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要 |【考古学研究】“文物保护”?保护什么?

5月24日下午《考古学研究》课程,由王恺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专题讲座——“文物保护”?保护什么?王恺老师详细阐述了文物保护的学科范畴、研究对象和教学模式,以太原东山木椁墓M6的考古学实验室工作为例,细致介绍了M6中珍贵文物的辨识、提取过程,为今后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的结合提供新思路。


文物保护的定义


讲座开始,王恺老师与同学们探讨了“文物保护”的定义。目前全国大约有370所大专院校开设文物保护专业,不同学校、不同背景、不同院系下都开设了文物保护专业,由此反映出了文物保护的定义比较混乱。文物保护的定义涉及学科范畴的划分、研究对象的限定以及教研模式的根基。这些概念、定义是基础,决定了我们如何做研究和教育。


首先,王恺老师对“文物修复”与“文物保护”这一组概念进行了辨析。修复(Restoration)是指“回到最初的状态”,文物保护法一个相关概念叫做“不改变文物原状”,那么恢复文物的“最初状态”与“文物原状”有何异同?保护一词(Conservation)在英语的学术语境中主要指对生态、资源的保护,防止破坏性事件、自然降解,是要阻止变坏的过程,而不是回到初始状态。


文物修复的过程


接下来,王恺老师以西方油画修复和中国画传统修复方法为例,带我们探讨了文物修复的过程。中国画传统修复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步骤:固定画心;揭褙、上托纸、补缀,修复的工作到此为止。但传统修复方法还包括接下来的全色,全色指的是接笔。这时候,修复就成了一种技术、手艺,或者说是工匠精神。这就提醒我们思考:文物保护究竟是“技术(Technology)”还是“科学(Science)”?技术不一定是科学,比如中医是技术,而不是科学,中医强调总结规律,重视经验,师徒制传承,现在的文物保护专业当中也存在这种现象,师徒制与大学教育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其中难免存在矛盾冲突。


仍以中国画传统修复方法中的全色为例,它一方面对修复者的技术有要求,另一方面还受到特殊材料的限制,如齐白石画的红樱桃,使用的颜料是“西洋红”,在修复过程中这种红色容易被洗掉。是国画修复的难题之一。


随着绘画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材料只会越来越多,但是保护技术却跟不上材料的发展,传统技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通过科学分析,我们得知西洋红是胭脂虫中的色素,显微镜下西洋红呈细小颗粒,阻止色彩流失的关键在于如何把这些颗粒固定住。颗粒的体积极小,胶对这些颗粒起不到固定的作用,反而会让小颗粒分散。这便是传统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只有从科学的角度来重新认知西洋红,才能选择合适的方法将其固定在画上。


显微镜下的西洋红颗粒


如何理解文物保护


目前公众对文物保护的理解受到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极大影响,纪录片中将文物分类为:钟表、青铜器、陶瓷、木器、漆器、织绣、镶嵌、书画。将“钟表”单列为一类,在文物单位的分类中,仅见于故宫。由于故宫所藏文物许多属于清宫藏品,故宫对于文物的定义和分类有其特殊性。


要定义文物修复和保护,也需探讨其在“文物”、“博物馆”与“考古”中的语境差异。公众眼中的文物更接近于鉴宝、寻宝节目中、或是拍卖行里的宝贝,或者说是有标价的商品,而修复文物是一桩生意。事实上,界定文物要看它是否具有历史、艺术、科学这三大价值。文物修复是没法提高文物价值的,实质上是对文物价值的破坏。比如,保护材料可能会影响碳十四测年,破坏了文物的科学价值。但同时,文物修复又能够发掘和展示文物价值。文物修复的性质是由修复的目标和方式决定的,商业修复、博物馆修复和考古修复的目标和方式都是不同的。


保护文物的科学价值


接下来,王恺老师通过若干实例,与我们探讨了考古中的文物修复应当如何保护文物的科学价值。如:洗陶片的过程洗掉了陶片上的残留物,除器形学和类型学之外的考古学信息往往不被重视,我们无法得知这些容器里曾经盛放过什么;壁画、书画、彩绘造像中许多红色颜料的成分为朱砂,天然朱砂的成分有:朱砂、石英、方解石等,而现在修复所用的人造朱砂成分与此不同,制作工艺也不相同。因此,即便使用原材料原工艺,贸然修复也可能有损文物价值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马蹄金和麟趾金一经发现,光彩夺目,引起了广泛关注,可是却少有人知道马蹄金还有内含物,经科学鉴定得知个别成分为蛋白石(Opal);用来连缀北大秦简的绳子由苎麻制成,在编绳上发现了寄生虫卵,由此说明北大秦简应该埋藏在尸体附近。


考古与文保结合新思路:以东山汉墓M6为例


在讲座的后半部分,王恺老师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太原东山汉墓M6发现、发掘、保护和研究状况。


2013年,太原市考古工作者于太原东山发现了西汉时期的古墓群,通过勘探推测其主墓M1、M2可能属于西汉代王及其王后。M6位于主墓周围夯土墙之外、司马道附近,与主墓年代相近,可能是一座祔葬墓。2017年,为配合基建,当地考古工作者开始勘探、发掘M6。发掘表明,M6为东西向单墓道木椁墓,墓道向西,埋深8米左右,椁室呈东高西低态势;墓道内出土铜灯、半两钱,铜器保存状况良好。椁盖板下发现漆皮,其上附着朱砂,漆皮下木质尚存,考古工作者怀疑可能有彩绘漆棺。为了延缓有机质文物出土之后的劣化过程,便对整个棺椁结构套箱提取至实验室内进行实验室考古发掘和文物应急保护处理。2018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受邀参与了M6的实验室考古工作。


在实验室考古工作过程中,开启套箱后,发现东侧两块椁盖板已揭去,椁室塌陷严重。由于有机质文物出土时容易迅速劣化,故开展文物应急性保护,对遗物进行探测后进行椁盖板的试提。在东北角叠压椁侧板部位试验木材保存状况,发现该部位木材质地松脆、碎裂成块,已被真菌降解,不能直接揭起。对该部位木材进行切片显微观察,发现细胞壁呈褐色,广泛碎裂,真菌菌丝密布,指示埋藏环境中氧气和水供应充足,微生物大量繁殖,内部木质文物保存状况堪忧。因此使用薄荷醇加固提取法,对脆弱文物进行临时加固后揭提。


M6出土木材及真菌


由于椁盖板已塌陷,且本身只是松木,但椁盖板下部定有珍贵的木质文物,所以提取时牺牲椁盖板1cm。揭取椁盖板后发现棺内骨骼基本不存,铜器及有机物腐朽严重,这是椁内较强酸性环境所致。下部木质文物严重糟朽压溃,与椁板残渣混杂粘连。在这种情况下,文物辨识是文物保护工作的前提,也是实际上的难点。通过显微镜观察木材种类,成功辨识并提取出琴、瑟、管乐器和弦乐器四件乐器组合以及简牍等珍贵木质文物


王恺老师指出太原M6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的工作方式为考古学实验室,是文物保护工作者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而提出,也极可能是今后考古工作的发展方向。


王恺老师在讲座现场



本文已由主讲人审阅

撰稿:崔嘉宝、胡沛

图片:王恺、崔嘉宝、胡沛

编辑:商晨雯、王京晶、李凯

本文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微信公众号,我们将努力为您提供丰富的信息,让关心学院发展的您看到一个更活跃、更资深、更全面的考古文博学院。


了解更多信息,请前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网站: 

http://archaeology.pku.edu.cn/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