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新打量重庆

刘涛 重庆瞭望 2023-04-28

新重庆每天都有喜讯!

今天上午,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扎实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再部署再强调。

犹记得,除夕那场焰火,不仅照亮了重庆的大年夜,也点燃了重庆人的新期盼,17亿流量是对“新重庆”的注视与向往。无人机组成的9个大字“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耸立在璀璨、恢宏的夜空中,映照着颇似船头的朝天门广场。这是一幅具有象征意义的画面——时间和空间高度契合,新重庆航程开启。

我们站在新征程起点,从细微处重新打量重庆,这段发现之旅能帮助我们理解新重庆的“大图景”。

▲重庆除夕夜焰火表演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李引凡 摄/视觉重庆

重庆城市意象,从来没有浮躁、稍纵即逝,没有冰冷与麻木,不止是“网红”,任何显著意象都源于长久的沉淀、厚重的历史,出于重庆的精神气质、文化品格,留有质感和时间的刻痕。

意象之持存力、影响力、传播力说明了城市的生命力——重庆充满激情,散发出“心向往之”的诱惑,因为它历久弥新,充满力量。

重庆是“气壮山河的英雄之城”。“红岩精神是重庆这座城市鲜明的红色标识,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重庆的英雄基因没有变异,赤子之心未见褪色。在色彩斑斓的精神世界中总有一种不变的纯色。这是重庆的底色——纯粹的滚烫的精神追求,一再激发重庆市民对理想的忠诚。它扎根集体记忆深处,像重庆人天生禀赋,继而发展,聚集起心灵深处强大力量源泉。

重庆是文化交融之城。从遥远的巴渝文化走来,在悠长的历史中形成誉满世界的三峽文化;从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到抗战文化、统战文化;从新型大都市文化到重庆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多形态文化平等交流,融合化育,构建起重庆独特的文化共同情境,并沉淀出重庆坚韧、豪爽、宽容、友善的城市道德景象。每个节假日千厮门嘉陵江大桥为了旅游封桥封路,网友直呼“硬核宠粉”,到重庆来吧,没有其他地方比这里更宠你了。今年1月13日,河北货车司机老吴自拍视频向重庆“表白”:“我是北方的一个货车司机,不知不觉从河北跑重庆已经快10年了,跑重庆从来没被坑过,没有人欺负外地司机。我感恩重庆……”晚上把车停在街上睡觉,从来没有丢过一颗螺丝、一滴柴油,每次拉货路过重庆都极顺利、安心。老吴表情认真,语气真诚。视频发出后,短短一天浏览量超百万,收获了网友8万个点赞。

重庆是“梦幻之城”。夜晚的洪崖洞、盘旋高架桥、滨江路、磁器口……重庆独特的城市空间及空间生产带给游客“魔幻”般的体验。空间是城市“最一般性的产品”,但重庆把这“一般”造成了“很不一般”。人们来这里体验震撼的空间奇观,享受真实与想象的奇妙融合、翻转,借助新奇的在场形象来表现自身与别人的不同。

重庆是生活之城。这里充满了烟火气和生活之美。对城市夜生活的评价反映了多城市生活的总体评价。多部电影、电视剧共同聚焦它那璀璨的美、震撼的视觉效果和温暖的感觉,无数游客用手机记录一个个酷美的瞬间。重庆是一座不夜城。深夜,还有人悠然在江边行走,解放碑不少人有说有笑,很多外地腔。正值春天,城市街头鲜花盛开,夜越深,花越芬芳。这真是不可思议的夜晚,它有一种隐秘的节奏:开始兴奋,接着沉迷,最后是陶醉。意象跌宕起伏、气韵生动,这感觉真的让人高兴,我们喜欢这种感觉。因为我们确实是在重庆。

可是,我们知道,伦敦、纽约的夜晚已被社会学、历史学、政治经济学和城市研究等学科的学者研究颇多。在他们笔下,夜晚是不同群体社会冲突的时空表达,充满暴力、越界、排斥、担忧和恐惧,甚至违法行为,具有“霸权性”,社会为了安全不得不采取各种策略和技术来“控制黑暗”。我们去阅读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就会发现,资本主义城市与资本主义紧密相连。恩格斯把伦敦、曼彻斯特等英国工业城市形容成新生的生产性资本主义的特殊实验室。直到今天,这个“实验室”的影子依旧笼罩西方大都市。

▲重庆轨道列车行驶在花海,如开往春天的列车。王正坤 摄/视觉重庆

“网红重庆”带来流量,产生注意力,打开新空间。“流量重庆”呼之欲出。

流量城市是多种流量汇集的场所:人口流、自然流、物质流、经济流、社会流和信息流……如何“吸流、增流,设定流量跑道”,攸关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安全。

各种“流”表现为数据,须以准确的数字来衡量。重庆2022年以全年29129.03亿元成为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的中国经济第四城,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重庆)标识注册量已累计突破60.7亿个,同比增加5962%,增速列全国第一;2022年,全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达3260.2亿元,同比增长67.9%,结算量居中西部第一;2022年末重庆常住人口321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万人;重庆轨道交通突破500公里,客流量接连创新高。

继续梳理下去,还有“科技流”“文化流”“健康流”……这些流量与日俱增。

城市流具有多样性、现实性、时间性和创造性。流量不容等待,否则将流向他处;流量无法模仿,因为它过于真实,只能是自己;流量需要平台、空间、渠道,原因在于这是它没有形成的基本条件。

重庆已抓住这一关键:加快建设数字重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迭代升级数字政府,积极培育数字社会。

▲广阳岛油菜花迎来盛花期,市民赏花拍照。钟志兵 摄/视觉重庆

“流量重庆”加速为重庆“充值”。

每一流量都表现为全新的城市景象。我们要把天空带回来,把清晰的视野留下来,让其他城市的人住下来,让更多创意在这里扎根,把重庆建设为一个可沟通的、可体验的、可创造的城市。

这是可沟通之城——人与人的沟通、城市内外的沟通、与自然环境的沟通、文化的沟通、国际的沟通……在沟通中合作发展。城市就是要和陌生人相处,“任何他者都不是来自外部的他者,他者本身就在城市里面,理应得到当地人的保护和欢迎”。城市也是意义可选择的空间,文明的代言人,一件巨型艺术品。“城市的融合像多种艺术品的融合一样,人员、自然、技术、社会经济过程和文化心态编织在一起”。重庆是这方面的“编织大师”,空间具有巨大的沟通力、表达力;奇妙的声音、色彩和形象为城市赋予符号,提供了沟通交流新渠道;独特的山水之城生态场景与在地文化交相辉映。

这是可体验之城。社会正从“财富消费”转向“经验消费”。在重庆,你可以体验无人驾驶出租车、穿楼轻轨、全国最深地铁站……在重庆,你可以用不同的(甚至是任意的)方式体验空间的意义,感受地点、方位、景观、环境、家园、城市、夜晚、灯光、地域等概念的差异,它们具有历史性,组成了与重庆生活息息相关的空间性。重庆是一个可意象的城市,高度可感的城市,拥有独特的视觉兴奋点、韵律和节奏。为了强化感性的直观性,重庆一直注重城市空间的感官理解,这让我们想起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阐述的“五官感受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当我们漫步重庆,周围的空间是“感情的,温暖的,充满了感官上的亲昵”。我们的身体随着城市景象的大小、厚薄起起落落,像在给我们讲述重庆之美,告诉我们新重庆的可观、可期、可信。

这是可创造之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不断推出创新改革重大举措:扎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按下高质量发展“快进键”;构建五项机制、建立“七张报表”、用好“八张问题清单”;奋力打造具备适应和引领现代化能力的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重庆力量,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展现重庆担当,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大局提供战略支撑,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构筑重要屏障,为西部地区共同富裕作出先行示范,以重庆一域之光为全国发展大局增光添彩。”

在新重庆建设的“大图景”下,是每一个集体或个体的“小图景”。“大图景”的实现需要“小图景”的如愿。这是“发展合力”真义所在。因为我们知道,只有汇聚千千万万个创意才能把创造之城变为现实。

这就是重庆,我们生活于其中,它给予我们感知、享受、创造,它同样让我们不断制造它。

打量新重庆,让我们瞩目“重庆一域之光”,以更大的信心创造我们共同的重庆。


责编 |  程正龙

责校 |  唐琴

审核 | 王方杰

点击下方名片或扫码关注重庆瞭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