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盲”式助学可行吗?择优资助会不会加剧代际贫困?

张以勋 公益慈善论坛 2022-03-21
作者:张以勋(公益慈善论坛联合创始人、主编)
 
前几天我在《“功利主义慈善”真的好吗?》一文中针对助学领域的“择优资助”现象提出了一些问题,引发公益圈尤其是做助学的一些伙伴的反思和讨论。其中一个争论的焦点问题,便是资助人和受助者之间是否应该保持双盲关系(互不认识,也不直接联系)?另外我又追加了一个希望大家讨论的问题,即:择优资助的模式是否会加剧贫困的代际传递?结合个人的思考以及和部分伙伴的讨论,我认为在现阶段国内慈善机构专业性有待提升、公信力偏弱、社会信任度低的情况下,要想推广和落实双盲机制和无差别资助的慈善模式,确实存在较大难度,在认知和行动层面都会遇到各种障碍。但为了保护资助人和受助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彼此伤害,积极倡导并践行“尊严救助”慈善理念,持续提升机构的专业性和公信力,仍然值得我们积极倡导,努力探索!
 

落实双盲机制,需要专业性和公信力作保障


 
捐受双方是否应该双盲?有些伙伴认为确实有必要,也有一些伙伴认为只能单盲,有些伙伴则觉得不现实、不可行,持反对意见,甚至觉得捐受双方保持密切联系,建立亲如一家人的关系其实挺好的。
 

01

如果不双盲,那就面对高风险吧!

 

然而,捐受双方的亲密无间看似美好,但很容易出问题,在现实中,很多求助者为了获得社会的关注和捐赠,迎合公众对“信息真实性”的高要求和极端的道德偏好,不惜用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惨状,以牺牲自己的尊严和隐私为代价,博取众人的同情和捐赠。这种令人痛心的现象,本不该是一个文明社会应有的。
 
而且,在慈善活动中无视或牺牲受助者尊严与隐私,实际上是一种高风险操作。很多慈善机构为了获得资助人的信任和捐赠,也会选择牺牲受助者的尊严和隐私,向社会及资助人公开受助者的个人信息;同时还会要求受助者通过写信或电话、视频等方式向资助人表达感恩,汇报学习情况,接受资助人的核实和监督。对慈善机构而言,这不仅是权利保护意识薄弱的表现,也面临极高的法律及舆论风险。比如那些重视受助者权利保护的资助人,会认为机构的做法不专业不规范,降低对机构的信任度,甚至公开批评机构的做法违反相关法律,从而引发舆论危机。同时,一旦资助人和受助人之间发生纠纷或恶性事件,机构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成本去安抚双方,受害者甚至会将机构告上法庭,要求机构承担责任,提出赔偿诉求,机构也可能被职能部门处罚或取缔。
 
另外,一些受助者向资助人频繁索要钱物,如果得不到满足,就可能怀恨在心,甚至直接开骂,指责资助人是骗子等等,真的是升米恩、斗米仇。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比如丛飞的遭遇,大家都知道,并觉得很寒心。同时,有些资助人也会向受助人提出各种要求,干预其正常生活,甚至侵犯其权益,造成严重的伤害。比如百色助学网王杰性侵受助女童事件中,就有若干心怀不轨的“资助人”参与,令人发指,非常恶劣!
 


02

双盲机制保护多方利益,实现和谐共生

 

通过上述现象及案例,我们不难发现:不仅资助人和受助者有必要保持双盲关系,机构人员和受助者之间也应该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受助者、资助人和机构三方。在中国香港、台湾及国外,很多慈善机构都会使用双盲机制,即捐受双方都不知道对方是谁,也不直接联系。双盲机制并不是站在受助者一边,而是同时保护资助人和受助者。除了保护捐受双方的隐私,使彼此的正常生活不被干扰,还可以避免资助人的“施恩求报”心态,也有助于减轻受助人“知恩图报”的心理压力;同时也有利于提升慈善机构的工作效率,节约向资助人提供受助者个人信息并进行沟通时所需的时间及经济成本,还可避免因为公开受助者或资助人的个人信息引发的伤害事件及隐私权纠纷。
 
实施双盲机制这一现代慈善理念的关键前提,在于慈善机构拥有较高的专业性和公信力。但由于不成熟的慈善文化,以及薄弱的权利意识,被撕裂的社会信任,双盲机制在国内推广起来存在较大的难度。目前,无论是在各大网络平台发布求助信息的个人,还是为个人公开募捐的慈善机构,求助者的姓名、照片、家庭状况等诸多个人信息都会被公开,毫无隐私可言。而资助人也希望公开受助人信息,甚至要求直接和受助者联系或见面,如此才会觉得放心。如果不公开受助者的个人信息,资助人会觉得不可信,不愿意捐赠。这不仅是社会成员互信度低的表现,也是对慈善机构的不信任,是机构公信力不足的结果。


双盲机制有利于维护资助人和受助者的平等关系。在现代慈善理念中,资助人和受助者应该是平等的,作为慈善机构有责任维护这种平等关系不被破坏。不说西方文化,即便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在强调受助者的尊严应得到保护,捐受双方平等无别,比如“不食嗟来之食”、“众生平等”、“施者受者等无差别”等。资助人不能因为自己捐了点钱,做了点善事,就觉得高人一等,将慈善视为一种从上到下或强者向弱者施舍的行为,对受助人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和条件,无视受助者的尊严和权利。如此一来,善举就会异变“嗟来之食”,使受助者遭受伤害,而这绝非慈善的本来之义,也违背自己的初心。比如要求受助人感谢时,资助人应该想想自己助人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对方摆脱困境,还是为了获得对方的感激?感恩之心,相信正常人都有,但不一定要表达出来。要不要表达,如何表达,应该由当事人决定,强制的话就意义不大了。

即便暂时难以落实双盲机制,作为慈善机构也应当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如果捐受双方,以及机构工作人员与受助者之间的接触不可避免,也应当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宜过于亲密、过度依赖。比如禁止工作人员、志愿者及资助人与受助学生尤其是女生单独相处(不少于2人),预防侵害受助者事件发生。这既是对双方的保护,也是对机构的保护,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只有各方恪守边界,不随意越界滥权,互相理解和尊重,目标一致,价值观接近,才能实现共赢,和谐共生。
 

择优资助,有可能加剧代际贫困


很多慈善机构和资助人都会倾向于选择那些“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进行资助。这种择成资助的模式会不会加剧贫困的代际传递?这一问题是我后来才提出的。有伙伴说自己还没想到过这个问题,值得认真思考,也有伙伴说这“锅”是不是太重了?资助人听了会怎么想?

 

01

贫困学生延续代际贫困是有可能的。

 

不管有没有助学活动,一些学习成绩差的贫困学生可能没上完初中就缀学去打工挣钱了;另外一些即使上到高中,考上大学的希望也可能不如成绩好的学生。因为没有学历或者学历太低,这部分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工资也可能偏低,又会像上一代一样陷入贫困。目前的低收入、贫困群体中,大多数人的学历也确实不高。
 

02

做慈善不该讲“优胜劣汰”。

 

有些人认为择优资助的做法符合“优胜劣汰”的法则,学习成绩差,不求上进的贫困学生,就不该得到资助。我认为,将主张“优胜劣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运用到慈善领域的做法是非常荒谬的。因为慈善本来就是为了帮助因社会问题陷入困境的群体获得正常的生存与发展机会,困境群体在社会竞争中本来就已经处于劣势地位,都需要社会的关爱和支持。如果你奉行“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坐在家里看着富人享福、穷人遭罪就行了,何必跑来做慈善呢?如果资助人和机构站在强势一方,让贫困学生接受“优胜劣汰”的法则,任由资助人挑选,是不是太残忍了呢?而且,你怎么知道现在表现“优”的学生将来也一定会胜出,一定会贡献大,表现“劣”的学生将来一定会被淘汰,一定贡献小呢?有做过相关调查研究,有靠谱的数据支持吗?


03

不适合以成绩好坏作为资助标准。

 

在做助学时,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助学的重点是解决成绩问题还是由于贫困可能导致的失学问题?或者两方面同时解决?或者说成绩问题应该交给学校和家庭来解决,公益机构只需要通过无差别资助来保证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稍微有点常识和思考能力的人都应该知道,现在成绩好的孩子,将来可能成才,也可能像《伤仲永》中的神童一样长大后变得平庸;即便将来上了北大哈佛等名校成了人们眼中“品学兼优”的高材生,也有可能有才无德,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目前看来成绩差的贫困学生,也不是没有成功“逆袭”的可能。比如在某个时候突然开了窍,开始发奋学习,成绩步步高升。就算是成绩一直差的“学渣”,长大后也可能成为有用之才,以一技之长出人头地。“学霸”给当了老板的“学渣”打工,在现实中的确也是存在的。所以,一切皆有可能,结论不能下得太早。而助学,实际上就是为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提供了改变命运的一种可能性。
 

04

学生的道德品行不应纳入资助标准。

 

对于择优资助模式中不仅要求贫困学生成绩好,还要求道德品行好的现象,就其正当性、合理性而言,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毕竟存在行为偏差的学生,最需要的是教育引导,而不是拒绝和放弃,更不能轻率武断地贴上“品行不好”的标签。而且一个人的道德品行也存在很多变数,甚至可以伪装;人们对道德品行的判断也是非常主观的、不确定的。


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看,慈善机构理应站在中立者的位置,不适合对受助者的道德品行进行评判,更不能以此为依据作出是否资助的决定。毕竟我们都不是圣人,谁没点道德瑕疵呢?如果我们对受助者的道德品行提出要求,为保证公平,受助者是不是也可以要求对慈善机构工作人员和资助人的道德品行符合自己的评判标准和期待呢?如果受助者判定你们是歧视自己的伪善者,是不是也可以拒绝你们呢?实际上他们也有权这样做。换句话说,一个人的道德品行不应该成为他能否获得帮助,能否帮助他人的门槛;否则,这世界上将没有可助之人,也不会有行善之人。而且,将人群简单地分割为好人和坏人的二元对立模式,本身就是有很大问题的。因为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只有正在做好事的人,和正在做坏事的人。
 

05

资助的激励作用大于经济作用。

 

在助学实践中,贫困学生所获得的资助可用于购买学习用品和生活费用开支,大大减轻了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使其不至于因为贫困而被迫放弃学业去打工挣钱;成绩好的学生接受资助后,为了保持成绩不下滑,不让资助人失望,通常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对于那些接受了资助但成绩仍然不好的学生,他们不仅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知道自己没有被大家放弃,不再迷茫、失落和自卑,觉得自己还有进步的希望,有努力的动力。接受过资助的贫困学生在长大后,可能更愿意以感恩之心回馈社会,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那些被认为是成绩差甚至品行也不好的贫困学生,如果没有得到资助或其他形式的帮助,会不会变得更加自卑?会不会被其他同学歧视?他们会有怎样的未来?他们怎么看待社会,怎么看待慈善机构和爱心人士?

 
当然,以上判断仅仅是基于我个人的经验和观察,以及助学机构伙伴的实践体会,还有国外的相关研究结果,比如心理学领域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国内有兴趣的专业机构,可以做一个为期10年以上的长期性跟踪调查,以接受资助时成绩好的贫困学生、成绩不好的贫困学生、未被资助的贫困学生和普通学生这四类学生为调查对象,记录各自的人生轨迹,从职业和收入水平、助人和捐赠情况、生活态度、社会关系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估,看看资助的激励作用到底有多大。用详实的数据说话,我想结果会更有说服力。
 

06

助学不只有资助这一种形式。

 

除了资助,有条件的机构也可以和学校、家长一起分析学生成绩不好的原因,比如是不是之前的基础没打好?是不是父母打工在外,家里的老人不懂怎么教孩子?孩子是不是因为缺少关爱或者沉迷手机甚至忙着干家务农活而无心学习?找到原因后,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对症下药。比如机构安排志愿者为孩子补课,帮助孩子打好基础,克服学习障碍,辅导作业,甚至进行心理疏导、让在外打工的父母重视孩子的学业、多鼓励孩子,引导孩子规划自己的人生和职业……,让孩子在老师的教导、父母的关爱、志愿者的陪伴和帮助下,重拾信心,努力学习寻求进步,为自己争取一个美好的未来。
 


07

如何资助,取决于价值观和专业性。

 

择优资助会不会加剧贫困的代际传递?这首先是做助学的慈善机构需要考虑的问题,不一定要直接告诉资助者,和他们讨论。因为如何面对、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取决于机构持什么样的价值观,以及如何制定和落实专业规范的资助标准。在助学圈讨论“择优资助”问题时,有些人认为“存在即合理”,资助人要求资助学习成绩好的贫困生,是他们的自由,无可厚非;或者称不管资助谁,都是资助,何必纠结那么多呢?机构是迎合资助人的偏好呢,还是坚持机构的价值观?或者是不是应该先问机构到底有没有价值观?如果机构的资助标准就是只资助成绩好并且品行好的,也没啥好说的。但是,资助人不一定就是对的,或者说机构不能全听资助人的,资助人也需要教育和引导,机构也可以选择认同机构价值观的资助人。如果资助人不接受引导,坚持己见,机构为了获得资助能否迁就资助人的不合理要求?比如机构坚持无差别资助,但资助人非要挑个成绩好的,长得好看的,单亲的……。如果机构什么都按资助人的意思办,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原则,成为义务的捐款搬运工,那机构存在的专业价值如何体现出来?
 
在遇到上面这些情况时,机构能不能够分辨出资助人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前提是机构拥有并能够坚守自己的价值观。然后才能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作出理性的专业判断,才能知道问题所在,明白方向在哪里,进而提出专业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严格执行。比如机构采用了无差别(普惠性)资助模式,遇到喜欢挑挑拣拣的资助人时,就可以出示资助标准,坚持自己的原则,与资助人进行沟通,争取理解和支持,然后也应当及时如实地向资助人反馈项目的执行进度和成效,让资助人看到自己的钱没有被浪费,认可机构的专业能力。如果机构自己都不把价值观和行事的原则当回事,对资助人言听计从,不懂引导或拒绝,就可能被资助人牵着鼻子走,违背了自己的价值观,甚至伤害了受助人,都可能不自知。

风险与危机,潜藏在习以为常与理所当然的麻木中;专业和优秀,体现在常被忽略的细枝末节间。防患于未然,避险于平时,应成为慈善机构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意识;追求专业,规范运作,也是慈善机构成就卓越、绽放活力的必备技能。就从事助学及其他涉及社会救助的慈善机构而言,在资助人和受助者之间建立并运行双盲机制,采用无差别、普惠性的资助模式,即可防范和降低风险,亦能提升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增强机构公信力,赢得社会各界的信任和支持,从而为自己也为这个社会,争取一个更好的未来!

注:本文观点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讨论,无论赞成、反对,抑或中间立场,你的思考和表达都是有意义的!不管是积习难改、因循守旧,还是破除偏见、勇于探索,都属于当下中国慈善生态的一部分;多元世界,多元价值,各自的理念与模式存在差异,但目标与初衷都是相似的,理应心怀善意、宽容相待,理应多听听不同的声音,求同存异,如此才能和合共生、共创未来。

作者:张以勋,在广州的青海人,中级社工,资深素食者,为自媒体平台“公益慈善论坛”(公众号ID:loongzone2006)联合创始人、主编,致力于公益慈善资讯传播与常识普及。申请转载或有意加入“公益慈善论坛读者群”交流的朋友请加个人微信 zhang_yixun。(转载时请保留以上文字)
 
 
推荐阅读:




聪明干公益,有效做慈善!
关注我,一起学习公益慈善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