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其他

【观察】敦煌壁画脱落、乐山大佛变黑,气候变化正在威胁我们的国宝

随着全国各地陆续进入雨季,文物古建的处境又开始令人捏一把汗。犹记得两年前的10月,山西省大部分地区遭遇罕见的持续强降雨,造成多处古建筑受损。大雨两周后国家文物局公布数据:山西共有1783处文物不同程度地出现屋顶漏雨、墙体开裂坍塌、地基塌陷及周边护坡、围墙坍塌等险情。这是气候变化导致的另一个恶果。不仅是极端天气短时间的冲击会威胁到古建古迹的安全,长时段内气候的缓慢变化,同样会在不知不觉间逐渐损伤文物。在有较多古迹的甘肃、山西、陕西等干旱、半干旱气候的西北省份,生态环境本就较为脆弱,也使得它们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更加显著。极端天气的猛烈冲击《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指出,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且21世纪极端天气将继续增加;中国升温速率高于全球同期水平,且我国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长时段内的气象因子变化,会对文物古迹造成缓慢但不可忽视的破坏。甘肃当地最多的遗址类型,是以莫高窟为代表的石窟群。石窟内温湿度的变化与降雨密切相关,而温湿度的频繁变化则是导致酥碱、起甲、壁画脱落等病害的重要影响因素。简单来说,干燥气候会让壁画表面返盐或起皮,而更湿的环境则会容易导致墙体里的黏土矿物吸水膨胀,湿度下降时则可能让壁画中间空鼓、剥落。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莫高窟,在上世纪末就开始应对气候变化对石窟、壁画、塑像造成的威胁。1998年,莫高窟与美国盖蒂研究所合作,选取壁画病害严重的第85窟,开始在洞内应用全自动气象监测系统,来实时掌握温度、相对湿度、墙温、二氧化碳浓度等;双方同时合作了环境监测项目,建立起洞窟空气温、湿度变化与壁画病害的关联,成为此后数十个洞窟的环境监测的理论框架。不同地区的文物有着不同的烦恼。在今年频繁发生沙尘暴的北京,针对故宫内的内装陈设和木制品、壁画等,需要制定沙尘与干燥的对策;南方的一些古建则需要担心白蚁、微生物、潮湿发霉的威胁。媒体曾报道过乐山大佛“变黑”的消息,这也是因为多雨的天气为微生物在石像表面的繁衍提供了环境。文化和自然遗产面临着因气候变化直接导致的极端天气、自然灾害以及次生灾害所带来的威胁,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不少世界遗产都在气候变化之下岌岌可危。例如,受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影响,复活节岛上的巨型石雕像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受洪水之扰,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也频繁出现“水漫金山”。2019年7月,日本南部九州地区一连数日降下大雨,引发鹿儿岛市山林地区大面积山体滑坡,此处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寺山炭窑遗址”未能幸免于难,绝大部分被滚滚而来的泥石流压塌。暴雨结束,鹿儿岛市的文物局负责人桑波田武志看着被冲毁的遗址痛心不已。虽然在此前维护中,当地文物管理人员已为遗址的每一块石头编号,让修复工作得以有序展开,但桑波田武志坦言,气候变化之下,鹿儿岛山林的暴雨泥石流灾害频发,会使修复工作困难重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期发布的《世界遗产地冰川报告》称,在目前已确定的世界遗产地中,有50处为冰川所在地,而受气候变化影响,到2050年,位于全球各地的世界遗产地冰川有1/3将消融。将气候变化与遗产保护联系起来,并非全新议题。200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气候变化工作组,并在此后举办了一系列旨在普及气候变化背景下遗产保护知识的学术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在2016年发布的《气候变化下的世界遗产与旅游业》指出,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威胁世界遗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报告发布时,已有31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因气候变化面临危险。该报告的主要撰写人、忧思科学家联盟气候与能源项目副主任亚当·玛卡姆说:“目前,气候变化对世界遗产的影响是全球性的。气候变化甚至会使一些世界遗产遭到破坏而逐渐失去价值。”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澳大利亚大堡礁便因近年遭遇的三次大规模珊瑚白化,以及飓风、海水过热、珊瑚“杀手”棘冠海星的大量出现,几乎变为“水下荒漠”,大大降低了其作为遗产的价值。2022年11月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专家组建议将受到气候变化影响、面临严重威胁的大堡礁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宋新潮曾撰文表示:“根据预测,如果我们生活的地球较工业革命前升温2℃,将威胁整个人类文明,粮食、水、健康、土地、国家安全、能源和经济都会遭到破坏。文化遗产在这个背景下的处境可想而知,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缓慢但不可忽视的破坏气候变化对世界遗产保护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多大?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包含文化景观)、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其中,气候变化对世界自然遗产的威胁最为显而易见。自2014年以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以发布《世界遗产展望》的形式,对世界自然遗产进行独立评估,每三年更新一次。2020年11月发布的《世界遗产展望(第三版)》呈现出的评估结果令人警省:自2017年以来,有16处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情况恶化,只有8处得到改善。巴西潘塔纳尔保护区在2019年到2020年的野火中受到严重破坏;位于加拿大的卡斯库尔什冰川快速融化并发生河流袭夺,导致原有的一条注入世界遗产地克卢恩湖的河流在4天内消失,克卢恩湖因此发生萎缩,原有的鱼类种群也被严重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研究员王心源认为,气候变化对文化遗产的直接影响,表现为风化剥蚀、沉积掩埋、冻融撑裂、地下水侵蚀、盐碱起壳等缓慢影响,以及极端天气引发的洪灾、火灾等急剧影响;间接影响则表现在气候变暖驱动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可能对文化遗产造成侵扰。洪水、风沙、台风、旱涝,都会对文化遗产形成威胁。工业化形成的酸雨也对古迹遗址带来难以逆转的破坏,希腊雅典卫城巴台农神庙的精美石刻被酸雨侵蚀,希腊政府耗费巨资将原有石刻移入博物馆,在原位置以复制品替代。气候变化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也提出了挑战。对文化遗产工作者而言,因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影响还是让我们显得有些措手不及。宋新潮介绍,2021年,河南、山西等地强降雨对古遗址、古建筑、历史城镇造成破坏,甚至有“中国旱极”之称的敦煌也出现了极为罕见的冰雹雨现象,“如何妥善应对,我们尚缺少经验可以参考”。2022年4月18日,为响应2022年度国际古迹遗址日“遗产与气候”主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发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促进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倡议》,其中提到:“我们注意到,极端气候现象已经对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完整性、真实性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成为文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的不利因素。”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姜波认为:“中国是世界上面临气候变化威胁最大的国家之一,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妥善应对灾难性气候和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挑战,包括对文化遗产的负面影响,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预防性保护需加强早在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发布了《气候变化与世界遗产案例分析》报告,概述了气候变化对冰川、海洋及陆地生物多样性、考古遗址和古城等世界遗产带来的影响。当年,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了关于文保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一个政策性文件,给出了三个行动方向。首先是预测预防,加强全球及各区域内的环境监测和报告,来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其次,是转向与纠正,要求全球和各个国家层面进行气候变化脆弱性和风险评估,并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考虑范围。第三是全球合作,包括鼓励国际组织向气候脆弱地区提供可能的文保政策或资源的支持,在研究和实践、教育、培训、网络建设等方面进行全球性的沟通与援助。我国2013年出台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已涉及文化遗产相关内容,要求“采取必要的保护性措施,防止水、热、雨、雪等气候条件变化造成旅游资源进一步恶化,加强对受气候变化威胁的风景名胜资源以及濒危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针对自然遗产保护,中国近年来支持开展森林、草原、湿地等碳汇计量监测,鼓励将符合条件的碳汇项目开发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探索建立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目前,包括大熊猫国家公园、黄山、九寨沟、中国丹霞贵州赤水在内的保护地和世界遗产地,已开展多项工作,积极探索低碳减碳发展和可持续管理路径。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国家文物局也在积极贯彻落实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例如,探索构建文物防灾减灾体系,建立汛期文物灾情信息报告与应急处置制度,印发《关于加强桥梁文物防灾减灾的工作意见》等文件,对特定类型文物应对极端气候提出了指导意见等。2015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正式成立并独立开展工作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开展对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日常保护管理、监测和巡查,其中与自然环境、气候变化相关的指标便是监测工作关注的重点之一。同时,为加强世界遗产的保护利用传承,国家林草局与国家文物局签署了加强世界遗产工作的合作协议,为我国世界遗产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北京是中国世界遗产最多、文物古迹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凌明介绍,近年来,北京已从三个方面着手开展相关工作:一是转变保护理念,积极应对气候风险;二是强化灾害评估和能力建设,确保排除险情隐患;三是建立行业部门间合作机制,合力提升遗产保护效果。应对气候变化下的遗产保护挑战,需要多部门、跨学科的合作,同时在政策上不断优化遗产保护风险应对机制与能力,促进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协同保护。2021年遭受强降雨侵袭导致不可移动文物受损的山西,便在2022年9月拿出应对举措。山西省气象局与省文物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将在推进气候变化和灾害性天气对文物保护影响研究、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共享、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等方面加强部门合作。“敬畏自然、融入自然、适应自然,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中国考古和历史学者已经通过大量证据说明,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数千年来经历着气候的起起伏伏。”宋新潮表示,“今天,尽管我们所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但应对气候变化的种种行动和举措,其实早已蕴含在我们祖祖辈辈适应气候和环境的智慧之中。”▌来源:新华社、中国慈善家杂志,生态中国网综合整理,图文侵删。往期推荐:【风向】多地恢复独立设置的林业局【解读】第十一次访华,克里此行收获几何?【热议】连续35年,地球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发现】此类事件频发,周边居民血检异常!【解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指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方向
2023年7月25日
其他

【发现】此类事件频发,周边居民血检异常!

驻日美军横田基地被曝多次发生泡沫灭火剂泄漏事件(日本NHK电视台)据日本NHK电视台21日报道,驻日美军横田基地内部此前发生过3起泡沫灭火剂泄漏事件,近期又新确认了4起。根据东京都此前公布的消息,美军横田基地已发生过3起含有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的泡沫灭火剂泄漏事件。在NHK电视台要求美军进一步公开消息后,又获悉另有4起泄漏事件,分别发生在3年前(3起)和2022年(1起)。美军称,这些泄漏的灭火剂并未流到基地外部。美军横田基地位于多摩地区。日本市民团体此前对650名多摩地区市民开展血液检测,其血液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的浓度平均值分别为每毫升血液10.8纳克和3.8纳克,这两种物质合计的浓度平均值约是日本全国平均值的2.4倍。市民团体认为横田基地就是污染源,周边居民对此极其不安。NHK电视台表示,除多摩地区,日本冲绳县、神奈川县的驻日美军基地周边的河流、地下水中也接连检测出有害物质超标。京都大学环境卫生学副教授原田浩二认为,多摩地区居民血液中有害物质浓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的自来水受污染,污染源可能就是附近的美军横田基地。“这些有害物质一旦渗入土地或地下水中,不能分解,将长期留存。”原田浩二称,希望驻日美军和日本政府共享信息,并将信息向民众和地方政府公开。▌来源:海外网,图文侵删。往期推荐:【风向】多地恢复独立设置的林业局【红线】319万平方公里!我国首次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关注】我国部署51个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果】国家公园建设取得两大标志性成果【热议】气温越高,生育率越低?气候变化的终点是人类灭绝吗?
2023年7月21日
其他

【热议】连续35年,地球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

来源:《自然》杂志当地时间19日,一篇题为《三十年的长周期无线电瞬变活动》的研究正式在《自然》杂志上刊发。研究人员发现,至少从1988年起,一个神秘的外太空来源不断以22分钟的频率定期向地球发射无线电波。然而,研究人员并不知道这些神秘信号的源头是什么,因为其电波的性质并不符合世界上任何已知的理论和模型。目前,多国科学家纷纷开始观测这一神秘源头,试图努力解决围绕这个天体的奥秘,它究竟是脉冲星、磁星,还是外星生命试图联系地球上的人类?▌来源:红星新闻,图文侵删。往期推荐:【风向】多地恢复独立设置的林业局【红线】319万平方公里!我国首次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关注】我国部署51个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果】国家公园建设取得两大标志性成果【热议】气温越高,生育率越低?气候变化的终点是人类灭绝吗?
2023年7月21日
其他

【解读】第十一次访华,克里此行收获几何?

经中美双方商定,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于7月16日至19日访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与克里举行会谈,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参加。双方就落实去年11月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性挑战深入交换意见。双方一致认为,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两国携手合作应对该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围绕落实《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加强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就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加强对话合作等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的对话。会谈期间,双方介绍了各自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和行动进展,并围绕能源转型、全球绿色产业链供应链、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推动合作机制化务实化等深入交流,愿继续共同努力推动气候变化多边进程,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的目标和原则,支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主席国阿联酋的工作,与各方一道推动COP28取得成功。第十一次访华,克里此行收获几何?7月中旬,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成为3年内第三次访华的拜登当局高官。如果将多年前担任国务卿期间的8次访华算进去,身为美国政府高官,克里访华次数已达11次。不算长的访华行程里,克里会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国家副主席韩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并且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举行漫长详细的会谈。此次访问紧凑的行程表,再次传递了一个信号:世界需要稳定的中美关系。约翰·克里离京前在北京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张倩摄能否借气候议题重回中美关系健康发展轨道?“克里此番访华,有望推动中美恢复气候变化商谈,这也体现出在‘重塑’中美关系上,双方都表示将围绕落实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而努力。不过,中美关系的整体势头能否得到改善,还有待观察。”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表示。中国和美国作为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要在气候变化中寻求进一步合作,既有较大的挑战,也有丰富的土壤。“当前看来,两国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不同,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美国则属于后工业化时期。其次,美国已于2007年实现碳达峰,而中国还在为2030年实现碳达峰全力以赴。不仅如此,2022年世行数据显示,美国人均GDP远领先于中国。此外,从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来看,美国的比重也远低于中国。这些都体现出中美当前所处社会阶段的较大差异性。”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刘燕华日前接受中国环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实的挑战虽然存在,却并不意味着两国合作没有可能。反观中美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双方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均有合作需求,双方合作的成果也历历在目。“首先是中美领导人共识。2022年11月,中美领导人在巴厘岛会晤时谈到气候变化问题。双方强调中美必须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加强合作;第二是合作基础。中美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过很多次合作,每次合作都为形成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了贡献,而且中美已经建立强化气候行动的工作组,也开展了相关工作;第三,中美两国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美国历史累计二氧化碳排放最大,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5%。近一段时间,中国的碳排放量在增加;第四是中美都是可再生能源生产大国。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中美有很多合作的基础,双方合作一定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作出贡献。”刘燕华表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张海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刚通过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也释放出积极信号。6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第二十五条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气候治理,加强绿色低碳国际合作,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调整国家对外关系的法律,为新时代中国发展对外关系提供了基本法律遵循,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其中的第二十五条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通过立法的方式,展现出中国积极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气候合作的坚定信念和决心。”张海滨说。克里临行前的新闻发布会回应哪些关切?7月19日晚上9点25分,在结束一系列会见后,克里登上飞机离开北京前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尽管开始时间一延再延,3个半小时后,克里终于现身发布厅。“过去几天,我们同中方进行了非常融洽且富有成效的会谈。未来几周,美中将密切合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8次缔约方会议(COP28)重要谈判做准备,确保大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克里表示。2022年11月,习近平主席与拜登总统在印尼巴厘岛举行成功会晤,达成重要共识。双方要切实落到实处,共同排除干扰,让中美关系重回健康发展轨道。“中美双方都对IPCC
2023年7月21日
其他

【解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指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方向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这也是时隔5年后,中国再次召开最高规格的全国性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中国有关专家解读大会意义时指出,此次大会总结了过去十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指明了未来五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提出,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是:总结过去、立足现在、开创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发力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目前生态环境保护正由重点整治向系统治理转变,很多地方由被动应对向主动作为转变,国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正由灌输、自发转为自信、自觉。常纪文说,习近平阐述了中国与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承担了大国责任,展现了大国担当。同时,习近平还提出了一个重大判断:中国“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中国的引领不仅体现在气候变化领域,还体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中国要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好,包括污染治理、生态保护、节能减碳等。”常纪文说,同时,我们按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要求,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常纪文说,这次会议阐述了要正确处理的几个重大关系,这也是目前环境治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点,其中包括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这五大关系涉及国内和国际、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自然恢复和人为影响、具体措施和协同增效的关系。这些内容,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的系统设计、系统集成、系统创新和系统推进,其中的创新包括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习近平谈实现“双碳”目标时指出,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常纪文说,习近平特别强调在“双碳”方面我们遵守国际承诺,但要结合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路,先立后破,循序渐进地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统一。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作为全球气候治理的贡献者、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其政策的连贯性、一致性对于全球气候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的讲话体现了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积极态度和强大决心,强调了“双碳”承诺的确定性和自主性。同时,这也表明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既愿意承担责任,又坚持自主决策权。习近平指出,要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温宗国认为,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是政策驱动也是政策敏感型行业,市场的发展与政府的引导、政策的变化关系十分密切,如何能最大化发挥政策的作用需要顶层设计。长期来看,这些组合政策的出台将极大提振产业发展,让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更有活力。常纪文说,习近平指出要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包括财政、税收、市场、科技、信用、法治等,系统阐述了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的主要方面和改革要求,为未来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建设指明了方向,如将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一体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盘子,这体现了改革的相关性、系统性和集成性。▌来源:中国新闻网,图文侵删。往期推荐:【风向】多地恢复独立设置的林业局【红线】319万平方公里!我国首次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关注】我国部署51个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果】国家公园建设取得两大标志性成果【热议】气温越高,生育率越低?气候变化的终点是人类灭绝吗?
2023年7月20日
其他

【热议】气温越高,生育率越低?气候变化的终点是人类灭绝吗?

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全球多地高温纪录不断被打破。热浪、暴雨、干旱、风暴等灾害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在全世界各地。去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气候变化问题正迫使近半数非洲青年重新考虑生育后代的计划,这体现出年轻一代对地球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今年1月1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度人口数据,人口出生率为6.77‰,中国人口出现60年来的首次下降。在这之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发出警告称,日本的低出生率和人口老龄化构成了紧迫危机。韩国的人口危机则更为紧迫,该国2022年总人口再度出现自然减少,总生育率(一名女性一生中平均生育的孩子数量)仅为0.78,创下了1970年该指标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英国杂志《经济学人》预测,世界人口的增长将在本世纪中叶停滞。而随着气候问题正变得更加严峻,气候因素也对人们的生育选择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如果未来气候变化让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糟糕,人们还愿意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吗?大部分00后都有气候焦虑气候焦虑(Climate
2023年7月17日
其他

【红线】319万平方公里!我国首次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国新办近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关情况。自然资源部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王广华介绍,全国耕地总量连续两年实现净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累计完成生态修复治理8000万亩。围绕生态安全,我国首次全面完成合计约319万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刘国洪介绍,今年年初,中央已印发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考核办法,明确国家对各省(区、市)党委、政府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实行一年一考核,明确对突破耕地红线等重大问题实行“一票否决”。接下来,自然资源部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快出台考核工作规则、考核评分细则等配套制度规定,推动考核办法尽快落地实施,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围绕生态安全,我国首次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在陆域和海域实际划定面积合计约319万平方公里。在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方面,我国统筹布局实施51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统筹各类生态要素,以流域为主要单元,实施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累计完成治理面积8000万亩。2022年,“中国山水工程”获评联合国首批世界十大生态恢复旗舰项目,被评价为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态修复范例之一。“比如,内蒙古的乌梁素海流域山水工程,根据流域内不同自然地理单元和主导生态系统类型,分区治理,部署实施了7大类35个子项目,综合采取沙漠治理、草原生态修复、露天采坑治理、修复人工湿地、水土流失治理等各类措施,使乌梁素海整体水质得到提升,栖息鸟类的物种和数量都明显增加。”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介绍,近年来,我国还以长江干支流、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黄河流域等区域为重点,有序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累计完成治理面积435万亩。预计到“十四五”末,我国将再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3000万亩以上;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完成修复面积280万亩;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完成整治修复海岸线400公里、滨海湿地30万亩。▌来源:北京日报,图文侵删。往期推荐:【研究】人体到底能多扛热?【热议】地球热层迎20年来最高温【关注】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成果】国家公园建设取得两大标志性成果【关注】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将访华
2023年7月17日
其他

【风向】多地恢复独立设置的林业局

广东云浮市林业局日前发布消息称,云浮市在全面建立四级林长责任体系的基础上,率先全面恢复独立设置市、县(市、区)林业局。澎湃新闻注意到,今年3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工作站管理总站副总站长陈彤等人曾到云浮市开展乡镇林业站调研工作,调研组强调,各地应以当地实际需求为导向,统筹考虑区域的生态地位和林业建设任务,结合实际制定不同的政策,确保机构改革后林业管理工作不断档,水平不下降。云浮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副林长王巍当时表示,以各县(市、区)恢复独立设置林业局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乡镇林业站机构设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保障。根据《南方日报》报道,经云浮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会议研究同意,7月13日,云城区林业局、云安区林业局、罗定市林业局、新兴县林业局和郁南县林业局由县(市、区)自然资源局挂牌全部调整为属地县(市、区)政府工作部门,并举行衔牌揭幕活动。2019年机构改革后,云浮市各县(市、区)将国土资源、城乡规划和林业等部门的职能整合,组建自然资源局,加挂林业局牌子,不再保留独立设置的县级林业局。2020年8月,全市各乡镇林业工作站划归各乡镇政府,并于2021年6月撤销林业站,职能及人员全部合并入镇综合服务中心。报道称,2022年12月,广东省部署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云浮作为省内林业生态大市,县级的林业主管部门需要有更高质量、更精细化的管理。为推进新时代林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云浮作出调整县级林业机构设置的决定,彰显强力推进绿美云浮生态建设的信心和决心。澎湃新闻注意到,近年来,全国多地林业机构恢复独立设置。例如,今年4月,四川内江市林业局挂牌成立,为市政府工作部门,规格为正处级,由内江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统一领导和管理,将内江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的森林、草原、湿地监督管理职责,野生动植物保护职责,以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质公园管理等职责划入内江市林业局。内江市自然资源规划局不再挂内江市林业局牌子。在2019年机构改革中,内江市林业局的职责曾被划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不再保留。今年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资源管理司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举办全国森林督查暨林政执法培训班。培训班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代表介绍广西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典型经验时称,2020年以来,全区有1个地级市和18个县级林业部门由挂牌机构恢复独立设置机构。目前,全区14个设区市的林业主管部门全部为独立机构,111个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中,79个县(市、区)设置为单独机构,占71.17%。基层林业部门恢复独立设置,为广西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提升行政效能、促进广西森林资源管护体系和治理能力上新的台阶提供了工作基础。2022年4月,四川万源市林业局重新单独设置,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归口市自然资源局领导和管理。主要负责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林业方面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等工作。此外,湖南湘西州方面介绍,2021年以来,重点推动了吉首市、泸溪县、花垣县和古丈县4个县市恢复独立设置林业局工作,中共湘西自治州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对4个县市独立设置林业局事项进行了批复,同意独立设置林业局。▌来源:澎湃新闻,图文侵删。往期推荐:【研究】人体到底能多扛热?【热议】地球热层迎20年来最高温【关注】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成果】国家公园建设取得两大标志性成果【关注】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将访华
2023年7月17日
其他

【关注】我国部署51个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我国统筹实施了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围绕“三区四带”统筹布局实施51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统筹各类生态要素,以流域为主要单元,实施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累计完成治理面积8000万亩。“这片景色好美!”郁郁葱葱的红树林,随处可见的白鹭蹁跹,阳光照耀下如同铺满金沙的海面,让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发出由衷的赞叹。这里,就是广东省湛江市金牛岛红树林片区。如此富有特色的自然景观,主要得益于红树林的存在。金牛岛的红树林面积约104.2公顷。丰富的红树林资源不仅守护着海堤,还孕育了鱼、虾、蟹、贝等各类水产资源,吸引多种鸟类到此栖息。这片红树林有着“国宝”之称,必须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它,才能换来这样的美景。这也是我国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一个缩影。自然资源部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王广华近日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规划,累计部署51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其中今年新部署7个。扎实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等,整治修复海岸线、滨海湿地,我国红树林面积已达43.8万亩,比21世纪初增加了约10.8万亩。加强制度建设
2023年7月14日
其他

【研究】人体到底能多扛热?

刚刚结束的6月是地球有史以来最热的6月。7月第一周,高温仍在继续。飙升的夏季气温让我想知道,人体到底能多扛热?高温造成的死亡非常普遍,随着全球变暖,情况会变得更加严重。根据《柳叶刀》的一篇论文,2019年,全球约有46.9万人死于高温。悉尼大学专家奥利·杰伊说,高温有时被称为“无声杀手”,它不会像海啸、龙卷风和洪水那样,成为引人注目的电视片段。我们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危险。什么温度会致人死亡,取决于湿度、风速、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程度,以及一个人的运动量、体型和衣着。高温会致人死亡,因为我们的身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如果温度足够高,细胞膜就会破裂。虽然我们认为自己是恒温动物,但我们需要将核心温度保持在36.6℃左右的狭窄范围内。美国陆军环境医学研究所的热生理学家山姆·肖伏龙说:“人体的核心温度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约40℃,而不会造成永久性损伤。”运动和外部温度都会影响我们的核心温度,当然,发烧也是如此。他说,人体把血液输送至皮肤,然后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来降温。但这只有在气温不超过35℃时才有效,这是皮肤能承受的最高温度。那么只有一种方法可以降温,那就是出汗。让你感到凉爽的不是汗水,而是汗水蒸发的过程。如果湿度太高,你周围的蒸汽压会阻止蒸发,汗水会聚集和滴落。其他因素也有影响。人的身体在阳光直射下比在相同温度的阴凉处热得快得多。空气流动可以帮助汗水蒸发,让身体的热量消散。杰伊说,大多数与高温有关的死亡并不是由于中暑。老年人和有心脏病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更大,因为身体的冷却机制在用力过猛时会产生心血管压力。还有一些人死于肾功能衰竭。一旦身体的核心温度开始上升到40℃以上,事情就会变得非常危险。如果气温达到41℃,你很可能会中暑。人们在炎热的地方待几天就能适应高温。他们会开始更快地出汗,降低核心温度,增加液量。但最终高温会抑制这些自然适应。几十年来,高温一直在致人死亡,尤其是在“热岛城市”。(作者F.D.弗拉姆,任重译)▌来源:环球时报,图文侵删。往期推荐:【问责】问责处级以上干部1615人!【观察】休闲农业如何“加速跑”?【关注】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建言】于法稳、秦国伟:加快发展林业碳汇、做大做强森林碳库的对策建议【研究】气候变暖将增加极端降水风险
2023年7月13日
其他

【热议】地球热层迎20年来最高温

7月4日、5日和6日,是地球有记录以来气温最高的三天,特别是7月6日,地球表面以上2米的全球平均气温达到17.23℃,是自19世纪50年代有仪器记录以来,地球上最热的一天。要知道,地球上一次如此炎热,还是在大约12万年前的艾木间冰期。实际上,2023年,除了地球气温已经爆表,在地表之外的地球热层,也迎来了20年来最高温。根据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数据,地球热层在吸收了太阳风暴的能量之后,温度也达到了近20年的峰值。NASA预计,一次大规模的太阳风暴不久将会再次冲击地球,美国包括马里兰州在内的13个州都可以看到因为此次太阳风暴而产生的极光。热层很热但总能量不高地球热层达到20年来最高温,这与气温有没有关系呢?答案是没有关系。“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是要了解什么是热层。”7月10日,中科院地质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任志鹏这样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根据大气的垂直运动和对能量吸收等多种性质,大气分成了多个层次。从地面往上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一般来说,热层是指距地面85公里高度以上的大气层,能到这个高度的人类飞行器基本只有火箭和人造卫星等。“热层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吸收太阳波长很短的紫外辐射,主要集中在远紫外辐射和极紫外辐射上。我们近地面的温度一般是300开尔文,也就是27摄氏度左右;热层的温度普遍最低在600开尔文(约326摄氏度),高的时候能够达到1500开尔文(约1226摄氏度),甚至可以超过2000开尔文(约1726摄氏度),温度远比地面要高。”任志鹏介绍,热层的能量来得快,散得也快,“它的储存效应一般没有那么强,只能持续几天,热层温度因太阳辐射的强度而变化。”虽然热层的温度远超近地面温度,但是对于气温却没有什么影响。任志鹏介绍说:“大气随着高度的上升,密度呈指数级下降。卫星之所以能够在天上长时间地飞,也跟热层密度很低有关。因此,热层温度虽然很高,但总能量是有限的。而且它起到了一个保护层的作用,把对我们人类有害的很多高能粒子、高能射线都吸收掉了,所以跟地面温度没有太大关系。”太阳活动可能进一步增强为什么今年热层温度达到了20年来的峰值?任志鹏研究员表示,提到大气热层,一般都跟太阳活动周有关系。太阳的活动指数有一个近似11年的周期,而NASA提到的这个20年,实际上是因为上个有着明显太阳活动高年的太阳活动周(即上上个太阳活动周),基本在2003年左右就结束了;紧跟着的太阳活动周里,太阳活动整体偏弱,该强的时候没强起来,导致太阳的紫外辐射整体偏弱。在上个太阳活动周中,甚至还有人类进入空间时代以来太阳辐射最低的两个年份——2008年和2009年。“这个20年的计算主要是从上上个太阳活动周后期、上一个太阳活动周的整个周期,以及目前这个太阳活动周的起始阶段,由这三段组成的。由于上一个太阳活动周的活动偏弱,导致今年就显得很强。实际上,目前的太阳活动跟2003年的强度差不多,还没有到最强的时候,之后的太阳活动还有进一步增强的可能。”对航天活动的影响增加虽然热层的温度上升,对于人类的正常活动影响有限,但是对于航天活动却有不小的影响。任志鹏研究员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再三提醒:“由于上个周期的太阳活动较弱,对于航天的影响也较小,但是进入新的周期,太阳活动已经恢复到了正常水平,因此对于航天活动还需更加小心地验证。”“很多卫星飞行高度相对较低,因此大气阻力就成为了决定卫星寿命的重要因素。”任志鹏说,“热层的温度上升,对应的就是密度会剧烈增加,导致这些卫星的寿命成倍缩短。”2022年初,马斯克的星链由于受到地磁暴的影响,一次性坠毁了几十颗卫星,就是吃了这个亏。当时,星链很可能就是以上个周期太阳活动偏弱的数据为基础,设计了一个较为经济的方案,没想到热层的普通扰动就导致了数十颗卫星坠落。“其实这也是一个警示。”任志鹏说,“现在太阳活动已经基本恢复到了正常状态,近年来我国的航天活动也在不断增加,对于这方面警示,一定要加倍小心。”▌来源: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图文侵删。往期推荐:【问责】问责处级以上干部1615人!【观察】休闲农业如何“加速跑”?【关注】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建言】于法稳、秦国伟:加快发展林业碳汇、做大做强森林碳库的对策建议【研究】气候变暖将增加极端降水风险
2023年7月13日
其他

【关注】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将访华

资料图经中美双方商定,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将于7月16日至19日访华,双方将就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深入交换意见。▌来源:生态环境部,图文侵删。往期推荐:【问责】问责处级以上干部1615人!【观察】休闲农业如何“加速跑”?【关注】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建言】于法稳、秦国伟:加快发展林业碳汇、做大做强森林碳库的对策建议【研究】气候变暖将增加极端降水风险
2023年7月12日
其他

【世界】欧洲去年夏季高温热死6.1万多人

美国《自然医学》杂志10日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去年欧洲与夏季高温相关的死亡病例超过6.1万例,较2015至2021年的平均值高出2.5万例。美联社10日报道称,研究人员收集了欧洲35国823个地区的数据,覆盖人口超过5.43亿。从国别看,意大利热死比例最高,每百万人有295人死于高温,希腊排在第二,每百万人中有280人,其次是西班牙(每百万人有237人)和葡萄牙(每百万人有211人)。死亡病例最少的是法国,每百万人中只有73人死于高温。从性别和年龄看,因高温死亡的大多数是妇女,且多为80岁以上老人。研究同时指出,从死亡的年轻群体看,男性死亡率更高。那些没有空调以及在户外工作的人更容易受到极端高温影响。▌来源:环球时报,图文侵删。往期推荐:【问责】问责处级以上干部1615人!【观察】休闲农业如何“加速跑”?【关注】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建言】于法稳、秦国伟:加快发展林业碳汇、做大做强森林碳库的对策建议【研究】气候变暖将增加极端降水风险
2023年7月12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目标】自然资源部:到“十四五”末再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三千万亩以上

7月11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有关情况。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在发布会上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预计到“十四五”末再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3000万亩以上。王宏介绍,《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了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格局,布局了生态保护修复、自然保护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工程、重点工作任务。在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的实施方面,围绕“三区四带”统筹布局实施51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统筹各类生态要素,以流域为主要单元,实施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累计完成治理面积8000万亩。此外,近年来还以长江干支流、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黄河流域等区域为重点,有序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累计完成治理面积435万亩。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深入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等重大项目,累计整治修复海岸线2000公里、滨海湿地60万亩。王宏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预计到“十四五”末再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3000万亩以上;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完成修复面积280万亩;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完成整治修复海岸线400公里、滨海湿地30万亩。▌来源:澎湃新闻,图文侵删。往期推荐:【问责】问责处级以上干部1615人!【观察】休闲农业如何“加速跑”?【关注】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建言】于法稳、秦国伟:加快发展林业碳汇、做大做强森林碳库的对策建议【研究】气候变暖将增加极端降水风险
2023年7月12日
其他

【成果】国家公园建设取得两大标志性成果

7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关情况。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关志鸥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国家公园建设是“国之大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已取得两大标志性成果。一是出台了《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方案》中布局了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0.3%,分布着500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和2.9万多种高等植物,保护了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通过国家公园建设,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保护起来,将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国家公园建设充分体现了社区共建共享,将惠及28个省400多个县,形成56个民族共绘国家公园美丽画卷,共享国家公园生态福祉的宏大格局。二是第一批国家公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三江源国家公园实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整体保护,林草覆盖率达到74%以上,藏羚羊种群已恢复到7万多只。大熊猫国家公园创新体制、整合资源,成立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打通了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生态廊道。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立保护、监测、科研一体化机制,虎豹种群持续增加,东北虎数量超过50只,东北豹数量超过60只。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加强雨林生境保护修复,设立长臂猿保护研究中心,长臂猿种群数量已恢复到6群37只。武夷山国家公园统筹保护和发展,实现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近年新发现了雨神角蟾、福建天麻等17个新物种。国家林草局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推动出台国家公园法,二是高质量建设第一批国家公园,三是积极推进设立新的国家公园。今年8月,将在青海西宁举办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全面展示国家公园建设的丰硕成果。▌来源:中国绿色时报,图文侵删。往期推荐:【问责】问责处级以上干部1615人!【观察】休闲农业如何“加速跑”?【关注】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建言】于法稳、秦国伟:加快发展林业碳汇、做大做强森林碳库的对策建议【研究】气候变暖将增加极端降水风险
2023年7月12日
其他

【关注】13处中国自然保护地被授予“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日前在贵州省贵阳市为中国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的13个自然保护地举行授牌仪式,授予上述自然保护地“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称号。记者从2023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期间举办的“呵护自然之美·促进绿色发展——高质量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主题论坛上,获悉上述情况。授牌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向定杰摄据了解,本次授牌的中国自然保护地分别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林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黑龙江五大连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钱江源国家公园候选区、黄山风景名胜区、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神农架国家公园候选区、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来源:新华社,图文侵删。往期推荐:【问责】问责处级以上干部1615人!【观察】休闲农业如何“加速跑”?【关注】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建言】于法稳、秦国伟:加快发展林业碳汇、做大做强森林碳库的对策建议【研究】气候变暖将增加极端降水风险
2023年7月11日
其他

【建言】于法稳、秦国伟:加快发展林业碳汇、做大做强森林碳库的对策建议

国家级创新试验区扩容【风向】我国多举措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观察】连日酷暑“吹热”消夏经济【实录】生态环境部召开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研究】气候变暖将增加极端降水风险
2023年7月7日
其他

【观察】休闲农业如何“加速跑”?

农村自然环境优美,山村野趣浓厚,绿色食品多样,农事活动新奇,乡土文化丰富,有一种别具情趣的享受,成为人们外出休闲旅游的理想选择。夏意渐浓,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依托集贤县农业资源优势,双鸭山华平绿香园打造了集绿色种植、无土栽培、精品果蔬、休闲观光、餐饮住宿、房车驿站为一体的融合产业园区;集贤县福利镇高丰村,现代农业展示区的稻田画层次分明、栩栩如生;距离高丰村不到三公里的集贤镇“垦丁小院”内游人如织、热闹非常:铁锅炖、坑烤、农家菜……漫步集贤县,除了感受采摘乐趣外,还能参与体验原始条件下的农耕文化,参与手工粉条等传统地方特色美食的制作,品味美食,领略地域魅力。集贤县可谓打造出了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业的优秀样板!休闲农业是利用农村自然景物、农业特色景观、农业生产设施设备、农业生产过程和传统农耕文化等资源,围绕人们的“
2023年7月7日
其他

【问责】问责处级以上干部1615人!

随着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问题追责问责工作的全面完成,一个所涉规模庞大、问责不失严厉的结果也公之于众:158个责任追究问题,3371人被问责,其中1692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处级以上干部人数达到1615人。“严格责任追究是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督察整改工作和生态环境问题解决的有效手段。”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总体来看,第二轮督察移交问题追责问责工作注重追究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为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推动督察整改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顶风在江滩建酒店一大批官员被问责在江苏省镇江市,就有镇江市原副市长潘早云等一批官员被卷入这场问责风暴。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的通报,上述人员被追责的原因与镇江市长江岸线清理整治推进不力,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有关。镇江市对违反水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占用河道的项目未全部纳入清理整治清单,存在少报漏报问题。现场抽查发现,长江干流镇江段河道管理范围内仍有19个项目未取得涉河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其中水法颁布实施前建设项目9个,颁布实施后建设项目10个。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扬中市有关部门以水利设施名义立项建设的西沙湾星空酒店位于长江河道内,扬中市明知该项目违法,但在上级排查时仍将其报告为水利设施。令人唏嘘的是,长江干流岸线保护和利用专项检查的收官之时,这个建在长江江滩上的酒店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提升改造。而督察组在现场检查时,西沙湾星空酒店仍处于营业状态,在道路上可见“西沙湾星空酒店”的路牌指示。扬中市明知该项目违法,缘何在上级排查时仍将其报告为水利设施?这个酒店到底什么来头?这些问题一度引来社会强烈关注,产生恶劣影响。镇江的问题还不止于此,通报中提到的还有:丹徒区安丰船业有限公司、振兴海洋船舶重工有限公司两家企业2021年后仍存在用建筑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填占江滩侵蚀江面问题。江苏复兴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未经审批违法占用长江岸线新建船舶修造和拆解项目,含油废水直排长江。镇江环太硅科技有限公司违法占用滩地430亩建设厂房和生产设施。江苏远泽电器有限公司产生废水偷排长江……上述种种,与镇江在长江生态保护中本该扮演的关键角色极不匹配——地处长江下游南岸的镇江市拥有约293公里长江岸线,涉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省级重要湿地等生态敏感区,生态地位重要。而镇江市相关部门和区(市)表现出来的,是对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长江岸线违法违规项目清理整治工作不到位,监管执法工作不力。始终坚持严的基调压实生态环保责任类似镇江这种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干部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监管部门长期放任企业违法行为的症结,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中并不少见。例如,河北省邯郸市钢铁行业去产能存在乱象,产业结构调整落实不力,河北新武安钢铁集团烘熔钢铁有限公司在未完成备案、环评、能评等开工前必备手续的情况下,违规建设一座1580立方米高炉。西藏那曲市色尼区多个砂石料场未按要求办理采矿许可证,林业和草原、水利等部门也未按规定要求办理草原征占用、水土保持等手续,放任其长期非法开采,共涉及草原面积46.8万平方米。有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问题反映出,一些地方尚未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仍需通过严肃问责倒逼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承担起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而坚持严的基调,压实生态环保责任,也正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原则之一。“严的基调是督察工作的生命线,是督察保持公信力和权威性的根本所在。将严的基调贯穿督察始终,敢于啃硬骨头,对问题紧盯不放、一盯到底,坚决查处一批重大典型案件,形成强大震慑。”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说。严的基调,从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问题追责问责情况也能看出来。31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督察移交的135个责任追究问题共追责问责3035人,含厅级干部371人(其中正厅级干部93人),处级干部1244人(其中正处级干部594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509人(涉及厅级干部108人、处级干部576人),诫勉782人(涉及厅级干部108人、处级干部377人),其他处理744人。国务院国资委和6家中央企业对督察移交的23个责任追究问题共追责问责336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83人、诫勉63人、其他处理90人。从中不难发现,移交问题追责问责呈现出级别高、力度大、覆盖广等明显特点。从问责的具体情形看,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占全部被问责人员的比例超过50%。从被问责人员构成看,处级以上干部人数约占全部被问责人数的48%。从被问责人员所在单位看,人员分布于地方党委、地方政府、地方党委和政府所属部门、国有企业、其他有关部门、事业单位等。可以看出,第二轮督察移交问题追责问责工作注重追究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这不仅是推进督察整改工作和生态环境问题解决的有效手段,更能成为推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的有力抓手。鲜明指出突出问题推进环境问题解决问责不是目的,倒逼责任落实、促进问题解决才是目的。事实上,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主要做法之一。始终坚持直面问题,奔着问题去,奔着责任去。“既关注面上的普遍性问题,也聚焦点上的突出短板;既着力把问题查准查实查透,也深挖问题背后的原因和责任;既严肃指出问题,也推动以解决问题为契机完善政策制度和长效机制。”翟青说。值得注意的是,每一批督察报告中,都坚持60%以上的篇幅讲问题,不回避不遮掩,结合被督察对象实际及其在国家经济发展、生态安全中的战略地位,鲜明指出突出问题,向被督察对象有效传导压力。近年来,一系列问题都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问责中得以解决。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44宗矿业权全部分类退出,42座水电站完成分类处置,植被破坏、草原退化等问题得到缓解,逐步恢复水草丰茂、骏马奔腾的风貌。陕西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已拆除并恢复植绿3700多亩,多个违建地块变身公园绿地,基本完成生态恢复治理。青海木里矿区对渣山进行刷坡整形和种草复绿,对采坑进行边坡治理和回填,完成矿坑治理主体工程。吉林取缔长白山违建高尔夫球场,拆除93栋187套违建别墅,通过还林复绿完成生态修复。天津七里海、广西凤山、重庆缙云山、新疆卡拉麦里山、腾格里沙漠等地整改任务已阶段办结。中国有色大冶公司丰山铜矿尾矿库废水直排长江问题整改正扎实推进。发现问题,立行立改,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通过问责压实责任——在这样的过程中,法治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据了解,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注重依法督察,树牢法治观念,运用法治方式,严格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配套制定110个制度规范和模板范式,使督察有章可循,确保督察结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同时,明确禁止“一刀切”和滥问责,要求地方对不分青红皂白采取紧急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以及“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严肃进行查处。▌来源:法治日报,图文侵删。往期推荐:【风向】金融改革向“绿”而行
2023年7月6日
其他

【实录】生态环境部召开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6月29日,生态环境部举行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赵群英出席发布会,介绍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进展情况。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现场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刘友宾:新闻界的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参加生态环境部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严格生态环境执法,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我们邀请到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赵群英先生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下面,我先通报两项与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重点工作。一、开展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以下简称《评分细则》),开展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工作。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工作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聚焦水生态系统健康和生物多样性恢复,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在长江干流、主要支流、重点湖库确定了50个考核水体,分区分类开展水生态监测评价。根据综合评价得分,将水生态综合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和一般3个等级。2022—2024年在长江流域17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水生态考核试点,确定考核基数,2025年开展第一次考核。《评分细则》按河流、湖泊、水库进行分类评价。其中,河流有10个指标,包括鱼类物种数、重点保护水生生物数量、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自然岸线率、水体连通性、水生生物栖息地人类活动影响指数、水源涵养区生态系统质量、综合污染状况、汛期污染强度、生态流量达标率。湖泊有11个指标,包括鱼类物种数、重点保护水生生物数量、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水华面积比例、水生植被覆盖度、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自然岸线率、水生生物栖息地人类活动影响指数、水源涵养区生态系统质量、综合营养状态、生态流量达标率。水库有6个指标,包括鱼类物种数、重点保护水生生物数量、水华面积比例、水生生物栖息地人类活动影响指数、水源涵养区生态系统质量、综合营养状态。我们将积极稳妥开展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推动建立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机制,引导地方履行水生态保护责任,推动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二、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取得积极成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长江保护法有关要求,2022年9月,生态环境部等17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实施《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十四五”时期长江保护修复四大攻坚任务和六项保障措施。《行动方案》发布后,各地各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动长江保护修复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2023年6月30日
其他

【研究】气候变暖将增加极端降水风险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气候变化研究论文显示,气候变暖正在使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降雪减少、降水增加,并预计会增加极端降水的风险。平均每升温1°C,极端降水事件强度预计增加15%。该论文称,随着全球变暖持续影响地球,极端降水事件的强度和频率预计也会随之增加,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极端降水,极端降水因为其瞬时径流常常比类似的降雪事件更危险,这会增加洪水风险,而洪水可导致基础设施破坏和滑坡。不过,全球气温上升对极端降水事件的具体影响仍不明确。为了评估气候变化可能会如何引起降水模式的变化,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Mohammed
2023年6月30日
其他

【观察】连日酷暑“吹热”消夏经济

6月29日,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两周华北、黄淮仍多炎热高温天气,局地可超40℃;河北北部局地将接近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内蒙古中部、京津冀、山东、河南中北部等地仍有高温,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40℃左右。伴随高温天气持续,空调、冷饮等夏季消暑产品的销量呈上升趋势;露营、游泳、漂流等清凉亲水运动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卖电商唯品会618大促狂秒栏目中,海尔Leader一级能效变频空调销量相较日常增长20倍以上;在一些电商平台,许多品牌的便携式小风扇近一个月的销售量均突破了10万件;暑热天气并没有影响人们的出游热情,从京东618数据销售来看,帐篷/垫子/桌椅销量同比增长35%;防晒衣销量同比增长96%……在消费复苏的大背景下,消夏经济的热度正在随着温度一起升高。高温天气叠加消费需求,或成为重要催化因素,避暑、降温、寻找夏日清凉等消夏需求激发出了“消夏经济”市场新活力,推动消费市场迎来新的热潮!“夜经济”激活消费新空间夏夜的哈尔滨市松花江畔,许多市民在这里观赏江上美景,品尝美食。大家吹着凉爽的江风,吃着、喝着、玩着、乐着……炎炎夏日,集逛街、购物、品美食于一体的夜经济主题夜市吸引了众多民众赏景游玩。为进一步促进消费提升,河北省石家庄市连续举办国际啤酒节活动。为满足广大市民游客的品质化消费体验,活动中引入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款全球知名啤酒品牌,大家在感受异国啤酒文化的同时,还可品尝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色美食。啤酒节不但为市民提供了更多夏夜狂欢的休闲娱乐场所,还对增强城市活力、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意义重大。2023年5月20日晚,厦门“中情钟意消费一夏”消夏之夜购物节拉开帷幕。购物节通过“集市+活动+演出”形式,以“夜经济”“促消费”为主要发力点,推出具有城市特色、企业文化的丰富产品,邀广大市民朋友共赴一场全方位、多场景、多业态的消费盛宴,力促消费经济新增长。消夏夜经济,不但让消费者打开了味蕾,乐享晚风吹来的“烟火气”,还激活了消费新空间,消费活力加速释放。消夏消费促文旅产业加快复苏2023年6月21日,内蒙古“相约草原
2023年6月30日
其他

【风向】我国多举措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

国家林草局生态建设工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刘再清29日表示,国家林草局将把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纳入林长制督导考核范围,并将第二轮退耕还林还草相关矢量数据全部纳入林草生态感知系统,对已退耕地块实行动态监管,巩固和发展好退耕还林还草成果。为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在统筹耕地保护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2022年国家林草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暂缓安排新增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将工作重心转到巩固已有建设成果上来。刘再清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指导地方编制省级退耕还林还草巩固成果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引导发展后续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并将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纳入林长制督导考核范围,压实地方政府责任,把巩固成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第二轮退耕还林还草相关矢量数据将全部纳入林草生态感知系统,对已退耕地块实行动态监管,达到成林成草认定标准的,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变更地类,换发不动产权证书,确保退耕还林还草权属清晰,依法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据刘再清介绍,1999年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两轮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累计安排退耕还林还草任务2.13亿亩。20多年来,这项工程先后在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共有4100万农户、1.58亿农牧民参与,取得了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的巨大综合效益。他说,两轮退耕还林还草贡献了全球绿色净增长面积的4%以上,其资金投入、实施范围、群众参与度均很高,树立了全球生态治理典范。工程区林草植被大幅度增加,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4个多百分点,大江大河干流及重要支流、重点湖库周边水土流失状况明显改善,北方地区土地沙化和西南地区石漠化得到一定程度的有效治理。▌来源:新华社,图文侵删。往期推荐:【风向】金融改革向“绿”而行
2023年6月30日
其他

【风向】金融改革向“绿”而行 国家级创新试验区扩容

我国金融改革正向“绿”而行、加快扩容。《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多地了解到,继首批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五省(区)的8个城市(新区)落地之后,我国又陆续在甘肃兰州、重庆市开启绿色金融改革。今年以来,包括上海、山东威海等地也正在积极申建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业内专家指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制定试用绿色金融标准、完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强化政策激励约束、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亮眼成绩,但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起步相对晚,发展绿色金融所配套的法律制度等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加快审建
2023年6月28日
其他

【地方】新疆6个节能减碳类项目获国家支持

记者近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网站获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4900万元,支持新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大宗固废和废旧物资再生利用等6个节能减碳类项目建设。今年将开展主题教育同推动新疆绿色低碳发展结合起来,推进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和节能降耗重点任务落到实处,同时聚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组织各地结合实际强化项目储备,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全力争取国家投资补助。据悉,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节能能力25万吨/年,二氧化碳减排能力60万吨/年,大宗固废综合利用能力80万吨/年,再生资源加工能力90万吨/年,助力新疆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接下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将主动作为,加强监管,切实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激励带动作用,督促各地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早日建成发挥效益,推动新疆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来源:中国环境,图文侵删。往期推荐:【发现】每年倾斜9厘米!【通报】各地通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问题追责问责情况【观察】“剩菜”盲盒节约粮食?可能是换个方式浪费!【关注】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二审:拟加强陆源污染防治【建言】崔强:建立ESG评价标准推动中国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3年6月27日
其他

【关注】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二审:拟加强陆源污染防治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将于6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6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记者会,发言人臧铁伟表示,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将提请本次会议二审。关于草案,臧铁伟介绍,2022年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进行了初次审议。根据各方面意见,草案二审稿一是完善立法目的和原则,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写入立法目的;在海洋环境保护的原则中增加“预防为主”。二是压实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责任,增加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约谈制度。三是加强陆海统筹的海洋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建设,健全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制度。四是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五是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完善排污口监管措施,推进海洋垃圾监测。六是完善保障措施。七是强化公众参与。八是明确本法域外适用规定。陆源污染防治已成为海洋环境保护中的关键一环,也是草案二审稿重点完善的内容之一。臧铁伟告诉记者,为了加强陆源污染防治,加强陆海统筹的海洋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建设,草案二审稿拟规定:一是增加规定从事影响海洋环境活动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轻海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二是增加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陆海统筹的原则,加强规划、标准、监测等监督管理制度的衔接协调。三是明确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执行排污许可证关于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污染物排放方式和排放去向、自行监测等要求。四是要求排污口的责任主体应当按照规定开展监控、自动监测。五是要求建立健全近岸水体、入海排污口、排污管线、污染源全链条治理体系。据介绍,草案于2022年12月30日至2023年1月28日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89人提出的167条意见,另外收到群众来信5封。社会公众主要就保护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海洋生态系统、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强排污口监测、强化公众参与等提出了意见建议,部分意见经研究予以采纳。▌来源:中国环境,图文侵删。往期推荐:【发现】每年倾斜9厘米!【通报】各地通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问题追责问责情况【观察】“美丽经济”让农村财貌双全【世界】这里开始囤盐和水产品干货【解读】主汛期四川多地仍在喊“渴”?
2023年6月25日
其他

【观察】“剩菜”盲盒节约粮食?可能是换个方式浪费!

盲盒家族新成员火了!近期,“剩菜”盲盒成为互联网新宠,俘获了众多年轻人的心。在小红书、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随处可见“剩菜”盲盒的开盒分享及测评。甚至有人为了抢到心仪的盲盒定闹钟、做攻略,生怕手慢无。“剩菜”盲盒的加入,无疑为“盲盒经济”又添了一把火,但其标榜的绿色环保、珍惜粮食理念,真的能够实现吗?“剩菜”盲盒成年轻人新宠吃剩下的饭菜也能拿出来销售了?初听“剩菜”盲盒的名称,很容易误解成残羹冷炙做成的盲盒。实际上,“剩菜”盲盒是餐饮商家将临期食品或当日过量供应未能售出的食品随机搭配组合后,以“盲盒”形式在软件上打折售卖。“剩菜”盲盒最初源于丹麦一商家推出的“Too
2023年6月25日
其他

【建言】崔强:建立ESG评价标准推动中国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来源:生态中国网,图文侵删。往期推荐:【发现】每年倾斜9厘米!【通报】各地通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问题追责问责情况【观察】“美丽经济”让农村财貌双全【世界】这里开始囤盐和水产品干货【解读】主汛期四川多地仍在喊“渴”?
2023年6月25日
其他

【发现】每年倾斜9厘米!

科学家发现,极地漂移有很大一部分竟然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比如为饮用和灌溉抽取地下水。图片来源:ALEXSAVA/ISTOCK你用过地球仪吗?只需轻轻一拨,“地球”就绕着一根倾斜的轴旋转起来,而那根轴代表的就是地轴。现实中的地球绕轴线旋转时,会像陀螺一样,在旋转的同时轻微摆动。地核中晃动的熔铁,地球表面融化的冰、产生的洋流甚至飓风,都会导致“两极漂移”。现在,科学家发现,极地漂移有很大一部分竟然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比如为饮用和灌溉抽取地下水。相关研究6月15日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快报》。就像在手指尖旋转篮球,当球保持平衡时,就会沿着轴线均匀旋转。但如果给球的一个部位增重或减重,它就会变得不平衡,在旋转时摆动并改变其旋转轴。地球也是如此,地轴也会发生摆动,导致北极每年摆动的轨迹能够画出一个直径约10米的圆圈。摆动的中心会长期漂移,目前它每年向冰岛方向倾斜约9厘米。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地球物理学家Clark
2023年6月20日
其他

【解读】主汛期四川多地仍在喊“渴”?气候变化致高温干旱考验加剧

资料图,与文无关“去年夏旱连着今年春干,持续十月有余的罕见旱情让水田变旱地,旱地又皲裂,两指宽的裂缝都能轻松放进一个成人手掌。”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新店镇书记刘丹这样描述她在村里走访时看到的情形。她形容干涸裂口的水田像“无底洞”,即便好不容易引来的水灌进去也下渗了,水还是不够用。近期,当地下了几场小雨,自贡市相关部门也及时组织进行了增雨作业,但这对于久旱的土地仅仅是打湿了表层的土壤,延续了几天农作物的存活。在村民们看来,由于水田皲裂结块发硬时间太长,即便是下雨,也要下几天几夜大雨才能把土泡软,真正缓解旱情。2022年汛期,一场罕见的高温干旱席卷长江流域。在四川部分地区,去年汛期干旱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尽管今年的主汛期已经来临,但四川多地仍在喊“渴”。四川省气候中心主任王顺久研究员日前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截至6月18日,全省仍有42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夏旱持续,其中轻旱3站,中旱7站,重旱19站,特旱13站。预计今年夏季四川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降水量较常年同期略偏少,总体呈“西多东少”分布,旱涝并重,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汛期四川多地喊“渴”新店镇地处釜溪河和沱江中间地带,属于浅丘地区。刘丹觉得,可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原因,历年来实际下到这里的雨量总比城区和周边镇更少。往年汛期的正常降雨量会使当地的水库、山坪塘、囤水田蓄的水基本满足春耕生产。但去年汛期的干旱加上秋冬天本来就少雨,使得当地的蓄水很少,没想到的是,今年春天也这么旱。“去年八月持续至今的旱情,凸显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再加上水利基础相对薄弱,致使今年非常缺水。”刘丹说,干旱影响最大的是体现在春耕生产时节,不少高粱苗干死后只能再补种,有的农户补栽过好几次。据自贡市当地媒体报道,去年下半年以来,自贡市大范围发生秋冬春连旱,导致各区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从而影响农作物、特别是高粱生产的移栽和保苗。为了抗旱保生产,新店镇专门成立了抗旱工作队,下村到田间地头,逐村逐户了解情况,想尽一切办法提灌引水。但由于渠系灌溉系统薄弱,新店镇辖区内的4座小二型水库都到了死库容已经无法再提灌了,一些旱片死角的村和区域还是无法满足灌溉用水。“后续灌溉没水的话就真的没办法,农户们都在等汛期大雨来。”刘丹说,他们正在逐级对上争取国家水利建设重大项目“长征渠”能在新店镇开个“口子”,“如果国家水网建设规划能够在新店布点,市区有关部门再进行配套设计水网建设,增补旱片死角村的蓄水池库,才有望解决我镇农业生产缺水问题。”据四川日报报道,5月1日,四川已经入汛,但今年汛期或面临新形势。今年1—4月,全省平均降水量偏多,但截至5月初,全省仍有40余个县(市、区)干旱持续,中度及以上干旱主要分布在攀西、川南及甘孜州南部。今年汛期旱涝并重,气象部门预测“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与新店镇紧邻的内江市威远县也同样在喊“渴”。5月30日,兴泸水务(集团)威远清溪水务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由于持续干旱少雨,导致长葫水库储水量严重不足,总库容仅约2000万立方米,扣除死库容(垫底库容)800万立方米后,按目前日出库量计算,在不降雨情况下仅可持续约60天。兴泸水务(集团)威远清溪水务有限公司是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唯一一家自来水公司,长葫水库作为取水点,总库容1.2亿立方米,从投入运行时就一直担负着向内江市威远县和自贡市部分区县共计86万名城镇居民提供生活用水的任务。兴泸水务(集团)威远清溪水务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为保障民众的用水需求,公司从5月30日起实行分时限压供水,即早、中、晚用水高峰期正常加压供水,其余时间段实行限压供水。每日限压供水时长根据气温变化而定,气温越高限压时长越长,气温越低限压时长越短甚至取消。而在四川凉山州会东县,5月29日,当地自来水公司发布的“过于频繁洗澡并不对皮肤健康有好处,每月以2-4次最为适宜”节水小窍门引发了全网关注。该公司称,目前受降雨量影响,会东县主要饮用水源进入枯水期,加之当前正值农灌用水高峰期,城市供水面临较大压力。为此,公司呼吁广大市民节约用水。气候变化致四川高温干旱事件频繁四川盆地中部和南部,以及攀西地区历来就是四川春旱或夏伏旱常发多发地区。根据四川气象干旱地标监测,去冬以来(2022年12月-2023年6月18日),四川盆地西北部、中部、甘孜州及攀西地区出现了明显的季节性冬干春旱,6月进入西南雨季后降水过程增多,甘孜州和攀西地区旱情得到缓解,但四川盆地西北部、中部和西南部部分地区旱情依然持续。截至6月18日,全省仍有42站夏旱持续,其中轻旱3站,中旱7站,重旱19站,特旱13站。今年以来(2023年1月1日-6月18日),四川大部地区平均气温偏高0.5-2℃,降水偏少且分布不均。除四川盆地东北部和阿坝州北部偏多外,其余地区降水偏少,其中攀西地区大部及盆地中部等局部地区偏少4-7成。综合评估表明,今年以来,甘孜州、攀西地区以及盆地西北部、中部地区干旱较重,其中甘孜州南部、凉山州西部和南部、攀枝花、绵阳、德阳、资阳、自贡等地更为突出。“根据目前预测分析,今年夏天高温和干旱的影响范围和总体强度都不及去年,但在局部地区比如南充、巴中、资阳、遂宁、内江、宜宾、自贡、泸州等地也可能发生中等强度伏旱。”据王顺久介绍,预计今年夏天四川盆地大部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广元、绵阳、德阳、成都、雅安、乐山、眉山高温日数预计为8-15天,南充、巴中、达州、广安、资阳、遂宁、内江、自贡、宜宾、泸州高温日数预计为16-29天,上述地区可能有阶段性高温热浪发生。全球变暖已非遥不可及的前景。据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雨歌等人发表在《中国防汛抗旱》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指出,受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引起的更加显著的热岛效应影响,未来四川省干旱灾害可能会更加严重,应当引起重视。王顺久说,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称,未来5年全球气温可能会创历史新高,气候变暖必然引起高温、强降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重发。在这一大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四川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也可能会更加频繁。▌来源:澎湃新闻,图文侵删。往期推荐:【解读】总书记强调的三大标志性战役怎么打?科学治沙怎么治?【碳讯】
2023年6月20日
其他

【通报】各地通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问题追责问责情况

从碳博会看懂碳中和“加减法”【观察】“美丽经济”让农村财貌双全【世界】这里开始囤盐和水产品干货【风向】自然资源部:严控新增城镇建设用地,避免“寅吃卯粮”
2023年6月20日
其他

【解读】总书记强调的三大标志性战役怎么打?科学治沙怎么治?

两年前的全国两会上,在内蒙古代表团审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两年后的6月,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主持召开一个重要会议——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科学治沙,再一次得到强调。三大标志性战役怎么打?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当前,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但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习近平强调,要突出治理重点,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要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力打好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三大战役有何区别?侧重点分别是什么?从事沙漠治理已有57年的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姚洪林给出了他的理解。“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就要先了解‘几字弯’。”姚洪林向记者介绍,“几字弯”,蒙古语“库布其”,意为“弓上之弦”。黄河“几字弯”犹如一张弓背,绕经鄂尔多斯700多公里,库布其沙漠位于鄂尔多斯北部、河套平原黄河“几字弯”南岸,金银两色相间的“弓上之弦”跃然纸上,其地理位置不言而喻。“犹如弓背与弓弦的关系,‘几字弯’与库布其沙漠密切相连。所谓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就是治理好库布其沙漠。”姚洪林说道,“库布其沙漠离北京最近,也是京津地区的重要绿色生态屏障。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对北京的防风固沙作用重大。”据介绍,2000年以前,库布其沙漠每年约2000—3000万立方米黄沙侵入黄河。为治沙护河,库布其治沙企业亿利资源集团牵头实施黄河锁边林工程。在库布其沙漠北缘、黄河“几字弯”南岸,曾建设长170多公里、宽3-5公里的防沙治沙锁边林,治沙锁沙,有效保护黄河200多公里,生态作用重大。姚洪林告诉记者,“锁边林工程建成以后,对中下游水源起到保护作用,现在水一直保持很清。”图为与库布其沙漠相接的黄河锁边林。“但是,由于目前锁边林林带退化,过熟林较多,且灌木林平茬复壮不到位。进一步提升林分质量,改造黄河锁边林工程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姚洪林继续说道,要继续筑牢库布其防沙护河锁边林带工程,增强保卫黄河“几字弯”生态屏障功能。此外,如总书记强调那般,要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以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贺兰山等为重点,全面实施区域性系统治理项目,加快沙化土地治理,保护修复河套平原河湖湿地和天然草原,增强防沙治沙和水源涵养能力。“用词准确!”当提及全力打好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时,姚洪林这样表示,“这两个沙地早在2014年以后就开始出现了逆转,生态恢复很不错,尤其是科尔沁沙地。”据他介绍,科尔沁沙地地形为坨甸相间,即沙丘和甸子地,当地人称
2023年6月16日
其他

【世界】这里开始囤盐和水产品干货

日本东京,民众反对核污水排海(资料图)据韩国《韩民族日报》16日报道,日本近期正在试运行福岛核电站核污水排海设施。在韩国,对此感到不安的消费者开始大量购买盐,以及可以长期保存的水产品干货,相关商品价格也不断上涨。首尔冠岳区经营餐厅的一位个体户说,每天一觉起来,盐价就会上涨5000韩元(约合28元人民币)。一些线上商户发布告示称,“新安郡产地直送的海盐订单量激增,暂时售罄”。有报道称,最近一个月,韩国海盐价格暴涨40%以上,20公斤的袋装盐售价已超过2万韩元(约合112元人民币)。《韩民族日报》称,囤盐和鱼干是韩国消费者在福岛污染水排放前,为确保水产品食用安全而自发采取的行动。日本一旦正式开始排放核污水,可能会出现鱼类不能长期保存的水产品消费中断现象。相关商户和个体户的担忧和危机感也与日俱增。虽然韩政府试图安抚民众,一再强调“安全”,但民众的不安心理不仅没有消失,反而不断增大,因为他们对韩国和日本政府失去信任。日本起初声称,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可以过滤掉核污水中除氚元素以外的几乎所有放射性元素,后来又承认,污染水中半衰期长达5730年的碳14无法被过滤。还有消息称,ALPS处理过的污染水中70%依然存在放射性元素超标的问题。《韩民族日报》表示,在韩国民众看来,韩国政府没有进行客观调查和研究,就制定了配合日本污染水排放的政策方向,即便事后派考察团赴福岛考察,也不能让民众放心。如果韩国政府真正把民众的生命和安全放在第一位,理应要求日本透明公开信息,并要求查看核污水排海相关设施。但政府省略了这一过程,一味单方面主张核污水安全,并把民众的不安归咎于在野党的煽动,这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来源:海外网,图文侵删。往期推荐:【关注】它快速变化,并将影响整个地球【碳讯】
2023年6月16日
其他

【观察】“美丽经济”让农村财貌双全

眼下,地处赣闽两省交界的江西赣州市石城县十万亩荷花陆续开放,成为夏日的一道亮丽风景。图一这里曾是一片荒废的河滩地,遍地石子,当地通过集中整地将荒地变农田,村民也自发捡走河滩里的石子,修整好的农田种上荷花,成为了沿途的美景。近年来,通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当地打造春看油菜夏赏荷等乡村四季景观带,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一到节假日,除了本地人,许多福建游客也会来这里赏花游玩,打卡拍照。奔赴广袤乡野感受诗情画意,走进秀美新村品味乡土生活,回归山间林边体验采摘乐趣……如今,恬淡闲适的乡村游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心之所向”。美丽的大自然是乡村的底色底蕴,发展美丽经济是乡村的最大优势。“美丽经济”是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新经济形态,是将自然生态资源、人文民俗景观等有形或无形的美丽资源产业化、资本化,通过善用美丽资源、激活美丽经济、开创美好生活,不断推进“多美融合”,进而实现“美美与共”。美丽经济的产生孕育离不开美丽乡村建设的时代背景。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而随着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乡村发展的动能也在逐渐增强。“美丽经济”盘活乡村生态资源走进甘肃省陇南市康县长坝镇福坝村,门前古树、小桥流水、深巷老宅、炊烟袅袅,一派水墨素朴的景象和厚重的农耕韵味。图二由于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以前的福坝村被贴上了“脏、乱、差”的标签。巷道每逢雨雪天气,就变成烂泥路,给村民出行带来不少麻烦,也阻断了外地客商。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福坝村按照古朴元素,彻底改善了人居环境,建成了“基础设施好、生活环境好、保障服务好”的新型美丽乡村,获评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村有千百种,特色、风情各不同。走进康县的吴坝村,村子的每个角落都散发着乡愁韵味,一砖一瓦一门一窗都有故事。行走在小巷里,时光在这里好像慢下了脚步。吴坝村立足实际,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同时加大古村保护力度,对村内民居、古树、戏楼等进行修缮,突出人文底蕴,彰显乡土气息,坚持建设标准,建设美丽庭院。还有阳坝的小桥流水、古镇花灯、森林茶园,让游人如醉如痴。朱家沟的千年麻柳、潺潺溪流,让人流连忘返。如今,康县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全域旅游,建成2个国家4A级、2个国家3A级景区和69个旅游示范村,发展农家乐、农家客栈317户,乡村宾馆7家,形成了有文化、有体验、有内涵的大格局全域旅游模式。“村庄美了,游客多了,我们日子也好过了!自开办农家乐和农家客栈以来,每逢节假日来品尝农家风味的游客都很多,一天收入4000多元。”新农庄农家客栈老板杨永强说。近年来,甘肃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特色产业、庭院经济等有机结合,指导农民将清理出的场地建成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小游园等,既美化了村庄环境,又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互促互进。甘肃省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发展乡村旅游,探索走出了一条村庄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美丽经济”探寻共富“密码”近年来,湖南省张家界慈利县依托旖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农业资源、旅游资源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着力打造生态、农业、休闲、体验多位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广大乡村热情迎接如潮游客,牢牢握住了“解锁”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亭台楼阁依山傍水而立,帐篷露营、野餐烧烤,古老与现代碰撞,桃树林硕果盈枝,山林掩映处处是欢声笑语。在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罗潭村,“好风光”尽藏“烟火气”,惹人流连。图三“现在村里交通方便,景色优美,游客可多了。”曾因病致贫,后搭上“乡村旅游”快车在村里开夫妻土菜馆的村民胡升杭边忙活边介绍,这几年,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治理垃圾、美化庭院,环境得到了巨大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穷山沟变成“网红村”,乡村旅游态势发展良好。颜值高,更要气质佳。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践中,阳和土家族乡双坪村匠心独具,打造千米文化长廊、用心为农家量身定做楹联,美丽屋场李家乪绿树成荫、流水潺潺,浓厚的文化气息润物无声,鼓舞村民主动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美丽乡村孕育“美丽经济”。2020年,广福桥镇三王村利用生态资源大做乡村旅游文章,将山间村居打造成高端民宿,“山野气”美丽升级,“穷乡僻壤”成了生态宜居示范村,大批远方客人慕名而来。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深藏大山的农民,如今在家门口开上民宿、做起生意,从“靠天吃饭”到“借景生财”,这是村民们曾做梦都不敢想的生活。如今,行走在慈利县的乡里村间,青山绿水、旷野田园,和谐而美丽,一幅集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运动养生、乡村民宿、红色路线等特色产业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地图轮廓已现。在慈利这片土地上,正鸣奏着山水洲城的乡村振兴进行曲,唱响乡村振兴新未来。“美丽经济”让乡村振兴道路越走越宽浙江省安吉县灵峰街道横山坞村,竹海绵延,微风习习,夏日里的这份清凉格外怡人。图四走进民宿“阿忠的家”,绿意满目,花香满园,装点得精致温馨。望着草坪上休憩的客人,95后民宿主人蓝晴霞感慨:“我家曾是村里最偏僻的一户,你瞧,现在倒成最热闹的了,节假日经常一房难求。”从当年的“烂泥村”,到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横山坞村村民纷纷感慨家乡的美丽嬗变。回忆过往,横山坞村党总支书记蔡明福娓娓道来:“过去村里都是黄土路,遇上下雨天,黄土变泥巴,回村都得扛着自行车走。”2003年,借“千万工程”东风,横山坞村开启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硬化道路、拆违建、治污水,改善乡村环境。村里把设计师陈谷请回家乡,建起“小瘾•半日村”民宿集群。徜徉在石板路上,一步一景,度假、美食等主题民宿各具特色,图书馆、咖啡店等业态一应俱全,游人或体验茶叶炒制,或观赏手工艺制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流连忘返。如今,横山坞村以建设乡村旅游为重点,以乡村能级提升为抓手,丰富“吃、住、游、购、玩”等休闲元素,强化产业链延伸,形成了文化休闲、乡村度假、休闲农业等多元业态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业态。“美丽经济”带富乡亲。在横山坞村,田头有活干、村里有班上、家门口有钱赚。2022年,全村接待游客70万人次,旅游业收入达1.08亿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7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045元。正是因为“千万工程”的实施,让横山坞村实现了一次次蜕变,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2003年6月,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二十年来,“千万工程”深刻改变了浙江乡村面貌,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引领浙江山乡巨变。“美一片景、兴一带业、富一方人”是美丽经济的特质。利用农村闲置房兴办农家客栈、乡村酒店、高档民宿招引城市客人,发展民俗产业等产业,把山村打造成城里人的“第二居所”;丰富乡村生态旅游产品,提升发展乡村民俗经济,大力推进“互联网+”旅游,以逆城市化的思路把乡村旅游打造成为乡村美丽经济的新舞台;因地制宜,量身定做,在有条件的乡村发展运动休闲、养生养老等契合重点功能生态区定位的适宜性产业,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因地制宜编制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有效衔接,做到多规合一;在科学选点布局方面,重点布局在公路铁路沿线、景区周边、城乡接合部、现代农业示范区附近,集中推出一批亮点和典型;在坚守建设风格方面,提倡因地就势、因陋就简、修旧如旧,突出村落地域特色和历史传承;在搞好经营开发方面,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紧密结合,积极培育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健康养生、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从典型示范到连片打造、从建设美丽到经营美丽,实践证明,发展美丽经济是乡村振兴的特质之一。谁抓住了这个精髓,谁就掌握了乡村振兴的制胜之道。厚植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美丽经济,让绿色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底色和本色,让美丽经济扛起乡村振兴的大旗,不断开创“绿、富、美”并进的新局面,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子。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2023年6月16日
其他

【风向】自然资源部:严控新增城镇建设用地,避免“寅吃卯粮”

6月14日,自然资源部召开6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和《关于在经济发展用地要素保障工作中严守底线的通知》。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文件的出台将有利于保持行之有效政策举措的连续性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能力。简化落地项目海域使用论证要求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司司长赵毓芳介绍,《关于进一步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共5个方面27条,涉及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审查报批、节约集约与资产供应、加快“未批已填”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和优化项目用海用岛审批程序、承诺事项监管等内容。例如,在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方面,提出缩小用地预审范围,扩大先行用地政策适用范围,明确铁路“四电”工程用地报批要求,能源、交通、水利、军事等重大建设项目直接相关的改路、改沟、改渠和安置等用地与主体工程同步报批,优化临时用地适用范围,适度延期重大建设项目以承诺方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规范线性工程调整用地审批,明确因初步设计变更引起新增用地的补充报批规定。在落实节约集约与完善资产供应方面,支持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线性基础设施工程立体复合、多线共廊等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支持产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明确重大基础设施单独选址项目在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批准后可以直接核发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决定书,优化地下空间使用权配置政策,推动部分代征地以及边角地、零星用地等盘活利用,探索各门类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在用海用岛审批方面,符合要求的“未批已填”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可先行开展前期工作,进一步简化落地项目海域使用论证要求,项目用海与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一并审查,先行开展项目用海用岛论证材料技术审查,开展集中连片开发区域整体海域使用论证,优化海底电缆管道路由调查勘测铺设施工和项目用海审查程序、临时海域使用审批程序以及报国务院审批用海用岛项目申请审批程序。去年,自然资源部就出台了《关于积极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有效解决了项目用地用海方面的诸多难点堵点。此次出台的政策文件又有什么特点?赵毓芳表示,此次文件保留了成效显著、地方反映良好的政策,删除了部分阶段性、临时性政策。另外,“计划指标重点保障”“继续实施增存挂钩”“简化规划许可申请材料与程序”等部分政策内容有单独发文,并且针对地方新诉求出台了新举措。实施复垦复耕要留出一定过渡期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副司长杨祝晖表示,《关于在经济发展用地要素保障工作中严守底线的通知》与《关于进一步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相互衔接、相辅相成,主要是为了督促提醒地方在做好用地要素保障、服务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守住底线,坚决防止出现违法占用耕地、用地粗放浪费、破坏生态和人居环境、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等突破底线、红线的行为。“例如,在规范耕地占补平衡方面,进一步规范占补平衡项目管理,针对个别地方不顾立地条件强行开发,造成生态破坏的问题,此次《通知》在原有禁止在25度以上陡坡地实施占补平衡项目的基础上,从保护生态系统的角度,进一步明确对于坡度大于15度的区域,原则上不得新立项实施补充耕地项目。”杨祝晖举例,“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民群众意愿确需开垦的,必须经县级论证评估、省级复核认定具备稳定耕种条件后方可实施,对于主要以抽取地下水方式灌溉的区域,不得实施垦造水田项目。”杨祝晖介绍,《关于在经济发展用地要素保障工作中严守底线的通知》重点围绕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等管理底线,作出了10条具体规定,可以概括为6个方面。在加强规划管控方面,强调坚持以国土空间规划作为用地依据,不得违反国土空间规划和“三区三线”管控规则批准用地;强化土地利用计划管控约束,严禁无计划、超计划批准用地。在严格耕地保护方面,要求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要求,严禁违法批准占用和擅自调整永久基本农田;进一步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强调应当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实施补充耕地项目;要稳妥有序落实耕地进出平衡,要求各地有计划、有节奏、分类别、分区域逐步推动耕地调入。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方面,坚决杜绝各类破坏生态环境、违反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的违法建设行为。在严控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方面,分阶段明确规划期内增量空间使用规模,避免“寅吃卯粮”。在着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强调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对于不符合标准的用地,坚决予以核减;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处置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园区批而未供、闲置土地清查摸底和处置力度。在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方面,强调实施土地征收、先行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收回国有农用地等直接关系群众利益的用地行为,要严格落实法律规定,确保程序规范、补偿到位。实施复垦复耕,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给予经济补偿,要留出一定过渡期,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来源:新京报,图文侵删。往期推荐:【关注】它快速变化,并将影响整个地球【碳讯】
2023年6月15日
其他

【研究】秦岭为什么是“中央水塔”?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从南到北,在我国众多的名山大川中,论降雨量和产水量,秦岭并不是最丰沛的,为何能被誉为中央水塔?
2023年6月13日
其他

【碳讯】 从碳博会看懂碳中和“加减法”

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上,各种“零碳”展示层出不穷,但多数通过购买碳排放量的形式实现。然而,要想真正实现社会面整体碳中和,购买碳排放量远远不够,更依赖于脱碳增能“一加一减”以及日常点滴中的减碳行为。记者在上海碳博会不少展台发现,传统行业在深耕“老本行”的同时,拥抱新能源的脚步正在加快。近年来,减碳增能的双通道取得了不菲的成效。01减法:更绿的生产线
2023年6月13日
其他

【申报】时隔24年,我国再度申报世界“双遗产”

海南省林业局副局长李新民10日在海口举行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开幕式上宣布,海南省已正式启动“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简称“海南‘双遗产’”)申报工作。这是1999年武夷山入列世界“双遗产”以来,中国时隔24年再度申报。截至2023年,全球范围内有39项世界“双遗产”,中国占4项,分别是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泰山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自然文化“双遗产”,于1987年入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名录”。1999年12月,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会议上,武夷山顺利通过遴选标准,成为中国目前最“年轻”的世界“双遗产”。依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之主旨,“双遗产”是指兼具自然与文化之美的代表。海南岛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作为其中典型代表,2022年4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简称“国家林草局”)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刘保党深度参与了海南“双遗产”相关工作。“如果这次申报工作顺利,那将是时隔二十多年后,在世界遗产领域,中国对世界的又一次重大贡献,这种贡献建立在文化和自然融合、人与自然和谐进步的国际背景下。”刘保党说,“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项目目前已进入编制申报材料、开展相关配套工程的关键阶段。海南“双遗产”申报工作技术团队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宋峰领衔。宋峰10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当前的世界遗产大都是在原有的自然保护地基础上诞生,在海南“双遗产”申报工作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重要基础,也是极大优势。据介绍,海南热带雨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雨林生态系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分布热点地区之一,也是重点鸟区集中地和零灭绝联盟保护地。黎族传统聚落的村落形态及建筑,反映出黎族人民不断适应自然环境条件,并与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相融合的特点。黎族人民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山、林、草、田镶嵌的多样化生态环境,为一些特有物种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栖息地,形成了海南岛传统人居环境下特殊的生命共同体。“中国的世界遗产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世界遗产申报、保护、管理和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二级巡视员袁小虹介绍,目前中国已拥有56项世界遗产,总面积超7万平方公里,有效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独特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维护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丰富性,为全球世界遗产事业发展贡献了中国经验和中国力量。▌来源:中国新闻网,图文侵删。往期推荐:【关注】它快速变化,并将影响整个地球【风向】生态环境部:持续对环评违法行为保持高压严惩态势【观察】如何让预制菜“看着美”还要“吃得香”【世界】气候变化对非洲经济构成严峻挑战【热议】我们不是“药神”
2023年6月12日
其他

【观察】从无人问津的“草”到乡村振兴的“宝”——一条秸秆的“升值”之路

从烧火的“草”到创收的“宝”,秸秆的“升值”之路,生动诠释了农村生态效益逐步显现的过程,当中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与产业的发展。又是一年夏收忙,当金灿灿、沉甸甸的粮食被运回家,田地里剩下的秸秆要去哪儿呢?在过去,这些秸秆大多会变成烧炕做饭的燃料、喂食牲口的饲料,剩余的则被就地焚烧,不仅要承受滚滚浓烟的空气污染,还要时刻担心引发山火。这时的秸秆,未经任何加工,价值也十分有限,与山上的杂草无异。近年来,随着秸秆禁烧工作的大力推进,各地在提升秸秆综合利用上狠下功夫,秸秆逐渐有了更多的应用方式,价值也一路飙升。从无人问津的“草”摇身一变,成了农村农民致富创收的“宝”。来源:现代快报
2023年6月9日
其他

【观察】如何让预制菜“看着美”还要“吃得香”

2023年,“预制菜”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不少地方出台政策和标准,规范预制菜产业发展。据统计,全国预制菜相关企业从2018年的8000家激增到2022年超7.6万家。市场规模从2017年约1000亿元增长到2021年超过3000亿元。行业业态也是各式各样,既有传统连锁餐饮企业、大型商超、便利店,也有新型零售(生鲜电商、社区团购、新型火锅超市)及直播平台等。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可以说,预制菜不但火了,而且正迎来发展东风。根据中国烹饪协会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参与起草的《预制菜》团体标准,预制菜的定义是“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和/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预制菜的出现一方面方便了消费者的烹饪,另一方面也帮助了餐饮企业节省成本和提高效率。简便、多样成新宠从自热火锅、羊杂,到热一下就能吃的烤羊腿、煎牛排,再到烧麦、莜面鱼鱼……这几年,各类预制菜产品层出不穷,这些半成品菜经过简单加热和蒸炒后,几分钟就能上桌。制作方便、营养美味的预制菜,成为消费者的新选择。除这些较简单的预制菜,还有饭店里售卖的家常菜,如水煮牛肉、蒜香小排、酸菜鱼等,佛跳墙这样的传统名菜也有。沈阳某品牌拌饭宣传资料显示,“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设门店200多家,无需大厨,全部是标准化操作,中央厨房统一配送物料,保证口味统一。”这正是预制菜的优势之一,配方透明。内蒙古御盛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出一系列新品种预制菜。公司年生产2100吨牛羊肉制品,选用内蒙古优质牛羊肉,先后研发出10多种预制菜品,红焖羊肉、羊杂、烤羊腿、手扒肉、烤羊排等预制菜品的销售网络在北方地区已实现全覆盖。研发团队还根据市场反馈及时调整产品配方,推出更健康、美味的预制菜产品。作为全国的“粮仓”“肉库”“奶罐”,基于当地具有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强大优势,内蒙古在预制菜领域布局发力。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了解到,近年来,内蒙古高度重视预制菜肴产业发展,引入广东、山东、四川等预制菜产业发展先进省份的经验做法,预制菜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不仅带动农畜产品价格上涨,而且已经成为推动农牧业产业全链条升级的重要路径。2022年,全区预制菜企业已发展到100多家,产值达30多亿元。内蒙古在农牧业绿色发展方面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深入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生态畜牧业,不断增加预制菜领域绿色优质畜牧产品的供给能力,或将打造促进畜牧业发展的绿色样板。高位推动产业发展今年,“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新定位、新标准、新机遇,预制菜以前所未有的高度进入公众视野,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更加清晰。因为疫情的侵扰和中央厨房的兴起,作为电商长尾经济的一种呈现,预制菜的选择几乎可以囊括大江南北各种风味。菜品选择性更强,是预制菜的制胜之道。过去在春晚上听相声报菜名时被激活的饕餮欲望,通过生鲜电商、社区团购等形式,以冷链物流完美送抵家门口。山西林香斋的药膳鸡、广州陶陶居的麻皮乳猪、上海绿波廊的生爆鳝背……原本以“家常菜”为主的预制菜,如今也开始涉及如地方特色美食等更多细分领域。但凡有个什么想吃想点的,都能通过预制菜变成到家的美味。如此一来,钱未必少花,但就比昔日下馆子吃饭时那种价格老贵、菜式老少、年年几个现菜、次次都像赶集的餐厅,又多了一些风味和趣味。既要好吃又要安全便捷、营养美味的预制菜,虽然正成为消费新选择、投资新热点和产业新赛道,但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规范的问题。业内人士认为,预制菜需要在短时间内保持新鲜度和口感,对物流配送的时效性、技术和设施要求较高,线上销售受到制约,亟待优化。随着市场不断扩大、产品备受追捧,预制菜品安全、健康也成为关注焦点。业内人士认为,只有加强监管、规范,打通物流运输难点,才能使预制菜行业健康发展,让广大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预制菜品普通家庭需要,餐饮业市场需求其实更为可观,不过,预制菜发展也受到市民接受程度、物流运输费用高、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等因素制约。目前市场缺乏规范以及制作标准,当参差不齐、没有质量保障、价格低廉的产品出现在市场上时,会造成市场混乱,对企业的发展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都不利,因此,行业亟待出台标准进行规范。预制菜产业方兴未艾,快速发展势必伴随产生一些不良现象。比如,预制菜生产企业鱼龙混杂、生产条件参差不齐、原材料品质堪忧等,相关现象都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动摇行业发展的根基。为引领行业良性健康发展,行业标准制定显得尤为重要。银食品牌创始人李丽宏表示,消费端预制菜应聚焦“家庭比较难完成的菜品”“在家操作简单便捷的菜品”以及“比自己做单份成本低的菜品”,助消费者实现“在家做大厨菜”的目标。得利斯董事长郑思敏也认为,目前,预制菜赛道总体向好,但也存在局部不足,行业发展有不少痛点。虽然有关部门正密集出台预制菜相关标准,但仍缺乏完善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不利于行业长远良性发展。预制菜如何以好吃、新鲜等对标建设来引动新变局,尚需新餐饮人的努力。对预制菜企业而言,好吃决定它能走多高,安全决定它能走多远。提高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知和认可程度,应加强对预制菜行业的引导和监管,优化食品安全体系,让预制菜成为消费者喜爱的健康之菜、安全之菜。这一点关乎消费者的亲身感受,也关系到行业的未来发展。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美味,就要在预制菜所涉及的产业完善相应标准,各环节共同守牢底线、做到更好。尽管缺乏全国统一的强制性标准,但已有多地就预制菜制作出台相关标准。去年以来,福建、浙江、江西、辽宁等多个省份的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相关政策指导文件,广东还推出粤菜预制菜的地方标准。民以食为天。预制菜产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消费者的餐桌,堪称农户和市民之间的直销通道。预制菜产业发展迅猛,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定会促进行业的进一步规范和充分的良性竞争,也将涌现更多更优质菜品,以满足消费者对安全、美味和营养等多方面的要求!▌来源:生态中国网,图文侵删。往期推荐:【关注】它快速变化,并将影响整个地球【风向】国家林草局:持续推进森林碳汇提升行动【热议】山东“高产环评师”案宣判
2023年6月2日
其他

【世界】气候变化对非洲经济构成严峻挑战

非洲开发银行最近发布的《2023年非洲经济展望》指出,2022年非洲经济强劲复苏,但气候变化对非洲经济增长构成严峻挑战。面对全球金融环境收紧、乌克兰危机影响和气候变化威胁等不利因素,去年非洲GDP增长率为3.8%,虽同比回落1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球3.4%的平均水平。在这份题为“鼓励私营部门为非洲气候和绿色增长提供资金”的报告中,非洲开发银行强调,扩大私营部门融资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提及非洲经济前景,报告认为,尽管先期面临“逆风”,非洲经济前景仍然乐观,中国经济景气回升等积极因素有望助推全球经济触底反弹,非洲经济韧性将得到强化,预计2023年非洲GDP增速将达到4%,2024年将持续攀升至4.3%。不过,报告同时显示,非洲经济增长面临多重下行风险:一是全球经济增长疲软对非洲出口贸易不利,全球持续金融紧缩造成非洲债务偿还成本提高;二是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加剧了政府财政压力;三是地缘政治冲突冲击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据报告统计,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非洲当前面临较大资金缺口。非洲开发银行研究数据显示,非洲在2020年至2030年间的气候融资需求预估达2.8万亿美元,每年另需1.3万亿美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考虑到多数非洲国家普遍较为紧张的财政预算难以支撑其在气候和绿色增长领域资金需求,报告提出引入融资这一解决方案,以鼓励私营部门加大对非洲气候和绿色增长领域的融资力度为主,利用非洲规模庞大的自然资源充当补充融资来源为辅。一方面,报告呼吁非洲各国应采取行动优化投资环境,减少供需双方面临的障碍,细化各领域投资风险等级清单,创新融资工具,大胆进行治理改革,制定数字化或者其他增强竞争力的政策,以强化投资者信心。据计算,为弥合非洲气候融资缺口,私营部门融资年增长率需要达到36%左右,这对各国政府掌舵控局能力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报告强调,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弥合当前气候融资缺口和推动绿色增长转型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各国需要充分挖掘自然禀赋潜力,重视自然资源管理,提升资源管理能力,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做好资源开发收入的再投融资。报告认为,鼓励私营部门融资需要多边开发银行和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广泛参与。金融机构要注意将资本充足率控制在合理区间,不断加大气候和绿色增长领域融资,降低金融风险,推动各国共享绿色增长成果。以塞内加尔为例,作为非洲开发银行成员国之一,塞内加尔经济预期将有所改善。预计本年度该国经济增速将达8.2%,同比增长3.6%;通货膨胀率将由3.2%回落至2.2%;预算赤字将由5.5%下降至4.7%。虽然总体看塞内加尔经济走势乐观,但仍需警惕气候变化等因素带来的挑战。《全球气候风险指数2021》显示,塞内加尔的支柱产业主要包括农业、渔业和旅游业等,这些领域均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会导致该国旱灾风险上升。同时,当地大量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对地区环境也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2020年,绿色气候基金为塞内加尔筹集了1.534亿美元,用于支持当地防洪、推广可再生能源、推动土地可持续利用和提升生态系统恢复能力。塞内加尔政府在《振兴塞内加尔计划》中将促进绿色增长确定为发展优先事项,为期5年的二期振兴计划将推动可再生能源在该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提升至30%,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023年6月2日
其他

【风向】生态环境部:持续对环评违法行为保持高压严惩态势

锦华环评造假案的宣判,再次为广大环评从业人员敲响了警钟。生态环境部指出,环评单位要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依靠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环评文件赢得市场,环评工程师要珍惜职业荣誉,严守职业操守,如果有人唯利是图、胆敢以身试法,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曾经以一己之力掀起全国环评行业核查风暴的山东“高产环评师”一案,近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法院宣判。此案也即山东锦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环评造假案。4名当事人分别被处以有期徒刑一年到三年、罚金自五万元到五十万元不等的刑事处罚。至此,这场轰动全国的案件暂告一段落,而其影响则是深远的。生态环境部对该事件保持着一如既往地关注,继该事件曝光之初斥其为“环保形式主义”,及开展相关清理整治工作后,在判决结果出来后又第一时间表态:“生态环境部将以锦华环评造假案依法宣判为契机,持续对环评违法行为保持高压严惩态势。”三方共赢
2023年6月2日
其他

【热议】我们不是“药神” !有多少野生动物毁于“被入药”?

“每个物种都是杰作,都是经过极其审慎和天才的创造的;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与健康报社日前共同发布《野生动物友好医药倡议》,呼吁传统医药健康领域的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企业采取行动,支持传统医药向野生动物友好、生态友好方向发展。笔尖中医(丁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春雨天下软件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署名支持。2020年6月5日穿山甲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药典除名穿山甲#登上热搜
2023年6月1日
其他

【风向】国家林草局:持续推进森林碳汇提升行动

图源新华社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唐芳林30日表示,中国将深入推进国土绿化和森林保护,持续推进森林碳汇提升行动。当天,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林草局)、国际竹藤组织和亚太森林组织共同主办的2023林草碳汇创新国际论坛在北京举办。唐芳林在论坛上表示,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林草具有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双重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持续增加林草碳汇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行动。唐芳林表示,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国家林草局充分发挥林草碳汇在国家实现碳中和工作中的“压舱石”作用,以巩固提升林草碳汇能力为主线,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夯实测算方法、启动碳汇试点、推动交流合作、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等举措,扎实推进林草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巴黎协定》将加强发展中国家森林保护、可持续经营和增加森林碳储量列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行动。林草碳汇也被中国官方视为绿色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内容。据测算,2021年中国林草年碳汇量超过12亿吨,居世界首位。唐芳林表示,多年来,中国持续推动大规模国土绿化和森林质量提升行动,森林碳汇量也不断增加。为进一步挖掘森林固碳潜力,充分发挥森林“碳库”作用,林草部门将持续推进森林碳汇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国土绿化和森林保护,同时探索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标的绿化行动,发挥森林作为最大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储碳固碳功能。此外,唐芳林表示,国家林草局还将进一步加强林草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探索建立林草碳汇交易机制,建立健全体现林草碳汇价值的精准补偿机制,完善能源政策和推动生态产品应用。通过完善林草碳汇工作,更好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大局。▌来源:中国新闻网,图文侵删。往期推荐:【关注】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率团访问埃塞俄比亚【行动】三部门部署开展打击整治盗采海砂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发现】新记录种!福建发现丹霞梧桐群落【观察】
2023年5月31日
其他

【热议】山东“高产环评师”案宣判 主犯获刑三年处罚金50万

曾引起全国环评行业核查风暴的“高产环评师”一案,日前在山东青岛宣判。5月25日,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一起提供环评虚假证明文件案。经调查,环评工程师以一年3.5万元的费用“挂靠”给了中介,还交出了自己的环评师职业资格证,从此失去控制权,导致涉事公司在全国售卖“资质”,酿成此事件,4名当事人被处以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以此案依法宣判为契机,持续对环评违法行为加强高压严惩态势。环评弄虚作假,主犯获刑三年2021年,山东一环评工程师在4个月的时间里,负责编制了63本环评报告书和1541份环评报告表,涉及全国25个省市。此事经环保组织披露后,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被斥为“环保形式主义”,成为行业内轰动一时的“高产环评师”事件。即墨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林某鑫为谋取非法利益,指使被告人汪某先后注册成立了山东锦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悦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倒卖环评报告资质页。被告人靳某燕通过他人居间介绍将其持有的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挂靠在锦华公司并收取“挂靠费”3.5万元。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林某鑫等人大肆招揽业务,在环评工程师靳某燕等人未参与任何编制、公司未开展任何环评工作的情况下,伪造环评工程师签名,将盖有锦华公司、悦华公司印章的环评报告资质页通过被告人谷某欢等人对外出售,用于编制虚假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900余份,违法所得近80万元,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余万元。即墨法院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林某鑫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判处被告人汪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七万元;判处被告人谷某欢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判处被告人靳某燕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没收四被告人违法所得。该案为司法实践的重要案例林某鑫、汪某等人被处以刑事判决,成为司法实践的重要案例。2021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施行,其中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保荐、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有其他情形,还可以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案件中依法被予以刑事处罚的人员,既有空壳环评单位的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也有‘挂靠’的环评工程师,还有居间联络的中介‘掮客’,覆盖了环评造假的主要链条。”5月29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就此案表示,这是《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后,环评造假入刑司法实践的重大突破,也是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标志性成果,充分彰显生态环境部门、刑事司法部门对环评弄虚作假“零容忍”的态度和依法严惩绝不姑息的决心。官方持续对环评违法行为加强高压严惩态势刘友宾表示,锦华环评造假案的宣判,再次为广大环评从业人员敲响了警钟。环评单位要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依靠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环评文件赢得市场,环评工程师要珍惜职业荣誉,严守职业操守,如果有人唯利是图、胆敢以身试法,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刘友宾强调,环评是约束项目和园区准入的法治保障,是在发展中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环评文件质量是环评工作的生命线。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门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健全监管机制、实施智能查重、强化靶向监管、开展专项整治、加大处罚力度、推动刑事司法衔接,严惩环评文件弄虚作假和粗制滥造行为。生态环境部将以锦华环评造假案依法宣判为契机,持续对环评违法行为加强高压严惩态势。一是加强环评从业异常情况预警,指导各地实施靶向监管,对情节严重、涉嫌环评造假犯罪的,移送公安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是落实好环评监管长效机制,全面加强环评文件质量监管。三是加快修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和配套文件,完善管理体系,切实筑牢源头预防第一道防线。多地部署规范整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工作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环评制度作为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制度,自上世纪70年代引入我国,并被确立为环境管理的一项基础制度。2003年9月1日,我国首部环境影响评价法开始施行,正式将环评纳入法律制度体系。但现实中,一些环评机构和人员为承揽业务罔顾事实和法律法规,不惜弄虚作假,出具不实报告,直接干扰了执法部门的监管,也帮助企业逃避了污染治理责任。在今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时强调,全面整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随后,他再次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动真碰硬,坚决以“零容忍”态度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尤其是性质严重,影响恶劣,触犯刑法,必须坚决打击,充分发挥警示作用。据报道,河北、江苏、甘肃等地印发了针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的监管办法,上海、山东、浙江、福建、重庆等各地已经密集部署规范整治工作。▌来源:海报新闻,图文侵删。往期推荐:【关注】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率团访问埃塞俄比亚【行动】三部门部署开展打击整治盗采海砂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发现】新记录种!福建发现丹霞梧桐群落【观察】
2023年5月31日
其他

【关注】它快速变化,并将影响整个地球

鉴于海冰减少、冰川、冰盖、永冻土和积雪的融化对海平面上升、与水相关危害与水安全、经济与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增大,世界气象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世界气象大会于5月29日决定将把冰冻圈提升为其首要优先事项之一。据联合国新闻网站30日消息,世界气象大会通过了一项新决议,呼吁加强对冰冻圈的观测和预测、数据交换、研究和服务,并为此提供资金。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表达了他们的关切:极地和高山地区的变化会影响整个地球,特别是小岛屿国家和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气象组织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教授说:“冰冻圈问题不仅是北极和南极的热门话题,更是一个全球性问题。”10亿多人靠积雪和冰川融化的水生存,这些水由世界主要河流流域带到下游。全球冰冻圈的变化不可逆转,因而将影响到气候适应战略和水资源的获取。冰冻圈影响整个地球的气候
2023年5月31日
其他

【通报】生态环境部通报山东锦华环评造假案

5月29日,生态环境部举行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通报了山东锦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环评造假案。他表示,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对环评违法行为加强高压严惩,加快修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和配套文件,完善管理体系,切实筑牢源头预防第一道防线。刘友宾通报,日前,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法院对山东锦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环评造假案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林某鑫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判处被告人汪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七万元;判处被告人谷某欢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判处被告人靳某燕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没收四被告人违法所得。上述人员为牟取非法利益故意提供大量虚假环评文件,违法所得近80万元,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余万元,扰乱市场秩序,危害生态环境,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刘友宾指出,案件中依法被予以刑事处罚的人员,既有空壳环评单位的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也有“挂靠”的环评工程师,还有居间联络的中介“掮客”,覆盖了环评造假的主要链条。这是《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后,环评造假入刑司法实践的重大突破,也是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标志性成果,充分彰显生态环境部门、刑事司法部门对环评弄虚作假“零容忍”的态度和依法严惩绝不姑息的决心。锦华环评造假案的宣判,再次为广大环评从业人员敲响了警钟。环评单位要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依靠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环评文件赢得市场,环评工程师要珍惜职业荣誉,严守职业操守,如果有人唯利是图、胆敢以身试法,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环评是约束项目和园区准入的法治保障,是在发展中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环评文件质量是环评工作的生命线。”刘友宾介绍,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门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健全监管机制、实施智能查重、强化靶向监管、开展专项整治、加大处罚力度、推动刑事司法衔接,严惩环评文件弄虚作假和粗制滥造行为,还将持续对环评违法行为加强高压严惩态势。刘友宾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加强环评从业异常情况预警,指导各地实施靶向监管,对情节严重、涉嫌环评造假犯罪的,移送公安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落实好环评监管长效机制,全面加强环评文件质量监管,加快修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和配套文件,完善管理体系。▌来源:北京日报,图文侵删。往期推荐:【关注】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率团访问埃塞俄比亚【行动】三部门部署开展打击整治盗采海砂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发现】新记录种!福建发现丹霞梧桐群落【观察】
2023年5月30日
其他

【热议】因市民私设暗管排放水污染物被罚45万不服,杭州副市长坐上被告席

5月29日,杭州开庭的一起“民告官”案件,引来众人“围观”。杭州中院二审一起行政诉讼案。被告席上,坐着杭州市副市长宦金元。前来旁听的,有杭州市政府各部门负责人、县(区、市)分管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200余人。图片来源:杭州中院据悉,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若干问题的规定》,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活动,明确规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的相关义务,确保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又出声,保障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只因一桩小事,杭州市副市长参与庭审据潮新闻报道,当天案件的争议点,原本是一件小事。徐某某因为私设暗管排放水污染物,2021年6月被杭州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处罚,被责令改正并罚款45万元,同时向他邮寄了行政处罚决定书。但徐某某一直没有履行。直到2022年1月,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出督促履行义务催告书,徐某某向杭州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表示自己没收到快递。杭州市政府调查发现,虽快递单上签收的“徐某某”并非他本人所写,但根据送达地址确认书、快递人员投递前的电话确认等情况,根据日常经验可认定文书已送达,于是以超过复议期限为由,驳回了徐某某的行政复议申请。徐某某诉至上城法院。法院一审认为,杭州市政府的行政复议决定并无不当,驳回徐某某诉讼请求。徐某某不服,上诉到杭州中院。这次开庭,徐某某表示已认识到此前环境违法行为的危害性,表达了协调意愿。杭州市政府也表示,为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愿意在法院组织下进行协调。杭州副市长宦金元(左一)出庭应诉。图片来源:杭州中院据杭州日报,由于快递签收的一个小细节,相关争议却不断放大,最终酿成行政诉讼。对此,分管生态环境及行政复议工作的杭州市副市长宦金元在庭审中表示,行政机关要充分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和执法工作“细节决定成败”的意识,进一步严格执法,防范行政执法风险,提升依法行政的水平,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从源头减少矛盾纠纷。他同时呼吁,维护生态环境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社会要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从事生产加工的企业或个人更要严格落实污染防治责任,提升意识、加强管理、依法排污。同时他代表市政府表示,为避免程序空转,实质化解行政争议,希望合议庭组织开展行政争议协调化解工作。上诉人徐某某在庭上表示,作为杭州人,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之前因为法律意识淡薄,在施工过程中损害了环境。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并亲身参加诉讼,现已深刻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希望能在法院的组织下协调解决本案争议。相关法条早已存在,“一把手”出庭应诉仍不多据新京报,行政诉讼案件由地级市市长出庭应诉,即行政“一把手”出庭应诉,早在2010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对重大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要主动出庭应诉”。2015年5月1日实施的新行政诉讼法也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2015年11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分组审议最高法关于行政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时,与会人员就提出,“行政诉讼法要求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但实际上这条形同虚设,并没有落到实处。建议完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虽然法律作出了规定,但诉讼活动中出庭的往往都是代理律师或者一般工作人员。民告官,但是见不到官,这不利于矛盾纠纷的解决。司法实践中,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有强烈要求。行政机关负责人不出庭,又不说明理由,影响了法律的权威性。”多方推动下,最近两年,不断有地级市市长走上被告席,出庭应诉。2017年12月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海南某公司诉北海市人民政府不履行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法定职责一案。时任北海市市长李延强出庭,代表北海市政府作了答辩。该起案件是广西首例地级市正职市长出庭应诉案例。也是在2017年12月,围绕一起林业纠纷行政案件,广东韶关市市长殷焕明出庭应诉。去年11月27日,贵州遵义市中院审理“遵义市红花岗区舟水桥街道办事处红舟村村委会、红舟村舟水组诉遵义市人民政府、遵义市国土资源局土地使用权登记”案件,遵义市市长魏树旺和遵义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杨永华,作为被告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据潮新闻,1989年4月,行政诉讼法正式颁布。有数据显示,从1990年起,全国“民告官”案件急剧增多,2007年首次突破10万件。有法律专家说,“民告官”案件往往胜诉率不高。但只要有胜诉,就提醒着政府依法行政的意识不能减弱,要深入反思、举一反三,做到不留死角。▌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图文侵删。往期推荐:【关注】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率团访问埃塞俄比亚【行动】三部门部署开展打击整治盗采海砂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发现】新记录种!福建发现丹霞梧桐群落【观察】
2023年5月30日
其他

【发现】新记录种!福建发现丹霞梧桐群落

近日,在永安市桃源洞风景区的峭壁上,当地林业工作人员发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丹霞梧桐群落。这是该物种在福建的首次记录。丹霞梧桐是中国特有植物,植株高大,树形美丽,生长迅速,萌蘖力强,耐干旱,花色紫红绚丽,适合培育为庭院观赏树木、道路绿化树种,同时还是石漠化地区造林先锋树种。科研人员在永安市桃源洞风景区峭壁上发现丹霞梧桐植株。永安市林业局供图作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丹霞梧桐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极危等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该物种被认为仅生长于广东韶关丹霞山。近年来,韶关周边地方也偶有发现零星分布的丹霞梧桐。丹霞梧桐。林敏水
2023年5月22日
其他

【行动】三部门部署开展打击整治盗采海砂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海警局(下称“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沿海各级检察院、公安机关和海警机构自5月20日开始,开展为期6个月的打击整治盗采海砂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惩治涉砂违法犯罪活动,保障海洋生态安全,维护海上安全稳定,为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支撑。三部门将聚焦涉砂违法犯罪活动,突出打防结合、综合整治,全面加强海上日常巡查监管,对重点区域加大巡航检查力度,及时发现盗采海砂违法犯罪线索和苗头隐患;强化重点对象和环节排查,全面采集搜集重点船舶、部位等情况信息;按照“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的侦办要求,严厉打击开采运输涉砂违法犯罪;加强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接,全面清理整治“三无”船舶和各类违规采砂船,会同相关部门加强涉海工程项目全过程监管,推动海砂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中,三部门将严格规范执法,坚持打击整治和规范执法、惩治违法犯罪和保障合法权益并重,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强化协同配合,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案件移送、协同管控等制度,加强执法监督与侦查监督衔接配合;强化综合施策,运用信息化手段和立体巡查方式,提高违法行为发现查处效率;强化警示宣传,通过各种形式加大专项行动宣传力度,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方位多角度普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来源:检察日报,图文侵删。往期推荐:【研究】2023春季中国北方沙尘频发
2023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