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宝有约|胡松柏:语保“赣”将守护赣鄱方言文化

本宝班 语宝 2022-04-24

胡松柏,江西广丰人,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成员、江西省首席专家,兼任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中国社会语言学会副会长、江西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方言学、社会语言学,长期从事江西省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著有《赣东北方言调查研究》《铅山方言研究》《铅山太源畲话研究》等,主编了《赣鄱语言学论丛(第一辑)》《赣文化通典(方言卷)》《客家方言调查与研究——第十一届客家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



胡松柏教授

Q

胡老师,您好!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正式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语保工程),您作为语保工程江西省首席专家,请您介绍语保工程在江西省的建设成效。





胡松柏:非常感谢“语宝”公众号对语保工程江西省项目的关注。江西省是一个语言资源大省。就省境内分布的方言种类来说,通常所说的汉语十大方言,江西就有赣语、客家话、吴语、徽语、闽语、湘语和官话七种,在方言复杂的我国东南诸省之中,江西应该是分布方言种类最多的省份之一。不惟如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版图中属于典型中部省份的江西,在汉语方言分布版图中也处于中部位置。且这个“中”是中枢之“中”,不是“不东不西、不是东西”的中不溜秋的“中”。江西所边邻的徽、浙、闽、粤、湘、鄂六省,分别为徽语、吴语、闽语、客家话、粤语、湘语、官话分布地,江西应该也是汉语大方言发生邻接交汇类型最多的省份。江西方言调研对汉语方言现状和历史的研究有其显著而独具的价值。之所以说这些,是想表明我们作为江西方言的调研者对承担语保工程江西项目所具有的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认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前辈学者即开始了对江西方言的调研,改革开放以来,有更多的研究者把研究的目光投向了江西方言,进入新世纪,又有一批年轻学子加入江西方言的调研队伍。到目前为止,关于江西方言的研究也有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当然,我们也看到,由于学科力量及其历史发展的某些原因,江西省的方言研究与东南其他省份相比较,在调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有所欠缺,有关江西方言的调研成果,在反映一个语言资源大省的语言现状和历史状况上还有所不足。正因如此,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正式启动语保工程,江西的方言专业同行闻讯都振奋不已,大伙认识到这是一个推动江西方言调研整体发展同时也促进个人科研提升的极好的契机。我们在省语委办积极组织下开始申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以下简称教育部语信司)和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语保中心)给予大力支持,江西省于2015年下半年即获批立项语保工程项目。五年来,我们先后承担了4批共72个调研课题,其中一般调查点课题70个,濒危方言调查点2个。这些调查点分布在江西省11个设区市的70个县区市,其中赣语47个点,客家话14个点,吴语3个点,徽语3个点,官话4个点,闽语1个点。共有11所省内高校的30位专业教师承担了课题的主持任务,课题组成员达到200余人,承担课题合作任务的调查点发音人近500人。在语保中心的指导下,在省语委办和项目负责人的组织下,全体江西语保人齐心协力,顺利且高质量地完成了江西项目中计划调查的全部任务。2019年,我们在继续承担最后一批调查点调查课题的同时,开始了《中国语言资源集·江西》的书稿编写工作。这部多卷本书稿,将以语保工程江西项目70个调查点语料为基本材料编成。书稿分“概况”“语音”“词汇”“语法”和“口头文化”5卷共12册,总字数将近500万字。这是到目前为止记录反映江西汉语方言面貌的最为全面、最大容量的调查报告。我们按照教育部语信司和语保中心的部署,在资源集编委会的组织下,依靠全体调查任务承担者,组织精干的编写队伍,分工合作,落实责任,按照进度,保证质量,确保在2020年底编成书稿,努力将《中国语言资源集·江西》打造成语保工程江西省项目的高质量的标志性成果。




Q

赣东北地区移民来源复杂,语言资源丰富,您曾编写出版《赣东北方言调查研究》等著作。本次语保工程开展赣东北方言调查,您觉得在调查理念、方法等方面有哪些显著特点?





胡松柏:江西省语言资源丰富,不仅表现在分布的方言种类多,也表现在方言分布态势复杂多样。多种方言或彼此交接或并行使用,形成了不少的多方言地区,也有着很多的多方言社区和多方言人群。譬如环鄱阳湖地区,赣西北、赣东北等都有这样的情形。这种方言分布复杂的态势还有待我们作进一步深入全面的普查,才能有更全面的揭示。当然赣东北特别是其东部10来个区县位于赣徽浙闽交界地区,其方言分布复杂态势更具有特点。为了完成课题任务,20年前我开始对赣东北方言(包括赣、吴、徽、闽、客、官话等方言)作较全面的调查,10年前又开展了对赣东北的徽语做专项的多布点调查。语保工程一期,我们按照工程规划组织了赣东北10个调查点的调查。我们感觉到,语保工程所开展的调查,与我们以往所进行的调查相比较有着新的特点,那就是在调查过程中更加关注方言的动态性和人文性。以往的调查,我们往往从传统方言学研究思路出发,总是希望调查所得是有纯度的语料,调查对象特别重视老派。其实时至今日,很少有那种“纯正地道”的方言了。所以对照调查新老派发音人,是语保项目非常值得肯定的一个做法。新老派的差异,表现了方言的动态发展。现在我们回顾过去五年所做调查,在这方面虽然按照规划都去做了,但还是做得不是很够。至于人文性,主要体现为语保工程项目任务统一规定了做口头文化的调查。我自己以前所做赣东北方言调查,都还欠缺这一方面的内容。顺便说一下,与20年前的调查相比较,我们对方言调查的紧迫性有了更清晰深刻的认识。这20年间,方言趋于衰微的速度加快了很多。方言特征的消磨,方言使用空间的萎缩可以明显地看得到。我老家镇子里,通行属于吴语的“广丰腔”、属于闽语的“福建腔”和属于赣语的“麻山腔”三种方言,现在“麻山腔”已经严重式微,“福建腔”也没了从前的那种局部优势,主要通行语已经完全让位于“广丰腔”。这次因为疫情的缘故,我在一位母语为“福建腔”的亲戚家住了一些日子。其家庭用语呈现两分的情况:我与同属50后的亲戚交流用“福建腔”或“广丰腔”,但与亲戚的孙辈(小学生)交流则用“广丰腔”或普通话。




Q

语保工程的“口头文化”设有对地方曲艺戏剧开展调查的条目。能否请您从方言文化研究的角度,简要介绍曲艺戏剧的调查研究对于方言文化保护传承的意义?





胡松柏:2016年语保工程开始之初,我在长沙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语言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交了题为《语保工程口头文化项目选择地方戏曲作调查对象的思考——以江西省为例》的论文,谈了自己对开展语保工程项目调研时如何调查地方戏曲的一些思考。“戏曲”广义上包括“戏剧”和“曲艺”。戏曲之所以冠以“地方”的称名限定,是因为其具有突出的地域性特点。而戏曲地域性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戏曲表演的舞台语言与地方语言(即方言)有密切的关系。我国戏曲各剧种在形成之初,所使用的舞台语言大都是其发源地的方言。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舞台语言会因剧种流播地的扩大和迁移而发生演变。除了京剧这样广泛流行已不再有地域限制的剧种外(京剧舞台语言仍有着地域特点),大多数剧种仍属于具有突出地域特点的地方戏曲,其舞台语言也总是与其发源地和流行地的方言有联系。当然这种联系会因剧种的不同有着紧密程度上的差异。语保工程做汉语方言调查,口头文化的调查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地方戏曲是地方文化诸项目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语保工程安排调查地方戏曲,旨在描写记录调查点地区流行剧种的舞台音韵状况,其调查成果对于地方戏曲的传承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一位戏曲学家朋友告诉我,对一个戏曲剧种来说最重要的的资料有三样:剧本、曲谱、韵谱。韵谱就是戏曲舞台说唱字音标准的汇集。我国地方戏曲剧种繁多,很多剧种的舞台音韵缺少统一规范,历代艺人多以口口相授的方式传艺,说唱字音的歧异势所难免。进入现代以来,地方戏曲舞台音韵发展过程呈现“京剧化”和“普通话化”的趋势,这又使其语言特色渐失。当前,地方戏曲正面临一个发掘、保护、传承、发展的好时期。作为方言调研者,我们可以在地方戏曲舞台音韵调研方面开展工作,调查戏曲音韵现状,拟定字音标准,编制剧种韵谱,以供编、导、演人员参照使用、传习、推广。江西是戏曲资源大省,据统计,全省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剧种有46种,其中确定为国家级的有13种。语保工程项目开展以来,我们所组织的调查,分别调查了南昌清口、高安道情和安远采茶戏、萍乡采茶戏、贵溪三角班等戏曲剧种,作为地方口头文化项目记录了其表演说唱实况。这些资料为我们进一步开展地方戏曲的调研打下了基础。这也就是语保工程在地方文化保护传承方面的一项成绩吧。我个人对江西地方戏曲的调研开始于2005年,这些年来我先后组织研究生以完成学位论文的形式调查了江西省十来个剧种的舞台音韵。目前手上还有一个国家社科的重点项目,就是调研江西省的地方戏曲音韵的,将在明年完成提交结项。我国的地方戏曲剧种多达三四百种。江西以外别的省份也都有开展戏曲音韵调研的条件和必要。对地方戏曲开展语言方面的调查,是语言资源保护的一项直接关联方言文化保护传承的任务,有很多重要的、有意义的事情值得去做。




Q

我们知道,您的家庭可谓是“语保之家”。能否分享一下您和家人或研究团队从事语保工程建设的难忘经历?





胡松柏:非常感谢对我个人家庭情况的关注。“语保之家”说不上,其实也就是我家中还有其他家庭成员也参与了语保工程项目工作而已。主要是我的儿媳妇,她和我的儿子本科都读的工科,后来继续学习,他们的专业方向都有所调整,改读人文社科了。这种兴趣转移未必是受家庭的影响。儿媳妇转学了语言学,选择了汉语方言学方向,倒确实是接受了我的建议。她后来成了我的校友,在南方的方言学重镇暨南大学完成了硕士学业。语保工程项目的开展让她和江西省内一批较年轻的方言专业人员得到了一次学习和锻炼的好机会。此外我的儿子也作为课题组成员承担了音像摄录以及软件应用方面的任务,因为工科出身掌握技术上还是有一些优势的。可以一提的是,我们江西省参与语保项目调研的同行,以年轻人为主体,是一支有朝气有科研潜力的队伍。我们组建调研团队时,要求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语言学的教授、副教授或博士;少数的讲师、硕士,专业方向则一定是方言学。这一点对完成好课题调研是非常有力的保证。应该说,所有参与语保工程的“语保人”对于过去几年的经历都会有深刻的记忆。这么样大规模的协同作战的项目,每个参与者都有艰辛付出,集体的收获中都流淌着自己的一份汗水。就说19年项目吧,有的课题组遭遇较大的困难,也依然坚持工作,顺利完成调研。如瑞金点课题组暑假前往赣南作田野调查,突遇暴雨,车子和器材被淹,损失很大,但仍然坚持工作数周直至田野调查结束。还有一位课题负责人预验收后因身体出状况接受手术治疗,仍然带病完成课题成果整改,按时提交,并且不请假,坚持来南昌出席验收会议。这种敬业精神非常令人感动。我们的一位同行在我们项目组内部通讯刊物《江西语保》上发表过一篇题为《说说“江西语保”这支团队》的文章,为团队集体概括出“老实人”“年轻人”“舍得人”三个特点。我想这个“三种人”的归纳是比较恰当地反映了我们这个团队集体的精神风貌的。




Q

2020年,语保工程二期建设即将启动。对于江西语言资源的调查、保存、研究和开发应用,您认为可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





胡松柏:语保二期建设为江西汉语方言的调研提供了持续的动力。语保工程一期建设的成果,为江西方言调研向纵深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个人认为,结合既有的研究成果和调研队伍的情况,在语保工程二期阶段,江西汉语方言的调研可以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编写“江西汉语方言重点研究丛书”,对重点方言开展深入考察。可以选择10个左右的具有代表性的方言点,选点以赣、客方言为主,兼顾吴语、徽语和官话,每个方言点分别在语音、词汇、语法以及口头文化几个方面拓展语料收录量,并做细致描写、深入考察,最后将调研成果单点成书,结集出版。二是编写“江西汉语方言系列词典”,在调研记录方言文化方面多所着力。也选择10个左右的具有代表性的方言点,每个方言点所编词典收录词语条目数量达万条左右。条件具备的,可以考虑把方言中“语”的部分从词汇中抽出,单独成典,编成“方言语典”。方言语典更能够体现方言的地域文化特色,是对语言资源做调查记录和开发应用的一个有潜力的项目形式。三是继续开展江西汉语方言的面上的普查在语保工程启动之初,我们依据“一县一点”的设点原则以及江西省总共100个县市区县级行政区域方言分布通行的实际状况,拟定了98个调查点。现在一期调查完成了70个一般点,剩余的28个点,可以考虑在二期阶段继续开展调查,以最终全面完成一个具有完整布局的调查计划。以上从重点研究、着力调查发掘方言文化和上普查三方面所做工作设想,希望能纳入教育部语信司和语保中心的工作安排,继续获得支持。我们将继续组织江西的语保同行,再接再厉,完成好自己的历史使命,为发掘江西语言资源、述说好中国故事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延伸阅读

2020


语宝有约|鲍厚星:《岳麓宣言》诞生地的语保人

语保路上的萤火青年

硬核技术小哥的语保故事

田野中的“语保人”

语宝有约|乔全生:“晋”善“晋”美,打造精品工程

语宝有约|汪国胜:湖北人的湖北方言情缘

语保人的“技术咖”——访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张鹏老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