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符号暴力下:那些成绩好的女孩子怎么样了?

2017-10-24 宛艺 知著网

——“分数和排名不重要是男生的自我安慰。”

——“历史证明学术界不是女性的地盘!”

这场硝烟弥漫、愈演愈烈的骂战已经持续发酵了五天,对此,你怎么看?

10月19日,浙大社会学教授冯钢在微博上“歧视女研究生”的言论被网友翻出,引发激烈讨论。他本人也和其他微博用户展开了论战,被逼急后甚至不顾形象口无遮拦,用含有生殖器的粗俗言语公开与网友对骂。

事件源于他四年前微博上的言论。他质疑学校研究生推免制度选拔的公正性,认为“女生读研后继续走科研道路的十不足一”,“女生少有专心做学问的”,“大多混个文凭”。

为何四年前的微博,又被翻了出来?

目前,推免季已经结束,还有一个月即将迎来考研。在这个时间敏感点,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冯钢2013年的微博在2017年10月19日17:20被一个名为“当妈欢乐多”的网友挖出来评论:“哈哈,真得为他们担心了,连无心学术之路的都考不过[哈哈]好担心好担心哦!”点赞数达到765。一些人陆陆续续开始参与这个议题的讨论,舆论进一步扩散。

冯钢不得不于10月19日20:05发微博回应此事,看似为自己“性别歧视”辩解,却真实表述了“女性朋友们都往‘性别歧视’上去想问题了”。


而忽略反对他的声音中也有男性网友,言语之间透露着“男性至上”的思想。

恰恰这个回应触发网名群体“爆点”,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多网友开始参与这个议题的激烈论战论,讽刺冯钢的“社会学家”的抬头。冯钢再次回应并且矛盾升级,舆论愈演愈烈直至冯钢与反对者们带脏话对骂,甚至出现带有生殖器的粗俗话语。

对于此次事件,舆情数据显示网友情感态度上大多持反对意见,但仍然不乏一部分狂热支持他的人。另外小部分人保持中立。具体分布比例如下:

01

反对者


考试是公平的,没有给女生任何优待。标准既定,为何责怪女生?这是没有任何歧义和含糊的地方,就是赤裸裸的公然对女性的性别歧视言论!

02

支持者


抨击女权癌,“遇到对男性不公平就是我是女人你让我应该的,犯错了就说我太单纯了我没想过我不知道,然后发生矛盾事故,立刻推给男人”。

03

中立者


如果社会发展了,社会意识真正实现男女平权平等,我们所争论的矛盾点也就会随之消失。

为何这个关于推免生性别的议题在网上会一石激起千层浪,触发“爆点”?

为何“学历”+“女性”会成为热敏词汇?

为何每每触及“女权”都会引发大众的狂热情绪?

符号暴力

——媒介偏见与大众的认知偏见相互作用


在传统“男尊女卑”思想的社会中,总是认为公共场合上的竞争性工作是属于男性的疆土;而女性生活的经典舒适区域是围绕着家庭的方寸之间展开的。女性被视作弱势群体,更适合相夫教子,被约束于私人领域中,没有能力驾驭公共领域事务。但是高学历女性在大众认知看来是“强势”的,不符合大众的认知规则,因而他们会将高学历女性视为“异类”,排斥打压。

美剧《生活大爆炸》中学霸神经生物学家Amy

除此之外,媒介的功能性也起到作用。《社会印象:意识,还是无意识控制》中说,“一个人获得一定社会声望的过程,往往是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体人们掌握了他或她的部分信息,这些信息经过人的记忆系统的认知整合进而形成了某种社会印象,并且这种社会印象一旦形成往往具有牢固性、延续性,即在性质和时间上都不容易发生改变。”新闻媒介建构的高学历女性形象更偏向于负面,新闻更多关于“自杀”、“择偶难”、“就业难”等话题。

新浪网女博士新闻报道基调百分比分布图

新浪网关于女博士的负面报道主要集中在女博士婚恋困难、婚恋别骗;违法犯罪;被杀害被强奸等方面。

大众媒介以“围观”的心态注视着这一女性群体的一举一动,寻找其中新鲜刺激和另类的话题。媒介报道的话语、选取的案例带有偏见和认知不全面,使高学历女性种种问题在媒介镁光灯聚焦下被放大,大众的“扫帚星”效应加深整个社会对女博士的认知偏见。因此,媒介在女博士社会印象形成中的渲染、暗示和价值引导的作用值得引起重视。

文本娱乐化

——正在增加女性的社会舆论压力


将“女博士”等高学历女性妖魔化在互联网上可以看作是一种性别意识的调侃。

图为古代女子共读《女诫》

较之于中国传统女性“女子无才便是德”、崇尚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现在的女性更为开放,不再拘泥于方寸之间,甚至可以在男性擅长的领域与之竞争抗衡。这无疑是对“男权”社会的反抗,被视为“异常”。

因而在互联网上,关于“女博士”、“第三性”的段子、故事、视频满天飞,有人恶意描写、以讹传讹、嘲笑讨论;也有人表示支持、赞赏和鼓励。总而言之,性别话题层出不穷——“女权”、“男权”争论不休,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在社会中,“女性”、“歧视”等字眼成为热敏标签。但“第三性”、“女博士”这些标签本就恰恰是女性不平等的潜在象征。它从一个“笑点”演变成一个社会价值倾向,在不自觉中影响不少人对待高学历女性的态度。

男性主体

——选择议程镇压


当今社会,尽管“男女平等”的口号被反复提及,但是不可否认事实依然是男性在社会中占据着较为主导的地位。面对女权主义者异军突起的反抗,男性会选择通过议程设置镇压。他们将高学历女性“强势群体被弱势化”。正如冯钢教授,尽管他并没有研究过社会学中的性别领域,但是他依然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提出“女生就是不学无术混文凭”。

微博上对“女司机”的吐槽

他们故意嘲笑贬损从事那些从事着“男人”工作的女性们,以显示自身的男子气概。同时又可对社会群体的价值判断设置议程和方向,加深社会对女性主体性的偏见。网络群体更容易跟随优势性意见,单纯地站在所谓“公正”的立场上,一边倒地为“弱者”伸张正义。当他们一经触及性别议题这个敏感话题,狂欢情绪一触即发。

文明社会,男女真的平等了吗?


在男权社会长期的影响下,女人总是倾向于贬低自己,在不自觉的潜意识中为自己取得一个“弱势”的定位,以期待符合社会认识而获得宠爱和关注。

图为《第二性》作者波伏娃

就像大多数女生在当英雄和被保护之间都会选择被保护一样,这种弱势心理也早已在女性当中根深蒂固,如果有女人打破了这种思维定势,逆道而行,必然会被认为具有男性特征,遭遇丧失女人味的危险。

越来越多女博士走上“相亲”道路

高学历女性正是因为涉及了男权统治的范畴,所以一般“女博士”都会在博士前特别加上一个女字,其潜在含义就是指其性别和学历在大众的观念中已经不能吻合,女博士也因此被印上了“第三类人”的符号烙印——被认为是“不近人情、孤傲冷漠、缺乏吸引力和以自我为中心”。


复旦女博士于娟用生命最后时刻反省高压下生活习惯,最后还是抵不过香消玉殒;

前几年微博上广为流传的女生读研前后照片对比,风华正茂与皮肤枯黄……

镜头聚焦下,是一张张年轻的脸庞。猎奇之后,谁又会真正来关注高学历女性这个群体的科研压力、社会质疑和时代困惑,她们承受着社会的舆论压力,可仍未出现一个认可和保障。


图片来自网络、微博截图。

参考文献

赵巍,第三类人: 女博士的媒介形象分析

杨英,女博士的社会媒介印象研究

洪静,新浪网新闻报道中建构的女博士媒介形象研究

李浩然,认知偏向研究的进化心理学视角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