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其他

“北京大学燕南园”项目获2023年UNESCO亚太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

导言2022年2月,为保护燕南园历史景观、回应校园社区发展诉求,受北京大学房地产管理部委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启动“燕南园历史地段景观保护与展示规划项目”,历时8个月,实现了园内遗产保护与场地提升的协同并进。2023年12月,北京大学燕南园项目获2023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燕南园的环境提升工程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巧妙的阐述了建筑和景观的空间关系、建筑风貌和生态的完整性。学校多部门组成的团队通过广泛的师生参与,确定了燕南园的独特价值并在迅速发展和现代化的校址中保留其历史精髓。评审专家高度赞扬了该项目的师生等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激励师生校友等社区成员重视集体记忆,并致力于保护燕南园和其他校园建筑,传承了学校辉煌的学术历史和精神遗产。1
2023年12月25日
伦理道德

葛英会教授讣告

中国共产党党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古文字学家葛英会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7月10日1时1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葛英会教授1943年3月出生于河北省完县(今顺平县),1968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本科毕业。1970年至1973年在房山县(今房山区)祖村中学任教,1973年至1976年在房山县文教局文化科工作,1976年至1979年就职于北京市文物管理处(今北京市考古研究院)。1982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即在当年成立的考古系任教。1995年晋升为教授,1999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曾担任考古系副系主任。2006年退休。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葛英会教授出版《古汉字与华夏文明》《北京大学珍藏甲骨文字》等学术著作8部,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带领学生参与了山东省长岛北庄、珍珠门等遗址的发掘,讲授《古文字学》《甲骨文研究》等课程。他在商代祭祀制度、族氏、包山楚简、战国玺印陶文以及文字起源比较研究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培养了多名国内外古文字方向研究生,为北京大学考古学科建设、中国古文字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葛英会教授德行高迈,风神伟长,与世无争,清雅自适。对待学术,他一丝不苟、认真扎实、严谨治学;对待学生,他有教无类、倾囊相授、关心成长。葛英会教授的去世,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中国古文字学界的重大损失。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尊敬的师长表示最沉痛的哀悼!遵照本人遗愿,丧事从简。定于2023年7月12日(周三)上午8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兰厅举办遗体告别仪式。唁电、悼文、挽联等敬请发送电邮至jixh@pku.edu.cn,联系电话:010-62751667、62765954。深切缅怀葛英会教授。葛英会先生千古!
其他

纪要 | “科技考古前沿:技术、环境及经济转型”研讨会

2023年6月18日至19日,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系、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国际中心(ICCHA)、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科技考古前沿:技术、环境及经济转型”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考古楼A座101多功能厅顺利举办。本次会议聚集了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伦敦大学学院的多名专家学者,十五位师生在会上做学术报告。18日上午的研讨会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吴小红主持,对话议题为“植物考古”与“考古学材料研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其他

招生简章丨“考古统计与制图”研究生暑期课堂

定量分析和统计制图是考古学处理和发表研究数据的重要手段,也是考古学专业研究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然而当前多数考古学常用的统计和制图方法,不仅分析手段单一,也无法准确表达数据结构,而且制图不美观,严重影响论文撰写的质量和国际期刊的发表要求。当前,在考古大数据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面向对象的开源R程序等统计和制图软件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有了广泛的应用。一些重要的统计和制图软件包,如ggplot2,等分析手段灵活而且制图效果好,已经成为国际主流的统计制图手段。有鉴于此,我们采用研究生暑期课堂的方式,遴选有统计学基础和兴趣的研究生系统学习和实操以R程序为主的考古定量分析和统计制图方法,以提高考古研究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并扩宽他们的国际视野。
其他

首届“中国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 邀请函

考古学以探索人类文明起源与发展、理解文明内涵、展望文明未来为使命。中国考古学经过了百年的发展,形成独特的理论方法与实践道路,为世界考古学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探索贡献了重要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包括探讨符合历史实际的人类文明特别是中华文明的认定标准,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考古学的系列讲话精神,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进一步构建中国考古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拟于2023年10月19—22日在北京大学举办首届“中国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本届会议主题:文明的中国模式——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共设置6个议题:1.
其他

讲座预告|纪念宿白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石窟寺考古系列讲座 李静杰:陕北宋金石窟

宿白先生创立了中国石窟寺考古学,自20世纪50年代起,他运用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系统勘查研究了我国各地的重要石窟寺,建立了中国石窟寺发展的时空框架,开启了宗教考古的新纪元。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的重要指示和“9.28”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中国石窟寺考古研究的深入发展,加强云冈学建设,值宿白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云冈研究院特联合举办此次石窟寺考古系列讲座活动,计划于2022年内邀请20位知名专家学者,讲述宿白先生卓越的学术贡献,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讲座将以线上与线下形式结合进行。主办单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云冈研究院北京大学宗教考古研究所第十八讲李静杰:陕北宋金石窟讲座信息时间:2023年1月8日(星期日)15:00腾讯会议:869
其他

新课推荐丨考古残留物分析与研究

《考古残留物分析与研究》计划通过课程的开展,使同学了解考古残留物领域的研究内容,与其它科技考古手段相结合,解决考古学问题。本课程将会介绍考古残留物的研究方法,讲解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和经典案例,帮助同学了解科技考古的研究思路,提高科技考古研究方案设计、实验结果评价的能力。内容提要及相应学时分配一、导论
其他

回顾 | 第四届历史考古青年论坛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举办

2022年12月3日—4日,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的“第四届历史考古青年论坛”在线上召开。来自四川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二十九位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白云翔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魏坚教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张建林研究员、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霍巍教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秦大树教授五位考古学家受邀作为点评专家参会。开幕式合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沈睿文教授的致辞为论坛揭开序幕。沈睿文教授首先向与会青年学者提出担当建设中国考古学、将中国考古学融入为世界考古学的中坚骨干之殷切期许。继而提出,为此既要放眼学科内外、放眼全世界,在务实有效的工作中追求学科建设、研究方法、技术手段上的多样性;同时也要扎根田野,田野工作是考古学的源头活水,只有守住学科基础才能做出实质性的创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秦大树教授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术院长霍巍教授分别致开幕辞。秦大树教授指出,论坛为青年学者们展示新材料、新成果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也打破了考古学内不同专业领域的壁垒,必将碰撞出精彩的火花,令人期待。霍巍教授在致辞中提出,历史时期考古在当下阶段呈现出四个特点:资料扩充、空间拓展、方法多元、代际转换。继而提出期许:在新阶段中,青年学者们应当着力紧跟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本源性问题的新进展;同时加大研究深度,开创历史考古学的新格局,新天地,新气象。第一场简短而热烈的开幕式之后,第一场报告由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煜博士主持。首位报告人是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路国权博士,报告题为《聚类与集群:再论铜钅和的功能是水器》,从东周时期铜“钅和”的功能辨析切入,展开了对东周墓葬空间中随葬品放置位置的讨论,并提出“同类器物相邻,聚类分布;同功能器物相近,集群分布”的规律。魏坚教授认为报告中对随葬品分布的分析细致而令人信服,从小视角提出了器物的组合分布这一大问题。建议在后续就东周时期酒器地位下降,水器地位上升的时代文化背景适当作深入讨论。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张闻捷博士的报告《春秋时期楚国乐制新探》,以河南信阳城阳城
2022年12月10日
其他

讲座纪要丨冶金技术与中华文明起源

2022年9月16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课程《考古学研究》“中华文明探源系列讲座”的第一讲《冶金技术与中华文明起源》在考古楼A座101教室举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建立教授主讲。图1:陈建立老师在讲座中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冶金术研究简介陈建立教授首先以二里头遗址出土镶嵌绿松石铜牌饰、铜铃和青铜容器为例,简单介绍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关于青铜冶铸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在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具有中原特色的鼎等青铜容器,是二里头的铸铜工匠模仿陶器造型、利用全新材料制成。这种青铜容器是将青铜溶液浇注至多块外范和内芯组成的铸型中制成,是东亚地区最早出现的块范法铸造技术。以此为契机,形成了中国商周时期发达的青铜礼仪制度。这种青铜器的生产与使用,以中原为中心向其他地区传播,并被其他地区逐渐接受。可以说,青铜冶铸技术及以青铜器为载体的礼乐制度,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然后,陈建立教授从学术史的角度,介绍了梁思永、李济、夏鼐、苏秉琦、严文明、李学勤和徐苹芳等前辈学者关于中华文明起源这一问题的研究情况,并以此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冶金术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工作模式。陈老师特别讲到,1987年,年仅23岁的陈星灿在《考古》上发表《文明诸因素的起源与文明时代——兼论红山文化还没有进入文明时代》一文,针对重大学术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鼓励同学们要对学术保持热情,要在学术生涯起始阶段养成不迷信权威、敢于思考、勤于写作的习惯。冶金技术和青铜器生产是手工业及高等级手工业制品的生产和分配的重要形式之一,为深入认识冶金技术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冶金术研究课题组选择如下工作方式并有重大收获。冶金考古的工作方式:确定了两个讲清楚的研究目标。第一,讲清楚中国冶金技术起源的时间、机制和区域交流互动情况,重点解决冶金技术在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的作用问题。第二,讲清楚商周青铜器的生产、流通以及以青铜器为载体的礼制形成历史,重点解决冶金技术推动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机制问题。制定了从遗址到器物的两条研究道路。一是,在不同地区开展系统性的矿冶遗址调查与发掘,从资源和原料生产角度构建冶金技术区域发展模式;二是,对青铜器和铸铜遗址出土冶铸遗物,开展系统性检测分析工作,从青铜器生产和流通角度深入认识青铜礼制问题。然后将二者融合,深入研究金属资源、技术与文明发展之间关系。根据以上工作,也有两个重大收获。一是,系统论证了中国古代青铜冶金技术的外来因素和本土创造过程,明确提出冶金术可能自西亚地区传入,但中原地区完成了本土化创造。二是,系统论证了商周时期中原与边疆地区青铜冶铸技术的区域特点和青铜器产品的使用和交流模式,深化了关于不同层级政权对金属资源、青铜器制品乃至冶金技术的控制方式问题的认知。这两大收获,生动诠释了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特质。关于中国冶金技术起源问题陈建立介绍了国际学界关于冶铜技术起源的模式之争以及关于中国冶金技术起源的看法。研究中国冶金技术起源,首先要基于中国的考古材料。陕西姜寨遗址出土了距今六千多年的黄铜制品,后期也在山东、山西等地发现了一些黄铜制品。中国最早的铜是黄铜,可能是本土起源,但是后来中断了,没有在青铜冶铸体系中发挥作用。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出土在何处,需要对早期的青铜制品和青铜冶铸遗址进行梳理。其次,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研究冶金技术的起源、传播和发展问题。目前,多数学者接受冶金术在西亚地区单一起源的观点,但也有不同声音。就中国而言,青铜冶金技术很可能是从西亚地区传播过来,在中原地区完成了本土化改造过程。本土化改造是指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的吸收和改造过程,形成中国本土特色。第三,在研究技术传入、技术交流时,需要考虑环境和气候因素,生存的环境气候会影响人群的迁徙。为什么在距今四千年前后,青铜冶金技术在中国西北部地区和中原地区出现爆发性地增长,这应与环境气候变化以及相应的人群迁徙有关。最后,陈建立结合他指导的博士生蔺诗芮在《文博》上发表的综述文章指出,西北地区是中国最早开始冶金的区域,该地区在冶金术中西传播与交流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青铜冶铸技术的区域特征除了研究青铜器物,也需要研究采矿、冶炼、合金配置、陶范生产等技术,而这些遗迹遗物往往留在遗址原地,通过田野考察调查能采取地表样品,但无法揭示遗址各阶段的技术面貌,必须依据考古发掘中具有准确地层信息的样品,才能构建重要遗址的冶金技术发展全貌。因此,系统性田野考察调查、重点调查和选择代表性遗址进行发掘,以此构建冶金技术区域特征,成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冶金术研究的工作思路。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团队选择了河西走廊地区张掖西城驿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研究表明,该遗址具有冶炼、熔炼、铸造的整套生产流程,其年代距今4100–3700年,是中国迄今年代最早青铜冶铸遗址。西城驿遗址一期出现铜器制品,二、三期时,冶铸遗物增多,如铸造铜器的石范等。具有西方特征的权杖头在西城驿遗址生产,是东西方技术交流的结果。图2:西城驿遗址中原地区的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郑州商城、洹北商城和殷墟等都邑均发现一定规模、且经严格控制的青铜生产作坊,表现出其他地区不同的生产组织特征,这涉及到金属物料的来源以及青铜器生产的组织方式问题。为此,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科技大学等研究团队在中条山地区开展的矿冶遗址调查与发掘工作,其中闻喜千金耙采矿遗址和绛县西吴壁炼铜遗址的考古收获非常重要。这些工作首次在中原地区揭示出夏商时期大规模的采矿、冶铜遗存。表明不晚于二里头文化时期,中条山腹地的铜矿已得到开采,二里冈文化时期规模有所扩大,但在采矿点可能只有少量的冶炼行为。可以肯定本地区处于产业上游的采矿、冶铜业主要为铸造业输送原料,而生产铜礼器和兵器等的铸造业应主要集中在都城,充分表明了早期王朝国家对铜这种重要战略资源及其产业链的直接控制,有利于深化对其国家形态与社会结构的认识。陈建立老师还介绍了辽西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铜矿冶遗址研究的新收获,例如辽西地区早期锡矿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小嘴铸铜作坊、大冶铜绿山冶炼遗址和四方塘墓葬、江西九江荞麦岭遗址、安徽肥西三官庙遗址和铜陵师姑墩遗址等。由此,提出一个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先秦时期青铜器的生产与流通模式是什么样的?这需要从田野考古出发,结合大量的检测分析才能得以解决。根据以上案例,陈建立指出,冶金生产是一个长链条的活动,涉及到大量的人力资源,对这种复杂技术活动的管理足以体现社会的管理水平。青铜容器作为社会礼仪制度的载体,因此对青铜容器的生产控制会更为严格,青铜容器的生产可以上升到国家层面的青铜工业的管理。可以说,发达的冶金技术催生了中华文明历史化的发展,确立了夏商周三代在中国文明史的特殊地位。关于金属资源流通问题原材料是手工业生产的基础,其本质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问题,是研究科学认知、工艺技术、人的活动、社会经济以及社会组织等问题的有效资料。金属资源流通问题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其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遗址调查、样品采集、检测分析和综合分析。如青铜器铭文“金道锡行”暗示东周时期存在金属物料的流通体系,因此,区域间重要交通路线上的遗址调查和冶铸遗物综合研究尤为关键。经过40年的发展,由金正耀先生率先引入中国的铅同位素比值方法研究铜料来源问题取得重大进展。例如,夏商周三代的青铜器铅同位素比值会发生周期性变化,表示古人在使用铅资源时存在周期性变动。以东周青铜器为例,张吉发现东周时期铅同位素比值的四个集中区间。南方自春秋晚期,中原自战国中期起,铅同位素比值开始向连线上方偏移(图3)。图3:东周时期铅同位素比值的四个集中区间图4大致反映了东周时期几类主要矿料的分布格局和兴替规律。春秋早期、春秋中期的汉淮地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北方地区具有高度集中的铅同位素比值范围。可以发现,各个诸侯国在相近的时间内使用同一种资料,那么这一时期的金属资源由谁来控制呢,似乎与诸侯国的分裂无关。而根据东北、西北等边疆地区青铜器的研究可以发现,边疆地区铅资源的变化滞后于中原地区铅资源的变化。图4:东周时期各诸侯国铅资源序列手工业技术交流或珍稀制品的流通是文明形成和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推动力之一。那么,中原地区青铜文明以何种方式对周围地区产生影响的问题,应是今后研究的重点。陈建立引用严文明先生说的话:“我在讨论文明起源和发展一类的问题时,除了对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社会结构进行研究外,还特别注意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以及人文环境的分析。因为任何文明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发生和演化的,自然环境对于文明特质和性格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任何文明都不会是孤立的,总是跟周围的文明或文化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从而对自身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时,我总是紧紧把握住这些关系,使自己的研究尽可能符合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而不至失之于偏颇。”这对冶金考古的研究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冶金术研究的未来(一)明确发展目标,推动冶金考古理论方法体系构建应充分关注冶金起源“多地说”。对此我们一方面应加强田野考古研究,一方面应加强研究方法的创建,而在各种分析视角中,模拟实验以及实验考古为探讨早期冶金技术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今后应予以重视。加强冶金技术的区域特征及交流模式研究。应重点构建中原地区、西北地区、农牧交错地带、长江中下游地区、巴蜀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冶金技术区域特征及其在区域间相互交流的模式,并从冶金技术和金属制品交流的角度,研究各地区文明化或华夏化进程的理论问题。应加强古代冶金工业的生产管理模式研究。近年来在晋南、辽西、河西走廊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大量早期铜锡铅采矿和冶炼遗址,关于其生产方式更应加强理论研究。另外,目前发现的先秦时期大型铸铜遗址遗迹以及汉代冶铁作坊均位于重要城址内的手工业作坊区,通过这些多属“官营”作坊的研究可在宏观层面上了解当时青铜器和铁器的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等问题,但近年来在不少小型遗址发现规模不等的铸铜遗存,在一些地方还发现不少块炼铁冶炼遗址,因此关于古代金属生产研究一定要考虑到“私营”或“地方”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古代冶金工业的整体面貌。(二)研究学科历史,开辟冶金考古研究的新局面自20世纪20年代前辈学者对古代钱币、铜镜以及殷墟出土青铜器制作技术研究开始,中国冶金考古已有百年历史,需要认真梳理与学习学科发展史,从中汲取营养,一定可以做出更加优秀的研究成果。在检测方法趋于多元、检测数据不断增繁的今日,正确而合理地使用各类科技手段,最大限度获取冶金考古各类信息,准确阐释科学数据的考古价值,是十分关键的工作内容。科技研究首先应保证自身方法的准确性,在数据的测定层面精益求精,其次以解决考古学问题为导向,在数据的阐释层面力求合理,基于考古背景进行统计分析与综合研究。在获取和利用数据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科学分析、考古阐释和理论构建的方法论,将考古学分析与各类科学技术方法有机结合。近年冶金考古研究视角明显趋于多元,从实验考古探究早期冶金技术,到商周时期青铜物料的广域流通,以及中原边地各青铜文明的资源与技术特质,具有不少收获。从科技角度,这些研究为数据库建设和大数据分析不断提供基础素材,促进科技方法规范化、系统化;从考古角度,这些研究则填补了时空节点的具体认识,并成为类型学分析的重要参考。针对物料类别、材质特征的讨论,提供的资源与技术信息,与经典的文化分析融会贯通,有助于更全面准确地诠释考古材料。因此,审视评估既有科技方法与数据,借助多学科方法关注考古研究相对不足的时段与地域,在关注新材料的同时兼顾既有材料的整理,或有新知。(三)加强基础研究,解决冶金考古重点难点问题冶金考古的研究对象主要来自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冶金考古理论与方法体系的构建来自田野与实验室的结合,来自坚持不懈的基础研究和实践验证。冶金考古工作者应摒弃急功近利思想,不跟风、不盲从,努力将田野延伸至实验室,将实验室扩展到野外,将冶金考古田野调查、发掘、资料整理和检测分析的全过程工作充分有机融合,坚持长期探索,建立工作规范,建立标本库和数据库,建立适用于中国冶金考古研究方法体系,才能更好深入探讨遗迹遗物背后的社会背景和行为模式,更加系统探讨冶金技术与中华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构建理论体系的目标。目前,国内关于冶金考古田野和实验室工作整流程的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制约了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如已有的冶铸遗物的检测分析结果,存在不同单位、不同仪器设备的分析数据的平行性不好的现象,也存在实验方法不同、实验结果的表述不一的现象,从而难以建立起冶金技术与金属文物材质之间的必然判定标准;冶金考古标本库与数据库建设未有明显成效,已经影响到分析数据的考古学解释工作;另外关于古代金属材质和工艺的判定标准以及检测分析标准物质的制备问题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很有必要针对冶金考古这些重点难点问题,加强标准体系和标本数据库建设,加强基础研究,以求突破。本文已由陈建立老师审核文稿、摄影:唐博本文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微信公众号,我们将努力为您提供丰富的信息,让关心学院发展的您看到一个更活跃、更资深、更全面的考古文博学院。了解更多信息,请前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网站:
其他

新课推荐丨礼制与考古发现

在理解东周秦汉的丧葬制度时,礼书总成为援引的对象。然而,二者的关系并非不言自明。应如何理解与使用礼书?应如何通过考古发现建构丧葬制度?又如何区分仪式、制度与宽泛意义上的“礼”?本学期的课程将以东周秦汉的葬礼为探索对象。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二:首先,对重要文本《仪礼·士丧礼》《既夕礼》、汉简《葬律》与《续汉书·礼仪志》的结构与史源做简单介绍与清理;其次,按专题选取核心研究,以之为基点,总结、梳理相关考古发现,细绎其论证方式。在此基础上,尝试对东周秦汉的葬礼建立较为全面的认识,也对既往研究的理路有所理解与反思。课程内容第一讲
2022年8月23日
其他

新课推荐丨建筑遗产保护 Architec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建筑遗产保护》为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文物建筑)专业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建筑遗产保护概念、发展史,以及建筑遗产规划、设计、管理等基本工作的原理、方法与流程,从而理解中国建筑遗产中的价值内涵与理论层次。本课程分为五个模块:一为“学术史与综论”,讲授建筑遗产保护学的基本概念、目标与定位,及中外建筑遗产保护的学术史。二为“前期勘察”,讲授建筑遗产的现状调查与评估,及测绘与检测。三为“规划设计与施工”,讲授建筑遗产保护中的保护规划、修缮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及建筑遗产修缮中的常用施工、材料技术。四为“展示利用与管理”,讲授建筑遗产展示利用的模式、原则与方法,及建筑遗产管理所涉及保护工程管理、预防性保护等问题。五为“理论与实践”,讲授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安排学生参观建筑遗产修缮、保护、展示、利用的典型案例,并以燕南园历史建筑(或其他案例)的保护利用为题完成课程作业。课程内容一、学术史与综论1.
其他

佛教考古与石窟寺研究专题研修班(第二期) ——石窟寺田野考古与报告编写 顺利开班

2022年7月26日上午,由国家文物局、山西省文物局指导,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宗教考古研究所、云冈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佛教考古与石窟寺研究专题研修班(第二期)——石窟寺田野考古与报告编写”在云冈研究院顺利开班。出席开班仪式的领导和专家有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副司长(主持工作)邓超、考古司考古管理处三级调研员胡传耸,山西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润民,大同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建江,山西大同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姚丽英,大同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建勇,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沈睿文。仪式由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张焯主持。图1
2022年7月30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招生啦!丨2022年实验考古暑期课程招生简章 ——冶金实验考古

课程内容教学目的和内容古代金属生产涉及采矿、冶炼、铸造、锻造、热处理等多种工艺,是古代社会复杂化进程、社会生产组织模式、跨地区文化交流等问题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目前对于古代金属生产技术的研究主要通过金属器以及生产遗物的科技分析,以复原当时的金属工艺流程,还原工匠的技术选择,但对于大部分考古专业学生,这些研究结果过于抽象且生涩难懂。冶金实验考古通过模拟古代冶金活动,可为学生提供一个直观体验金属生产过程的机会,帮助学生理解各种冶金操作的具体含义以及多种遗存现象所对应的生产步骤,也可使学生切身体会金属生产的劳动力投入水平及专业化分工程度。本年度冶金实验考古暑期课程分两个阶段举行。第一阶段8月1-7日,在福建安溪,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地下草埔冶铁遗址,调查安溪县内古代冶金遗址和传统村落,参观泉州市内相关文化遗产点,举行冶铁实验考古。第二阶段8月9-15日,在云南弥渡,调查白子国、南诏国等城址,黄矿厂等矿冶遗址,南诏铁柱等遗物以及丝绸之路南亚廊道弥渡境内相关遗址;进行铁还原法炼铅及青铜器铸造实验考古;探讨考古助力乡村振兴方法。主办单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安溪县博物馆弥渡县人民政府马岳工作室主要授课老师陈建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沈睿文: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易曙峰:安溪县博物馆馆长马
其他

讲座纪要丨古DNA与人类历史

群体遗传学在生物体演化动力的基础上,研究生物体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改变。演化的动力包括自然选择、突变、遗传漂变、基因流等。通过比较不同个体间DNA序列的差异,从而确定不同个体间遗传距离的远近。
其他

会议通知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举办北京论坛“知识传播与文明互补”分论坛

本文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微信公众号,我们将努力为您提供丰富的信息,让关心学院发展的您看到一个更活跃、更资深、更全面的考古文博学院。
其他

北京大学安溪冶金实验考古暑期课程总结

福建安溪下草埔冶铁遗址所见块炼铁和生铁冶炼技术共存的现象在宋元时期闽南地区具有典型意义,2021年7月25日,该遗址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处遗址点之一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冶金类的世界文化遗产。为深入了解下草埔遗址的小型炉块炼铁技术内涵,探索安溪宋元时期冶铁工业面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安溪县等单位合作进行冶金实验考古研究与暑期课程教学工作。本次暑期课程自7月24日开班,至7月30日结束,为期一周,共分为讲座授课、实验考古、田野踏查、文化体验等四个主要环节。本次课程分为线下和线上两部分,47名学员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30所高校,以及云南临沧一中、河南固始县高级中学等高中。2021年7月24日冶金实验考古暑期课程开班仪式在安溪县文庙举办,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时任副院长)沈睿文教授、党委书记陈建立教授、安溪县副县长卢荣斌、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李映福教授致辞,课程授课教师安溪县博物馆馆长易曙峰研究馆员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后张吉参加,安溪县文化体育旅游局局长林清杰主持。讲座授课本次暑期课程共安排陈建立、沈睿文、易曙峰、张吉四位教师授课,并邀请到四川大学李映福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周文丽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刘思然副教授、泉州师范学院孙静副教授为同学授课。课程内容覆盖中国古代冶金技术史、实验考古理论与方法、闽南地区文化遗产等主题,有助于学员认识安溪古代冶铁技术及社会文化。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沈睿文教授以《安溪下草埔2019~2020年度发掘主要收获和初步认识》为题,介绍了安溪县下草埔遗址发掘工作情况和进展。下草埔遗址是安溪地区宋元时期冶铁手工业遗址的代表,是国内首个考古发掘的块炼铁与生铁冶炼并存的手工业遗址,该遗址冶炼技术体系完整,具有板结层的处理技术,从出土遗物判断存在管理者或者官署存在的迹象。根据遗址的地理位置判断,宋元时期,以下草埔遗址为代表的青阳冶铁遗址群依据优越的矿产、地理、技术、人力优势,冶炼生产初级产品,以坯件半成品作为商品,运输到临港或消费市场,根据消费需求加工成器。自五代以来,福建地区的铁制品已经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商品,下草埔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提供了手工业技术史、经济史、社会史的新材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建立教授以《兼容并济:中国古代冶铁技术的两个体系》为题,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冶铁技术体系的基本情况,并介绍了相关的新进展与新思考。陈建立通过广西平南坡嘴、湖北大冶红峰水库和福建安溪下草埔等自汉代至清代的多处块炼铁遗址的研究,揭示了块炼铁与生铁技术在中国古代长期共存的技术格局,两种技术在不同生产状况下各有优势,不同时代、地域的工匠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技术选择。最后,陈建立以201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西非布基纳法索古冶铁遗址作为案例,对中国冶铁遗址乃至手工业遗址未来申遗工作的美好前景进行了展望。
其他

刘绪老师讣告

中国共产党党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著名考古学家刘绪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9月26日0时4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其他

北京大学冶金实验考古暑期课程在福建安溪世界文化遗产地开班

目前长江中游地区进入铁器时代不早于战国早期,稍滞后于中原地区。虽然目前在江汉地区商周至春秋时期高等级贵族墓中发现了少量陨铁及块炼铁器,但普遍是珍异之物,并不能直接证明南方地区存在冶铁生产。
其他

中国访谈 | 三星堆请回答

后来,由于要发展旅游,当地的旅游部门又在三星堆1、2号坑之间用土堆出了一个旅游设施,也就是“假的”三星堆,“假的”器物坑,就像城市景观一样,这样就把真的器物坑压在了底下,所以一直没有被发现。
其他

纪要|杰西卡·罗森:“玉器、青铜器与丝绸之路:发现古代中国”

青铜器大英博物馆有几件著名的青铜器在二战前就已被收藏家收藏,在上世纪70年代转由大英博物馆收入馆藏。当时作为年轻馆员的罗森需要为它们的获取给博物馆撰写研究报告。图
其他

《考古学研究》博士课程讲座丨 纪要:访俄所见欧亚草原地区古代冶金

陈老师认为,通过阿尔然墓地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公元前9-7世纪该地区黄金制品造型多样、工艺种类丰富,今后应加强与中国北方地区出土黄金制品的比较研究。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考古文博学院与陕西省扶风县校地合作人才培养座谈会顺利召开

贾小文同学回忆起在周原实习的点滴,深有感触,在周原的田野实习经历使得他明确了学术志向,训练了学术能力,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吴琪瑶同学最想说的就是感谢,“一次扶风行,一生周原情”,这段回忆她将永远铭记。
其他

纪要 |【考古学研究】“文物保护”?保护什么?

仍以中国画传统修复方法中的全色为例,它一方面对修复者的技术有要求,另一方面还受到特殊材料的限制,如齐白石画的红樱桃,使用的颜料是“西洋红”,在修复过程中这种红色容易被洗掉。是国画修复的难题之一。
其他

招生啦!| 2019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暑期课程(下)

2019年北京大学实验考古暑期课程与田野工作坊现已经陆续开通报名,新公布的课程包括鱼类考古、骨器制作实验考古、史前建筑实验考古等。现将新公布的课程简介汇总如下,可点击课程简章链接,了解详细信息。
其他

2019年校园开放日 | 欢迎报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地方党政机关、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故宫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国家图书馆、新华通讯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等
其他

纪要 |【考古学研究】魂瓶与早期海上丝路

《三国志》卷三十八《蜀志·许靖传》载许靖与曹操书中记述浮海南渡的情景,“便与袁沛、邓子孝等浮涉沧海,南至交州。经历东瓯、闽、越之国,行经万里,不见汉地,漂薄风波,绝粮茹草,饥殍荐瑧,死者大半。”
其他

宿白先生讣告

在这里,我们将为师生及所有关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同仁提供学院最新资讯及教研信息,展现历久弥新的学院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