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向东:我与邢福义先生的“秘密联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老胡说教 Author 胡向东

2023年2月6日,著名语言学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邢福义先生因病在武汉仙逝,享年88岁。本期特推送华中师范大学胡向东教授2022年撰写的《我与邢福义先生的“秘密联系”》一文,以表追思。

哲人其萎,泰山其颓,邢福义先生千古!


我与邢福义先生的“秘密联系”

文 | 胡向东

上个世纪80年代,邢福义先生曾给我们中文系83级上过课,我怕自己记忆不确,特请了几位同学一起回忆。大家都说有的,应该是大四那年,好像邢老师只讲过一两次,具体内容早已忘却。有女同学记得确切,说是现代汉语语法专题,邢老师先开了头,接着由他当时的几位硕士生、后来皆为语言学著名学者的李宇明、汪国胜、肖国政等开讲。回想起来,邢老师讲课的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自不必说,感慨更深的还是那时硕士生的学术水平,与当下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当年不懂事,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学习机会有多珍贵。在读书期间最该与邢老师建立联系的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转眼间,与邢老师正式认识(确切说是邢老师认识我),并因工作而建立“秘密联系”,就到了2004年初春。这年一月,教育部召集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8个省市开会,告诉大家说中央已决定改革高考命题管理办法,要求自当年始就要将分省自主命题的省份扩大到8个(此前只有上海和北京两市),请大家回去以后马上组织队伍加快筹备,确保8省市顺利实现由全国统考命题向分省命题的转变,确保2004年当年考生用上本地命制的高质量高考试题。并且强调说,这是要求而不是征求意见。作为匆忙上任的高考命题中心主任,我还没等散会就慌了神,将焦虑两个字明明白白地写在了脸上。分管这一工作的教育部考试中心领导见状笑着安慰我说,任务是很急,不过也不用太担心,你们湖北是“两高两多”:高校多,高人多,不存在问题的。湖北高校确实还比较多,高人肯定也多;可是,哪些人才是我们需要的高人呢?又怎么找出这些高人呢?他却并未细说。还是要感谢领导,回到湖北,教育厅领导很快给我们指出了高人所在。其中之一,便是邢老师,母校的邢福义先生。

于是便匆忙拜访邢老师。我们约在一个晚上,邢老师一个人在语言所的办公室里接待我们,说是已经接到了上面的电话,他将全力支持这一工作。此前上级领导曾交待我们,遴选命题教师第一要义是把好政审关,特别是安全保密意识和能力,第一次见面就要讲,讲一百次也不算多。但我和同事见到邢老师后并没有多讲什么,主要是听邢老师讲。因为邢老师对高考、对高考命题性质的认识,对高考命题必须的安全保密要求的了解,远比我们深入和深刻。那一年,邢老师69岁,却一点不显老,精神矍烁。之后的五六年里,他每年都“入闱”担任高考语文命题的审题人——如今邢老师不做这一工作已十多年,早已“脱密”,湖北自主命题也止于2015年,之后都使用了全国卷,这个可以说。

那天从邢老师办公室里出来,我感觉到自己悄悄地松了一口气,初春的桂子山,空气显得格外清新,令人精神一爽,眉头不知不觉地松开了,我仿佛又从母校得到了力量。邢老师不仅为我们提名了好多合适的命题人选,有华师文学院的,也有外校乃至外地的;有今年就应该用的,还有今后可以用的。短短时间里就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命题人员队伍,而且还是梯队!他还对这些学者们的学术专长、为人风格等一一介绍,让我们对命题队伍的组建心里有了实底儿。邢老师还提出了应由语言学专家为主干来组织语文科命题队伍的想法,这其实代表了邢老师对高考命题、高中语文课程与检测要求的深刻认识。显然,邢老师对这个工作有着自己的思考,并且为我们勾画了方向。我心中暗自高兴,邢老师是我们“寻找命题教师”之旅的第一站,一开始就让我们吃上了定心丸,对后面的数学和英语等科目人选也顿时感到很有信心,主要是有了寻人的章法。湖北高考命题前后持续了13年,应该说语文学科命题的“大模样”,就是在那样一个初春的夜晚里由邢老师定下了。

事后我曾经细想过,为何邢老师如此了解中学的语文教育,看他的简历似乎没有当过高中教师。慢慢地随着对邢老师的逐渐了解才得解其惑。原来邢老师一直关心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就研究和写作了许多面向基础教育的语文读物,如1972年曾与高庆赐教授合作撰写出版了《现代汉语语法知识》,1983年与刘兴策教授等合作出版了《语文知识千问》,进入新世纪他又撰写了《汉语语法三百问》等。他主编的数本现代汉语教材中也不乏面向中等教育的版本,涉及中学语文教育的论文更是不计其数。我暗自揣摩,在邢老师心中,只怕从没有将现代汉语研究限于大学阶段,关在象牙塔里,而是一直将科研和教学、应用结合起来,在从事高深专精的汉语研究同时,用普及性读物和对母语的热爱,服务于最广大的读者罢。 

就这样,在之后的几年里,我算是与邢老师建立了“秘密联系”。这并非夸大其词或者故弄玄虚。因为高考命题工作要求全程高度保密,不仅是试题内容,而且命题人员名单、工作程序和工作安排等都是保密事项,所有参与者都不得向外界透露。我们省高考命题全部队伍建立齐全后,各科的命题教师多由每科都设有的专职学科秘书联系,我则负责联系审题人员。这期间的每年初春,我先与邢老师敲定一个时段,请邢老师不要出差,确定入闱审题时间后我再通知,约好接送时间和地点。于是,每年审题时,我和一位同事带一名着便装的武警战士(他既保卫安全又负责监督我们),开车去华师接邢老师,同事开车,武警战士坐在副驾驶位上,我陪邢老师坐在后排。我发现看似严肃的邢老师其实举重若轻,极善聊天。一路上邢老师往往都很健谈,说起自己的几个学生,年龄最大的其实只比自己小一二岁,说起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时的趣闻;谈学习语言学没有诀窍,要不断地积累和思考;又说起语言学队伍的建设,还有学校文科的发展……在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里,不时响起邢老师轻轻的笑声。有时候我一抬头,还可以从前排后视镜里看到年轻的武警战士那双明亮的眼睛。

有人说高考是我们民族的图腾,此言不虚,而且近几年这个图腾还不断被放大。在几门高考科目中,语文又是全民关注的热点,尤其是作文题,谁都能说上几句,即使说不出名堂来,也可以骂上几句,因此语文命题组的压力格外大。在邢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组建了由语言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写作学、教学论等专业的教授组成的队伍,又在全省抽调优秀的中学教师特别是功底扎实、擅长高考研究的特级教师加入进来,形成了大学教授为主、中学教师参与,命题、审题人员和工作环节分离开来的语文高考命题管理格局。这种来源广泛、有一定代表性的人员配置使命题工作有了组织保障,同时,也使各大板块的内容有了把关人。而审题人则负责把好最后一关。邢老师就是湖北高考语文试题的把关人。

每次审题工作,其实对邢老师而言都是一次“考验”,现在想起来我仍内心不安,觉得工作条件和环境对不起老人。闱点位于城市边缘,本该十分宁静,可惜不远处有条铁路干线经过,呼啸穿梭的火车几乎昼夜不息。白天还好,习惯了环境后几乎听不见,但每到夜晚动静就大得多了。邢老师睡眠不好,又心细如发,戴着耳塞还是难以入眠。“我只好起来干活”,邢老师说,晚上每每工作到很晚。

大规模考试的命题,一般至少会命制A、B两套等值试卷,还要制作好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套语文试卷的文字量大约8千字左右,答案与评分标准在2千字左右。每次审题的文字量虽然只有2万多字,但需要对选文把关,订正文字,审订注释,还要将试题全部做一遍,验证答案的准确度和适切度,因此审题专家的工作量也是很重的。邢老师带领的审题组夜以继日地工作。审定试卷后,邢老师首先听取审题组其他老师的意见,充分交流写出评审意见,再与命题组碰面交流。

每一次邢老师与命题组的交流会,都是一堂极其生动的高端“语文课”。到命题现场审题不似当下的有些成果评审,评审专家只考虑怎样夸人、怎样夸成一朵花儿,它是要对试题面世后的后果负责的。试题文本和设题有没有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文本是否适合用作试题材料?文本材料中的注释是否准确?题目要求超纲没有?是否符合当下中学教学实际?给出的参考答案是否正确?评分参考有没有给考生留出足够的应变答题空间? 邢老师对这些问题如果提出了疑问,必定用绵密的思维、轻细的话语一一说明。一开始,大家心服口服之余,不禁暗自思忖甚至不无担心,怎么办呵,有这么多问题!这时候,邢老师每每又缓缓提出了精妙的修改意见,使大家顿生柳暗花明之感,往往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到了第二年,命题组的老师就安心多了——反正有邢老师!因而,邢老师受到命题组全体教师们的由衷爱戴。每次审题意见交换会上,邢老师和审题组老师一进会议室,大家就不约而同地热烈鼓掌;邢老师讲完了,又是一阵热烈掌声。

邢老师不仅提出审订意见,有时候也亲自动笔修改。2007年湖北高考的作文题目是“母语”,面对汪国胜老师主笔的作文题导语,邢老师“点赞”之余又斟酌再三,提笔进行了修改。这个在6月7日上午与40多万考生见面的作文题目,一经公开后就受到各界激赏,当日下午的网络论坛上就不断有人为之点赞,后来《中国语文》等报刊还专门发文讨论,至今也仍为各个优秀作文题汇编版本所选用。

题目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的生存发展之根。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这道题目,既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更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要求学生就有关母语的材料写文章,其中既包含着提醒:我们要珍爱母语,捍卫汉语;又隐含着导向:学校要加强语文教育,学生要重视母语汉语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学习关注生活,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悟,既是对现实的一种贴近,又是对语文的一种回归,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试题视野开阔,体现出较大的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散天地,以及深刻的开掘空间。因此体现出较好的区分能力。这种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语文性相结合的作文题,为形成湖北卷作文题追求开放性与思辨性相结合的特色增色不少,实在是不可多得。回头再看近两年的全国卷作文题,无论是2020年的讨论劳动对人的发展的作用,2021年的讨论体育与民族、个人强弱的关系,还是2022年以围棋术语“本手、俗手、妙手”导入讨论人的学习和成长规律,都是这种偏于理性、考查思维发展水平的试题,可谓与湖北卷的“母语”一脉相承。今天写这篇小文时又反复读了几遍这道题目,既亲切又感慨。导语只有136个字,层层递进地述说对母语的认识,每一句都十分简洁、准确;语言平实亲切,逻辑针脚细密扎实,感情却十分克制。这文字的风格,简直就是“邢门”师徒为人治学的作风写照呵。

2016年夏天,我调入华中师大文学院语文教育教研室担任教员,从此与邢老师失去了“秘密”联系。看似离邢老师近了,却少了过去与他短暂但朝夕相处的机会。这年开学后我还未及拜访邢老师,却在一个下午,在校园里碰上了正在幼儿园旁边小径上散步的邢老师。他坐在路边木椅上休息,示意我也坐下。我报告说:邢老师,我调回文学院了,正准备上门向您报到。邢老师说,我知道你来了,汪老师告诉我了。来了好,到学校教书好。又跟我问起了今后的打算,嘱我发挥自己实践上的专长和优势,可以多研究语文考试,做好学科教学这个领域的教研,做出点特色来。因要上课,我起身告辞,邢老师便笑眯眯地看着我,又叮嘱了一句:“现在到学校里工作,还是夹起尾巴做人呵!”

唉,邢老师!您是我人生道路上永远的恩师!

                   

 二〇二二年十一月二十日


作者简介

胡向东,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曾长期从事高考命题管理、考试研究等方面工作。

(本文来源于“老胡说教”公众号,已获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编排:韩  畅  审稿:王  飙 余桂林


相关推荐


沉痛悼念邢福义先生!

李宇明:《邢福义选集》跋

姚双云:三忆恩师邢福义先生

储泽祥:搁箸吐哺 立德树人——缅怀恩师邢福义先生


邢福义:“语言事实”的从众观(附第4期目录)

邢福义先生《寄父家书》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电话:010-65219062   010-65219060    电子邮箱:yyzlyj@cp.com.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    投稿网址:yyzlyj.cp.com.cn订阅方式:    1.全国各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104.    2.网店订阅:(1)商务印书馆官方微店  (微信搜索shangwu1897,关注商务印书馆微信公众号;点击公众号页面底部的“官方微店”;在微店中搜索《语言战略研究》即可下单。)(2)商务印书馆京东旗舰店
 (登录商务印书馆京东旗舰店,搜索《语言战略研究》即可下单。)    3.中国邮政-微商城,搜索“语言战略研究”,即可预订全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