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向农:邢福义先生对湖北省语言学会建设发展的重大贡献

李向农 语言战略研究 2023-03-15



2023年2月6日,著名语言学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邢福义先生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88岁。本期特推送邢先生弟子、华中师范大学李向农教授《倡导践行“湖北意识”“武汉意识”  学术研究“建成支点”“走在前列”——邢福义先生对湖北省语言学会建设发展的重大贡献》一文,以表追思。

哲人其往,遗泽长存,邢福义先生千古!


  +

+

倡导践行“湖北意识”“武汉意识”

学术研究“建成支点”“走在前列”

——邢福义先生对湖北省语言学会建设发展的重大贡献


文 | 李向农

湖北省语言学会成立于1978年12月,在全国同类学会中是最早的。学会第一届(1978年起)至第二届(1981年起)理事长严学宭教授(中南民族学院)、秘书长邢福义教授;第三届(1985年起)至第五届(1994年起)会长邢福义教授、秘书长卢卓群教授(湖北大学);第六届(1998年起)名誉会长邢福义教授、会长卢卓群教授、秘书长李向农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第七届(2003年起)至第十届(2014年起)名誉会长邢福义教授、会长李向农教授、秘书长卢烈红教授(武汉大学);十一届(2018年起)名誉会长邢福义教授、会长卢烈红教授、秘书长姚双云教授(华中师范大学)。

我1991年师从邢福义先生攻读博士学位,1994年研究生毕业留校在文学院任教,从那时起参与湖北省语言学会秘书处的工作,1998年接任秘书长至2003年,同年起担任会长至2018年,前后二十余年中,学会会长、名誉会长邢福义先生耳提面命,我获益良多,也深切感受到先生对于湖北省语言学会的建设和发展贡献极大。


一、倡导践行“湖北意识”“武汉意识”


邢福义先生作为湖北省语言学会的创始人和主要负责人,对学会建设高瞻远瞩,对学术研究规划运筹,其战略思维、发展意识、工作理念令人钦佩。

(一)准确定位学会的建设发展路径

湖北省语言学会第一届(1978年12月)至第三届年会(1983年5月)均在武汉举办,第四届1985年9月荆门沙洋师专,第五届1988年1月荆州师专,第六届1989年12月孝感师专,第七届1991年8月丹江口郧阳师专,第八届1994年5月襄樊隆中襄阳师专,第九届1997年5月武汉中南民族学院,第十届1998年11月黄石湖北师范学院,第十一届2000年11月黄冈师范学院,第十二届2002年11月武汉江汉大学,第十三届2004年11月咸宁学院,第十四届2006年12月武汉大学,第十五届2008年11月武汉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第十六届2010年11月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十七届2012年11月宜昌三峡大学,第十八届2014年11月武汉中南民族大学,第十九届2016年12月十堰汉江师范学院,第二十届2018年11月黄石湖北师范大学,第二十一届2022年11月恩施湖北民族大学。邢福义先生非常重视学会的学术年会,前面十几届年会的会务都亲力亲为,并出席致开幕词。

邢福义会长认为,学会建设说到底,还是一个学风、人才、成果三者“集合”的问题。他在湖北省语言学会第五届年会开幕词中指出:

一个成熟的学会,应该有它的良好传统,良好学风。我们学会是有自己的良好传统、良好学风的。这个良好传统、良好学风,我认为可以这样概括:脚踏实地研究问题,既有开拓的决心,又有务实的精神。简单来说,就是一求开拓,二讲务实。我们的会员从来没有一个人想通过学会来捞个什么名位,大家一心只想通过参加学术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来提高共同的研究水平。我们的会员在研究中从来不搞云山雾罩、令人眼花缭乱不得要领的那一套,而且注意研究实际问题。荆门市语言学会开第二次年会时,我曾写了这么几句话:“语言研究并不神秘。结合本职工作,抓住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详细占有材料,从中归纳出规律,总结出自己的见解,这个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只要是有心人,只要是有志者,就一定能在研究中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取得可喜的成果。”我想,我的基本意思就是要脚踏实地研究问题。这两年,我有机会跟我国老一辈权威学者,如吕叔湘、朱德熙、李荣等先生,多次在一起开会,讨论语言研究规划的问题。接受了他们的学术熏陶,我更感谢我们学会长期形成的学风是值得提倡的学风。因此,我感到有必要再重复一遍:一个成熟的学会,应该是一个有良好传统、良好学风的学会。我们一定要发扬我们学会的良好传统和良好学风,不图虚名,不耍花枪,脚踏实地研究问题。只要坚持这一点,我们的学会一定会更加兴旺发达,我们一定能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学术财富。

(二)明确提出学术研究的“湖北意识”“武汉意识”

邢福义会长在湖北省语言学会第七届年会(1991年8月丹江口郧阳师专)的开幕词中谈到:

我们学会一向把成果、人才和学风三者看成一个“集合”。拿出一批成果,造就一批人才,形成一代学风,这是我们通过一届又一届年会所要努力达到的目的。今天高兴的是,我们学会工作又有不少新的论著问世,又有一些年轻的学者引起语言界的重视,我们既求新又务实的学风,得到了进一步发扬,特别应当指出,从上届年会以来,我们学会的学术活动加强了群体性,更加注重集体智慧的发挥。举例来说,1990年9月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化语言学》已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这部书就是我们的一部分会员进行集体协作的成果。这部书的序言末尾,我写了这么一段话:“本书的撰写经历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编者都是湖北省大专院校语言专业的教师,绝大多数是武汉地区的。……编写班子一拉起来,大家就特别强调了‘武汉意识’‘湖北意识’。意思是说,湖北省、武汉市的语言工作者要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子力量,在主题明确的大型研讨活动中,互教互助,同步前进。这是一个可喜的开端。摒除文人相轻的习气,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迈开了整体奋进的步伐。应该说,这是比写出一两本书更为宝贵的收获!”我在这里特别引用这段话,目的就是想说明:科研尽管是个体性很强的活动,但我们必须加强“湖北意识”,努力加速集体奋进的步伐。

在第八届年会(1994年5月襄樊隆中襄阳师专)的开幕词中,邢福义会长再次强调:

可喜的是,我们湖北省语言学界不管在哪个分支学科,都不仅能跟上全国语言学的步伐,而且有自己的特点。1990年,我们出版的集体著作《文化语言学》,强调“湖北意识”“武汉意识”,在国内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93年我们又出版了近40万字的集体著作《毛泽东著作语言论析》,再次强调“湖北意识”“武汉意识”,又产生了相当大的反响。“湖北意识”“武汉意识”是团结协作锐意进取的意识。本届年会是对两年多来我们研究成果的检验,也是对我们的“团结协作锐意进取意识”的检验。我们深信,湖北省语言学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这个集体永远能够跟全国语言学界同步前进。

(三)精确规划学会的新世纪发展蓝图

湖北省语言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于1998年11月在黄石湖北师范学院召开,恰逢《马氏文通》出版100周年。

邢福义会长到会致开幕词(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先生,各位女士,各位列席会议的青年学者们:

现在,湖北省语言学会第十届年会隆重开幕!

“十”是个吉利的数字,华夏民族炎黄子孙历来崇“十”,汉语的计数系统用的就是十进法。“十年树木”,“十年一剑”,“十拿九稳”,“十全十美”,“十”是完整、圆满、吉祥的象征,蕴含着我们的民族性格和审美观。湖北省语言学会的年会,到本届恰好是第十届,这使本届年会带上了喜庆的自然色彩。让我们表示对学会年会的逢“十”庆贺!

“十”个“十”就是“一百”。今年,我们学会举行第十届年会,同时也迎来了《马氏文通》的一百周岁。《马氏文通》于1898年(光绪34年)问世,作者马建忠是清朝末年有进步意识的一位知识分子。他感到,中国的贫穷落后是由于汉语太难,而汉语之所以这么难又是因为语法规则没有被揭示出来,于是,决心借鉴外国的语法书,写出一部汉语语法书。这自然是一种天真的想法,但也反映了他的爱国之心。他精通拉丁语、希腊语、英语、法语等西方多种语言,熟悉中国古籍,又长期从事中西语之间的翻译工作,有条件做好这一工作。《马氏文通》是他十多年努力的成果,是中西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语言学史上一块不朽的里程碑。《马氏文通》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汉语语法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开始,也标志着我国的语言研究跨入现代语言学时期的开始。让我们表示对这部巨著一百周岁的庆贺!

《马氏文通》问世一百年来,汉语语法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套用期,十九世纪末期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大约40年。基本倾向是套用国外语法学体系,略加增减修补,形成汉语语法学体系。

(二)引发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末期,大约40年。基本倾向是引进国外语法理论,用以观察和描写汉语语法事实,生发出比较注重汉语语法事实的语法学系统。

(三)探求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到现在,大约已有20年。基本倾向是接受国外理论的启示,注重通过对汉语语法事实的发掘探索研究的路子,追求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这个分期意见,我国语言学界一代宗师季羡林教授在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丛书”所写的总序中,表示赞同,认为“就中国语言学整体情况来说,大体上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是能够为大家所接受的”。季先生还对“探求”二字作了极为精彩的发挥,他说:“探求期仅仅有20年历史,少于前两个阶段。但是前两个阶段已告结束,而探求期怎样呢?……探求只能说是刚开了一个头,探求正未有穷期。我们只能探求,探求,再探求。”“下一个世纪的前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都是我们探求的时期。我们必然能够找到‘中国的特色’。只要在‘擒’这个‘王’,我们语言学的前途,正未可限量。只要能摆脱西方理论的影响,充分发扬我们自己的语言和理论,我们必然能够一反现在无声的情况,在世界语言学界发出我们的声音,而且是宏亮的声音。在21世纪100年中,同现在这100年相比,我们必然能取得更辉煌的成果。我认为,这就是我们中国语言学未来的任务,这就是我们探求的方向。”

季先生学识渊博,高瞻远瞩,中国语言学怎样发展,怎样去探求,任务是什么,方向是什么,他都说得很清楚了。在这世纪之交,我们湖北省语言学工作者应该怎么办?按我个人的想法,应该注意四句话、十六个字:认准目标,立足事实,扩大视野,力所能及。首先是认准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擒王”,是弄清汉语的特点。有人说,强调汉语特点就必定永远落后于国外语言学,意思是说,要想不落后于国外语言学,就不应强调研究汉语特点。我们不同意这样的说法。我们以为,只有弄清自己语言的特点,产生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中国语言学才有跟国外语言学平等对话的可能,才有摆脱附庸的地位、发出宏亮声音的时日。其次是立足事实。要弄清汉语的特点,就必须立足于汉语的事实,通过深入的发掘,一方面揭示事实的规律性,另一方面进行理论的思考和方法的探索。目前,我们对事实的发掘工作做得还很不够,许许多多的事实我们还解释不清。有人反对做事实的深入发掘,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试问,不到庐山去做实地考察,只凭站在远处看着庐山,能不能真正认识庐山真面目呢?我们不是还有一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语吗?为了了解月球,人类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把人发射到月球上面去吗?在我们看来,不管任何的事物,如果不对它的各个方面获得深入的了解,就很难对它的总体面貌做出简明而准确的概括。其三是扩大视野。着眼于21世纪,时代要求中国语言学不仅必须为说汉语的人服务,而且必须为全世界母语不是汉语的人们服务;不仅必须为人际交往社会活动中的语文应用服务,而且必须为现代科技服务。比方为中文信息处理、为不同语种的机器翻译服务。语言学正在迅猛地拓宽其交叉的领域,正在迅猛地同理工方面的诸多学科产生撞击进而相互交融。我们不懂的东西实在太多,而且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视野,尽可能地增长自己的知识,只有如此,我们的研究工作,我们的语言教育和语言教学工作,才有可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最后,是力所能及。这是就我们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说的。研究任何课题,既要看必要性,又要看可能性。自己通常能做3分事,最好争取发挥潜能力,做到3.1分,但千万不要去做7分8分9分,因为根本做不到。讲这一点,不是无的放矢,生活中常见好高骛远的情况。狮子大张口,口再大也别想吞下个地球,何况我们的口没有狮子的那么大。打个比方来说:要得到果子,是弯腰捡呢,还是伸手抓呢,还是跳起摘?我们提倡跳起摘。跳起来才能摘到的果子,肯定比伸手抓到的、弯腰捡到的要大,要鲜美。但是,我们提倡跳起摘果子,却不提倡跳起摘月亮。这里,包含着事业成败的哲理,也反映求实奋进的学风。

20年的经历表明,我们湖北省语言学会是个脚踏实地而又朝气蓬勃的学会。我们将以坚实的步伐,跨入21世纪!

为了提高学会会员的研究水平,培育学术研究新人,发扬“湖北意识”“武汉意识”,每届学术年会后,都会由邢福义先生主持出一期《湖北省语言学会通讯》,刊载会议报道和相关文献,发表会员的年会论文提要,进行省内外的学术交流。每次年会,参加会员都有新的收获,新的喜悦。年会活动的蓬勃开展,成为我们学会兴旺发达的一个标志。

 

二、学术研究“建成支点”“走在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湖北时提出:“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2018年,湖北省语言学会时隔20年,在黄石湖北师范大学召开第二十届学术年会时,我借用习总书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号召,做了题为“四十年历程  语言学研究走在前列  二十届年会  汉语言学术形成支点”的开幕致辞,认为湖北省语言学会已经建成湖北哲学社会科学的支点,走在全国语言学研究的前列。这正是邢福义先生倡导践行的“湖北意识”“武汉意识”的辉煌成果。

(一)教导学会会员集体创编出版有影响的专著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兴起了文化语言学的热潮,学会在会长邢福义先生领导下,写出了《文化语言学》一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出版,影响甚大,内地和香港传媒都作了专门报道。该书于2000出版了增订本,其影响越来越大。

1993年12月,是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湖北省社科联要求各学会上报有关的研究课题,秘书处要求各位理事会和会员上报选题。在邢会长的指导下,秘书处上报了“毛泽东著作语言论析”,得到省社科联的肯定。秘书处邀请了30多位会员参加编写,由邢福义会长任主编,并组织、主持了相关活动。首次编写工作会议由武汉电视台5月9日和中央电视台5月16日作了较长报道,引起了同行和社会的关注。该书近40万字,于1993年12月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湖北省语言学会于12月23日在华中师大科学会堂召开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暨《毛泽东著作语言论析》出版座谈会”,会后,《武汉晚报》12月24日,《理论月刊》1994年第3期,《书刊导报》1994年第1期等传媒都对座谈会的情况作了报道。从全国各地的学者来信看,对这本书的价值、意义作了充分的肯定。

(二)指导学会参办全国性的、国际性的学术会议

1980年,湖北省语言学会参加中国语言学会的筹建工作,并承担了在武汉召开全国语言学会成立大会的重大责任。当时,包括王力先生、吕叔湘先生在内的我国语言学界权威学者几乎全都集会于武汉,揭开了我国语言学史上加强学术交流和加强学术合作的新的一页。

由于我们学会在全国性的学术活动中所作的努力,再加上我们学会的成员近年来在音韵学、训诂学、语法学、方言学、理论语言学等方面出版了许多重要著作,发表了许多有影响的论文,因此,我们学会在整个语言学界赢得了声誉。(邢福义《湖北省语言学第五届年会开幕词》)

在召开中国语言学会成立大会前后,来汉讲学的有王力、吕叔湘、邢公畹、周祖谟、俞敏等老一辈学者,稍后有赵元任先生等来访,来访的作学术报告的还有陆俭明、张振兴、张惠英、于根元等许多中青年学者。

再如1986年全国青年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1991年全国青年应用语言学术讨论会,1995年全国方言学会第八届年会,1996年新时期语法研讨会(国际)等。

邢福义会长在湖北省语言学会第八届年会开幕词中指出:

这几年,国际交流不断加强。……对中国学者来说,这是了解国外研究情况、引进国外语言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很好机会。但是,我国学者越来越意识到,理论不能只是单方面引进,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东西,应该有能够跟国外理论对等交流的理论。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国际间的学者互访比较频繁。学会接待的有美国的杨福绵、李英哲、黎天睦,法国的白梅丽,德国的贾腾、施雅丽、史必斯,新加坡的周清海、张敏,以及俄国、挪威、瑞典、日本等国的学者。会长邢福义先生访问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地。

(三)引导省内学术队伍获得国家级社科基金立项

据统计,从1992年到2014年,湖北省各高校及科研院所语言学国家社科基金共立项100项。从项目类别来看: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59项、青年项目30项、西部项目1项、后期资助项目2项。从全国的排位来看,第一是北京,第二是上海,第三是江苏,第四是广东,第五是浙江,湖北的整体排名在第六位,与浙江也只有3项的差距。

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湖北省语言学科共有13项优秀成果获奖,从成果形式上看,均为著作类,其中合计一等奖4项(均为邢福义教授的著作:《语法问题发掘集》《汉语语法学》《汉语复句研究》《语法问题献疑集》)、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且获奖数逐年增幅明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语言学立项,2005年至2014年10年间,湖北省各高校及科研院所语言学科获得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项(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大学各1项),省属基地项目暂时空缺,重点基地项目20项,其中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每年承担2项立项(2004—2013)。一般项目98项,其中规划基金项目51项、青年基金项目47项。

(四)领导学会成为湖北省社科联的优秀社团

1981年2月,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文联、中央爱卫会、全国学联、全国美学学会、中国语言学会联合倡议,在全国开展“五讲四美”(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活动。湖北省语言学会积极响应,于1981年4月召开了“语言美”座谈会。讲究语言美是我国两千多年的传统美德,十年浩劫中被破坏了,如今要拨乱反正,说话要文雅、和气、谦虚,以构建和谐社会。座谈会由副会长兼秘书长邢福义老师主持,会长严学宭先生作小结。(详见《湖北省社联通讯》1981年第2期载《湖北省语言学会召开“语言美”座谈会》)。座谈会让与会代表受到了一次精神文明的教育,带头参加“五讲四美”活动。

1992年7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改用规范的简化字。6月,湖北省语言学会和华中师大语委、语言研究所召开座谈会。湖北省语委代表、华师语委领导都出席了座谈会,大家一致为规范简体字取得正体字的地位叫好。这标志着汉字发展史揭开了新的一页。这次活动,《理论月刊》1992年第9期上发表了座谈会纪要。《语文建设》等刊物作了报道。

湖北省语言学会在邢会长领导下多次被省社科联评选为“优秀社团”。1992年初,社科联召开了两次秘书长会议,要求学会总结工作,研究“学会学”,以推动学会工作。在邢福义会长指导下,秘书处根据收集的理事和会员的意见,写出了总结。卢卓群秘书长发言的题目是“魂·神·根·本——省语言学会是怎样开展学术活动的”,提出了学术是“魂”(基本精神),协作是“神”(基本路径),向下是“根”(强调面向全省各地区),结果是“本”(着眼于产出成果)。这个发言受到社科联领导、到会秘书长的赞赏和看重,在《理论月刊》1992年第9期发表,收入论文集《学会工作理论指导与实践》。

2018年11月学会第二十届年会召开之际,原副会长萧国政教授以“32年湖北省语言学会印象之我见”致贺辞——“学术至上的学会宗旨,尊老举新的传统会风,极目楚天的办会意识,求是拓新的奋斗精神”,所言极其精辟。回顾邢福义先生在学会第九届年会的开幕词,我们感触更加深刻:

一个好的学会,应该讲求“三有”:第一,有充分活力的研究队伍。特别重要的,是要有分布合理而又相互协作的站在不同据点上的教研工作者,并且源源不断地充实生力军。第二,有实实在在的研究成果。既讲量,又求质。而且努力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第三,有良好的学风。做得多,说的少,老老实实地做学问,老老实实地讨论问题,强调“治学之道,学风先导”,“文品第一,文章第二”。这三者互为条件,互成因果。令人高兴的是,事实已经表明并将进一步表明,我们学会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始终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生机勃发的学术团体。

湖北省语言学会已经走过了45年的历程。我们将继承邢福义先生的遗志,发扬团结协作、锐意进取、脚踏实地、奋勇向前的学会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辍,真正把学会办成“有理想有追求的生机勃发的学术团体”,以告慰邢福义先生在天之灵。




后记:2022年7月8日, 我出发前往加拿大探亲,7日上午到邢老师家中辞行,未曾料到这竟然是跟先生的最后一次见面。先生逝世,学界哀悼;弟子门生,追忆追思。我对于邢先生给予湖北省语言学会建设发展的重大贡献深有体会,有意成文纪念,但因身处海外,有些材料不在手头查找不便,行文之中,深感力不从心,多有缺憾。本文的部分数据来自《世纪之交20年湖北省语言学科发展巡礼》(李向农、钱颖《理论月刊》2016年第2期);有些内容节选自湖北大学卢卓群教授的《我与邢福义先生五十多年的师生情》,谨致谢忱。






作者简介

李向农,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1991年跟随邢先生攻读博士学位。

编排:韩  畅   审稿:王  飙 余桂林


相关推荐

沉痛悼念邢福义先生!

李宇明:《邢福义选集》跋

姚双云:三忆恩师邢福义先生

储泽祥:搁箸吐哺 立德树人——缅怀恩师邢福义先生

胡向东:我与邢福义先生的“秘密联系”

李晋霞:我敬仰的人走了——怀念邢福义先生

周荐:邢师永存我心间的几枚温馨剪影

亢世勇:深切缅怀邢福义先生

徐杰:邢福义老师三两事

方欣欣:据沧海而观众水,江河之会归可见——缅怀恩师邢福义先生

朱斌:恩师之爱 | 纪念邢福义先生

李宇明:含泪送别邢福义先生

张邱林:《汉语语法学》的事实发掘与理论创建之路丨纪念邢福义先生

周毕吉:我心中的恩师邢福义先生

向平:在先生最后的日子里——痛悼邢福义先生

谢晓明:走近桂子山上的那棵大树——怀念恩师邢福义先生

李沛:追忆恩师邢福义先生

李向农:我心目中的恩师邢福义先生

汪国胜:我和语言学丨纪念邢福义老师

石锓:我心中的邢福义老师

丁力:怀念导师邢福义先生——师从先生的几件小事

王玉红:他的笑容永远都在——怀念我的恩师邢福义先生

王耿:追忆我与邢福义先生的师徒缘


邢福义:“语言事实”的从众观(附第4期目录)

邢福义先生《寄父家书》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