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变味的高考“百日誓师”,该消停了

南山平 重庆瞭望 2024-05-27

“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就算撞得头破血流,也要冲进一本大楼”“要成功,先发疯,使劲拼命地往前冲”……


每年这个时候,许多学校都会开展高考“百日誓师”活动。誓师激励本是好事,但一些学校的誓师却变了味儿——誓师现场,学生们鸡血十足,老师们斗志昂扬。更有甚者,让学生们当众表决心,仿佛立“军令状”一般。


教育改革背景下,应如何杜绝这类充满战斗味的“百日誓师”,改变“唯分数论”倾向,真正为学生减负?发展素质教育又该如何尊重学生个性,营造创新创造的氛围?


▲北碚区朝阳中学开展体育趣味活动,帮助高三学生释放紧张情绪。秦廷富 摄/视觉重庆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好学的传统,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等成语都是很好的印证。他们虽然学习条件各异,但却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个人喜欢学习,且是在尊重个性前提下的自由选择。


如今,一些热血沸腾的“百日誓师”,替学生做选择、给学生加压力、催学生快向前,让学习变成了争取分数的同质化赛跑。


去年2月,湖南张家界某学校一位高三女生,被学校叫到“百日誓师”台上演讲。她扎着马尾,胸前戴着绶带,对着麦克风一番激情呐喊。青春的确需要这样的热血澎湃,但也正如一些家长所言:“我希望我的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爱阅读,爱运动,积极乐观,内心丰盈。”


前不久,山东济南某中学举行“百日誓师”活动,学生们穿着整齐的校服、挺着笔直的身姿,被学校拉上台立誓言、表决心。从照片中可以看出,一些学生眼神迷离,他们可能也在问自己:这是在干嘛?这还是素质教育吗?


若只是单个的独立现象,还不足令人担忧。但笔者在某搜索平台以“百日誓师”为关键字进行搜索,相关的新闻达数百条之多,涉及郑州、贵阳、沈阳、长春、石家庄、南京、武汉、成都等全国多个城市。


若再加上大量并未报道出来的“百日誓师”,可以想象,“百日誓师”已渐成遍地开花之势。而更让人担忧的是,它正逐步向初中蔓延。


▲百日誓师大会上的学子们。/新华社

高考固然重要,40多年来,它成为改变中国社会面貌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但在建设教育强国、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若让这类过分功利化的“百日誓师”大行其道,那只会让“唯分数论”产生的悲剧再次重演。


魏永康这个名字,许多人可能仍记得。1996年,13岁的“神童”魏永康考入湘潭大学。但“神童”创造神话的背后,却是母亲为他包办好了一切,帮他洗澡、洗脸、挤牙膏,甚至为了不耽误学习还给他喂饭。


4年后,魏永康被中国科学院录取,硕博连读。这次,脱离母亲照顾后,魏永康的生活瞬间失控——他热了不知道脱衣,大冬天穿着单衣和拖鞋就往外跑;他经常一个人窝在寝室里看书,却忘了还要参加考试。


前些年,在“唯分数论”影响下产生了许多“魏永康”,他们学习成绩优秀,但只会学习。如今,“唯分数论”的危害则转变为增加学生心理负担、冲击素质教育成果。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占比30%,其中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全国政协委员、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指出,学校普遍重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轻课外教育、素质教育,学生体育活动不够,劳动教育几乎为零,导致学生容易陷入“自我、孤独、焦虑、抑郁”的桎梏。


如今,学生们本就背负着沉重的学习负担,国家也正以“双减”应对。在此背景下,若仍让带有明显“唯分数论”的“百日誓师”层出不穷,那只会给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再蒙上一层阴影。


早在两千多年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强调的就是尊重个性、包容学生,让学生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而不是流水线上整齐划一的产品。新时代教育改革中,继续强化“幸福比成功更重要,素质比分数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的理念。

▲刚刚参加完高考的考生。记者 刘旖旎 摄/视觉重庆

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市雅礼中学校长王旭的一番话引发许多人共鸣。他说: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地球上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孩子之间,没有差距,只有差异,让喜欢射箭的孩子射箭,让喜欢下棋的孩子下棋,尊重差异,相信孩子,激发每一个孩子的天赋、潜能和梦想,才能鼓舞每一个孩子的希望。”


此话一语道破关键——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非单纯的分数竞争。建设教育强国路上,各方应携起手来形成合力,让变味的“百日誓师”没有市场,让青春不再一潭死水,让学生不再沦为“考试机器”。


首先,学校要负起主体责任,决不能以牺牲学生青春和个性的方式,去换取所谓的“升学政绩”,并持续沉醉其中不能自拔。若如此,就会走进应试教育的“死胡同”,让学生不堪其重,与教育改革的方向背道而驰。


其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行动起来,履职尽责。目前,相关法律法规或许对变味的“百日誓师”尚无法形成监管,但作为主管部门,理应把责任摆在前面,对一些战斗味十足的“百日誓师”及时引导,遏制一些学校的“唯分数论”冲动。


最后,主流媒体也要肩负起社会责任,在报道、转发一些“百日誓师”活动时,要擦亮眼睛、善加甄别,充分考虑报道的社会影响,考虑报道是否会起到推波助澜、煽风点火的消极作用。


看着誓师现场一些学生迷惘、苦闷的眼神,笔者想起一则故事。小时候,学小提琴的爱因斯坦想成为尼科罗·帕格尼尼那样的演奏家,于是勤加练习,老师却告诉他,只要你快乐你就已经成功了,不一定非要成为帕格尼尼才算成功,快乐就是成功。


是的,快乐就是成功。每个学生只有差异、没有差距,就像武侠世界里,选择成为乔峰、郭靖那样的大侠固然受人敬仰,但豪爽可爱的包不同、为爱执着的穆念慈、嫉恶如仇的柯镇恶等,也一样有自己的精彩人生。道路千万条,“大侠”不是唯一的一条。

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推进教育改革的今天,高考是人才选拔的一种形式,但它并不是每个学生必须赢下的“决胜战”,也不是输了就没有未来的“淘汰赛”。好在一些视野开阔的年轻家长,正逐渐从“唯分数论”中走出来,他们支持孩子考清华、考北大,也支持孩子“烤地瓜”,他们鼓励孩子拥抱个性、大胆创新,体验多元化的人生。



责编丨周宝琴
责校丨郑钰潇 杜铠兵
审核丨刘海涛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往期精彩内容


●“以旧换新”,换来哪些新机遇? 

●35岁门槛,“卡”住了什么

● 把热搜里的民意稳稳接住



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邀请加入读者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