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林博彦:人类劳动力的高速公路 & 没想到这就是未来

昊美术馆(上海) HOW昊美术馆 2022-10-12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展期:2022年01月15日 - 2022年09月04日

艺术家:雷维托·科恩与图尔·范·巴伦(Revital Cohen and Tuur Van Balen)、 西蒙·丹尼(Simon Denny)、 fabric | ch、哈伦·法罗基(Harun Farocki)、尼古拉斯·拉马斯(Nicolás Lamas)、琳恩·赫什曼·李森(Lynn Hershman Leeson)、陆扬、林博彦、大卫·奥赖利(David OReilly)、帕奎硬件(Pakui Hardware)、乔恩·拉夫曼(Jon Rafman)、黑特·史德耶尔(Hito Steyerl)、施政、郑金亨(Geumhyung Jeong)

策展人:付了了

策展助理:孙明东、李心仪
地址:昊美术馆(上海)一楼,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277弄1号
主办:昊美术馆

首席赞助:APENFT基金会




昊美术馆(上海)当前展览“皮肤之下,机器之间”在技术于今天高度中心化、同质化、更加精密化、深度进入每个人的皮肤之下,却并不真正可知、可感、可思这一语境下,对“我们如何触摸机器?机器何以思考我们?在与机器的关系中,我们应该将自身实践放置在何种位置?”等问题展开探索。


本期内容将介绍参展艺术家林博彦(Lam Pok Yin),他在本次展览中展出作品《人类劳动力的高速公路》(2021)《没想到这就是未来》(2021)




参展艺术家



 林博彦 | Lam Pok Yin 


林博彦,1988年出生于香港,现就读于伦敦大学学院斯莱德美术学院。2010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建筑学院,2015年毕业于伦敦传媒学院摄影系。他的近期展览有:“……然后我们淹没于云”,Vanguard 画廊,上海,中国(2021年);“机器人与否”,Pole Gallery,伦敦,英国(2019年);“亲密满溢”, 巴比肯艺术集团信托,伦敦,英国(2019年);巴黎摄影展—光圈基金会摄影书奖入围展,大皇宫,巴黎,法国(2019年);“Hotsheet”,百货商店楼下空间,伦敦,英国(2019年);“中国当代摄影四十年1976-2018”,OCAT 深圳馆,中国(2018年);“复相·叠影”,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2017年);“无量:2016 年度第八届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16年);“危地马拉摄影节GuatePhoto公开招募作品展”,危地马拉城(2015年);“镜头之外”,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2015年)。




参展作品


 人类劳动力的高速公路 

Human Workforce Superhighway


林博彦 Lam Pok Yin

人类劳动力的高速公路 Human Workforce Superhighway, 2021

多频道录像装置 Multi-channel video installation

高清显示器,玻璃 HD Monitors, Mirror

尺寸可变 Dimensions variable

致谢艺术家与 Vanguard 画廊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Vanguard Gallery

昊美术馆展览现场,©HOW Art Museum



Mechanical Turk(土耳其行棋傀儡)源自十八世纪欧洲一台真人大小的人形下棋装置“The Turk” —— 发明者对外宣称它会自动下棋,并成功用这台机器击败拿破仑和本杰明·富兰克林等名人。而其实机器中藏着一个象棋高手,直接操控人偶的每一个动作,这个装置以人工实现了一个假想中的人工智能。


2005年,亚马逊首次引入了“人工的人工智能”的概念,把人类智能作为众包服务,创立了Mechanical Turk(www.mturk.com)平台。通过这个开放的服务外包平台,在人脑参与和判断方 面有需求的企业或个人用户可以在此发布任务, 把大量电脑处理不了的任务,透过电脑的界面外派给世界各地的外包工人,即“Turkers”。通常,平台上的任务乏味、重复且报酬相对较低。比如说:分析推特文章的意味和语气,判断照片里笑 容和语音的自然程度。也有一些情况,是因为要节约经济成本而决定雇佣这些在线“工人”而不用电脑程序。最后,部分由人脑生产的答案会被应用于训练机器学习的算法。这个网络外包平台,把工作和地理位置完全分离,形成一个全球化的人类智能劳动市场。作为数字经济、微工和众包平台的开拓者,亚马逊Mechanical Turk可以说是多维度极端异化的集中体现:(一)工人与生产产品的异化——被外派工作的工人对雇主、工作内容和自己产生的作用和意义通常全然不知;(二)工人与其他工 人的异化——这是一份零同事关系的工作,也无 法产生和其他工人直接的连接和组织;(三)工作环境的异化——工人需要将自己的电脑和生活 空间变成亚马逊平台的工作性延伸;(四)工人和自身的异化——工人所产生的服务很有可能会成为训练人工智能的材料,“反哺”可能在未来取代自己的人工智能。


林博彦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以任务发布者的身份参与Mechanical Turk,利用平台自身的机制去揭示它的结构和其中的权力关系:由于作品产出于平台本身,与平台运行逻辑息息相关,所以它们都指向劳动价值、科技平台上的权力关系、艺术生产与剥削等问题。在《人类劳动力的高速公路》作品中,林博彦向平台上的工人下达了以下的有偿任务:将正在工作的显示器关闭,把手机摄像头聚焦在屏幕上,然后慢慢退后以至可以拍摄到整个屏幕,以及屏幕所处的工作环境。在这个过程里,接受此项任务的工人的形象也会反射在半透明的黑色屏幕上。这些影片在十几个显示器内作为屏保循环播放;而这十几个显示器漂浮般悬挂于镜面通道中,工人们如同异次元的存在体被禁锢在狭小屏幕中。




 没想到这就是未来 

(And To Think...) This Was The Future


林博彦 Lam Pok Yin

没想到这就是未来 (And To Think...) This Was The Future, 2021

三频道录像装置 Three-channel video installation

26分48秒

尺⼨可变 Dimensions variable

致谢艺术家与Vanguard画廊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Vanguard Gallery



录像装置《没想到这就是未来》分三个章节。如果Mechanical Turk是一场对人类思维或人类特质的大规模勘测和系统化挖掘,那平台上的工人则处于这个工程的最前线——


林博彦在第一章节中,尝试利用从这个平台上收割的素材来建一个虚拟的纪念所,去纪念这些在开发新智能形式的过程里被忽视的隐形劳动。第二章节从三维虚拟空间跳出到林博彦的电脑桌面环境,逐渐牵涉到艺术家与工人的关系,以及作品的背景和语境。这一章节引用了微软当年那些用来宣传万维网的材料和文案碎片,来回顾上世纪末互联网发展初期的宏伟愿景,与近年来大家对早期互联网的怀旧情绪相映照。微软在推广Window 95时,推出全球性广告企划——“Where Do You Want To Go Today?”(今天你想去哪里)。视窗(Windows)和蓝天白云的意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暗喻互联网会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自由、开放和可能性。林博彦借由此隐喻在第三章节向工人发布了任务:拍摄他们身处的房间窗外的风景,并回答25年前的问题“你今天想去哪里”?浏览器的窗口起初被视为通往世界另一端的虚拟入口,然而在MTurkers平台所塑造的现实中,拍摄房间窗外风景的任务,却成为了网络劳工逃离虚拟工作场所的出口......





更多作品


林博彦,《这条街上没有礼拜场所》(There Are No Places of Worship on This Street),2021



林博彦,《一件日趋困难和无用的任务》(An Increasingly Difficult and Futile Task),2021



林博彦,《群居》(A city of 7 million),2012



林博彦,《你今天想到哪里去?(黄昏)》(Where Do You Want To Go Today (Evening)),2021




林博彦始终对技术、媒介与人互相作用的交汇处保持着持续的关注。因其在建筑和摄影方面接受的学术和实践训练,他乐于重新审视和拆解图像被制造、传播的过程。通过或戏谑,或诗意,或调皮的方式,他试图揭示这一过程背后隐含的权力机制及社会建构因素。在近期的创作中,他对互联网的长期兴趣让他的创作实践自然而然过度到了数字技术及产生的数据的相关平台、机制和逻辑。通过多媒体装置、行为表演和文本等呈现形式,他采用平台本身的语言以及“在地性”的研究方法,探究这些技术中的政治和个人意味。








林博彦,《小世界》(Our Little Worlds),2012-2013



在摄影作品《小世界》Our Little Worlds,2012-2013)中,这怪异的系列并不具有叙事性,也不着重于照片内人物的故事。画面中的人,以游离于人群的形式存在着。在暂时性的公共空间内,这些面目模糊的个体沉浸在自己的小宇宙之中,把自己从现实环境中割离,这也印证着拍摄者、观看者与这些个体之间处于无形隔膜的关系。



林博彦,《非固定光,以及回声》(lights unfixed),2013,上海 Basement 6 行为表演现场



《非固定光,以及回声》lights unfixed,2013)由八名参与者在艺术家的指导下,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通过现场同步声音装置进行行为表演。每个参与者都配备了一台由艺术家操作的手工相机。房间内一束光将周期性闪烁随后隐没。同一束光被蚀刻到8个不同的相机中,在不同的位置与角度。



林博彦,《当你没带相机时,怎么被拍照片?》(How to Have Your Travel Photos Taken When You've Lost Your Camera?),2013



在行为作品《当你没带相机时,怎么被拍照片?》How to Have Your Travel Photos Taken When You've Lost Your Camera?,2013)中,艺术家给自己定义了一个双重身份——没有照相机的摄影师,同时也是被拍摄对象。他期待被别人公开和坦率地拍摄,将自己战略性地放置在别人相机取景框中,有时还会直接要求路人为他拍照。得益于无处不在的摄像头和网上流传的海量图片,私人图片可以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被收集。这些由不同人拍摄的照片便成为艺术家在伦敦停留的全民记录。



林博彦&黄承聪,《我的书本即我的相机》(My Book is My Camera),2013



摄影作品《我的书本即我的相机》My Book is My Camera,2013)则涉及摄影者与媒介关系的考量,由摄影者亲手所制的书/针孔相机里,每页的文字与影像都载着光影与个人感受。艺术家在逐页都写上想法,并在每页同一位置将纸剪去,换上底片,再拍一张独一无二的照片。




林博彦,《功能性纪念碑》(Functional Monument),2014



基于伦敦国家美术馆的内部建筑语言,《功能性纪念碑》Functional Monument,2014)可视作一个作为该机构的权力及影响力延伸的可移动雕塑,通过产生特纳式的烟雾将其周围环境转变为大气的绘画。



林博彦&黄承聪,《两位业余摄影爱好者不合时宜的工具》系列(The Untimely Apparatus of Two Amateur Photographers),2015



由林博彦与黄承聪合作的《两位业余摄影爱好者不合时宜的工具》The Untimely Apparatus of Two Amateur Photographers,2015)获得了2016年三影堂摄影奖大奖。


“我们相信随着相机的操作变得自动和直觉化,对使用者而言,工具的运作原理——其潜在预设的规则变得愈加隐蔽。而图像被加诸语义的过程中,相机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相机的建构直接影像了我们可以拍摄的照片,从而也控制了我们观看和了解外部世界的方式。当我们放弃了解和批判制作影像背后的规则和限制,那么看似让摄影变得更自由的科技,其实可能限制了新的叙事方式和产生。所以在这系列里面,我们尝试从制造影像的工具、方法和过程入手,去解构和反思摄影的根本元素。作品里使用看似古老的技术——这不是出于怀旧,而是因其灵活性更能阐述相机在拍照时扮演的角色。我们尝试挪用和颠覆说明书中的影像语言:扮演着相机的操作者,看起来在示范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但实际却入侵了设备,赋予他们新的功能。”[艺术家林博彦&黄承聪自述,源自三影堂Plus3Gallery]


林博彦个展“……然后我们淹没于云”展览现场,2021,致谢Vanguard画廊



2021年,林博彦在Vanguard画廊呈现的首次个展“……然后我们淹没于云”… and then we submerged in clouds)中展出其全新作品,包括影像及装置等媒介。此次作品系列林博彦着重以在地的采样、收集和陈列的方法,去观察万维网早期的人本理想在新自由主义下解体后的碎片。他所收集的,一方面是微软当年那些用来宣传万维网的材料和文案 ;另一方面是个人的回忆和经历,包括近年对于早期万维网的集体乡愁,以及艺术家通过亚马逊所创建的云端人类智能众包平台,“土耳其行棋傀儡”(Amazon Mechanical Turk,简称 MTurk),发出有偿任务而收集到的素材。这两支脉络各自延伸,又彼此互指。[Vanguard Gallery展讯]





参考资料:

艺术家林博彦官网

https://lampokyin.com/

Vanguard Gallery官网

http://www.vanguardgallery.com/zh/category/lam-pok-yin/artists-biography-lam-pok-yin/

《艺术家 | 林博彦创作集锦》,©Vanguard Gallery

https://mp.weixin.qq.com/s/k4hjGPZkvUrRQxGCSp463A

《展览 | 林博彦个展“……然后我们淹没于云”》,©Vanguard Gallery

https://mp.weixin.qq.com/s/WbDsAWw-Y3TxPFUVNKwaxA

“无量:2016年第八届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官网

https://www.threeshadows.cn/cn/exhibitions/88/works/image1875/

《三影堂+3画廊 X 影像上海艺博会 | 参展艺术家林博彦&黄承聪》,©三影堂Plus3Gallery

https://mp.weixin.qq.com/s/JF1S7kgtdbIOU0mUdoYpog


展览补充阅读链接:

HOW 新展预告 |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HOW 新展 | 在“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HOW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新展终极剧透已来!

HOW 新展 |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今日正式开幕

HOW 在线展览 |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往期参展艺术家推荐: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帕奎硬件:育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乔恩·拉夫曼:ᖴᗩᑕIᗩᒪᔕ I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尼古拉斯·拉马斯:非线性历史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雷维托·科恩&图尔·范·巴伦:不朽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郑金亨:维护中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陆扬:独生独死,Hello World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琳恩·赫什曼·李森:无限引擎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西蒙·丹尼:去中心化生命游戏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施政:雾晨(日常)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fabric | ch:未来过去式平台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黑特·史德耶尔:破窗之城




关于策展人

 付了了丨Fu Liaoliao 


付了了是一位策展人、写作者。她的策展研究围绕历史、经济、技术语境下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批判而展开,涉及技术发展与人类处境、公共空间的功能及其边界、参与式艺术实践等。她近期策划的展览包括“暗光”(2020/2021)、“被打断的饭局”(2020)、“严肃游戏”(2019)、“流动者会议”(2017)等。她亦为Thomas Hirschhorn、何子彦、厉槟源等艺术家策划个展。她目前担任昊美术馆展览总监。




-

图文致谢艺术家与Vanguard画廊

文字整理 / Chan & Ying

编辑 /Cha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