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夙的科技世界

科技

对于美国登月造假论,懂科学的人能做什么?

五一“长假”之后,我忙于阅读、翻译和写作,对社交媒体上的热点话题没怎么关注,所以当“美国登月造假论”突然从四面八方冒出来的时候,我一时也有点懵。赶紧在网上查了一下,才知道是因为2024年5月3日,中国成功发射了“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并在8日顺利进入环月轨道。这样的“大国重器”,理所当然会得到主流媒体大规模宣传,也正是这些宣传引发了“美国登月造假论”在网络上的传播高潮。“嫦娥六号”登月示意图(中国国家航天局版权所有)
5月19日 下午 8:32
社会新闻

删文致歉通知

今天下午,单位领导约我谈话,告诉我有人通过12345热线,投诉我8月24日发表在这个公众号上的文章《关于日本排放核废水的问题》中有不当言论,并给我看了相关投诉信息。
2023年8月28日
教育与学习

练习题参考答案(以及其他评论)

各位读者朋友,周日好!我在上一篇文章《浅析日本核废水排海讨论中的常见话术》的末尾给大家出了一道练习题,是微信用户“对方正在长头发”给我发的长篇留言。我请大家分析其中的话术和逻辑谬误,并允诺会在下一篇文章中提供答案。感谢有关部门不封号之恩,让我有了继续写“下一篇”文章的机会。下面就是我个人的分析。
2023年8月27日
新闻

浅析日本核废水排海讨论中的常见话术

前天(8月24日)晚上我写的有关日本排放核废水的文章,引发了评论区的热烈留言。我在后台一共收到340多条留言(不算对留言的回复),但在前台主要只放出了反对我的留言,因为我有个想法,如果这篇文章能够坚持到今天,那我会用这些放出来的反对留言作为可贵的素材,给大家分析一下中国当前的所谓“小粉红”(保守民族主义者)的主要话术,让大家充分了解和感受一下当前中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心态。就批判性思维的学习而言,任何教材都比不上用新鲜热乎的素材做出的现场分析。
2023年8月26日
环境新闻

中式废土

昨天有关日本排放核废水的文章,不出意外引发了评论区的热烈留言。由于精选评论数量的限制,我主要只放出了反对我的评论(支持我的读者,好意我心领了),比如有一位读者激动地说:“你可以加我微信,我出100万,你连续吃一年的福岛周边海域海产品,可以律师公证!我在你这个自媒体上已经浪费很多时间精力了,不想太多纠缠。我的身家足够兑现这个承诺!明白?”
2023年8月25日
被用户删除
环境新闻

关于日本排放核废水的问题

地震和海啸首先是天灾,但天灾并不必然会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最为严重的7级(特大)核事故,因此这里面必然有人祸。然而对于这场巨大的人祸,如何妥当地善后,却可以反映不同的价值观。
2023年8月24日
其他

保卫我们的现代生活

正好这几天,朱宇昂利用暑假的机会回国,考虑到辰山植物园离上海市中心太远,大热天出行不便,于是我们就定在环球金融中心见面。我送了他一本我刚出版的译作《魔豆》,他也送了我一本《人的演化》(Die
2023年8月6日
其他

我个人的十大历史学习热点

同样,我平时也并非不关注历史。恰恰相反,我从硕士时期攻读历史地理学开始,就一直在从事历史的研究和学习。当然,走上现在这个工作岗位之后,已经没什么精力开展严格的研究了,但学习还是一直在继续的。
2023年7月23日
其他

爱惜母语健康,少用比喻说理

我在6月7日的公众号文章《写于高考日》中批评当下的中国大学打着“课程思政”的旗号,以所谓“比喻论证”的形式,向包括理工科在内的学生灌输反现代的巫术思维。发布后,有读者留言:“请问有什么方式自救自学,瓦解巫术对自我个体的入侵。……我想求解药。谢谢。”
2023年6月10日
其他

写于高考日

6月3日,“第三届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在哈尔滨的东北农业大学召开。我是怎么知道有这么个研讨会的呢?因为第二天,有与会者拍摄了其中一个会场报告的照片,发了朋友圈,然后这照片辗转流传,被我看到了。在这个报告里,某农业大学生科院的一位副教授展示了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设计,把ATP合酶比作佛祖拈着一只莲花的手,并配以如下的打油诗:
2023年6月7日
文化

笑果文化的最可恶之处

memory])。内隐记忆是一种潜意识的记忆,比如骑自行车时使用的调节身体姿势的一整套技巧,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记得这些技巧,也很难表述出来,但到了合适的时刻却能“不由自主”地运用起来。
2023年5月17日
其他

整整三年了

2022年12月7日下午15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主题为“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新闻发布会。在此之前,下午13点多,国务院先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也就是此前国外媒体已经纷纷报道过的所谓“新十条”。至此,中国内地的抗疫策略彻底转向。
2022年12月7日
其他

我的小忆

最近国内出了一些事,舆论好不热闹,一个热门话题就是怀念20世纪90年代,其中似乎以音乐影视行业的从业者居多,就像今年4月份,在一篇叫《我无比怀念2019年》的网络热文的带动下,一堆人也都纷纷缅怀起那个还没有疫情的年份。
2022年12月1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知己知彼,才能做好知识传播

关于中国受众的特点,其实还可以分析更多,这里就不再多说了。最后我要强调的是,这都是我个人的观点,是从我个人的视角所见,谨供参考,希望能够对有志于科学传播工作的朋友有所帮助。
2022年11月11日
其他

南京一日记

活动于下午两点半开始,基本顺利,主题是介绍北大出版社的两本博物学类新译著《风的历史》和《菜园简史》。三位嘉宾中,一位是曲晓蕊老师,是原生艺术研究者,也是《风的历史》译者,另一位则是艺术家郭海平老师。
2022年11月2日
其他

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按】2022年9月17日上午,我应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李昕升副教授的邀请,在他主持的“植物史科普——我们应当如何开展?”在线会议上做了发言。遗憾的是,由于那天上午必须参加一个颁奖仪式,无法推辞,我只能事先录制视频,请李老师在开会时播放。本文就是对视频发言内容所做的整理扩充。
2022年10月17日
其他

赛先生就在人群中,但你可能不认识

五一劳动节那天晚上快8点的时候,我在公众号上发布了《五一劳动节,我去看了小区外面的草》一文,无非就是记述自己一个月来第一次走出小区的所见所感。但到11点多,这篇文章就不见了,成为我今年第4篇因为“违规”被勒令消失的公众号文章。后台数据显示,到此文消失时,阅读量只有5,436。虽然这只是篇随感,但我写的时候还是用了点心,所以颇觉得遗憾。
2022年5月4日
其他

我眼中的连翘和金银花

4月10日,总部在上海的网站“观察者网”下设的“睡前消息”视频栏目出了一期新节目,叫《世卫组织“推荐”连花清瘟,谁告诉你的?》。主持人任冲昊(网名“马前卒”)在其中痛批了借着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大发横财的连花清瘟胶囊。万达集团董事王思聪(该集团创办人及董事长王健林之子)随后在微博上转发了这则视频,称:“证监会应严查以岭药业。现在在中国能看到一个严谨、敢于求证、有良心、敢说真话的媒体,实在实在是太难了。”
2022年4月17日
其他

总有一天,我们会承受伤害人心的代价

再如,为什么我们可以对机器人呼来喝去,而不怎么怜悯它们?因为它们那种机械冰冷的外表让人觉得缺乏感受性,但它们一定程度的能动性却让人觉得负有义务。
2021年11月15日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关于默沙东和辉瑞的新药

年底了,各种事情比较多,一时顾不上更新公众号,有读者关切地问:没有被禁言吧?很感谢大家关注,所以今天说什么也要写点东西。最近我发了一些与抗病毒药有关的微博,就把它们拼起来写个小文吧。
2021年11月6日
其他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2021年的气候异常,是稍有常识的人都能体会到的现象。进入10月以来,包括上海在内的东南广大地区气温偏高,迟迟不肯入秋。这种反常天气也体现在植物身上,就是本来早该开花的桂花一直不开,而不该开花的樱花却在这时节二次开花了。虽然樱花里面也确实有年年秋季都会二次开花的“冬樱”类品种,但今年不光是冬樱,连不是冬樱的河津樱、染井吉野等一般品种也在稀稀拉拉地开花,这不免让人担心明年春天的盛花景观是否会受影响。
2021年10月15日
其他

性感狗头,在线发牌(黑桃篇)

两年前,我做了中医逻辑扑克1.0版,是以54张扑克牌的形式,从中医支持者的常见言论中取材,对批判性思维(critical
2021年9月9日
其他

“香水柠檬”是什么?

我不是园艺专家,上面查到的资料不一定百分百准确,仅供参考。但我接下来的感想是百分百真实的。这样一个引进国内多年的新优品种,在境内中文网上竟然查不到真实信息,几乎全是虚假资料的拼凑,这到底是谁的责任?
2021年6月29日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是谁让我们吃得太饱了?

写到这里,请允许我把上面提到的人名再默写一遍:谢华安,颜龙安,张先程,李必湖,冯克珊,朱英国,周开达,石明松,杨守仁。我承认,在我写这篇文章之前,他们的名字我是默写不下来的,这是我的错。
2021年5月22日
其他

别抢了,樱花真的是日本的

2016年樱花季,发生了更狗血的事。武汉市一家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居然跑到日本首都东京,在著名闹市区涩谷街头的电子屏幕上打出广告,大言不惭地说武汉是“世界樱花之乡”,还欢迎日本人去武汉大学赏樱。
2020年2月26日
其他

有关同性恋心理的一些基本共识

7年,Y染色体制造的一种叫NLGN4Y的蛋白质被认为就是这种引发母亲免疫反应的物质[05]。不过,这个理论的论证虽然看上去热热闹闹,但这种"哥哥越多越容易成为男同"的现象是否普遍存在,本身还有疑问。
2018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