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大学燕南园”项目获2023年UNESCO亚太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




导言


2022年2月,为保护燕南园历史景观、回应校园社区发展诉求,受北京大学房地产管理部委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启动“燕南园历史地段景观保护与展示规划项目”,历时8个月,实现了园内遗产保护与场地提升的协同并进。2023年12月,北京大学燕南园项目获2023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

燕南园的环境提升工程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巧妙的阐述了建筑和景观的空间关系、建筑风貌和生态的完整性。学校多部门组成的团队通过广泛的师生参与,确定了燕南园的独特价值并在迅速发展和现代化的校址中保留其历史精髓。评审专家高度赞扬了该项目的师生等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激励师生校友等社区成员重视集体记忆,并致力于保护燕南园和其他校园建筑,传承了学校辉煌的学术历史和精神遗产。




1 价值认知:校园的历史景观与社区


1.1 人文生态一体


北大燕南园50~66号建筑建设于上世纪20年代,原为教师住宅,现部分功能已更新为校内科研院所。建成至今已近百年的燕南园,保留了良好的空间格局。园内绿化率高达七成,入目皆是葱茏的植物和活跃的野生动物。17栋历史建筑围绕中心绿地分布四周,中式庭院与西洋小楼风格并存,清代石碑、燕京大学井盖遗存、虎皮墙、洋灰路等各时期历史要素掩映其中,形成了人文生态一体的空间景观。

     图1 燕南园历史要素分布图


1.2 师生互动共建


燕南园是师生互动共建的文化社区,充分体现了校园公共参与的精神:历史上自规划建设阶段,便形成了校方筹资、专业团队设计、校景委员会参与的共创模式。不同时期校园师生参与了设计、建造、利用、保护等活动,在不断体验燕南园的同时建构更新着遗产内涵。


2 保护策略:多样化的社区参与途径


2.1 跨学科、多部门合作


为深入掌握复杂的遗产要素信息,进行科学合理保护,项目发挥北大专业特长,会同文物、规划、景观、生物、材料等不同学科师生及后勤管理部门进行方案讨论,制定针对性保护策略。


2.2 全过程、多样化参与


为延续场地人文精神,项目主动开展校园社区多元群体特征分析,从意见建议、体验实践、传播共享3个维度,于保护实施前、中、后的全过程开展了社区参与活动,以社区共识作为保护原则,以社区意见设计具体措施:

1.采用大规模问卷调查和焦点小组访谈相结合,获取师生意见建议

2.积极开放文物数字化工作坊等体验实践活动,参与遗产调研与保护过程

3.通过线下讲座、场地导览、线上平台等,阐释传播、交流共享遗产价值。


图2 燕南园社区参与途径和具体活动



3 以社区参与为引导的保护实践


3.1  最小干预手段


燕南园有遗产保护与环境整治的需要,充分吸收社区参与形成的“传承历史文脉、保护生态、加强阐释、优化空间利用”等共识建议,项目采取最小干预的手段,开展遗产保护与景观整治。


图3 燕南园61号环境整治前后对比



3.2  尊重场地肌理


基于历史照片与图档,制定历史建筑、石碑、虎皮墙等遗产要素风貌恢复方案。基于校友记忆的口述史,对失去强度的老洋灰路采取打碎作为新路骨料再利用的保护措施;部分新铺路面则使用了北大材料学院自主研发的生态透水砖重新铺设延续了师生共建校园社区的历史传统。








图4 燕南园洋灰路整治前后对比


李迪华教授仔细研究了燕京大学学生铺设洋灰路的历史,访谈了九旬高龄的校友,大力呼吁将历史道路的价值延续下去。经过调研,李迪华教授找来专门修复历史路面的施工团队,对少量路面进行修复;更多的洋灰路面则被打碎,原骨料被融入新的水泥,并添加原洋灰调色,既使老的材料得到循环利用,又藉此将历史道路的价值凝固到了更新后的路面中。


 1宋伊琳,阮可欣,张剑葳,王思渝.校园文化遗产保护的社区参与途径——以北京大学燕南园景观保护项目为例[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8(01):12-21.


3.3 保护生态系统


组织北大绿协师生进行保护植物的挂牌,避免景观更新的干扰。对不必要的硬化与裸露地面进行复绿,开展绿化设计工作坊制定方案。

图5 绿协师生指导植物保护对象点位和挂设警示牌


3.4 织补景观要素


梳理移除场地内土石杂物堆积,整治各类低质量围挡。更新地下管线设施系统,实现凌空线路入地,统一增设下水处理系统,提升园内生活安全与质量。对中心绿地与空置的50号、63号院落进行景观微更新。






图6 中心花坛北侧环境整治前后对比


3.5 阐释遗产价值


提炼燕南园美学元素形成视觉控制系统,指导更新园内照明、环卫、标识设施,同时增设遗产历史内涵的文化展示设施。

图7 燕南园63号安设文化解说牌

3.6 现代科技辅助


运用数字化与VR技术,直观模拟园内现状与景观保护效果,促进师生理解并深入协商沟通,动态调整设计方案。

图8 燕南园65号数字化模拟成果


4 广泛认可的保护成果


4.1 校内社区广泛参与


本项目2轮问卷调查回收超800份有效问卷;3场讲座参与160余人;3轮工作坊参与58人;联动多平台推送11篇系列文章,累计阅读量超2万次。师生表达了对实施效果的充分认可,以及对未来参与活动的期待,引起了校外校友的主动关注。

图9 同学们通过历史建筑数字化工作坊了解燕南园历史建筑


4.2 多元主体合作管理机制5


此次在学校管理部门、学术机构、学生社团组织进行的三方合作中:学术机构以专业力量提供理论指导,确保方案合理性和有效性;社团组织代表有关群体的兴趣与利益,组织动员和传播扩大社区参与;管理部门作为官方机构使项目合法性得到确认,并统筹调动各项资源。

图10 建立多元主体合作管理机制,工作会议由管理部门、学术机构、学生社团组织三方代表共同参加,充分沟通、讨论


燕南园项目从遗产活态特性与社区精神的延续出发,采取了全过程社区参与的策略,即从三个维度开展了一系列社区参与活动,引导师生群体深化对燕南园遗产保护的认知、鼓励其积极建言,在各方意见博弈中,形成燕南园未来共同保护发展的多方合作途径,从而保护遗产的活态性和促进校园发展,推动遗产可持续的保护传承利用。

2023年UNESCO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名单原文链接:

https://www.unesco.org/en/articles/unesco-announces-winners-2023-asia-pacific-awards-cultural-heritage-conservation?hub=66925

北大新闻网相关报道:

https://news.pku.edu.cn/xwzh/0837a80d7a29492a8d5c3ebf906698d0.htm


项目名称:北京大学燕南园项目

项目地点: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燕园校区

项目面积:3.1953公顷

时间周期:2022年2月~10月

设计单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

业主单位:北京大学房地产管理部

项目负责人:张剑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王芝茹(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

王思渝(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李迪华(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唐琳(北京大学房地产管理部)

项目参与人员:宋伊琳,王恒,孟凡鑫(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

李光涵,朴俐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

阮可欣,尚劲宇,高勇,郭佳思,郑昭琪,徐僖婧,何心玥,周千渝,石璧君,张文鼎,雷砥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编辑:吕嘉欣、朴俐娜

审核:李光涵、王思渝

终审:沈睿文、张剑葳


联系我们

网站:https://whitrap-beijing.org/

电话:(010) 62769996

邮箱:LinaPark@whitrap-beijing.org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考古楼B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