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梵呗课程】佛教梵音第一人马鸣菩萨(2)

释行愿 法界行愿 2022-12-24

 

点击查看 :    ★ 专 栏 文 集 推 荐 ★

恭迎十方佛菩萨诞

《佛门礼仪》

《佛经导读》

【看见佛陀在人间】

《印度佛教思想史》专辑1

《人间佛教护教集》

《云水天涯行脚僧》

《佛学论文集》

请点击链接阅读


编者按:这个学期,我在河南佛教学院本科增设“梵呗课程”为需要学梵呗的女众开课。为方便大家学习,特别把课程资料与实况整理编辑,发布到本平台上,仅供参考。愿以清净梵呗供养十方诸佛菩萨,供养诸师友。愿一切与清净梵呗有缘者法喜充满,由音声而悟道,离苦得乐!行愿合十

 

       缘 起

     佛教梵呗源远流长,目前世界流行巴利语、汉语、藏语三大语系的梵呗,各有特色。佛教梵呗的清净、庄严、神圣,不同于世俗的音乐。随着时代变化,为接引众生学习佛法,离苦得乐,趋向解脱,一些法师逐渐采用民间俗讲、俗唱的方式,这是度化众生的方便。佛弟子需了解,方便法有适应,一旦方便法违背佛陀教诫,应如《法华经》所说:“正值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有人质疑: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住世时代的僧尼大众唱不唱梵呗呢?如果僧尼唱梵呗,是不是与佛陀所制戒律“不观听歌舞”相违背?如果僧尼真的唱梵呗的话,是怎样的形式才算如法如律?下面我们来看佛经记载:

     一、佛教梵呗起源与呗匿师

     1、佛陀允许“声呗者”诵经

     初期的“声呗”是近于自然的吟咏,没有过分的抑扬顿挫,可能近于诗的朗诵,只是音声优美而已。

     2、佛教梵呗与世俗歌舞表演的区别

      佛教梵呗与世俗音乐有何差异呢?早期佛教梵呗以僧尼诵经的自然音声,表达佛陀所证悟之真理法清净、庄严、神圣、离俗。而世俗歌舞是人们思想、理念、信仰、审美、情感、情欲等的表达与体现。佛教梵呗与世俗社会的观听歌舞与表演,有着鲜明的区别和本质的不同。佛弟子不应该把清净、庄严、神圣的梵呗,与俗乐混淆。

    (1)声呗的利益

    (2)梵呗的功德

     诸天闻呗声,心中会非常欢喜。佛陀赞许“声呗”,因为它有自利利他、自行化他利益。早期呗声是原始、质朴,没有修饰、没有法器,仅是自然声音优美而已。佛弟子自然音律的柔美是佛教呗声的主要起源。

点击查看【梵呗课程】佛教梵呗源流与梵呗赏析(1)


       二、梵音第一人马鸣菩萨

     随着佛教在印度不同地区的传播,为了让佛陀的教法普及民间利益无量众生,佛教僧众开始使用一些法器。特别到了大乘佛教兴起,僧众们于诵经、讲法的法会中,逐级加入一些民间法器、乐器,以接引民众学佛,让弘法大会更加庄严。

     随着佛教在印度不同地区的传播,为了让佛陀的教法普及民间利益无量众生,佛教僧众开始使用一些法器。特别到了大乘佛教兴起,僧众们于诵经、讲法的法会中,逐级加入一些民间法器、乐器,以接引民众学佛,让弘法大会更加庄严。

     在佛教史上记载,以佛教梵呗音乐弘法第一人,是西元一世纪与迦腻色迦王同时代的中天竺国人马鸣(梵文Aśvaghosa)尊者,佛教文学家,约西元100至160年间,中印度舍卫国娑枳多城人。出身婆罗门家族,初习外道之法,特长论议,游历各地,以辩论为事,时无有能及者。后与胁尊者对论,终被折服而皈依佛门。之后,乃穷究三藏,熟研内外典,并行化中天竺境。其后,北天竺迦腻色迦王攻伐摩揭陀国,劫马鸣北去。马鸣遂佐迦腻色迦王振兴佛教,弘布大乘,著述甚多。

     据圣严法师著作《印度佛教史》第七章第二节中说:“中国及西藏所传,均说马鸣菩萨(Aśvaghoṣa)与迦腻色迦王有关。据传说,王进攻摩揭陀国,该国不敌即献佛钵及马鸣菩萨以求和。”从资料看,迦腻色迦王打败摩揭陀国后,佛钵与马鸣尊者作为礼物被献出,这是马鸣尊者与迦腻色迦王的因缘。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马鸣菩萨传》说:马鸣菩萨以音声弘法,让饿马“垂泪听法,无念食想。于是天下乃知非恒。以马解其音故,遂号为‘马鸣菩萨’”。他将深奥的佛理融入音乐、戏曲、诗歌等文艺式的作品《佛所行赞》中,不但风靡一时,而且流传几千年,让听者感动不已。以优美的呗声接引无数众生学佛、信仰佛教和理解佛陀的教法,马鸣菩萨成为大乘佛教通俗弘法中梵音悠扬婉转第一人。

     关于马鸣菩萨说法音声的优美,不懂当时印度语言的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只能看到有关传记中的文字描述。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马鸣菩萨著作《佛所行赞》。


     三、《佛所行赞》

    《佛所行赞》马鸣菩萨造,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内容有:生品第一、处宫品第二、厌患品第三、离欲品第四、出城品第五、车匿还品第六、入苦行林品第七、合宫忧悲品第八、推求太子品第九、瓶沙王诣太子品第十、答瓶沙王品第十一、阿罗蓝郁头蓝品第十二、破魔品第十三、阿惟三菩提品第十四、转法錀品第十五、瓶沙王诸弟子品第十六、大弟子出家品第十七、化给孤独品第十八、父子相见品第十九、受只桓精舍品第二十、守财醉象调伏品第二十一、庵摩罗女见佛品第二十二、神力住寿品第二十三、离车辞别品第二十四、涅槃品第二十五、大般涅槃品第二十六、叹涅槃品第二十七、分舍利品第二十八。下面,摘抄《佛所行赞·生品第一》,一起来阅读:

      生品第一

      甘蔗之苗裔 释迦无胜王 

      净财德纯备 故名曰净饭

      群生乐瞻仰 犹如初生月 

      王如天帝释 夫人犹舍脂

      执志安如地 心净若莲花 

      假譬名摩耶 其实无伦比

      于彼象天后 降神而处胎 

      母悉离忧患 不生幻伪心

      厌恶彼諠俗 乐处空闲林 

      蓝毗尼胜园 流泉花果茂

      寂静顺禅思 启王请游彼 

      王知其志愿 而生奇特想

      敕内外眷属 俱诣彼园林 

      尔时摩耶后 自知产时至

      偃寝安胜床 百千婇女侍 

      时四月八日 清和气调适

      斋戒修净德 菩萨右胁生 

      大悲救世间 不令母苦恼

      优留王股生 畀偷王手生 

      曼陀王顶生 伽叉王腋生

      菩萨亦如是 诞从右胁生 

      渐渐从胎出 光明普照耀

      如从虚空堕 不由于生门 

      修德无量劫 自知生不死

      安谛不倾动 明显妙端严 

      晃然后胎现 犹如日初升

      观察极明耀 而不害眼根 

      纵视而不耀 如观空中月

      自身光照耀 如日夺灯明 

      菩萨真金身 普照亦如是

      正真心不乱 安庠行七步

      足下安平趾 炳彻犹七星

      兽王师子步 观察于四方 

      通达真实义 堪能如是说

      此生为佛生 则为后边生 

      我唯此一生 当度于一切

      应时虚空中 净水双流下 

      一温一清凉 灌顶令身乐

      安处宝宫殿 卧于琉璃床 

      天王金华手 奉持床四足

      诸天于空中 执持宝盖侍 

      承威神赞叹 劝发成佛道

      诸龙王欢喜 渴仰殊胜法 

      曾奉过去佛 今得值菩萨

      散曼陀罗花 专心乐供养 

      如来出兴世 净居天欢喜

      已除爱欲欢 为法而欣悦 

      众生没苦海 令得解脱故

      须弥宝山王 坚持此大地 

      菩萨出兴世 功德风所飘

      普皆大震动 如风鼓浪舟 

      栴檀细末香 众宝莲花藏

      风吹随空流 缤纷而乱坠 

      天衣从空下 触身生妙乐

      日月如常度 光耀倍增明 

      世界诸火光 无薪自炎炽

      净水清凉井 前后自然生 

      中宫婇女众 怪叹未曾有

      竞赴而饮浴 皆起安乐想 

      无量部多天 乐法悉云集

      于蓝毗尼园 遍满林树间 

      奇特众妙花 非时而敷荣

      凶暴众生类 一时生慈心 

      世间诸疾病 不疗自然除

      乱鸣诸禽兽 恬默寂无声 

      万川皆停流 浊水悉澄清

      空中无云翳 天鼓自然鸣 

      一切诸世间 悉得安隐乐

      犹如荒难国 忽得贤明主 

      菩萨所以生 为济世众苦

      唯彼魔天王 震动大忧恼 

      父王见生子 奇特未曾有

      素性虽安重 惊骇改常容 

      二息交胸起 一喜复一惧

      夫人见其子 不由常道生 

      女人性怯弱 俅惕怀冰炭

      不别吉凶相 反更生忧怖 

      长宿诸母人 互乱祈神明

      各请常所事 愿令太子安 

      时彼林中有 知相婆罗门

      威仪具多闻 才辩高名称 

      见相心欢喜 踊跃未曾有

      知王心惊怖 白王以真实 

      人生于世间 唯求殊胜子

      王今如满月 应生大欢喜 

      今生奇特子 必光显宗族

      安心自欣庆 莫生余疑虑 

      灵祥集家国 从今转休盛

      所生殊胜子 必为世间救 

      惟此上士身 金色妙光明

      如是殊胜相 必成等正觉 

      若习乐世间 必作转轮王

      普为大地主 勇猛正法治 

      王领四天下 统御一切王

      犹如世光明 日光为最胜 

      若处于山林 专心求解脱

      成就实智慧 普照于世间 

      譬如须弥山 普为诸山王

      众宝金为最 众流海为最 

      诸宿月为最 诸明日为最

      如来处世间 两足中为最 

      净目修且广 上下瞬长睫

      瞪瞩绀青色 明焕半月形 

      此相云何非 平等殊胜目

      时王告二生 若如汝所说 

      如此奇特相 以何因缘故

      不应于先王 乃现于我世 

      婆罗门白王 不应如是说

      多闻与智慧 名称及事业 

      如是四事者 不应顾先后

      物性之所生 各从因缘起 

      今当说诸譬 王今且谛听

      毗求央耆罗 此二仙人族 

      经历久远世 各生殊异子

      毗利诃钵低 及与儵迦罗 

      能造帝王论 不从先族来

      萨罗萨仙人 经论久断绝 

      而生婆罗婆 续复明经论

      现在知见生 不必由先胄 

      毗耶娑仙人 多造诸经论

      末后胤跋弥 广集偈章句 

      阿低利仙人 不解医方论

      后生阿低离 善能治百病 

      二生驹尸仙 不闲外道论

      后伽提那王 悉解外道法 

      甘蔗王始族 不能制海潮

      至娑伽罗王 生育千王子 

      能制大海潮 使不越常限

      阇那驹仙人 无师得禅道 

      凡得名称者 皆生于自力

      或先胜后劣 或先劣后胜 

      帝王诸神仙 不必承本族

      是故诸世间 不应顾先后 

      大王今如是 应生欢喜心

      以心欢喜故 永离于疑惑 

      王闻仙人说 欢喜增供养

      我今生胜子 当绍转轮位 

      我年已朽迈 出家修梵行

      无令圣王子 舍世游山林 

      时近处园中 有苦行仙人

      名曰阿私陀 善解于相法 

      来诣王宫门 王谓梵天应

      苦行乐正法 此二相俱现 

      梵行相具足 时王大欢喜

      即请入宫内 恭敬设供养 

      将入内宫中 唯乐见王子

      虽有婇女众 如在空闲林 

      安处正法座 加敬尊奉事

      如安低牒王 奉事波尸吒 

      时王白仙人 我今得大利

      劳屈大仙人 辱来摄受我 

      诸有所应为 唯愿时教敕

      如是劝请已 仙人大欢喜 

      善哉常胜王 众德悉皆备

      爱乐来求者 惠施崇正法 

      仁智殊胜族 谦恭善随顺

      宿殖众妙因 胜果现于今 

      汝当听我说 今者来因缘

      我从日道来 闻空中天说 

      言王生太子 当成正觉道

      并见先瑞相 今故来到此 

      欲观释迦王 建立正法幢

      王闻仙人说 决定离疑网 

      命持太子出 以示于仙人

      仙人观太子 足下千辐轮 

      手足网缦指 眉间白毫跱

      马藏隐密相 容色炎光明 

      见生未曾想 流泪长叹息

      王见仙人泣 念子心战栗 

      气结盈心胸 惊悸不自安

      不觉从坐起 稽首仙人足 

      而白仙人言 此子生奇特

      容貌极端严 天人殆不异 

      汝言人中上 何故生忧悲

      将非短寿子 生我忧悲乎 

      久渴得甘露 而反复失耶

      将非失财宝 丧家亡国乎 

      若有胜子存 国嗣有所寄

      我死时心悦 安乐生他世 

      犹如人两目 一眠而一觉

      莫如秋霜花 虽敷而无实 

      人于亲族中 爱深无过子

      宜时为记说 令我得苏息 

      仙人知父王 心怀大忧惧

      即告言大王 王今勿恐怖 

      前已语大王 慎勿自生疑

      今相犹如前 不应怀异想 

      自惟我年暮 悲慨泣叹耳

      今我临终时 此子应世生 

      为尽生故生 斯人难得遇

      当舍圣王位 不著五欲境 

      精勤修苦行 开觉得真实

      常为诸群生 灭除痴冥障 

      于世永炽燃 智慧日光明

      众生没苦海 众病为聚沫 

      衰老为巨浪 死为海洪涛

      乘轻智慧舟 渡此众流难 

      智慧溯流水 净戒为傍岸

      三昧清凉池 正受众奇鸟 

      如此甚深广 正法之大河

      渴爱诸群生 饮之以苏息 

      染著五欲境 众苦所驱迫

      迷生死旷野 莫知所归趣 

      菩萨出世间 为通解脱道

      世间贪欲火 境界薪炽然 

      兴发大悲云 法雨雨令灭

      痴闇门重扇 贪欲为关钥 

      闭塞诸群生 出要解脱门

      金刚智慧镊 拔恩爱逆钻 

      愚痴网自缠 穷苦无所依

      法王出世间 能解众生缚 

      王莫以此子 自生忧悲患

      当忧彼众生 著欲违正法 

      我今老死坏 远离圣功德

      虽得诸禅定 而不获其利 

      于此菩萨所 竟不闻正法

      身坏命终后 必生三难天 

      王及诸眷属 闻彼仙人说

      知其自忧叹 恐怖悉以除 

      生此奇特子 我心得大安

      出家舍世荣 修习仙人道 

      遂不绍国位 复令我不悦

      尔时彼仙人 向王真实说 

      必如王所虑 当成正觉道

      于王眷属中 安慰众心已 

      自以己神力 腾虚而远逝

      尔时白净王 见子奇特相 

      又闻阿私陀 决定真实说

      于子心敬重 珍护兼常念

      大赦于天下 牢狱悉解脱

      世人生子法 随宜取舍事

      依诸经方论 一切悉皆为

      生子满十日 安隐心已泰

      普祠诸天神 广施于有道

      沙门婆罗门 咒愿祈吉福 

      嚫施诸群臣 及国中贫乏

      村城婇女众 牛马象财钱

      各随彼所须 一切皆给与

      卜择选良时 迁子还本宫

      二饭白净牙 七宝庄严舆

      杂色珠绞络 明焰极光泽

      夫人抱太子 周匝礼天神

      然后升宝舆 婇女众随侍 

      王与诸臣民 一切俱导从

      犹如天帝释 诸天众围绕

      如摩醯首罗 忽生六面子

      设种种众具 供给及请福

      今王生太子 设众具亦然

      毗沙门天王 生那罗鸠婆

      一切诸天众 皆悉大欢喜

      王今生太子 迦毗罗卫国

      一切诸人民 欢喜亦如是

      从《佛所行赞》第一品中,我们清楚地知道,马鸣菩萨说法中的梵呗唱诵主要内容是“释迦牟尼佛传”,不是世间的通俗歌曲与音乐。下面我们来聆听巴利语《关于盎掘摩罗的修行资料,南传与北传佛教经典中都有记载,大家有空可以学习。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佛陀教诫的巴利经文:《佛胜吉祥偈》— Buddha-jaya-maṅgala Gāthā(英语The Verses of the Buddha's Auspicious  Victories

      巴利语:

Ukkhitta-khaggam-atihattha sudāruṇantaṃ
 Dhāvan-ti-yojana-path'aṅguli-mālavantaṃ
 Iddhībhisaṅkhata-mano jitavā munindo
 Tan-tejasā bhavatu te jaya-maṅgalāni.

      可怕的盎掘摩罗以人指为饰,

    手举利剑、狂追三旬之路,

    圣者之君以神通调服了他:

    以此威力,愿你得胜吉祥!

    此念诵是我在泰国留学时,一位从小出家的缅甸尊者第一次教导我学习巴利语的实况录音,请聆听: 

      愿有缘聆听者,战胜烦恼,离生死苦,得胜吉祥,趋向生死解脱!

释行愿  合十 2018.10.28

   

版权所有,请尊重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未经作者同意,不得更改,违者必究!     

点击阅读:

【梵呗课程】佛教梵呗源流与梵呗赏析(1)

【随笔】芳草翠绿,落英缤纷

【云水天涯】飞雨飘落千山叶,客僧安禅在他乡

【中秋】千古明月夜,禅心殊皎洁——恭迎月光菩萨摩诃萨

【恭迎地藏菩萨圣诞】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沙门果经》导读:出家修行截断生死轮回,入于圣流直证沙门道果

《地藏经》导读:地藏菩萨的真实功德

《地藏经》导读:九华山的地藏菩萨

【佛欢喜日,迎僧宝节】盂兰法会供僧增福与孝亲度亡

【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日】以念佛心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

【莫与世间诤】文斗武斗明暗斗,欲诤见诤与无诤

  你诤对错了吗?【佛门熄诤病,七灭是良药】

【识破宗教谎言十大准则】:谁在说真话?谁在欺骗?

【依法摄僧】佛在僧中,谁是僧团的领导者?

【走进佛史,亲近佛陀,离相似法,除外道见】:《印度佛教思想史》专辑1

【恭迎观音菩萨成道日】:红布观音菩萨的泪

【参·悟】谁,在拖死尸?

空中梵呗声,清净解脱音——《佛教梵呗源流追寻》之三

【韦陀菩萨的降魔杵】:护持佛法誓愿深,宝杵镇魔功德胜

【被虏僧说法,令饿马垂泪】:马鸣菩萨与《佛所行赞》——《佛教梵呗源流追寻》二

【佛教梵呗源流追寻】:深山佛寺钟,远古的呼唤

【法眼看世界】尼师上台跳舞,俗了谁的眼?——佛门怪象

【《心经》导读】:五蕴皆空苦止息,心无挂碍观自在

【空慧自在】《心经》概说、宗旨与空义

中国佛教协会:关于自觉抵制佛教领域商业化不良影响的通知

坚持中国化方向 抵御商业化影响

端午节的雨

父亲,请原谅他们

【忆师父】慧灯高悬普照众生,海纳百川兴教功深

行愿法师:高考祈福顺心意,寒窗减压要自力

行愿法师:为考生祈愿文

【恭迎文殊菩萨诞】文殊师利德难量,久成龙种上法王

【慎重申明】别辜负妈妈的爱!——见妈妈爱我,没妈的恶意恶毒者“嫉妒恨”投诉原创,实可哀悯!

心线,连着母亲的爱

【现法乐住】学佛后,你快乐吗?

【离苦】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供香礼仪】香的作用·正香解脱香

【供香礼仪】香的特性·闻香悟道

【和平与战争】参观澳洲首都堪培拉国会大厦与战争博物馆

【佛教十大要闻】之一:2016 年“批印事件”评议

【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人间佛陀大慈悲,出家入世度众生

 师友们,一起托钵去——朝礼澳洲南传 Bodhinyana Forest Monastery 觉智寺

【特稿】弥勒佛下生人间成净土,娑婆界龙华三会愿相逢

【特稿】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僧伽教育

太虚大师: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

东方唯识学研究会正式成

【恭喜法财】:财神的话

澳洲珀斯中华新年文化节

大年初一,礼拜弥勒菩萨——恭迎弥勒菩萨诞

新年吉祥,福慧增长——给师友们拜年啦!

恭迎华严菩萨诞——法界以为身,华藏庄严海

【致最爱的人】轮回里,谁是你的情人?——多珍重,别再轮回了!

忆佛念佛:

1、【念佛三昧】——念佛观心修习法

2、【自力念佛】——大乘四种念佛法

3、【念佛见佛】——“般舟三昧”见佛的原理与修习方法

4、【忆念弥陀】—汉传念佛法门的源流及其修习方法

5、【佛门礼仪】——修习念佛法门的心态

6、【佛门礼仪】——念佛的规矩

清净声呗:

1、【梵音】钟声超法界,众生悉皆闻

2、【声呗】富贵《华严经》,梵呗声悠扬——华严唱诵之一

3、慈母送女去出家, 云水菩提天之涯——母亲节感怀

4、庆祝佛诞,沐浴佛恩——恭迎四月初八浴佛节

5、《佛胜吉祥偈》— 以此威力,愿你得胜吉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