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济的黑洞

Jason不跪 不跪的世界 2024-05-23


先说一个小故事。

小梦的公司,空出来一个管理的职位,薪资翻3倍,报销额度爽歪歪。

很多人都对这个机会虎视眈眈。

小梦自知论各方面能力,她都没有胜算,于是狠下心,利用一次出差的机会,半夜主动去敲了领导的门。

领导很满意。

果不其然,没多久就把这个职位给了小梦。

小梦也没有“辜负”领导的信任,在敲门方面,做得一如既往的好,但在岗位上面,毕竟能力有限,所以把脏活累活都让下面人干,甚至主动跨部门承揽更多的脏活累活,用压榨下面的方式来讨好上面。

于是下面的人心涣散,相继离职。

而公司的业绩也大受影响。

为了修饰公司业绩,领导只能不断利用财技向外举债,然后通过虚假交易做多公司的收入和利润。

(完)

在这个小故事里,对于小梦来说,她做错了吗?

如果按照当下的社会价值观——以钱为锚——似乎她并没有做错,因为她做了符合她自身利益的选择。

对于领导来说,他做错了吗?

领导需要“听话”的人站在自己这边,以在公司内部分歧时,拥有更多的“影响力”去获得符合自己利益的机会。

但对于公司来说,没有把最恰当的人,放在最恰当的位置,最终导致的是公司的损失。

这就是公司的“黑洞”——小部分人的利益,凌驾于整体利益。

公司如此,经济如出一辙。

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到底是去学小梦敲门,还是主张公司的制度改变——提高透明度和增加员工在选贤时的参与度?

如果都去学小梦敲门,每个岗位都是“自己人”,可想而知,这个公司的发展,会逐步走下坡路。因为公司内部形成了利益集团,劣币驱逐良币,每个人“自己人”再发展自己的“自己人”,到最后公司时间熬的越长,集团越臃肿,公司债务越深,员工的信任感越差。

所以,经济的黑洞,指的是,无论采取任何政策,政策中的优先利益,都被同一拨人(利益集团)拿走了。

而经济学家们,还在唇枪舌剑的讨论哪种政策对经济更有效,实在是谬之千里。

然后对于不同公司的比拼,其实就看谁的黑洞更小。黑洞越小的那方,它的政策有效度就更高一些,尽管依然无法100%。

时间一长,公司间债务的差距就会拉大。

而这些债务就建筑在小梦爽歪歪的报销额度,和与工作贡献不成正比的薪资上,也建筑在领导无法克制欲望的利己上。

刚在星球刷完辜朝明的书,随便聊聊。


如果不救助地产?

每个人敢于消费,这才是实体经济

房子越造越高,生育会越来越少?

某直辖市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差距(最新数据)

劳动时间还有“上涨的空间”?

存款为了什么?

欢迎加入星球(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让你快速了解全球经济和金融的背后逻辑)

最终建立自己的魔镜体系

每天不到1块2-扫下图二维码(星球1满4000人后,可以进星球2,每天更新内容一样)

加入星球如有技术问题,参考下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