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准确把握江西发展的趋势性变化

蒋金法 当代江西 2023-09-19

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科学研判了江西发展的趋势性变化。这些趋势性变化折射了江西发展的问题导向,宣示着江西发展的主攻方向,锚定着江西发展的目标取向。


明确方位才能找准方向,把握大势才能赢得未来。在世情、国情、省情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局势严峻复杂的大变局中,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立足发展的主要矛盾,根植发展的基础条件,锚定发展的主要目标,聚焦“怎么看江西”“江西怎么看”这个命题,及时作出江西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信息化快速发展期、城镇化提质提效期、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期的判断。

省委准确把握新征程江西发展的趋势性变化,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篇章提供了科学依据,我们必须一体认识、整体把握。

8月14日,在赣州讯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从T1-T2全自动穿环机旁走过,该机器生产磁性元器件。才扬/摄 图源新华社

01

把握趋势性变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

理论逻辑:趋势性变化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有机体。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是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和基本规律。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经济基础和成长动力,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要素集聚和广阔需求市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并持续改变着城镇化的内涵,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动发展带动农业现代化并进而促进农业人口向城镇的集聚。为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实践中,需把握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变化趋势并协同推进。

历史逻辑:趋势性变化是江西长期以来累积的发展演进。在全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并联式”叠加发展的“赶超式”历史进程中,江西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也持续推进和不断拓展。2022年全省工业全部增加值超万亿元;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5%。同时,经济结构日趋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49年的68.6∶9.4∶22.2调整为2022年的7.6∶44.8∶47.6,1949—2022年全省城镇化率由9.50%逐步提高至62.07%,2022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5%。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持续发展与能量累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打下坚实基础。

实践逻辑:根据发展经济学和世界银行比较普遍认同的主要方法和指标,人均GDP超1万美元、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阶段,为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数据表明,江西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这个阶段的江西处于工业发展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和融合集群发展的阶段,叠加信息化的加速演进、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不断演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将更加注重追求发展质量和效益。然而,放眼全国、对标先进、对比周边,江西总量不大、结构不优、产业不强、创新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集中体现就是工业综合实力不够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不够深、城镇化进程逐步趋缓、农业现代化水平偏低等。为此,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信息化快速发展期、城镇化提质提效期、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期,是跳出江西洞察江西的综合考量。

8月15日在赣州市南康区拍摄的赣州国际陆港(无人机照片)。才扬/摄 图源新华社

02

明确趋势性变化的问题导向、主攻方向与目标取向

趋势性变化折射着江西发展的问题导向。当前,江西发展面临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的“双重使命”、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加快发展与维护安全的“双重挑战”,突出表现为江西新型工业化水平依然偏低,信息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依然偏弱,中心城市、城市群的承载能力依然偏小,支撑农业强省建设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依然偏慢,体现在主要指标上则是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到30%、研发投入强度仅1.8%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超40%、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等,这些现实问题成为江西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

趋势性变化宣示着江西发展的主攻方向。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工业化中后期,劳动力、资源等要素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将减弱,同时技术密集型产业在经济中的占比将上升。对江西而言,则要突出新型工业化的创新属性,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区域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领域。对江西而言,应以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重点,加快全省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步伐。人民城镇人民建、人民城镇为人民。对江西而言,应以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省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城镇化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对江西而言,就是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智慧农业赋能农业强省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加快向规模化、机械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趋势性变化锚定着江西发展的目标取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之一就是要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江西要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则需立足工业化中后期、信息化快速发展期、城镇化提质提效期、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期的趋势性判断,锚定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取向,抢抓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机遇,把握工业化的创新属性将更加凸显、信息化的融合特征将更加拓展、城镇化的质量导向将更加鲜明、农业现代化的科技赋能将更加深化的时代要求,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保持历史耐心又保持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深入实施产业升级战略、项目带动战略、科教强省战略、省会引领战略、治理强基战略,着力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江西实践中,不断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新境界。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研学热背后的冷思考
权威解读: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篇章
“嘉游赣”,“多巴胺”江西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背后逻辑
家居之都勇闯低空经济“无人区”
用全部心思和精力抓落实促发展
美丽江西进阶之路
将日本战犯送上绞刑架的江西法官
瑞昌“羽”众不同

张謇与江谦的师生情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