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宝有约|钱曾怡:汉语方言研究是一生的事业

本宝班 语宝 2022-04-24

 钱曾怡,浙江嵊县人,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工作者。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首席专家,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山东库建设首席专家。著有《汉语方言研究的方法与实践》《汉语官话方言研究》《烟台方言报告》《博山方言研究》等。



钱曾怡教授

Q

钱老师,您好!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正式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语保工程),您作为语保工程山东省首席专家,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语保工程在山东省的进展情况? 





钱老师:山东省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是在东省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山东省数据库)的基础上落实和实施的。山东省数据库于2012年5月开始筹备,2012年8月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拟定了《中国有声数据库山东库建设方案》。方案根据“一县一点、一县两点或多区一点”的基本原则,初步确定在全省调查123点(最后落实120点),筹资1200万。2013年7月,山东教育厅与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启动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声调库建设工程的通知”。为落实120点的调查任务及保准调查质量,成立了10个调查团队,一个核心专家组和一个检查组。10个调查团队的负责人都是方言研究的专业人员,经过严格考核,依据业务条件、工作单位所在地区,并结合各地方言特点,分配山东120点的调查任务。2013年9月进行了对济南市的试点调查,2014年开始全面铺开。2015年10月,山东省数据库与语保工程顺利接轨,由此开启了双轨道建设模式。按教育部规划,语保工程在山东的调查点为40个,后因实际需要增加到44个。44点覆盖山东方言的两区四片,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山东方言概貌。为记录多音节语料的方便和达到多点记录的统一性,在《中国语言资源调查手册·汉语方言》的基础上,山东省核心专家组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做了两项补充一是做了变调、轻声、儿化样表,要求各调查点除了按手册规定整理单字系以外,都要增加音变的内容,整理变调、轻声、儿化规律,避免了多音节语料记录前后不一的问题,增强了记音的科学性;二是做了《关于统一音标符号和统一用字的规定》,解决了一些不同调查点相同音值使用不同音标符号或同音字使用不同字形的问题,为以后多点比较研究提供了方便。在省语委的组织安排下,经过10个团队的努力,到2019年山东省44个调查点全部完成,最后6点也于2020年1月顺利通过验收。(原定省数据库120点,除44点与语保接轨以外,其余76点中58点已经通过鉴定,余下的18点基本完成,因疫情未能组织验收。)



Q

1956年,高等教育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汉语方言普查工作的指示》,全国汉语方言普查全面展开。您当时参与了山东方言的普查工作。与60多年前的调查相比,您认为今天的语保工程有什么变化?针对这些变化,在开展山东省语保工程时,您组织和实施了哪些科学、有效的工作?





钱老师:方言调查在我国有优良传统,得到政府重视。据我所知,我国作为政府行为的方言调查有三次据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序》:“周秦常以岁八月遣輶轩之使,采异代方言,还奏籍之,藏于密室。”这是第一次。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政府行为的方言调查有两次:一次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汉语方言普查,再就是现在的语保工程。我有幸参加建国后的这两次全国性调查。全国方言普查起始于1956年。1955年10月15-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8项决议。其中六:“建议中国科学院和各有关高等学校合作,进行全国方言调查,编写普通话的教材和参考书,以便利各方言区人民学习普通话。”为培养推广普通话和方言调查工作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联合举办了“普通话语音研究班”,于1956年2月第一期开学,每期半年。这个班分甲、乙两班:甲班培训推广普通话的人员,学员多是各地教育局干部或中小学老师;乙班培养方言调查人员,学员多是高等学校教师。两个班有不同的课程,甲班重在普通话的知识和会话能力;乙班的课程有语音学(教师周殿福)、音韵学和方言调查(教师丁声树和李荣)、北京语音(教师徐世荣)。研究班一共办了九期,乙班只办了三期。三期研究班乙班的学员回原单位以后分别进行了全国性的方言普查,为我国方言研究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局面,到1959年,全国共调查了1822点,写出方言调查报告1195种,学习普通话手册307种(其中出版40多种)。山东省调查了110个点,编写了《山东方言语音概况》(油印本),写出了学话手册5种,出版4种。应该着重提出的是:丁声树、李荣所编乙班的两种教材《汉语音韵讲义》(当初是油印本,1984年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和《方言调查字表》(1955年7月科学出版社出版、1981年12月后改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几十年来,对于方言研究人才的培育和指引方言调查实践都起到了很大作用,是方言研究人员的必读经典。在我看来,这两次方言调查,都是时代的要求,国家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当然,其目的、理念和方法都是有所不同的目的说:五六十年代的汉语方言普查是为推广普通话(汉语规范化)服务的;这次的语保工程,则是收集记录口头语言文化实态,通过科学整理和加工,建立可持续增长的资料库,以达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目的。调查内容说:五六十年代的汉语方言普查以语音调查为主,在单字音(丁声树、李荣《汉语方言调查简表》2136字、172个词或词组、37个例句)记录的基础上,总结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以达到有效地指导方言地区的人们学习普通话的目的;今天的语保工程,是语音、词汇、语法等的全面铺开,“调查手册”规定记录单字音1000个、词汇1200条、语法50例句,此外还有故事、对话及地域文化的记录。除了单字音相对较少以外,调查内容是大大地扩展了。

研究方法说:五六十年代的汉语方言普查,主要是耳听手记,限于纸本记录;今天的语保工程除了纸本记录以外,还利用录音录像等各种现代化手段,使调查结果更为精确,并达到直观的效果。

我做的工作:考核调查组专家、确定数据库和语保工程调查点、分配各调查队承担任务、制定音变样表和统一音标符号及一些用字的规定。全程参加试点调查和一些点选拔发音人等活动。



Q

几十年的教育生涯,您是如何坚定地将方言学研究的知识方法传授给众多弟子,并培养出如此多优秀专家学者的呢?看着他们逐渐成为语保工程中的重要力量,为方言文化的研究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您有何感受?





钱老师:教师是培养人的。我认为,教师的出发点应该是“为学生想”。

“为学生想”,首先是希望学生超过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知识有限,但愿意无保留地交给学生。我想,学生是在我的终点起步,他就应该走得比我远。

真诚地对待学生。今生有缘我们成了师生,我们为共同的事业学习工作。我视学生为同道、同志、朋友。

其实,我从学生那里得到许多。我常在学生的作业或提问中,发现一些闪光的东西,这些东西往往启发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他们习作中的许多方言素材,也使我的方言知识得以充实。老师也不是万能的,跟学生相比,我有保守、迟钝的一面,而学生思想灵活、信息灵通,接受新事物快。尤其这些年,在用现代化的手段方面,我是我学生的学生

我只是做了一个教师应该做的。我运气好,遇到了许多好学生,学生们的成绩是他们努力的结果。学生们真的超过我了,没想到他们竟使我成了名。我对他们充满了感激之情。



Q

您已是88岁高龄,依然坚守在方言调查研究和语保工程建设的一线,是什么信念使您对这项事业如此执着?





钱老师:我1956年7月山东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留校,被派往“普通话语音研究班”学习。我是研究班的第二期学员,于1956年9月入学,在乙班结业后,又留班继续学习并承担第三期的教学工作半年。

1957年返回山东大学,山东方言普查任务就很自然地落到了我的肩上。起步是胶东,后来又到山东的其他一些地区。

除了本科教学“现代汉语”(上)以外,我还为本科生开设了选修课“汉语方言学与方言调查”,这门课要进行方言调查实习。记得1963年初设方言课,带学生调查实习的地点是烟台。

1982年开始招收方言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94年招收博士生,此外还有来自国外的高级进修生,差不多每届都要带他们进行方言的实地调查。1978年日本高级进修生太田斎来进修一年,后来他要求增加一年。两年间我们一起到莱州、青岛、博山等地进行过方言调查。

应一些地方史志办公室之邀,我(或我和我的学生)还为一些地方史志编写过某地史志的方言编。

多年前,有一天,我走在去文史楼的路上,到数学楼附近,有一个小伙子迎面走来,突然站住问我:“钱老师,你怎么把方言的学问做得这么好?”我脱口而出:“大概我没有别的本事吧。”说真的,我教学内容主要是汉语方言,科研内容也是汉语方言,一生事业只是汉语方言,别的什么也做不了。作为社会的人,活着总要工作,工作就要尽心尽职,努力做好。我的工作既是方言,要方言普查了就去普查,要语保工程了就去做语保工程,如此而已。



Q

您指出:“实地调研是方言学研究的生命”。几十年来,您带领学生们到山东、河北、浙江多地进行汉语方言实地调查,期间肯定也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经历,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钱老师:实地调查是方言研究生命之源泉”,“理论来源于实践,方言学的理论,只有在大量方言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才能建立;也只有客观存在的方言事实,才是检验方言研究真理的标准。不进行实地调查,方言研究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我长期实地调查得出的认识。简单举两例说明得出这些认识的事例:即墨方言的调查,发现即墨的儿化音变多种多样,大大地超出了“现代汉语”教材中所说的北京儿化元音卷舌的格式,了解到汉语小称变韵的丰富多样河北39点的调查,在对入声字有入声到无入声的地域比较中,总结了入声消失的途径:一是由西向东的逐渐扩展、二是以声母先浊后清为条件、三是入声消失的调类归向。认识到任何方言都是处于历史、地理纵横两向发展的交叉点上,方言的动态研究必须注意时与地的辩证关系每一次调查都还历历在目,太多。下面只说1984年与罗福腾、曹志耘、傅根清南下访学的情况(其过程由罗福腾帮助回忆)。山东大学地处官话方言区,为了解南部吴闽粤方言的特点,1984年3月,与罗福腾、曹志耘、傅根清三个研究生南下访学。从3月24日到5月底,历时60余天。依次到了福州、厦门、广州、金华、绍兴、杭州、上海、苏州八个城市,记录了闽语福州、厦门,粤语广州,吴语金华、苏州等六个点的方言音系。此外,浙江师范大学任教的师弟钭东星(山东大学1959年中文系毕业),浙江缙云人,他发音让我们简略记录了浙江缙云方言的音系,其中帮端母的吸气音和流通两摄字的闭口韵使我们大开眼界。在各地拜访了梁玉璋、李如龙、黄典诚、周长楫、林宝卿,黄家教、詹伯慧、傅国通、鲍士杰、许宝华、汤珍珠、颜逸明、翁寿元、郑骅雄等十几位方言专家,受到他们的热情接待,对他们的无私帮助,我一直铭记在心。在这过程中,还有许多情景都很难忘,酌举三例:在福州到厦门的长途汽车中,傅根清晕车,吐得似乎肠子都要吐出来了,后来他说,从那以后他就再也不晕车了;深夜到广州中山大学,办公室不开门,在校园的草地上坐待天明,那蚊子真如石钻;曹志耘、傅根清都是金华汤溪人,五一节根清回东店村的家了,我和福腾到岩下村志耘家作客。志耘家门前有一小河,水流清澈;我们吃到摘自他家种的嫩豌豆,鲜美无比;和志耘一家围坐着桌子吃饭,他家的邻居也来参加,只是不入席,端着盛有自家饭菜的大碗在一旁边吃边和我们聊天。




钱老师,我们爱您!


延伸阅读

2020


语宝有约|胡松柏:语保“赣”将守护赣鄱方言文化

语宝有约|鲍厚星:《岳麓宣言》诞生地的语保人

语宝有约|乔全生:“晋”善“晋”美,打造精品工程

语宝有约|汪国胜:湖北人的湖北方言情缘

语保路上的萤火青年

硬核技术小哥的语保故事

田野中的“语保人”

语保人的“技术咖”——访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张鹏老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