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施政:雾晨(日常)

昊美术馆(上海) HOW昊美术馆 2022-10-12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展期:
2022年01月15日 - 

艺术家:雷维托·科恩与图尔·范·巴伦(Revital Cohen and Tuur Van Balen)、 西蒙·丹尼(Simon Denny)、 fabric | ch、哈伦·法罗基(Harun Farocki)、尼古拉斯·拉马斯(Nicolás Lamas)、琳恩·赫什曼·李森(Lynn Hershman Leeson)、陆扬、林博彦、大卫·奥赖利(David OReilly)、帕奎硬件(Pakui Hardware)、乔恩·拉夫曼(Jon Rafman)、黑特·史德耶尔(Hito Steyerl)、施政、郑金亨(Geumhyung Jeong)

策展人:付了了

策展助理:孙明东、李心仪
地址:昊美术馆(上海)一楼,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277弄1号
主办:昊美术馆

首席赞助:APENFT基金会



昊美术馆(上海)当前展览“皮肤之下,机器之间”在技术于今天高度中心化、同质化、更加精密化、深度进入每个人的皮肤之下,却并不真正可知、可感、可思这一语境下,对“我们如何触摸机器?机器何以思考我们?在与机器的关系中,我们应该将自身实践放置在何种位置?”等问题展开探索。


本期内容将介绍参展艺术家施政(Shi Zheng),他在本次展览中展出作品《雾晨(日常)》Frosty Morning(Daily), 2021)




  施 政 | Shi Zheng  


1990年出生,201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2019年获得芝加哥艺术学院硕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上海和纽约。施政的创作形式涉及视听装置、电子音乐以及现场演出,开展一系列以模拟和“机器视觉”为出发点的艺术实践,通过扩充观众视听通感体验,体现其对技术哲学、数字漫游和“潜在时间”的持续思考。


施政在集中创作个人作品的同时,也和其领域内的优秀艺术家进行合作。2013年他与能火、王志鹏、翁巍共同成立媒体艺术小组RMBit(人民比特),结合当下的社交媒体现象进行创作。他和能火也是 Audio-Visual 演出团体 OSC(Open Super Control)的成员。


其个人与合作作品也曾多次出现在国内外重要的美术馆、艺术机构、媒体艺术节中,包括上海油罐艺术中心、银川当代美术馆、Sound Art China(中国声音艺术大展)、FILE Electronic Language International Festival、Ars Electronica(奥地利电子艺术节)、伦敦当代艺术中心、都灵Castello di Rivara美术馆、伦敦The Lumen Prize、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 OC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馆。




《雾晨(日常)》 Frosty Morning (Daily)

施政 Shi Zheng

2021

影像装置 Video installation

尺寸可变 Dimensions variable

致谢艺术家与艾可画廊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AIKE 


《雾晨》Frosty Morning,2018)开始于艺术家对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的研究,在深度学习中,可以通过使用视频序列帧训练神经网络,使其预测并且生成未来的图像。基于这样的系统框架,艺术家采集了过去六年的《纽约时报》首页,按照时间线排列后作为数据集,训练神经网络,通过这一过程审视数据并进行针对图像的线性叙事。经过大量的迭代学习,神经网络被训练成为可以无限生产的“报纸生成器”,但因为数据集的线性排列和原本系统架构的设计,使得神经网络的行为实质是在尝试预测未来。


施政,《雾晨》,2019


《雾晨(日常)》Frosty Morning(Daily),2021)作为《雾晨》系列的延续,此次艺术家将这些由神经网络生成的《纽约时报》动态图像置于电脑模拟出的日常生活场景中,这些场景多取材于艺术家平时收集的图片资料,在其中报纸虽是视觉中心,但更像是在不经意的偶遇下瞥见的日常画面。




施政,《Offset》,2014


作为媒体艺术家,施政的创作形式涉及电子音乐、Audio-Visual装置以及现场演出,其作品往往通过电脑技术尽可能地扩大观众视听通感体验,在其中声音与影像是一体存在的两面,缺一不可。


从作品《Offset》(2014)开始,他更加沉迷于屏幕内部所建构的虚拟景观,在完全由电脑程序所生成的虚拟世界中,他不仅仅是创造者,更像是坠入其中的漫游者,最终融合颗粒化的声音和影像呈现给观者他所独自漫游其中所产生的冷寂的感受。系列作品《Nimbus》(2015-)则用截然不同的观看视角去描绘一个被光所赋形的云气,通过屏幕空间内构建虚拟雨云状态,从而更加完美的捕捉气态漂浮物流动变化的细节。


施政,《Nimbus》,2015


“I am the Alpha and Omega,

the First and Last,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行星编年史》Planet Chronicle,2016)是一段狭长的三角形影像,如彗尾般从大地深处到来。影像以24个希腊字母的含义作为叙事结构,从一个非人类的视角观察着一颗未知行星的运动。地震、火山、海啸等自然灾害在这颗行星上就如同一个正在发生的动作,都会消失在时间尽头。观众将永远无法取得观看这段影像的正确视点,所有角度的观看都必将带有强烈的透视,从而取得一个无限的视角。


施政,《行星编年史》,2016

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现场


作品《余烬》Embers,2017)通过巨幅空间影像和震撼的声音效果得以完整呈现,不止造景,更意在造境。观者面对作品时,近似自然又超越现实的景象更倾向于使人产生陌生感,这种置身此地却无法真正沉浸其中的观感也正是作者所期望的。


施政,《余烬》,2017


施政受到美国激浪派艺术家艾莉森·诺尔斯(Alison Knowles)的作品《灰尘之屋》(The House of Dust,1967)启发, 作品《天体寓言》Celestial Fable,2017)将 “天体” 作为 “程式” 的一种隐喻,并对其本体所处在的空间、时间,包含的介质,以及情感进行发问。作为最早有记录的计算机生成诗歌之一,艾莉森·诺尔斯利用程序语言展现了词汇随机并置的无限可能性。同样的,在《天体寓言》中,艺术家设定了一个符合语法结构的机制,使四组特定文字中的独立单元得以持续不断地随机相遇并排列组合,生成一组无止境的诗歌序列,于各段落描述天体的状态、坐标、由情绪所带来的运动,从而指向不同的自然现象。《天体寓言》同时也是正在进行中的“行星编年史计划”的一部分,包含了诗歌、声音、模拟等形式,诗歌中每个独立的段落将同时触发一个未知星球的事件。


施政,《天体寓言》,2017

AIKE展览现场


在沉浸式声音和影像装置《visioning versioning I》(2019)中,艺术家虚构了一个不断下沉的海底景观,试图在缓慢的“垂直时间”中,通过颗粒化的声音与影像创造出一种纯粹的感知体验。人们身处其中,仿佛自身已沉入海底,随自由波浪起伏,感受点滴间的细微变化。


施政,《visioning versioning I》,2019

上海K11展览现场


四屏影像装置作品《Umwelt》(2019)的主要视觉部分采样于崇明岛的东平国家森林林公园,通过数字技术将⾃然景观重建,在从“自然”⾄“科技”的转译中呈现这种“超真实”的景观。同时,连接并⽀撑四个屏幕的⽀架结构作为⾃然中“树⽊”的隐喻,⽀撑着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的不断交换与传递。在这平⾏的“仿真”现实中,作品试图通过对工业化都市中的森林进⾏“复制”和再现,进⽽探讨在当下⼈类影响的科技时代中“自然”的真实性的问题。[UNArt 艺术中心,《[实验室] 施政:“不存在”与“超真实”交界的行进者》,执行编辑:赵玉]


施政,《Umwelt》,2019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毛马仓库展览现场


系列作品《模仿者在跳舞》The Imitator Will Dance,2020)以探索神经网络及其创造潜力为主题,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中的对抗生成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GAN)进行创作。对抗生成网络通过模仿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集,经过不断的训练结果,艺术家通过数据编排、参数调整等进一步的控制,希望在此作品中利用神经网络生成更加异样(uncanny)的潜在图像,于时间的框架中缓慢运动,如梦境般难以辨明。


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的展览“C”数字交互艺术实验(2020)现场展出作品版本,以参展的另一件音乐影像作品《C》的舞蹈影像作为数据集来源,及其在大量迭代学习后产生的图像不仅是对舞者姿态的模仿,也是对舞蹈行为意识的一种再次模拟,然而机器始终无法真正还原被模仿的本体。绘制于墙面的图示部分则对于数据系统中潜在的“身体”(body)进行了语境化的描绘。


施政,《模仿者在跳舞》,2020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展览现场


在作品《自由落体》Free Fall,2020)中,由计算机模拟而成的纯白面膜无限下坠,纵向连接的显示屏幕呈现了作品自上而下的观看视角。作品的另⼀层画⾯则由机器视觉识别系统构成,即对影像内容的监控与识别,系统根据⾯部识别算法判断画⾯中坠落的⾯膜是否与⼈脸的特征吻合,蓝⾊显示框内,不断在“0–1”区间浮动的数值则 代表了被机器辨别出的 “⼈” 与 “真实⼈类” 的近似值。在当下被机器与算法观察、研究、分析的世界⾥, 视觉机器(vision machine)⽆处不在,⽽视觉图像也逐渐成为⼀种计算产物(computational product),影响着⼈类的⾃然视觉以及⼈类理解世界的⽅式。⼈的⾃然视觉不得不被计算机视觉 (computer vision)混合、控制,算法程式化地将复杂的⼈脸信息转化为数据、过度简化了⼈类⾯部的多 样性,因此作品中坠落的“⾯膜”既是对⾯部处理、数字滤镜等产物的物理体现,也是数据洪流时代中“⼈”的缩影。 


施政,《自由落体》,2020

想象力学实验室展览现场


2021年,施政的首个画廊个展“沙盒”Sandbox在AIKE展出,呈现其近两年来使用NFT确权的一系列影像作品。展览包含与沙盒的运行机制极为相似的高度自由性、虚拟性、非线性,以及秩序下的放权,并延续了艺术家对模拟(stimulation)和“机器视觉”(machine vision)的持续关注。与他以往的工作方式不同的是,施政直接将已编码的游戏产品作为载体,将虚拟世界和创作空间的隐喻嵌置在沙盒中。具体而言,艺术家截取了谷歌地图中的实景地点,在营造类游戏《城市:天际线》(Cities: Skylines)中重建相对应的虚拟场景。


由24件系列影像作品《停悬于汇集处》Hovering at the Convergence of Entrances and Exits (No.1-No.24),2021)组成的庞大网格矩阵占据了画廊的中央空间,该系列以纪念碑(monument)的姿态示人,同时也如巨幅监控器一般接受观众的审视。艺术家模拟的建筑场景(大部分为立交桥和高速公路)在单个影像中再现,展示了单一类型的工业基建的不同实例。交通工具作为画面中唯一的运动变量,通过艺术家预设的路径,形成有序组织的一连串移动视界。在剥离影像的叙事性后,施政以一组自我指涉的序列结构将观众抛入“潜在时间”中的失神状态。


施政,《停悬于汇集处》,2021

AIKE展览现场


区别于上世纪60年代由贝恩德和希拉·贝歇夫妇(Bernd & Hilla Becher)领导的摄影类型学(typologies),施政希望以机器之眼达到一种超越“无表情拍摄”的新的客观性。机器如何代替人眼对目标进行捕捉、跟踪和测量;如何在不同媒介中对图像进行转译并插入多重“观看”的视角,都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不断体察的主题。在这一渐进的逻辑顺序中——建筑物,实景地图,游戏,模拟,屏幕,再到观众——施政揭示建筑物的“远程在场”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被观看之物的逐层抽象。








*非特别注明图文均源自艺术家官网与艾可画廊


  参考资料:

艺术家施政官网

https://www.shi-zheng.net

AIKE艾可画廊官方平台

https://mp.weixin.qq.com/s/r3ZFLPO4vh4aHyoPApdCuw

https://mp.weixin.qq.com/s/lINJwKDYhGcYW11XqIEXGg

https://mp.weixin.qq.com/s/mrxCZg97-5VQP36-ajyLPg

https://mp.weixin.qq.com/s/ld5WN8ydhPG0IJW9TFwn8Q

UNArt 艺术中心,[实验室] 施政:“不存在”与“超真实”交界的行进者,执行编辑:赵玉

http://www.unart.org.cn/cn/category/article-list/detail!sz


  展览补充阅读链接:

HOW 新展预告 |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HOW 新展 | 在“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HOW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新展终极剧透已来!

HOW 新展 |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今日正式开幕

HOW 在线展览 |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往期参展艺术家推荐: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帕奎硬件:育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乔恩·拉夫曼:ᖴᗩᑕIᗩᒪᔕ I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尼古拉斯·拉马斯:非线性历史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雷维托·科恩&图尔·范·巴伦:不朽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郑金亨:维护中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陆扬:独生独死,Hello World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琳恩·赫什曼·李森:无限引擎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西蒙·丹尼:去中心化生命游戏




关于策展人

 付了了丨Fu Liaoliao 


付了了是一位策展人、写作者。她的策展研究围绕历史、经济、技术语境下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批判而展开,涉及技术发展与人类处境、公共空间的功能及其边界、参与式艺术实践等。她近期策划的展览包括“暗光”(2020/2021)、“被打断的饭局”(2020)、“严肃游戏”(2019)、“流动者会议”(2017)等。她亦为Thomas Hirschhorn、何子彦、厉槟源等艺术家策划个展。她目前担任昊美术馆展览总监。




-

海报设计 | 李旭蕾、蔡中书

文字整理 & 编译 | Cha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