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益圈,为啥联合不起来呢?

张以勋 公益慈善论坛 2022-03-21
作者:张以勋(公益慈善论坛联合创始人、主编)

这些年,中国的公益圈一直有一些人在倡导行业协同,抱团取暖,也确实成立了一些联盟。然而理想美好,现实骨感,各种或大或小的联盟你方唱罢我登台,不仅未发挥多少实际作用,流于形式,徒有虚名,甚至成为占山为王、划拉圈子、党同伐异的一桌乱局。换句话说,虽然成立了联盟,但共建的规则往往无法有效运行,无法实现联盟的目的,最后大家也就一如既往地各自为政了。此间纷扰,一言难尽。


公益圈固然也需要优胜劣汰的丛林规则,但前提是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行业生态。而在目前大政府小社会的大环境下,相对弱小的民间公益力量,好比刚出生不久需要时间成长的婴孩,不仅需要政府的扶持和信任,也需要社会公众的支持和参与,更需要同行之间的守望相助。

如果要在宣扬优胜劣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思路下进行公平竞争,政府就不应该大包大揽挤占过多的社会资源,也不应该去扶持中小企业,更不应该出现恃仗行政力量的官办慈善,也不应该限制公开募捐的资格……加上公众对公益圈往往抱有过高的道德期待,并存在各种各样的误解和偏见,尚不能将专业化、职业化的公益组织与企业、政府置于平等地位来看待,使公益至今仍是小众的事业,要实现社会化、规模化发展尚需较长的时日。抛开这些前提,将无法自由地生长的民间力量置于丛林法则之下,期望优胜劣汰,是否不甚公平呢?

举个例子,今年新冠疫情期间,一些地方政府下令禁止慈善组织、红十字会收取管理费。表面上看好像是一视同仁的,但你细品,就会发现并不公平。比如有政府背景的慈善会、红十字会是事业单位或参公单位,人员工资等工作经费有政府财政拨款,不让收管理费对其日常运营基本没什么影响。但对民间的慈善组织来说,一刀切地不让收管理费,机构运营可能就会面临经费不足、发不出工资等困难了。有条件的机构自愿不收管理费,则另当别论。
公益圈固然有滥竽充数、心怀鬼胎者,但民间力量之间的抱团取暖、守望相助,何尝不是一种在缺少公平机会的空间中自求生存和发展的努力和智慧呢?如同大海中群游的小鱼,天空中群飞的鸟儿,个体虽然弱小,但借群体之力,生存壮大,在大自然中占有一席之地。难道有人想让一只小鱼和大块头鲸鱼对决,让一只小鸟和大雕比武?

所以,如果公益圈自己不正视问题,不想办法解决问题,等到外界发现并揭露问题,不仅当事机构会面临舆论及信任危机,对整个公益圈的误解和误伤也在所难免。但如果民间公益现在还要窝里斗,甚至将自己矮化为拾遗补缺的小角色,不懂得抱团,肯定竞争不过官办机构和企业公益部门,然后也难有大的作为。

可以说,提升专业能力对企业公益、官办机构和民间公益来说,都一样重要。但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由于观念落后、资源缺乏、人才流失严重等原因,民间公益能力建设的力度和效率远不如官办机构和企业。在单兵作战能力不及对手的时候,除了抱团联合,还有更好的生存良策吗?如果公益圈自己无法联合起来自谋生路,难道等着人家的施舍甚至收编?实际上一些地方也真的在扶植和收拢那些自己看得顺眼、听话且有点能力的民间机构。所以呢,如果你不求上进,能力不行,还学不会抱团,别说资本与官方,同行和公众都看不上你啊!


现在最应该做的事,不是消灭圈子,而是破除圈子中肉麻的互相吹捧、护短护犊子、排斥意见不同者的歪风邪气,向那些不守信用、践踏契约、拒绝分享,只想着占别人便宜、自己却一毛不拨的自私行为说不,抛弃山头主义、家长习气……之后,才能让公益圈风清气正,充满活力与希望,才能在联合中坦诚合作,共同进退,一起成长壮大,开创一个属于民间公益的新生态。如果连有识之士都在困顿中消磨了激情,压垮了脊梁,辜负了理想,陷入悲观失望的沼泽,掉进苦大仇深的怨海,甚至挂印于帐前,归隐南山看菊花,或成为谄媚的软骨头,那就真的没有民间公益的未来了。

当然啦,生而为人,不一定非要做公益。还有很多很多可以改变世界的道路和方法。只要不作恶,不助恶,做什么都行。但那时,你只能暗自怀念曾经热血的日子,徒生感伤和惋惜了。

作者:张以勋,在广州的青海人,中级社工,资深素食者,为自媒体平台“公益慈善论坛”(公众号ID:loongzone2006)联合创始人、主编,致力于公益慈善资讯传播与常识普及。申请转载或有意交流的朋友请加个人微信 zhang_yixun。(转载时请保留以上文字)

推荐阅读:





聪明干公益,有效做慈善!

关注我,一起学习公益慈善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