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法乐住】学佛后,你快乐吗?

行愿法师 法界行愿 2022-12-24

         

              ★ 专 栏 文 集 推 荐 ★

恭迎十方佛菩萨诞

《佛门礼仪》

《佛经导读》

【看见佛陀在人间】

《人间佛教护教集》

《云水天涯行脚僧》

《佛学论文集》


       遇 见

     正是初夏,下了一场雨,闷热缓解了。在火车上,遇到一个学佛的女居士。她看到我是出家人,恭敬合掌十分欢喜。于是,她主动坐到我身边的位子,与我交谈起来。

       问 题

     她问我:“法师,你学佛到现在,觉得快乐吗?”

     答:学佛后,自己觉得很快乐,因为这是经过自己从小对生命的思考,然后慎重选择出家修行的菩提道,是自己最喜欢的修行生活。

       她问:“法师出家多久了?是佛学院毕业的吗?”

     答:1990年出家到闽南佛学院读本科,1994年12月毕业。

     她说:“听说读佛学院要参加考试才录取,考试很难,要高材生才行。”

        答:读佛学院需要考试,有复习大纲,可以学习,然后参加考试。

      她说:“法师,你一个人到处弘法,会不会觉得孤独?遇到困难时,你会想家,想念母亲吗?”

      答:不孤独,有学习与修行计划一直在进行。有些众生需要出家人的帮助,每个佛寺都忙。当遇到困难时,常想起我的母亲,感恩她理解与支持我出家。我非常珍惜自己出家的因缘,很努力地学习,勇敢地去面对一切困难,不辜负母亲支持我出家的心意,更不辜负自己。俗话说:“出家无家处处家”。现在,随缘到不同地方弘法,居无定所的云水天涯,训练自己的心,对人、对事、对物少了一份执著与牵挂。

        她说:“法师有多大?看起来比较年轻,将来遇到特别喜欢你的人,会还俗吗?”

      我听她说“还俗”的字,忍不住笑了。对她说:你看走眼了,今年我已五十二岁,今生不会还俗,因为自己对佛法很有信心。我非常珍惜自己出家的因缘,出家生活得之不易。“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莫道出家容易得,皆因累世种菩提。”自己特别爱惜袈裟,每天早上,当我答着袈裟诵经时,自己心中无比感恩佛菩萨、感恩剃度恩师、感恩闽南佛学院前院长妙老,及其师友们给我的加被、照顾。今生可以出家披着袈裟,走在菩提路上,自己觉得太幸运、太幸福了。最令我开心快乐的是:可以做一个光明坦荡的佛教宗教师。至今我一直保持着当年剃度时,穿上袈裟的那份喜悦。”

   


       她的苦恼

     听我的出家快乐论,女居士说:“法师,你是我见过的出家师父中,最快乐的人。为什么你学佛会这样快乐呢?我与你相反,我觉得学佛后,我没以前快乐,我的烦恼渐渐多起来。到现在,我生活得很痛苦,我的生活方式与家人格格不入,每天我都挣扎在痛苦中。”

       我问她:“你每天都做些什么呢?”

     她说:“每天我上班忙,下班回家晚。吃完饭就按依皈依师父规定的早晚课,诵经一个小时,打坐一个小时,听经一小时。除了工作,我是家庭主妇,家务事太多,孩子小要我接送上下学。先生不满意我花很多时间学佛,认为我在浪费时间。我孩子喜欢听音乐,声音放得很大声,吵我无法静坐。为此,我与孩子发生争执,孩子不信佛,讲话对佛不礼貌。我的公婆、先生、小姑信仰其他宗教,我吃素,他们天天吃肉。我闻到肉味就想吐,简直没办法与他们一起生活。我希望自己慈悲,有智慧度我的家人学佛。可是,他们的信仰非常排斥我、排斥佛教,我们之间几乎不能沟通。我与家人的生活很不协调,让我很痛苦。”说到伤心处,她的眼睛红起来流泪。 

      

        建 议

        我递纸给她擦泪,安慰说:“你别难过,慢慢来改善你的生活,好吗?”

       我问她:“你为什么学佛?”

       她说:“我觉得人生太苦,希望出离娑婆世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听经闻法。”

       我又问:“你为什么每天要做早晚功课呢?”

     她说:“我师父说,我业障重,要好好忏悔过去所造的恶业,只有忏悔清净,才可以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净土。”

     我说:“哦,原来你每天都在忏悔过去的业和计划将来往生西方净土。可是,你忘了你还生活在这个世界,你有家庭,就有责任与义务,你有没有准备为现在的生活做一点什么呢?”

     她说:“有啊,我做家务事照顾家庭。可是,我们家的生活很不协调。我想抽点时间学佛,但是,家人都不肯支持,因为他们有其它信仰。法师,你有什么办法帮我?”

       我劝她:“如果你学佛,佛是慈悲与智慧圆满的圣者。作为在家佛弟子,请你学习佛的慈悲与智慧,好好慈悲自己,好好善待先生,照顾好你的孩子,这是你必须做的功课。因为先生辛苦赚钱养家,你要心存感恩。每天你要准时接送孩子上下课,关怀孩子的成长,跟他们一起欣赏音乐,这是你的功课。作为母亲,要学会牺牲自己时间,多陪孩子和家人。若一个母亲不了解自己孩子的成长,只做自己少女时代任性喜欢的事,那属于自私。

       在家学佛者,不是每天诵经、拜佛、禅坐如出家众一样就是修行,学佛也不是只忏悔过去的业和计划未来往生西方净土。学佛是学习佛陀的慈悲与智慧,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将自己的身心安住在现前当下。菩萨行讲“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果你每天善待你的家人、朋友,尽到一个妻子、母亲、媳妇的责任,就是你学佛最好的功课,最好的修行。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先把你家的经,读熟读通了,你对佛法的认识也就会更进一步。作为在家佛弟子,你不必效仿出家人每天上早晚课。其实,修行的方法很多。作为一个在家佛教徒,你受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你把在家事做好,责任尽到就是你的功课。如果你能认识到自家的经与佛经一样的深奥,一样重要的话,那么,你学佛就会走向快乐。而且,最重要的是你的家人不再排斥你,你的生活会变得和谐、充满爱。做佛教徒,应该快乐生活,快乐工作,快乐学佛,如佛教诫,“现法乐住”。

       她听我的劝告,心情开朗起来。下车时,向我合掌致敬。       

        

       快乐学佛

     一个人学佛后不快乐,一定要好好的找到原因。作为佛教徒,不能活着时,对现实生活放弃不理踩,只计划未来死后的世界,这不是佛陀的教导。    

     佛陀在《阿含经》中说:“我说苦及苦灭。”佛陀教导都是解决现实人生中,生命“苦的问题”,佛陀从未离开世间而说佛法。所以,学佛人要有正信,正信佛教徒是不会离开世间生活而去他处寻觅佛法。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是觅兔角。”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佛不能离开现实世界当下的生活,向外去找寻解脱之道。学佛者,不能忽略现实世间而空谈佛法。望佛弟子,依佛陀教诫: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现法乐住!

      愿学佛者,现法乐住,轻安快乐,法喜充满,离苦得乐,趋向解脱!

      最后一句:学佛后,你快乐吗?

       行愿 合十 2018.5.3

                         

                                  

版权所有,请尊重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未经作者同意,不得更改,违者必究!     

点击阅读

【硕士课程】佛陀教法的核心教义——《印度佛教思想史》第四6

【离苦】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供香礼仪】香的作用·正香解脱香

【供香礼仪】香的特性·闻香悟道

【和平与战争】参观澳洲首都堪培拉国会大厦与战争博物馆

【法音流布大洋洲】朝礼澳大利亚悉尼南天寺,聆听学诚法师“人类文明新生与佛教的世界责任”主题演讲

【恭贺】澳大利亚悉尼般若法师升座与澳中佛教总会揭牌

【佛教十大要闻】之一:2016 年“批印事件”评议

【佛涅槃日】佛弟子对佛陀的永恒怀念

【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人间佛陀大慈悲,出家入世度众生

 师友们,一起托钵去——朝礼澳洲南传 Bodhinyana Forest Monastery 觉智寺

【人间佛教出世观】—执着“五欲”之苦与“灭苦”之法

【人间佛教出世观】——五欲世间及其生灭

【特稿】弥勒佛下生人间成净土,娑婆界龙华三会愿相逢

【特稿】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僧伽教育

太虚大师: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

东方唯识学研究会正式成

【恭喜法财】:财神的话

澳洲珀斯中华新年文化节

大年初一,礼拜弥勒菩萨——恭迎弥勒菩萨诞

新年吉祥,福慧增长——给师友们拜年啦!

恭迎华严菩萨诞——法界以为身,华藏庄严海

【致最爱的人】轮回里,谁是你的情人?——多珍重,别再轮回了!

【问答】佛教徒都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吗?

忆佛念佛:

1、【念佛三昧】——念佛观心修习法

2、【自力念佛】——大乘四种念佛法

3、【念佛见佛】——“般舟三昧”见佛的原理与修习方法

4、【忆念弥陀】—汉传念佛法门的源流及其修习方法

5、【佛门礼仪】——修习念佛法门的心态

6、【佛门礼仪】——念佛的规矩

清净声呗:

1、【梵音】钟声超法界,众生悉皆闻

2、【声呗】富贵《华严经》,梵呗声悠扬——华严唱诵之一

3、慈母送女去出家, 云水菩提天之涯——母亲节感怀

4、庆祝佛诞,沐浴佛恩——恭迎四月初八浴佛节

5、《佛胜吉祥偈》— 以此威力,愿你得胜吉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