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赛先生就在人群中,但你可能不认识

刘夙 刘夙的科技世界 2022-05-06

  五一劳动节那天晚上快8点的时候,我在公众号上发布了《五一劳动节,我去看了小区外面的草》一文,无非就是记述自己一个月来第一次走出小区的所见所感。但到11点多,这篇文章就不见了,成为我今年第4篇因为“违规”被勒令消失的公众号文章。后台数据显示,到此文消失时,阅读量只有5,436。虽然这只是篇随感,但我写的时候还是用了点心,所以颇觉得遗憾。

  我其实不太关注公众号的流量数据,但凭借最近一些文章的阅读情况,也发现每天早上七八点的时候,会有一个阅读高峰。这样说来,如果我每天早上发布文章,可能读到的人会多一些,但这不太符合我每天的工作安排。我一般都是白天工作,到晚上才会挤一点时间来写公众号。密涅瓦的猫头鹰总是在傍晚起飞,非要强迫它违拗天性,一清早就飞,似乎也没必要。

  就好比今天是五四运动爆发103周年,我又有了点随感,但照例还是白天先工作,晚上8点多才有了点时间来写这篇文章。

  五四运动有广狭两义。狭义就是指1919年5月4日开始的反对北洋政府接受巴黎和会制定的《凡尔赛和约》的爱国运动。广义则把“新文化运动”也包括起来,是20世纪10年代末20年代初中国社会上所掀起的整个思想文化革命的总称。狭义五四运动是在广义五四运动的背景下发生的,二者密不可分,所以今天一提到五四运动,除了“火烧赵家楼”等具体生动的场景外,人们总还会想到那时候提出的两个拟人化名词——德先生赛先生

  德先生即“德谟克拉西”,是英语“民主”(democracy)一词的音译;同样,赛先生即“赛因斯”,是英语“科学”(science)一词的音译。不过,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除了英语之类已经不分名词性属的语言之外,在仍然区分名词性属的欧洲语言中,“民主”(如法语democratie,德语Demokratie,俄语демократия)和“科学”(如法语science,德语Wissenschaft,俄语наука)这两个词大都是阴性,而不是阳性,所以似乎更适合称为“德女士”和“赛女士”。

  不管是先生还是女士,自从1919年1月15日陈独秀首先向中文引入这两个拟人化称呼之后,这两位洋人历经艰难,总归还是在中国扎下根来。一百多年后,总的来说,中国人还是挺欢迎这二位的。然而问题在于,他们虽然经常出现在人群中,但大部分中国人是认不出来的;反倒是一些把自己刻意打扮成他们那种样子的冒牌货,趾高气扬招摇过市的时候,经常被误当成本尊。

  那些会导致本文成为今年第5篇被404的文章的例子,我就不举了,只举一个我最近关注的例子——人格分类。

  这几年,一种叫MBTI(英语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的简称,即“迈尔斯-布里格斯人格分类指标”)的人格分类法在简中网络上很火,什么ISTJ,什么ENFP,这8个字母的很多组合都成了热门词语。

  最近,这种人格分类法又蹭上了那位已经回到美国的冬奥会冠军谷爱凌的热度。据说谷爱凌承认自己是INTJ人格——也就是说,在内向(Introversion)还是外向(Extroversion)的维度上,她是内向型;在感觉(Sensing)还是直觉(Intuition)的维度上,她是直觉型;在思维(Thinking)还是情感(Feeling)的维度上,她是思维型;在判断(Judging)还是知觉(Perceiving)的维度上,她是判断型。又据说,这种INTJ人格是天才类型,一百个人里才出一个云云。

  MBTI如此火爆,说明中国人确实很关心人格分类问题。人格分类又是现代心理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而现代心理学毫无疑问是科学,因此这又一次说明,中国人确实很欢迎赛先生。但问题在于,真正的赛先生并不怎么讲MBTI。

  我一直认为,自然科学也好,社会科学也罢,真想入门的话,最好不要上来就看原典,而应该先从优秀的教科书看起。所以要了解演化论,用不着一上来就看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那样反而会走弯路;要了解人格心理学,也万万不要看什么弗洛伊德、什么荣格,而应该找一本人格心理学的好教材。我个人推荐《人格心理学——人性的科学探索(第2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这本书才是真正的赛先生的诚意之作——当然,不是中国人写的。



  翻开这本书的第3章“特质与特质分类”,它会从科学的角度告诉读者,对于严肃的人格研究来说,最重要的是了解其研究方法,知道主流人格分类法是建立在学界大量辛苦的前期工作基础之上,而且禁受住了许多检验,才成为较多心理学家接受的共识。

  目前的主流人格分类法是五因素模型(five-factor model),通常也称为“大五”(big five)模型。按照一种常见的问卷调查表的用语,人格具有5个彼此独立的维度:

  (1) 经验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是否对新事物抱有好奇,更愿意挑战旧想法,更有创造性?

  (2) 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是否愿意遵守规则、努力工作、守时守约?

  (3) 外向性Extraversion):是否愿意与人打交道,喜欢聊天,发挥领导作用?

  (4) 随和性Agreeableness):是否与人为善,避免与他人发生争吵等冲突?

  (5) 神经质性Neuroticism):是否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焦虑和沮丧?

为了帮助人们记忆这5个维度(所谓“大五人格”),英文世界常常用上述5个名称的首字母,拼成OCEAN(意为“大洋”)或CANOE(意为“独木舟”)两个缩略词。

  五因素模型的提出,经过了心理学界的几十年努力。首先,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既然对社交来说非常重要,那么在自然语言中,就一定会存在描述各种人格的词汇。对这些词汇加以梳理,便可以概括出各种人格特质;越重要的人格特质,描述它们的近义词就越多,也越能在不同的语言中找到相同的描述用语(也就是具有“跨文化普适性”)。

  于是有心理学家拿来大部头的英语词典,耐心地把其中所有描述人格特质的词(多达1.8万个!)摘出来,然后加以分类。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这些人格心理学的先驱已经努力地把人格特质用语概括成了35个大类。随后,又有心理学家再把它们简化为5大因素,五因素模型就此成形。

  此后,心理学界又用了几十年时间对五因素模型做了大量实证的统计研究,越发证明了这个模型的可靠性,特别是表明用这个模型可以相对较为准确地预测个体行为;近年来,它又得到了遗传分析的支持,和演化心理学的解释。

  当然,五因素模型也并非尽善尽美,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但无论如何,如果要提出更有解释力和预测力的模型,那就必然要兼容五因素模型,或者干脆以它为基础加以改进,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科学进步(至少在库恩所谓“常规科学”阶段是如此)。

  《人格心理学》这本书也提到了MBTI,但只有一页多一点的篇幅。作者用了比较客气的语气,指出了MBTI的最大问题:无视人格特质在各个维度上都是连续变化的光谱,故意要简化成两个极端。这种过度简化带来的一大后果就是,在完成测验问卷时,有时候只是一道题目的回答不同,就会导致人格类型发生180度变化(比如从外向变成内向),结果不够稳定。也正因为如此,实证研究表明,这种测试的结果其实很难有预测性,实际上并不能实现这套测试的设计者初衷——用来评估一个人是否适合某个商业职位,是否有领导才能。

  而如果你去外网上搜一下,还能找到更多的批评,比如对人格因素的概括严重不全面(相比大五人格来明显缺少神经质性维度);调查问卷设计很糟,常常调查不了它真正要调查的特质。还有两位心理学家的评价更简单粗暴,干脆说它就是“伪科学”(我疑心他们和我一样,都属于大五人格中的低随和性类型)。总之,MBTI的火爆,只能说明这个社会需要一种容易理解的人格分类方法,用作社交谈资;至于它是血型、星座还是貌似科学的MBTI,反倒无关紧要。

  我想这个MBTI的例子已经显示得很清楚了:虽然赛先生就在你身边,每天都与你擦身而过,但他基本不会主动来找你。你仰慕他的名号,想在茫茫人海中找他,结果却因为没有经验,往往只能找到冒牌货。这就是我们今天面对的残酷现实。

  当然还有一个更残酷的现实:也有一些人,有感于赛先生的真相不被众人所识,于是甘愿做引荐人的工作,主动把真正的赛先生介绍给需要他的人。但是近年来,连这些引荐人都出现了大量冒牌货,真正的引荐人(比如公众号刚刚解除禁言的项栋梁老师)却经常被封口。……

  写到这里,我觉得应该知趣地打住了。希望明天早上,大家还能看到今天这只飞起的猫头鹰的影子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