们或自嘲、或悲观、或积极、或迷茫。东亚人刻在DNA中的未来焦虑使得存钱这个话题更折射出群体困境的缩影。或许,年轻人也想存钱,但无钱可存;又或许,年轻人终会面对生活的捶打恍然意识到存钱真香,从而再次陷入先苦后甜的思想囹圄,活成最拧巴的样子。不存钱,或许是因为没钱可存存钱或不存钱,这首先无疑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当我们探究年轻人为什么不存钱了,那我们首先得回望一下历史,看看我们的父辈为什么能够存下钱。父辈的时代,是一个物资相对匮乏,但同时也是处处存在机会的时代。几十年前的一个小渔村,如今已是日新月异,摇身变成国际大都市;几十年前香饽饽的各种专业,如今也已是日薄西山,难现昔日宏光;几十年前的分房政策,乘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红利,日进斗金。而如今,时代的红利正在悄然变化,当今的年轻人处于的是一个压力倍增、诱惑万千的时代,安身立命在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和仍待完善的社会体制中等待着难以确定的解法,找份不错的工作已不算易事。(深圳几十年以来的变化)当我们透过时代的凸透镜,我们会发现上一辈人很多在十几岁就投入了赚钱的大流之中,物质的匮乏反而激发了人们对于挣钱的源动力。如今面临学历贬值的现实压力,人们不得不延长受教育时间,试图通过提高学历来换取美好生活的门票。可寒窗苦读十余载,踏出校园进入职场的那一刻才恍然发现,赚进口袋的工资可能最多维持一个基本的生活。大城市看似无尽的求职资源,需要等价交换的是高昂的房租;小城市闲适安稳的单调生活,则需要忍受收入寥寥无几的现实。钱,真不好挣。哪里,都是围城。(中国普通人月收入的基本情况)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成本远远高出父辈那个时代。就像许多年轻人会在话题讨论区提到的,父母:水——我:瑞幸、喜茶、一点点、茶百道、星巴克……父母:吃饱——我:火锅、日料、韩餐、西餐、下午茶……(父辈与我们这一代的消费对比图)除了从简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生活开销外,房子和车子更是年轻人难以逾越的沉重大山。想不靠原生家庭的物质资本,不靠经济发展的时代红利,不靠分房政策的大力扶持,实现明哲保身,谈何容易?结构性的下行压力和无处不在的消费主义更是在无形之中塑造着这一代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态度。无处不在的广告营销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舆论氛围,使得不少年轻人在不知不觉中花掉了本就不多的收入。不存钱,是为了享受花钱的快乐不止的社会变迁使得现代人尤其容易紧张和焦虑,人们难以寻找到一种长久永存的生活状态,徒留对生活的无力感。而消费主义带来的及时快感,正好契合了当下焦躁难安的共同情绪。当年轻人随意打开一个网络平台,映入眼帘的除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各色信息外,还有一个又一个的带货博主,一个又一个的直播带货,以及一个又一个难以消除的嵌入式广告。全世界都在宣传消费的快乐,却丝毫不提花钱后的落寞。(消费主义陷阱)移动媒介不仅延伸了年轻人的感官,更将瞬时的欢愉和现代人强有力地黏贴在了一起。年轻人并不是不知道存钱的好处,所以很多年轻人使用拼多多、1688等看似省钱的APP,但这些所谓“捡便宜”、“薅羊毛”的平台,反而促成了年轻人们无所顾忌地购买商品,因为看上去也就花了不值一提的几十块钱。可事实是,我们的上一辈就是靠着一个又一个几十块钱,积累下了如今在我们看来难以想象的厚实家底。当代年轻人,不论是仍在校园内的学生,还是刚工作的职场新人,很大程度都得依靠家中补贴,花钱寻找快乐是为数不多可自我支配的事情。于是,人们一边喊着自己真的很贫穷存不下钱,一边又不断秉持着对自己好一点的生活原则。(当代年轻人消费观:吃点好的)年轻人对没钱娱乐化的自嘲赋予了贫穷新的内涵,不到身无长物的极端情况,消费降级就是实实在在的痛苦。在快乐的诱惑和对痛苦的回避中,年轻人对存不存得下来钱日渐形成无所谓的态度。上一辈近乎拮据的消费习惯正是源于他们对于贫穷的深深恐惧,他们是切实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一批人,物质的匮乏不仅激发了他们挣钱的欲望,更培养了他们节省的本能。(大学生重新定义贫困)如今当代年轻人更多是消费社会中的新穷人,人们对于物欲的需求,已经从追求饱暖过渡到品质享受,原本的贫困似乎随着媒介所打造出的花花世界一并消失,只留下自嘲无钱可存的新式穷人。面对消费主义和生活压力的双重困境,当代年轻人唯一能做的似乎也只有在自嘲贫穷中,心安理得地享受来自消费的多巴胺快乐。要存钱,是东亚人逃不出的焦虑困境事实上,如今很多年轻人依然会有存钱的习惯和意识,他们延续了上一辈所倡导的未雨绸缪和先苦后甜精神,存下的不仅是一笔有备无患的备用资源,更是存下了对未来生活的微小希望。可问题是,究竟得存到什么时候才能万事大吉?所以存钱并不仅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更是深陷内卷的东亚群体性困境。中国人没完没了地努力赚钱,只为获得银行卡中数字增长的安全感,却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寻觅到真正的快乐。(东亚人活得都很累的困局)存钱背后是延迟满足的逻辑,这正是东亚人思维的现实延续。快乐至上、当下满足,这些在传统东亚人看来都是“吊儿郎当”的价值观。只有隐忍、对家庭负责才是成熟体面的存在。如今年轻人不存钱的选择,正是试图对原本缺失的主体性进行解放,相较于成为世俗眼光中的优秀,我们更想触碰快乐。就像美剧《怒呛人生》中所表达的核心主旨,自我规训和自我压抑是深深烙刻在东亚文化中的隐形特质。(东亚家庭的典型特征)当我们再次审视“为什么这一代年轻人存不下来钱了”这个话题时,不难发现这个话题的潜台词指向了存钱一定是一件好事。存钱说到底是根植于土地文化和儒家文化所结出的成果。在大地上兢兢业业耕种的东亚人,小农经济赋予了人们对于储备有着高度安全感的认同。与西方海洋文明追求冒险、及时行乐不同,土地文明更强调稳定隐忍,将对生活更多的期许放置在悬而未决的未来。这样的思想代代延续,古代是积累粮食、积累土地,如今是积累钱财、积累房产。(《怒呛人生》里东亚人对于奋斗努力的看法)所以,当代年轻人存不下钱,或者说不存钱了,实则是现代思想与传统土地文化之间的一次现实交锋,年轻人开始挣脱东亚人将体面和优秀建立在负累和隐忍之上的文化传统,试图在自给自足中掌握生命的节奏。快乐不再是传统视角下生活的麻醉剂,而是切实的生命体验,年轻人开始坦荡地接受自身的欲望和快乐的降临,不再沉沦于不幸降至的杞人忧天。(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态度)说到底,存钱只是追求幸福和快乐的手段之一。与其不断地追问当代年轻人为何有如此多看似离经叛道的举动,不如将更多的关注投入到现实困境的解决之中,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代际差异的互相理解之中。存钱是为了有备无患,不存钱是为了生活体验,在奔赴美好生活的不同路途中,我们都只是用力生活的普通人。(图片来自网络)
2023年6月7日
其他

小媛丽资助争议:苦情叙事的想象中,难以搁置的善意

「或许,我们希望看到的,不是英雄的荫蔽之下被同情的苦情故事,而是在善意的浇灌之下,努力生长,成为更好个体的故事。」>>>时隔5年,接受了善意帮助的小媛丽一家人,在今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近期,一则综艺节目《极限挑战》的视频片段引发了争议。视频截取了黄渤、黄磊一行人来到农村,帮助那里的孩子完成心愿的故事。其中,节目嘉宾黄渤和农村女孩小媛丽结缘,为小媛丽准备了生日礼物,鼓励小媛丽走向更加广大的世界。(黄渤与小媛丽)然而,一个温情的故事,其背后的所谓“阴影”和隐情却成为了争议的焦点。“就因为这个原因,黄渤决定放弃资助贫困的女孩……”“奶奶的一巴掌,葬送了贫困女孩改变命运的机会……”(相关热门视频示意)在一段段语焉不详的视频下,人们急迫地猜测黄渤“放弃”资助究竟是何原因,小媛丽的“命运”是否因为违背公正与道德的隐情被改写。一时间“重男轻女”、“资源偏斜”等讨论占据了上风,人们对女孩命运的关切幻化成汹涌的舆论,来到台前。(网友对小媛丽受到“重男轻女”压迫的猜测)温情与隐情的争锋之中,小媛丽的故事或许可以有另外一种解读。01
2023年6月5日
其他

平底锅文学:消费降级之外,窥见娇妻的喜悲

「娇妻文学似乎正从寻求拜金主义的共鸣,逐渐滑向纯粹的男权至上。二者没有高下之分,却同样在幻想的阴影处,荫蔽着女性对于现实的无力挣扎。」>>>曾经,“平底锅”“手电筒”“浴巾”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三样物品。现如今它们仨同时登场时,一部轰轰烈烈的言情巨著——《平底锅文学》,便已然在众多网友的脑海中浮现。“平底锅文学”,又称“圆房文学”“处女膜文学”,由于其创作者最早在知乎以“平底锅”为网名发布系列作品而得名,后火速风靡于各网络社交平台。(“平底锅文学”)作者平底锅老师在无数知乎问答帖下,将八竿子打不着的问题,强行引入自己与“海哥哥”的婚恋故事,既封建到不忍直视,又开放到不堪入目,堪称新一代的“娇妻”传承人。其中最为经典,也最广为“传颂”的篇章,讲述了平底锅女士与其丈夫“海哥哥”的第一夜。“海哥哥”用重要道具——手电筒,检查了平底锅女士“第一次”的证明,并“看了又看”,“满意得不得了”。这个故事还被平底锅女士改编为多个版本,在数个知乎问答帖下回复。(“平底锅文学”之《圆房》)作为久负骂名的“娇妻文学”之一,平底锅文学以旁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封建性突出重围。平底锅老师翻来覆去地强调自己的“处女”身份,讲述“圆房”时丈夫与婆婆对自己处子之身的满意,可谓是“军书十二卷,卷卷有圆房”。笑料之余,我们需要追问的是,“处女情结”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为何仍然阴魂不散?面对“娇妻”,讥笑是消解畸形价值观的唯一方式吗?消费降级的网络娇妻时光流转,娇妻不变。从“蒙淇淇”到“徐徐入月来”,再到新晋传承人“平底锅”,都用其堪比网文写手的记述、愈发露骨的文风,构建了一个个“霸总与他的小娇妻”的爱情神话。但细究内容,却发现其中价值追求的目标反而一路下沉。(蒙淇淇的凡尔赛文学)曾几何时,以蒙淇淇为代表的娇妻们追求金钱与爱情的双重满足,是难过时要“卜先生”订机票陪同去维多利亚港哭的上流阶级叙事。而在“徐徐入月来”这里,金钱的权力符号逐渐消弭,“真爱至上”的味道愈发浓烈。在其经典名篇中,女主角为爱甘做男友的“爱犬”“纯种小泰迪”,甚至不惜用吃避孕药的方式来证明爱情的甜蜜。(徐徐入月来的《妙控键盘》)直到平底锅老师华丽出场,直接来了一出“先婚后爱”,而他们爱情的底色,是格外刺眼的“初夜落红”。且不论初夜落红的科学性,其背后所隐含的极为不对等的贞操观已然令人难以接受。“处女情结”源于父权社会下的社会文化制度,一方面象征着男权对女性的彻底征服,是将垄断女人的时间从当下延伸到过去。从程朱理学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到如今令人匪夷所思的“处女膜修复手术”,对“处女”崇拜的背后,实则是对女性的消费与占有。出于稳固父权氏族、保证其血脉纯洁性的需求,女子被套上“贞洁”的枷锁,以便其供丈夫独享。(“处女膜修复手术”的广告)另一方面,“处女情结”暗合着双重的道德标准,是对女性实施的性专制。与“处女情结”相反,“处男情结”在社会生活中甚少被提及,甚至处于神隐状态。在“平底锅文学”中,作者带着处子之身嫁给二婚的丈夫,在以此为傲的同时,丝毫不在意丈夫的性经历。作为规则制定者的男性,此时却游离于规则之外,堂而皇之地拥有着对女性道德审判的权力,不免令人嗤笑。(“平底锅文学”)由此可见,娇妻文学似乎正从寻求拜金主义的共鸣,逐渐滑向纯粹的男权至上。二者没有高下之分,却同样在幻想的阴影处,荫蔽着女性对于现实的无力挣扎。正如烽火台上的褒姒被责骂为红颜祸水之时,乡间呱呱坠地的女童或许也正被冠以“赔钱货”的贬称,二者殊途同归。娇妻文学的不断下沉,与其说是从商品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倒退,不如解读为不同阶层的女性迎合男权社会的差异化表征。女性价值何去何从有意思的是,平底锅老师并非完全处于两性地位的蒙昧状态。在知乎问答帖“什么时候你感到女性依旧地位很低”中,我们再一次找到了平底锅老师的踪迹,她将“不许有婚前性行为”“在家要听老公的话”都写进了回复中。而网友猜测的“平底锅”小号——“爱上渔夫的鱼”,其网名则正迎合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故事模版。(平底锅老师的回复(作者已改名))那么,一个生理上的女性,在意识到自身地位时,何以成为处女膜的崇拜者、男权秩序的拥趸者呢?正如波伏娃所言:“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在女性的成长历程中,无需自欺欺人,甚至无需男性的劝服,便有千万种声音在将其拉入依附者的深渊。以平底锅老师为代表的女性,对处女膜的崇拜就来源于家庭与社会所灌输的从属观,将自身的价值与性价值挂钩。(“平底锅文学”之《手指嬉戏》)这在平底锅文学的名篇——《手指嬉戏》中,便可见一斑。与丈夫闹矛盾后,无需男主人公的言语,婆婆、妈妈两位女性角色便已然代行了男权的规劝,让拒绝承担“性价值”的平底锅心甘情愿地履行自己的“女性义务”。而作为过来人的婆婆一角,理所应当地将自己曾承受的压迫,交接给儿媳,恍若一位天然的父权捍卫者。另外,在《圆房》篇中,第一次过后丈夫奖励其的六万块钱,则更加赤裸裸地展现了对女性价值的物化。更可怕的是,娇妻们沉醉在这样的向下的极乐中,甚至引以为豪。在传统的社会规范中,男性是高高在上的凝视者,女性承载着男性的欲望。为了争夺求偶的资本,努力迎合男性的审视成为娇妻的常态。尽管从表白时的强吻戏码,到丈夫用手电筒对其“处女身份”进行检验,都显示出这段情感关系的强烈不对等,但自愿沉沦的平底锅老师仍然坚定地选择拥护男权社会规范。(“平底锅文学”)平底锅老师除了炫耀式的“娇妻文学”,还带着污名化“非处女”的隐性骄傲。在其文章中,数次从丈夫、婆婆、自己的角度强调自己是“黄花大闺女”且“洁身自好”,而自己备受珍视的前提则是丈夫前妻的“非处”。平底锅老师将人生的意义寄托于处女身份所赋予自身的“荣誉感”,更多的娇妻则用男性的宠溺或金钱来佐证自身的价值。而这些娇妻文学中所构建的两性关系,与霸道总裁文学类似,女性均悬置于“他者”的地位,社会情感劳动的性别分工极不平衡。这种无异于“雌竞”的文字,在无视自身处境的同时,也在卑鄙地压榨其他女性的生存空间。“平底锅们”背后的“隐身霸总”但是,面对层出不穷的“娇妻文学”,一味站在宏观层面对平底锅们进行道德指责,是否会忽略其个体的喜悲?纵观平底锅的成长故事,不难发现,她的“跛足”“晚婚”都是其自卑的根源。透过文字,我们似乎能够刻画出一个拥有着缺乏关注的童年、封建顽固的家庭的中年妇女形象。就像曾经为靳东着迷的中老年阿姨粉,与“假靳东”的互动,仅仅是她们一地鸡毛生活的出口,是无人在意的情感寄存。(爱上“靳东”的阿姨)正如网友所言,我们宁愿相信平底锅文学是真实存在的中年爱情,也不愿其背后隐藏着一位不幸的中年“房思琪”。如果筛去平底锅文学中难以下咽的浪漫佐料,那便是一场赤裸裸的婚姻悲剧。纯粹被性化的妻子、录私密音频的丈夫、窥私欲极强的婆婆,一切好笑的事例都成了悲情的现实。而作为被压榨的对象,现实中的平底锅女士只能用自我PUA的方式,用爱情来美化一切。(网友评论)在狂欢式的嘲讽过后,我们无从了解女性背后的生存困境,反倒将其背后渴望娇妻的男性隐身。或许,每一个娇妻的背后,都有一个隐形的“霸总”。“处女情结”的拥有者——“海哥哥”没有被架上审判的高台,既享受了独占女性的快感,又无需亲自面对道德的指摘。娇妻与霸总,本是一体共生的二元结构。然而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娇妻”似乎成了彻头彻尾的贬义词,“霸总”却仍然以一种模棱两可的状态,游走在被追捧和被嫌弃的边缘。(令人上头的“霸道总裁文”)同时,由于“平底锅文学”叙事的爹味属性,让网友不由得猜测平底锅女士是否真实存在,又或许她的故事仅仅是为了迎合男性主宰的价值观编造而成。在其背后,是否藏匿着一位幻想成为故事中“霸总”的反串男性?因此,嘲讽“平底锅”为代表的封建娇妻,固然可以表达对两性不平等的不满,但我们也不能就此忽视隐身在其后的“霸总”。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掐断男性对弱势女性的需求与幻想,未尝不是打破供给需求的根本之道。(图片来自网络)参考资料:[1]柯倩婷.霸道总裁文的文化构型与读者接受[J].妇女研究论丛,2021(02):97-107+128.
2023年5月21日
其他

“搭子”社交:因孤独而伸出的触角,被精准陪伴治愈?

「精准陪伴的友情也许可以帮我们伸出更多触角,突破个人主义的躯壳。然而,将搭子变为密友,却不仅局限在陪伴和“实用性”的延伸。」>>>“今天饭搭子没来上班,办公室只剩我跟麦当当。”“求一个游戏搭子,脾气好心态佳!”“或许有人结英语口语搭子吗?一起自律练习!”在搜索栏输入“搭子”一词,不断更新的信息流中,涌动着人们对于“搭子”这种社交模式的需求。“搭子”代表了一个特定场景中的陪伴者,不需高强度的情感交流、却提供了朋友般的精神支持。这个俏皮又生动的代称,引发了诸多网友内心的共鸣,迅速冲上了热搜。(微博热搜)搭子的业务领域十分广泛:吃饭有饭搭子,占座、拿餐具、打卡新美食;上班摸鱼有聊天搭子,部门八卦、吐槽老板、期待下班;休闲娱乐有运动搭子和游戏搭子,当彼此的战友、一起快乐一起超越……每一个搭子在不同领域给予人们陪伴和支持,被网友们生动地描述道:“搭子,主打一个细分领域的精准陪伴。”(抖音@湖南娱乐)超越了普通的同事和同学关系、却非完全交心的密友,社交“搭子”为现代生活的友情提供了一份精致而有温度的代餐,也让我们重新审视陪伴者与朋友的边界:当我们寻找“搭子”,我们在期待什么?陪伴:搭调而来的安全感如果要总结搭子的核心意义,那么陪伴必定榜上有名。只需一个眼神,就能和饭搭子默契起身,走向餐厅共进美食;只要一条微信,就能锁定摸鱼搭子,在下班钟声敲响前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只要一个约定,就能准时上线,在游戏地图的某一个角落和搭子一起线上“尬舞”。(蛋仔派对游戏搭子@零季嗝屁)陪伴两字看似简单,但背后却蕴含着强大的力量,让人无法自拔,以至于当这种陪伴陡然消失时,我们又像是被丢进陌生的浪潮之中,无法自处。不少网友对饭搭子的离职表达了无尽的“哀痛”,失去了一起享用午餐的陪伴者,仿佛只能通过沉浸在手机中来与外界保持联系,无法融入熙熙攘攘的人群。更有网友因为午睡搭子不在而无法安寝,靠得很近的两张折叠床上,另一个人的存在成为了安稳的代名词。(午睡搭子@洋洋子爱摸鱼)就像蚂蚁在新环境之中用触角感知信息,并以此找到正确的方向和团队的所在,在踏入相对陌生的环境时,我们也同样需要一种方法来找到自己的位置。搭子的出现,便是为环境和“我”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相同的口味、相似的兴趣爱好、对电子游戏类似的偏好、甚至对繁琐工作和老板的不满都构成了触角能够感知的信息,形成一种默契的身份认同。(网友生动演绎没有饭搭子的生活@岱岱的猫)从学校到单位,从体育场到网络空间,我们对陪伴的需求、对反馈的需要永远不会停止。就像是游戏中的打怪升级,玩家的每一个指令都能获得满屏的特效变换和奖赏的增加,搭子能够带来的反馈似乎承担了相似的功能。搭子带给人一种类似电子游戏中的成瘾感,通过特定场景中的及时反馈,在行为和心理上达成认同,形成一种社会性的支持。这样的支持潜移默化地增加了人们对集体的归属感,满足了人们心中对自己社会角色的确认,进而营造一种安全感,带给人源源不断的快乐,也在被剥夺时让人陷入感伤。支持固然重要,但搭子的“魅力”却不止于此。垂类:“实用性”与松弛感并存与朋友相比,“搭子”似乎有其独特的优势。有人调侃道,搭子与朋友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上班无话不谈,下班无话可谈”。这精准概括了搭子承担的社交职能。正所谓“垂直领域的精准陪伴”,搭子的陪伴从不会越界。一个好的摸鱼搭子,能够做到在上班时间即时回复,在下班后默契地消失;一个好的饭搭子,能够在吃饭过程中谈天说地,在生活中沉寂。(小红书@故事薯@一袋子幸运)就连在游戏空间之中,大多数现实中素不相识的搭子玩家也默认,网络上的陪伴往往不会跟现实生活产生过多连接。他们以角色的形象与身份构建的浅层的社交关系,会在下线的那一刻暂停。这样的关系远远称不上亲密,甚至称不上朋友。在合拍之外,一个会“消失”的友人似乎能够得到更多青睐。“不像朋友”这一特点,构成了“搭子”的重要属性。在需要时出现,在不需要时沉默。不同于密友之间对生活事无巨细的关心、也摆脱了建立亲密关系过程中的反复试探,搭子式的友情构成了一种门槛很低又不失温度的“实用性”情谊。社交搭子以一种毫不过问的方式,维护着人与人之间逐渐模糊的边界感,让这样的关系变得松弛、可控,也让这段关系变得不稳定。(当饭搭子离职了@芭蕉女士)人人都能在心中预见搭子的离开,也默认了在离职、毕业等重要的人生节点、甚至在调整座位、转换赛道这样的细微变化中,物理上的分离开意味着关系的结束。社交“搭子”逐渐成为潮流,意味着我们对于友情的定义也在默默发生着转变。以往,友谊被赋予了更多的神圣感。在西塞罗的笔下,“友谊不是别的,而是一种以善意和爱心去连接世上一切世俗事物的和谐”,亚里士多德也将友谊定义为德行与良善,认为其是一种高尚的品质。而现在,对于友情的良善属性的关注似乎在减少。朋友变成了陪我们走过一段路程的旅人、成为互相帮助的队友。人们能够提供帮助,却很少能够付出能量。有关“阶段性”的友情的论述在网络上成为一种风潮,反思“友情内耗”、警惕在友情中过多的能量和情感付出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短视频平台上对阶段性友情的探讨)当知心的圈子越来越小,“实用性”的友情逐步扩张,“搭子”是否还能帮助人们抵御孤独?孤独:原子化个人的忧思搭子的存在拓展了友谊的形式,让人们能够以更加轻松的姿态开启一段相互陪伴的关系。然而,低门槛的社交方式却没有能够治愈所有人。在网络上,“没有朋友”的相关发言只增不减。有人说,很多伤害和失望的根源都来自那句“我把你当朋友”;有人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友谊;还有人推崇“极简人生”,简化情感交流的繁文缛节、要求建立关系基础是互惠互利。(没有朋友相关视频评论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友情”这种情感需求的减少。在漫长的岁月之中,《老友记》等探讨友情的情景剧热度居高不下,观众们一次又一次地为影视剧中刻画的“友情的乌托邦”而感动。(老友记豆瓣评分)剧中有一个情景刻画了我们对友情的期待。菲比吐槽因家庭贫困、无法在童年拥有漂亮的脚踏车。罗斯把她随口说出的牢骚放在心里,送给了她最酷的粉红色脚踏车。朋友替她记下了心中埋藏的渴望,帮助她实现了童年没能够实现的梦想。装饰一新的脚踏车温暖了菲比,也成为了剧集中治愈观众的良药。当自我被友人“看见”,当向外伸出的触角被温暖地保护,现实中对于友情的失望似乎不再那么坚不可摧。(《老友记》S7EP9剧照)我们一边对亲密关系充满渴望,一边又对“搭子”关系青睐有加,这样矛盾的心理与人的现实处境不无关系。作为一个网上冲浪的个体,大数据为我们营造的世界每一面都精彩纷呈,点击鼠标、滑动手机就能收获共情与认同。每一个个体都被裹挟在定制化的、个性化的信息流中,不断刺激着感官、强化着自我形象;但作为社会分工协作中的个体时,我们却往往难以收获类似的认同感,偶然也会对自己的位置而感到迷茫。这样的社会心理早在齐美尔的《大都市与精神生活》中就有所预见: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像一个个独立的原子:在某一个核心中抱团,但对团外的人们疏离与冷漠。人们瑟缩在熟悉的组织之中,与其他个体没有强有力的联系,缺少了对自我的认知,更少有真正对他人的关照。在《十三邀》与项飙的对话中,一个形象的模拟阐述了相似的看法。在当今的时代,个人的层次被简化成了原子化的、纯粹自我的个人,和一个作为很大的集体的载体的个人,而中间的层次是断裂的。(《十三邀》对话项飙)“搭子”式的社交,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中间地带,但似乎仍然远远不够。精准陪伴的友情也许可以帮我们伸出更多触角,突破个人主义的躯壳。然而,将搭子变为密友,却不仅局限在陪伴和“实用性”的延伸。原子化个人的忧思之中,一个独立的自我、感知“他者”的能力才是强大的武器,以对抗孤独的危机。收拾好行囊,拥抱周边的人与世界。“今天,也是想要跟搭子见面的一天!”(图片源自网络)
2023年4月3日
其他

提前退休倒计时日历:精神支柱还是新型桎梏?

「在45岁重启人生的期待可以是点燃生活的引线,但更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火光。」>>>存够200万,炒老板鱿鱼,在45岁提前退休享受生活。这样的生活是你的理想吗?近日,一位网友发帖分享了自己的提前退休计划,瞬间引发了吃瓜群众们的关注。月薪八千,存入7985,净支出15元。为了实现提前退休、摆脱打工人生活,这位网友可谓是使出了十八般武艺,在“节衣缩食”、“精打细算”上做到了极致:手机使用多年,不坏不换;定期进行理财,收益和话费支出相抵;晚饭几乎不花钱,嘴馋就吃一包购物平台上薅羊毛得来的螺蛳粉。(小红书@若为自由故)然而,除了数字上的盘算,更有冲击力的是一份自行打印的退休倒计时日历。在退休倒计时日历上,写着网友对自己的寄语,鼓励自己坚持低消费的生活,存够200万,尽早开启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小红书@若为自由故)4000多张纸叠成的日历,仿佛是将漫长的工作生涯浓缩成白纸黑字的一条“纸龙”,足足有半个人那么高,被网友戏称为打工人的精神支柱。“倒计时”式的提前退休计划,真的能帮助打工人们“熬”过灰暗,找到奋斗的方向吗?“01压力之源:陷入质疑的理想生活在退休倒计时日历的帖子发布之后,网络上对其看法褒贬不一,混杂着人们各种各样的情绪。有人认为,攒够200万、提前退休的计划打开了通往“财务自由”的新思路,并倾佩发帖人近乎严苛的执行力;有人则从一摞小纸片中感到深深的失望,为未来还要经历的漫长工作时光而感慨。(网友评论)然而,更多的网友将目光投射到计划的可行性上。一时间,质疑像潮水般涌来,大家纷纷拿出算盘,试图证明发帖人规划的理想生活难以回归现实。(网友评论)根据发帖人的描述,自己遵循的人生规划方式参考了FIRE运动的理念。践行FIRE运动的人群会通过原始的财务积累,靠投资理财的复利维持生活开销,以达到提前退休、实现财务和实践自由的目的。FIRE的意义在不断被发掘,每天一点点的开源节流,不仅是资产的积累,也帮助人们重新获得掌控生活的感受,成为了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FIRE运动示意图@曹静财富规划咨询)然而,当理想照进现实,15元支出的数字噱头、低耗能的消费模式却令很多人望而却步。随着事件受到越来越多网友的关注,发帖人的平衡收支的魔法也被揭秘。一套自有产权的房屋、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一个能陪伴自己并承担部分生活开支的男友,造就了月净支出15元的奇迹,也引发了人们更加深层的忧虑。看似简单的思路之下,实则需要一个极为精巧的理财和生活计划。从资产的配置到现金流的保障,从抗风险能力到生活收支规划,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计划的执行人头脑清醒地完成。在此过程之中,任何精神和身体上的松懈都可能导致计划的偏航。(网络上的FIRE小组)从小满足到大幸福,让普通人实现财务自由的道路,似乎并不普通。“退休计划”种种先决条件的达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计划实行的起点已经是很多人无法触及的目标。幸福的规划成为了一种隐形的压力,让人们反观自己的生活,发出阵阵喟叹。“倒计时式”的退休计划陷入争议之中,人们对工作环境的逃离却没有止步。“02退休理想:“我”与工作的分离诚然,实现提前退休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并非是人人都能选择的坦途。但在更年轻的年龄实现肉体和精神上离职的方式,却点燃了很多人心中的火花。在知乎一条“你们上班是因为什么坚持的”的提问下,一位用户列举了60条坚持上班的理由,收获了三万人的赞同。(知乎回答:你们上班是因为什么坚持的?)生活作息更规律、带薪发呆、网速比家里快、见识各种奇葩人格……一条一条坚持上班的理由看似与工作环境相关,实则刻意避开了工作的本质和意义,打断了人与工作的互动和连接。然而正是这样的调侃,获得了无数打工人的共鸣。而现在,这种人与工作的分离正在生发出更加具体的形式。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越来越多的打工人开始学习FIRE的规划,制定财务管理计划,以期待在45岁的年龄退休,开启新的人生。一笔一笔收支的规划中,人们认可了工作对于财富积累的积极意义,却也多数仅将工作的意义框定在物质层面,默默规划着逃离。另一方面,在财务上精打细算的同时,打工人们似乎也不愿意在精神和情绪层面被老板“绑架”。当在国外火爆的“精神离职”概念传入中文互联网,立刻吸引来了众多忠实信徒。(精神离职海报
2023年3月26日
其他

妍珍文学:只在歇斯底里中发泄,不在精致利己中堕落

「以剧造梗、以梗为号,万人追剧大军在互联网的乱流中慢慢集结,互证身份,互慰心安。」>>>“妍珍呐,我们马上就要见面了,你是否也和我一样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呢?”3月10日韩剧《黑暗荣耀2》如约上线全集,各个社交平台也被“妍珍文学”刷屏,网友纷纷以台词玩梗的独特形式欢迎这部剧的回归。(妍珍扮演者在ins上玩梗)“妍珍”,是这部剧女二号的名字,她是校园暴力的始作俑者,也是女主精心筹划十八年的复仇对象。在剧中,女主文东恩常以“妍珍呐”开头自述心境,这三个字凝结了东恩对施暴者献身撒旦、不死不休的浓厚恨意。而在观众听来,就像地狱魔鬼对恶人发出的低语,带有丧钟敲响的快感,很快,这段台词就从剧内蔓延至剧外,在互联网上带起了新的潮流。(“妍珍文学”词条解释)“妍珍呐,今天又周一了,上班真的好累啊,这么自律的你肯定是理解不了的吧?”“妍珍呐,今天我吃的泡面,你肯定没有吃过吧,你甚至没有见过,有碳水化合物的世界。”以“妍珍呐”三字起头,配以生活中各种心酸瞬间,再结合剧情对妍珍“何不食肉糜”的精致生活示以反讽,一段完整的“妍珍文学”就此成型。细推这些文字,有集体追剧的同好之趣,有宣泄压力的疯魔之乐,也有解构玩梗之下对于“恶人情结”的复杂认知。01“妍珍呐”:从破壁对话到赛博树洞以“妍珍呐”开头为特色的妍珍文学是一场由剧内蔓延至剧外的对话狂欢。对话的源头是等待更新的焦灼。《黑暗荣耀》作为一部复仇题材剧集,爆点和高潮都在于“大仇得报”后的“爽”。在去年年末播出的《黑暗荣耀1》中,观众跟随着女主的第一视角,经历了发肤至灵魂伤痕累累的凌虐,又见证着她如何成长为步步为营的棋手,无声无息地埋伏在黑暗中,对曾经的施暴者一点点亮出自己的獠牙和利爪。(《黑暗荣耀》女主台词)可剧集却在她即将奋力反扑、收网捕捞时戛然而止。观众随着剧情渐次累积的兴奋诉求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只好在等待更新的漫长时间中,模仿剧中文东恩的口吻呼唤“妍珍”,既发泄自己看不到剧的焦灼心情,也创造了一种社交暗号。(网友通过玩梗催更)于千万人中与你擦身而过,但只要你在评论区留下一句“妍珍呐”,我便知,你是与我共担追更之饥渴,共忧烂尾之隐患的“家人”。以剧造梗、以梗为号,万人追剧大军在互联网的乱流中慢慢集结,互证身份,互慰心安。有时这种由同好之情引发的相惜之义,还会在外力的催化下固化为一股与权威和规则对抗的草根力量,捍卫彼此正当的剧集消费诉求。正如亨利·詹金斯在《文本盗猎者》中觉知到的“粉丝远非无自我意识的沉迷,而是强调他们对于大众文化文本所能行使的权利,这些原文本成为他们自己文化生产的原材料,也是他们社会互动的基础。”而媒体制作方或是其他外部力量企图阻断或是破坏理想原文本时,粉丝也会在捍卫归属感的驱使下,发泄不满、抗衡不公。(某剧粉丝在微博上发布诉求)互联网平台的匿名社区则为粉丝自我意识的外显与表现提供了一个舞台,将自己的情绪揉杂在理想文本的造梗活动中,通过中毒式的迅速传播放大个体粉丝微弱的声音,也化作号召更多人加入的“烽火”信号。比如今年年初开播的刑侦剧《光渊》,由于改编的原著涉及敏感题材,平台匆忙上线八集后便杳无音讯,剧迷在抓耳挠腮等待的同时,也通过自认“渊种”和剧集表情包造梗的形式,催促平台和剧方早日恢复更新。(在超话剧集的“渊种”剧粉)《黑暗荣耀》的剧迷虽然不似“渊种”,有看了上顿无下顿的饥荒之患,却也在诸多部韩剧烂尾的追剧体验下,存了几分忐忑不安。因此一句句“妍珍呐”的呼唤,也是对剧集方魔咒式的告诫。《黑暗荣耀2》开播后,不负众望的剧情、手刃仇敌的酣畅重燃了观众对剧的痴迷,再加上编剧对妍珍恶女形象的进一步丰满,对角色的认同取代追更的焦灼,成为“妍珍文学”破圈传播的助燃剂。(《黑暗荣耀》另一大火台词)如果说上一部只在女主痛苦的回忆中施加恶行的妍珍,坏得纯粹却也支离破碎,这一部则通过对其丑恶面目的层层揭露,突出妍珍恶意底色中的“天真”和“天性”。她会不择手段地抹除溅污自己王冠的泥点,将与自己穿一样衣服的女孩推下高楼,或是杀害威胁自己的小团体同伙——只为维护那自始至终凌驾他人之上的骄傲姿态。她也从来不会为自己的恶寻找多余的理由,因为她不受道德感的约束,单纯地贯行嚣张跋扈便是她的生存哲学。(《寄生虫》富人群像)妍珍的出身给予她在与人相处中“碾压”一切的资本,她在享受“碾压”和维护“碾压”的纯粹性中被豢养成“以恶为荣”的小兽。就像电影《寄生虫》的那句台词“有钱人家的小孩连衣服都没有褶皱,钱就是熨斗,所有褶皱都被烫得平平的。”妍珍们离不开没有褶皱的世界,也从不试图理解那些满身褶皱、起早贪黑的普通人。(妍珍与东恩对峙)所以当成年后的文东恩归来,二人对峙摊牌时,朴妍珍的心理更多是惊讶和可笑,而并非恐惧。她读不懂东恩复仇的动机,只是惊讶为什么一个贫民窟的小孩没有遵循这个社会给予她的既定结局,成为匍匐在底层的女佣或是女工,而是如患妄想症般赌上一切实施复仇。如果说《狂飙》中高启强式的恶人会让人因他起于微末、屈辱无助的出身,抱有一丝“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救赎期盼;妍珍式的恶人则让人无比坚定地站在文东恩一边,只盼着将她绳之以法,于污泥尘埃中自尝恶果。(妍珍入狱的结局)而“妍珍呐”这般对话体的台词,恰好有一种模糊现实和剧情的奇特魅力。类似于《狂飙》热播时刷屏评论区的“告诉老默,我想吃鱼了”,说出口的瞬间观众仿佛附身于剧中角色,获得平行时空中的金手指,拥有参与和改变的力量。“妍珍呐”也为剧迷找到了跨越次元壁的通道,一声声绵延不断的低语,从屏幕这端发出回响在剧中每一个恶人的耳畔,让他们坐立难安、无处遁形。(粉丝“妍珍文学”造梗)“妍珍呐,你的梦想都实现了吗?我马上就要继续搬砖了,你肯定不能体会这种心情吧。”当这个梗在中文互联网迅速发酵后,“妍珍文学”又突破剧集造梗的限定,升级为网友们的“赛博树洞”。许多人开始像写日记一般,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小事以“妍珍体”的形式抱怨出来,眼泪与苦笑堆叠,崩溃与戏谑交织。这很容易令人联想起如龙卷风般反复席卷的“发疯文学”,在路人看来,一样的歇斯底里、一样的不知所云。(妍珍式发疯表情包)但与发疯文学1.0和2.0不同的是,“妍珍体”的歇斯底里有了具体的对象和情节支撑,纯粹的情绪表达下有了符号化的嘲讽对象,不再是对着旷野和空气拳打脚踢。以妍珍为代表的生活精致、眼高于顶的富人,隐含着社会资源流向不均的成人童话,也是诸多打工人勤勤恳恳却无以翻身的痛苦根源。因此对着妍珍发泄的情绪不再流向虚空,而是直接剑指面前不停滚落的巨石和更远处无法攀登的高峰。02妍珍呐,“恶女心态”能拯救精神内耗吗?正如多数符号在大肆传播的过程中免不了被解构和异化的命运,“妍珍文学”也逐渐消解其脱胎于剧集的仇恨意味,在玩笑的浪潮中成为商品化符号和收割韭菜的流量密码。有的人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分析妍珍穿搭、妍珍妆容,更有人结合妍珍人设“作恶到底、从不反思”的特点,将其包装成反对自我PUA、治疗内耗的“毒鸡汤”。(营销号“妍珍思维”笔记)妍珍呐,拥有像你一样的“恶女心态”,真的能治好我的精神内耗吗?精神内耗通俗点表述,类似大脑中生活着两个总在打架的小人,一边想要做点什么,一边却时时无法行动,时间浪费之后,又回陷入无法开释的愧疚与自责中。过度的思维“反刍”,让精神内耗者自囚迷宫,自我折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营销号推崇的“妍珍式心态”确实能让人暂时解决精神内耗。比如学习妍珍就算做错事情,也总是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不会拼命证明自己没有错,只会反手指责别人有错,通过负面情绪的转嫁,摆脱“凡事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粘稠湿气。(营销号教网友学习妍珍优点)再比如妍珍从来不会对自己说“我不配”,她想要当贤妻良母,嫁个有钱有势的丈夫,就致力于把自己伪装称花瓶,把婚姻当作跨越阶层的手段,她的脑海中从没想过自己不配拥有这些,反而想的是如何抓住机会、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些话看似很有道理,却是基于“与其抱怨自己,不如埋怨他人”的错误逻辑,模糊了精神内耗产生的问题根源。(妍珍妈妈教育女儿“名场面”)妍珍自小在优渥的社会环境中生长,她的毫无顾虑建立在总有人以财力和权利替其买单的前提下。她失手杀人,会有警局的势力帮她抹除犯罪证据;她恶意霸凌,会有母亲用金钱帮她摆平一切。就像前文分析到的,她手握有恃无恐的“熨斗”可以抚平一切褶皱,哪怕烫伤别人,也无需担忧法律的制裁。可若一朝泰山崩塌、权势倒台,妍珍的“恶女心态”便没有了滋养她的土壤,罪恶无法转嫁,便会陷入更加无以解脱的内耗和纠结之中。(妍珍母女双双入狱)正如很多人总是误解萨特的名言“他人即地狱”,认为他人是造成自我处境恶劣的罪魁祸首,唯有排斥他人、凡事以自我利益为先才能扼杀一切阻碍,达成自我圆满。但实际上“他人即地狱”传达的是一种辩证的存在哲学,主体与客体原是一体两面。“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他人,那么他人便是你的地狱;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他人对你的判断,那么他人的判断就是你的地狱”,他人的存在不是罪,你错误对待他人的态度才会化作束缚自身的镣铐。(“他人即地狱”科普)由此“他人即地狱”最终指向最重要的一层含义: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那么你也是自己的地狱。——“不能正确对待自己”才是精神内耗下的人们真正要解决的问题。余华老师在《保持对话》中分享过自己写作时精神内耗的痛苦,更同时点明内耗中包含的“希望自己做得更好一点”的积极面向。(余华老师采访截图)换句话说,内耗源于自我意识,却也困于自我意识。我们萌生出推动自己向高处走的进步欲望,却无法接受现实的落差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在自怨自艾中止步不前。而“当个普通人也没关系”这样的视频之所以能够治愈精神内耗者,正是让他们学会如何以乐观的心态审视自身的处境,无畏外界的目光,接纳真实的自我。“内耗”二字虽包含精疲力竭,价值底色仍是积极明亮;而“恶女”二字虽听来痛快淋漓,却会将人拉入自私冷漠的堕落深渊。(图片来自网络)
2023年3月19日
其他

语言后遗症:错位的话语,折叠的生活

「行业黑话的日常化,也许正是工作入侵生活造成的话语“变形”。」>>>“我妈淘宝退款一直没到账,我跟她说:‘你跟进下流程。’
2023年3月8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年轻人的“寺庙热”:寻找生活出路的玄学解法

「虔诚地献上香烛,希望用生生不息的香火焚化进退两难的现实处境」>>>最近,不少人趁着春色正好,踏上了旅游的行程。而在一大批游客之中,不少年轻人成为拜访寺庙和道观的主力军。不论是在北京的雍和宫,还是在杭州的灵隐寺,大批年轻人涌入其中,只为求得“心诚则灵”的慰藉。其中,雍和宫的香灰手串成为了新晋的网红产品。而在其他寺庙里,求签、烧香、拜佛,这些以往被贴上封建迷信标签的风俗,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为了如今年轻人们的时髦追求。(网友在小红书分享烧香的帖子)其中,不少的年轻人拜佛求签起来比中年人们更为讲究。哪只脚先踏入寺庙;哪只手放在最下面;鞠躬要行多大的礼节;求签时的正确打开方式......一位位年轻游客化身为玄学专家,只为在短暂停留的庙宇里向神灵们献出最虔诚的敬意。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香火和许愿。价钱越高的香火似乎也意味着自己愿望成真的可能性更大。更有一些人,抱着半身高的佛祖塑像,身体力行地践行着“真心换真心,不负有心人”的信条,试图用各种手段打动神灵,以此求得更多的青睐。(网友分享拜佛礼仪)售罄的佛珠、拥挤的人流、不断的香火解决了不少庙宇原本的生存危机,但当年轻人们再次踏出寺庙时,又不得回到真实的世界。在烧香拜佛的仪式完成后,玄学究竟能不能助我们一臂之力?这个问题的答案好似也没有了意义。燃不尽的香火:是生生不息的现实焦虑蜂拥而至的年轻游客们,无一例外都有着自己的烦恼和焦虑。于是,不少庙宇和道观也针对性地开发出玄学的解决之道:愿求得一心人的杭州灵隐寺;又或是祈求金榜题名时的成都文殊寺;更有近日风头正盛的求财求事业的北京雍和宫。姻缘、财运、学业乃至于生活中的琐碎小事,都成为了原本六根清净的佛祖服务范畴。人们以跪拜交换愿望,同时也将烦恼短暂滞留在庙宇,期盼与神对话,换来所愿皆成。(针对不同愿望的不同香灰瓷珠)当现实的努力无法肃清现实前进的障碍时,每一个时代的人都会将更多的目光投向“玄学”的载体。例如,不少学子和家长都会在中考、高考前去寺庙里烧香祈福,尽管大家都知道玄学并不会真正地改变现实处境,但在迷茫和焦虑的情绪面前,玄学却是一剂高效的心理安慰。其实,人们对于寻找现实焦虑出口的探索早已有之,庙宇从诞生之初就担负着承接愿望的载体功能。而在科技飞速发达的现代,不少玄学也借机发展出更加便利和高效的形态。(社交软件上的大众塔罗占卜)例如,B站的塔罗占卜区一直都有着较高的播放量和互动量。塔罗牌博主们通过设置简单易操作的互动视频,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塔罗占卜,并试图在这些占卜答案中寻找自己的影子,预知未来的处境。这些赛博朋克的未卜先知大多都是一些模糊和鼓励的话语,所以,与其说是年轻人沉迷玄学不可自拔,不如说,是这些鼓励的话语被重新包装,以此服务当下焦躁不安的灵魂。而随着自媒体平台和社交软件的大行其道,不少人便会分享出自己的玄学之道,其中“虔诚”便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要素。于是乎,更多的人开始从网络回归到线下的庙宇和道观,用传统仪式来实现更加虔诚的合法性。(网友分享自己烧香的经历图片)最终,年轻人们又将祈福行为分享在社交平台,大家愉快地分享着自己的心得,最终构建出其乐融融的祈福仪式。心诚则灵虽是后话,但在社交平台上共筑的认同安慰,却是实打实的内心安稳。正是这样的转换,让更多的年轻人踏入“影堂香火长相续”的寺庙,虔诚地献上几只香烛,希望用生生不息的香火焚化进退两难的现实处境。许不完的愿望:是正本清源的内心回溯现实处境是,当代年轻人有着难以理顺的生活头绪。想要高工资,想要自由时间,想要不错的社会地位......但当人们踏入寺庙,跪拜在神像之前,开始彻底反思自己最想实现的愿望时,工作和生活的优先级便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在焚香许愿时,不少人才会惊觉,原来我最想要实现的愿望是这一个。求神拜佛便能坐等天上掉馅饼,这当然是痴人说梦。但一次虔诚的许愿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真正所需,并在未来的日子里以此发力,默默理顺生活炸起的毛。同时,寺庙作为修行之地,它也存在着独一无二的符号属性。相较于灯红酒绿的现代城市,人们始终能够在这里品尝更多的敬畏和宁静。在此,物质担忧和精神压力都暂时退场,自由、放松、安全成为祈愿者们感受到的第一体验。(网友们分享烧香拜佛心得)而这一丝敬畏和宁静,对于不少人就是一副缓解精神内耗的灵丹妙药。就像日本电影《河畔须臾》中,男主和邻居在半山腰的寺庙廊下享受片刻的恬静,不仅为二人提供了新生的精神力量,还抚平了原本焦躁的内心。还有像很多网友描述的一样,知道自己有甚多难以实现的愿望,生活也是一地鸡毛难以理清,但总愿意在人少或夜晚时,自己一人踏入寺庙,向神像讲述自己的遭遇和故事。一方面,清净的寺庙为人提供了沉淀内心的外界环境;另一方面,无言无声的神像好似拥有着最海纳百川的胸怀,能够包容和倾听所有人的故事和烦恼。(电影《河畔须臾》剧照)当年轻人在寺庙双手合十时,或许欲望和焦虑这两座大山,能够暂时地被移除在外,反射出最纯粹的追求。原本百无聊赖的消遣行为,为我们重新审视自身提供了一个绝妙的精神世界。但又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绝妙的精神场域大多在踏出寺门后戛然而止,人们短暂地体验到与神对话的不可言说之精妙,但又瞬间被拉回生活的鸡毛蒜皮。对信仰的触碰,在庙宇中生根发芽,又在庙宇中消失殆尽。踏不进庙宇:是浅尝辄止的信仰触碰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一书中提到,现代社会的自我扩张使得生活节奏尤为迅速,正是这种不止的变迁使现代人变得尤为容易紧张和烦躁不安,因为人们难以找到一种长久持存的信念,只剩下飘忽即逝的无力感。而大多数年轻人的庙宇之行也是如此,现代化的“速度”使得旅游更多成为了一种走马观花的商业行为,人们将更多的记忆封存在了几张快门生产的图片之中,而真正的精神却从未实现过放松,反而又被更加裹挟的趋势。就像不少被迫加入寺庙热的年轻人所说,身边很多朋友都在求神拜佛,不少人还分享自己祈愿成功的案例。当看到别人灵验,而自己深陷水逆时,就很难不会去想,是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参与其中?(三联生活实验室发起的话题讨论)在社交媒体的传播和重塑下,原本寻求精神慰藉的途径,被重新揉捏成了一条新的内卷赛道。社交媒体将个人运气与去不去许愿进行绑定,从而迫使更多的人加入这场“虔诚之旅”。除此以外,庙宇这种原本清净修行的场地,也被包装成了更加具有噱头和泛景观化特征的商业旅行景点,寺庙原本的严肃性和神圣性也首当其冲。例如,前几年颇受非议的河北“奶奶庙”,因其环境恶劣,并且供奉了包括孔子、耶稣、如来等在内的众多神明;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其中还有人造的劣质“车神”。粗制滥造的消费品和美其名曰的祈福产品重构了庙宇原本的场景意义,并为之冠冕为“现代人的虔诚”。旅游景点的加持,为寺庙吸引了更多的“顾客”;但袅袅烟火气息之中,真正虔诚的修行者却难觅其踪。(某地供奉的所谓“车神”)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不同的庙宇和道观,浅尝辄止地感受到了信仰所带来的短暂安宁,希望能够长久带着这份“神力”度过生活。但更多的我们,却是从未踏进过庙宇的真正门槛,只是陷入了祈求神明的重复怪圈。当“庙宇热”渐渐冷却下来,我们又该向何处寻求化解现实困境的解法呢?事实是,我们无法找到一个化解现实焦虑的公约数,但透过这番庙宇热,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虔诚和信仰的力量。我们真正需要从庙宇中获得的,不是白日做梦的免费午餐,而是重新获得面对生活和苦难的勇气。(豆瓣小组发起的电子烧香拜佛活动)福克纳的经典小说《喧哗与骚动》留下了文学史上最经典的结尾之一:“他们在苦熬。”而如今陷入奔波劳累的年轻人们,处于同样的处境。我们难以重获深度的注意力,来享受片刻的悠闲沉思。在无止境的纷繁任务之间来回奔波,成为大多数人的现实写照。如同尼采所言,由于缺少安宁,我们的文明将逐渐终结于一种新的野蛮状态。我们需要偶尔的沉思和虔诚,从而塑造出一个长居吾身的神明,这个神明能够带着我们跨过大江大河,品味人间百态,如同《冈仁波齐》中的朝圣者一样。而这个神明的名字应该是——自己。(图片来自网络)
2023年3月5日
其他

高三女孩百日誓师演讲引争议:青春无尽,热血何辜?

「“过来人”也不应淡忘,正是曾经认知有限下笨拙坚持的“旧我”,成就了当下视野开阔、知觉敏锐的“新我”。」>>>近日,湖南张家界一则高三女生的热血演讲视频被各社交平台转发,获得大量关注。视频中的女孩扎着简单的马尾,胸前用紫色发卡别着红色绶带,作为身负重任的学习标兵,她在麦克风前大声喊出出征高考的誓言:“没有人是生来的弱者,没有人是命定的草芥!”“凌晨六点的校园真的很黑,但600多分的成绩真的很耀眼!”(原视频截图)正逢高考百日倒计时,这段极富感染力的演说能让人瞬间梦回高考前夕,那些耳熟能详的典故也曾激励大多数人熬过埋头苦读、奋笔疾书的寒窗生涯。本是再寻常不过的高中生演讲,贴上“励志”“高燃”的标签大肆传播后,却引来众多不堪入耳的批评:“面目狰狞”“像流水线的奴隶”“咬牙切齿的样子,真的很可怕”,甚至有家长说“我要有这样的女儿我都觉得丢人”。(网友评论截图)荣耀和谩骂的双重撕扯,给出身湘西山区的女孩带去重大的心理压力,虽然平台在舆论发酵后封禁了80多个恶语相加的账号,脱离语境的争议讨论仍在继续。一边是以女孩为代表的高中生向着“利刃出鞘”的终点厚积薄发的进行时;另一边则是网友以“过来人”的身份对机械的高考制度评头论足的完成时,两者的悲喜无法相通,恰似一条轴线上无法交汇的两点。(网友评论截图)在为女孩个体承受的无端伤害伸张正义的同时,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弥漫其中的恶语情绪指向什么源头?“过来人”与宣誓者的舆论对撞,又是何种矛盾的外化?1“狰狞表演”:沦为情绪之靶的个体评论中出现频次较高的“狰狞”两字,主要来自部分网友对女孩演讲神态的解读:目视前方的眼神透露的不是坚定,是不怀好意的“凶狠”;口齿清晰的表达,不是成竹于胸的自信,而是“咬牙切齿”与“走火入魔”。这些基于表情符号的无端解读,拼凑起张牙舞爪的狰狞形象。(发布视频的老师替女孩鸣不平)而与网友的指指点点形成对比的,是现场如潮水般应和的掌声。由此可见,回到当时的场景,女孩高昂的语调、积极的精神振奋了在场师生,出色地完成了誓师演讲的任务。郑玄对《礼记》注解中指出过“礼,时为大”,遵循时宜做出恰当的表现,便是“合乎礼”。女孩在人心急需振奋的仪式场合下,以意气飞扬的青春姿态诠释了对“高考”的理解,是出自一片赤忱的“合礼”表现。那些以个人取向为标准的外貌解读,显然是不合理的低级奚落。(《典籍里的中国》截图)此外,细说“狰狞”二字,还能令人联想到更多画面。它通常被用来形容生活中令人生畏,不自觉想逃离的事物。如电影画面中面目狰狞的鬼怪,或是一群财迷心窍的土匪强盗。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身处压抑的环境时,看待给自己造成威胁的人或事,也会萌生狰狞可怖之感。(“脱口秀大会”孟川讨论面试)放大“狰狞”的有色眼镜,暴露出一些人难以摆脱的不满与不安情绪。他们害怕自己在资源匮乏的竞争中面露狰狞,更害怕身边充斥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竞争者。(网友的评论截图)人们不是厌倦努力,而是厌倦鼓励拼命的“成功者”叙事。就像女孩的誓词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凌晨六点的校园真的很黑”,与流传一时的“凌晨四点灯火通明的哈佛图书馆”鸡汤异曲同工,都隐含着付出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换取成功的激励之意。(某书上的哈佛图书馆内景)但“优秀”“成功”“认可”等伟光正的口号越是喊得响亮,就越衬托得当下“无房无车”“996”的生活暗淡无光。残酷的真相往往是,少数人取得了最后的成功,更多看不见的人,在不适合自己的标准中浮沉挣扎,沦为丛林法则中的粉末。可成功者叙事只会将话语权给予少数的优胜者,平凡人的彷徨则无一丝书写余地。(网友对于毒鸡汤的解读)因此大多数人在厌弃成功者叙事的同时,也开始学着与自己的平庸和解。他们点开某网站的视频,从985、211学生的求职压力中寻求慰藉;他们翻开《活着》、《平凡的世界》等书籍,从小人物的游荡颠沛中汲取力量;他们走进社交小组,境遇相同的人能互相抱团取暖,解嘲生活。(罗翔讨论接纳自我)成为游离在“成功者叙事”之外的平凡人,可以看透宣传口号中的虚伪包装,可以反抗内卷语境下的奋斗枷锁。因此,这种由现实困境下诞生的不满情绪,如果仅仅转化为内生动力,帮助人们化解纠结、自得其乐,自然无可指摘。但如果对外变为舆论武器,将不满发泄到无故被代表的个体身上,让更多的男孩女孩承受言辞激烈的人身攻击,则是一种不负责任、应受抨击的看客心态。2“戾气”源头:以战为名的高考叙事如前所述,对个体的攻讦是一种无法容忍的网络暴力,但网友不满情绪的另一对象却值得深思:以战为名的高考叙事有何不妥?首先,誓师大会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提振士气,让坚定奋进的情绪通过群体团结的力量放大传播,凝结成无可畏惧、所向披靡的考试决心。(网上流传的誓师大会)誓师大会本就是一个军事概念。根据某度的解释,它原指祭祀礼毕,出征的军队举办誓师典礼,将出征的目的与意义告知将士,揭露敌人的罪恶,强调纪律与作风,鼓舞士气。使用的情景便是战斗前面向部队成员的动员和教育。引申到教育环境中,成为重大考试前的特殊仪式后,主要放大的是其中“鼓舞士气”的作用。(情感传染插图)李·丹尼尔·克拉维茨在《奇特的传染:群体情绪是如何控制我们的》一书中,验证了”社会传染“的客观存在。人们在环境中传播彼此想法,更会在无意识中受到情绪影响。誓师大会便于此类似,借助演讲的情绪,传播战斗意象中凝结的胆气,帮助师生们克服焦虑恐惧。(誓师大会讨论截图)在一篇讨论“百日誓师”的文章下,作者主张取缔这样空喊口号的形式主义,却在评论区招致一片反对之声,有人为高三疫情取消百日誓师感到遗憾,还有人对百日誓师的警惕作用深以为然。可见,依托仪式、振奋士气的战斗会成为独特的青春记忆,不容绝对化地否定。可若是这种战争叙事弥漫出仪式场景,与“读书学习”的意义掺杂融合,则会埋下另一种隐忧,受此影响的人会不会被烙上歪曲价值观的精神印记?(某站网友评论截图)女孩的部分演讲誓词中便体现了战争叙事对价值塑造的影响。“没有人是生来的弱者,没有人是命定的草芥”这句话中蕴含着军事行动中常见的“假想敌思维”,为自己树立了一个不容成为的对立面,即战斗中的“输家”。(战争配图)但从个体的层面而言,学习是个人行为,并不存在你死我活的角力,更无需仇恨对手;从社会层面,会有人成为生理上的弱者,但文明社会都会给予弱势群体保护措施,无需否定弱者和草芥的存在价值。网友认为女孩的演讲带有戾气,也正由于演讲稿传递的价值观,透露出着弱肉强食的快感。(生存法则插图)放眼人生长河,如果一个人过分纠结强弱、人杰草芥的定义只会自寻烦恼。高山溪流、萤虫飞鸟只是单纯的存在,不会因旁人的凝视与定义而改变,不会为他者贴上的标签而自卑,遵循以战为名的生活逻辑,便是陷入了所谓“高山”和“人杰”构筑起的符号系统,以己之矛攻彼之盾,陷入无法穷尽的自我否定中。而回到事件本身,高考的意义或许在于以一分之差超越数人,赢取理想大学的入场券,但学习的意义绝不在于逞一时之勇,得一试之胜。人们借此番争议也是在呼唤更为平和、尊重个性的教育环境。3无法调和的两极:“清醒”的过来人与“愚蠢”的做题家批判“成功者叙事”也好,呼唤平和个性的教育环境也罢,这些都是褪去青涩、走出樊笼的成年人在回望过去经历,反思周遭环境时生发出的“后知后觉”。但如果以自诩看清社会本质的“过来人”姿态,清醒且优越地嘲讽少年人的一腔热血,企图以“清醒”劝告否定认真遵循高考规则的考生。对于这些涉世未深、选择有限的孩子而言何尝不是另一种残酷?日剧《重启人生》在讨论“为什么人越长大觉得时间越短?”的问题时,提到“相对时间”的解释:对于三岁的孩子而言,一年相当于人生的三分之一;对于三十岁的成年人而言,一年相当于人生的三十分之一,随着年岁的变化,对时间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重启人生》台词海报)与此类似,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学习和考试的感知也存在差异。高中生们和“过来人”们身处不同的人生坐标系,高考在前者心中是第一座必须翻越的大山,在后者的心中只是千山万水中的一重,认知无法共感,劝告自然无处着力。有一部五年前拍摄的纪录片《高考》在上传网络后,也引起“过来人”的解嘲戏谑。“怎么会站着背书?”“复诵一样的内容好像机器人!”刻画学生勤奋早读的镜头弹幕中充斥着类似论调。(《高考》纪录片截图)诚然,这些弹幕并非带有贬低人格的恶意,主要是在接触到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后,对笨拙努力的考生,更是对曾经笨拙努力的自己的轻松玩笑。但“过来人”也不应淡忘,正是曾经认知有限下笨拙坚持的“旧我”,成就了当下视野开阔、知觉敏锐的“新我”。海明威曾说,“一个人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这是回望人生的遗憾,却也是少年人的幸运。(关于“青春”)除时间外,另一方面的认知隔阂则来自环境。说风凉话的“过来人”大多心知肚明,对于当下复杂的中国社会而言,高考仍是维持相对公平的最佳路径。山区县城和沿海大都市之间客观存在着教育水平和教育资源的差距,众多小镇做题家们仍然依赖高考获得是否离开“浪浪山”的选择权。(网友留言)《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中有一句台词,”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女孩所在的桑植一中,就是这样一个谈不上资源优越的学校。经查,该高中位于湘西北山区,教育资源落后,可在这样的情况下,近二十年出了三个全省高考状元。评论区有一位该高中的校友留言说:“高考对于我们小县城的孩子来说,就是第一次站上高平台的梯子。”(桑植一中照片)在客观环境地限制下,学生无法摆脱自觉“低人一等”的自卑,他们也不可能跳出“为高考论成败”的狭隘视野,与“过来人”们共谈人生是原野还是赛道的宏大命题。“过来人”和“做题家”是奔赴在各自人生轨迹上的两条平行线,选择无所谓对错,当下也无需为未来注解。(图片来自网络)
2023年3月2日
其他

“太帅不行”的福建游神,找寻不到的文化温室

「我们为艺术拷上了太多无形的道德枷锁,在挤压文化创新的生存空间的同时,也丧失了对美的包容与理解。」>>>神像长什么样?或不怒自威,或宝相庄严,是一眼望去便心生敬畏的肃穆。但近日福建的游神队伍,却由于“高颜值”出圈。其中的华光大世子、张世子等传统神像被塑造得剑眉星目,神似“焦恩俊”等古装帅哥。(福建游神队伍中的神像)网友形容其为“玉树临风,英气逼人;眉如远山,目似刚星”,当地的旅游宣传博主也打出“我与神明画押,赌你心动一刹”的标语。从前敬而远之的神明,霎时间在社交平台吸引了一大波“颜值粉”。然而这一波靠颜值出圈,福建游神也引发了不少争议。(网友评论)有网友认为,神像应当具有的威严与震撼被现代化的精致面孔所打破,失去了历史所赋予他们的神性与文化特色。被注入了现代审美的神像,让人们对传统工艺的欣赏仅浮于表面,美则美矣,却失了灵魂。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磨合中,每一次创新都是对公众包容度的试探,也是一场关乎民俗文化存续的冒险。千神一面的顾虑审美泛化的危机“游神”是在传统节日中,将庙宇中的神仙们请出来巡街的习俗,是民间膜拜神灵、祈求保佑的盛大仪式,寓意着“神明降临民间,巡视乡里,保佑合境平安”。福建信奉的神灵众多,各有各的传说,每年的游神也格外隆重。每年的福建游神,都凭借着众神狂欢的赛博场面,引发大批网友围观。(福建游神的壮观场面)在如今的数字社会中,视觉符号无疑占据了当代文化的重要席位。游神影像在社交媒体传播的过程中,压缩了受众对神话的想象空间,使其对原本抽象的神话文本有了具象的把握。因此,视觉符号改变的限度关乎着文化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其呈现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至关重要。(传统游神的形象)而今年,在这一场关于“神该是什么样”的讨论中,最中心的议题之一便是神的面貌是否能够改变,以及改变的限度在何处?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不言而喻,自然是可以。神话凝聚了普世的人性观念,寄托的是人们对当代价值的召唤。而神像作为神话的具象化产物,并无实体可考,本就是千时千面,不仅随时代变迁而变动,甚至与其所在地理位置也息息相关。(“孩童样貌”的哪吒形象)以我们所熟知的“哪吒”为例,在北宋释道原的描述中,哪吒是“三头六臂擎天地,
2023年2月14日
其他

中年“废物论”:在异化反思中打破“功绩主义”

「面对冷峻现实,沉浸在“废物世界”中自我麻醉,只会更容易滑向现实与理想互相撕扯的精神深渊。」>>>近日,曾参加过奇葩说的储殷教授发表于社交平台上的一番言论,引起网友热议。在流传的视频片段中,储殷语重心长地劝说道:“成年人有权做个“废物”。我们不希望孩子是“废物”,是因为他们还有未来。过了35岁以后我告诉你,做“废物”还是挺舒服的。中年人要安于做个“废物”,到了老年不要因为自己是个“废物”而心怀惭愧,就可以了。老了没用就没用了,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原视频讨论帖)随后各媒体将这段话冠以“专家说”的标题转发,“专家称中年人要安于做废物”“专家称35岁后做废物很舒服”,突出“专家”和“废物”字眼的词条很快登上热搜榜,引起更多人的围观。与过去被炒红的“专家说”不同,该词条以“废物”二字描摹尽当下成年人疲于内卷、寻求舒适的心理状态,似乎是对过去专家代表的功绩主义发言丧而有力的回击,因此很多人评论说“话糙理不糙”“专家们终于说了一次人话”。(网友评论截图)由此可见年轻人并不反感专家本身,而是反感那些脱离了现实语境、不顾民间疾苦的“权威立场”。01“专家说”本质:悬置语境的价值输出✦网友苦专家久矣,专家的话语常被网友嘲讽为“不接地气”。央视网在最近发布《年轻人越来越反感“专家”问题出在哪儿?》的评论,指出了层出不穷“专家说”的三种类型:其一是以一种“不食人间烟火”“何不食肉糜”的姿态,高高在上、指点江山;其二是冒充权威,“跨界”评议,目的是为博取知名度、实现“影响力”变现;其三是放弃学术中立原则,过度为商业利益代言。(央视网评论部分原文)央视网的批评将矛头指向“伪专家”本身,但引起网友对“专家说”厌恶的,还有另一层原因:互联网断章取义的传播构成的“语境悬置”。媒体善于捕捉言论中吸引眼球的字眼,同时在标题中加上“专家建议”,强调观点的权威性,将个体对某一问题的解读转变为面向大众的价值输出。(网友对媒体的批评)储殷的“废物论”能在网络上引起巨大的争议,离不开自媒体“语境悬置”的功劳。在自媒体的“悬置加工”中,“不因做‘废物’而心怀惭愧”被解读为“心安理得地啃老”,“舒服地做废物”也按字面意思等同于“舒服地摆烂”。储殷原义中成年人自嘲的意味消解,“迎合丧文化,号召人们摆烂”成为其语出惊人的主要目的。自媒体继而在进一步批评中,实现了对主流价值观的捍卫。(自媒体转发后的标题)媒体将专家的话语带入公众舆论空间,便应当对其准确性和权威性负责。经常有媒体引用专家话语却不表明来源,讨论专家观点却不点名专家身份,在网上掀起舆论风浪后,便隐身遁走——媒体的失职,助推公众给“专家”群体贴上“不学无术”、“胡言乱语”的刻板标签。除媒体的解读误导外,储殷教授本身的措辞表达也存在“悬置”问题。“废物”在通常语境下指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东西,用来形容人也会令人联想到“胸无大志”“一事无成”。而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以“废物”自嘲,是一种对抗压力的自我开解,也是一种规避伤害的自我保护。(豆瓣小组截图)例如聚集于豆瓣
2023年2月11日
其他

全网最听劝的小艾同学,带起新一轮的逆袭风?

「素人逆袭的故事之所以励志,在于它呈现了一道填空题而非选择题,故事的结局充满了多元可能,除了身处于中的主人公,无人能够提前预设。」>>>一年的岁月会给一个人带来怎样的变化?2021年,ID叫“小艾同学”的用户在小红书上发布一条笔记,内容是自己的照片和一句“找不着对象,大家觉得我问题出在哪里?”(小艾同学最初的求助帖)评论区里网友的建议接踵而来,有人说先从发型开始,有人犀利的指出他的工作不具有持续发展潜力,有人友善鼓励他先从减肥开始......不管是刺耳的批评还是真诚的鼓励他都虚心接受,按照建议不断地付诸实践,在平台上给予反馈。(小艾同学评论区)最近,一年的时间过去,经过换发型、减肥、护肤、换穿衣风格,网友们惊叹小艾同学已经“脱胎换骨”,“小红书最听劝执行力最强的男人”被顶上评论区榜首,获得了8.6万人的赞同。(小艾同学减肥前后)(小艾同学的评论区)随后互联网上突然多了很多听劝的“小艾同学”,希望借助这股“励志东风”,成就下一个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这样一个“心灵鸡汤式”的故事,为何引起年轻人的热议?一个素人的逆袭背后折射着怎样的价值期待?1“脱胎换骨之变”:
2022年12月7日
其他

网络清洁手替,拾起生活勇气

「比得过且过更有种的,是努力生活。」>>>在一众制作精良、创意独特、狠活硬整的B站破千万播放的视频中,竟存在着原生感如此强烈的一个。(破千万播放的家政保洁视频)这类视频常常伴随着一声惊呼展开,接着,一队制服统一、装备齐全的年轻人闯入家中,不由分说开始行动。他们搬开沙发床柜清理深藏的垃圾,喷洒神奇洗剂擦拭桌面和墙壁,时不时还被一些生命力顽强的“小动物”吓一大跳。在苍劲有力的BGM结尾,放上打扫前和打扫后的对比,让观众们直呼过瘾。没想到,家政清洁的过程拍成视频竟然能收获如此高的播放量。如果你在深夜打开这类“家政”类视频,会惊奇地发现竟有成百上千人正在一同观看。(深夜上千人看清洁视频解压)屏幕中的乱室在十分钟内变成新屋,干净整洁的舒适感也传达到了屏幕之外,“全屋深度清洁”的爽感在深夜里变成了解压的通道,在大开大合的极致转变之中,究竟是什么抓住了观众们的注意力?深度清洁,看得见的成就感家政清洁的视频,在B站不算少数。(保洁视频B站搜索结果)这些全屋保洁视频,往往会在tag中打上“解压”标签,这份解压的功能,与从脏乱到整洁的极端反差中获得的成就感紧密相关。(看着房子变干净会带来成就感)从卧室到客厅、从收纳到清洁,沙发下的垃圾灰尘、床上堆的衣服杂物、厨房里的陈年油污,经过几位“家政清洁师”的妙手回春,立马干净整洁、焕然一新。(家政服务前)(家政服务后)搞卫生的回报是确定且直接的,抹布一擦,窗明几净;衣服一叠,井井有条。只要付出了劳动,就一定能够收获一个清新喜人的空间。人们用触觉、嗅觉、视觉感受着被改造的空间,用自己全部的感官享受着最直接的劳动成果,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点一点焕然一新的感觉”。不仅如此,清洁的过程又好像在探险寻宝,时不时出现一些古早的玩物,稍不留神就破坏一些动物昆虫的老窝,在清洁小哥被吓得大叫同时,弹幕评论也一片欢腾。(古早武侠小说)(昆虫老巢)就这样,这群年轻的清洁师作为“互联网清洁手替”代替观众经历繁琐的步骤、辛苦的劳动。十小时甚至几天的清洁过程,被浓缩在短短的十分钟、二十分钟的视频当中,供我们玩味和欣赏。(被快进的劳动过程)这种本就是最直接的成就感,不再需要我们亲手取得,而是借由视听感受来刺激,尽管不及自己真正收拾房间来得真实,也足够压力巨大的年轻人获得即时满足。与即时满足相对立的,是教人克制欲望的延时满足。世俗的话语建构了延时满足的“神话”——善于延时满足的人是自律的,他们克服了人性的弱点从而具备成功的潜质。从小到大,我们都在不断践行着延时满足的实践。“下次来妈妈再给你买”“等你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再等等,万一还有更好的呢”我们生活在一个普遍推崇延时满足的世界中,我们都被教育搁置自己的欲望,把希望投射于下一段人生的实践中。可是等到人生真正到了下一个阶段,又会出现新的问题。(网友对延时满足的反叛)慢慢地部分人开始怀疑延时满足被推崇的价值,萌生出“人生得意须尽欢”的信条。“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们关注当下的感受、取得当下的快乐,来对抗未来不够确定的承诺。深夜,只需点开视频,体验没什么意义的“又恶心又爽”的感觉,聊以慰藉一天劳累之后疲惫的身心。可以说,在这些家政清洁视频中,观众用最小的力气、收获了最确定的满足感。脏乱背后,看到人的故事或许挤痘痘、修马蹄、液压机的解压视频,确实是单纯的即时满足。但家政清洁这类解压视频,因为人的存在而具备了更深层的意义。不可避免地,有些观众的讨论直率又显得冷漠,他们像网络中的大多数人一样,聚集起来对一个人进行多方面多样化的审判甚至贬损,在匿名之下发泄自己的情绪,在戏谑之中扭曲别人的面貌。(网友最直接的尖锐表达)而对于另一些观众,一堆堆清理出的垃圾,一个个收藏的物件,勾起了他们对于一个人的好奇。在调侃之余,他们会追问和揣测,业主为何会落到如此境况。(网友对业主生活经历的追问)于是,这段视频不再只充斥着对邋遢、懒惰生活的负面评价,我们开始探讨这种生活状态背后隐藏的问题。一位老婆婆的案例,在所有视频中格外突出。屋子脏乱已经让她被邻居告上了法庭,她甚至不敢打开窗户通风因为会被邻居嫌弃,才不得不找专业保洁来做家政。视频中,婆婆的老光碟、90年代的圣诞贺卡、老式电影票甚至二十几部按键手机被悉数翻出,都在诉说着婆婆年轻时的精彩生活,与无处不在的垃圾、过期生虫的食品、堆积成山的衣物形成鲜明对比。(老婆婆家里的“宝藏”,滑动查看)这时人们的眼光穿过杂物,借由这些意义非凡的宝物,关注到躲在暗处的那个人。婆婆到底经历了什么?人们纷纷给出猜测,是孩子的不管不顾?还是保健品推销员的巧舌如簧?总之这次,解压的工具变成了关怀的平台,观众意识到一切不寻常的行为都有其发生的复杂原因,而取笑只会让受伤的人六月备寒。(网友对于婆婆经历的猜测)婆婆的生活状态,让人不禁想到松子。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主角松子在最后的绝望中不再打扮和收拾,不再工作和社交,不再积极生活,变成“痴肥垃圾婆”,终日蜗居在房间里散发着臭味。最终在河岸边被中学生用棒球棍击毙,留下那句emo名言“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剧照)松子被家庭忽视,被小人出卖,被爱人伤害,当过妓、杀过人、坐过牢、混过黑社会,她人生所经历的种种不公都在电影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一切她晚年的堕落邋遢都有迹可循,观众不会嘲笑和讥讽,只会生出无尽的遗憾和同情。在视频的最后花絮里,婆婆还在她没有被打扫过的厨房里,给几位清洁小哥做红烧肉吃。即便自己生活杂乱,依旧怀有感恩之心。人们虽不知道婆婆经历了什么,但是人们知道,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都是对过去生活的积累,她一定有她如此表现的原因。对她的“心疼”,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网友心疼和婆婆一样的留守老人)现在,这类视频不再只是单纯解压了。当视频联系到某种不寻常的心理状态,引导到某种普遍的社会问题,解压的意义就升华了。观众不再被即时欲望的满足所填充,而是被陌生人在赛博空间之中的共情所治愈。(网友在评论中交流自己的故事和经验)这就是此类视频的特殊之处,将一种极端化的生活方式具像化地摆在观众面前,从而激发讨论。人们相互讲述自己的、自己亲人的故事,来为业主脏乱差的居住环境作解释,也共同探讨如何改善生活环境,将生活过得更好。改头换面的家,安放积极生活的价值观看家政清洁视频的人,其实内心都认同一点,他们认为保持整洁是令人舒畅的,是有意义的。他们厌弃懒惰的性格,反过来说明他们肯定积极生活的价值。所以观众们期待看到业主能够在房屋被打扫干净之后有所改变,期待看到他们重燃信念行动起来积极生活。(对老人有所改变的欣喜和求回访的留言)千呼万唤始出来,回访视频终于上线。视频中的爷爷,在房屋打扫干净之后,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脏到小偷都不愿踏进的房子,如今被儿子装上了密码锁;原本乱丢乱吐、一年打扫一次的卫生习惯,如今一周叫一次维护保洁;邻居从门前路过再也不会掩鼻而逃,爷爷也开始每天去茶馆见见老朋友。(回访视频的第一位爷爷)但是第二位回访的阿姨,生活习惯却没有像第一位爷爷一样发生转变。沙发上还是堆起了大量的包装袋,没吃完的外卖还是放在床铺上。(回访视频第二位阿姨的沙发)观众们即刻“怒其不争”,建议第二位阿姨进行心理干预。(网友建议第二位阿姨进行心理干预)网友们将看问题的眼光系统化,将网络上的虚拟关怀延伸至线下。除了针对这位阿姨的评论,大家还建议家人子女多多陪伴老人,甚至建议保洁公司与社区合作。(网友给出的其他建议)在这一正一反的对比中,观众面对生活的态度显露出来。在对别人积极生活的期待之中,也透露出自己面对生活的行动主义:比得过且过更有种的,是努力生活。我们透过互联网看向人间百态,小学生面对平板一遍又一遍念古诗、考研人在楼道里挑灯夜读、社畜在地铁上席地而坐开始工作……世间的各色人群都在面对着或大或小的问题,但是他们也在坚韧和拼搏中努力生活。(普通人的努力生活,滑动查看)如果说歌颂苦难被批判,是因为它架空了正在经受苦难之人的伤痛,掩盖了为人带来的遗憾和失败,那么歌颂迎战甚至战胜苦难的人,是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对于面对苦难坚韧不拔的主体,人们会被他们积极生活的信念感激励。这种不认命不服输的精神,一次次摔倒又爬起的动作,跳出了寻求同情的自怨自艾的恶性循环,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量。这是源自生命深处本身的震撼,令人敬畏。经济下行,内卷不断,生活的苦难连绵不绝,我们需要不断寻找和坚定面对生活的勇气。而这份勇气,藏在重获新生的情节之中。从最小处的搞卫生开始看到的转变,可以汲取到抚慰人心的力量。至此,视频被划分出了三层含义,即时满足的爽感也好、传递感受的共情也罢,都是为了在深夜入眠之前用最小的成本舒缓压力,以积极面对第二天的工作学习。屏幕里清洁老房,屏幕外整理心房。看到他人的家改头换面,我们也反复确认着内心的声音。“生活会变好的吧?”“一定会的。”(图片来自网络)
2022年11月11日
其他

“通话膨胀”:一场高效与焦虑的竞逐赛

「不管是“通话膨胀”还是“通话紧缩”,人们迫切追求的,一直都是语言的高效性。」>>>如今的互联网语言,已进入“通话膨胀”时代。“杀疯了”、“求你杀我”、“啊啊啊啊啊绝了我人没了”——一件普通的事在网友的描述中,总是“寻死觅活”的程度。针对这种表达之风,b站春晚区up主“德社_”制作了一个相声视频《论当今的通话膨胀》,把这些语言现象编进了相声段子中,借鲁迅和李大钊两位先生的漫画形象之口,调侃这种表达背后“语言的超发与贬值”,并将此定义为“语言的通货膨胀”,简称“通话膨胀”。(原视频截图)通话膨胀时代,表达的面值越来越大,表达本身却越来越匮乏,大多数人一边反感这种贬值,一边又不自觉地跟风使用。恰似一群热衷使用网络语言的人,开着横冲直撞的碰碰车,裹挟大多数人被迫加入这场游戏,情绪在发泄中狂欢,中文在哀嚎下贫瘠。然而,这段相声命名了这种现象,深度讽刺了这种现象,却没有抓住“通话膨胀”背后的深层隐忧。
2022年10月28日
其他

“电子木鱼”的走红,是年轻人焦虑转移的新方式?

「电子木鱼的流行更像是一种集体的焦虑转移,而非真的要把个人生活全都交给赛博佛祖。」>>>什么年代了还在敲传统木鱼?最近,「电子木鱼」开始在网络上爆火。许多网友表示,只要打开这款「木鱼」App,对着屏幕轻轻一敲,便能足不出户实现灵魂救赎、缓解工作生活中的焦虑,甚至弥补在地狱笑话面前丢失的功德。(电子木鱼界面)从前是“扣1佛祖原谅你”,而今则是“敲电子木鱼,见机甲佛祖,积赛博功德,修图灵真经”,为了积功德,网友们各显神通,广开外挂。每敲一次“功德+1”还不够,“功德+999999”、“烦恼-999999”、“莫生气”等悬浮文字也引来网友吐槽:这木鱼怎么越敲越有世俗的欲望。(图源网络)电子木鱼为何突然爆火?这要从地狱笑话说起。地狱笑话,本义是把个体不幸、政治敏感、苦难历史等作为素材的“缺德”笑话,如果你看懂地狱笑话并且忍不住笑了出来,那就说明你缺乏同情心,应该“下地狱”。(以霍金病情这种个体不幸为恶意素材的地狱笑话)-“为什么耶稣不能吃奥利奥?”-“因为没手扭。”(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安妮弗兰克和哈利波特的区别是什么?”-“哈利波特逃出了密室。”(创作《安妮日记》的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最终没能逃出密室,被关入集中营后遇难)地狱笑话的内核在于“过度冒犯”,没有底线地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地狱笑话的背后,是一种反叛式的黑色幽默。悲剧、不幸、政治议题本是人们轻易不敢去触碰的“痛苦的角落”,而地狱笑话却用近乎荒诞、残忍、极端甚至不近人情的段子将伤口赤裸裸地摊开展示在读者面前,还要让人“笑得出来”。对于创作者而言,外在的大笑不过是一副煽动情绪的面具,隐藏在面具背后的那张忧郁冷峻的脸可能在想:呵,要的就是这种讽刺!地狱笑话其实并不真的有多好笑,它存在的意义也不只是为了让人笑。年轻人看完地狱笑话后觉得“失了功德”,或许正是因为看懂了笑话背后无助的苦难与无声的讽刺。(图源网络)明知不该笑,但除了笑一笑又好像无能为力,更不用说有些笑话调侃的群体还是自身,只能把“看过,笑了”当作一种轻量化的宣泄。电子木鱼的出现,给看笑话的人提供了一个简单直接“走流程”的反省方式,消解了部分心理上的压抑、自责与无措。明知敲电子木鱼只会在手机屏幕上留下指印,并没有真正的佛祖在计算功德,但网友们还是会通过简单搞笑的仪式求得自我安慰,通过外化的反省让地狱笑话回归笑话本身。随着地狱笑话的网络传播,它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延伸发展。地狱笑话之后,一些相对轻松的玩笑被二次创作,以幽默的调侃弱化了不当的冒犯,成为年轻人玩梗宣泄的一种方式。(图源网络)除了弥补因地狱笑话而减少的功德,当生活中遇到了烦心事,比如无休无止的加班、难以沟通的甲方或者做不出的实验、写不出的论文时,也可以通过敲敲木鱼来缓解焦虑,找回内心的平静。有网友表示:听着木鱼声,真的不怎么焦虑了。(网友对「木鱼」APP的评价)从转锦鲤攒人品、考试周网络“祭拜”孔子像,再到如今的电子木鱼、电子烧香。“互联网迷信”的花样层出不穷,一阵又一阵的社交狂欢不禁让人思考:年轻人们,越来越迷信了吗?(网友对电子木鱼爆火的评价)事实上,几乎不会有人玩“电子木鱼”是真的想要深入宗教领域。面对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全方位压力,年轻人总在不停地找寻一个出口。当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很好地缓解负面情绪,或者对某件事有很强的达成愿景时,年轻人们希望通过这种简单易上手的娱乐活动,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寻找一种暂时的焦虑转移与情感寄托。不仅如此,当网友们在参与敲木鱼以及由此衍生的抖音特效、表情包使用等活动时,通常能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感受到“大家都有类似的焦虑”、“不是只有我无法控制工作时的愤怒”的共鸣。作为一种群体性公开的参与和表达,大家共同构筑起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对抗焦虑”的赛博空间,获得了自我归属感。一如史铁生曾于《神位官位心位》中写道:“佛,本不是一职官位,本不是寨主或君王,不是有求必应的神明,也不是可卜凶吉的算命先生。佛仅仅是信心,是理想,是困境中的一种思悟,是苦难里心魂的一条救赎之路。”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积赛博功德也好,看星座运势也罢,这类“赛博信仰”的动机与传统宗教领域离了十万八千里,不过是以一种低成本的方式为自己营造一个虚假的乌托邦,一个暂时的灵魂栖息地。以付出“转发”、“点击”、“观看”这种简单的数字成本的方式,把个人对于世俗功利的追求或者在情感上的忏悔反思这种现实世界的矛盾,转化为了网络世界里虚拟的抵抗,求得焦虑时的一种信心,不安时的一种安慰。电子木鱼的流行更像是一种集体的焦虑转移,而非真的要把个人生活全都交给赛博佛祖。(图源网络)既然只是一种暂时的焦虑转移,这场互联网吹起来的一阵风,其实不能吹散内心的顽疾。冷静审视这款应用本身,不难发现它的商品本质属性,和前段时间爆火的“羊了个羊”在本质上并无不同。事实上,早在2020年这款App就已上线应用市场,并且被归类在了“音乐”应用中,但当时并未掀起波澜。近期的互联网爆火,让电子木鱼短时间内冲上免费App下载总榜的第二名,原开发者顺势而为推出了同类应用「手机烧香-礼佛助手」,各类社交媒体上也产生了大量衍生品。(「手机烧香-礼佛助手」App)比如抖音已经上线了多个电子木鱼的相关特效,仅其中一个特效就已有11万抖音用户使用,此外还有「敲一亿小木鱼」的游戏等等;讯飞也开发出了电子木鱼的输入法主题,每当使用该输入法主题打字时,屏幕上都会出现“功德+1”的特效。这何尝不是一场顺势而为的有趣营销呢?6元付费才能获得想要的木鱼音色,解锁“自动积功德”模式需要先看视频广告,甚至评论区还有氪金玩家主动要求增加vip版……看似是人与“赛博佛祖”的对话,但隐藏在背后的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网友们兴致勃勃地点击屏幕积功德,仿佛在与神对话,殊不知仍是一种数字产品的拜物教。(网友对「木鱼」APP的评价)(图源网络)传统宗教活动的参与是有门槛的。无论是对参与者需“亲身在场”的要求,还是诸如进香前需“洗手、整衣、净念”的仪式,都体现着宗教这一神学领域的神圣与威严。但是电子木鱼、电子烧香这类软件在社交媒体的层层传播,使得佛祖这种“超自然力量”也成为了一种物化的数字符号,打破了原本宗教活动设置的层层壁垒,“神”和人之间的边界感在无限收缩,颇有一种“因信称义”的意味。网友们不再需要以仰视的姿态虔诚地祈求高高在上的神,而是可以直接对着屏幕里一个简单的木鱼图片“顶礼膜拜”,做赛博佛祖最忠诚的信徒,对着燃起的电子香火真挚地许愿,却忽视了创造赛博佛祖的也不过是人,而不是神。“认真,你就输了。”电影《头号玩家》的最后,哈利迪对韦德说道:“虽然现实令人恐惧和痛苦,它也是唯一可以美餐一顿的地方。因为,现实是真实的。”(电影《头号玩家》
2022年10月26日
其他

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隐藏在“发疯文学2.0”中

「“发疯文学2.0”本身充满了消极的情绪表达,但是在消极如隆冬的文字背后,是每个年轻人身上不可战胜的夏天。」>>>“一拳把地球打爆!”“横扫生命!做回尸体!”“平等地恨每一个人!”时隔一年,发疯文学卷土重来,以2.0进阶版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如果说,1.0版本的发疯文学是通过巧妙地调节沟通双方的表达姿态来克服严肃沟通中的一些障碍,仍然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那么2.0版本的发疯文学则更像一种纯粹的情绪表达,沟通本身是不必要的,甚至不需要特定的倾听对象。从这个角度来看,“发疯文学2.0”似乎是话语空间一场成功的博弈。中国社会的文化传统要求君子“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言于表”,现代社会追求效率的原则期待年轻人“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情绪表达本身的阻力是很大的。“是不是在炫耀”“是不是在矫情”“谁没经历过呢”……诸如此类的审判堵塞了很多年轻人的情绪出口。(发疯表情包其一)在“发疯文学2.0”里,这些顾虑都可以被忽略,剥去小心翼翼的外壳,年轻人主动选择极端的表达,披着失智寻“死”的保护色,对着旷野大吼大叫,对着空气拳打脚踢。然而,如果只把“发疯”看作一种情感的宣泄,那么我们很可能会不无担忧地看到,年轻人的“疯”是发不完的,他们甚至不排斥让自己陷入越来越频繁的“发疯”之中。似乎“疯”的情绪正源源不断地涌动在年轻人的心中,这也暗示我们“发疯文学2.0”绝不是偶然产生的。那么,那些被“发疯”的极端表达遮蔽了的具体问题,究竟是什么?在“发疯文学2.0”的一些表述中,我们可以找到蛛丝马迹。(发疯表情包其二)“干嘛,想上班才是不正常的好嘛?(阴暗的爬行)(尖叫)(扭曲)(痉挛)(嘶吼)(蠕动)(阴森的低吼)(爬行)(分裂)(走上岸)(扭动)(痉挛)(蠕动)(扭曲的行走)(不分对象攻击)(打出高额神经损伤)”“只要心态好,学校也是巴厘岛!!我好喜欢上学呀!巴厘岛!我要去度假啦!!哈哈!啊!主线任务就是生存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太好啦!一个学期假期!!哈哈!!”“人活着哪有不发疯的?每天装正常给谁看啊?没关系精神稳定一分钟也很厉害了,没精神关系稳定一分钟也很厉害了,没dhb精神定稳一分钟厉很害了没关系精稳1分这个发言太过火了,向锅下中入葱姜八角香叶,倒入一罐可乐,放盐,加水淀粉勾芡,小火收汁,撒上白芝麻,一道美味的可乐鸡翅就做好了!”上班、上学,甚至活着本身,与其说“发疯文学2.0”不解决问题,不如说它反映的是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有网友调侃“自从疯了以后精神正常多了”,这看起来矛盾而荒诞,实则恰恰反映了本质,即“发疯”直面的是个人精神层面的问题,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问题。(发疯表情包其三)如果说过去的年轻人还可以充满激情地学习如何处理职场关系、如何纾解工作压力,现在的他们已经开始感到疲怠。面对近在眼前的“胡萝卜”,他们从积极争取转向反思与怀疑,开始重新审视外部世界。从抱怨“996”、拒绝“内卷”到无法彻底“躺平”,外部世界真实存在的种种压力迫使他们追问更多,他们希望改变能尽快发生,他们需要有人为此负责,但对复杂现实社会的理性思考又使得他们挥拳不能指向任何人。所以他们只能对着旷野和空气宣泄,做一些“毁灭世界”的反派美梦。这种面对外部世界的“发疯”,与过去持续被讨论的“精神内耗”其实是相联系的。一个向外,一个向内,共同投射出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向内面对自我,他们是扎根在现代性里成长起来的一代,先天难逃异化的病症,又被资本的逻辑绑架,期待自己是“有用”的。向外面对世界,他们成长于中国经济上行、社会蓬勃发展的时期,面对后疫情时代的挑战,旧有的经验常常失效,他们想知道生活还会不会像从前一样,还有没有机会能让他们证明自己是“有用”的。自我与世界就这样被撕裂、对立。(寻“死”的发疯文案)在内部和外部世界的双重挤压下无处可逃的年轻人,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对生命意义和死亡的思考,也就出现了“发疯文学2.0”里看起来极端消极的内容。中国传统是讳谈“死”的。抛去迷信的因素,死亡在多数人看来仍然是令人恐惧的、消沉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部分人在看到与之相关的“发疯”文字后,不会有情绪宣泄的畅快感,反而担忧年轻人们会陷入负面情绪的深渊。(寻“死”的发疯文案避讳版)其实,我们并不需要惧怕谈论死亡。当代年轻人在剖析自我和探索外部世界时产生的不安感,引导他们走向了对死亡的追问,但这并不是“发疯”走上极端的结果,而是启蒙的必经之路。早在1942年,法国哲学家加缪就在他出版的《西西弗神话》一书中对这种不安的感觉进行了描写,并将这种感觉称为“荒诞”。他指出,“荒诞本质上是一种分离,它既不存于比较的一方,也不会存于比较的另一方。只有两方相遇,才会有荒诞产生”。人的自我和外部世界恰恰就能够作为比较的双方,自我与世界间的撕裂感使人在精神层面产生荒诞的感觉。(西西弗斯神话对生命的隐喻)假设如加缪所说,个体荒诞感的激发来自生活中惊觉似的偶然,那么在年轻人越来越严峻的生存困境和越来越拧巴的精神状态下,这种偶然惊觉的概率无疑被大大提高了。寻“死”的“发疯文学2.0”得以流传开来,也就成为一种必然。近几年,网友们陆续在B站上传耶鲁大学《哲学:死亡》课程视频,这是一门硬核的哲学专业课,迄今却累计获得了超过800万的播放量,众多年轻人在其中寻找灵魂存在与否的答案,探索永恒与不朽的可能性,体悟生命的价值,学习如何面对死亡的恐惧以及死亡本身。对于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来说,这一举动似乎为时过早,而在他们自己看来,这却是对早就缺失的“死亡教育”的自我补偿。(在B站搜索死亡课)只是,随着“死亡”从被压抑的话题内容中逐步获得解放,我们也不应该完全否认它可能带来的负面价值。“发疯文学2.0”本着“发疯到底”的原则声称,“与其精神内耗自己,不如发疯外耗他人”,实际上这种对他人的外耗并不是我们真正想看到的。来源于生命底层的荒诞感不断刺激着“疯”的情绪,“发疯”者要想真正获得“精神正常多了”的自洽,还是应该从自己的生命出发寻找答案。(外耗他人的发疯文学)中国的精神传统推崇人与世界的统一。老子所言“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正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个人与天下的圆融统一,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委身于天下。这便从根本上消除了个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割裂感,解决了“疯”的问题。但是,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年轻人来说,这一图景越来越难以抵达。从越来越难以在工作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到越来越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在艰难的生存困境下要求年轻人与世界融为一体,是相当困难的。知乎最近推出的首档青年谈话节目《荒野会谈》也对年轻人的生命意义提出了讨论,“如果一个人注定是平庸和普通的,他的人生还值得一过吗?”“如何放掉追求崇高意义的执念?”这些问题都映射着当代年轻人面临的精神困境。对此,加缪的回答是“真正重要的并不在于如何活得更好,而在于尽可能地去经历”,在他眼中,尽可能地感受自我的反抗、自由和激情,就是值得过的生活。而在萨特眼中,恰恰是死亡定义了生命,生命的意义应该由人自己构建。(《荒野会谈》反思生命意义)从某种程度上看,“发疯文学2.0”的诞生也是年轻人的激情与反抗的体现。他们高呼“没有道德就不会被绑架”,而不愿屈从于互联网时代虚假的道德标准。他们大喊“谁偷走了我的富二代人生”,对生活中存在的种种不公提出挑战。他们胡言乱语道“我没事就拿大炮轰自己”,打破理性的逻辑,不失为一种黑色幽默。在诸如此类的反思中,他们已经开始尝试构建自己的生命意义,而避免被传统的、世俗的价值绑架。这一条路注定是孤独而且艰难的,但他们已经决定启程。(《荒野会谈》中的年轻人建构生命意义)也许对一部分“发疯文学2.0”的爱好者来说,“发疯”只是契合了他们某一时刻的精神状态,是紧张生活中的一种宣泄和娱乐,并不包含如此复杂的内涵。但是,对于频频“发疯”的表达者,我们还是希望笼统的“发疯”不要遮蔽了他们内心细腻隐晦的情感,直面导致“发疯”的具体问题并寻找答案,才是解决内耗和外耗的根本方法。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生活在时代中的个体是渺小的,但也可以是崇高的。“发疯文学2.0”本身充满了消极的情绪表达,但是在消极如隆冬的文字背后,是每个年轻人身上不可战胜的夏天。(图片来自网络)
2022年10月25日
其他

无穷小亮“塌房”背后:亵渎的性感由谁买单?

「我们追求权利,是为了让更多人拥有自由,而不是让被凝视的人成为新的凝视者给人带上更多的桎梏。」>>>“我特别不理解那些捧他的,长得丑想得美。”“身为一科普大网红,做着猥琐的事,还有人为他开脱……”无穷小亮曾因渊博的科普知识、有趣的网络人性化互动以及“藏狐主任”等出圈梗而吸粉数百万。但他没有料想到,自己会因为无意间的“点赞”举动,被过去喜爱他的网友锁进无法挣脱的舆论镣铐中。向上滑动阅览原帖(豆瓣原帖,现已删除)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一位被科普视频吸引的豆瓣网友点进无穷小亮的微博主页,恰好发现他在前一天点赞了一条性感健身女博主的自拍。瞬间,在这位“路转粉”网友的心中,无穷小亮作为科普博主智性、完美的形象坍塌一地,余下的只有对其人品的质疑。随后,这位网友把“点赞事件”整理成豆瓣帖子发布,迅速吸引了一批“正义之士”前来围观和审判。有的人惊呼无穷小亮“人设崩塌”,还有的人将言语攻击范围扩散到外貌和人品,站在脱粉回踩的道德高地,给素未谋面的无穷小亮贴上“猥琐”“恶心”“国蝻”等标签。(无穷小亮拉黑部分网友后引发的新评论)10月9日,为了回应豆瓣热帖上的恶评,无穷小亮特地发布一条长微博来说明事情原委。文中,他除了将此事解释成一场无心之失外,还略带委屈地控诉:身为公众人物,一个正常男性欣赏美女的权利也要被剥夺吗?向上滑动查看无穷小亮的回复(无穷小亮回应网友的微博原文)拨开众声喧哗的迷障,不难发现,有一部分人确实只揪着无穷小亮作为“看”这一行为主体的“其貌不扬”,以及女网红作为“被看”一方的“性感火辣”来大做文章。难道“丑男”看“美女”就是心存不轨?点赞性感网红就必然喻示着对妻儿的背叛?对男性审美的鄙夷,真的能为女性争取到理想中的审美尊重吗?
2022年10月17日
其他

新型健身“精神氮泵”,做不被定义的“细狗”

「当男性和女性都被作为所谓“凝视”的客体的时候,我们发现,人们对于二者的要求往往是走向了两个极端。」\\在你徜徉在互联网世界的某一天里,点开某音,可能会在无意间刷到一个十二秒的视频,画面里的短发女生面容姣好,嗓音软糯,你感到“赏心悦目”,仔细一看,她的语气略带嘲讽,表情也透着挑衅,接着说出了那句几乎能让全网直男一秒暴走的话:“行不行啊,细狗”。这句“行不行啊,细狗”在极短的时间内便火遍了健身圈,被众多热爱健身的男士奉为新型健身“精神氮泵”,继而开始在全网范围内传播。以前搜索细狗,得到的可能是一张张躯体特别细瘦的原产于中国山东的本土犬种图片。现在,人们对于细狗的讨论可谓是五花八门,有视频原作者程女士应粉丝要求录制的“行不行啊,细狗”闹铃纯享版,有“细狗”男自发录制的“我为细狗发声”系列视频,还有网友根据新研制出的“细狗”测试方式自测的视频,可谓是掀起了一股新的关于男性身材的讨论狂潮。抖音@程Yooooo视频下热评女生们对此也纷纷感叹,男生们终于也在身材上卷起来了。其实,细狗已经不是第一次将男性外表置于女性目光下做出评判了,从丁真的爆火,再到杨笠的脱口秀,当男性凝视的主体反过来成为外貌评价和审视的客体,他们对此又会作何反应?是在一声声“细狗”中发奋图强加强锻炼,还是听之任之,做不被定义的“细狗”?1冒犯还是调侃:“细狗”的杀伤力究竟有多少?仔细观察,微博上人们对于细狗的讨论主要可以分成三类:一是女生表示“细狗”一词出现大快人心,希望男生也能更加注重自己的外表卷起来;二是“细狗”男破防;三是肌肉男在“细狗”tag里大秀特秀。微博上人们关于“细狗”讨论随后我们发现,“细狗”男即便是破防,其表现仍然是趋向玩味和戏谑的,有不少“细狗”男会以此为由自己调侃自己的身材。更有甚者,会把女生说自己是“细狗”当作一种女性对自己的“褒奖”,把女生对自己的言语挑衅,作为一种自己吸引到了女性注意的体现。正如原视频中,视频创作者程女士也把“行不行啊,细狗”一句列入“让男人为我神魂颠倒的四句话”当中。然而,同是外貌评判的词汇,“细狗”一词给男性带来的杀伤力似乎远没有女性在受到类似外貌评价时的杀伤力来得更大。甚至还有人制作用细狗一词“挑衅”自己男朋友的表情包。足见同是外貌评价,细狗一词的杀伤力跟“恐龙”、“坦克”这类对女性进行外貌羞辱的词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细狗”相关表情包来自社会的外貌评价通常会对女性有更加严苛的要求,对被评价人带来的影响也更恶劣。因此,女性在面对这类评价时,往往很难像男性一样做到自我调侃或者当成一种“褒奖”。即便身材已经苗条如女明星,也常常会受到大家严苛的身材评判。马思纯自曝因患上抑郁症,吃药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体重增加,却被网友取笑变胖后像“女版窦唯”,热依扎吊带机场照引争议时,人们除了批评其“不检点”,其中也不乏对其身材的肆意评头论足,似乎胖就是女明星的原罪。马思纯身材相关文章除了身材之外,女明星的演技、专业能力却成了人们所关注的次要部分。足见社会对女性外貌的要求更加严苛,而女性本人也更容易受到相应的影响,产生身材焦虑、容貌焦虑等心理问题。并且,对于外貌的审视,究竟是冒犯还是调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审视的对象。我们会发现,同是身材羞辱的词语,为什么说一个女生“坦克”,女生很大概率会破防,但“细狗”一词甚至会被很多男性玩味地用来自嘲,普遍来看,社会上人们对于身材和外貌的要求之于女性和男性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外貌评价给女性带来的影响更大。整个社会对男性的评价是更加丰富和多维度的,导致男性在面对“细狗”这种单单嘲讽外貌的词时,所受到的伤害没那么大。甚至他们还可以自己调侃自己,外貌上的不足不会对他们自身价值产生过多的影响。而不论女性再优秀,似乎都没有颜值身材甚至是生育能力更重要,例如人们常说:“男人负责赚钱养家,女人负责貌美如花。”还有诸如“一个女孩那么拼干嘛,最后还不是要嫁人。”类似的质疑声音往往会出现在我们评价女性的时候,而这样的声音却通常不会出现在对男性的评价当中。2沿袭还是突破:向性别审美取向固化说“不”当男性和女性都被作为所谓“凝视”的客体的时候,我们发现,人们对于二者的要求往往是走向了两个极端,即社会对于女性的审美是“白幼瘦”,而对于男性的审美则是健壮有肌肉。按照这样的要求来看,“细狗”身材的男性们自然是不符合社会对其的性别期待的,也就会和身材相对较丰满的女性一样,受到一些讨论和争议。可见,“细狗”一词实际上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不同外貌期待所造就的产物,“细狗”一词的爆火,更体现出了人们长期以来对于不同性别两种极端化的审美取向。社会对男性和女性身材要求的不同实际也体现出二者的不同社会期待和长久的性别认知固化。仔细思考,在我们的社会中,男性通常会被认为是更有力气、身体素质更好的一方,也相应会承担更多份额的体力劳动,所以人们才会吹捧男性应当拥有更多的肌肉、更健壮的身材,并且嘲讽男性当中的“细狗”群体;而女性通常会被认为是更柔弱的一方,所以社会对美女的审美也偏向了“白幼瘦”。正是在这样的性别审美取向固化影响之下,在很多涉及到女性和男性进行竞争的场景当中,女性往往也受困于这样固化的审美偏向。在竞争中,男性逐渐拥有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自然也让社会对男性具有了更高的期待,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女性很多时候却并不被囊括到经济和社会资源争夺的场域之内。人们对女性的关注往往会避开其拥有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资源,而只是聚焦在其作为被审视客体的“观赏价值”上,以及女性所独具的“生育价值”,这也就是为什么社会普遍会吹捧男性健壮有力量,而认为女性大多是瘦弱的、不具备攻击性的原因。长久以来二者不同的社会角色,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个体意识的觉醒,我们可以看见越来越多不符合“白幼瘦”审美的女生,却也备受称赞和崇拜。亚洲首位UFC世界冠军张伟丽、健康阳光自信的世界滑雪冠军谷爱凌、2022年诺贝尔科学奖项唯一的女性获奖者贝尔托齐。她们无一不在身体力行告诉人们,女性也可以突破社会对其一贯的价值评判体系的桎梏,活出更多可能。诺贝尔科学奖项获奖者贝尔托齐而男生们对于“细狗”的应对,其实也恰好说明了他们“不被定义”的态度。即便不符合社会对于男性健壮、有肌肉的期待,不符合人们通常对于男性基于固化审美取向的要求,也有权利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做不被定义的“细狗”。而再看到人们用类似“细狗”一词戏谑地调侃别人或接受调侃的时候,我们应当警醒的是,当整个社会对男性的外貌要求也同它对女性的要求一样变得严苛,并且开始导向某种“性别审美取向极端化”之时,沉溺在狂欢之中从而对他人外貌不假思索评判的我们,是否也加深了束缚自身的审美固化。实际上,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当我们开始不再用基于性别审美固化的极端外貌取向要求彼此,不再基于不同的社会性别期待相互审视,不再用趋向单一化的标准定义自己也定义他人的时候,或许也就是我们能够真正开始突破他人对我们的外貌束缚、身材束缚的时候。(图片来自网络)
2022年10月14日
其他

这一届的年轻人,都迷恋上了“中老年风”?

「借由变装的方式,讲述不拘泥于年龄的多元生活故事。」>>>“不明白的是为何你情愿,让风尘刻画你的样子”,伴随着林志炫沧桑伤感的《你的样子》,“过了二十岁,就别再穿的像个小孩子”这一话题迅速在短视频平台上蹿红。各式潮男潮女纷纷换上“中老年标志物”的深色真丝衬衫、碎花打底衫,模仿他们心中的“成熟模样”。逆向“变装”所带来的反转形成了极强的幽默喜剧效果,使该话题成为了新的热门拍摄模版。(“咱配角而已”发布的原图文视频下的评论区)一切都起源于用户“咱配角而已”所发布的一则图文视频,两张循环播放的图片展示了他晾晒在阳台上的深色横条纹真丝衬衫,并配文“男人过了二十岁,就别再穿的像个小孩子”,网友纷纷嘲讽“跟我爸的衣服一模一样”、“穿上后我爸都说我品味高了”。(图源@旖旎不风光
2022年10月12日
其他

当服装测评成为性别的战场,什么才是遥远的和平?

「我们鼓励引入最真实的他者视角拓宽性别审美的阈限,然而当女性的正名依旧在消费浪潮中被曲读时,至少男穿女装不应被看作是解救身体异化审美的一剂良方。」>>>最近,服装测评又玩出了新花样。随着无滤镜、自然光、大码测评等各种测评套路的踊跃崛起,消费者的测评调性也正在被不断拉高。当面料、版型、尺码都不足以打动消费者们时,性别成为了下一个可被左右的测评要素。b站up主“阿吴”是网络上新火的服装测评博主。相比其他服装测评博主而言,阿吴的视频并没有炫酷的特效,每款服装的测评套路也大抵相同:是否有针脚、是否掉色、面料弹性如何、透气效果怎样……有趣的是,阿吴作为一名男性博主,测评的服装却大多以女装的裙子、吊带为主。短短两个月内,身材、样貌都不够出色的阿吴靠着服装测评在b站涨粉近百万,总获赞数超五百万。阿吴测评鱼尾裙视频自然,“男穿女装”的测评方式也引起了不少争议。喜爱者认为男性视角下的测评更能还原和补充女装给男性的直观感受,质疑者厌弃其是猎奇审美对女性消费的一次异化。事实上,“男穿女装”只是性别错位的消费景观丛林一角。将视角再拉高一些,我们还能看到更多遍布网络的无性别穿搭,女生大批购买均码男装的现象更不在少数,而与之伴随而来的“粉红税”“性别税”问题也不容忽视。网友讨论为什么男装更舒服于是性别不仅是一种要素,更是一个卖点,一片战场。值得深思的是,即便性别错位又变换,女性依旧是这场消费游戏里风口浪尖的存在。就当我们以为消费场域中女性获得了更广阔的天空时,她们的姓名却依旧不由自己书写。男穿女装是在丰富女性的注脚吗?1在测评这一业态还未出现之前,男扮女装,在过往有着更丰富的文学注脚。早在先秦时期,侏儒优人们就常用男扮女装的形式进行戏谑的戏剧表演。战国策中曾记载:“和乐倡优侏儒之笑不之,诸侯可同日而致也”,可见侏儒戏剧之盛。随着戏曲文化的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受限于俳乐演出人数的限制,男扮女装的净旦同体表演逐渐成为常态,直至明清时期,男旦被正式确立为戏角之一。相较于女扮男装常铸就的“花木兰”“窦桂娥”等女中豪杰形象,男扮女装往往链接着消极避世与无为狷傲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学去向。有的或是利用装扮成女性来逃避杀身之祸,有的或是装扮成丫鬟接近心爱女子,有的将身着女服视作对三教九义的最大叛逆。但不论何种表演方式,女性也只是男性角色安抚自己精神创伤或是抒发仕婚途中郁郁不得志的一件嫁衣,真正的女性书写,从未在易装扮演中得证。《花木兰》电影片段时过境迁,当我们再在欲望消费的语境下再次解读男穿女装时,内涵似乎也并没有出现更深的拓展。在b站阿吴的视频中,并没有刻意的模仿女性的样容与身态,测评方式也和其他大热的博主一样,无滤镜,无美颜,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几乎与其他视频无异,不同的只是性别的测评视频,却能比其他正常测评的女性博主获得更高的关注量,这才是更应该深思的事。阿吴的视频平均每条都有20w左右的播放量若说人们能够坦然承认,为男穿女装的测评买单,更多来源于性别错位的审美习惯与新鲜感,那么男博主测评女装这件事本还不至于受到如此之多的批评,然而戏谑之处便在于,不少消费者不肯直面被男性凝视异化的性别审美,替“男测女装”披上了“无可替代”“还原本真”的面纱。测评服装,本质上是为了给更多的消费者们提供更加全面、真实的购买建议,从而更好推动理性消费的前行。即便阿吴的视频中,魁梧的男性身材能让部分大码女生获得共鸣,然而这样的共鸣并不是完全无法取代的,更何况市面上大码女装测评博主更是正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因此“无可替代”更像是无稽之谈。b站up主测评大码女装视频不仅如此,男博主在测评女装的过程中往往会加入男性凝视下的他者解读,如“太露了”“颜色太土了,不会有男生喜欢这样的”等等语句,甚至刻意模仿女性的走路形态,将衣领故意拉低,这无疑与女性穿衣自由的初衷背道而驰。费瑟斯通在其后现代主义消费理论中指出,消费时代是身体审美的狂欢盛宴,个体通过对消费符号的建构完成社会地位的强调。当男性测评不断加入“有一点小性感,男生都喜欢”的诸类语句,并通过性别表演不断固化女性旧有形象时,“服装”的能指便不再作为消费符号而使用,更多变成了父权凝视下结构地位的再强调,转向成了一种权力文本,而这样的转向无疑是对女性先锋主义悄无声息却又足够致命的进攻。自然,男扮女装并不是只有负面的解读。不少困惑于性别问题的男性,借助穿上丝袜、裙子觉醒了自己真正的性别身份,获得了更广阔的性别自由,在印度甚至专门举办了男性穿女装祈祷的印度节日“喀拉拉邦欢度节”。也有不少过往对女装颇有偏见的男性,尝试穿上女装后发现原来女装比男装面料、质感以及设计都更加舒适贴人,进而转变了对女性群体的看法,甚至衍生出了“女装挑战”等话题,这都是好事,这都印证了男穿女装这一行为本身并不是一种病态的反射。喀拉拉邦欢度节中印度男性要扮成女性进行祈祷然而更加重要的是,男穿女装的动机应当是真诚的、好奇的,而不应该让服装本身成为性别游戏的玩物。将男穿女装拉回更加现实的消费语境中时,它便不应该再被看作是代表新型自由的流量神话。我们鼓励引入最真实的他者视角拓宽性别审美的阈限,然而当女性的正名依旧在消费浪潮中被曲读时,至少男穿女装不应被看作是解救身体异化审美的一剂良方。当性别成为了最大的卖点,我们究竟在关注什么?2在男穿女装面临着黑色喜剧的狂欢时,女穿男装却依旧抹不去规训束缚的悲剧色彩。木兰替父从军、鸳鸯梦中金兰姐妹被贬下凡结拜成兄弟的故事人人耳熟能详,固然展现了当代女性意识“甘为男儿身,为峨眉生色”的觉醒,然而男装后的女性形象却只是作者们为了获取男性文坛的青睐,不惜牺牲女性的性别意识与身份特征,试图将女性的灵魂全然塞入男性的身体中以期在父权文化社会中赖以生存的不得已的尝试。虽然满是遗憾,但仍令人动容。在现代,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消费处境在女穿男装中被更加拉大。就在最近,国外一位博主发文吐槽女式的牛仔裤一个口袋都没有,而男士的牛仔裤却能放下一整瓶矿泉水。不仅牛仔裤如此,羽绒服、t恤衫、甚至连墨镜也皆是如此。国外网友对比男、女式牛仔裤是女性真的不需要口袋吗?答案截然相反。据国外女性服装调查显示,63%的女性强烈要求愿意购买多口袋而不是紧身的女士牛仔裤,35%的女性表示自己曾因外套没有足够大的口袋在外出时遭遇过尴尬的困境。面临着如此境况,在女装设计师们仍旧着力于设计更紧身、更性感、更露肤的衣服时,女性消费者们只能转向购买男装以满足自己日常的穿衣需求。“我不是真的喜欢男装,我只是没有别的选择。”不仅如此,性感、白幼瘦等当下主流审美本身也是男权凝视下的审美产物。当女性曲线成为了当下女性消费的时尚符码时,那些不适应过度露肤的女性们只能成为这场消费游戏中被放逐的异教徒们。无论是因为身材问题穿上紧身吊带被他人指指点点,还是由于衣服过于紧身导致进食困难,这些都使得不少女性消费者们转向购买更加宽松、休闲、舒适的男性穿搭,更成为了无性别穿搭中坚定的捍卫者。网友讨论粉红税问题当女穿男装成为部分女性不得不的选择时,选择继续追寻女装潮流的女性消费者们也在遭遇着粉红税的困境。“粉红税”本意,指的是相同或功能相似的商品针对女性消费者的定价要更高,而因这样的产品往往采用女性更喜欢的粉色,从而命名成粉红税,而粉红税在“她”经济时代下,被演绎的淋漓尽致。同一品牌的同一系列鞋,只因女款采用的是嫩粉、嫩绿等颜色设计,就要比黑色、灰色的同款运动鞋溢价高出20%不止。无独有偶,同品牌的男女款洁面,女款要比男款贵上20元。甚至不仅仅是服饰与美妆,2020年,天津市双峰道的一家饭店还专门推出了食量更小的女性盒饭,价格上却与其他盒饭一模一样。即使不少商家辩驳道,为了适应女性需求,他们在女款产品设计上都采用了更贴合女性身体的设计,然而当商家完全掌握产品的解释权时,消费者们迎接的却是多元却虚假的选择。同品牌的男女款洁面,女款要比男款贵上20元更发人深省的是,在提出“粉红税”这一概念之前,几乎很少有人能够察觉这场双重性别歧视的入侵,这何尝不是对性别结构性不平等的长久默认。粉红税、性别税的背后,是对女性消费需求的污名化与强制固化,更是从权力结构层面否定了女性群体对两性气质的塑造,对女性而言,仿佛只剩下了顺从还是反叛,属于女性自我阐释的正名却久久不能来到。至此,女性不再是一种处境,更像变成了一堆筹码。必须承认的是,在当下这个被身体审美建构的后性别社会里,消费本身可以是性别的另一种注脚。在鲍德里亚所建构的消费社会中,消费是人的同一性的本源,一切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都被消费所建构,因此人们也在消费中,建构出对性别的自我解读。然而当女性消费困境并未从“不得不”中解救出来之前,单纯通过性别错位来完善两性消费并无法模糊“她”经济中对女性消费者们造成的伤痕。如果仍然不能看见女性走过的那些险峻的过往,至少不要再让女性成为一种名义上的书写,不要让性别成为资本对未来的寓言。(图片来自网络)参考文献:[1]唐昱.明清“易性乔装”剧之研究[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6,(02)[2]东七门:《“我只穿男装”,希望女孩永远不懂这句话》
2022年9月8日
其他

从好嫁风到难嫁风,观念流变下的“鹬蚌相争”

「化解问题,并非依靠制造新的对立。当我们从两个词、两种定义中跳脱出来,便能遇见更广阔的天地。」>>>如今,互联网的沃土上好像吹起了一阵“难嫁风”。它时而停留于一种对生活的抱怨。比如,“我想躺平,不想打扫家务,真是个难嫁风女孩”。时而又成为一种个性的宣言。比如,“做个难嫁风女孩,读书、旅行、爱花钱”。“难嫁风”真的像一阵风,看不见也摸不着。不过,可见的是,难嫁风并非来势汹汹,它的温和之处就在于,它已然隐匿于网络对话的一呼一吸,成为聚散于诸多聊天场景下的点点空气。更可见的是,在吹起这阵“难嫁风”之前,一阵“好嫁风”其实早就已经吹了好多年。(《失恋巧克力职人》中的石原里美被认为是典型的“好嫁风”)“好嫁风”一词起源于日本,即モテ(Mote)风,是日语モテる(moteru)
2022年8月24日
其他

“如果我没上过大学”:职业选择预设下的读书之困与本我质问

「奋勇争先是一种选择。接受平庸也是一种选择。重要的是站在理性与情感之间,徘徊不定却不曾退却。」>>>我们常常被教导要努力学习、进入大学,但你曾否想过,读大学反而会成为未来职业选择的限制?近日,小红书网友发布的一则帖子“如果我没上大学,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做服务员”引起了热议,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抒发自己想从事美甲师、理发师、收银员等职业而不能的无奈。随之衍生的微博话题#年轻人为何不愿做普通劳动者#也登上了热搜。(小红书网友的相关评论)如果说每一年的应届毕业生都面临着前路未知的迷茫,那么在被称作“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22年,由“就业难”导致的怅惘与无措似乎来得更为凶猛。后疫情时代的经济下行压力积压成重峦叠嶂,就这么横亘在了1076万应届毕业生身前。于是,大学生们不免产生了一种怀疑:如果没读过大学,自己是不是能心安理得地找一份没有学历门槛的工作,也就不会陷入如今进退两难的境地了?(历届高校毕业生数量,单位:万人)普遍的心理迷失之下,需要作出解答的是,“读大学”在现代语境中是否真的可能成为了一种禁锢。然而,归根结底,解谜之钥或许不在于应然与否的争论,而是读大学究竟如何影响并塑造了当代青年人。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多元与狭窄共存纵观往年的毕业生就业季,迷茫似乎是20岁世代永恒的课题。在应届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的今年,“如果我没上过大学”这一话题所引发的热烈讨论同样反映出了当代年轻人的迷茫。隐含的潜台词是,“读过大学”与“只完成义务教育就能做的工作”之间似乎存在一种很难弥合的区隔,至少在大众的主观感受上二者是割裂的。这不免让人联想到多年前“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新闻事件,但时至当下更尖锐地指向了没那么“优秀”的大学生。(图源《花束般的恋爱》)随着群体数量的猛增与就业市场的相对饱和,年轻人在踏入社会时承受了不同以往的就业压力。群体中的头部位置毕竟是少数,对于文化资本薄弱的大多数而言,没有过硬的技能和不可替代性,他们在就业场域中并不占据优势位置,所以就业的选择权也较为有限。然而,相比于文化资本更为薄弱的底层群体,“读过大学”的年轻人面临着一种更为尴尬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此话题中传达出的职业向往可能来源于兴趣爱好,也可能出于现实收益考量,但其共同的意涵是:读过大学,某种意义上抹杀了某些职业选择的可能性。(抖音网友的热评)悲哀的是,尽管在现代化背景下,新的职业类型层出不穷,人生看似充满无限可能,但Z世代大学生所面临的职业选择并非完全多元,反而呈现出一种内卷化的狭窄倾向。正如虽然“宇宙的尽头是编制”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笑谈,但每年增长的考公、考编人数却表明,其中真意并不一定只是一句玩笑话。这一社会现实有些类似于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中的看法。他认为,现代晚期的功绩主体拥有过量的选择,因此没有能力建立一种密切的联结。多元选择往往意味着另一层面上的窄化,相较于过去年代的年轻人,我们在面临职业选择时承受着更大的悬浮感和不确定性,表现出风险社会特有的审慎,或许也在囿于自己编织的牢笼。读书之困:大学生身份是一种禁锢吗?实际上,大学生们的纠结和困顿并不难理解。鉴于读大学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最为重要的上升通道之一,大学生身份也被赋予了特殊的社会期待,而社会分层机制对收入、社会地位等因素的筛选无疑牵绊着个体的职业认同感和就业选择。因此,“普通”一词背后的隐喻是职业等级的划分,在宏观的社会规训下,大学生看似不想、实则不能成为所谓的“普通劳动者”。(陆学艺对社会阶层的划分)那么这是否代表,大学生身份已经成为了年轻人择业的一种禁锢呢?社会学家保罗·威利斯在2019年出版的著作《Being
2022年7月21日
其他

被改编的《玫瑰少年》,难抵意义的彼岸

「《玫瑰少年》所追求的并不是弱者也能变为强者的逆袭成功,而是弱者也应受到尊重的朴素心愿。」>>>“睁眼看看我们一路怎么来的,随便他们给我贴上什么样的牌子。”漫天玫瑰花瓣中,周深和Gai将手举过头顶,食指指天。(《天赐的声音》节目)这是由浙江卫视推出的音乐励志节目《天赐的声音》第三季。在节目中,常驻嘉宾和飞行嘉宾互相合作、组队演唱,进行“荣耀金曲之争”。本季第三期,周深和Gai凭借这一首改编的《玫瑰少年》获得了荣耀金曲。在节目上,这首歌曲的全新演绎受到了声音鉴赏团和唱演嘉宾的一致好评。同为竞争者的胡海泉说道:“谢谢你们给我力量,我觉得这首歌一定能红。”然而,同样是这样一首改编版的《玫瑰少年》,在互联网上却遭到了不少乐评人的批评。博主@呆若木一
2022年4月7日
其他

“与素颜和解”:容貌审判下的“比较”漩涡

「真正的自信,并不是“比下”之后产生的暗自庆幸,也不是消除客观存在的“对比环境”,而是将“差距”理解为“差异”,善待他人、悦纳自己。」>>>这恐怕是最轻易的一次“和解”,你甚至不必说话,只需要晒出一张照片。但也是最困难的一次“调停”,“当事人”尚未战个明白,围观者就已吵得火热。(相关话题接连登上热搜)最近,抖音上出现了一个话题活动叫“与素颜和解”。参与规则,即晒出自己的素颜照片或者视频,展示出未经修饰的一面。想表达的无非是:在这个习惯了美妆、滤镜、修图的“精致世界”,我们要拒绝容貌焦虑,悦纳自己的“素颜”。
2022年3月27日
其他

“张同学”出圈背后|被土味误读的田园浪漫

「观看农村的同时,有人看见迷茫,有人看见热爱,然而共同观看的,实则是另一种可能性,一种可以被时代坦然承认的,隐隐约约却带着忧愁的幸福。」>>>“一天不看,浑身难受。”最近打开抖音,就能看到霸榜刷屏的“张同学”。他是一个来自辽宁营口普通的农村青年,每天用视频记录着自己简单的乡村生活。早晨睡醒了,收拾一下床铺,加工昨晚的剩饭,日常来点六味地黄丸,有时和亲朋好友在家里聊聊天。就是这么朴素的“流水账”式记录,仅仅两个月,39条视频,张同学涨粉便已超过700万。(“张同学”抖音账号)而这并不是农村景观的第一次出圈。无论是李子柒视频的爆红,还是“清水河”家门口打鞭,扎根于农村生活的景观文化借助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建构了属于它自己的意义存在。自然,农村景观也面临着“土味”“奇观”等对农村审美的赛博争议。喜爱者称其为城市生活的解压文艺,质疑者厌弃其是现代审美的后退,好奇者通过视频细节剖析其背后的制作与运营。然而在审判与非议中,无数人不自觉被“不知道在看什么,但是一天不看全身难受”的魅力所吸引,也让我们看到了对乡村生活认知的另一重可能。从李子柒到张同学,影像中的田园浪漫究竟有着多少解读?01怀旧的真实:有质感的乡村书写与其他乡村视频不同,张同学的视频中并未有着“家庭琐事”、“美食制作”等明确的主题,而是在日常平凡琐事中用真实的时代符号,勾起人们共同的回忆,建立情感连接。在“在来噢”视频中,随处可见的是床上的碎花被,桌上的闹钟、珐琅杯,墙上的老海报,甚至于喝的饮料都是爽歪歪、AD钙奶,这些老物件细节最大程度地还原那个年代人们的记忆与乡村生活最真实的样貌。(张同学视频中的老物件)在主题音乐上,张同学也选取与港剧音乐节奏、旋律十分相似的bgm,以此唤醒曾在那个年代生活过的人们的情感记忆与追思,每个人都或许能在视频中找到掺杂着自身经历的影像碎片。除了代入感极强的细节,张同学视频的怀旧质感还来自于其第一视角的影像叙事与衔接紧密的叙事手法。视频开头的第一个镜头往往就是张同学自己。没有额外的解说词,人们通过张同学起床后的一系列活动,在张同学“我”的视角中,看到最普通的东北农村青年一天的经历。不仅如此,张同学还善于利用仪式化的事件打造时间基调与生活场景。两周一次的赶集,亲朋好友的庆生,初雪到来时清扫门口积雪,与老板娘讨价还价的交谈,在生活化的纪实影像里,人们看到了回不去的曾经。代入感极强的叙事方式,营造出张同学视频里温暖的怀旧真实,而在质感丰富的乡村生活中,网友们也借助怀旧逃离现实的重负。“无房贷,无车贷,张同学的生活可真舒服啊。”这是对张同学视频分析的解说下,频繁出现的关键词。事实上,张同学作为一名农村青年,同样面临着求职、生存的困境。“求职面试”一期视频中,张同学虽未展现求职的全过程,但通过擦皮鞋、整理头发、讨论年薪的细节拍摄,部分还原了当下求职的艰难。(张同学视频解说)在艰难的现实困境的与简单的乡村生活冲突之下,张同学的视频呈现出了一种奇妙的和谐,这种和谐或许来自于他不过度渲染的细节拍摄,又或许来自冲突中的真实质感,既有生活的无奈,又饱含着纯粹的热爱。随着张同学视频爆火后,对张同学视频的模仿拍摄也层出不穷。无论是高楼大厦的原住民,或者是从偏远的乡村中走进大城市的“打工人”,他们在都市视角的观看中,对农村景象进行再想象、再生产,从而建构出“怀旧的想象共同体”
2021年11月28日
其他

《以家人之名》:血缘能否给予我们幸福?

近些年,以亲子关系和原生家庭问题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在逐渐增多。2018年上映的《狗十三》,以及去年热播的《都挺好》,都推动了“原生家庭”这个长期被忽视或者被回避的问题走入公众议题中。
2020年8月17日
其他

大胃王吃播挨批:走到食物链顶端,走不出吃播怪圈

「经济资本驱动下的大胃王们一开始还是获利者的角色,但随着步子越跨越大,免不了和受众一起成为直播领域里的“数字劳工”」>>>吃播,吃饭直播的简称,肇始于韩国,因颜值高、胃口大、吃不胖三大特点成就吃播独辟直播业一领地的传奇。吃播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89年,日本一档大胃王竞技类综艺节目《元祖!大食い王決定戦》将“他人吃饭”推到台前。△
2020年8月13日
其他

漫展“不雅照”事件:对“稻草人”的讨伐,解决不了“人”本身的问题

「任何天马行空的文化活动,都应当扎根于现实世界的“泥土”当中。只有勇敢地守住道德底线、明确行为界限,小众的亚文化才能更好地焕发本来的面貌,真正地做到为自己代言。」>>>“保安在哪里?你有必要这样吗?请你不要再给JK圈子抹黑了好吗?”近日,上海漫展中一名身穿JK制服(日本女性高中制服)摆拍的女子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拍摄过程中,这名女子跪在地上,面对照相机摆出各种姿势。此时路过的另一名女生则大声喝止了她的行为,并怒斥其摆出的“不雅姿势”是在给JK圈子抹黑。(事件截图)面对指责,这名正在参与拍摄的女子明显有些不知所措。(事件截图)事后,这件事情登上了微博热搜,并引发了网民们的激烈争论。同时,网络上也流传出了从该女子背后进行偷拍而得到的“不雅照片”。被指责的女子随后连续发布了两则致歉声明,称她的本意只是拍照,而不是出于“性暗示”等其它不正当的目的。(涉事女子的微博回应)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网民们对这名女子的指责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围绕其行为展开了一场“有罪与无罪”的大型“辩论”。我们不禁要问:本来普普通通的一场漫展,为何会衍生出如此之多的争议?“不雅照”的拍摄与传播背后,究竟孰是孰非?阴谋or误会,犯错者谁?回顾网民们的发言我们就会发现,过度滋生的情绪争执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对事件本身的讨论和分析,舆论的焦点被不知不觉间转移到了极端的“对与错”上面。对此,我们应当跳出深陷于有关涉事主体“有罪与无罪”的一刀切思维,回归事件本身。从这名被怀疑摆拍“不雅照”的女子来说,她的确犯了错误,也应当接受人们正当的批评。她的不妥之处就在于没有考虑到自己摆出的姿势与其所处的公共环境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与矛盾。就算是在二次元氛围浓厚的漫展,她的动作也应当基于现实的社会规范,而不是仅仅为了追求照片的理想化效果。(正常的JK服饰照片)此外,在公共场所拍照不仅应当照顾到公共利益,还要懂得如何保护好自己的个人权益,防止被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从事后传出的偷拍照可以看出,这名女子缺乏对自身隐私安全的防范意识,没有考虑到“背后偷拍”的风险及其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这确实需要公众帮她提个醒。同样,对于这名在视频中愤怒地劝阻这名女子摆拍的路人女生,她的行为也必须要辩证地予以看待。从她敢于去指出和阻止自己认为有问题、有争议的行为可以看出,她确实是一个勇敢、正直并且热爱自身圈子文化的爱好者,但她的做法是否也有待改进呢?(指责涉事女子行为不妥的路人女生)的确,早年间的漫展风波可能影响到了她对这种“擦边球行为”的敏感神经,以至于让她难以控制自己的愤怒并站出来进行控诉。但抛却情绪的影响,这位路人女生的指正行为应当以一种更加理性的方式来进行,而不是在事实尚不明确的时候就贸然地发动人身攻击或者是扣帽子。例如她可以先提醒那名摆姿势的女子不要再做这种动作,给她讲明这样做可能带来的误会与风险。如果她不停止,那么再去寻求现场安保人员与管理部门的帮助,将她“请”出场外。当然,我们的注意力不应当被局限在那名女子的行为身上,而是要去追问这件事情的另一个核心:是谁偷拍了这名女子的不雅照?又是谁在偷拍后肆意地传播到了网络空间之中?(某些不拍正面的无良“摄影师”)在这件事中,真正在逾越法律红线,践踏社会道德的人是那些偷偷绕到女子身后,将镜头对准其隐私部位的无良“色影师”们,以及公开在网络上传播和转发不雅照的无良网民们。诚然,这名女子的姿势和动作的确有问题,但这与偷拍、传播、转发的行为并没有切实的因果关系,她的举止也不应该成为这些涉嫌违法行为成立的理由。换句话说,无论是接受拍摄的女子还是苦圈子文化被玷污的路人女生,她们都是受害者。(某网友的点评)正常的摄影师,在看到这种有风险的姿势时,第一反应应当是去提醒或制止,而不是端起相机;某些网民在看到这些涉嫌危害她人隐私的照片时,应该去向平台举报而不是假借“讨论”之名进行二次传播。所以说,大家的讨论虽然要分个对错,但是也不能囿于一种“说一不二”的绝对逻辑上面,将某个主体行为的不妥之处,全盘上升到解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莫要让“稻草人”遮蔽真正的问题从对与错的偏激认识当中,我们还会发现一种朴素的“社会归因”思维。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对一时难以言说清楚的漫展风波时,大部分人都渴望在模糊的迷雾当中为自己的认知找到一条稳固的因果路径,并借以理清现状、消除不安。但是,对因果的诉求应当基于事实,而不应当在情绪的包裹下进行。否则,毫无意义的“怀疑论”甚嚣尘上,一个又一个脱离原本事件的虚幻的稻草人被不断树立起来,成为了人们攻击与谩骂的靶子,致使原本应当成为焦点的问题被逐渐掩盖。(各执一词的主观臆测,图源“澎湃新闻”)上海漫展的这次风波,原本不应当被牵扯到对亚文化的攻击、对涉事女子本人的人身攻击身上。舆论的利剑应当指向如何能够切实可行地解决问题、避免问题,而不是对空言说,将力量倾泻于少部分人炮制出来的“稻草人”身上。(微博热搜截图)例如这件事情发生后,网民们对“安全裤”的讨论热度却超过了对“偷拍”这种恶性行为本身的探讨。“穿没穿安全裤”成为了衡量该涉事女子有没有搞色情的一个硬性指标,成为了一种她能否用于洗刷自身罪名的必要条件。在这样的讨论中,一条原本无害的裤子却不可避免地被涂抹上了一层社会道德的色彩,成为了部分网民肆意攻击的稻草人靶子。而原本大错特错的“偷拍”行为及其背后的始作俑者却难以得到充分的关注。穿没穿安全裤与有没有刻意打色情擦边球并没有实质联系,对安全裤的讨论再怎么热烈也无法改变“偷拍”这一既定事实。显然,如何解决这些“人”的问题,远比一味地讨伐以“安全裤”为代表的“稻草人”来说更加重要。真正需要被关注的问题是漫展及其背后的亚文化应该如何健康地发展下去,是如何保护正常被拍者的个人权益,是如何杜绝无良摄影师以及软色情的无孔不入,而不是在适当的批评过后还要无休止地去臆想涉事女子的行为动机,为她做“犯罪”心理侧写,让她沦落为强盗逻辑和网络暴力的牺牲品。(广州漫展上的歪风邪气)在上海漫展前几天举办的广州漫展上,就发生了远比前者更加恶劣的软色情行为。一名女子公开在漫展现场掀起衣物,暴露隐私部位,卖肉卖腐;而现场数量众多的摄影师不但没有劝阻,反而积极配合。随着亚文化“参与式生产”的规模不断壮大,商业化的不断渗透,圈子的准入门槛也开始不断下降,以至沦落到今天被各种色情擦边球活动碰瓷的地步。而一次又一次的恶性事件也成为了社会大众认知小众亚文化的“窗口”,色情、低俗的污名化标签也逐渐与亚文化绑定在了一起,实现了谁也不想看到的“反向出圈”。(上海漫展的另一起低俗事件)而广州漫展上的这名女子及其周围的“色影师”,就是那些为了流量无所不用其极的典型代表。这些人只是在借助亚文化的热度,侵蚀着正统圈内人士本就所剩无几的话语权,刺激着社会大众对小众文化的忍耐限度,拨动着大家对于某些“擦边球行为”的敏感神经。回到上海漫展这件事儿上来,“路见不平一声吼”的那名女生之所以一见到那位摆姿势的女子就急于与其划清界限,其实也可以被视为亚文化圈子被各种无底线行为搞得“神经过敏”的一种过激反应。而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这种现象,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希望就不仅仅应当寄托于亚文化圈子内部的软性“自治”,还需要漫展的主办方和相关部门管理者基于法律规章的强硬“外治”。当然,所谓的外部管理也不是仅仅在会场外面树立一纸空文,而是要对那些挑战底线的行为进行及时的劝阻和零容忍的打击。(涉事女子的道歉)总之,漫展不该成为某些人批量生产软色情的“加工厂”,也不该成为污染社会风气,挑战社会公德的替罪羊,更不该为那些心怀鬼胎之人的所作所为买单。任何天马行空的文化活动,都应当扎根于现实世界的“泥土”当中。只有勇敢地守住道德底线、明确行为界限,小众的亚文化才能更好地焕发本来的面貌,真正地做到为自己代言。参考资料:BB姬:《漫展是如何沦为“福利姬温床”的?》GQ星球:《上海漫展JK“安全裤”不雅照事件曝光!》
2020年7月28日
其他

B站《后浪》:时代与我们,没有前后之分

「反思与赞美,总该相遇」
2020年5月5日
其他

广场舞大妈骂哭滑板女孩:从孤独防御到二元对立

贾广惠:《从扰民到反美学的传播议程变迁——论广场舞大妈的媒介形象建构》
2020年5月1日
其他

罗翔说刑法:猎奇心使你点进来,正义感使你看下去

「看得见的不需要相信,看不见的才需要相信。」>>>最近有两个地方能看到全国各大高校各个专业的学生,一个是思政大课堂,另一个就是罗翔的法考网课。这个人到底何方神圣?罗翔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因为在教授刑法的视频中语出惊人,频繁登上热搜。例如,“青春型精神病”就戳中了每一位追星少年少女的心坎。他开通个人号的当天,就收获了90万粉丝,发布的唯一一条视频观看量达到278.8万。除此之外,在他的影响下,当年三聚氰胺“郭利案”重新浮出水面受到大众关注。网友在转发中纷纷感慨“冲着段子点进来,却越看越令人唏嘘”。罗翔在视频中分享了这样一个案情:2008年,当事人郭利将女儿食用过的雅士利奶粉拿去检测,发现其三聚氰胺含量超标200多倍,引发女儿严重肾结石。于是他向商家索赔200万。而雅士利直接报警,潮州法院一审以敲诈勒索判处郭利五年有期徒刑,二审维持原判。郭利不服,期间一直上诉,但因“拒不认罪”没有得到任何刑罚的减轻。直到2017年,广东省高院重审此案,才当庭宣布郭利无罪,可申请国家赔偿。此时,出狱的郭利已经妻离子散,只能靠父母的低保过活。罗翔分析,这个案子的重点在于:对于个人来说,只要法律没有禁止的,就是你的权利;对于公权力来说,只要法律没有授权的,就不得处理。而当时的情况,更多是乱判和镇压。讲到案件结尾处,他灵魂发问:“你赔多少钱,能够让正义得到实现?可能赔多少钱都没用。”明确权利观念,我们面对侵权索赔和无端欺压时,才不至于手无寸铁。总之,这位教授沙雕出圈,正经出圈,发个大头视频也出圈,凭一己之力攻占了B站“法律”词条。这一切,都要从逐渐走上日推的“法律段子”说起。1
2020年3月11日
其他

《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 | 在我的世界,言说神秘之域

红岸基地开会当然,联合政府吵架扔鞋、技术公有化的美苏冲突也从历史带到未来重现。这些基础材料不仅是主流的、熟悉的,而且是东方哲学的,即所谓“欲言又止”。我们更擅长用一个命题去呼唤某种思想。▲
2020年3月4日
其他

“致良知”还是“洗脑控制”: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的画皮下是谁的野心?

「自我反省本身是一种极其个人、需要时间、强调理解与理智的过程,但“台上激情演讲,台下哭成一片”式的自我表露看中的却是情绪的宣泄,而不是理性的反思,最终很可能沦为一场“表演”或者“作秀”。」
2019年12月28日
其他

「地域拖油瓶」如何打破地域歧视?

在既有的社会框架之下,部分媒体对某些地域符号的大肆渲染,使得一些缺乏理性认知的受众将对个体的负面印象推论至整个社群,地域想象演变成了一种污名化的人格特质,心理学中以偏概全的「光环效应」由此生效。
2018年6月20日
其他

微博封杀耽美,同性恋不应成为色情经济的替罪羊

由此看来,同性恋这一现象既没有跨越历史,也没有跨越种族,它是人类社会中自然存在的现象。虽然目前对于同性恋的成因尚无一个统一并明确的科学定论,但它从来都不应该是贬义词,也不应该和色情混为一谈。
2018年4月15日
其他

知著网

当我们还在微信、知乎上为动画本身争论不休时,小猪佩奇作为年度最火IP人物早已红遍抖音,成为社交网络最火的“带货女王”。这年头,没有佩奇纹身贴、佩奇包包和佩奇手表的你,哪好意思说自己是社会人?
2018年4月11日
其他

考研泄题舆情的痛点是什么?

倒不是因为今年的考研大军比去年多了37万人,也不是因为背的肖秀荣再次成了试卷上的材料,而是一位名叫“李林”的数学老师被多名网友举报涉嫌在考前的辅导课上泄露了今年考研数学的原题。
2017年12月27日
其他

知著专访 | 西瓜视频姚帅:头条想先懂个性化,再谈包容性

我们说视频用户从一起看电视的时代,到现在通过手机看视频的时代,经历了场景和设备的变化。全家用电视来接收视频信息的时候,这个时候属于公器设备,到使用电脑来看视频的时候,这时候演变成一种共有的私器设备。
2017年11月18日
其他

万圣节Trick or Read?这次,知著网编辑们的书归你了!

媒介话题中的观点,学术视角下的时评。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官方发布平台。
2017年10月31日
其他

符号暴力下:那些成绩好的女孩子怎么样了?

10月19日,浙大社会学教授冯钢在微博上“歧视女研究生”的言论被网友翻出,引发激烈讨论。他本人也和其他微博用户展开了论战,被逼急后甚至不顾形象口无遮拦,用含有生殖器的粗俗言语公开与网友对骂。
2017年10月24日
其他

阿尔法狗再进化,AI危机真的来了?

似乎每次人工智能的进步都会引发有关AI恐慌的讨论。人类似乎在历史的各个时期均表现出对可能超过自身发展、威胁「统治」地位的AI的畏惧。可是这次阿尔法狗的自我学习真的标志着AI危机的来临吗?
2017年10月19日
其他

知著专访|池子:真实自在的追风少年

“还是要在兴趣和工作之间要找一个平衡吧。本来是挺好玩儿的一件事,写就是为了开心嘛,但是当第二天要交稿,前一天还没写完,并且特别累的时候,就是要找一个平衡,学着调整心态,尽量把事情开心地完成。”
2017年6月20日
其他

《萌主来了》 | 看明星和萌宠如何斗智斗勇玩出新花样

而节目中由于要去外地面试无法照顾宠物的郭女士则是第二种类型。郭女士平时对待宠物并非没时间照顾,而是对自己的两只狗狗操碎了心。她在给刘宪华(Henry)做宠物交接的时表示:“拿它当自己的孩子来养”
2017年6月19日
其他

台湾同婚合法化 | 狂欢过后,我们还应谈些什么?

5月24日下午4点,台湾「司法院」14位大法官做出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释宪文。一经发布,「司法院」的网站便因大量网友涌入而瘫痪了20多分钟[1]。台湾即将成为亚洲第一个在法律上承认同性婚姻的地区。
2017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