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佛学论文】雁荡山僧的足迹——竺摩法师与马来西亚佛教

行愿法师 法界行愿 2022-12-24


编者按:

《雁荡山僧的足迹——竺摩法师与马来西亚佛教》这篇佛学论文,发表于2012年10月的杭州第十届吴越佛教学术研讨会。

为什么写这篇论文呢?2012年受乐清佛教协会会长达慧法师的邀请,到乐清青莲寺暂住,协助达慧法师收集、整理资料,编辑《浙江乐清佛寺志》。在编写过程中,发现马来西亚著名高僧“竺摩法师”是乐清雁荡山人,1933年毕业于闽南佛学院。

对于竺摩法师,晚辈不熟悉,但因缘会遇,大概1995年马来西亚竺摩法师的弟子继程法师曾在闽院宣讲印顺导师著作《成佛之道》,并推荐印顺导师全部著作给大众阅读学习。那时,我留闽院读研究生。

1999年9月13日,我离开安住十年的闽院,留学澳洲悉尼。一时,在澳洲无亲无友,孤苦无依,四处流浪。在最困难时得到马来西亚竺摩法师弟子的关照,他们开车经常送食物供养,令我不至于受饥饿。2001年我在悉尼一所大学开讲《金刚经》时,又得到马来西亚竺摩法师的皈依弟子大力护持。因感念竺摩法师的恩德,为此,笔者在编辑《乐清佛寺志》时,特别收集资料写了这篇论文,以此感恩竺摩法师弘法马来西亚,令无数众生得到法的利益。

这里,特别要感谢闽院第四届本科班达慧法师的大力支持,使我有因缘挂单乐青青莲寺写作论文;感恩雁荡山能仁寺方丈大和尚了法法师亲自接待,并介绍竺摩法师纪念馆,提供竺摩法师的历史资料,供后人瞻仰。

最后,弟子深深感恩佛、法、僧三宝的加被;感恩十方诸佛菩萨的庇护;感恩今生遇到的每一位大德高僧,及其护法居士、善信;感恩宿世的善缘,让我们今生在菩提道上再遇见。愿以此文,供养十方诸佛菩萨,供养诸师友、居士、善信!祈愿佛陀正法久住,众生离苦得乐!

行愿 合十  2018、2、4  

 

雁荡山僧的足迹——竺摩法师与马来西亚佛教

                  释行愿 

内容提要本文简述了出生于浙江乐清市的雁荡山僧竺摩法师住锡弘传佛陀教法于马来西亚四十八年,以太虚大师人生/人间佛教的思想理念为核心,创建三慧讲堂弘法利生,助创马来西亚佛教会、马来西亚佛学院和成立马来西亚佛青总会,开创了汉系佛教在马来西亚的新局面。竺摩法师是中国现代汉传佛教以诗书画著称的“才子高僧”,师内修外弘积极联合佛教各寺院和各团体将佛陀“慈悲济世”的教导发扬光大于马来西亚,奠定了汉传佛教在马来西亚利济众生的千秋伟业。1998年9月竺摩法师以马来西亚首位佛教出家僧的身份被槟城元首封赐DMPN高级拿督勋衔,而被大众赞誉为“现代大马汉系佛教之父”。

关键字竺摩法师、马来西亚、汉系佛教、雁荡山

作者简介释行愿(坚钰),女,1966年生于贵州贵阳。1994年12月闽南佛学院第四届本科毕业,留院读研究生,1997年任《闽院学报》责编。1999年9月留学澳洲任澳洲法界佛学会会长至今。2009年留学泰国,2010年8月泰国佛学硕士毕业。2010年10月任佛教在线网络佛学苑教务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2012年8月任《浙江乐清佛寺志》执行责编。         

  

    引言

    一九一三年农历八月十三日出生于中国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雁荡山河新桥村,以“雁荡山僧”闻名于马来西亚的竺摩法师,自一九五四年五月四日四十二岁住锡弘法马来西亚后,用四十八年时间来推动佛陀教法的弘扬,把太虚大师“人生/人间佛教”的思想理念落实到自己的弘法修行生活中。一九六二年五十岁的竺摩法师在马来西亚创建三慧讲堂,又助创马来西亚佛学院培育僧才,并成立和支持马来西亚佛青总会的运作,使汉系佛教在马来西亚不同文化、不同信仰背景的各种人群中慢慢地深入民心扎根立足,由此开创了汉系佛教在马来西亚的新局面。竺摩法师是中国现代汉传佛教中以诗画著称的“才子高僧”,其人生/人间佛教的思想理念多体现在“诗画”作品和佛教著作以及创建的马来西亚佛教实体建筑中。竺师内修外弘积极联合马来西亚佛教各寺院和团体将佛陀“慈悲济世”的教导发扬光大到马来西亚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中,奠定了汉传大乘佛教在马来西亚弘法利生的千秋伟业。由于竺摩法师对马来西亚佛教的杰出贡献,一九九八年九月竺摩法师以马来西亚首位佛教出家僧的身份被槟城元首封赐DMPN高级拿督勋衔。二零零二年二月四日竺摩法师九十岁在槟城示寂,马来西亚国会议员、民政党副主席、槟城首席部长许子根沉痛地说:“竺摩法师的逝世是马来西亚佛教界的一大损失!虽然,竺摩法师已经逝世,但他对马来西亚佛教的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将永载史册。”(注1)为此,竺摩法师被大众赞誉为“现代大马汉系佛教之父”。 

 


一、竺摩法师生平简介

 竺摩法师,法名默诚,字守志,自号雁荡山僧、竺摩、篆香室主,生于一九一三年,二〇〇二年二月四日示寂于马来西亚槟城,世寿九十。竺师一生以诗书画结缘大众,在马来西亚创建三慧讲堂,讲经说法续佛慧命;助创马来西亚佛学院培育僧才兴学办道;联合大马佛教各团体成立马佛青总会,使汉系佛教扎根立足于马来西亚民众,让大马与佛有缘的众生得到佛法甘露的滋润。竺摩法师的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

 1、少年出家夙世善根

竺摩法师是浙江乐清市虹桥镇河深桥村人,俗姓陈名德安,一九一三年农历八月十三日未时生。家有兄弟姐妹十人,师排行第七(注2)。其父称红梅居士为乡长,其母王氏,父母皆为虔诚佛教徒。他天资聪慧,夙世善根深厚,自小受佛信父母的熏陶,善良勤奋。一九二二年竺师十岁入乐清私塾读书勤奋好学,在八十多同学中每次考试名列前茅。一九二四年九月竺师十二岁礼黄塘寿昌寺方丈白云上人出家剃度,法名默诚,字守志,从此踏上了为佛教为众生终其一生的菩提之路。

     一九二八年竺师十六岁,依宁波观宗寺住持谛闲法师受比丘具足戒后,入弘法研究社受教于谛闲法师、静权法师、宝静法师等天台名家。在三十多名同学中,竺师年龄最小,却学习成绩最优秀。

     一九三零年夏竺师由师叔芝峰法师推荐,入厦门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深造,成为太虚大师的座下弟子。一九三二年春竺摩法师在甲乙两班同学会试中他名列第一,为此太虚大师特别为其写下训勉:“…思清笔雅,为少年之秀,若能多习惮,广培福寿,则前途不可限量。”此后竺摩法师学习更加精进,开始在《现代僧伽》等佛刊上发表文章。

一九三三年冬,竺师毕业于闽南佛学院,随侍太虚大师赴广东潮汕等地弘法,写了《太虚大师潮山弘法记》(见海刊大师年谱)。之后,竺师入武昌佛学院为研究员兼任世界佛学苑编译员,同学有本光、尘空、苇航、力定、印顺、止安、月耀等诸法师。这时,竺师以雁荡山僧、篆香室主、为霖、慧海等为笔名,在《海潮音》等佛刊上发表《无著的学说》、《苏东坡的佛教思想》等文章。不久,芝峰法师担任《海潮音》月刊主编,竺师为其助理。


     2、弘法港澳爱国爱教

 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竺师中断学业与闽南佛学院的几位同学一起,参加“慈溪抗战后援宣传组”宣传抗战救国。不久,竺师奔赴武汉,道经南昌遇日机空袭,躲入路边草丛才幸免于难。竺师立在武汉参加“僧伽救护队”担任干事,后又奉命带领部分“僧伽救护队”成员开赴陇海铁路抗日前线进行救伤工作。

正值国难之际,竺师谢绝了重庆汉藏教理院的聘任,于一九三八年十月南下广州转赴香港开展救济难民的募捐和服务工作而被选为“香港佛教救济难民会”委员兼驻会干事。期间,竺师写了反映佛教僧众参加抗日救国的文章,并认识了萧干、陆丹林、陶亢德、许地生、叶灵风、周扬、萧军、萧红、田间等在港澳地区的一些文化界人士。

     一九三九年春,竺摩法师应澳门佛教居士林邀请创办“佛学研究班”,释照真、释觉源、释登真、黄本真(慧莹)、林朗真、释了愿等为东苑第一届毕业生。竺师教授《三十唯识》、《因明大疏》、《解深密经》,又主编《觉音月刊》。竺师因宣讲《维摩经》曾轰动香港,期间竺师与艺术大师高剑父互为师友。在港澳竺师先后应邀担任澳门宝觉佛学社导师、香港栖霞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主任。

     一九四五年在澳门竺师忽患热症,高烧不退,生命垂危。师以虔诚之心,一心专持“观世音菩萨”圣号七昼夜,汗出热退病得痊愈,被大众视为奇迹。一九四六年竺师在一夜晚于佛光中被一老媪引至地藏殿烧香,得到佛菩萨的明示:“南方世界,汝有千万可度之机……”。事实证明,后来竺摩法师弘法马来西亚,大力推动佛陀教育普及佛法于民众,开创了汉系佛教教育事业在马来西亚的新局面。

     一九五一年八月竺师创办《无尽灯》杂志,先后在港澳海外出版讲经著作《维摩经讲话》、《金刚经讲话》、《佛学问题座谈》等,与大众广接法缘。

     一九五四年年春,暹罗龙华教社社长林德润、陈懋廉、廖振祥等人恭请竺师飞往暹京主持太虚大师舍利塔开光仪式、奉安舍利入塔,暹僧王莅临。竺师在龙华寺讲《弥勒上生经》,于中华佛学社讲《心经》。又拜访暹罗最高僧皇金刚智、四颂勒小僧王及僧伽教育部等询问佛法及教制问题,详细资料载于著作《南游寄语》一书中。其间,竺师曾开个人书画展,曼谷收藏家李之绵曾赠画七幅。由此因缘,竺师离开居住了十余年的香港、澳门。  


    3、驻锡大马普施甘露

一九五四年五月竺师应邀由暹罗(泰国)飞马来西亚槟城,受聘为菩提学院导师兼授菩提中学佛学课程,师自编初中佛学课本三册为教本。十二月三日竺师代表槟城僧众出席在仰光召开的第三届世界佛教大会。从此,竺师定居马来西亚,开始推动汉系佛教在大马的弘扬。

除了在马来西亚弘法外,竺摩法师还担任新加坡多个佛教单位的导师,每年利用假期前往弘法,使一度衰落的新加坡佛教又重新兴盛起来。一九五七年十二月竺师应邀赴夏威夷担任中华佛教总会导师、檀华寺住持和启华学校校长,为发展佛教文化事业作出努力。

    一九五五年二月为佛教高等奖学金委员会筹款,竺师赴新加坡开书画义展,出版《竺摩法师书画集第二册》。一九五九年四月十九日上午,竺摩法师领导创办的马来西亚佛教会窗体顶端。一九五五年二月为佛教高等奖学金委员会筹款,竺师赴新加坡开书画义展,出版《竺摩法师书画集第二册》。 

     一九五九年四月十九日上午,竺摩法师领导创办的马来西亚佛教会(Malaysian Buddhist Association),借极乐寺召开成立大会,星马全体佛教诸山长老四众弟子以及锡缅泰各佛教徒领袖都有到会祝贺,大会恭请马来亚国父东姑阿都拉曼首相剪彩演说,大众一致公推竺摩法师为佛教会首届主席。

一九六二年一月四日由于马来西亚卫塞会及佛教会同仁的共同努力,星马各大报章发表政府公布的“马来亚联合邦规定卫塞节为全国公共假期”新闻,为此,竺摩法师写了“迎接佛教卫塞节”社论,在《无尽灯》刊发表。七月竺师因皈依弟子渐多,竺园精舍狭小,发起筹建三慧讲堂,在“缘起”中说道:“真理不昌,世乱日亟,妄业感召,灾祸频仍,欲人生之净化,须佛法之提倡。”

一九六三年八月五日星槟主笔黄心观的令媛兴英与梁景强在菩提礼堂举行佛化婚礼,请竺摩法师祝福,首开马来西亚槟城佛化婚礼的风气。一九七零年三月二日竺摩法师任马来西亚佛学院院长,学院先办初级和中级两班,这是马来西亚首家佛学院,为大马培育佛教僧才之始。

     一九八六年竺摩法师七十四岁,返回故乡浙江省乐清市雁荡山,并朝礼中国四大名山普陀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

     一九九八年八六岁高龄的竺摩法师以马来西亚首位出家人的佛教身份,荣获槟州元首封赐DMPN高级拿督勋衔,这是马来西亚政府对竺摩法师为马来西亚佛教教育事业服务一生的赞扬和嘉许,表达了大马政府对汉系佛教的重视,肯定了汉系佛教对马来西亚国家和人民向善和谐的卓越贡献。
    一九九九年八十七岁的竺摩法师写下遗嘱:“若我不幸百年,不必为我说法封棺举火,一切皆以佛号进行即可。”二〇〇二年二月四日下午三时三十分,马来西亚汉系佛教之父,一代佛门泰斗九十高龄的竺摩法师在一片穆萧庄严的佛号中安祥示寂。

           

    

 二、著作和诗书画作品

     竺摩法师一生以普及佛陀教育,推动人生佛教为己任,其佛教著作有:《佛教与人生的关系》、《普门品讲话》、《佛学问答第一辑》、《地藏经讲话》、《佛教问题座谈》、《心经讲话》、《佛学问答第二辑》,多数文章收录于《竺摩长老佛学全书》中。此外,竺摩法师以诗、书、画闻名于世,主要有诗集《篆香室诗集》;《画集《篆香画室文集》等,还有大量的诗书画作品被有缘大众珍藏。以下为浙江省乐清市雁荡山能仁禅寺竺摩法师纪念馆中的竺摩法师书画作品:     


三、竺摩法师的佛学思想

竺摩法师自一九三三年闽南佛学院毕业后随侍太虚大师,深受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的影响,一生都致力于人生佛教的实践,推动人生佛教的普及。一九七零年竺师受邀主持怡保东莲安老院千手千眼观音圣像塑的开光,在东莲小筑宣讲了《佛在人间,法在人心》的开示。

竺摩法师一生追随太虚大师,终身怀念和赞叹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每年都举办纪念太虚大师的法会。如:一九七五年三月十七日太虚大师忌辰时,竺摩法师在三慧讲堂召开“人生佛学中心”成立大会上宣布宗旨为:

“远绍佛陀无上正觉之教法,近师太虚大师所倡导的人生佛教原理,研究实践以助人类生活之进步,使之正常化;并使佛教之组织化、大众化、科学化,学佛的人可发菩提心,由菩萨道直趋佛道为最终目的,不须中间经过天乘与二乘的曲折路线”。

由上可知,竺摩法师弘法利生的核心思想主要是继承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而来。这次会竺摩法师被聘为导师,他致词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成立人生佛学的意义;(二)纪念太虚大师圆寂廿八周年纪念;(三)太虚大师舍利塔即将竣工筹备开光,可以与当年太虚大师提倡的人生佛学互相辉映。”从内容可以明确地了知竺摩法师对太虚大师人生/人间佛教思想的推崇,以此作为自己弘扬佛法的纲领,时时处处普施甘露,围绕着人生/人间佛教的思想来开展自己弘法利生之事业。

竺摩法师对太虚大师的恭敬尊重,除了随侍大师记录开示成文之外,在太虚大师舍报后,依然怀念继续追随,一生如此。一九七六年五月十八日竺摩法师独资助成香港荃湾芙蓉山太虚大师舍利塔的重修,举行落成大典。前来参加典礼者有:香港佛联会觉光会长、前中国佛教会会长道源法师、美国佛教会会长敏智法师、香港僧联会洗尘会长、佛教长老明常老和尚等各寺院道场住持,四众数百人洒净上供,仪式非常隆重。竺摩法师在法会上致词:“太虚大师为近代中国佛教领袖,亦为民国以来中兴佛教之功臣,距今廿九年前示寂于上海玉佛寺,荼毗后心脏不坏,遗留彩色透明舍利三百馀颗,四众弟子赞叹瞻礼,分请供养。今四明、武昌、厦门、香港、曼谷、槟城等地皆已相继建塔,为众瞻拜。唯荃湾之塔,垂廿年,为风雨所侵蚀,兹经修理竣工,举行落成典礼。”并偈赞太虚大师说:

一代瞻仰,吾教圣雄;妙悟般若,圆解十宗。

举其殊胜,会其共同;从真导俗,化被西东。

献身于教,贯彻始终;志行清超,愿力尤宏。

整顿僧制,发声振聋;维新教义,教产为公。

正会在握,丕振宗风;兴学植材,悲仰无穷。

有为幻躯,终归于空;薪尽火灭,长怀慈躬。

法乳难酬,吾心怔忡;修葺塔婆,聊申孤衷。

狮弦绝响,谁继黄钟;舍利流芬,万类景崇。

竺摩法师在马来西亚弘法扬佛法时,常以“太虚大师的教导为自己弘法度众的核心思想”。如一九八一年六月麻坡佛教正信会落成,其前身为“麻坡念佛团”,竺摩法师依太虚大师教导,易名“佛教正信会。”其理由为:根据现代佛教领袖太虚大师依佛律制的名称,以在家信众所组织之佛教团体,应名“佛教正信会”或“佛学研究会”或“佛教居士林”为宜;而由出家众所组织之佛团方宜名“佛教会”,因佛教会乃管理四众弟子之佛教行政团体(注3)。可见,太虚大师的佛教思想对于竺摩法师一生的巨大影响力。

     竺摩法师遵循太虚大师人生/人间佛教的理念,在大马推动普及佛陀正法的佛教教育,建三慧讲堂讲经说法,使一般民众有接触佛陀正法。同时,竺摩法师大力推动僧伽教育,出任马来西亚佛学院院长职务三十一年。又成立佛教总会管理佛教事务,将一盘散沙的佛教各团体联合起来共同为佛教在大马的推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总结

竺摩法师一生以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从年少出家到海外弘法,不论是在港澳还是定居马来西亚,竺摩法师一生精勤,本着为佛弟子的菩萨愿心,“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在对佛教如荒漠般的马来西亚开创了汉系佛教的正法新局面。自一九六二年竺摩法师率四众弟子创建三慧讲堂开展讲经弘法活动以来,使马来西亚的佛教由民间信仰的膜拜形式转向正统的学佛听经闻法、念佛禅修的实践上。由于竺摩法师德才兼备,不但讲经说法教导众生学佛正因,著书立说阐扬佛陀正法,还精通诗、书、画结缘大众,使东南亚各地信众争相邀请而前往各地弘法讲经开示,并争相收藏其诗书画作品。受竺摩法师的教化,各地佛教四众弟子发菩提心,先后在丹绒马林、吉隆坡、马六甲、昔加末、怡保、吉打、新加坡等兴建了佛宝寺、宝林法苑、妙音寺、观音堂、菩提心、佛法林、佛缘林等讲堂或寺院作为竺摩法师弘扬佛法的场所。竺摩法师足迹遍及全马各州,每到一处在当地都掀起了学佛的热潮,各地因此纷纷成立了佛教团体。

竺摩法师驻锡槟城近四十八年,弘法足迹遍及大马各州、新加坡,奔走香港、澳门、泰国、印尼,远赴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地,不辞劳苦地宣传佛教文化,把菩提种子广播世界各地。由于竺摩法师对马来西亚佛教作出了巨大贡献而被大众称誉为“大马汉传佛教之父”,一九九八年九月竺摩法师被槟城元首封赐DMPN高级拿督勋衔。总之,竺摩法师以雁荡山僧的步履,弘法足迹遍及港澳、大马、西方等海外,散播大乘汉系佛教佛陀正法之种子,利益了无数无量的众生,为现代中国汉系大乘佛教史上弘法海外第一人,备受广大海内外佛教界、文化界的尊重、敬仰和赞叹。

     澳洲法界佛学会 释行愿

        2012.10.17


参考资料

1、应龙、吴开军《马来西亚佛教一代宗师——竺摩法师》,《法音》2002年第05期。

2、释继程《竺摩法师简谱初稿》,马来西亚佛教咨询网

 http://www.mybuddhist.net/cms/damafojiao/fojiaorenwu/fashirelated/1776.html

3、释继程《竺摩法师简谱初稿》,马来西亚佛教咨询网

  http://www.mybuddhist.net/cms/damafojiao/fojiaorenwu/fashirelated/1776.html

                 

请点击查看专栏                                          

  ★ 专 栏 文 集 推 荐 

恭迎十方诸佛菩萨诞

《佛门礼仪》

《佛经导读》

《人间佛教护教文集》

《云水天涯行脚僧》

   

版权所有,请尊重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未经作者同意,不得更改,违者必究!     

相关其它阅读: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概说与大乘佛教的真价值 第一课3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学习意义  第一课2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学习动机与研究方法 第一课1

【腊八节】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日——佛陀在菩提树下成佛

恭逢天台智者大师圆寂纪念日——纯圆独妙创天台,真狮子吼祈再来

恭迎阿弥陀佛诞辰——十方佛净土,阿弥陀第一

第十五届吴越佛教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佛学院隆重开幕

东方唯识学研究会正式成立

重磅 | 《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重磅】12部门联合发文治理佛道教商业化问题

学诚会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新时代中国佛教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恭迎药师佛圣诞——东方医王大愿妙难量,护佑众生消灾降吉祥

2017年贵州省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在安顺隆重举行

大悲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內寮庵隆重举行大殿落成暨佛像开光庆典

【特稿】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僧伽教育

上海·浦东“都市佛教国际论坛”圆满闭幕

太虚大师: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

太虚大师传略

佛学论文: 

【唯识】—《摄大乘论》的种子思想

【深入经藏】《南传大藏经》阅后略议(一)

【问佛访道】看见佛陀在人间——《南传大藏经》阅后二

【问佛访道】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南传大藏经》阅后三

【问佛访道】人類於感官現量和意現量是怎樣來認知世界的,其認知的心路過程如何?(一)

【问佛访道】人类于现量和意现量是怎样来认知世界,其认知的心路过程如何?(二)

【问佛访道】人类于现量和意现量是怎样来认知世界,其认知的心路过程如何?(三)

【佛学论文】《维摩经》之哲学理论

【佛學論文】印順導師的彌勒淨土思想

【佛学论文】人间佛教思想的播种者——印顺法师

【深入经藏】《南传大藏经》阅后略议(一)

【问佛访道】看见佛陀在人间——《南传大藏经》阅后二

【问佛访道】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南传大藏经》阅后三

忆佛念佛:

【念佛三昧】——念佛观心修习法

【自力念佛】——大乘四种念佛法

【念佛见佛】——“般舟三昧”见佛的原理与修习方法

【忆念弥陀】—汉传念佛法门的源流及其修习方法

大慈大悲,寻声救苦——恭迎观音菩萨成道

【佛门礼仪】——修习念佛法门的心态

【佛门礼仪】——念佛的规矩

清净声呗

【梵音】钟声超法界,众生悉皆闻

【声呗】富贵《华严经》,梵呗声悠扬——华严唱诵之一

慈母送女去出家, 云水菩提天之涯——母亲节感怀

庆祝佛诞,沐浴佛恩——恭迎四月初八浴佛节

《佛胜吉祥偈》— 以此威力,愿你得胜吉祥

【禅韵】Island of the Self心中岛屿——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异洲不异依

【声呗】礼敬佛、法、僧三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