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钢,百炼成钢

徐云 樊遂桥 当代江西 2023-09-19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也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提出实施“五大战略”,居首的是产业升级战略;明确八项重点工作,第一项是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江西高质量发展,产业首先要高质量发展。为此,我们选取一条产业链、一座城市、一家企业为样本,从不同角度观照、剖析江西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践路径。

今天推出来自中国宝武新余钢铁集团的报道。


几个月前,一份关于“一种桥梁缆索用Ⅱ级松弛铝包钢丝的制造方法”的专利证书,漂洋过海从法国寄到了新钢集团金属制品事业部,标志着新钢集团国际发明专利实现了零的突破。

这份沉甸甸的专利证书背后,是新钢技术人员16年400余次反复实验打磨的过程。

作为江西本土钢铁企业,新钢集团近年来可谓破茧成蝶:产能规模提升到1000万吨,营业收入跃升至1070亿元,进入千亿营收、千万产钢“俱乐部”,跃居2022年中国企业500强第230位。2021年,主业人均产钢1000吨,生产效率、经济效益稳居全国钢铁行业前列。

亮眼的成绩背后,新钢经历了怎样的转型历程?战略重组后又有哪些变化?让我们走进新钢,探寻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密码。

中国宝武新钢集团生产的0.1mm宽幅超薄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林文韬/摄

精品引领 深耕主业

3月,厚度0.15毫米、主攻高端市场的超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15XW1150在中国宝武新钢集团轧制成功。

6月,还是在新钢集团,世界电工钢领域最薄的“手撕钢”——厚度0.1毫米的宽幅超薄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轧制成功。这是国内该规格产品的首次突破,也是全球钢铁行业首次实现1250毫米宽幅、0.1毫米超薄无取向电工钢的全流程生产。

3个月,从0.15毫米到0.1毫米,从“国内最薄”到“世界最薄”,50微米跨越的背后,是新钢集团硅钢薄板事业部年轻团队辛勤付出和不断自我超越。

作为公司的拳头产品,“手撕钢”技术的突破,折射出新钢集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变。目前,新钢集团已经成为国内品种最全的电工钢生产企业之一,产品覆盖低、中、高牌号和新能源驱动电机用薄规格电工钢及取向电工钢(CGO)。

坚守主业、专注精品,这是新钢不变的价值追求。面对钢铁行业的跌宕起伏,新钢集团始终坚守主责主业,推动钢铁制造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构建装备优良、技术先进、生产高效、成本集约、流程优化、人员精干、市场认可的主业发展格局,以此锻造核心竞争力。

2017年,新钢投资100亿元启动包括综合料场智能环保易地改造等七大核心项目的升改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制约企业发展的绿色环保、生产高效两大核心难题。10年4期高性能高牌号电工钢技改项目,更使得新钢集团硅钢产品的高性能、高牌号占比提高到60%~70%。2022年,新钢又启动了电弧炉项目。一系列技改项目的落地,为新钢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锻造精品是新钢把握市场趋势、立足自身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主动选择。在精品战略引领下,一批高品质、高附加值,具有市场前景、有较强竞争力、特色鲜明的拳头产品在新钢不断涌现。成功开发出海洋工程用钢、IF钢、临氢钢、低温移动式罐车用钢、耐磨钢、模具钢、汽车用钢、高牌号冷轧电工钢等几十类高端钢产品,中高端产品占比在60%以上,广泛运用于石油石化、大型桥梁、军用船舶、核能电厂、航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不断涌现的精品加持,企业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

中国宝武新钢集团硅钢集控中心。林文韬/摄

数字赋能 流程再造

“刚进厂那会儿经常要冲上炉台靠人力作业,每天都是一身汗一身灰。现在多数时间是坐在智慧集控中心点鼠标,两座大高炉所有工位的运行状态全部显示在大屏幕上。如果高炉出现问题,控制系统会预先报警精准提示,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及时处理解决。”新钢集团炼铁事业部生产技术室主任邹永刚在2500m³高炉工作了十余年,他最大的感触是:大高炉越来越聪明了。智慧集控中心使人员优化率达到25%,年节约人工成本近200万元。

这场关于效率的革命,正是新钢“数智化”转型所带来的。近年来,新钢集团提出“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化工厂”目标,与华为、宝信软件、海康威视等国内外一流数字技术服务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动“数智新钢”建设。

通过一批信息化、数字化项目的实施,新钢已经构建起“质量一贯制管控、一级计划管理、一级成本核算”的统一平台,实现了厂内人、车、物的闭环和精细化管理,以及全流程工艺质量数字化管控和性能预测。

“新钢集团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方向,就是要让钢铁大生产拥有一个‘数字大脑’和‘智能身躯’,最终实现生产智能化、少人化乃至无人化。”新钢集团副总工程师、首席信息官、数智化部总经理兰志明告诉记者,新钢正在摸索“数字化+”的新路径,着力从技术上打通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孤岛”,在管理上实现各个系统、产线、工序的数据共享和指令快捷,最终以数字化的普及运用提高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

目前,新钢已经装备运行主要工序集控系统、平安新钢视频系统、运行稳定系统等数字管控系统。以智能检测化验、无人行车、自动取样、自动喷印打码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机器人和机械臂,广泛运用于原先的苦脏累险岗位,生产车间无人化、少人化越发普遍。

在数字化转型中,新钢营销系统还联合“欧冶云商”开展直播带货,形成线上线下交互式营销新体验,让新钢对接市场、服务用户更有深度、力度、温度和速度。

中国宝武新钢集团厚板全自动取样机器人工作场景。林文韬/摄

重组整合 重“新”出发

2022年11月,新钢集团迎来历史性时刻: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批复同意宝武与新钢集团的联合重组,新钢正式加入中国宝武大家庭。按照中国宝武提出的“新钢集团要成为中国宝武承担国家战略使命的排头兵和改革创新的标兵”要求,新钢立下“打造精品硅钢和高品质厚板全球双一流示范企业”的战略目标。

重组后的新钢得以重新优化资源配置,集中优势力量攻坚优势产品,提升产品研发效率,提高高端产能占比。

今年2月10日,新钢集团硅钢薄板事业部1580产线,轧制出合金含量接近5%的高合金双金属锯条背材用钢XGD6A,此举在行业内尚属首例;4月12日,新钢集团厚板特钢事业部3号转炉试生产一炉9Ni钢一次性成功,攻克“钢铁钻石”研发难题……

一项项不断刷新的研发“新高度”,见证着新钢集团融入中国宝武之后,转变观念、拥抱改革、坚持创新、强化对标激发出的内生动力。

以9Ni钢研发为例,多年来,新钢始终密切关注9Ni钢。今年2月,研发9Ni钢纳入厚板特钢事业部年度重要目标。这,既是对新新钢的一次挑战,更是对新新钢的一次检验——联合重组后大中心大事业部组织机构是否真正有其优势,钢轧一体化、产销研实体化是否真正起到作用,第七轮机构改革是否真正能够成就“创新的新”?

“必须说,确定研发2个月后就试生产成功,就是新钢第七轮机构改革创新有效的最好体现,”厚板特钢事业部资深首席师刘小林全程跟进,感触极深,“虽然9Ni钢难度极高,但研发过程中,我们都前所未有地有一种齐心协力、势如破竹之感!”

刘小林提到准备试生产的一段小插曲,9Ni钢废钢使用要求自产中板边角料,提出需求后第二天,两大车中板边角料就送至现场。“这种效率,在第七轮机构改革前难以想象。”

以前,因为内部不同单位考核导向不同,研发需求与生产需求产生矛盾,得由单位反复交涉才能解决。现在,钢轧一体化、产销研实体化,研发成为厚板特钢事业部共同目标,不同界面、不同工序都来主动帮忙解决难题,研发进程因此全面提速。

通过引入中国宝武进行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宝武集团在管理、技术、供应链、品牌影响力、渠道建设等方面持续对公司赋能,新钢自身得以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板块,打造核心竞争力。

对标先进,追赶一流,这是新钢始终不渝的追求。瞄准“打造精品硅钢和高品质厚板全球双一流示范企业”的全新战略,新钢正快马加鞭精心绘就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透视《长安三万里》的文化自信
万亿产业如何炼成
专访省委副书记、赣州市委书记吴忠琼
专访抚州市委书记魏晓奎
深刻认识江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准确把握江西发展的趋势性变化
权威解读: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篇章
莲花血鸭何以续写“菜肴故事”
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中的红色标语宣传战

研学热背后的冷思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