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间佛教」动了谁的奶酪 ──「2016大陆批印斗争」正反意见汇编

2017-02-17 释耀行 行愿法师

「人间佛教」动了谁的奶酪

    ──「2016大陆批印斗争」正反意见汇编                

             释耀行汇编 

  2016年10月底,江苏无锡开了个「佛教义学研讨会」。这场所谓的义学研讨会,完全是借反思之名行清算之实!与会议宗旨相违的是,30几篇论文,大都以清算为目的,将目标锁定倡导人间佛教的印顺导师。截取印顺导师著作中的片段内容,掐头去尾,混淆是非,扭曲文意,然后罗列罪名,再加以抨击。文中充斥着谩骂、贴卷标式的文字,举办这样一场名义不相符的研讨会,引发事后的论争是必然的。

  会议刚一结束,就有与会学者发文,表达对这次会议的看法。尔后随着会议论文集的曝光,周贵华恶口辱僧的行为令人震惊!他自编自导,先以种种不实指控定罪百岁高僧,然后宣判。为博人眼球,文中「雷人」言词触目惊心。为此,他将自己包装成大乘佛教的卫道者,获得了一些不明真相大乘信仰者的同情。

  但佛法的正义是不容亵渎的!闽南佛学院首座圆智长老两百多名历届校友联署,要求周贵华就辱僧事件道歉,并敦请闽院解聘其研究生导师。同一时间,教内教外法师、学者,认同人间佛教反对者双方,皆在各自的公众平台撰文回应。至今已有太多彼此的你来我往,却还没有全面回顾本次辩论的汇总整理。基于佛门论法的无诤精神,本着自他增上进德修业的意愿,笔者摘取「义学研讨会」论文集中周贵华文章提出的观点,再将相关响应摘录于后。围绕周文展开的维护及破斥相关文章,也摘取部分精要,以此聚焦双方论争的焦点,呈现「人间佛教」与「完整佛教」之重大差异!

  下文中,周贵华简称「作者」,论文观点用楷体标示,便于与响应者区分,令读者清晰地了解彼此的观点。

 

一、是谁在灭「法」?
(一)周贵华在论文开篇提出其反思的出发点:

  「由根本确立佛教的本质、本源,而由方便引起佛教的发展、流变。此佛教观是观察释印顺研究的钥匙,也是其思想中出现问题与过失的根本原因。本文依于大乘佛教本位对其佛教研究以及佛学思想的梳理、反思与批评,即是以此为出发点的。」(p.4)

  「“大乘佛教本位”、“大乘本位”、“大乘道本位”乃大乘经自身所表述的“大乘佛教”、“大乘”、“大乘道”。」(p.4)

 

贤达法师:

  所谓的「大乘佛教」本身是一个总称,是由不同的大乘部派所组成的,其中就包括了以无着菩萨为大成者的瑜伽学派。我们所知道的佛教,特别是具体到专门研究某个大乘部派或某个大乘宗派,肯定绕不开的是其作为一个大乘部派是经过长期发展而来的事实。即使你是一个反对任何学术研究,你是一个想强调信仰的出家人,你也要知道,在你自己的法脉传承里面,或者在你受戒的戒律传承里面,就有从佛陀到迦叶,一直传到你师父和你自己的佛教历史。这个源远流长的法脉里面,就有许多对大乘兴起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的声闻圣者。所以,任何一个佛教徒都不能完全无视自己的法脉传承和戒律传承。也因此,对于从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教兴起的这个发展过程,是我们不能不正视的佛教历史事实。1

 

林建德教授:

  佛教义学会主张「佛教本位」的研究,有别于现今学界之「学术本位」,而与之互别苗头。这样的立意自是良好,但在我看来,他们所谓的「佛教本位」,或可说是「信仰本位」,甚至是「信徒本位」,可说是「学术本位」另一极端。

  他们所谓的「佛教本位」,如何和「信仰本位」、「信徒本位」作区分,似没有进一步说明,或只是同一立场的不同表达而已。

  我认为,真正的「佛教(或佛法)本位」、「义学本位」乃是印顺导师所持的立场,在他的著作中,兼可看到学术性和信仰性;一来他以理性、中立、超然的探究方式,对佛教历史和思想进行客观研究,二来他接纳乃至肯定所有信仰传统的价值,认为当以同情的理解来看待信仰,重视各种经论和法门在利益众生的实效性。2

(二)「大乘信仰乃大乘经自身所表述的对三宝的皈依,而释印顺对大乘三宝的皈依并不完整,他否认大乘佛经的佛说性(如是我闻性),因而对法宝所摄教、证二法中的大乘教法(即经,作为佛说)没有皈依。」(p.4)

 

行愿法师:

  作为译经体例的「佛说」

  在印度,佛教经典的形成,情形极为复杂;佛教经典不仅数量大,而且内容也很繁复,有大量的真经,但也不排除有些疑伪经典,借机混杂到佛经中。而另一方面,在中国,人们信仰的心理,我们的文化和国情,又与印度如此地悬殊。所以佛教传到中国,如何取得中国人士的信任,是一个绝大的问题。汉译佛典经题翻译时,常常出现「佛」字,常常标明「佛说」云云,作为一个重要的译经体例,得到那么多译经师所遵守,就是古代那些伟大的译经师们,试图传达佛典这种权威性,以昭示信用,使得佛教能够在汉文化中健康推行、开展的一个重要的努力。

  明乎此,我们对佛典的所谓「佛说」问题,就可以获得一个合乎事实、合乎历史的眼光。毫无疑问,由于汉地佛典经题中出现了大量的「佛」字或「佛说」,使得国人对于佛教经典价值的认识,常常与这个「佛说」的观念联系在一起。作为真正有信仰、有教养的佛教徒,大概丝毫也不会觉得这些经典的价值就由此受损吧!3


Arana Samidhih:

  原教旨主义强势姿态

  原教旨主义(fundamentalism),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基督教中出现的一批反「现代主义」的保守派神学家。他们以信仰为评判是非的唯一标准,固执《圣经》定是「神的启示」,是超人类、超时空的「绝对真理」,强烈斥责教内教外对《圣经》的历史考证。与之如出一辙的是,周教授教条化地宣判一切佛经都是「佛口亲说」,抨击一切非信仰立场的佛教学术研究。最为不幸的是,他将印顺法师以佛法立场从佛教思想史考证得出的「大乘是佛说论」,也刻意扭曲成「大乘非佛说」,并以此诬蔑法师的僧格。4

  (三)「释印顺采用世俗性科学人本理性、否认大乘经的佛说性(如是我闻性)、颠覆大乘作为根本佛教的地位、消解全体佛教的“神圣性”、提倡“唯人间佛教”等,按照大乘佛教本位,无不是离经叛道、惊世骇俗之语、之论!」(p.6)

 

王路:

  他不认为大乘经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佛亲口说的。这就好比,我记不得我妈妈对我说过「我爱你」,说「我爱你」不是我和父母之间的交流风格。但我妈妈的一举一动,无不体现「我爱你」。我也丝毫不怀疑我妈妈对我的爱。但有人会讲,你不承认你妈妈说过爱你,就等于不承认你妈妈爱你。一定是在你很小的时候,没有记忆的时候,你妈妈说过爱你,你后来忘了。否则,你的看法就是存在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的。

  别人因为这个缘故,认定印顺法师是小乘学者,否定大乘,矮化佛教,而不顾印顺法师书中明明白白的句子。……人家坚定地认为自己妈妈是爱自己的,别人非要说,他就是认为妈妈不爱他,理由是他不承认妈妈亲口说过爱他。那真是莫大的冤枉。5


佛心:

  何谓「佛说」?何谓「佛法」?首先,还是要弄清楚何谓「佛说」?如果有人认为「佛说」一定要是从「佛陀」口中一句一字的说出来的,只有这个才是「佛法」,才可以信;而凡没有从佛口中说出的,就是后人的悬想的产物,不是「佛法」不值不得信仰。那么,就有两个基本问题:

  1、佛法究竟是佛陀揭示的宇宙本来具足的真理实相,还是佛陀凭空创造出来的一种先验的真理?如果佛法是佛陀创造的,那么「非佛说」会显得非常得重要。如果佛法是佛陀发现、领悟并传播的一种宇宙本来具足的真理,那么佛法是否一定为佛说就不那么重要了,因此以是否「佛说」来作为衡量「佛法」的唯一标准是否站得住脚?

  2、「佛法」——这种揭示宇宙实相的真理一经语言与身行中表现出来,那就成为世谛流布,世谛流布的言诠与文字,就是一种显现于世间的佛法,这就不能违反世谛流布的一般规律——包括出现误解、误传与不完整。那么,你如何根据自己的臆断而不是文献考据来确定哪个经典是「佛说」,哪个经典又不是「佛说」?事实上,正如印顺导师所言:佛法与非佛法,应重视佛陀独到的正觉,重视从正觉流出的佛陀真精神,佛陀三业大用的一贯特性。佛法,本来就不限于佛说。

  所以「大乘非佛说」这个说法本身就是站不住脚的,是一种似通非通、似是而非的臆断与想象!茫茫大乘经典,如果一定要执着于其是否为佛口亲说,这非但毫无意义,也是对何谓「佛法」的无知与误解。对于佛教经典的态度,《金刚经》中早已有「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的态度与立场。6

  (四)「释印顺对印度和中国佛教包括其所依经典的整体性反思和批评,在民国时代当属最为激烈者,远超支那内学院!尤其对中国佛教,视其整体为真常化和天神化的产物,几乎是全盘否定。」(p.6)

 

佛教文化遗产:

  周先生多年研究唯识学,按说应该不会不知道,内学院的欧阳竟无、吕澄师徒,一向对汉传大乘多加质疑。他们认为,汉传佛教是「儱侗颟顸」的「本觉伪说」,与印顺法师对「真常唯心论」的质疑思路非常相似。

  更有甚者,欧阳竟无、吕澄二人,以中土大乘千年尊奉的《大乘起信论》、《楞严经》、《圆觉经》,通过周贵华最为反感的「世俗理性」的文献考据方法,将之判为「流毒千载」的中土伪经。按周贵华对印顺法师的评价标准,这真的符合「大乘信仰对大乘三宝中法宝的皈依」吗?或者按周的思路,他们是否也跟印老一样,属于「大乘失道者」及「狮子虫」?

  换言之,请问周贵华先生本人如何看待《大乘起信论》《楞严经》的问题?如何评价内学院对这些经典的批判?7


Arana Samidhih:

  佛教从印度传来中国,由于中国文化本身重人文重现世,没有印度文化那样浓厚的宗教色彩,也就必然要求中国佛教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佛教。由此,佛教的中国化表现为特重心性修持,极大发挥了大乘「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切诸法平等不二」的甚深法性,尤以「一心三观」、「一念三千」、「即心即佛」的天台、禅宗而大盛。所以,人文、心性、不二,才是构成中国佛教兴盛辉煌的根基。

  近代以来在太虚大师、印顺法师推动下的人间佛教,给明清式微的中国佛教重新注入了活力,并且有力地应对了西方文化和宗教的冲击,才得以带来当前中国佛教的伟大复兴。可悲的是,周教授他们那样借原教旨主义神学攻击反「科学人本主义」的方式,扭曲、诬蔑、排挤「人间佛教」,极力推崇二元对立的天神化的神秘主义信仰,简直就是要把中国佛教的根基给掏空,令中国佛教演变成「转基因佛教」——「完整佛教」。那才是中国佛教最大的不幸,是去佛教中国化的罪魁祸首。8

 

(五)「释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是其希望的那样的“正道”吗?他用来取代佛教已有经论所开显的佛道的“人间佛教”思想,是在大乘经“非佛说”为前提、阿含经教和性空说为基础、科学人本理性所摄的世俗思想史和历史考证法为方法、“去天神化”和“人间化”为意趣而抉择、建构的学说,完全属于新型、异质的佛教理论,按照大乘佛教本位,决定是一种“相似佛教”。」(p.9)

 

怒箫:

  在探讨「佛说」时,先要明白这个词所指,即什么是「佛」,什么是「佛说」。佛,不是天上的神,也不是接受神启的使者,而是正觉宇宙人生真理的人。但凡佛弟子,应该都知道,这个世间的「佛」,是两千六百年前出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名叫乔达摩悉达多,他在出家觉悟无上真理之后,被人们尊为释迦牟尼佛。

  「完整教」所指的佛说,应该是释迦牟尼亲口所说的教法。而不应是他们创造出来的「天神本位佛」。我们知道。释尊成道之后,四十五年的教化历程,并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数据,第一次经典结集,也只是由大众对释尊说法留在每个圣弟子心中的「影像教」进行确认,确认后同样没有形成文字记录。

  无论是释尊住世时还是入灭之后,阿罗汉圣弟子四处游化说法,也不是一字不变的宣讲「佛音」,而是以自证的体验,随宜教化。但随着释尊入灭越来越久,教界各种异说不断传出,如依毗奈耶杂事卷四十记载,有一苾刍于竹林园中说偈(大正24‧409下):

  「若人寿百岁,不见水白鹤;不如一日生,得见水白鹤。阿难闻之,乃告彼苾刍佛世尊之说:『若人寿百岁,不了于生灭;不如一日生,得了于生灭。』彼苾刍告知其师,其师谓阿难忘失记忆,不可依信。」

  当时佛灭还不久,阿难尊者尚在世间,佛法就已经在流传中出现这样的异说。为了甄别异说,圣弟子以佛的教法和自己的体证为中心,确定「佛语具三相」的原则,即:修多罗相应,不越毗尼,不违法性。修多罗相应和不越毗尼,是与根本结集的经律相应,不违法性侧重于圣弟子对于义理的证悟。也就是说,只要符合这三项的言教,就是佛语所说,也即佛说。

  汉传佛教八宗共祖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我等当承佛威神为众人说,譬如传语人。所以者何?佛所说法,法相不相违背,是弟子等,学是法作证,敢有所说皆是佛力,我等所说即是佛说。」

  圣弟子以佛为根源,通过自证法性而说法,能入于契经,不越毗尼,所以也是佛说。圣龙树秉持这样的见地,起而弘扬大乘,被尊为释尊之后第一人。印顺法师针对上世纪四十年代,从南传上座部传来的大乘非佛说论,依龙树菩萨见地,起而作《大乘是佛说论》给予有力的回击,从此后,此种异说渐渐消失。

  这可以看出来,印顺法师对于佛说的论证,是依于佛教的传承而说,并不是从世间俗情俗见而来。9


释耀行:

  难道「阿含经」不是佛陀说所圣教吗?「性空说」不是大乘法教吗?这些佛陀所教,恰是人间佛教思想建立所引教证,这是契理。导师在这些教证的基础上,运用学界通用的思想史和历史考证法,证明佛法净化世间和超越世间之殊胜意义,这是契机。「佛法虽普为一切有情,而真能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而成佛果的,唯有人类。」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乃是依机说教。10

  (六)「按照释印顺,在四悉檀的统摄下,一切佛教,所谓“佛法” 、“初期大乘佛法”、“后起大乘佛法”、“秘密大乘佛法”。都有其意义,虽然有源流之别。当然,在这样的视角下,大乘成为流而不是本源,作为大乘信仰者的释印顺,既否定了大乘经的佛说性,又颠覆了大乘作为根本佛教的地位,是否应该称为“佛法”的信仰者,也就是传统称的“声闻乘”或者小乘信仰者呢?」(p.16)

 

释耀行:

  滔滔江河,不因其源于小溪,就否认其大。大乘之殊胜亦不在源与流上论短长,其殊胜处乃是菩萨甚深空观和利济世间的深广大行,这一切皆汇归为未来成佛的资粮。作者无视这种源于龙树、无着菩萨论法的传承,将源与流法义的判析,解读为主流与非主流,为了这种竞胜之心,以否定大乘殊胜的罪名加之于导师,为后续展开的批判设下伏笔。11

  (七)「以三界为摄印度神教以及依定境安立,并非真实世界图像……而且,释印顺又说:阿含和大乘经中上天、见天神,弥勒在兜率天等皆是定中所见,而非真实,完全消解了天界的存在性。」(p.17)

 

释耀行:

  除了欲界天,要想上达层次更高的色、无色界天,必须依初、二、三、四禅,除了布施、持戒,生天必须要透过禅定力。导师依经义论述,怎么就「消解了天界的存在性」?作者仰慕天界,起码也要明白生天的方法吧,否则空怀理想也惘然。

  再者,唯识学派认为,「三界虚妄,但是心作」,所谓「唯识无境」。

  导师说:「依唯识观的定果,立四无色界:即是先观物境空,名空无边处;次观但唯有识,名识无边处;再观识也不可得,名无所有处。这三者,类似唯识学的相似证得三性。进一步,无所有性也遣离了,到达非有想非无想处,可说是绝对主观的体证,类似证唯识性」。12

  所以,作者应该将「消解了天界存在性」的罪名上追到唯识学派,可是唯识学派所依据的经典也是佛陀所说的大乘经呢!照作者的逻辑,这样岂不是怀疑大乘经的神圣。

  (八)「释印顺研究佛教的方法论包含复杂的因素,但其中有两个方面是基本的:一者是基于大乘信仰的立场,一者是基于科学人本理性的立场。此二者本来相违,但被其“调和”而成一种在现时代大乘佛教信仰者中绝不少见的一种方法论,可暂称为佛俗方法论,在其中大乘信仰和科学人本理性以十分吊诡的方式十分稳定的“调和”。这里面,日本、台湾有大乘信仰的佛教学者中大多如此,在现今大陆也有大部分如此。在一般有知识的大乘信仰者中,不论在家和出家众,或许现今算来有一大半如此不为过吧。」(p.21)

 

释耀行:

  以科学人本理性摄受现时代的知识分子,不就是大乘佛教应机说法的契机性吗!

  正如佛陀时代的印度,婆罗门教徒认为可以透过祭祀、祝拜、布施的仪式来换取神明的护佑,他们将杀生祭祀当做途径。为了度化这些婆罗门教徒,佛陀将婆罗门最熟悉的「供养三火」的方式,转化为「根本火、居家火、福田火」教导婆罗门获取福报的方法。

  照作者的思路,佛陀怎么能照搬婆罗门供火的方法呢?这样共世俗的方法怎么与涅盘解脱相连接?不过,正如作者所言,好在大多数有大乘信仰的佛教学者具足佛法正见,否则就真成了作者笔端的末法时代。

  (九)「当笔者看到释印顺坚称大乘信仰,而又视历史考证法为复兴佛教的“光明之道”时,感到悲哀;当看到他以大乘佛教信仰者身份广泛、系统运用这种方法时,感到痛心;当看到他由此宣称并论证大乘非如是我闻性并对全体佛教的“天神化”予以“祛魅”时,感到恐惧;当看到其由此建立的人间局域性相似佛法——“人间佛教”流布两岸时,感到冰冷。」(p.30)

 

怒箫:

  读周先生论文到这一段时,突然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是什么让周贵华先生感到「悲哀、痛心、恐惧、冰冷」呢?学术论文,重在客观证据下缜密的逻辑推断,如此强烈的主观情绪表现出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周贵华先生,从二零零三年开始研究佛法,短短几年,自创「完整佛教」思想体系,并开始以与寺庙合作的方法,在寺庙中传教。由于人间(生)佛教以人为本的理性主义,一直在中国佛教界占据主流,这让「天神化」思想指导下的「完整佛教」创始人周贵华先生的传教活动多处受到阻碍,这或许是唯一能解释周先生在反印论文中表现出严重焦虑情绪的原因。不过,经过多年的努力,周先生以佛学院研究生导师的身份,终于获得了一些出家人的支持,这或许能让周先生在冰冷之余,感受到一些温暖吧。但是,周贵华先生为实现自己做教主的一已私欲,不惜诋毁两岸来之不易的汉传佛教之共识,是何居心!

  (十)「大乘道作为成佛之道是唯在大乘经中诠显的,如果大乘经非如是我闻性,即非佛陀亲说(包括亲说,与加持、开许其他善知识代佛说),那这样的大乘道还是成佛之道吗?因为成佛之道只能是过来者诸佛才能说,未成佛的后世佛弟子如何能建立?」(p.41)

 

如证:

  周先生这是什么逻辑?按周先生的逻辑,我也来试问周先生,您所提倡的「完整佛教」,您也没有成过佛,那您怎么建构出一个完整的佛教呢?所以您的这种趣求并不如法,您所建构的完整佛教是相似佛教,并非正法。这是按周先生的逻辑,可以得出一样的结论。所以,周先生在这里,其实是用了学术与信仰的「双重标准」,有点像美国大帝的一贯作风。如果周先生说他是依「圣教量」而来的,殊不知同样的「圣教量」,可以由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也就是说,如果每个人自己所依的「圣教量」理解为标准来判摄佛陀教法,以为是「完整教」,那就有点太过「傲慢」了吧!

  从周先生的文章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出了他在文献上立论的不足,也就是说周先生也不能论证「大乘经典(文本)是佛亲说」这一论点,所以,他也只能「批」却无法「立」的欠缺(其实这一问题,已经是老话题了,今日周先生重新提起问题,却又没有给出新的成果),恰恰也在这一点上,得到了教内某些法师的大力支持,然后直接干脆就定性的论断印顺法师是「大乘非佛说」的帽子,还有一些网友一看这一「标签」,也就跟着发布评论,可能有些人并没有认真去阅读印顺法师的著作,这无疑是不理智的做法。

  另外,从学术角度来看,周先生这篇论文并不能称得上是严谨的客观性、学术性的「人物评」或「书评」的文章,只是基于个人的出发点(文章开头已表明),再借个教内有名望且又不会惹上麻烦的印顺法师的肩膀上「巧」用了学术与信仰的「双重标准」来「借题发挥」。

  周先生在文章中很明确的交代说「依于大治学精神是不一样的,周先生从一开始就打算找个人「借题发挥」。另外,殊不知任何一个立场以及出发点的言论都有它的局限性,周先生的任何言论都不例外,这是身为学者应该有的自觉意识才是。特别是佛教研究者,学术研究本身的局限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也就只能在所能处理的范畴内进行研究,超过这个范畴就无法运用学术的方法,可是,周先生似乎想越过学术的范畴,用学术无法处理的对象来批判学术内讨论的内容,这是不合理的。

  另外,周先生在对印顺法师的评述中,失去了这一冷静的分析态度,却充当一个「判官者」的角色,甚为遗憾!也正因为这样,周先生在文章的最后直接判定印顺法师为:「……全体佛教的坏道者、是佛教圣道中的『狮子虫』……」。观点不同可以讨论,就事论事便可,大可不必这样。不过,这样反而也突显出周先生的学术态度和基本素养。13

 

二、「完整佛教」的前世今生

 

怒箫:〈如果没了印顺法师——侧读义学会〉

  10月29日、30日,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周贵华教授以义学会的名义,在无锡召集了一次以批判、清算印顺法师为主题的研讨会。周贵华先生用煌煌五万余言,将已经去世的高僧、佛门泰斗印顺法师定为「佛教狮子虫」,试图把一位恬淡、明达的佛门大德,永远钉在佛教的耻辱柱上。

  周贵华先生为什么如此仇恨这位佛门大德呢?周先生所谋甚大,印顺法师的佛学思想,严重障碍了周先生鬼神化、超能力的「道」。透过周贵华先生的论文可知,他要发展天神化佛教,以国家智库——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的身份,公开宣扬反科学、反人本的神本位论及超经验、末世论思想(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怕直接说末世论显示不出自己的高级知识分子身份,创造新名词叫「深度末法时代」,末世不够,还要有深度),反对五百年来为全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理性及人本经验,我们不禁要问,周先生想要干什么?

  透过一个侧面,或许能对周贵华先生要干什么有一点了解。一位受周先生完整佛教(完整佛教是周先生自创的教派,不能理解为完整的佛教,为避免混淆,后文简缩为完整教)教义思想影响的人,为这次研讨会写了十段感想,以〈关于印顺法师人间佛教思想讨论的断想〉为题,发在义学会成员之一蒋劲松教授的个人微信平台。围绕这篇文章发生了两件有意思的事:

  (一)一位居士拿着这篇章,兴冲冲找佛学老师点评,老师看了一眼,说:「这不值得点评,这是妄想,不是断想。不举证不论证,自说自话的梦呓语。」

  (二)也是一位居士,拿此文去找一个基督徒朋友,以显示佛法的特色,朋友看了看,拿笔改了几个名词,结果文章就成了这样:

  1.一个人,若不立定于不思议理体,不让思想、信仰、神学、灵修指向绝待悟境,一味停留周旋于诸个别物及其秩序之中,有何希望?但任圣父圣子圣灵的智慧随逐世间迁流,算不上明智的抉择,如动物的自然生命一般,尊严尽失,体面全无。

  附原文:1.一个人,若不立定于不思议理体,不让思想、信仰、义解、观修指向绝待悟境,一味停留周旋于诸个别物及其秩序之中,有何希望?但任民族的众生的智慧生命随逐世间迁流,算不上明智的抉择,如动物的自然生命一般,尊严尽失,体面全无。

  2.让迷失的知性失控,不是往依荣耀充满神圣天国,而是基于有罪之人消解传达天启讯息的经典之神圣性,拿什么唤醒欲海浮沉的迷途羔羊。「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随顺世俗的情欲,主的恩典依然背性在迷。指示一个神圣天国,心灵之门才能随之打开。

  附原文:2.让迷失的知性失控,不是往依圆融自足的常住法界,而是基于凡情消解传达法界讯息的经典之神圣性,拿什么唤醒欲海浮沉的芸芸众生。「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随顺情识,情识依然背性在迷。指示一个无限法界,心灵之门才能随之打开。

  3.对知性而言,有效用的工作是努力阐明圣恩天启的真理性,众人的罪恶并非真实性。一味地随顺凡情,众人封执之域如何期待上帝恩典之光的照破。

  附原文:3.对知性而言,有效用的工作是努力阐明绝待悟境的真理性,烦恼诸恶之法的无常非真实性。一味地随顺凡情,众生封执之域如何期待智慧之光的照破。

  4.耶稣为「追求真理」而走入荒野,神圣布道,示人无诤的教诲。对于神圣的教言,不应角立或非此即彼。耶稣对众人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但解释者有「蒙受天启」的使命,除诠释恩典外,不应引发不必要的斗诤。

  附原文:4.太子为「追求至善」而出家,坐道场,转法轮,示人无诤法。法与法,不应角立或非此即彼。虽应赴缘之需,随机有别,但解释者有「融通入妙」的使命,除诠释理体外,不应引发不必要的斗诤。

  5.托马斯‧阿奎那古代圣人们奉行的教言挨个抹煞,「因荒谬所以相信」的指示岂非全成空过,圣灵之功岂非全部唐捐,后人又何以自处。我师贵华大人,亲入荒野,感受圣灵的加被,为什么对引发诤议的义解思想做些省思,就要遭遇纷纷物议。

  附原文:5.印顺法师对古德奉行法门挨个抹煞,古德佛化人生岂非全成空过,古德之功岂非全部唐捐,后人又何以自处。为什么对引发诤议的义解思想做些省思,就要遭遇纷纷物议。

  8.因为世人批判耶稣的声浪,就说耶稣不是神而是人,基督教不以信仰为核心而以理性为特质,岂非杀敌一百自伤三千。

  附原文:8.因为世人批判神教的声浪,就说佛不是神而是人,佛教不以信仰为核心而以理性为特质,岂非杀敌一百自伤三千。

  9.兄弟姊妹要减少分歧,少些诤议。反省自己是否固执于己见,问问自己是否在以己见揣测神恩与他人讨论,唯其如此,讨论方能产生彼此完成的效用。自外于神恩众人,也是自愿投入撒旦的怀抱,唯有珍惜内在性及种种天启的机缘,才能唤醒杂乱暗昧的人生。

  附原文:9.佛法内众生要减少分歧,少些诤议。反省自己是否固执于己见,问问自己是否在以己见揣测佛理与他人讨论,唯其如此,讨论方能产生彼此增上的效用。自外于佛法的众生,也是自外于法身慧命,唯有珍惜内在性及种种增上缘,才能唤醒杂乱暗昧的人生。

  一切荣耀归于上帝!阿门!(注:粗体字是基督徒改动过的部分)

  这是周贵华先生神本佛教影响下的「居士」断想。

  如果印顺法师提倡的人间佛教被周贵华先生的天神化完整教思想打倒,相信基督教会很欢喜,不用辛苦传教,瞬间多了这么多兄弟姐妹,虽然衣着、名词不同,但认识却是一致。

  因为有印顺法师倡导理性的人间佛教,佛弟子对佛教与神教的差异了然于胸,神教徒再也不可能冒充佛弟子的身份,以相似教法冒充佛法而扰乱佛教,民间神棍也在佛法智光之下无所遁形。

  这时,我们似乎明白了一些,周先生为什么如此愤恨印顺法师!14 

小结:

  例举了那么多思辨性的回应观点,最后以一则寓言故事来回顾彼此的观点吧!所谓:「智者以譬而得解」。

 

失道者之思

  几个人抬着一头驴,准备从河上渡过去,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人骑着驴,正悠哉悠哉从桥上走过。几人立时大怒,上前指责骑驴过桥的人丢失了应该走的路。

  骑驴人问:「路该怎么走?」「应该抬着驴,从河中渡过去,你骑驴过桥对我们抬驴渡河产生了严重的破坏性,我们必需制止你的这种行为。」

  「都是过河,为什么不能骑驴走桥,非要抬驴渡水呢?」

  抬驴人说:「河是造物者不可思议性的创造,具有无可比拟的神圣性,而桥却是人为造成的,是凡夫俗子所为,为了保证我们对造物主神圣性的维护,必需制止你们走科学人本理性建造出来的俗桥。」

  说话间,骑驴人已经过了桥渐渐远去。

  抬驴人立即邀请好友,准备召开批判大会。

  有被邀请者说:「我觉得有桥能走,是比抬驴渡河方便吧,我赞叹一下骑驴过桥者吧。」

  抬驴者明确表态:「我们只欢迎批判骑驴者,您要赞叹请往别处走。」

  批判会如期召开,参会者群情激愤,表达了绝对不同意骑驴走桥,这是俗人对神的不尊敬。是对神创世间的破坏,他们将丧失神的保佑,还带坏了毛驴。于是,骑驴过桥者被指为坏道者、失道者、骑在驴背上的虫。

  会后决定在桥边立一公示牌,上面写着:过河者,只能抬驴渡河,切不可骑驴过桥,否则将是坏道者、失道者、虫。

  一日,某甲想要渡河去对岸,看了看桥边的公示牌,又看了看在河边叫嚷着却一直没过了河的几位抬驴人,上前询问:

  「几位大师,请问这河水深吗?」

  「河水深不深我们也不知道。」

  「既然不知水之深浅,如何渡河呢?」

  「你要相信神的不可思议加持力,既然创造了河,那就是让人来渡的,神会加持你,保佑你。」

  某甲不知所措,只能跟着抬驴人站在一起,等待着不可思议的神力加持。

  这天,一个小孩路过此地,看见一群人在水边等待,小孩上前去问:

  「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你们在这做什么呢?」

  「孩子,我们在等过河呢。」

  「那边不是有桥吗?」

  「那桥是人修的,不能走。」

  小孩想了想,转身走到桥上,走过去又回来,嘴里却自言自语:「这不挺好的么,怎么就不能走呢?大人们真是傻,人不走人道,非等着走神道鬼道,偏偏还带坏了驴。」15

 

********** 

  缘起的世间,每一个生命体都无法穷尽因缘,谁也不能以真理的代言人自居,佛陀乃佛弟子共仰的导师,让我们重温「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的圣教,以「见法即见佛」的深观,反省自他的作为,悲智双运,共成佛道!
 

注1:贤达法师,福建佛学院教师,〈印顺导师的著作是寻找真理道路上的明灯〉,微信公众号:慈语人生。http://mp.weixin.qq.com/s/HE-0IuwSSfYbsgXTODlFVw。
注2:林建德,〈三种佛学探究立场〉,微信公众号:水镜禅话。http://mp.weixin.qq.com/s/93PuuEW1_K1SfcjTS5jcew。
注3:行愿法师,澳洲法界佛学会会长。〈【译经】莫要误解汉译佛典经题中【佛说】这一译经体例〉,微信公众号:行愿法师。http://mp.weixin.qq.com/s/677KHPn3zf2sWQiVKrCRmw。
注4:Arana Samidhih, 〈是谁在“灭”法?评周贵华的伪佛教观——以神学信仰颠覆中国佛教根基〉,微信公众号:正道菩提精舍。http://mp.weixin.qq.com/s/L4lCAqpRkBWKGGpB1ymY3A。
注5:王路,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对印顺法师的诤论和我的了解〉,微信公众号:王路在隐身。http://mp.weixin.qq.com/s/Ile1Wd53_8qyn28DE4-OPw。
注6:佛心,〈天神佛教如何可能? ——兼谈周贵华先生的佛教观〉,微信公众号:行愿法师。http://mp.weixin.qq.com/s/677KHPn3zf2sWQiVKrCRmw。
注7:〈请问周贵华,如何看待内学院对《起信》《楞严》等大乘经的否定?〉,微信公众号:佛教文化遗产。http://mp.weixin.qq.com/s/7KUNzcfMKcqffAN6nHUkk。
注8:Arana Samidhih,〈是谁在“灭”法?评周贵华的伪佛教观——以神学信仰颠覆中国佛教根基〉,微信公众号:正道菩提精舍。
注9:怒箫,〈被误解的佛说〉,微信公众号:正道菩提精舍。http://mp.weixin.qq.com/s/prFC4bj_pS2sfTB-GztrtA。
注10:释耀行,〈佛法本义不容歪曲——评〈释印顺佛教研究和佛学思想略观——从反思的角度看〉〉,本期本刊页42。
注11:同上注。
注12:释印顺,《佛法概论》(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页85。
注13:如证,〈谁是“狮子虫”?——评周贵华“释印顺佛教研究和佛学思想略观”一文〉,微信公众号:行愿法师。http://mp.weixin.qq.com/s/_GTuu9rUm7EHYjXAFVSEJA。
注14:怒箫,〈如果没了印顺法师——侧读义学会〉,微信公众号:正道菩提精舍。http://mp.weixin.qq.com/s/H0JyHvphZPfw5Z4HVaaDyw。
注15:〈失道者之思〉,微信公众号:正道菩提精舍。http://mp.weixin.qq.com/s/CkcZp7sFJpfNKipryMomXg。

读后感,请在文章下面关注后留言。
相关阅读:

回应周贵华的文章,请大家阅读收藏

【狮子与老虎】老虎屁股摸不得,当代佛门二宝居士典范——周贵华辱骂佛门高僧,却不准佛门四众回应!

【评论荟萃】慈心三谏:停止煽动佛教内斗——关于周贵华教授《释印顺佛教研究与佛学思想略观》的批判印顺导师论文

【评论荟萃】礼敬佛法僧——对辱骂僧宝者的处理方法

【护教维权】致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纪委办公室的公开信

【维权护教】关于佛教义学会公开诋毁人间佛教事件的呼吁 一一致国宗局、中佛协、社科院的公开信

【警惕】坚决抵制原教旨主义思想在佛教中的兴起

 反印顺法师的背后——再读周贵华先生论文

【护教心得】海外居士回应:自称学生愚子的见解

【法义之辩】略议太虚大师批评印顺法师《印度之佛教》之真谛

  谁是“狮子虫”? ——评周贵华“释印顺佛教研究和佛学思想略观”一文

  “天神佛教”如何可能? ——兼谈周贵华先生的佛教观

【护教】太虚大师《七众律仪不得逾越》,白衣岂能辱骂僧?

一谏周贵华

“大乘是佛说”的一点思考

 是谁在“灭”法? 评周贵华的伪佛教观——以神学信仰颠覆中国佛教根基

 九问周贵华:“完整教”与这个“无所不包教”有何区别?


其它文章:

【法义】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

【护法】佛陀耕田与凡夫耕田的差异在何处?——轮回之苦因与解脱不死之果

【福寿】妈妈,元宵节生日快乐

【护教维权】是谁不懂爱?编导自己秀无知,把观众当白痴!——戏谑佛教而臭名昭著的“法海不懂爱”竟然要拍IP电影,到底谁之过?

【忆】梅花香雪

【佛经导读】——《沙门果经》

【听经】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慈经》讲座之四—《慈经》释文

【修慈】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慈经》讲座之三——慈的功德利益

【闻法】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慈经》讲座之二——慈波罗蜜

【法讯】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 ——《慈经》讲座

【护生】虎口丧生,人祸?虎过?——评逃票人误闯虎园事件

【吉祥人生,安祥生命】系列讲座之—恭诵《吉祥经Maṅgala Suttaṃ》

【弥勒净土】大年初一拜大慈弥勒菩萨—南無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给师友拜年—【辞旧迎新:除夕祈愿文】

【警惕】春节“大师”捞金,善男信女小心!

【佛门礼仪】- 礼敬法宝,智慧如海

【小年福语】人生如花,生命如莲,珍惜时光,潇洒谢幕

【问佛访道】致最爱的人——别再轮回了,我那长头发的女孩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纪念太虚大师诞辰

【正法眼藏】狮王独踞紫云霞,百兽潜踪畏爪牙

【问佛访道】和尚是人做的——纪念六祖惠能大师

【修福】崇高必堕落——位高权重如何坐得稳,善始善终?

新年寄语:冰雪大地上播种的痴汉

《成佛之道》——生命危及时,别抓烂草当救生圈

夜夜平安,日日好日——圣诞节与佛教徒有关吗?

《成佛之道》—究竟皈依处,三宝最吉祥

【看见佛陀在人间】—佛说四圣谛,导向苦止息

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 ——《慈经Mettà Suttaṃ》导读

【梵音】 《青莲华》——献给佛菩萨

 十方佛净土,阿弥陀第一 ——恭迎阿弥陀佛圣诞!

【佛经导读】正直捨方便,但说无上道--《法华经·方便品》之一

【护教】太虚大师《七众律仪不得逾越》,白衣岂能辱骂僧?

【怀念妙老】山门常衍,勿忘世上苦人多

【云水随笔】 眼前时光

【评论荟萃】仰面唾天,逆风扬尘

 佛寺上香修持礼仪

【佛经导读】诸经中王—《妙法莲华经》

佛经导读】化盲从信仰为智慧,从烦恼苦痛中解脱—《卡拉玛经》导读

【佛学问答】请远离邪师,远离邪恶,避免伤害!

【问佛访道】如法布施,永断穷根




版权所有,请使用者尊重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未经作者同意,不得更改,违者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