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庆瞭望一岁了,一起看见更精彩的世界!

重庆瞭望编辑部 重庆瞭望 2024-05-27


今天,重庆瞭望正式上线一周年了。


一年来,我们围绕政经大事、解读发展大势、抒写民生期盼。对热点不缺位,对大事不失语,坚持提供独家、原创、鲜活的优质内容。


一年来,在大家的热心陪伴下,我们有太多喜悦需要分享,也有不少遗憾意难平。在此,千言万语凝结为一句话:感谢您的关注、阅读、点赞、分享!


▲2023年3月15日,重庆瞭望举行上线仪式。记者 万难 摄/视觉重庆

在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瞭望?

瞭,本意为眼珠明亮,有清晰、明白之义,更有登高远望、明见万里之意。瞭望不仅是一种观察行为,还涉及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充分的估计和判断,对于预警除险固安有着重要意义。


一年来,在信息如潮、观点泛滥的互联网上,我们时常追问自己:今天,我们为什么还需要瞭望?


太阳到底是早上大,还是中午大?在《两小儿辩日》中,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对同一件事情,两个人得出截然不同的两个观点,孰对孰错,孔子不能决也。


这也是我们每个网友都会面临的问题:参考和评判的依据、标准不一致,得出的结论也不一致;许多“至理名言”或经验判断也会受立场、价值、利害关系、主观好恶等影响,有其局限性。


网络上纷纷扰扰,大V到处在带货,热搜可能变传谣……当利益影响立场,是非被情绪左右,又该向何处寻找权威?舆论场嘈嘈杂杂,权威专家被人质疑,权威媒体受到挑战……当信任面临危机,偏见先于判断,又该如何重塑权威?


权威不是来自定义,而源自每个人心中理性的正义。因而,权威绝不会“孤掌难鸣”,而是能够处处印证。


重庆瞭望重金征稿、求才,就是希望理性的声音能够响彻网络,真理的力量能够涤荡人心。也只有回归到理性的基点,人们才能形成更稳定的共识,产生更持久的共鸣。


在今天,网络上并不缺少观点,但思想却依然很稀缺。每个人都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但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理性的思维和推理的逻辑。


因而,网络上越是众说纷纭,越不能听风就是雨,而是要去学会辨别真伪、理性思考——时代和社会需要瞭望者。如果我们的每一个朋友,都能以评论的思维理性地思考,就能努力看透事物本质,直指问题核心,而不是先入为主,被人左右。


我们深知不说话,虽不出彩,也不出错;有观点,就有赞成,也有反对。我们期待一呼百应,也害怕嘘声一片;我们希望一鸣惊人,也担心流量惨淡。但我们更关心谁来加强舆论监督,谁来守望公平正义?谁来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


重庆日报作为主流媒体,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在社交平台上失声,在朋友期待我们发声的时候沉默——坚守人民立场的瞭望者至关重要!


▲美丽的三峡红叶。袁志强 摄/视觉重庆

没有态度就没有人情味,我们的态度就是——


“胸中正,则眸子瞭焉。”我们坚信:三观正,才能正三观。

一年来,我们不跟风、不盲从,坚定做自己——真理的追随者、时势的观察者、发展的瞭望者、进步的建言者、价值的思享者、舆论的共情者。


上线时,我们真诚对您说,《交个朋友吧》。我们深知:“没有观点就没有互动欲,没有态度就没有人情味。”我们立志:“褒扬进步、批评错谬,力争不落后时代、不缺席热点、不回避问题,在舆论场中发出好声音,在朋友心中亮出好形象。”


满月时,我们对您感激道,《我们“满月”啦!感谢朋友们》。我们深知:“朋友们没有弃我们而去,不是让我们‘圈地自萌’,而是希望我们‘破壁出圈’。”给文章“上价值”“拔高度”很轻松,要讲得深入浅出、“声入人心”,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打破套话、空话的窠臼,不失语缺位、隔靴搔痒,主动回应舆论关切,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充满机遇。


一年来,我们深知《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当网络虚假信息泛滥时,当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当公平与正义被阴霾裹住时,只有让记者抵达现场,才能让真实真知见诸媒体,让公平正义抵达人心。


一年来,我们努力《冲出思想“峡谷”》思想不解放,或是视野狭隘、认知缺陷,或是价值冲突、利益关联。思想解放,最需要创新、包容精神,最需要打破利益固化藩篱,让人们的思想真正走向辽阔。


一年来,我们坚定《围观要站“对”不站“队”》。对不了解的事情,可以尽情想象,却不能任性评判;对不熟悉的情况,可以暗自揣度,却不能妄加评论。不牵强附会,不夹带“私货”,不借题发挥,不恶意攻击,而是就事论事,只基于是非黑白、美丑善恶作出判断。以理性精神客观看待问题,做独立思考的前行者,不做人云亦云的跟风者。


一年来,我们坚持《回应网友关切莫顾左右而言他》实事求是,永远是舆情处理的第一原则。面对舆情危机,站稳人民立场,是避免“翻车”的不二法门。错了就是错了,大大方方承认错误,该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不遮丑、不护短,才是消解舆论危机的正确方式。如果错了,还要掩饰、狡辩,就只会错上加错。只有实事求是,真相大白天下,犯错者受到应有的惩罚,防错纠错机制得以健全,舆论的大潮才会退去。


一年来,我们坚信《10万+也是群众的口碑》是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还是为一时权力遮望眼?站稳人民立场才不会轻易“翻车”,把握人民愿望就不能“开倒车”,尊重人民创造莫急于“踩刹车”,集中人民智慧才能“弯道超车”。归纳起来,就是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


…………


一年来,重庆瞭望赤诚之心有目共见,诸多文章见仁见智、瑕瑜互见。众多作者各抒己见却不固执己见,众多读者一见如故且所见略同。


▲瞭望重庆城市风光。记者 苏思 摄/视觉重庆

我们关注您的关注,也期待您的关注!

重庆瞭望,立足重庆、瞭望天下,是以应势而为,从全局谋一域,更是因地制宜,以一域服务全局。


一年来,我们《重新打量重庆》,关心《重庆的“规划之道”》《重庆如何做好“大”文章》《重庆何以“制造”强市》《重庆的“人才方法论”》,也关注《长江经济带,重庆如何交出高分报表?》《大通道如何变为经济“大动脉”?》《“第四极”,“急”什么?》。


一年来,我们思考《重庆何以向新?》,关注《机构改革,重庆怎么改》《政企分离,重庆怎么分》《事业单位改革怎么改》《园区开发区改革,重庆怎么破局?》;也关注怎样《下好数字重庆这盘大棋》《新质生产力,重庆向哪发力?》《城市更新,怎么“更”?如何“新”?》。


一年来,我们探求《新重庆如何“城”为心中的样子?》,探索《超大城市治理如何跨越“数字鸿沟”》,也谋划《如何讲好“小城”故事》;我们洞察《渝西,渝西,迎来大好时机》,也在思考《渝东新城如何“城”势而上》。


一年来,我们《瞭望我的家乡》,思考《发展县域经济,重庆如何抢抓机遇?》《库区应如何强县,怎样富民?》《强镇带村,重庆如何“镇兴”》,更呼吁《让乡村长出更多“小巨人”》《乡村振兴,期待乡贤归来》。


一年来,我们见证《经营主体为何“偏爱”重庆?》,也在思考《新渝商,如何再崛起》;我们关心《重庆“小巨人”的“大事情”》,也在意《小店大梦想》;我们展现《重庆招商有多拼?》,也在追问《谁在给“自己人”泼脏水》。


一年来,我们追寻《重庆的“浪漫”之道》《重庆的文艺范儿如何炼成》,也在思考《重庆何以“繁花”》《重庆“文脉”有何吸引力?》。


一年来,我们探究《“开往春天的列车”究竟魅力何在》,也在思索《重庆如何“雪”里掘金?》;我们希望《用音乐抒写城市故事》,坚信《重庆,有戏!》,探求《演唱会如何为城市“吸粉”?》,也希望《不尽长江滚滚来》《“民宿刺客”不能趁节“打劫”》《围墙挡景要从“心”上拆除》。


一年来,我们探访《民心佳园夜市治理能否赢得民心》,也在深思《“农管”,管什么?》;我们认为《大战略需下“细功夫”》,希望《领导干部不要心中无“数”》《干部压力大一点,重庆步子快一点》。


一年来,我们期待《重庆,从“高原”攀向“高峰”》,也希望《让世界看到新重庆》


…………


笔下万千,我们关注您的关注;驰骋网络,我们也需要您的关注!


如果粉丝寥寥,全网络都会看见我们的尴尬;如果流量惨淡,全世界都会知道我们的短板。一年来,我们摸爬滚打,不断优化内容定位,反复校正前进的方向,努力生产既有价值、也对胃口的作品,就是希望在互联网这块土壤上茁壮成长。


▲渝中区佛图关公园,“开往春天的列车”。辛飞 摄/视觉重庆


网络信息铺天盖地,算法之下,人人都可能身陷信息茧房,我们期待与您相遇重庆瞭望,关注重庆瞭望,同我们一起共情、共鸣、共识,破茧成蝶,向阳而生。


新一年,愿我们肝胆相见,每个工作日的早上七点半不见不散!



责编丨周宝琴
责校丨郑钰潇 杜铠兵
审核丨刘海涛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往期精彩内容


●重庆拿什么留住青年人才

●变味的高考“百日誓师”,该消停了

● “以旧换新”,换来哪些新机遇?


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邀请加入读者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